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风险的来源

财务风险的来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风险的来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风险的来源

财务风险的来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际服务外包;财务风险;风险评估;风险控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继续转移制造业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外包形式向外转移服务业。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未来5~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40%的速度递增,国际服务外包正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宠。在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形势相对走缓的情况下,很多跨国公司出于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需要将加速服务外移,这给我国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项目提供了极好的时机,从而使我国服务外包业发展面临新契机。但是在金融危机后前景未卜的经济形势与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不可小觑,各种潜藏的财务风险可能随时演变成现实的财务失败,只有及时发现项目的财务风险、准确评估项目的财务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项目的财务风险,才能避免各种财务风险的损失发生,保障国际服务外包项目收益目标的实现。

一、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的类别及来源

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形成的环境,项目发包、承接、经营运作、财务运作的复杂性以及承接项目企业自身的原因,随时都可能引致项目的财务风险。按照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的来源与属性对其进行分类,则财务风险可分为客观风险与主观风险两大类。由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发包方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环境风险、客户需求变化风险,以及由项目运行的复杂性所致的财务风险称为客观风险,而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企业自身原因所导致的财务风险称为主观性风险。

(一)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的客观风险及其来源

我国所承接的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分布于世界各地,而发包方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环境明显区别于我国,该国国情和政策的任何变化都会给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带来冲击和影响。特别是金融危机后,美国等国出于保护本国利益的考虑而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于我国离岸外包业务的顺利进行形成巨大威胁。另外承接服务外包项目的企业为适应发包方所在国家税法等法律变更而对服务业务作出的调整和人员培训等均会增加项目的营运成本。更为严重的是发包企业由于所在国政治、经济政策的影响而取消了已决定发包的业务项目,更会使接包方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以上诸方面都是我国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的来源。还有金融危机后汇率市场变化引发的财务风险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的经济效益。由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项目企业的业务来自世界各地,业务活动的具体对象在境外,自然需要使用各种外币进行收付结算,从而使企业时刻处在外汇风险之中,汇率变动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汇兑损失,造成其直接的财务风险。

正是由于服务外包项目的专业性、复杂性才被发包方外包,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的经营活动就更加复杂。国际服务外包项目通常具有规模大、服务周期长、科技含量高、交付时间快、业务虚拟化、环境差异大及营运成本高等特点。这使得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的服务中时刻潜藏着不可知的风险。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的客户业务类型及发包项目内容又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发包市场以及服务对象的任何变化都不可避免地引发项目的财务风险。无论是服务外包项目的服务对象还是具体的服务内容的变化都会对外包项目承接方产生经济利益的直接影响。如果服务的客户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增加新的客户评估费用等;如果由于发包方经营策略的调整而引发了项目服务内容的调整,也会增加服务外包企业的运营成本等,或者还会减少预计的项目发包量,从而使服务外包企业的预期收益下降。特别是由于灾备投资引发的财务风险更可能使承接服务外包的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灾备投资往往具有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及服务对象较为固定等特点。一旦服务外包市场和客户发生变化,服务外包企业就将面临灾难性的财务风险、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的主观风险及其来源

服务外包企业的经营活动国际化后,其财务管理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其财务风险更易于发生。在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的经营运作中,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应对不利,不注重财务风险的科学评估,不注重财务风险规避策略的认真研究,忽视系统的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建设,缺乏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导致国际服务外包项目主观性财务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开展服务外包业务的时间较短,服务外包企业正处在成长过程之中,企业缺乏清醒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与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一旦项目的财务风险发生,企业就会陷入财务风险的危机之中而不能自拔。

