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诚信经营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阶段 使命 困境 解决
我国城镇化的历史
第一阶段(1949-1960年),是我国第一次城镇人口快速增长的阶段,城镇人口由1949年的5765万人增加到13073万人,增长了126.77%,而同期的总人口增长的幅度是122.2%。第二阶段(1966-1977年),是我国城镇化停滞阶段,这十几年期间我国的人口增长了43.45%,但是城镇人口仅仅增长了27.5%,农村人口增长了47.37%,期间我国城镇化率由19.75%下降为17.55%。第三阶段(1977-1995年),开始了中国人口大转移,也是新一轮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由1977年的17.55%上升到1995年的29.04%,人口总数增长27.53%,其中城镇人口增长111%,农村人口增长9.8%,这一时期是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的较快阶段,年均增长幅度为3.1%,远高于我国总人口的1.03%增长速度。第四阶段(1996-2012年),是我国城镇化速度最快的阶段,2012年,在我国13.54亿人口中,有20970万人是近10年新增的城镇人口,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39.09%上升到52.57%,是我国1949年以来增长最快的10年。第五阶段(2013年至今),新型城镇化阶段,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城镇化是在第四阶段基础上的“精耕细作”,承载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历史使命。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历史使命
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在当前投资、出口拉动力日渐衰竭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正如总理所说,当前中国最大的内需是城镇化。所以,当前阶段的新型城镇化承载着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历史使命,是推动改革与经济转型的关键一步,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增长点。此外,新型城镇化也是我国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的造城运动,而是人口集聚、产业升级、社会进步的一个综合表现。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对于此轮新型城镇化举国上下有着较大的期待和憧憬。
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困境
(一)发展很不平衡
我国城市化进程已经取得巨大成绩,但东中西部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城镇结构也很不合理。东部地区城市及小城镇都比较发达,基本上已形成大中小相配套和衔接的城镇网络体系。中部地区中小城市有了很大发展,但在区域经济中具备中心地位的大城市与特大城市较少;而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多数为省会,除此之外的城市发展很慢。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比例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但城乡差别并没有改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改革初期的2.57上升到2011年的3.11。不仅如此,在城镇化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由于现有的土地开发政策制约,农村居民并没有充分地享受到城镇化的红利,大部分增值收益被地方政府和土地开发商拿走,同时还因为拆迁等问题积累了大量社会矛盾,引发许多恶性社会事件的发生。
近几十年,由于大中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小城镇处于被边缘的地位,大部分中小城镇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开发区的原因,建有污水处理设施,而绝大部分乡镇没有完整的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因此才会导致大江河流流域的支流普遍被污染。除了污水,固废垃圾处理情况也非常严峻,不仅处理率总体偏低,而且处理手段单一,基本以填埋为主,对周边及地下水污染情况非常严重。
(二)财政赤字不断加大
随着2007年以后民生支出的增加,全国31个省市区2007年-2011年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三项支出的总额就达到110369亿元,占当期财政支出总额的62.1%,三项财政业务支出占当年财政收入比由2006年的40.9%上升到2011年的61.78%。相比2006年,地方财政对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教育等三方面的支出增加了3.9、4.8和2.5倍。由于这三项是基本的民生支出,而且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这几项支出只会不断增加而不会减少。在民生支出不断增加的同时,地方财政赤字也快速增长,2007 -2011年,各省市赤字合计年均增长27.1%,2010年地方财政赤字超过3万亿元,2011年超过4万亿元。这还是在每年有10000多亿的以买地为主的非税收入的前提下的赤字增长,而每年4万亿元左右的地方财政赤字,主要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资本市场融资解决。因此,近几年的土地财政不仅支持了GDP的繁荣,而且扛起了部分民生项目的快速增长。但土地财政是不可持续的,而民生支出却要持续,而且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支出总额也会不断增加,在目前保障体系账户维系都存在问题的状况下,以往的城镇化和财政收支老路显然是走不通的。
(三)土地问题非常严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之规定,我国农用土地征地补偿标准不得超过前三年年均收益的三十倍,而且没有考虑通胀等因素,转让变更后土地购买者的使用年限是50年或70年,因此现行的土地管理办法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土地使用者权益被削弱;二是未来土地收益被折现到当前,使土地资本化带来的货币量急剧攀升,带来严重的金融风险;三是许多失地农民几年或十几年后变成城市贫民的可能性很大;四是目前的征地政策也使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国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2012年国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作了修改,征地补偿数额可能提高为现行标准的10倍,这将大大提高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等的用地成本。
(四)城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虽然城市获得快速发展,但各个城市的特色并不明显,很多城市大力发展制造业,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发展,在城市形态、产业结构、建设方式等方面的趋同化较为突出,城市个性和特色不突出;重复建设严重,导致土地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在城市发展中“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严重,缺乏区域协调和分工协作精神。
