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知识与想象力的关系

知识与想象力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知识与想象力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知识与想象力的关系

知识与想象力的关系范文第1篇

“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很艰难的,因为如果只是把握这一棘手问题的表层,它就会维持原状,仍然得不到解决。因此,必须把它‘连根拔起’,使它彻底地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一旦我们用一种新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旧的问题就会连同旧的语言外套一起被抛弃。”这表示,在研究问题时,一方面应具有一种“刨根问底”的探究理念;另一方面应进行一种研究理念的置换,即确立新的思维方式----从旧的语言圈套中解脱出来,进行话语的解放。而这种“话语”解放与其说是外来“压力”的结果,毋宁说是研究对象本身“自然选择”的结果。

以此为基点,笔者认为,既然问题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自然,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新问题要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才能实现研究的超越与发展。在当前,既然对知识的理解已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并且这一理解成为很多学科进行时展的破解元素,因此,从知识的现时性角度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一教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就是自然的、合理的。

一、破解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知识理路

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发生的学术语境与教育场域来看,对于这一问题的破解理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的知识向度进行。

(一)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是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知识的分享是知识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它是指知识的双向传递,有别于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扩散。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扩散是指知识从一个地方运动到另一个地方或从一个使用者运动到另一个使用者,两者侧重的都是知识的单向流动。而知识分享强调的是知识在合作者中的双向流动。知识韵分享包括知识的传递、吸收和应用,如果知识未被吸收和应用,就没有实现真正的共享。仅仅是获得知识,不能成为分享。成功的知识分享应该是通过改变知识获得者的行为方式和心智模式。”也有学者在同一意义上更为清晰地指出,知识分享指知识由知识拥有者到知识接受者的跨时空扩散的过程。在这里,知识是指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分享的知识不仅包括可编码的、容易和正式地通过单个个体传输的明晰知识,也包括与个人的经历和背景密不可分的、不便交流和传播的隐性知识。

可见,知识分享是知识发展的基础。当我们将知识分享看做一个过程时,就意味着知识会持续不断地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在知识的传播和使用过程中,知识的巨大力量才得以体现。知识交流是整个社会进行知识分享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新知识得以产生的基础。正是在知识的分享和交流过程中,知识得以传递并在传递中不断得到创新。组织中的知识创新有四种基本模式: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和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这四种模式也分别与知识的群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融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相对应。群化是一个经验分享的过程,从而创造出隐性知识,如共有的思维模式和技术能力。外化是一个把隐性知识有机地结合到明晰知识的概念的过程,是典型的知识创造过程。融合是将概念系统化到一个知识体系的过程。内化是一个将明晰知识纳入隐含知识的过程。在一个组织中,知识转化的顺序是群化----融合----外化一一内化。在知识创新中,重要的是实现从隐性知识到明晰知识的转换,这其实也是隐性知识分享的结果,其实质是传播者的隐性知识与接受者的知识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过,当知识的外化发生时,分享的范围就扩大了。可清楚地加以表达的知识可以被更多人分享,与分享者的明晰知识融合而成新的知识,并重构其隐性知识系统。

如果知识是静态的、无法传达的,自然就谈不上分享,知识主体间的对话也就无以发生。基于对教育研究的反思,笔者认为,要使教育理论知识活性化,在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间确立知识分享的理念是必需的,这也是破解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条重要的知识理路。

(二)普遍主义与地方性知识

一种知识陈述,如果它是客观的,那么它同时就是超越各种社会和个体条件限制的,是可以得到普遍证实和接纳的。简而言之,普遍性是指“普遍的可证实性”(universal verifiability)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普遍的可接纳性”(universal acceptability)。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仍然停留在这种“现代知识”的境况之中。受其影响,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知识形态,以对以下问题的“求解”为旨向:对任何一个教育现象(事实)试图作出一种因果解释;在基本理念上认定教育理论研究对象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定教育现象与事实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可循的,即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规律;教育现象存在一个“先天”的本质;客观的教育规律可以通过实证的方法寻求。在这种设定下,教育理论研究者把追求规律、建构法则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核心问题和目标,可称其为教育理论研究的“普遍主义”。

