首页 > 文章中心 > 居家运动锻炼方法

居家运动锻炼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居家运动锻炼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居家运动锻炼方法

居家运动锻炼方法范文第1篇

冠心病居家防治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血管,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因此选择药物非常重要。中药在保护血管方面有独特的疗效。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有很多种,但是大致可分为活血化淤药和芳香温通药两种常用类型,活血化淤药通常含丹参、三七、水蛭、蜈蚣等活血化淤成分,主要针对“血液”起作用,能降低血黏度。

芳香温通药的代表药是麝香保心丸,含有麝香、苏合香、肉桂、人参、蟾酥等,在防治冠心病方面,无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疾病缓解期,作用都相当优异。一方面它能扩张冠状动脉,迅速缓解胸闷、心绞痛症状;另一方面,长服能抑制斑块炎症,稳定斑块,保护血管内皮,延缓血管衰老,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加重。更重要的是长服麝香保心丸,还能促进血管新生,建立侧枝循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避免心绞痛发作。

但是,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没有冠心病或冠心病没有发作,就不需要服药防治,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渐进加重的过程,当出现心脏不适症状的时候,已经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非常严重。在寒冷、劳累、情绪波动等外界因素影响下,或者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都极易发生冠心病危险事件。

通过以上分析,居家防治冠心病就有以下方法:

(1)坚持药物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保护血管,同时辅助抗凝,稀释血液(代表药物是阿司匹林)。活血化淤类药物可以起到类似阿司匹林的作用,二者如果合用,药效作用会叠加。因此,居家防治,芳香温通药和抗凝药成为最优组合。坚持服用芳香温通类中成药(代表药是麝香保心丸)和阿司匹林等药物,既能缓解不适症状,又能保护血管,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科学饮食。这是居家防治冠心病较重要的内容。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少食油腻、脂肪和糖类,不宜喝浓茶、咖啡。如果饮食不忌口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3)科学锻炼。应根据个人自身条件、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量力而行,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但一定要有规律性,否则,不但不能达到锻炼目的,反而会因突然运动出现意外事故。

居家运动锻炼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家庭医生责任制;居家保健服务;社区;慢性病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2-176-03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慢性疾病发生发展呈现很大变化,慢性病病死率大幅度升高,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居家保健服务是近年来我社区努力推展的一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类型,为了更加有效管理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更好的为百姓服务[2]。本研究现将我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中居家保健服务在慢性病防治效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社区慢性病患者200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60~87岁,平均(70.1±8.5)岁,慢性病类型:高血压75例,糖尿病60例,冠心病65例,病程1~26年,平均(11.3±6.5)年,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公费医疗90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90例,离休医保20例。200例慢性病患者根据家庭医生责任制中居家保健服务实施前后进行评分。

1.2 方法

根据签约居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的紧密程度,深圳市宝安区将西乡人民医院社康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分为服药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心理疏导4大步骤。针对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重点人群,做到全面覆盖,提高健康管理人群的家庭成员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相对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1.3.1 自我效能评分情况 参照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两组慢性病患者对于自我认知、治疗环境、病情控制感、自信心评价,按1~4评分,分值越高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感越强。

1.3.2 依从性评价情况 依从性评价主要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完全依从主要是慢性病患者可以完全遵照医嘱和护理要求,进行治疗;部分依从:慢性病患者基本可以遵照医嘱和护理要求,进行治疗,但是对于医护人员有怨言或者有逆反心理;不依从:上述表述均达不到的慢性病患者。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P

