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题教育学习方案

专题教育学习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题教育学习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专题教育学习方案

专题教育学习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机电专业;教学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懂技术,会操作”见长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受到企业的青睐。然而,麦可思研究数据显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位居2010届失业最多的高职专业之首。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存在一些影响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如何针对高职机电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呢?

一、当前高职机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1.学生在自我定位和就业观念上存在偏差。长期以来,企业职工被划分为干部和工人两种身份,即使目前,“白领”和“蓝领”之间分工依然存在,高职学生没有毕业后从事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意识和思想准备,加之不少用单位在选用人才时,仍偏重于对学历的要求,甚至提出非本科以上不收的苛刻条件,造成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和就业困难的双重制约和打击,消极情绪严重。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社会需要即人才”的意义,更不能看清随着入世后经济环境、产业结构的变化,人才“高消费”现象正在被改变的形势,学习没有积极性。

2.学生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学生认为当“蓝领”没出息,没奔头,学好学坏都是出苦力,过去山呼“六十分万岁”,现在“四十八分不浪费”,不断降低学习要求;也有一些学生认为进了高职就是捧定了银饭碗,既不重知识之修养,也不重能力之提高,过一天混一天,为的是向家长作个交待。

3.学生在学习信心上缺少自我强化。不少较为优秀的学生,入校之前,置身在一个通向高校的竞争平台,有来自社会、老师、家长的压力,学习之弦绷得较紧,成绩能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线上,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也抱有一定的信心。但中考、高考受挫后,心中充满感伤和失落,加之对职业学校学习模式暂不适应,成绩跌落,由此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心存疑虑,特别当他们看到周围多是学习资质较弱的同伴时,容易出现随大流、不求进取的情绪。

4.学生学习缺乏勇于创新勇争一流的积极性。学生学习习惯于依赖教师和教材,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缺乏创新能力,再加上机电知识的原则性和规定性较强,学生学习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二)教学体系落后

1.课程体系单一,教学内容重复。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实施的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组成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没有按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另外没有按照技能实践和职业岗位的需要整合教材,课程内容与职业需要相脱节,实习实训的绝大部分内容空缺,使实践课内容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对滞后。在机电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按部就班地以教科书为依据,实施“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上课记笔记,下课学笔记,考试考笔记,学生思维闭塞,把记忆当作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另外,教学手段落后、单一,主要的教学仍是依靠“黑板+粉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十分有限。

3.成绩考评单调,实践能力测试不足。学生成绩考评基本上沿用传统的闭卷、笔试形式的期末考试评价方式,仅以一次成绩作为成绩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忽略了实践能力的测试。成绩考评体制的不合理,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4.教师的实践经验缺乏。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了它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对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高职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并能及时掌握专业方面的新信息、新知识。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高职机电专业的发展,使高职机电专业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改革现有的高职机电教学方式,是时展的要求,也是高职机电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教学解决措施

1.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材结构。对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一是对教学内容,根据国家有关制度、政策的变化进行及时更新,对专业主干课程之间的重复性内容,则在编制教学大纲时进行协调。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开设专业讲座的形式来完成上述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科技整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教学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中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倡导新的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效率和效果。

改进后教学方法导向图

3.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落脚点,在合理整合、缩减理论学时的同时,大幅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是十分必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可分以下几个层次: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及课程大作业;计划内实习实训;计划外实习实训:对部分实践动手能力突出的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进行强化训练。

参考文献:

专题教育学习方案范文第2篇

 自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省卫生厅党组高度重视,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积极开展活动,截至目前为止按既定活动方案厅机关、厅直各单位完成了如下工作。

一、动员部署、制定方案、成立组织。

按照活动方案要求,截止7月15日厅直机关各单位全部完成了广泛动员部署、制定活动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卫生厅党组和省立医院都分别两次召开了动员大会,对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

二、教育学习交流

(一)学习内容。厅活动办翻印并发放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便于党员干部开展集中学习和自学;2、厅活动办编辑并发放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材料》(1)、(2),提供给党员干部学习;厅直各单位也积极购置了学习资料。

(二)学习方式。教育学习是开展活动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厅党组高度重教育学习这个环节,厅党组、厅直机关各支部、厅直属各单位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积极组织学习。1、厅党组组织上党课,2、到合肥市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上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课。3、2013年7月9日厅党组组织第8次中心组专题集中学习,7月23日厅党组举行了第9次中心组专题学习,厅领导交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专题学习心得。厅机关各支部和厅直属单位各党委(总支、支部)也积极组织了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和学习心得交流等。此环节,卫生厅直属机关四千多名党员全部参加了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