成长中的服务外包企业面临着规模较小、资金匮乏、财务运作能力差、抗御风险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企业投融资不善、资金营运及成本控制不利等致使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处于财务危机四伏的境地。在国际服务外包项目中,承接方企业为满足客户要求而进行的大规模投资,使得大量资金被长期占用,影响企业资金的循环,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较大的项目投资风险;承接方企业融资环境不良,国家给予服务外包企业的资金扶持政策利用不够,资金筹集渠道不畅通、方式不合理等都将形成项目的融资风险。由于承接的服务外包项目周期长及部分发包企业的财务状况等因素而产生的应收账款问题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入;缺乏项目的成本控制思路与技术,致使项目质量、成本、时间上发生冲突,影响到项目的运营效益等将酿成项目的资金运营风险。疏于对发包方无形资产的保护也会给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并最终转化为财务风险。国际服务外包企业集高科技、高风险及高收益于一身,在国际化的环境中运作。服务外包企业的无形资产将呈现构成复杂化、管理融合化等特征,一旦无形资产的存在环境及方式发生变化,就可能造成无形资产的损害、酿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合作协议中通常有对发包方无形资产予以保护的条款,而在服务外包项目实施过程中却可能由于承接方的管理疏漏而未真正兑现,从而引发项目的财务风险。

二、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的评估是财务风险控制的基本前提,在项目财务风险辨别、评价与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合理的、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风险评估在项目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位置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制定的PMBOK (2000版)中描述的风险管理过程为: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定性分析、风险量化分析、风险应对设计、风险监视和控制六个部分。毕星、瞿丽主编的《项目管理》一书把项目风险管理的阶段划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估、风险处理、风险监视四个阶段。本文综合以上两种项目风险管理过程阶段划分的观点,将国际服务外包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划分为五个步骤,如图一所示。

本文所讨论的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评估包括了项目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价两部分内容,而财务风险评价又是在风险量化估计的基础上的分析评价,包括了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与评价的功能。

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价即风险评估是对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进行辨识、估量与分析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项目更有把握的实现其性能、进度和费用目标。风险评估在于辨别风险因素、发现风险苗头,辨识并记录有关风险的过程,确定风险大小的次序,按风险发生的概率、后果进行风险的细化描述,从而找出风险致因并确定影响程度。

(二)风险评估在项目财务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国际服务外包项目从机会选择、方案确定以及项目的启动、运行等,每一阶段都存在着风险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信息所具有知识的秉赋,可用以消除人们对事物运动状态或存在方式的认识的不确定性,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交换、相互作用的内容,信息将使系统的不确定性减少。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控制的过程就是信息运动的过程。国际服务外包项目是在一个不确定的、变化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随着项目进展财务风险管理需要新的、进一步的信息以及环境变化的信息。本质上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管理就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运用信息减少项目预期财务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的管理。风险评估不断提供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相关信息,是满足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的信息需求的唯一方式。

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在信息化的国际环境中运行,信息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掌握完全信息对于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运作的成功是十分必要的。国际服务外包项目风险评估可以将风险管理信息转化为风险管理知识,风险管理主体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利用和对这些知识的学习,能够不断地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对于在变化的环境中运行的国际服务外包项目,风险评估对当前和未来的决策都会产生影响,如果没有风险评估项目主体就会失去影响变化的机会和有效回应变化的能力。国际服务外包项目风险评估能够正确地评价项目风险管理系统的绩效,并能对风险管理系统功能的改善和绩效的提升提供帮助。,并且对确定服务外包方向又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项目财务风险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往往具有业务虚拟化、环境差异大、项目规模大、服务周期长、技术含量高及时间要求严、营运成本高等特点,而这些恰恰都是加剧项目财务风险的特点。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的财务风险表现在项目运营的全过程之中,针对这些特点必须加强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的风险评估,并实行项目全过程的风险控制。根据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的来源确定风险评估的具体项目及内容,进行财务风险的辩识、评价及分析,据此提出项目风险控制的策略,使项目由于财务风险而产生的风险降到最低。

国际服务外包项目风险评估方法一般可分为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结合三类。国际服务外包项目风险评估具有风险估计、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的具体功能,不同功能的实施需要不同方法的支持,二者的基本对应关系如表本文研究强调量化评估方法的运用,强调所采用的方法与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的特点相适应,与项目风险的对象来源及具体内容相匹配,从而更好地发挥项目财务风险评估的功能,为项目财务风险的控制提供信息及对策。

参考文献:

[1]汪应洛.服务外包概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郭强.企业财务风险探讨[J].全国商情,2009,(4).

