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医药前沿技术

生物医药前沿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医药前沿技术

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生物医药 产业 政策 发展

生物医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应用中最活跃、进步最快的领域,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国际医药工业竞争的新焦点。我国很多地区都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本地区未来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常州市委、市政府也已将生物医药产业列入重点发展的产业加以支持,这对于常州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特色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常州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从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世界医药产业以高于全球经济增长5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发展,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时期。全球医药生物技术产品占药物市场的比重预计至2010年将增加到1500亿美元,占药物市场的份额将上升至20%。1预计到2020年之后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将DNA重组技术应用到医学上,但国家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发展,把生物技术产业作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2006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指出,未来15年,中国要在生物技术领域部署一批前沿技术,包括靶标发现技术、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和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等。这一部署无疑为中国生物制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常州周边地区生物医药产业方兴未艾。长三角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域优势,已成为世界医药巨头投资和医药商家云集的栖息地。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显示出不可遏制的高成长性,已经成为该经济圈强势增长的高新技术产业。但是,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不平衡,这给常州参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二、常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常州市已经具备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和条件,具有一定的研发力量,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一批生物医药骨干企业正在高速成长。

1.常州具备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

(1)常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已经造就了一些骨干企业

常州亚邦制药有限公司、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生化千红制药有限公司、常茂生物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常州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伴随生物经济的来临,常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必将得到大幅度发展。

(2)产业化平台逐步完善

为了进一步发展常州的“三药”产业,常州市以常州三药工程开发院为主体整合资源,筹措资金,加强“三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建成并逐步完善了技术硬件支撑平台、“三药”技术标准服务平台、“三药”专利战略平台、“三药”科技信息平台、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

(3)发展势头良好

生物医药产业是常州市在“十一五”期间大力扶持和发展的三大新兴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努力,常州的“三药”科技产业基地现已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集聚了一大批各类制药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4)产业政策倾斜

常州市已经明确提出,到2010年,要努力培育10~15个百亿元以上的产业群,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五大支柱产业,其中包括生物医药产业。政府将在政策上、资金上、服务上给予倾斜,这为常州市生物医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常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生物技术企业起点低,企业小而散

常州市生物医药产业中小企业占多数,企业小而散,没有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品牌企业是常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瓶颈。目前,常州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多数是企业自主发展,大多还处在成长期,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值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37%。

(2)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由于受技术、人才、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常州市生物医药技术,跟踪模仿的多,自主开发的少。

(3)缺乏研究机构和研发力量

在常高校尚无生物医药专业,致使一些生物医药专业毕业的教师只得改行,这就造成了生物医药人才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制约了生物医药的产学研合作,不利于生物医药人才的培养。

(4)资金缺乏

2007年上半年,全市医药产业的投入仅占总投入的0.9%。在重点生物医药项目中,自有资金不足,需要通过市场大量融资,而目前国家采取货币紧缩政策,这对常州生物医药产业的扩张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常州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随着以基因操作技术为核心的医药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医药生物技术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时期。常州市必须抓住这一机遇,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常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迅速成为常州市主导产业之一。

1.政府应制定具有强力推动作用的生物医药产业政策

(1)制定常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正确引导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出常州市长期发展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同时,结合常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详细规划出生物医药的发展方向以及主要突破点。

(2)制定专门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是生物医药产业的特性,为了鼓励社会资金进入该行业,加速其行业发展,常州市应制定专门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调整完善生物医药产业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设立生物产业发展基金,适当安排一部分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用于生物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项目;对生物医药产业实施信用担保以及税收优惠等措施,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3)设立专项生物医药科研基金,吸纳海外优秀生物医药科研人才回国创业。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国外有很多优秀的华人科学家,他们拥有世界最前沿的技术和先进的科研和管理理念。常州市应充分利用这笔宝贵的人才资源,通过设立专项生物医药科研基金,吸引留学生和华人科学家回国创业,以迅速推动常州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四是要协调好各部门、各地方所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使之相互兼容、相互配套,建立有利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法制环境。

2.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关键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常州要实现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关键在技术。

