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地方综合性大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149 ― 02

随着全球只是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已经逐渐的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时代格局。在繁多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下,文化的情节越来越重。文化的重建与反思也逐渐的成为了当前人类文化价值观念改变的重点所在。大学校园也经受着文化与思想激烈碰撞的文化浪潮的冲击。高校的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偏失,使得形式主义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横行,高校的校园文化的发展中也存在封闭性问题等的方面。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激荡,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问题以及相关的理论逐渐的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校园文化的建设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样,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下面将详细阐述本人对于加强地方性综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设想和建议

一、增强校园文化竞争力,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首先,要坚持对高校文化的指导作用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先进的文化与落后的文化,健康的文化与腐朽的文化并存,有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引的话,将直接带领我们走向一个新的文化境界。但是如果是错误的文化指引的话,将使得我们之间文化建设的成果毁于一旦。所以,面对这样的形式,高校要建设其本身的校园文化,就必须要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以作为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是的的思想价值观念深入到学生的心中,使得其成为广大师生的精神支柱和主流意识,促进其通过自我的调整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要树立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大学阶段的学生,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寻找自我和确立自我的过程,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要注重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教育。引导广大的学生将自我的追求和理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将自身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鼓舞广大学生,引导他们能够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再其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中的民族精神

早在上个世纪,同志就指出了校园文化中继承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以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和新的时代精神融入到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的提升高校校园文化自身的凝聚力。通过民族精神的教育,树立广大师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同时,要贯彻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的树立新意识,培养新人才。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校园文化分为,将高校的校园文化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保持校园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最后,要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念

高校本身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对于高校的师生来讲,其不仅仅要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是先进的道德和文化的创造者和忠实的实践者。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文化建设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念,将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引导广大的师生梳理正确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推动学校校风的建设,形成健康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

2.必须要加强精神文化层面建设

首先,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本身是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与演变的,其内涵非常的丰富和拨打,校园的精神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发展的土壤,并且要以此为基础。在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十分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就应该适当的从传统文化中取得一定的精华,并且要赋予这些传统文化先进的理念和时代观念,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比如,在儒家文化中,就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文化内核,其倡导的是积极的人生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一定的加工,以这样的人文关怀和人生情节为基础,建立在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对生命的敬畏,促进师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其次,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

校园文化本身一旦建立起来,实际上就是要以历史和现实相互结合,要以现实和未来相互结合,只有三者之间相互结合的精神支柱,才能够实现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校园文化的建设者要以倡导学生本身积极的入世为要求,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和发展方向。校园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倡导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国家的事业和民族的事业当中去,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作为自己的基本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全面发展。

二、增强校园文化竞争力,必须要纳入到高效发展的总体规划

1.要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是不是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足够的重视,首先是要取决于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的相关领导对于当前形势下校园文化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在当前的情况下,高校本身面临着教务工作的改革,还需要教育部门以及学校解决困难和问题有很多,尤其是目前有很多直接的影响到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各项任务,直接的牵扯了领导的主要精力。同时,在人们的本身观念中,校园文化往往被视作为单纯的文化娱乐活动,其本身的功能和作用也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了。所以,到现在位置,校园文化受不到一定的重视。

在当前,校园文化逐渐的受到了重视,也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神话和发展及其本身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反应。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教育思想,也成为了学校人文教育和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项目。

2.建立完善高校文化建设的自我保障机制

首先,加强对于高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

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内容加入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中去。学校的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以及相关的团委部门要共同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同时,要完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检查的制度,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评估系统,以评价作为宣传和促进的方式。学校要从其本身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方向,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的认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要统筹校园文化的建设。成立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导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要充分的发挥出党团的组织,学生会以及相关的大学生社团在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断的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其次,要加强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

要建立校园文化工作的各种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科学制度的研讨,加强校园论坛的管理,抵制相关的错误言论。坚决的地址各种的庸俗文化和相对腐朽的生活方式对于大学生的影响。要加强对于大学生组织的领导和相关的管理,推进大学生社团的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的开展相关的活动。

最后,要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

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充分的纳入到大学的预算当中,在各个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做好投入,确保校园文化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要不断的完善各项政策和措施,切实的保障校园文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能够顺利的解决。加强理论的研究工作,开拓出新的措施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3.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工作