[3]陈华.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6).

财务风险的来源范文第2篇

(郑煤集团供电处,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图分类号:F4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9-075-01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持续加深,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下降,营运资金紧张,财务风险加大,生产经营形势严峻,企业要在现行条件下,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建立各种风险预测和分析体系,找出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力求把财务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总的说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财务风险。根据财务风险的来源可将财务风险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外汇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客观性,即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企业进行的各项财务活动存在着两种可能的结果,要么实现预期目标要么无法实现,这就意味着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客观存在。

(2)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收回、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3)共存性,企业的财务风险与风险收益共同存在,且成正相关关系,即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在决策时如何进行选择取决于企业的风险偏好。

(4)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虽然可以事前加以估计和控制,但由于影响财务活动结果的各种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事前不能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

(一)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

(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

(四)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

(五)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控制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搜集财务信息资料

企业应建立财务信息网络,保证及时获得数量多、质量高的财务信息,为企业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提供数据,为正确进行各项决策和风险预测创造条件。企业收集和整理有关预测风险的资料,包括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和生产技术资料、计划和统计资料,企业外部的市场信息资料和同行业中竞争对手的生产经营情况的资料。

(二)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在掌握信息资料的基础上经常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分析企业的收益性和获利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融资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对获利能力应注重这几个财务比率:股东权益报酬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市盈率、普通股每股股利

(三)建立财务预警分析体系

所谓财务预警分析,就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分析,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回避现存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其发生的缘由、解决措施、处理结果,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弥补企业现存财务管理及经营中的缺陷,完善财务预警系统,从而即提供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更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四)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1)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

(2)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分散风险的首选方法。多元化经营,是指一家企业同时介入若干个基本互无关联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若干类无关联的产品,在若干个基本互无关联的市场上与相应的对手展开竞争。

(五)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二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及防范有几方面: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的风险,一旦筹集了高于平均利息水平的资金,可争取提前还债等补救措施。此外,还有资金组织和调度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

财务风险的来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 财务风险 规避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建设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在白炽化的市场竞争下出现了一些发展问题。其中,财务风险就是影响施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施工企业必须采用合理的措施。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

施工企业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是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来源。在财务风险的来源上,施工企业和一般企业基本一致,但是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又表现出了一定的特殊性,尤其表现在工程项目对财务风险的巨大影响上。如果不能恰当处理许多不确定的财务风险,就容易导致施工企业陷入财务危机,阻碍施工企业稳健发展。目前,我国部分施工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等)均逐步恶化,很多施工企业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从而难以有效地控制、预防财务风险。通常,导致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原因主要有筹资顺序安排、信用交易策略、筹资时间与方式、资金来源结构、筹资规模策略等;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主要包括价格变动、利率变动、市场风险等。

具体而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外部宏观环境。人工、周转材、辅材、建设工程主材等成本快速上升;施工企业为了满足环保要求必须进行文明施工,增加扬尘处理、噪音控制、形象建设、工程洒水、施工围挡等施工成本;持续变动的汇率、利率、货币政策、价格的影响;日益激烈的建筑业市场,使得行业利润空间变小;其他偶然因素的破坏作用。其次,施工企业内部决策。业绩考核机制不合理;财务决策缺乏合理性;成本问题等。第三,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内部关系混乱,管理混乱,资金使用、管理、利益分配权责不明,难以保障资金的完整性、安全性;施工组织不科学;没有有效地接触粗放管理问题等。第四,施工企业内部人员。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客观性;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升。第五,施工企业内部财务。资本结构不合理;财务管理具有局限性;财务活动的复杂性等。最后,建设工程施工周期。施工季节性影响;项目周期性影响。