(1)借力发展,积极与国际合作,缩短研发时间。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与先进国家差距约5年,而制造生产方面差距则在10年左右。在短时间之内,要缩短我们在研发能力上与国际现代生物技术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必须加强对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的跟踪研究,把目光转向与国际合作,其途径有:与国际一流实验室保持联系,掌握国外生物研究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在生物医药某些重要领域引进外来技术,突破技术难关;接受国外生物医药企业研发项目的外包;直接引进我国空白的生物医药产品,满足我国的市场需求;与跨国生物医药企业建立合作联盟关系;进行生物医药海外拓展,到国外投资兴建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等。

(2)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通过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的计划项目,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推动生物医药的研究与开发。同时,生物医药工业企业应与高校、科研所联合起来,形成综合优势,尽快推出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药,加速医药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

(3)要盘活常州市已有的生物医药科技资源,形成覆盖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科研群体,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建立一批具有较好科技成果示范、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研发孵化功能的技术支撑平台,达到资源整合,设备共享,成本降低,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4)要积极推进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化服务建设,推动建立若干专业权威中介机构,为新药申报、专利申请、报关、商标注册、信息咨询、技术交易、专业培训等提供优质服务,承担起连接生物医药技术上下游的纽带作用,通过汇集科研机构和大学的上游成果,进行过程优化放大和工程化开发,不断将二次开发的技术和产品向产业转化。

3.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资金投入,加快园区建设,培育龙头企业

生物技术制药是高新技术产业,资金量投入大,特别是在研究开发阶段。目前国外平均每一个新药的开发投入约为2.5亿美元。因此,资金投入的强度直接影响生物医药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发育良好的资本市场是生物医药健康发展的基础。

(1)尽快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形成既有政府拨款,又有非政府自筹资金;既有国内金融贷款,又有国外资本投入;既有无偿使用经费,又有有偿使用资金的多渠道、多形式投融资崭新局面。

(2)尽快建立生物技术药物风险投资基金。由于新药的研究开发难度大、周期长、淘汰多,面临着技术风险、临床风险、市场风险、专利风险等,因而急需建立一套风险投资机制,以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化步伐。要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实行有偿使用制度,使投入各方都能得到相应的收益,保证资金的滚动增值,促进生物技术创新药物尽快产业化。

(3)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是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建设,把发展生物医药所涉及到的各类创新试验,全放到园区中进行,在办园理念上要体现“优和全”。“优”是指在人才资本吸引、财税优惠、管理优化与授权等方面,创造优质的创业环境;“全”是指在做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提供投融资、高新技术认证、产品策略优化以及法律、专利等全方位的服务。

(4)努力为市内优质生物医药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创造条件,使生物医药企业获得必要的发展资金。

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建设方案;天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2

21世纪,生物技术将成为改变未来工业和经济格局的重要技术之一,生物技术与医药技术的加速融合已经成为生物医药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生物医药引领的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形成,生物医药经济正在成为网络经济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许多国家都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大力加以培育和扶持,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生物技术产业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是我国发展生物产业的重要突破口,建设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以下简称国际创新园)将能够形成新的医药产业基础,有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并对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将形成一批优质创新研究成果,成为优秀人才集聚和培养中心、国际合作的桥梁以及生物医药技术研发的领航区和标志区,成为天津乃至环渤海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源头,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生物医药创新基地,引领和带动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意义和必要性

1.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科技与经济竞争的重点

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功能基因组、生物芯片、干细胞、基因治疗等新技术、新方法不断产生。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当今最为活跃的科技领域,研发投入、论文和专利数量均领先于其他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生命科学研究占全世界自然科学的总研究经费的65%以上。全世界每年发表的研究论文为140-150万篇,连续多年来,涉及生命科学的论文数量占到了15-20%;生物技术专利占世界专利总数近30%,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新的科技革命,加速了新科学、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

2.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就业的愿望日益迫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支持创新的各类政策的出台,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加快回国步伐。自1978年至今,我国共有90余万留学生在海外求学,分布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分布之广,是史无前例的。目前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制药企业中从事生物医药研究、开发、生产的华人科学家和企业家,在学术上颇有成就,正在成为令当地业界刮目相看的新兴力量。近两年来,一批高水平的留学人员纷纷回到中国创业,给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勃勃生机,正在带动一批新的回国潮,仅美国SABPA(美中生物技术与制药协会)和CBA(华人生物医药协会)就有100多位留学人员表示了回国创业的愿望。