首先,积极的拓展校园之间的直接交流

从教师的层面上来讲,要从积极的拓展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的国际交流活动。我们不能将国外的思想当做不好的方面一直规避。要鼓起勇气积极的引进国外的先进文化,不能够将国外的文化一直抵触和存有偏见,科学的认识,并且将那些有优越性的先进文化积极的引进。不要以保护我们本身的校园文化特色为理由,对发达国家的那些优秀的文化抵触。同时,我们在积极的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够单纯的流于形式,要深入的了解校园文化的本身内容,努力的改变传统的形式主义学习作风,真真正正以交流的目的,深入的感受国外先进文化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要以教师作为主体,组织那些对于校园文化理论中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和负担着发展校园文化众人以及直接指导学生教师参加。

从学生层面上来讲,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联谊活动。当前我国高校的国内外交流活动相对比较少,形式也相对比较单一。其中,比价常见的是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这样的活动仅仅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交流作用。但是,实际意义上的文化交流并没有展开。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学生本身是校园文化交流的主体,因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基础就是学生。只有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了发达国家文化活动的实际,才能够更好的利用其先进的文化为我们的校园文化发展服务。所以,必须要让大学生走到国外了解其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本身是具备了很重要意义的。

其次,要适当的扩大留学教育

留学教育本身要包含国内的学生到国外接受教育,同时也包含国外的学生到国内接受教育,这两种形式都能够有效的实现发达国家校园文化对国内校园文化的影响。

所以,在留学教育的扩展方面,要扩大出国留学的建设。由于发达国家的高校自身在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中非常的有优势,教育的输出十分的多,影响能力也十分的强。所以,发达国家的校园文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十分的有吸引力的。这对于国内高校来讲具有十分大的优势。鼓励学生出国留学,扩大出国留学队伍应该坚持理智留学,不断的提高留学生的回国率。同时,要争取更多的国外留学生。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校园中,留学生的比例是十分高的。这些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相互之间不断的交流,丰富了教育的形式,多元化的师生组成结果,国际性的文化背景,使得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也使得校园文化非常的丰富。所以,对于一个大学来讲,能不能吸引到大量的国外留学生本身也是一个大学校园文化能不能繁荣的关键。

高校的校园文化本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断的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推动高校本身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来讲,我国的高校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的丰富,但是针对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仍旧不多,在本文中笔者是针对地方性的综合大学进行准备和研究的,但是有限于个人的水平,同时也有限与资料和时间,疏漏的地方有很多,还需要广大的同仁指正。

〔参 考 文 献〕

〔1〕李晓华.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1).

〔2〕孟蕴华.试论如何强化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社科纵横,2010,(07).

〔3〕唐立英.浅谈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

〔4〕黄静潇.美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J〕.煤炭高等教育,2010,(02).

〔5〕吴睿.有效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之对策〔C〕//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11.

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校园景点 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在文明校园和绿色校园建设中,校园景点发挥着独特功能,对于构建环境优美、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的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等一线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文化的含义和构成

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首先是一种作为社会主体文化的一个子系统而存在的亚文化,具有区别其他子系统的个性特征。其次,校园文化应该是一种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校园环境为存在时空,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生态文化。其构成要素包括五个方面:(1)精神要素。即学校在发展中形成的学校精神;(2)起沟通、传承作用的表意性语言和符号——师生、员工构成的校园文化主体;(3)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规范体系——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形成的学校规章制度;(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校园文化生活形成的校园行为与人际关系;(5)物质产品——环境、设施构成的校园文化客体。

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误区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为中专、中职升格而成,虽然已“跻身”普通高等学校行列,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但在教育理念上仍有浓厚的中专、中职的痕迹。理念上的滞后,必然影响到各项工作的开展,表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主要误区有:

(1)把校园文化简单化。不少高职院校将校园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校园文化体育活动”,没有把握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将硬件文化建设视为“基建总务部门的事”,把制度文化建设片面地视为行政管理范畴,而把精神文明建设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纪律、出勤与考风。

(2)把校园文化功利化。有些院校将精神文化庸俗化,认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制定校徽,确定校训、校歌。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其运行过程中经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它反映高校的发展历史,反映世界和本民族优秀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影响到学生成长、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一个不断扬弃、创新、积淀的过程,是一个建设的过程,而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或以表象代替实质,或以结果代替过程。

二、校园景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轻骑兵”