三、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具有损失性或收益性、不确定性、全面性、客观性以及激励性五个基本特征。损失性或收益性,表现为收益和风险成正比,风险小收益低,风险大收益高。不确定性,表现为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可变性,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财务风险,也可能不发生财务风险。全面性,表现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均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如资金分配、资金积累、资金运用、资金筹集等财务活动均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客观性,表现为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时时有风险、处处有风险,人们难以彻底消除、回避风险,只有合理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控制风险,防止风险带来的损失。激励性,表现为财务风险促使施工企业不断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在这五个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中,不确定性、全面性与客观性是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本质属性;收益性或损失性、激励性则是财务风险带给施工企业的影响。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将会对企业生存的安全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四、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的策略

(一)采用合理的工程投标报价方法

在工程投标报价时,施工企业应当充分研究招标书,并根据工程项目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工程投标报价方法,尽量确保在中标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利润。通常,施工企业可以采用以下集中投标报价方法。第一,个别分析投标报价法。根据工程项目的类别、特点、施工条件,综合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选择报价策略。如果工程项目是施工条件好、工程量大、工作简单、竞争对手多的通用工程,或是施工企业希望进入的新施工市场、新领域的工程,施工企业就可以采用较低报价。第二,不平衡报价法。即在基本确定总价后,调整各个项目的报价,从而在确保总价竞标的竞争力的同时,又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例如,对于基础工程、土石方工程、开办费等可以早日结账收款的项目,可以稍微提高报价,并适当降低后期工程项目报价,使总报价保持不变,以有利于施工企业资金周转。此外,施工企业工程投标报价方法还有多方案报价法、建议方案报价法、突然降价法、先亏后盈法、无利润算标法等。

(二)合理筹集建设资金

从理论上而言,施工企业中标后,会从建设企业哪里获得10%-20%的启动建设资金。然而,近年来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施工队伍出现在市场中,使得建筑工程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使施工企业在和建设企业的合作中处于被动地位,许多建设企业会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例如建设单位要求施工企业注入履约保证金或施工垫资,迫使施工企业必须先期垫付部分资金。施工企业为了能够获得工程承包建设的资格,不得不到处拆借资金。施工企业一旦垫资,就承担了相应的资金成本,丧失了垫资收益,并在工程建设中处于不利地位。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负债并非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施工企业应当根据施工项目和企业自身实际,适度举债,合理筹集建设资金。

(三)严格实施施工合同

施工企业在签订施工合同后,就需要认真分析发包人责任、承包人任务、施工工期、合同价格、移交、验收、索赔程序、违约责任等内容。根据合同进行工程管理,向项目相关人员进行合同交底,合同管理人员解释、说明主要的合同内容,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分析合同条文,使得相关人员掌握合同规定、内容,了解应当承担的工作与合同责任,促进内部员工协调一致,防止发生违约行为。

(四)加强施工成本管理

控制施工成本能够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施工成本是工程建设施工时发生的所有的生产费用,包括构配件、辅助材料、原材料等消耗费用,周转材料的租赁费、摊销费,施工机械的租赁费、使用费,工人的津贴、奖金、工资,以及组织管理费用等。加强施工成本控制,施工企业在确保工程质量与工期的前提下,采用合同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组织措施等尽量降低施工成本,规避由成本增加而导致的财务风险。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才人是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体,施工企业的急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短缺,导致管理漏洞时有发生,从而诱发各种财务风险。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应当由相应的专业人才负责,施工企业需要加强专业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水平,规避由于内部管理不合理而导致的财务风险。具体而言,施工企业应当转变人才管理理念,尊重人才、知识、劳动、创造,促进人才队伍有序发展;施工企业应当完善人才培训、引进机制,改善员工队伍梯次结构;施工企业应当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选拔任用优秀的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施工企业应当拓宽人才发展空间,为企业员工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施工企业应当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促进才尽其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风险是影响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风险之一。施工企业内部决策、内部管理、人员、财务,工程施工周期,外部宏观环境等均会导致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施工企业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规避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袁晓敏.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甘肃科技纵横,2006(4)

[2]王兴玲.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6)

财务风险的来源范文第4篇

1.表现形式

(1)筹资。

筹资是事业单位为了单位的更好运行和发展。由于虽然事业单位的大部分资金来源均是来源于国家财政,但还是有少部分是需要单位自行解决。且有些单位为了能够取得更多效益资金,均会进行项目投资。如此一来事业单位就必须要筹资。而由于很多项目的投资期限比较长,资金成本较多,所以非常容易给单位带来资金压力和风险。