三是走访调研征求意见

(一)走访调研。近期,按照活动方案安排,厅党组成员分别到各联系点走访调研,通过走访基层,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和约谈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等形式来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和征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对厅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落实八项规定和反“”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厅党组书记、厅长于德志联系走访省立医院、省立儿童医院,还走访调研了合肥市和阜阳市的卫生工作;厅党组成员、省食安办主任、副厅长徐恒秋联系走访省卫生监督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杜昌智联系走访省疾控中心、省皮防所、省血防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劲风联系走访省胸科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超联系走访安徽医专、省医科院;厅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组长吴敦武联系走访省妇保所、省医学情报所。

专题教育学习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学;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案例学习

达尔文曾经说过,“一切知识中,唯有关于方法的知识最有价值”。就教学方法来说,流派纷呈,理念杂多。面对这肥沃的理论土壤,我们的基本指导思想应该是明确的,那就是:在教育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让高师生全身心地沉浸在学习活动之中,理论与实际融合,形式与内容交汇,从运用与操作的层面上理解与吸纳教育学知识。

一、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让师范生的研究能力得到提升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把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课程的这一新变化,对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挑战。不仅需要他们对实施新课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加以研究,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一个人的研究能力的形成既需要相关的知识,更离不开有指导的训练。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能力普遍较低,与师范院校不够重视研究能力的培养不无关系。教育学教学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经历研究的过程,掌握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正确的研究态度和研究能力。根据教育学教学时数少的特点,教师可以围绕基础教育新一轮改革设计一些研究主题,或由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或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开展课题研究。通过研究进一步了解中小学的课改,接触中小学教师并学习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和经验,专题研究性学习使高师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由书本走向实践,学生思维得到广泛的发展空间,学生的科研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二、进行合作学习,让师范生的合作理念成为指导未来教学的思想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的成功不仅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而且需要个体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改变我国目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学生群体的竞争意识过强,缺乏合作意识,更少有利他行为,缺乏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基本技能的现状。将合作、竞争和个人行为融为一体,并进行优化组合加以利用,既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教学规律和时代的需求,是对传统教学的单一竞争格局或情境的一大变革。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在学生个体提出问题,找出疑点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组合,自由产生召集人、组长、记录员、以8人为一组,围成“o”型,成员主动亮出自己的疑点、问题,进行交流。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求知欲旺盛,思想活跃,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勇于大胆创新,课堂上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同学们时而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时而“和平共处”、达成共识,待每个成员的疑点、问题都发表出来后,全组成员就疑点的多少,问题及策略的新颖性、科学性、具体性等条件,评选出该小组的三个最佳动脑奖,并说出评选的理由及提供的有效策略。此过程是学生披露灵性、展现个性的过程,一些深远广阔的珍贵思想由此而生,也是不同思想、观点相碰撞、撞击出五彩缤纷的“火花”的过程。

小组合作探究结束后,每组自觉产生一位讲解员,作为本组代表,充任教师角色,面向教师与全体同学介绍本组的合作探究结果,可以是本组评选出的最佳问题或最有价值的疑点,也可以是受本组成员思路启发,经过本组成员共同研讨一致认同的观点,最后根据以上评选最佳动脑奖的标准,评选出两组最佳合作动脑小组。交流结束后,要求把个人、小组的有关材料一同交给老师,以便教师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每个小组的参与过程与努力程度。参与的过程、努力程度与评选的结果不仅与学生平时表现挂钩,而且把它作为评定期终成绩的重要依据。交流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精彩之处掌声不绝,疑惑之时双眉紧蹙,观点一致时频频点头,报以微笑。组与组之间既暗中相互较量又明里鼓励、欣赏,形成一种既合作交流又比赛竞争的良好氛围,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集体精神的显露,更是个体、集体主体性充分发挥的价值体现,是一个成就自我,帮助别人的过程。学生们交流的不仅仅是观点、看法,更重要的是让不同系别、不同班级的同学交流了思想和感情,加深了彼此间的理解与友情,更深刻地体味出“同舟共济”的现实意义。[1]