我国新型城镇化要解决的问题
(一)实现公共产品均等化
社会的公平基础是人们能够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产品,如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让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一样享有城镇居民的医疗、教育和养老的权利,应该成为城镇化的基础。我国2004年推行的新农合作为医改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基本成功的,但不是没有问题,随着大病逐步纳入医疗保障以后,支出必然增加,以后的新农合预计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因此变新农合为社会合作医疗就很有必要。目前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拆并校带来的隐患应该逐步消除。另外,还要解决由于市场化配置师资力量带来的基础教育不公问题。而要解决以上问题,户籍制度的改革是必不可少的。
(二)吸引社会资本并借助现代科技改造城镇基础设施
按我国3.2万个乡镇缺乏现代水处理设施计算,未来至少要建设3.2万个、近10万套污水处理设施,需要资本1.6万亿元(3.2万*5000万元),如果按10年建成每年也需要资金1600亿元。此外,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也不是小数。因此,对民间资本开放基础设施领域,政府给予金融服务支持,才能完成未来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从行业数据看,水处理行业已经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能源问题也是城镇化必须考虑的问题,2012年,我国城镇人均用电约500度,农村居民人均用电约400度,如果再增加2亿城镇居民,将增加200亿万度电的年消费量,占现有城镇居民用电量的5.6%,如果再考虑城镇基础设施用电、预留工业用电等,估计将带来20%以上的能源需求增长。因此发展未来城镇基础设施,应该依靠现代科技,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结合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大力发展城镇沼气业,借助太阳能技术和风能技术,发展小城镇太阳能产业和风能业等,而且这些均可以借助社会资本。
(三)财税体制改革
中国城镇化的问题之一是公共服务差异大,很多人将矛头指向户籍制度,但其实户籍制度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财税体制。户籍的差别在于公共福利的差别,在于财政覆盖人口和覆盖水平的差别。如果财税体制理顺了,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差异大的问题都会轻松解决。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在财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才有意义。财政只有从目前的户籍人口财政转变到常住人口财政,从城市财政到转变到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才能有效地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报告提出未来要实现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事权和财权相一致的分税制体制,完善地方税制。
(四) 尊重和保障农村居民土地使用权
中国土地问题严峻,有很多需要解决的地方。应该把农村居民的土地使用权固化下来,在此基础上实现土地的合理流转。对于集体非农用地变更用途(例如用作工业或商业),变更形式仅以出租土地使用权为基础,禁止集体土地买卖,地方政府不得购买集体土地再出售,其仅可以按期收取土地租税。而集体土地变更的出租收益由集体进行分配,用于改善集体公共设施和增加居民收入。如此不仅可以稳定6亿农村居民使之不至于变成城市贫民,而且可以实现房价下降,减轻社保压力。在目前城市居民社保都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再增加2-3亿社保人群,将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让现有农村居民以地养老,将是破解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的一个主要思路。目前有许多地方的集体土地采用这种模式,如北京、广东的部分地方。通过调研来看,目前是非常成功的,企业、集体、百姓和公司都满意,而且没有引发社会问题。
(五)发展城镇特色产业
如何发展城镇经济,在我国目前绝大部分产业过剩的基础上,再提扩大工业经济,似乎有些难度。有些城镇把经济发展思路寄托在沿海加工业的转移和东部过剩产业的西移,这对于交通发达或城市群周边的城镇而言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甚至部分具备交通与人才优势的地方还可以发展高技术产业,但对于大部分中小城镇,似乎不具备发展的条件。
本文认为,应该根据地方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才能走出中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可持续之路,如将农副食品加工业与当地特色农产品种植业相结合,对农产品进行初级加工。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既是城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有特色的、最美小镇的核心。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还相当落后,虽然有一些地方开展小额信贷和民间金融服务,但仍然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指导规范,应该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中小城镇(含农村)现代金融服务业。我国农业现代服务业目前也相当落后,农业信息、农业科技、产品仓储和初加工水平都非常不发达,在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后,农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将迅速发展起来,但如果没有完善的农业现代服务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将面临发展问题。因此,城镇化建设还应着力发展城镇金融服务业和农业现代服务业。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吴志强.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J].地理学报,2009(2)
2.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12)