毋庸讳言,普遍主义的知识观必将导致一种决定论意义上的理论范式及知识形态的出现。现代知识普遍性的提出有利于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共同体,其成员之问分享着同样的知识标准和信念,采用着同样的认识方法和必然形式,并根据同样的证据对知识进行着同样的合理化辩护。

在教育学探究中,持普遍主义思维方式与方法的研究者常常迫不急待地、挖空心思地寻找普适性的教育规律。然而,它“不仅不能赋予教育学真正的科学化内涵与意义,而且也难以揭示出教育活动内在的目的、价值及依据所在。”

对于教育理论研究中“普遍主义”的消解是被一种叫做“地方性知识”的知识观来完成的。“地方性知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知识观念变革的产物。“地方性知识”,不是指任何特定的、具有地方特征的知识,而是一种新型的知识观念。“地方性知识”的意思是,正是由于知识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生成并得到辩护的,因此对知识的考察与其关注普遍的准则,不如着眼于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在此,“知识”是随着我们的创造性参与而正在形成中的东西,而不再是什么既成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能拥有并有效的东西。知识在本质上不是一系列既成的、被证明为真的命题的集合,而是活动或实践过程的集合。活动不只是在思维中进行,更主要的是在语言交往、实验,乃至日常生活中进行着的。知识是一项公共的事业,而不只是存在于少数知识精英和技术专家头脑中的东西。由此可见,“参与”是表达“地方性知识”的一个关键词,知识的主体必定是共同主体(共同体)。

转贴于 对知识的辩护只能伴随着知识的生成过程来进行,任何独立于生成过程的辩护都是无效的。如果说知识必须根植于科学的研究实践中,而不是被完全抽象化于表象理论中,并且理论只能在其使用中得以理解,而不是在它们与世界的静态相符(或不相符)中得以理解,那么,对这样一种知识的辩护就既不可能用形式的论辩来证明,也不可能用先验的方式来一劳永逸地建立起合法性的基础。“地方性知识”并未给知识的构造与辩护框定界限;相反,它为知识的流通、运用和交叉开启了广阔的空间。在地方性意义上,知识的构造与辩护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它始终是未完成的、有待于完成的或者正在完成中的工作。

既然“知识”具有“地方性”的基质,既然教育理论研究的“普遍主义”受到消解,那么,就有理由追问,教育理论知识于此的“合法性”路向在哪里?在当前的情形下,对教育理论“普遍主义”的“合法化”消解就是教育理论流派的创生。这也正是教育理论通向实践、获得“解放”之路。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主体知识身份的确立及意义

多年来,教育研究者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一关系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较有影响的是“两张皮”与“断裂”的指称。而不管是“两张皮”也好,“断裂”也好,都表明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独白”状况的存在。这种“独白”,构成了教育理论知识状况的“平面景观”。究其根源,“独白”的教育理论是传统认识论的产物,传统认识论遵循主客体二分法,把被研究者对象化、物化。在“独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把“我一你”关系凸现为“人一物”的关系。在这种研究中,人被物化。而如果把人对象(物)化,势必人为地造成教育领域的两个世界----教育理论者的“世界”与教育生活世界。在此,“独白”的教育理论研究用对理性思想的研究代替了对现实教育生活世界的研究,注重理论的结构与形式,忽略了现实教育生活世界的实际生活内容。在“独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生活世界变成了一种符号和一种普遍规律的个别表征。教育理论研究者进行的研究没有考虑到教育实践者的感受、知识背景、需要与动机,没有考虑到教育生活世界的“人性化”特征,一切都服从于研究者的意志。在“独白”的教育研究中,教育理论研究者是“我思故我在”,自以为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教育理论知识的僵化、凝固,而同时出现的景况是教育实践工作者“我行故我在”。而知识的意义是通过人的对象化活动来确证和实现的,知识作为所知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观念存在方式,只有通过人的对象化活动才能体现出来。人的对象化活动对知识意义的确证和实现,关键在于如何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把观念形态的知识转化为物化的知识力量,这是实现和确证知识意义的一个必要环节。知识具有一种基本的在体性,它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是作为“在者”的人与另一更为整全的“在者”建立起一种生存关系。因此,知识的本质是个体或群体参与或分有(Teihaben)整体,无论分有的方式是沉冥式的还是理析式的。对于这一问题的机理,还可以从知识的生产观中找到理据,如有学者认为“知识生产过程的本质,取决于知识生产主体对客体作用的特性,体现了知识生产中主客体关系的性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发生的机理在于合理地认定双方主体的知识身份,换句话说,在教育世界中至少存在着两大知识群体----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知识身份是二者发生关系的纽带。而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教育知识才能不断地产生并流动着。