2 结果

3 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慢性疾病发生率明显增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明显增高[3]。据研究资料显示[4],2005年世界有近3500万患者死于慢性疾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60%,可见慢性疾病已经成为致死的重要因素。慢性疾病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经济造成重大的负担[5]。有效的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管理和治疗,不仅关系到每一位慢性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进步[6]。本组研究中社区卫生服务分为服药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心理疏导4大步骤:(1)服药指导:慢性病患者往往都需要长期或者终生服药,服药的连续性、规律性对于患者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首先是指导慢性病患者根据自己疾病的类型和健康状况,在临床医生指导下,按照医嘱服药[7-8]。提高用药的科学性,社区老人往往迷信广告,迷信贵药、进口药,而自身无法把握药物的配伍禁忌,造成药物滥用,严重者威胁生命安全[9-10]。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耐心的指导社区慢性病患者尽可能遵照医嘱服用药物,如果自身有增加药物的需求,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的、酌情的增加[11-12]。卫生服务人员还要耐心的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慢性病药物的治疗原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通过口头讲授、书面阅读、光盘等媒体传播的形式,向社区慢性病患者讲解用药知识,充分的了解药物应用的方法、剂量,药物有效期和贮存环境,药物的毒副作用等。注意药物要放在儿童触摸不到的位置,过期的药物一定要扔掉,千万不能继续服用[13-14]。指导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定期的肝肾功能检查,从而对药物的服用剂量和方法进行调整。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服药方式,由于慢性病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大,视力模糊,要帮助患者在药盒上做好明显的标实,防止患者漏服、误服、服药过量等[15]。保证服药时间,社区人员联合几名慢性病患者,尤其是服药时间和规律相同的患者共同服药,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服药的积极性,互相监督,服药至少需要半杯白开水,服药后保持身体坐位或者站立位置,防止药物性食管炎和呛咳的发生。(2)运动指导:社区老年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也是辅助治疗慢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大多数慢性疾病患者可以进行的体育锻炼和运动。运动保持轻松、舒缓的方式,运动强度较低,比如慢走、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方式,根据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个人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每周3~6次,每次运动时间30min左右,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进行运动,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对患者的运动注意事项加强宣讲,患者运动要在餐后30min,对于糖尿病患者不能空腹运动,避免低血糖发生,冠心病患者注意运动幅度不能过大,速度不能过快。一些躯体活动有障碍的慢性病患者要在家属的陪同下进行活动,防止意外发生。卫生服务人员还要注意观察慢性病患者运动过程中表现,如果出现头晕、出冷汗和心跳过快,应立即辅助患者停止运动,如果有必要进行急救处理和送医院就诊。(3)饮食指导:为了更好的帮助慢性病患者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针对性的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多食用高能量、高营养、高纤维食物,减少生冷硬、辛辣、刺激性、油腻食物的摄入。在保证健康饮食的同时注意尽可能根据患者的喜好,帮助其制定科学的食谱,每周进行定期的随访,根据患者的不同要求,随时更改食谱。(4)心理疏导:慢性病患者往往有如下心理特点:①焦虑和恐惧:慢性病患者对于治疗过度担心,对于疾病恢复往往有恐惧感,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以热情和蔼的态度面对患者,观察患者的语言和情绪上的变化,细致地了解患者心理变化,鼓励患者消除焦虑和恐惧,缓解压力。尽快的从恐惧的阴影中走出来,主动配合社区卫生服务的治疗和健康宣教,以健康心态面对治疗。②烦躁和悲观:这类慢性病患者情绪上波动较大,容易出现烦躁易怒,悲观厌世,严重者可能出现暴力倾向。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耐心的讲解慢性病患者引起损伤和后果,提高患者对于慢性病患者的重视,帮助慢性病患者适应治疗环境的变化,尽快的进入治疗角色,通过换位思考帮助慢性病患者克服急躁、怨恨的情绪,最大限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③疑惑和失落:这类慢性病患者因过度对于自己疾病期待较高,慢性疾病的治疗过程较慢,患者治疗效果和预想的不同,对于社区卫生服务和治疗充满了疑虑,担心其治疗预后效果,情绪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落感。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通过聊天的形式,提高患者对于慢性病理论上的认识,告知其通过治疗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状态,帮助其建立起面对治疗的自信心,消除其对于治疗的疑虑,提高其对于医疗服务水平的信任感,促进其尽快建立起治疗的信心。④自卑和沮丧:慢性病患者对于病情不了解,感觉慢性病造成的的生活负担和心理负担过度,感觉自身、家庭、社会角色因慢性病发生了不好的变化,情绪上出现自暴自弃的悲观沮丧感,缺乏了生活的信心。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全面的掌握患者的病情,加强护患沟通,减少其沉默寡言、情绪抑制的发生,举例周围病友成功的例子,帮助其正确的面对治疗态度,缓解不良情绪对于 病情的影响。告知患者正确的调整心态,对于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家庭医生责任制中居家保健服务在社区慢性病患者中应用后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于慢性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陈志毅,王洪歆,朱匡纪,等.金华市婺城区城市老龄化居民慢性病及卫生服务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31(7):726-728.