3.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7)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建设;背景;现状;成效和影响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133-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村社会已进入急剧转型时期,城乡发展迈入了新阶段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但是,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实行的二元城市化政策,使城乡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故亟须调整城乡二元化的发展思维,加快城乡统筹,以促进农村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在城乡统筹中,农村处于劣势地位,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和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
新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并在近年来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结合中在全国广泛开展。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在具体实施中,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一、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指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和社区的需求,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村,经过区位调整、统一规划,建立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居住方式与产业发展相协调、服务管理模式完善的现代化农民聚居区。新农村社区建设是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一次深刻的农村社会变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可能性。
(一)新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需要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5 958万,虽然最近几年农民工不断向城市迁移,但仍有相当部分农民在农村生活,尤其是对于上了年纪的农民工,已经失去了靠青春和体力打拼的资本,再加上城市的高成本,大部分要返回农村。受制于传统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和城市存在巨大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要求,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外在体现,所以新农村社区建设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格局形成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二)新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
河南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低,2013年河南城镇化率仅为43.8%,低于全国城镇化率(53.7%)将近10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土地和发展空间产生巨大的需求。河南有4.7万多个行政村、18万个自然村,农村呈现出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分散居住的特点,而且随着农村人口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向城市的迁移,很多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住宅闲置增多,土地利用率低。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推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建设新农村社区可以整合闲散的土地资源,为城市建设的腾出更多的用地指标,为加快地方发展工业、加速城镇化提供更多土地和空间。新农村社区建设实际上是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新农村社区建设是适应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的需要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未来的发展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传统分散的农业劳动方式也逐步为农业机械化方式所取代。改革开放30年,河南农业机械化、合作化、规模化水平获得了大幅度提高,2013年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现已达到75%,农业专业化、合作化程度提高,农村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规模养殖户大批涌现。全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
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多种经营。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从事耕地产,甚至完全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一部分农民就近从事非农产业活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迁移到大中城市,从事更加远离农业的工作,城镇化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这说明,河南农业农村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设新农村社区,有利于开展集约经营,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
二、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现状
自国家提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以后,河南省各地市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号召,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2012年河南省全面启动了县(市、区)新农村社区布点规划,截至2012年7月底,已启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 300个,初步建成350个,累计投资631.5亿元。
其中安阳市确定了18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4个新型农村社区整体推进县(市、区)、14个整体推进乡(镇),截止到2013年一季度,共投入资金93.27亿元,已经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53个。其中23个社区已完成建设进度的80%,有25个社区已完成60%,68个社区完成30%。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社区已建成87个,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县城近郊、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产业集聚区内;建成社区面积690万平方米,腾出土地面积7 000余亩,入住户数1.7万余户。