三、当前教育研究的知识图景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与教育家提出并使用过各种各样知识和认识的概念,这些概念导致了多种多样的教育重点和教育实践----显然,我们如何思考知识,确实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如何思考教育。知识的概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者如何思维和行动。事实的确如此。如何确定知识的性质,如何对知识做出分类,这些知识论的基本命题及其探索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教育理论基本命题的思考,教育理论也正是遵循知识本质观的演变轨迹而不断发展,而由此也带动了不同的教育实践与教育变革。

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知识论的这一关系历史地、逻辑地发生在我们今天的教育研究中。自2004年以来,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围绕《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一文发生了一场比较大的教育论争。论争的核心在于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知识”问题的理解上。在笔者看来,无论论争的双方如何持之有据,有两点是必须要清楚或有清醒的认识的。一是认识论(知识论)的适用度问题。从知识分类来看,的知识分类是在科学地解决了知识的起源与本性等重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把知识分为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两大类,这种分类比较准确地提出了知识的类型和特点,而问题在于,主体认识活动过程中的物理、生理、心理活动的具体表现如何,认识论缺乏深入的研究,建立在这一认识论基础之上的教育理论自然存在阙如之处。二是教育学者从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知识观与知识社会学方面的深思。近年来,以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知识观融合教育理论的研究论著比较多见。在认知心理学知识观的观照下,教育理论研究者形成了以下认识:教育理论应尝试建立以知识分类为基础的新体系;教育理论应研究不同知识的教育设计与教育策略;应以信息加工理论关于知识的分类为基石,探讨不同类型知识掌握的心理机制与教育模式;教育方式应该基于知识类型的不同进行转向。以此构建的教育理论无疑可使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的“悬置”状况得到有效的缓解。而对知识社会学的省察表明,知识社会学必须以大量的精力处理由对知识性质的看法所引起的认识论问题。

此外,知识社会学的另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当知识成为研究的主题,研究者自身的认识过程也处于审查之列。对教育理论研究的“知识的社会学”之省察意义在于:它告诉我们,教育理论研究是一种社会存在,是一种社会性研究,它拒斥一种“自私”的教育理论研究与“为我”的研究路向,要求教育理论研究路径指向“在”与“他”;教育理论(教育知识)的生成是一种社会性建构活动,它标志着知识生成的地方化与个人化,它本质上拒斥一种普遍主义的、“唯我”的教育知识形态,而这也正是教育理论“知识学”转向的时代要求;教育理论研究应随着其生存的社会基础的变革而发生变化。“在如此普遍发生嬗变的环境下,知识的本质不改变,就无法生存下去,只有将知识转化成批量的资讯信息,才能通过各种新的媒体,使知识成为可操作和运用的资料。甚至可以预言:在知识构成体系内部,任何不能转化输送的事物,都将被淘汰。”

知识与想象力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施工管理;控制过程;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1、施工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的施工项目管理就是指施工单位在完成所承揽的工程建设施工项目的过程中,运用系统的观点和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施工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安排、指挥、管理、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的管理。施工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分支,其管理对象是施工项目,管理者是建筑业企业。项目管理是为实现的要求的质量、时限、所核定的费用等项目目标而对其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策划、协调等活动过程的总称。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项目管理的职能同所有管理的职能是一样的。由于项目的特殊性,带来了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和服巨性,项目管理要按照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特别是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施工项目管理是建筑业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施工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是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

2、项目施工管理要素

2.1、工程质量的把控。工程质量是影响整个项目的产品质量的直接因素,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于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工程质量的落实过程,依赖于人、材料和机器三方的共同努力及配合。人主要指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他们要各尽其责各施其能,项目管理人员要严格把控项目的各个工程节点,让项目按照计划的时间流程有效推进,要做好控制工期和工程质量的协调工作,同时人也针对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严格执行工期计划。材料则是指项目中的用材,招投标及采购部门要及时联系相关供应商,找到合作单位,在预算范畴内选择质量好的原材料供应商,为项目后期施工建设及时输送原料。机器则是指施工过程中辅助施工开展的大型机器的使用,机器要按时到位,不能由于机器的缺失导致项目无法正常进行。