校园景点是校园基本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客体。有的因为历史原因,在学校内部拥有旅游景区。也有的是在学校建设过程中,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建筑风格等特点,建设许多具有旅游价值的景点。这些景点种类很多,包括树林山地、人工湖泊、雕塑、绿地广场、古树名木,以及各类具有旅游价值的建筑如博物馆、图书馆、科学馆、各种亭廊等。比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内的侯德榜广场及其雕塑、升华广场及升华雕塑,以及在建的中国化工主题公园和中国化工博物馆,无一不与化工文化息息相关。但更多的是校园里教室、实验室、宿舍、道路等用于满足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物质需要的建筑形式,这些每个大学校园普通的建筑体都富含有她自身的特色,或通过其用途来表现,或通过其外形来体现,或通过其名字来彰显。例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内各类化工实训中心满足了参观人员对化工操作的好奇心;校内的主干路永利大道、旭东大道等路名的提取也富含有对中国化工历史缅怀与纪念的深意。

三、利用校园景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校园文化是无形的,它用历史、文化和精神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大学生,而人们却无从捕捉到它的样子。校园文化又是有形的,它幻化成教学楼、实验室和校园里一处处独特的风景,让人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它的强大和深邃。利用好校园景点这一校园文化客体,是发展校园文化的又一新途径。如何利用,笔者认为以下策略可供参考。

1.完善校园景点介绍说明

高职校园内具备特殊历史意义的景点虽不如许多本科院校来得多,但是因其特定背景的职业教育需要,也存在许多点缀性、美化性的雕塑、广场、建筑小品等。这些景点因何存在、有何意义,不仅参观来访人员急欲一探究竟,甚至连本校学生也更想了解其来龙去脉。例如南京化院内的侯德榜雕像,侯德榜是何许人物、有何事迹,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因此就需要对该雕塑本身及其所塑造的人物有一个详细的介绍,以此将大家带入到“化工”这一主题中。所以向来宾、学生介绍时校园景点完整的介绍说明必不可少。同样,作为校园景点重要一部分的校舍、实验室等,也应做好说明备份,以便介绍。

2.抓住适当的宣传对象与机会

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个自弹自唱的过程,需要有欣赏的“观众”和“听众”。如今的高职院校普遍有生源紧张的趋势,如何让潜在的学生及其家长了解、认同再到报考我们的院校,校园文化的影响非常重要。但是,无形的东西无法使其立即有深刻的印象,而有形的校园景点却正好是宣传的有效之物,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能让这些“观众”和“听众”快速地获知其感兴趣的内容。在每次新生报到的时候,安排专门的校园介绍志愿者为新生和家长详细介绍校园,不仅使其有归属和荣誉感,而且口碑效应会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在学校的网站上开辟专门的校园景点欣赏网页,让对这个学校感兴趣的考生和家长更详细地了解到校园的实体文化,对学校的宣传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宝龙.建好校园景点,推进环境育人[J].实践探索,2010,10.