新乡市把全市3 571个行政村规划为900个新型农村社区。已完成重点区域内352个社区已启动建设,累计完成各类资金投入224.5亿元,完成建房面积2204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0.5万户,完成拆迁面积5.2万亩,复耕或恢复生态面积2.6万亩。
综上所述,全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取得可喜的成绩,已经成功探索出不同类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示范带动作用凸显,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已经从试点运作发展到全面推广的新阶段。
三、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成效和影响
(一)改善了居住环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农村社区化发展
通过新农村社区建设,各级财政奖补资金很大一部分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彻底改变城乡面貌、改善群众生活居住条件。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很多地区基本实现了“五通七有两集中”。其中,“五通”指通自来水、电、四级公路、宽带、有线电视;“七有”指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连锁超市、标准卫生室、文体活动广场、幼儿园及小学、养老院、科技文化中心;“两集中”指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处理。新农村社区建设使原来杂乱无章的村庄变得井然有序,解决了农村脏、乱、差问题,初步实现了居住楼房化、生活城镇化的转变。
(二)增加了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加快了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
通过“合村并居”,节约了土地。新农村社区建设能够在不减少农用土地的情况下进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置换,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腾出建设用地,解决了工商业用地问题,保证了土地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拓展了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加快工业化进程。根据中牟县政府官员了解,中牟县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共涉及427个行政村,这些村庄累计占地面积21万亩,通过新农村社区建设,可节约土地10万余亩,节余的村庄建设用地指标可以为产业集聚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服务腾出很大的空间。
(三)节约了土地资源,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
宅基地复耕后一方面增加了耕地面积,确保了粮食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流传促进了规模经营,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以安阳锦和新城为例,锦和新城规划建设涉及33个行政村,原村庄占地9 500余亩,新城占地2 600亩,节约土地近7 000亩。锦和新城规划统一流转2.5万亩土地后,目前,正在建设总投资5.8亿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该区占地2.5万亩,是一个集粮食生产、畜牧养殖、种苗繁育、瓜果生产、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农民既可以在园区承包土地又可以务工,成为职业化的农民。
四、结论与思考
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在河南省各地普遍开展,已经从试点运作发展到全面推广的新阶段。新农村社区建设给农村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使原来散居的村落转变为集中化的新社区,一方面改善了村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使农民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也整合了闲散的土地资源,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为工业化和城镇化腾出了更多的用地指标,也推动了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但是目前对于新农村社区建设,很多人定位不清,缺乏正确理论指导。许多领导干部、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甚至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新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居住集中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目的是为了腾出更多的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镇化率,这是一种很大的理论误解,由此也造成目前合村并居的推行面临诸多困境与问题。
如果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着眼点仅限于土地,而不是从城乡社会的整体转型角度来进行,单纯地就合并谈农村社区建设,这仍然是坚持城乡二元观的做法,单纯地让村民住上楼房,并不意味着实质上农村发展水平的提高,将城市和乡村人为的割裂开来,将农村发展禁锢在农村,是不利于和谐城乡关系发展的,势必造成“土地城镇化”快于“人的城镇化”。
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消除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思维,力图在城乡一元发展的新思维下实现新农村社区建设困境突破,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即改革成果共享,城乡居民平等流动机会的增加以及发展权利和权益的平等性、参与的公平性、社会福利的一体化。
所以,村庄合并,建设新农村社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新农村社区建设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而且是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的转换,农民身份的转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应该是消除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异及由身份差异所引起的一系列福利待遇和基本权利的不均等,实现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陈小京.湖北农村社区建设的调查和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
[2]程同顺,杜福芳.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社区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12(3).
[3]甘信奎.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及政策推进[J].江汉论坛,2009(2).