2.2、施工过程安全。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安全问题,尤其是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项目施工过程是一个伴随有危险产生的过程,对此管理部门要在项目施工前确立明确的项目施工管理条例,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事,不能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开展工作。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因素是一个重要考量,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才能保障项目的有效进行。

2.3成本控制管理。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在进入施工阶段之前都会做严格的成本测算及成本规划,它为后期整个项目的工程施工提供重要依据,也是对项目不必要的成本开支的有效制约,良好的成本规划也为企业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间接增加了企业利润。前期成本规划可以从多方面展开,首先要降低采购成本,企业可以成立采购中心对于原材料进行集中采购,对于大宗材料更是可以以招投标的形式进行采购,综合多家供应商进行参照对比,选出最好的一家。总之要提升企业的效益,首先就需要控制好企业的成本费用。

3、施工管理控制过程

从施工项目的寿命周期来看,施工项目的管理过程可分为投标签约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质量保修与售后服务等阶段。

3.1、投标签约阶段的管理

第一是对于每一次可以参与投标的机会,施工单位都应从其经营战略的角度出发,作出是否投标争取承揽该项工程施工任务的决策;第二如果决定投标,则应马上从多方面、多渠道地尽可能地获取大量信息,继而进行认真分析梳理,作出判断;第四是需要编制投标书,进行投标;第五是若中标,则与招标单位进行合同谈判,签订合同。

3.2、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

在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上,首先需要施工单位聘任项目经理,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再就是设立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项目的规模、结构复杂程度、专业特点、人员素质、地域范围,来确定项目经理部的组织形式及人员分配等。从而编制施工项目管理规划及规章制度,以指导和规范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同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以指导规范施工准备工作与施工过程。还需要对施工现场准备,使现场具备施工条件,保证进行安全文明施工。最后是编写开工申请报告,上报审批。

3.3、施工阶段的管理

施工阶段的工程项目实施中,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应对施工进行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监督、检查与控制、即包括事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工序控制,各单项及整体项目完成后的质量事后控制。这就需要从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好施工的技术交底和对施工工序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3.4、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

控制分项工程的交接验收和完工验收,记录质量情况,评审质量等级;事后验收中提出施工存在的质量缺陷或质量隐患,通过项目负责人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或停工整改。施工单位进行积极配合并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尽快使问题得到处理,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避免了隐患问题的扩大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整个施工项目已按设计要求全部完成和试运转合格之后,且预验结果符合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标准的前提下,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通过之后,办理竣工结算和工程移交手续。

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4.1、建立和健全施工管理体制建立施工管理制度体系,项目指挥部应根据承包合同的具体要求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编制各种《作业指导书》和施工规范流程等,用于指导施工的顺利进行。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加强各种制度的完善,对整体工程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和控制。不断调整管理机构,加强体制上的创新和改革,力求做到“权责明确”和“精干高效”,以确保人员、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4.2、做好进度控制。首先是做好全面协调和管理工作,建立项目工程总指挥部,全面指挥和管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发展情况,总指挥部应全面掌控工程的总体流程和各专业施工的交叉作业情况,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全面协调和管理,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各种问题并采取措施有效解决,以确保施工各环节有序开展。其次是科学估算工程工期,施工进度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投资效益。应认真掌握设计、施工图纸和组织计划文件,利用科学的方法合理估算施工工期,并科学编制全面的进度计划方案,组织和协调工程各方面、各因素的有效配合,以保证工程健康有序进行。最后就是需要建立问题责任制度,通过建立上至项目经理下至各班组的逐级责任制,将奖、惩措施进一步量化和细化,有利于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推进工程施工稳定进行。

结语

基于项目控制下的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在现代化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施工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的施工管理水平,增强各方面的竞争实力,不断地开发和拓展市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同时,它依赖于各合作单位及管理部门的有效配合才能落实完成。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条例,让成本管控渗透于施工建设的始终,且要不断优化人员配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施工团队才能保障项目施工的有效进行。因此,企业必须重视项目控制下的施工管理措施,这是保证项目施工的有效进行和实现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好保障。

参考文献:

[1]何朝阳.项目控制下的施工管理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08:120.