3.发展民族生物医药产业已迫在眉睫

我国药物前期研究的费用仅是发达国家的30-40%,动物试验及临床试验经费仅为发达国家的10-20%,加之我国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市场和稳定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随着我国市场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国外发达国家的制药公司纷纷通过向我国直接出口药品、独资办厂、合资控股等多种方式,“进军”我国医药市场。目前,全世界排行前十位的制药公司已全部进入中国市场,排名前25位的制药企业中有15家在中国设有办事处机构,目前有大批国外企业正考虑进入中国市场,将有力推动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4.滨海新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特色优势日趋明显

目前,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产业也已经成为滨海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形成了较好发展基础。天津开发区吸纳了生物医药企业70余家,汇聚了葛兰素史克、诺维信、中新药业等一大批重点企业,涉及蛋白质工程药物、缓控释药物、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多个领先领域,且每年以高达30%的速度增长。保税区也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建设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发基地,计划将建设先进的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基化学品以及保健医药研发技术体系,形成40个PI团队和200至300人的研发队伍,成为我国工业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成果孵化转化及引进技术再创新的实施平台。

在滨海新区国际创新园内构建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既有基础,又有条件,符合世界产业发展的大势,也符合国家发展生物医药经济、加速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总要求,是滨海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天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总体思路与功能定位

1.总体思路

联合研究院建设将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紧紧抓住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以高标准规划、高层次定位、高水平建设、高质量运行为准则,采用科技部和天津市共建,中科院、卫生部等有关部门参与合作建设的模式,建设一流的基础设施环境,打造务实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营造良好的政策、生活环境,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尽快联合、吸引和聚集一批研发机构、科研项目和领军人才,显著提升天津生物医药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带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现阶段要着力实现四个重大突破:

全力突破约束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瞄准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竞争的热点,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开发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自主产品,引领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全力突破制约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瞄准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开发和基础研究,实现从技术突破的单一目标向提高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目标转变,夯实产业创新基础。

全力突破羁绊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以制度创新作为推动生物医药技术创新的重要杠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实现生物医药技术研发的大开放与大联合。

全力突破阻碍创新创业的政策束缚。以滨海新区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加大力度制定和实施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政策优势聚集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人才、项目、研发机构和企业技术中心。

2.功能定位

联合研究院作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研发区的核心部分,聚集国内外高水平人才、技术、项目,成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的创新源头和对外交流的窗口;为创业人才和中小型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技术支持,带动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引领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产业的升级换代。

三、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以高质量的创新药物中下游研发为切入点,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前研究技术体系、临床研究技术体系、中试放大技术体系及中介与信息服务体系,着重解决药物设计技术、药物筛选及相关技术、药效学评价、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新剂型、药物安全评价等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从基础的药物研发(R&D)、临床前研究(pre-clinical)、临床研究(clinical study)、以及到药品申报等各个环节的共性技术支撑。

图1 联合研究院支撑体系构建示意图

其中,药物安全评价平台以天津药物研究院为依托,已经立项建设“天津市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医药信息服务与共享平台等拟重新整合资源后进行实体化运作。中试放大技术中心中包括“生物技术药物中试平台”、“药物制剂中试平台”、“化学合成药中试平台”。因天津市相关企业已建有具备国际化水准的“中药提取、分离纯化中试平台”以及“工业发酵中试及生产试验公共平台”,故本方案中暂不涉及相关内容。

四、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

联合研究院将积极联合国内重点研究院所,联合海内外创新研发团队,与国际接轨,参照知名跨国医药集团研发中心的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和天津实际,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具体构成如图所示。

图2 联合研究院组织机构图

五、运行和管理模式

1.人员及项目的管理

研究院面向国内外公开引进筛选优秀人才、项目等进院从事研发。研究院为进院的人才、项目提供使用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享受园区优惠政策并依据具体实际给予前期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可受聘为南开大学的兼职教授。离开研究院:人才、项目引进采取开放、流动、竞争的机制,当科研项目成功后,可离开研究院进入国际创新园孵化区或生产区,也可依据进院的“合同协议”,离开研究院和国际创新园,将产生的专利成果转让或研究院参股控股企业获取股权收益。若科研项目失败,则退出联合研究院。

2.经费管理及资产管理

联合研究院前期建设和运行费用将由国家及地方财政共同支持。后期运行和拓展经费将采取政府支持为主的多渠道、多元化筹资方式,一部分可通过公开市场竞争获取国家相关科技计划支持以及企业、社会征集的研发项目投入,另一部分可从研究院成熟技术项目的转让收益、以项目参股的投资收益适当提取。