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第3篇

一是戏剧团体众多。据不完全统计,我省高校目前拥有戏剧团体80余个,演出剧种以话剧为主,还有黄梅戏、庐剧等地方戏曲剧种团体,如安徽科技学院就有大学生黄梅阁协会,专门演出黄梅戏。二是演出市场活跃。省级层面,由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先后共同举办了三届的“校园大舞台”——“青春•理想”大学生自创话剧展演活动。全省各高校共报送了171部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自创话剧作品。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均有剧目参赛,并取得了不俗表现。三是演出内容深刻。安徽高校校园戏剧体现出的相对独立的思想性、关爱弱势群体、关注社会平等与法制建设等等,给广大学生带来了一次次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含义深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都是校园戏剧着力关注的重点。校园戏剧的蓬勃发展营造了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推进了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四是经费保障有力。目前多数高校拨款专项艺术实践资金对学生演剧活动予以扶持,除道具、服装等材料消费全额报销外,对剧团演职人员的辛勤劳动也予以肯定。比如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出台的《学生艺术实践暂行规定》,不仅对参加演出、比赛或开展艺术交流活动的教师给予课时费,还对交通住宿费用实报实销,给予出差补助,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演出的后顾之忧。拿到奖项之后对教师的评聘职称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一是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非表演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登台机会尤为可贵,这是通常综合类院校的校园戏剧更加活跃的原因。学生们通过演剧排练不断地提升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展示个人的良好风貌。二是给学生表达诉求的平台。无论是参加各种大学生戏剧节还是在学校内部演出或者校际交流演出,校园戏剧的受众大多是学生。因而受到的各种审查制度牵制较少,使得它能够尽可能表达出主创人员的各种思想,所以他们不受外界干扰而显得相对独立。随着生活阅历的逐渐丰富,很多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不断增加的,不同的人生况味使得他们迫切需要寻找一个确切的表达方式。社会热点事件会成为敏感青年学子创作的源泉。他们会通过校园戏剧向社会表明他们的立场,并向社会宣告他们的存在。学生们有很强的表达意识,把事件放进故事,通过戏剧演出来,达到表达诉求的效果。例如反对战争、反对金钱崇拜、帮助鳏寡孤独的老人、组织师生给不幸患病的同学捐款、文化下乡等主题。例如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演出的《给我一个家》就是关注城市和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孤独的案例;另外,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演出的《陪你走到底》关注的就是汶川地震后的孤儿心灵救赎的故事。三是相互交流的载体。除在学校内部和其它艺术团体交流外,自2014年起,大学生自创话剧展演被纳入“校园大舞台——徽风皖韵进高校活动”。由省教育厅主办的安徽省第一、二届原创文学新星大赛选取部分优秀话剧作品和首届大赛的优秀剧本作品排演话剧,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树之社表演艺术社、安徽大学布衣剧团、安徽农业大学原野话剧团、安徽建筑大学兰馨话剧社等参演,举办大学生话剧交流展和大学生戏剧沙龙,还邀请嘉宾走进校园,与大学生互动交流话剧创作经验。地市级层面,组织了各种校园戏剧节和青年戏剧节。如合肥市在2014年举办的首届青年戏剧节,就吸引了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合肥学院、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大学江淮学院等高校的戏剧院团前来参赛。高校层面,目前各高校戏剧社团基本上每年都要组织1-2次的校内公演,作为喜迎新生、欢送毕业生或欢度校庆等重大活动的必要配置。这些剧作中的优秀剧目还会被推荐去参加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门组织的各类国家戏剧比赛中,并且每次都会有斩获。例如2014年的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安徽省共派出两所高校参赛,在导演和表演上均拿到了校园戏剧之星奖。

三、对高校学生演剧团体的建议

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第4篇

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进入了全面推进的实施阶段。学校的特殊社会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传播文明、文化的育人之地,因此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校园文化根据其表现载体的有形和无形,有显性校园文化和隐性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宝贵资产,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它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起着引领学校发展的作用。

1. 要打造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加强显性校园文化建设 显性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建筑物、文化设施、规章制度、标识建设、环境卫生、环境布置等有形、直接体现出的校园文化。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建设蓝图和办学特色因地制宜地在这些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上下工夫,以提高育人环境的感染效果,满足学校育人的需要。清新幽雅的校园、先进的教学设施都会对人才的培养和和谐校园的构建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真正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立体交叉的和谐的育人环境。

2.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隐性校园文化 隐性校园文化是指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文化积淀、集体舆论等无形、间接体现出的校园文化。隐性校园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的魂,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撑,各校可根据本校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隐性校园文化。对于教师,可通过座谈会、师德报告会、教学研讨活动、重大节日集会和尊师重教的宣传活动等,溶入本校的特色隐性文化建设。对于学生,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

3. 还要建立竞争性的校园文化 我国正在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的高等教育依然是选拔式的,这就决定了中学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升学问题。面对现实我们必须也应该建设有竞争性的和谐校园环境,而竞争中达到和谐的关键是公平,一方面激发、引导教师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良性竞争,一方面通过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为和谐校园注入活力。通过竞争性校园文化的建立,既提前锻炼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又为学生间的良性互动以及个人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通过竞争性校园文化的建立,使学校达到更高层次的和谐。

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第5篇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

1.学校文化建设有助于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学会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根据判断决定行为。学校每一名教职工都存在个体价值观,要使每一名教职工自觉自发而又目标一致,靠的是每一个人基于共同认可的价值判断,指向同一个方向和目标,这一局面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文化建设,通过对教育、对学生、对工作等方面做出基本一致的价值判断,形成高度一致的职业价值观方能见效。在学校的文化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无形约束之下,产生自控意识,达到内在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激发出发自内心贯彻执行学校文化管理的自律性和自觉性。

2.学校文化建设有助于职业素养的提升

研究发现,如果技工院校注重职业氛围的营造,在学校的教学楼、实训教室、道路都以著名企业或企业家的名字来命名,使学生在教室里学习就如同在企业里工作;走在校园的道路上,就如同走在通向企业、通往社会的大道上;宣传栏、墙上宣传板的内容也以宣传技术能手先进事迹、就业、创业模范人物、职业规范、文明礼仪等内容为主,构建了具有职教特色的立体交融的育人环境。既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又强调激发劳动光荣的意识、遵章守纪的意识、敬业乐群的意识、创新创业意识等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这样的现实教育和文化建设过程中,使学生对企业文化加深了了解,提前适应了企业的价值观、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与方法,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3.学校文化建设是一种扬弃和融合过程