知识与想象力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知识管理;实施框架

0引言

自从1996年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问世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研究和讨论知识经济的热潮。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将引发人类生活的重大变革。知识经济倡导知识创新,强调将知识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知识经济也要求花费更少的自然资源和人力劳动而创造更多财富。总之,知识经济必然促进创新,创新必然会带来更多财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面对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企业想要增强竞争力,必须整合自身的企业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项目这种模式进行运作。人们逐渐认识到项目管理活动的重要性,所以社会生产活动逐步由以前的重复的活动形式逐步转化为项目管理的形式。重复的活动形式与项目管理形式有着显著的不同,项目管理的活动形式,具有明确的目标,项目开发过程具有过程性,组织项目具有协作性,不同的项目具有其独特性。项目开发是现代社会主要财富的生产手段,项目管理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建设项目的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他将知识进行分类、共享、创新,将不同知识进行融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可以不断获取知识以及创造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循环。对知识的管理和沉淀,逐步形成了企业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知识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行为能力、生产效率以及竞争能力。

1知识管理的发展现状

知识管理和其他理论是一样的,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事实上,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知识发展的过程,知识管理在很多企业中早已经存在,只不过对于这个概念,人们的理解只是了解他,并没有提高到理论层面。从1991年至今,通过分析现有研究资料,可以看出国外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主要有三个发展阶段。1991年至1995年为第一阶段,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较少,知识管理处于早期发展阶段;1996年至1999年为第二阶段,相关研究快速增长,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200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知识管理研究成了研究热点,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细致,相关研究成果也是大幅增加却逐年递增。国内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也与国外有着类似的经历,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显示,1997年之前关于只是管理的文章数量在一千篇左右,1997年至2000年,相关研究数量得到增长,达到近3000篇左右,2000年以后,文章数量得到惊人的增长,已经达到上万篇,并且这个数量仍在增长。

2知识管理研究的东西方差异

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东西方呈现出不同的差异。通常将之划分为东方观点和西方观点两类。东方观点侧重于隐性知识和知识的创造,西方观点重视显性知识和知识的传递。这主要是由东西方企业采用不同的分工习惯造成,东方企业中比较重视企业员工知识的全面性,各个员工技能具有很大的重叠性,西方企业较重视员工的专一性,强调员工对某一项技能的深度。东方理论的研究学者认为,创新需使人员信息冗余,多种学术背景或者技能背景的员工在一起,可促使知识的相互交叉,这种交叉可促使员工向其他领域触及,进而推动知识共享,加速创新。西方理论的学者则不考虑知识的交叉,侧重强调知识的集成。西方理论学者认为东方理论需要花费极大的成本,而效率较低。通常他们认为,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有限,应该讲个人融入到一个集体中,从而更好的发挥作用。事实上,实现西方理论所说的,将个人集成到集体中,也并非容易的,也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比如如果某个集体中的个体知识交叉很少,则知识无法传递,又比如集体中个体知识重复率过高,则集成毫无意义。同时在研究集成过程中,如何调动每个人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一些大型复杂项目更难操作,至于一般的情况下,采用企业的规定、规范以及例行程序则可实现。

3建设项目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案

(1)面向对象的实施方案

面向对象的实施方案,是将员工的知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具备知识的组成和特点。通常情况下,又可将员工具备的知识分为三个等级,最底层的是本专业所最基本的知识,每个专业都有其特有的专业知识、规则;中间层为了解专业知识的推导过程,系统了解本专业理论知识;最上层为任务知识,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知识的发挥与企业文化、个人价值观以及企业绩效考核方案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如何改善知识环境、企业文化、个体价值以及管理措施等方法是促使各个层面来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以知识为中心的企业首先要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知识管理策略以及管理目标,然后要完善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对现有的知识管理办法进行试验和评价,总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积极调整,最后,对已形成成熟的知识管理策略进行积极推广最终形成知识管理的持续性发展。