[2] 王艳.慢性病病人家庭自我保健护理指导[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90-191.

[3] 王芬芬.社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状况及中医保健知识需求情况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4):352-353.

[4] 王传霞,常仁翠,刘维.保健门诊老年慢性病就诊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国康复,2010,25(5):387-388.

[5] 章萍,章金媛,万永红.保健责任人服务制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23):74-75.

[6] 陈春兰,梁爽,孙玉花,等.大台地区家庭保健员培训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232-2233.

[7] 林浩,曹晓均,戴卉.多形式宣教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保健知识及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导 报,2012,9(30):152-154.

[8] 杜滨,张伟,张再伟,等.干部保健人群慢性疾病患病情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504-2505.

[9] 王馨培.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对慢性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566-567.

[10] 蒙晓宇,陈娜萦,黄佟.广西慢性病防治措施及卫生保健实施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4):667-668.

[11] 于瑞彦,耿跃然,齐国娥,等.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保健模式及实施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 (16):3939-3940.

[12] 张兴文,唐莹,张义雄.卫生信息化下的医院一社区一家庭三位一体老年慢性病健康服务模式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0):1602-1603.

[13] 沈忆光,卢楠,衣志勇,等.我国保健人群慢性病监测现状与新思路[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3,15(3):267-268.

[14] 侯凯文,韩宇平,刘建华.建立门诊特殊人群健康服务部的实践和体会[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0):1132-1133.

居家运动锻炼方法范文第3篇

对于平日都不运动,活动量极少的人而言,马上要让他们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可能是有困难的。也许想到运动,想到流汗后的湿黏感及汗臭味,就会让他们感觉到不舒坦。在此推荐有心想减肥、追求健康的人,不妨先从日常生活中“动起来”。

拖拖地板、擦擦窗户、栽种花木等居家活动,可以让身体有适当的活动,又能消耗热量且不会太累。登楼梯代替搭电梯;路程较短时,以走路代替搭车,都是可以在生活中落实的运动。

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既轻松又有趣的方法,可以在不流汗的情况下,消耗掉热量,让运动成为生活中一部分,当作养成规律运动前的热身。

上下楼梯

上下5~6层楼梯,就可以合计消耗20卡路里,还可以锻炼心肺功能。

种植花木

在家中阳台种植一些花草,既美化环境,又赏心悦目。而20分钟的园艺工作,就能燃烧100卡路里,是一举两得的好差事。

整理房间

吸尘、拖地板和清洁卫生间,半小时会燃烧100卡路里以上。在做家务的时候可以通过稍稍下蹲的方式来提高运动量,有点像太极的动作。做家务时一定不要弓腰,如果觉得累了要歇一会儿,做几次伸拉:身体站直,一只脚的脚跟放在前方小凳上,然后身体慢慢前倾,腰和腿后面有伸拉的感觉就行。拖地只要20分钟的时间,便能消耗100卡路里;扫地用的时间也不会很多,只要25分钟,就能消耗100卡路里。

逛街

在超市推着购物车走路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半个小时的步行可以消耗60~100卡路里。出门时尽量多走路,早点下车,爬一小段楼梯都对瘦身有好处。

居家运动锻炼方法范文第4篇

越早训练越好

现代康复理论认为,急性期中风病人的临床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应同步进行,不能截然分开。丹麦一项实验结果表明,1197例在急性期就开展康复训练的中风患者,80%的病人6周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95%的病人6个月后功能得以恢复。

资料显示,中风患者如在1个月内开始康复训练,其达到生活自理者平均只需86天;而一个月后才开始康复训练,则需要100天以上,有时效果还不满意。国内一项“九五”攻关课题研究的初步结论也表明:中风病人康复训练开展得越早,功能恢复得越好,足下垂、肩关节半脱位等合并症越少。