当前,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不单是生源的竞争、师资的竞争,更是教育教学环境的竞争、政策的竞争,从根本意义上,学校之间的竞争是学校文化的竞争以及学校面对竞争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成份,与学校发展战略、发展理念和方向基本一致。学校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环境和经济建设等影响而形成的自在文化,更重要的是,文化建设因其适当借鉴融合企业文化、法检文化等社会文化,表现为自觉文化。这种自觉文化不是简单地移植和复制,它是对借鉴的文化进行扬弃、有机融合的过程。学校之间竞争虽然激烈,但各自的文化建设因其不可复制性却都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更加符合每一所学校的个性追求。

4.学校文化建设贯穿一条教育主线

透过学校文化建设实质,不管是学校的管理架构设计,还是制度建设等方面,更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的一定程度的创造性发挥,大量积极、正面、健康向上、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习惯做法,对育人和管理产生较大影响。深究一下,这种正能量传递在于有一条清晰的贯穿全局的教育主线,始终赋予教育理念、精神追求、价值观一类精神灵魂的具体内涵,使之真正深入到学校的组织文化、管理文化层面。学校师生在教育理念、价值观、精神追求上产生了清晰、明确、一致的主张。

5.学校文化建设可促进实现文化管理

学校文化建设的精髓就是要形成一套管理者和组织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价值观、办学追求等学校文化作为管理行为的依据。文化管理的基础是办学理念、学校愿景、价值追求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从而形成一种文化自觉和教育自觉。而要达到这种认同感,最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建设使学校文化成为联系和协调学校全体师生的行为纽带,成为学校发展的基石,使校园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和法检文化等社会文化,各种文化和谐统一,促进形成一种文化管理的新管理模式。

二、学校文化如何构建

1.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外在形式展现文化表象

通常情况下,学校文化建设大都通过一定外在形式来表现,比如校园风景石或名人塑像的点缀,结合宣传栏里布置张贴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训、校风等内容。把校园规划设计、教室布局及功能等因素巧妙地与真实的职业功能需求结合起来,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和一批批实训设备赋予仿真职业环境的内涵和企业文化氛围,营造出职业场景的特色文化,使技工院校的文化建设明显有别于其他类普通院校。

2.学校文化建设通过精神内容进行文化渗透

精神内容是学校文化建设进行文化渗透的最有效的途径,其核心通常是管理理念、职业道德、校园风尚、风气教化等方面。技工院校学校精神内容也需要不断培育并发扬光大,可通过与企业或行业的文化融合,以及吸纳、借鉴企业精神文化来实现。辅以法检文化,提高全体师生懂法、守法、知法、用法意识。技工院校师生的是非观、核心价值观以及职场、职业精神等意识形态要素,在精神内容的文化培育中与班风、校风等学校文化建设内涵密切结合起来。广大师生所体现出来的是忠于职守、团结协作以及敬业爱岗、忠诚踏实等良好风貌的知行统一。

3.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师生行为强化文化认同

技工院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化法制意识和道德约束等教育特质,贯穿师生行为本身的文化反应,会发现其行为文化与学校倡导的办学理念基本一致,学校文化精神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践行。教师在新专业开发、新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学生在结合法制教育报告会谈人生、谈理想、谈道路的落实行动中,或者学校参与企业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职工培训以及技术咨询等方面,都通过一条线路联接,形成文化认同的轨迹,每一名师生都会沿着这条轨迹行进,并时刻约束自身的行为,不会偏离方向。

4.学校文化建设通过规章制度促进文化提升

技工院校完善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无时无刻都体现在教育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促进了文化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通常技工院校引入企业创新机制,竞争奖励机制和职业化管理机制,并加以合理借鉴。以规章制度为抓手,加强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制度机构,完善制度队伍建设。对照企业的管理标准对学生进行日常学习、思想教诲,使学生深切领会企业文明公约、工作守则、职业道德以及安全防范和奖惩制度,细化到考勤、个人卫生、公共卫生以及文明习惯等管理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或工作作风得以纠正,工作自律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其品德教化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支撑。

5.学校文化建设通过载体平台营造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