(2)面向过程的实施方案

面向过程的实施方案是以项目的设计流程为依据,通过对项目要求进行分析,合理组织人员,将具备相应知识的人员安排到工作中去。面向过程的实施方案,是以项目的流程为依据,分析各个流程中需要的专业知识,进而将知识融入流程中。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管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首先需要需要对知识进行分类和建模,然后对现有知识进行评估,寻求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制定相应的知识管理办法,只是管理办法目的是发挥知识的积极性,改善工作效率,最后用项目目标要求对知识管理策略进行评价。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项目以及主客观条件等等因素,会形成不同的知识管理方法。

4结语

建设项目的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他将知识进行分类、共享、创新,将不同知识进行融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可以不断获取知识以及创造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循环。对知识的管理和沉淀,逐步形成了企业的发展历程。知识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行为能力、生产效率以及竞争能力。建设项目知识管理分为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实施方案,不管哪一种方案,其核心是强调创新。

作者:王洁 单位: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彦忠.项目环境下的知识管理[J].经济论坛,2005,5.

知识与想象力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绩效考核;关系;影响

自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各企业单位的经济发展便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关键已经不再仅仅是生产方面的竞争,更多的是人才方面、管理方面的竞争,尤其是对企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仅仅拥有人才是远远不足的,如何发挥已拥有人才的潜力才是最重要的。而要发挥人才的优势,最重要的工作便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关键,这是所有竞争对手都难以模仿的,因为员工的技能、知识、认同感等对企业有很强的依赖性,人力资源管理只有充分将这些因素利用起来,才能真正将企业的各种人才打造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实现组织绩效的提升。

一、解析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解析可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其一,行为理论。在行为理论中,部分专家认为如果让组织行为与员工行为进行互动,向员工提供一些角色信息,员工在接受这些信息的基础上,采取行动,最终实现组织所期望的目标。行为理论是从角色理论中脱离出来的,组织根据需要向员工传达信息,让其在不同的角色中进行转换,员工扮演的角色不同,其所表现出的行为也就不一样,给组织带来的绩效也会产生明显的差别。行为理论能够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有效的联系起来,员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其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理解。当组织需要实现不同的目标时,员工就转换为不同的角色,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其二,人力资本论。这种理论中,专家们认为具有一定能力以及知识基础的人力资源能够帮助企业组织实现绩效的提升。而企业组织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提拔等措施来锻炼员工的技术能力、知识等,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组织的经济效益。此处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就是指招聘员工、培训员工、激励员工等多种实践措施,提高员工的能力和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组织绩效。在此理论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越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越强,能力提升就越快,就越能促进企业组织绩效的提升。当然,在这其中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比如部分优秀员工在能力提升之后,觉得企业组织无法再满足其需求,可能出现跳槽等现象,进而致使企业组织损失部分人力资源。

二、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实现组织绩效的提升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种实践活动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极大,优秀的实践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就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消极影响。如何才能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积极影响,这是当前很多企业组织都必须要高度重视且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1.保持弹性

在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速度极快,企业组织要想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就必须要适应市场的动态变化。而要适应市场的动态变化,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弹性。具有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市场变化的情况下,可以给员工管理腾出更多的空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这是提升组织绩效的关键。

2.加强学习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除了要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外,还要不断的加强组织学习,不断壮大组织,提升员工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快,员工要想跟上时代的节奏,就必须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积极去了解社会的变化,不断的追求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必须要给员工提供一个学习平台,让其有机会不断的充实自己,使之能够与时俱进,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各项工作的需要。

3.文化建设

对于企业组织而言,企业文化建设是凝结员工精神的关键性工作。员工能否在企业组织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属,关系着员工是否想在企业组织中长期发展下去。很多企业组织在花大力气培养员工之后,却出现很多跳槽现象,致使企业人力资源损失。究其原因,虽然与员工的忠诚度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在竞争力如此激烈的社会,企业必须要具备员工付出忠诚的价值,才能留住员工的心。这种价值不仅仅源自企业可以给员工带去的发展机会,更重要的是企业是真正的将员工当作“家人”,还是只是创造价值的“工具”。鉴于此,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真正的关心员工的未来,这才是留人之道。

三、结束语

在当今时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逐渐转变为知识经济发展模式,技术人才在经济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企业组织要想实现经济的增长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影响研究,寻找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新措施。