三、运用自由演讲等形式,让师范生口头表达素质得到锻炼

教师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教师与其他科研人员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师必须用语言“传道、授业、解惑”,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所必备的条件。语言优美,饱含感情,语速适中,重点分明,抑扬顿挫,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不但可以实现知识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实现情感教学目标。为此,在教育学课堂上,每堂课前5分钟可让学生自愿或轮流到讲台开展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创造活动。其要求有三:(1)自由。形式不限,如可采用演讲、唱歌、朗诵、绘画、书法等形式,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可介绍影响自己最深的教育名著,可介绍健康向上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也可展示自己在板书和画简笔画等方面的才能,充分展现自身的特长、爱好。平时要求学生做有心人,有专业的敏感性,善于从报刊及文学作品中发现并摘抄有关教育方面的名言警句,尤其要关注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非教育家的教育观点,如爱因斯坦、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他们的见解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形式既创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2)创造。不论采取何种形式,都要标新立异,展示自身的特长、爱好,充分体现个体的价值。这样可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特点,先找出自己的亮点,再按照周密的计划,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使自己的特长得到进一步发展。(3)限时。时间限于5分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表现自我,时间虽短,但在竞争的气氛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学生活动完毕,教师及时反馈,指出优缺点,学期末评出优秀范例。如有可能制成录像带放映出来,使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取长补短。这样的活动,学生以自愿的心态投入,让学生在不经意打造的文化氛围中汲取营养,从而真正掌握教育学理论,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教师所必备的各种能力,如组织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板书及绘画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

四、尝试使用案例教学法,让师范生通过实例尽快融入教育教学实践

教育学课程大体属于应用学科,本身来自于实践,所以具有采用案例教学的先天优势。一旦确定某项教育内容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便可以着手进行课程设计。第一步应确立教学目标,尽可能使目标表述为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第二步选择或组织案例,这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师范教育的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2](p.6)一个好的案例是能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一个好的案例可使课堂讨论一直围绕只有真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它是学术思绪驰骋的依据。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和教师更多的参与,这种参与从课程设计以后便开始,教师和学生都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诸如在学生方面分析案例教学中应承担的角色,使学生乐意参与案例教学,成为一个积极者,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仔细的阅读思考,适当进行小组讨论,这是学生准备案例学习的两种水平。在教师方面涉及内容的掌握,诸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组织的把握。

在教学实施阶段,案例的讨论是核心部分。首先在开始阶段,进行案例讨论也就意味着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其次,师生共同对案例中的论题进行必要的分析,甄别出案例中的疑难问题,并据此尝试性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后两个阶段分析的基点。再次,便是备择方案的讨论,备择方案可来源于学生前一阶段的讨论,也可由教师建议提出,这视学生发展情形而定。讨论时有时需进行几轮分析,预先削减其中的一些不适宜的方案,然后对比分析相对适宜或适宜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最佳的方案。最后实施阶段是最佳方案在实践的延伸,学生可依前面所确立的方案作实施计划。这对学生教育实践性价值观、实践技能技巧的初步形成有很大帮助。

总体而言,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讨论、技能,增强面对困难的自信心;有助于理解教学中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法。但案例教学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并非所有课程内容都可以参与。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尤应引起重视。

文章系“十堰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校级课题”。

参考文献:

专题教育学习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区教育 数字化手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177-02

社区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类型和教育形式,具有自身特殊的属性。而远程教育在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上的先进性,使得它能够适应日趋广泛和不断变化的社会教育需求和各类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需要。

北海电大本以学历教育为主,但为了满足周围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意愿,以及其他各类社会人员不同类型的志趣爱好、不同程度的技能培训需要,也办起了非学历教育。这个非学历教育的依托,除了本校,还有独树根东社区、铁山港兴港镇这两个数字化学习中心。因此作为北海市社区教育的中心,北海电大可谓得天独厚,课程内容齐全(包括学历和非学历),教学条件充裕,尤为重要的是其所运用的以电子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为技术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手段,能使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其最方便的形式获得最好的教育。

学历教育由来已久,非学历教育还是个新鲜事物,本文着重探讨社区教育中的非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中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水平和生活质量而组织的大量文化生活教育活动,又是本文重点中的重点。总的来说,这些文化生活教育活动包括“政治形势、法律法规、公民道德、科技知识、家庭生活、卫生保健、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等”;教学形式则包括:利用双休日或晚上时间上课、利用节假日集中培训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面授为主的方式;远距离电化教学、网上学习和专家定期辅导等网络为主的方式;讲座报告、参观座谈、实践操作、文体活动,等等。