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范文第3篇

重大项目接连投产

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强力带动下,日前开发区一批重大项目接连投产,数字电视产业初成体系,医药产业走出国门,汽车产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2月28日,中国大陆第一家大尺寸LCD玻璃基板生产工厂――康宁显示二期在开发区正式落成,该厂拥有8.5代玻璃的熔融、成型和后段加工能力,将向包括京东方在内的TFT-LCD客户供应产品。

位于开发区路东区的康宁新工厂是康宁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第二家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玻璃生产厂,于2010年投资8亿美元开建。康宁显示科技(中国)总裁安杰表示,新厂房的投产,是康宁持续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

规划2.6平方公里的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是开发区继星网工业园之后打造的又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主要通过京东方8.5代线这一园区核心项目的建设,吸引众多上下游企业在其周围聚集,实现 “运进石英砂、产出电视机”的产业理想。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已经完成投资近4万亿元,入园企业达25家。随着康宁二期项目的成功投产,也标志着北京打造从沙子到电视机的全产业链配套的数字电视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2月18日,随着第一支为北京奔驰配套车桥的下线,去年入驻北京亦庄的采埃孚汽车底盘系统(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实现了开发区蛇年重大产业促投产的开门红,这也是北京奔驰配套产业园首个投产项目。

采埃孚北京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德国采埃孚集团在中国大陆设立的第21个工厂,主要为奔驰轿车生产前后桥系统,去年2月正式落户北京亦庄。

“一个月之内,我们的产能将达到日产300套产品。”公司总经理鲁本表示,目前公司的产品主要为北京奔驰的C级和E级车配套,将来还会为GLK等车型配套,9年内,他们预计将为北京奔驰提供250万套车桥车品。

从去年2月28日奠基,到今年2月18日产品下线,短短一年间,采埃孚亦庄工厂就完成了筹建与投产,鲁本坦言,这是采埃孚历史上建设最快的工厂,这得益于亦庄良好的投资环境,没有开发区各个部门以及合作单位的配合,他们不可能这么快投产。

同时,这也是采埃孚第一次离客户单位如此之近,他们和北京奔驰相隔就一条马路,这使得他们可以实现成品“零库存”,大大降低了物流和仓储成本,相当于节省了一半投资。

“产品的正式下线,意味着我们的发展刚刚开始,未来,随着和戴姆勒公司战略合作的进一步开展,随着北京奔驰的进一步壮大,采埃孚亦庄工厂将驶上快车道。”鲁本告诉记者:目前3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只用了不到二分之一,仅有一条前桥和一条后桥生产线,而且这两条生产线可以延长空间,最终他们的目标是在这里建设4条生产线,预计到2014年,工厂产值将达50亿元。

据悉,德国采埃孚集团是享誉世界的汽车传动与底盘技术供应商,自18年前开始向戴姆勒集团提供应用于不同汽车型号的前后桥系统,到现在已成功供应奔驰汽车M级、R级、GL级等级别产品。

记者还了解到,日前,北京奔驰的股权比例发生重大变更,北汽集团股权比例由之前的50%变为51%,这也是在中国国内的汽车合资企业中,中方第一次取得对合资公司的控股地位。

1983年,北京汽车第一个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合资成立北京吉普公司(北京奔驰前身),也是中国汽车行业的第一家合资企业。自此以后,50比50的股权分配就一直成为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的“标准模式”。

据悉,此次除了北汽集团对北京奔驰控股51%外,戴姆勒公司还将持有北汽集团旗下的北京汽车股份公司12%的股权。同时,戴姆勒公司将增持双方合资的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公司1%的股份,使持股比例达到51%。这种改变也使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在与外国汽车巨头的合作中,终于从代工厂的地位开始向技术、品牌、管理等方面深化,开始真正借助“引进来”提高自身的技术和品质水平。

目前,北京奔驰未来发展重点项目已经全面启动,包括戴姆勒本土外首个发动机工厂及具有亚洲同行业最大单体结构的MRA总装车间已全面落成、戴姆勒本土外首个研发中心建设全面铺开、北京奔驰二期工程开始启动,随着股权比例的变更,北京奔驰将迎来新的春天。