[4]刘高銮.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中国民政,2007(11).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可同时为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目标服务的水利工程。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双重的,具有一定的两面性,对于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作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者要及时进行修正和解决;对于有利的影响应更多的扩大其所产生的效应,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趋向更生态化发展。
一、总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因为,水利工程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广泛,并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逆的破坏性,所以水利工程的施工企业应给予高度重视。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通常不是直接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施工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地形、形势的变化。其中受影响最大和最为深远和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腐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素,受影响的性质大多数为不利影响;水坝的下游区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水流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自然资源以及进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从影响的性质来说,有利也有弊;从影响的时间来说一般是长远的;从影响的范围来说,因为区域的特点而各不相同,甚至有时范围可延伸至河口区。
其中水利工程的环境治理是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和方式,另一方面对水利工程的环境监测也可为工程的环境治理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的管理、规划部门,制订水利工程的环境治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
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建设地气候所产生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要控制一个地区气候的是大气环流。但是如果在某地区修建了大型或中型的水利工程以后,就会改变当地地区的水文和自然的湿地面积,从而导致该地区空气的湿度增加,产生暖流,易产生降雨,气温降低、或突然长时间的气温闷热、大雾等,从而对当地的气候环境产生影响。
三、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当地的水体影响
修建水利工程将会对当地周围的地质自然环境产生影响,特别是河流下游的流量。水库不仅可以将水资源储存起来,而且还可以在非汛期将水流截住,但是这样就会导致下游水流的不断减少,如果严重的截流还会出现下游断流的现象。这样会使水库周围的地下水位大大降低,从而造成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说,下游断流造成河湖干枯;下游断流会影响农田的水流供给;河流水位降低有可能在入海口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这也会对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另外,修建水利工程还会影响当地河湖的泄洪量,将会对航运和灌溉等产生影响,在一定情况下或水库自身施工所排放的废弃物还会污染水质。
四、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对所建设地局部降水的具体影响水利工程还会对施工当地局部的降水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会导致降水量增加,改变局部降水的分布状况,并同时改变降水时间。因为在建设水利工程之后,就会在该地区形成很多积水,这些积水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就会被蒸发,使降水量增加。一般情况下,局部降水地区出现变化之后,背风面的降水较少,而迎风面的降水量大。所以这样就会造成水坝及其周围局部地区的降水减少,而地区的降水则会增加。在大气对流的影响下,在夏季降水会很多,而冬季比较少,从而对自然植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本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
以长江流域为例,长江流域虽然水资源丰富,但也无法经受起毫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长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对于我国科研研究团队来说,研究得还很不够。因此,对于水利工程的开采与施工应有规划、制定好计划的施工,否则,整个水利建设的布局就无从谈起。是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并不是调水越多,越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要制定有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又有节水行为制约的施工方案。做到在确定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时,要把节水考虑进去,考虑水利工程施工地的水资源的承载力。
六、针对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解决建议——生态水利工程
对于生态施工工程来说,是一门崭新的科学研究,也同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科技创新,应考虑到多方影响的因素。为解决水利工程在施工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工程建设必须服从生态经济区域的整体性规划建设,从系统的思想规划出发,按照生态学专业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及生态经济学专业原理,并运用现代科技研发的成果和现代工程施工的管理手段,尤其是利用好生态工程这一重要建设创新以及传统工程管理的有效经验,使之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乃至社会效益。应用现代工程建设的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不但可以获得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还丰富了水利工程施工理论和生态工程建设的专业理论。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生态、高效的竣工,达到既保护了自然环境又完成了水利工程企业本身发展的目标。
总之,新时期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环境保护价值不可估量。它可以在即满足利用水资源达到补给居民、工业生产等方面用水、发电的同时,也满足保护环境、补给当地水文、气候等多方面的优势,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作为建设者要将其有利影响更大的发挥,将不利影响向有利方向转化,促使生态水利工程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蔺秋生,黄莉.《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及其工程补偿措施浅析》.[J].水利电力科技.2007