文化生活教育活动中的“文化艺术”这一项里面,“中国古代文学”以其历史和文化上的博大精深,和对人性的启蒙、人格的熏陶,成为最必不可少的一门鉴赏课。而非学历教育的诸多教学形式中,“网上学习”在数字化的21世纪,对于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进修的居民,最具可操作性。本文以制作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网络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社区教育功能。

学校有个“电大在线”学习平台,学习者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进去,选课以后,就可以自主使用教师挂在上面的各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数据库、各种学习资料和试题,可谓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而且网络课程的分布式结构还将链接扩展到其他“电大在线”(如中央电大、广西电大)上与课程相关的资源,使得学习者可以方便地访问,从而扩展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网络课程主要由“课程说明”、“教师介绍”、“教学大纲”、“实施方案”、“教学辅导”(包括教学活动资料、参考资料)、“IP课件”、“直播课堂”、“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和“课程论坛”等几大模块组成。既提供了该课程的学习内容,又提供了沟通途径,还对学习进行评价,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其中“课程论坛”这一模块,学习者点击“进入”,就可以进到里面通过发帖向教师提问,及和其他同学在线讨论;教师则发帖答疑、辅导,进行实时互动的课堂教学。“课程论坛”又由“发新帖”、“精华区”、“收藏夹”、“收藏”、“新主题”、“最新回复”、“最新发帖用户” 等模块构成。其中“收藏夹”和“收藏”都有“活动提醒”、“最新资源”、“在线留言”和“学习笔记”等功能,还有访问“中央电大专业教学主页”、“中央电大点播中心”、“中央电大图书馆”的链接。至于“IP课件”和“直播课堂”,可以在任一时间内点播上课。

鉴于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不同,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网络课程的制作,首先省去应试、考核这较为实用、功利的一块,突出其文学欣赏、文学审美的特性,即人文精神的一面。所以“在线作业”和“在线测试”这两个模块可以暂时不管,只在其他方面下功夫。又因为“中国古代文学”内容庞杂,时间跨度较大,如果面面俱到,肯定流于肤浅。所以分专题讨论,把大课程分成几个小课程制作。专题的划分,可按体裁,如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也可按代表作家、作品,如屈原、杜甫、《红楼梦》、“三言”中的文人形象研究等。

以“‘三言’中的文人形象研究”这一专题为例,制作“课程说明”时,只把要学习的内容作个简单介绍就行。如:引言对“文人”的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分析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文人现状,论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交代本文的研究目的。第一章对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文人现状之成因进行探讨。主要分两节来进行论述: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第二章对“三言”中的文人形象的不同类型进行探讨。主要分四节来进行论述:传统型的文人形象;世俗型的文人形象;出世型的文人形象;女性文人形象。第三章对文人与世风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主要分三节来论述:传统型文人与世风;世俗型文人与世风;出世型文人与世风;女性文人与世风。第四章对“三言”中的文人形象的社会意义进行探讨。主要分两节来进行论述:不同类型文人形象的文化内涵;不同类型文人形象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思想的揭示。同时说明一下所使用的教材。

制作“教学大纲”时,首先要点明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如:本课程选择“三言”不同类型的文人中有代表性的,放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中进行探讨,揭示他们迥异的生存状态、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以及由此而来的不同命运结局。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文人形象的种种不同方面,揭示其不同的社会特质和文化内涵。学习者通过对作品人物形象的欣赏和价值取向的体认,形成对人类命运的自觉关怀,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也养成批判的、辩证的思维。其次要详细说明教学内容和要求。如:

第二章 “三言”中的文人形象之类型探讨

第一节 传统型的文人形象

一、传统型文人形象的界定

……

二、传统型文人的不同行为表现

……

第二节 世俗型的文人形象

一、世俗型文人形象的界定

……

二、世俗型文人的不同行为表现

……

第三节 出世型的文人形象

一、出世型文人形象的界定

……

二、出世型文人的不同行为表现

……

第四节 女性文人形象

一、女性文人形象的界定

……

二、女性文人的不同行为表现

……

应尽可能介绍内容,让学习者先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理清一下脉络,厘定重难点。要求学习者利用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更深入地理解作家、作品;并通过这个专题的学习,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拓展学术视野,引发对文学研究的兴趣。再次要介绍教学媒体的使用情况(这点和“实施方案”重复,可忽略)。最后要给出学好本课程的适当建议。