参考文献:

[1]王丽敏.基于中国房地产业的高绩效工作系统与组织绩效关系实证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

[2]戚振江.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绩效关系综述:基于过程和多层次分析范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5):169-180

知识与想象力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成本控制;管理优化;完善体制

0 引言

当前水利施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工程项目效益越来越小。水利施工企业只有抓好成本管理才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才能适应市场竞争。因此,成本管理工作也就日益重要。如何控制工程项目成本,以及实现管理的优化是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

1 成本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为了降低建筑产品的成本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主要包括:编制成本计划;拟定并执行有关降低成本的各项措施;进行成本预测预控、检查分析和改善;编制成本报表及建立健全的有关规章制度。

成本管理的意义:水利施工企业在施工中通过技术进步、改进经营管理、调动职工积极性,降低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使实际成本低于承包成本,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2 完善成本管理体制

水利水电施工工程应根据其规模大小,选择合理的管理体系。中小型企业一般实行企业直接管理工程项目经理部,选派优秀的项目经理和合格的项目管理部各部门负责人,将成本控制的指标作为项目考核的主要指标。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组织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3 施工成本管理优化

3.1 施工前材料成本控制

对材料费的控制主要通过控制消耗量和材料进厂价格来进行。

3.1.1 材料消耗量的控制它可以通过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颁用、材料计量及工序施工质量等进行控制。①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编制需用量计划,给采购供应留有充裕的市场调查和组织供应的时间。同时材料需用量计划不单单只提出一个总量,对各项材料均应列出分时段需用数量。且材料品种必须齐全,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质量要求应明确。避免临时采购和错误采购造成损失。②在材料领用过程中通过实行限额领料来控制计划用料。超计划领料必须查明原因。③控制混凝土、砂浆计量,以免造成水泥、砂石料等的不必要的浪费。④加大工序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力求一次合格,避免返修而增加材料消耗。

3.1.2 材料进场价格的控制材料进场价格的控制应依据工程投标时的报价及市场信息。

材料采购价加运费、采保费构成的材料价格应尽量控制在投标报价内。

3.1.3 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由于项目施工的特殊性,实际的机械利用率不可能达到预算定额的取定水平,再加上传统定额中的施工机械原值和折旧率又有较大的滞后性。因而使预算中的机械费用往往小于实际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形成机械费超支。

3.1.4 构件加工和分包工程费的控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项目施工中各构件和其他专项工程的分包,都应通过经济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2 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

3.2.1 加强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管理。特别要做好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的验收,包括实际工程量的验收和工程质量、文明施工的验收以及实耗人工、材料的数量核对,以保证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绝对正确,为成本控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3.2.2 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与施工预算进行核对,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

3.2.3 做好月度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正确计算月度成本,分析月度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对于盈亏比例异常的现象,则要特别重视,并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果断措施,尽快加以纠正。

3.2.4 经常检查对外经济合同的履约情况,为顺利施工提供物质保证。如对缺乏履约能力的单位,要采取断然措施,即中止合同,并另找可靠的合作单位,以免影响施工,造成经济损失。

3.2.5 定期检查各责任部门和责任者的成本控制情况,检查成本控制责、权、利的落实情况(一般为每月一次)。发现成本差异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应会同责任部门或责任者分清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督促他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来纠正差异。

3.3 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3.3.1 重视竣工验收工作,顺利交付使用。在验收以前,要准备好验收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包括竣工图,送甲方备查,对验收中甲方提出的意见,根据设计要求和合同内容认真处理,如果涉及费用,应请甲方签证,列人工程结算)。

3.3.2 及时办理工程结算。一般来说:工程结算造价按原施工图预算的基础上增或减。但在施工过程中,有些按实结算的经济业务,是由财务部门直接支付的,项目预算员不掌握资料,往往在工程结算时遗漏。因此,在办理工程结算之前,项目预算员和成本员要进行一次认真全面的核对。

3.3.3 在工程保修期间,应由项目经理指定保修工作的责任者,并责成保修责任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保修计划,以此作为控制保修费用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谷雅敏.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分析与研究[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5(2).

王曲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探讨[J].湖南水利水电,2007(6).

陈丽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探讨[J].四川水利,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