(2)投资。

事业单位筹资风险的产生很大原因在于单位的项目投资,因为投资资金数目较大,而回收的时限又比较长,很多资金甚至没有能够在预期内收回或者因为项目自身问题导致投资无收益,直接给单位带了极大的投资风险。且由于事业单位不同于社会上的盈利性企业,所以对于项目投资大多均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如此一来也直接使得投资风险威胁更加严重。

(3)支付。

资金支付是事业单位市场运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单位内部管理中,资金支付和预算管理是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内容。符合实际的预算管理和合理的资金支付是保障单位顺利运作的重要前提。但是,当前事业单位却存在明显预算和支付相冲突的问题,资金支付总额明显高出预算总额,如此一来久而久之单位资金就会呈现出入不敷出的现象,产生支付风险。

(4)管理。

所谓管理风险指的是事业单位因为内部资金管理出现问题而引发的风险。这种风险类型的产生与单位管理、监督等制度不到位有关。

2.引发因素

(1)财务管理秩序混乱。

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财务关系非常复杂和混乱。单位内部的各部门、各等级在管理和应用财务资金方面存在严重的职责不明现象,因为职责不明直接使得大量的资金流失,资金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诱发财务风险。

(2)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

事业单位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没有风险意识。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没有对财务风险内容进行预测和分析,在各种诱发因素存在后也没有能够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因为缺乏风险意识,所以也没有财务风险观念,即便有些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但也会认为风险会由国家承担,不会对单位财务产生不良影响。这种风险意识淡薄的现象是诱发财务风险的一大重因。

(3)财务决策不科学。

由于缺乏财务风险意识,所以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做出重要的财务决策时大多均是按照过往经验进行主观决断。而人的经验和主观意识本身就存在不可靠性,所以这种不靠谱的决策方式也使得单位出现了财务风险。

(4)缺乏明确的责权制度。

由于事业单位组织的根本目标并不是为了让自身赢取更多利益,所以单位内的管理人员也就因此而比较难以衡量投入对于目标实现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进行分权管理,符合确定职责履行考核方法也就困难重重。也正是因为如此,事业单位内部难以制定出一个明确且完善的责权制度,也值得使得单位采取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责权不明确现象,诱发财务风险。

二、事业单位应对财务风险的内控措施

1.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思想指引着行动,要做好财务风险应对工作,财务管理人员首先必须要认识到财务风险的严重性,然后才能够根据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和具体形式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针对当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意识淡薄的现状,单位在采取内控措施时必须要把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专业技能培养连接在一起。要求所有财务人员在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增强财务风险意识。并通过参加专业会计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方式增强责任心和职业感。只有财务管理人员多了解财务风险知识,掌握更多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的方法,并将在这些有效方法应用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才能够使单位的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

2.加强财务管理部门的风险预防和控制能力

事业单位之所以还存在加多财务风险,除了与管理人员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有关之外,还与财务管理部分风险管控能力低下有关。所以,做好单位财务风险内控处理必须要加强风险管控能力,具体要求有:

(1)引进更多风险专业知识认识水平高的财务人员或者为现有财务人员安排专门的会计财务风险培训和教育活动。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知识水平。

(2)财务管理人员在经营活动中应该有风险预警意识,对未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识别,判断这些风险有可能出现的几率,并制定预防和措施。

(3)学会应用现代先进的风险探测和分析技术对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风险衡量和检测。

(4)通过加强培训或者鼓励财务人员多加学习的方式提高他们的风险应变能力。

3.完善单位内部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要真正使单位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最重要的就是制定一个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制度。制度内严格规定所有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力。由于财务风险的形成本来就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若能够根据这一规律制定一个预测和衡量风险的预防机制,那么就能够将所有的风险扼杀在摇篮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和完善预警机制后必须要严格落实,要求素有相关部门和人员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风险预测和预防,使风险预警机制真正发挥其衡量警示作用。