制作“实施方案”时,首先介绍课程概况。其次介绍教学媒体的配置情况。主要列表说明IP课件编制方案,分“学期”、“讲次”、“标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五栏进行。IP课件一般讲授重难点问题,以及需要直观演示的内容,加深学习者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就是对网上资源的使用作一个说明。如:在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定期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解析文章;利用BBS讨论板进行网上讨论,解答学习者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学习者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另外对直播课堂的播出时间作出安排。最后给出学好本课程的适当建议(这点和“教学大纲”重复,也可忽略)。

制作“教学辅导”时,主要是及时把平时教学互动中师生讨论的问题挂上网,供大家参考。还有就是一些重难点问题的音频、视频资料。另外,介绍或上挂一些跟本课程相关的其他参考资料,如专著类有:冯梦龙“三言”、缪咏禾《冯梦龙和三言》、陆树仑《冯梦龙研究》、傅承洲《明清文人话本研究》、齐裕《明代小说史》、欧阳《话本小说史》、谭正璧《话本与古剧》、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等;论文类有:李桂奎《论“三言”“二拍”世俗文化家园中的文士角色扮演》和《论“三言”“二拍”角色设计的士商互渗特征》、卢捷《落魄文人出路的理想探索――略论“三言”“二拍”中的秀才形象》、孙丹虹《“三言”中士人身份的确立》、洪娟《论“三言”中的商人、文人和形象》、贾峰《“三言二拍”中的进士人物形象研究》等。

综上所述,全面利用“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开展网上教学活动、辅导、答疑,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还涉及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由教务科长具体负责远程教育的教务工作,现教中心主任具体负责“电大在线”的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建设等工作,各专业责任教师具体负责制定课程实践教学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实施方案。同时,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北海电大开放教育学员自主学习制度》、《北海电大开放教育学员小组学习制度》和《北海电大关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的管理措施》等,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利用网上资源进行监控;还制定《北海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工作职责及待遇》,向各专业课程辅导教师提出明确要求,以推动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学习。另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现代远程教育理念(讲解学习方法和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培训(指导他们如何上网浏览、如何下载网上资料、如何收发电子邮件等),尽力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场所(比如学校的电子阅览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必需的学习支持服务。最后,定时进行教学检查,了解教材的到位情况、开课情况、学生上网和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等。

统而言之,探索用数字化手段、现代远程教育的理念与资源,对当地社区教育的资源、手段及运营机制进行整合,构建适合当地社区居民、园区、乡镇民众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模式,建设与本土化文化相兼容的学习服务机制与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环环相扣。

【参考文献】

[1]陈婵娟,罗澍.远程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6)

[2]黄焕山,郑柱泉.社区教育概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21

[3]赖立.关注需求 引导需求 服务需求――大中城市社区居民教育需求与教育参与调研报告[J].成人教育,2006(6)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265)

专题教育学习方案范文第5篇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以促进我市普通高中课改深入实施为目标,坚持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省级培训为龙头,以市级培训为重点,以校本研修为主体,通过培训,使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体例特征、结构特征、学科关系及教学要求;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培训对象

普通高中的全部任课教师。

三、培训内容

鉴于我市全部高中教师已于20*年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教材培训,因此,20*年高一、高二年级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将侧重于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和新教材的课堂教法研究,高三年级教师培训的重点是高考复习、备考指导。

四、培训组织形式和培训方式

1、省级骨干培训:指标由市教育局统一分配下达到各学校,由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相关学科教研员带队参加省级培训。

2、市级培训:在*市第二十高级中学、*市第二十三中学、*育明高中、*教育学院设培训点,分年级、分学科进行。培训由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一处负责,由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具体组织,各承办学校负责后勤保障和相关管理。

3、培训方式:高一年级以学科教材编写专家为核心力量,高二年级以我市参加省级培训的培训者为主要力量,高三年级以聘请专家、高考先行省学科教学骨干和我市的教研员以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经验介绍、集体研讨等形式完成。

五、培训管理与考核

1、市教育局和*教育学院负责参加省级培训人员的推荐、组织和考核。

2、市教育局负责制定培训方案,筹集培训经费,指导各县区、学校开展校本培训。

3、*教育学院负责市级培训的具体实施。

4、各区市县教育局负责对本区各高中校本培训的管理与指导。

5、各高中应配合教师培训做好教学安排,组织和督促教师按时参加各学科培训活动;同时完善校本培训制度。校长作为课改第一责任人,负责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工作计划,整合与开发校本培训课程资源,组织实施校本研训,建立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有关制度。

6、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培训结束后,应完成不少于5课时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