创新成果捷报频传

在日前召开的 201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65-40纳米成套产品工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和北京朗波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高性能大功率LEDs外延、芯片及应用集成技术”项目被授予一等奖,这也是开发区企业首次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目前两个项目均已转化收效,彰显了开发区作为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平台的实力。

科学技术奖是衡量各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和重大成果产出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近两年来,开发区不断有企业收获奖项,今年尤其突出,两个项目夺得一等奖,这也是开发区坚持创新驱动的结果。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65-40纳米成套产品工艺研发与产业化”是以中芯国际研发团队为主体开发的项目。该项目的开发提升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为先进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了高端生产技术,为设备和材料企业提供了集成电路大生产验证平台,形成了立足北京,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新经济增长点。其中65纳米工艺技术产品在2012年占中芯国际销售收入的三分之一,已经成为成熟的量产工艺技术;40纳米工艺技术也已在中芯国际实现量产,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转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高性能大功率LEDs外延、芯片及应用集成技术”项目以朗波尔作为技术成果转化主体,有效解决了从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应用技术到产业化示范半导体照明全产业链的关键技术,突破了核心器件发光效率和可靠性两大技术瓶颈,形成了特色产业基地与产业集群,三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6亿元。

作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65-40纳米成套产品工艺研发与产业化”的项目牵头负责人,中芯负责人表示,实施创新驱动是首都经济抢占制高点、发挥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中芯国际作为北京乃至开发区的一员,始终把创新作为自己的使命,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自主研发,依靠技术创新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

创新可以四两拨千斤。近日,北京中电科电子装备有限公司02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全自动引线键合机喜获百台订单,而其成果转化尚不足两个月。

全自动引线键合机是半导体后道封装工序中难度最高、需求量最大的设备,长期以来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所垄断。中电科在02专项的支持下,与国内封装龙头企业密切互动,苦战三年,终于攻克了这个曾经被美国人断言中国人无法攻克的技术难关。继2012年12月15日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之后,近日迎来了一次订货100台的骄人成绩,截至目前,全自动引线键合机已签订销售合同142台,彻底改变了该类设备长期以来被国外公司垄断的现状。

开发区科技创新的硕果还不仅如此。在今年初国家能源局评选的“2011年度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中,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5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荣获一等奖。目前该机组已批量生产并通过市场考验,成为市场上同兆瓦级主流产品,年均可利用率近96%。除国内市场外,该产品目前已成功进入了美国和澳洲等成熟风电市场,累计装机容量超过400MW,其中包含100MW潮间带机组装机。

迄今,金风科技2.5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已通过国际风电行业权威鉴定机构对机组功率特性、电能质量、噪声和载荷等性能测试和设计认证,并获得中国鉴衡认证中心对2.5MW系列机组在二类和三类风区使用的鉴定认证,这些认证对于产品的推广尤其是突破风电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进入国际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科技强区”有力支撑

毋需赘言,开发区科技创新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是“科技强区”政策的有力支撑。

记者了解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强区”战略提出于2010年,即利用“大旗舰”打造工程、“小巨人”孵育工程、科技平台升级工程、高端创新人才汇聚工程、知识产权推进工程、科技金融创新工程、科技中介服务提升工程、创新文化建设工程等工程增强区域创新实力。战略实施两年来,开发区累计建设10家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器、推动69家企业研发机构进入国家、北京市行列,在主导产业建设了14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44家。

以医药产业为例,正是依靠科技创新,一批中小生物医药企业开始在全球布局产业链要素,加速走出去步伐。

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收购拜耳在美国研发基地;国药恒瑞美联与美国著名的创新公司Novaray Medical合作开发全球领先的第三代光子探测血管造影系统,将抢占国际高端市场;神威药业“塞络通胶囊”启动在中国、澳大利亚、英国的临床二期研究,成为我国第一个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创新中药。

悦康药业多种药品已出口俄罗斯、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协和药厂的“联苯双酯滴丸”和“酞丁安软膏”出口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泰德制药、纳通医疗等通过并购、投资、合作开发、海外上市等多种方式,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产业链全球布局,全面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义翘神州通过整合市场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物试剂公司美国Life Technologies公司中国首个全球合作伙伴,以“义翘神州”品牌在全球销售其重组蛋白和抗体产品。