1.电商模式对赣南脐橙产业产生的影响分析
电商模式的推广,对赣南脐橙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是产品种植方面,在电商平台基础上能够及时了解新品种,对改善产品品质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能够引进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对产品市场需求量等进行相对准确的预测,协调脐橙销量及产量。
二是提高种植技术,在电商平台上能够及时获取外部信息,掌握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种植技术。另外,还能够与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度挖掘产品内涵,增加产品附加值。
三是拓展销售渠道。电商平台上汇集了大量交易对象,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产品介绍、咨询洽谈及配送,构建立体化销售平台,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利益。
四是革新传统理念。在信息网络影响下,传统产品经营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发展需求,引导赣南脐橙经销企业革新传统理念,加强产品质量及品牌意识,不断提升赣南脐橙整体竞争力。
2.电商模式下,赣南脐橙经销企业网络营销渠道构建新途径
新形势下,赣南脐橙经销企业应将电商作为良好的发展机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内涵,促使原有粗放型增长方式朝着节约型循环经济发展。针对赣南脐橙当前发展现状,笔者认为网络营销渠道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产品策略
脐橙作为赣南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脐橙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生存及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推广,我们要突破当前局限性,不要仅关注脐橙,应加强对脐橙特色产品的加工,如脐橙汁、脐橙糕等,共同开展网络营销,以此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产品多元化是提高网络营销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所以应将其作为首要目标。
2.2价格策略
电子商务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究其根本是其自身价格低廉,且交易便利。因此脐橙经营商,在进行脐橙及其周边产品网络营销过程中,应抓住这一特点,尽量降低产品成本,如库存、营销及管理等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惠,将产品品质与价格有机整合到一起,培养消费者忠诚度。同时,还可以实行线上线下两种定价策略,从价格层面上为自己争取更多客源。
2.3加强对市场预测
电子商务模式下,市场处于不断变化当中,利用先进技术,如参考数据仓库中的海量数据,能够为企业网络营销渠道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如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聚类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体的共同特性及爱好都能够,确定目标客户群体,并在此过程中,挖掘潜在客户,实行保留现有客户,发现潜在客户的方式,逐步扩大网络营销范围,提高企业经济收益。
2.4掌握竞争对手情况
目前,赣南脐橙经销企业竞争日益强烈,因此加强对现有竞争对手进行详细分析,在实现赣南脐橙海外营销,走向国际市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实践中,经销商应将香港地区的脐橙市场有所了解,逐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并加大对欧美地区的观察力度,针对竞争对手,可以采取避让态度,将竞争对手的薄弱环节作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入手点。企业在构建网络营销渠道后,能够与海外客户随时保持联系,了解客户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5合理选择方法
针对赣南脐橙经营商来说,可以选择的方法有很多,但并非越多越好。如常见的网络营销方式有开设网店、网站信息、搜索引擎推广等。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开设网店作为基础,在门户网站上广告、搜索引擎等。在此基础上,不仅能够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且能够提升品牌影响力,在浏览率的支持下,增强企业知名度。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133-02
新疆沿边有十七个一类口岸、十一个二类口岸,同时又是新亚欧大陆桥必经之地。阿拉山口口岸过货量持续增长,稳居我国陆路口岸过货量第二位,铁路过货量位居全国第一。西部大开发和全国19个省市的对口援疆也快速助力新疆经济的发展,夯实长治久安的基础。加快新疆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对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新疆“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100家物流企业和重点支持100个物流发展项目,以改变新疆物流业现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现代物流体系。首府乌鲁木齐作为国际商贸中心、进出口贸易桥头堡、通往内地和南北疆的交通枢纽、西部商品加工中转、集散基地,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更是飞速增长。
物流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管理模式不断推动着的物流现代化的发展,对所需物流人才规格提出了更高、更多的新要求,物流专业只有不断地改革、调整,实现专业建设的现代化,才能与新疆经济建设、物流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相适应。通过对新疆物流企业调研,邀请物流企业专家和物流教师共同参与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建设。
一、物流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物流专业建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专业建设背靠新疆物流企业群,实施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基于物流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围绕物流职业岗位人才规格要求,对准物流岗位设课程,对准物流实践抓教学,对准就业育人才,构建适应物流职业岗位群要求的物流专业应用型的课程体系。根据物流生产与经营特点,结合行业实际,归纳形成物流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企业真实生产、管理情景,促进学生工作经验的形成。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行业和经济发展及社会需求变化适时调整更新,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征集行业、企业意见,及时对专业计划进行调整。如此,既相对稳定也与时俱进,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
二、改革物流工程的课程结构,使之符合物流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
在物流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由物流行业、企业专家与物流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课程改革小组来分析确定本科目课程面向职业岗位应完成的知识、技能、关键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形成科目课程标准。