训练切忌盲目

在一些有条件的大医院,中风患者可以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指导。但在出院回家后,很多病人由于担心再度脑出血,长期卧床静养,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这在康复医学上称为“废用综合征”。还有些患者锻炼热情过高而盲目乱练,引起“误用综合征”。中风病人脑损伤后。常常上肢屈肌张力高,甚至处于痉挛状态(手指、手臂向内屈曲,不能伸直)。有些病人不懂康复知识,在本应锻炼手和臂的伸展功能时,却使用一种练握力用的“橡胶圈”,拼命练手的握力或用各种方法练习拉力,结果是强化了屈肌,越练手指和肘关节越伸不直。当然,中风病人并不是不要肌力训练,关键是要科学地训练。

居家锻炼三步走

病人在家里可在家人的帮助下,按以下三个阶段进行功能锻炼。

按摩与被动运动: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家人可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家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在病情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向左右侧方移动,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等。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活动量应逐渐增加,不宜过分疲劳。同时可做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浮肿。卧床时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居家运动锻炼方法范文第5篇

呼吸是一种本能,但多数人却不会有意识地调节呼吸。英国一项研究显示,90%以上的成年人都不会有意识地调节呼吸;我国呼吸科专家统计,城市中50%以上的人都不会正确呼吸。

正因为如此,现代很多中老年人乃至年轻人都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呼吸问题。呼吸科的专家介绍说,中老年人的呼吸急促,常常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甚至发生呼吸困难;年轻人,尤其是现在的白领族,出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呼吸急促、短浅,往往在吸入的新鲜空气尚未深入肺叶下端时,就匆匆呼气了。再加上长时间的用脑工作,机体能量消耗大,容易导致大脑缺氧,出现疲惫、乏力、嗜睡等办公室综合征,还易使人长期处于紧张、急促不安的状态,对身心十分不利。

中老年人和年轻人长期呼吸方法不正确,随着呼吸效率的降低,呼吸器官的功能也会慢慢衰退,全身组织器官随之产生退行性改变,易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大脑供血不足等多种疾病。

导致这些呼吸问题出现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我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了污染,久居城市,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气体的扩散使我们周围的空气质量下降,不利于人体的呼吸。二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一些中老年人和年轻白领常常久坐不动,缺少运动,再加上饮食失衡,呼吸变得又短又浅。三是呼吸方法不正确,仅用胸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每次换气量非常小,在正常呼吸频率下通气不足,会使体内的二氧化碳累积,导致脑部缺氧,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

呼吸出现了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更不要提有意识地调节呼吸。

有意识呼吸,提高生命质量的捷径

其实,我们可以做自己呼吸的主人,进行有意识地呼吸。有意识呼吸是与本能的无意识呼吸相对的,即人们有意识地运用科学的合理的正确的呼吸方法。调节呼吸,改变呼吸质量,是我们当前要做的事。而面对周围的生活环境,我们无力改变,只能适应;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只能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小范围地适宜地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所以,唯一可以掌控的就是调整我们的呼吸方法。

简单的一呼一吸,其实有很多种方式,主要分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呼吸器官的潜力,人们应该有意识地加深呼吸,避免快而浅的呼吸。而腹式呼吸属于深呼吸的一种。我曾经看过一本书,美国学者希尔写的《从呼吸索取生命力》,文中说到:“有控制地深呼吸练习,可使大脑尽快消除疲劳,可以调节神经系统,使人轻松舒畅。深呼吸之所以有这样大的作用,在于正常人每次吸进与呼出的气体量只有400毫升~500毫升,而做一次最深的呼吸,男性可达到3 500毫升,女性可达到2 500毫升,相当于通常吸气的8倍,从而使生命获得大量的能源。”也就是说,有意识的呼吸能促进人健康长寿,是提高生命质量的捷径。

久锻炼成自然

也许有人会说,城市生活这么紧张忙碌,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把注意力放在调节呼吸上,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其实,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呼吸的调节也是一样。我们已经习惯了长时间的自然呼吸,要想改变也非易事。不能随时随地地调节呼吸,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抽出一些时间来进行训练,并且坚持下来,必然会成为一种呼吸规律,呈潜意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自动地进行,此时,有意识呼吸也将变成无意识呼吸,成为一种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