4.做好资金运作风险的管控工作

事业单位大部分的运作资金均来自财政收入,财务风险出现后对事业单位的损害力度也是可控制范围。但,若任由财务风险存在,没有采取相对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那么将容易造成单位运作资金的入不敷出,不利于单位正常工作的运作。所以,管理财务风险时必须要做好资金运作风险的防范工作,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量入为出,杜绝资金缺口出现。

(2)合理融资和举债,避免贷款造成长期负债现象出现。

(3)探索新的资金来源渠道。除了上级政府拨出的一些专项建设和研究资金外,事业单位还可以通过申请从受益人那边收取一些费用的方式增加单位的收入资金。

三、结束语

财务风险的来源范文第5篇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财务收益与预期发生偏离,从而造成蒙受损失的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组织和管理过程中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经营困难。

近几年随着国际货运资格放开,国际货运企业数量急剧膨胀,竞争加剧。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市场多年来一直高位运行,风险逐渐累积。国际货运企业作为其下游企业,在业务操作中能否及时完整地回收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其主要的财务风险是资金回收风险,即服务发生以后,货币资金收入在收回的时间和金额上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这是国际货运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存在的客观性基于三个原因:

一是缺乏信息。国际货运企业的经营决策依赖于企业外部的各种市场信息。市场信息不完全,将直接增加财务风险。国际货运服务所面临的买方市场、竞争加剧将导致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导致了对客户的信用评估误差,产生财务风险。

二是政策变化。国际货运企业承担的多是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业务进行过程的衔接环节,相关政策的变化会影响资金回收的确定性。如国家钢材出口退税政策发生变化,将直接影响其后续资金及相关费用能否及时足额到位,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是企业的决策者不能控制客户

的未来状况。由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国际贸易及航运中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客户经济状况恶化、丧失支付能力,导致国际货运企业大量的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或陷入“赢了官司却要不回钱”的境地,导致财务风险产生。

二、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政策选择

防范财务风险政策选择的目的是:预先确定一系列的政策,将可能导致利润减少的因素降到最少,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按预定的目标进行。由于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风险的大小与风险报酬率是成正比例的。因此,选择财务风险政策的目的,不在于一味地追求降低风险,而应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做出恰当的平衡。

通常,可供选择的财务风险政策主要有:回避风险政策、减少风险政策、接受风险政策、转移风险政策。结合国际货运企业的特点,减少风险政策是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最佳选择。减少风险政策按照控制风险的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预防性控制是在事前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提出相应的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抑制性控制是指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用相应的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的程度,缩减损失的延续。

当前,国际货运企业在控制财务风险实务中,应该注重加强对风险的预防性控制。因为国际货运企业的应收账款普遍存在回收速度慢、回收时间长的问题。应收账款长期不能回收,就会出现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一旦应收账款成为坏账,企业的收入就不能实现,反而成为损失。回收应收账款的成本和代价很大,企业应该将对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

三、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1、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对客户进行科学的信用评估

信用标准是企业对客户的信用要求所规定的标准,通常用坏账损失率作为标准。在应收账款成本中,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的是客户拒绝支付或无支付能力而造成的坏账。如果能制定合适的信用标准,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将会减少发生坏账的可能。

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通常采用5C评估法:品德,指客户的信誉,这是信用评价的首要因素;能力,指客户的支付能力,主要通过对客户以往经营活动中的支付行为来判断;资本,指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根据资本金和所有者权益的大小和比率来判断;抵押品,指客户拒绝或无力付款项时可抵押的资产;条件,指可能影响客户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主要了解在经济状态发生变化时,会对客户的付款能力产生的影响。

2、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第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首先,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应收款项方面的信息,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其次,建立内部责任考核制度,相关业务人员对所发生的业务承担责任。同时,组织一支高效率的清欠队伍,实行催收责任制。

第二,制定适宜、有效的收款政策,回避财务风险。企业应根据客户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资金回收方式,如债务重组、债务减免、实物抵债等,最大程度地减少坏账发生的风险。

3、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提高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