以物流工程实际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职业能力为标准,设立物流核心课程,形成物流专业教学模块与实际物流工作环境无缝链接的课程体系;以具体物流工作流程、工作环节为课程质量标准,设立物流实训课程模块,形成贴近物流实际操作过程的核心课程的设计思路。
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素质教育课、专业基础课、职业能力(专业核心)课、能力拓展课(选修课)部分。具体运行机制为:第一学年以素质教育课程学习为主,在校内培养自我学习、数字应用、信息处理等职业核心能力。第二学年以专业基础课为主。第三学年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相对集中的生产性实训。第四学年上学期,根据学生兴趣和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进一步强化、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选修专业拓展能力课程,使专业知识更加宽厚;第四学年下学期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通过先学习,后实训、实践,然后再进行专业学习补充的培训过程,完善自身专业综合知识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实施项目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法、研究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组合教学法、实践教学“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等。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开展互动教学。在教学手段上,积极推广多媒体教学,选用恰当、贴近的物流案例,开展案例教学;结合物流企业的参观教学,增强学生对物流的感性认识;开展物流的实务调查,深入了解物流行业和岗位的实际情况,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物流实践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时间和操作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考核上也采用了笔试与实务考核相结合,效果较好。
四、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
物流专业已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多年,鼓励物流专业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物流员、采购员、助理物流经理、营销员、仓库保管员等),同时在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中要求与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大纲相关联,将职业资格标准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五、积极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实习基地
在物流实践教学中,采用校内物流实训室与校外物流实训基地相结合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与顶岗训练,增强物流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岗位意识,弥补校内教学环境的不足。
专业实践教学,采用模块式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学时比重达30%以上。在实践教学中,一方面结合新疆工程学院立项,建立校内物流实训中心;一方面坚持走校企结合之路,共建物流实训、实习基地。目前已经建立多个校外物流实训基地,由乌鲁木齐市知名物流企业的实践教师进行指导、训练,以学生能够真正达到掌握物流技能为目的,为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物流实践教学强调教、学、做合一,要求教师要在做中教、学生要在做中学,为此要实现“四合一”,即课堂、现场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理论、实践合一,突出体现以物流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观。物流实训基地就是实现上述目标的载体和依托。它具备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功能,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中构建知识、学习技能、获得能力。
六、改革考核方式
改革传统的、单一的笔试考核方式,建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师和小组考核相结合、平时和考核相结合、企业师傅和教师评定相结合的综合考核体系。除笔试外,通过物流实践技能测试,如物流案例分析报告、小组讨论汇报、参观某企业物流中心后的感想等方式;在物流企业实行时,考核学生物流设备的基本操作,利用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对货物进行入库、库位分配、拆包/合包、出库的信息处理;结合小组课内外作业,多层次多角度来考核学生对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除教师评分外,对于课堂成绩还可以采用学生互评、嘉宾教师参与评分等多种方式。除此之外,还通过课内外小组作业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技巧、使用多媒体的技能以及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等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综合验收。
七、教研活动定期化、常态化,提升物流教学质量
教研室是教学的基层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搞好专业和课程建设等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化、常态化的教研室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物流教研室各位教师的思想、文化、教学等各方面素质。物流教研活动能更好地推进新疆工程学院教学质量建设,促进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物流专业的教学水平。物流教研室应该发挥团队作用,交流物流教学经验,开展物流教学研究,互相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物流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发展需求,根据人才市场导向需求教授物流专业学生真正有用的物流系统知识、专业技能。
八、抓好物流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物流教学模式的转变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果只有理论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为此,我们将提升物流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作为物流教学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来主抓。我们聘请乌鲁木齐市知名物流企业的专家,并由物流实训室建设商的培训师对我院物流专业教师进行了最新的物流信息技术、第三方物流业务流程、国际物流、物流运输等知识的培训。采取了以下几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专业教师的岗位津贴、送专业教师培训、读博深造、下企业调研、到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企业专家讲课、与企业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