就在今年的1月21日,为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现研发与产业化的实质性对接,新区生物医药项目落地对接会在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召开,亦庄生物医药园和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共同签署了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构建产研结合平台,使企业的前期孵化在亦庄生物医药园,后期产业化在生物医药基地,实现项目孵化在新区、落地在新区、成长在新区的产业目标,打造一个覆盖研发、生产、检测、物流的全产业链平台,众多中小生物医药企业不必再东奔西走寻找发展空间。

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范文第4篇

一年前,全球首批量产石墨烯手机亮相重庆。

这款炫酷的石墨烯手机采用了最新研制的石墨烯触摸屏、锂电池和散热膜,与传统智能手机相比,性能得到极大提升。

从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石墨烯的发明者,到重庆把石墨烯手机推向市场,相距不到五年时间。

重庆,正是让这项前沿技术开花结果的沃土之一。

追踪新科技,谋求新优势,这是重庆新时期创新发展的重要方略,也是重庆顺应工业4.0、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战略发展趋势的具体行动。

市委书记孙政才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

2014年,市委、市政府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着眼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将电子核心基础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石墨烯和纳米新材料、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MDI及化工新材料、页岩气、生物医药、环保产业等确定为全市重点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下,重庆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重庆经济增速达到10.6%,连续十个季度“领跑”全国。其中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功不可没:全年目标是2800亿元,上半年已实现产值1291亿元,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37%。

毫无疑问,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显示出非凡生命力,有效提升了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也对重庆未来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借鉴和保障。

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重庆未来工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成为引领重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

那么,重庆应如何进一步打造好这个“推进器”?

市委书记孙政才指出,要强化创新驱动,突出集群化发展。要注重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引领性项目,优化服务、强化保障,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重庆在找准市场需求、落实改革举措、推进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从而开启了经济发展的强大新动力。

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研发强度;中小板;研发投资策略

我国在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而最根本的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大幅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文结合我国深圳中小板上市企业的R&D投资现状,探讨了行业属性对企业R&D投入影响的统计分析、不同所有权结构下企业研发投资的差别和金融危机期间企业研发投资策略的选择。

一、样本说明

本文手工收集整理了深圳中小板2006-2009年间披露的研发投资数据,这里选择深圳中小板为分析样本,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其一,中小板上市公司规模较小,主导产品较为突出,研发活动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更为重要;其二,目前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中小板上市企业披露其创新活动,绝大部分企业都披露了最近几年的研发投入情况。这样,我们可以较为容易的获取企业研发投入数据。在深圳中小板上市企业中,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披露了近3年的研发投资数据及研发强度(研发投资/主营业务收入),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删除了合并披露研发数据的企业(如中航光电和轴研科技仅披露了一个总数,并没有区分具体的年份)以及披露不完整的企业(如信立泰、众生药业等)以保证有连续3年以上的研发数据。最终我们得到了216个企业共计864个公司年度。

二、行业对R&D投入影响的统计分析

为了说明行业对R&D投入的影响,我们对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行业划分重新进行了调整,由于深交所对行业的划分较为细致,行业种类较多,而在同一行业内的企业家数太少,缺乏代表性且较难看到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别。为此,本文对行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如表1中的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包括了深交所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农药制造业,共计21家;生物医药业包括了深交所的医药制造业、生物制品业、其他生物制品业、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业,共计17家;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包括了深交所的电子元器件制造、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电子器件生产、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共计26家;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包括了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通信服务业,共计20家;专用设备制造业包括了电机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服务业、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橡胶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共计44家;计算机服务及咨询业包括了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电信服务业、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咨询,共计19家;材料制品制造业包括了特殊材料制造、金属材料、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贵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合金业、耐火材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共计19家;将剩下的50家较难归入以上类别的企业定为其它制造业。

由表1数据,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深圳中小板上市企业平均的研发投资额是逐年增加的,从2006年的1579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3184万元,3年内翻了一番,增速还是较快的,但研发投资强度增速较慢,维持在4%左右。按照国际的标准,高技术企业研发强度在1%以下的是无法生存的,2%左右勉强可以维持,只有研发强度在5%以上的企业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可见,就研发强度来说,深圳中小板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其次,从行业来看,各个行业的研发强度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可见,行业对研发强度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在样本中,研发强度比较大的行业包括了计算机服务及咨询业、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业,它们的平均研发强度都到了5%以上,其中计算机服务及咨询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了8.50%,且每年的增幅也是比较大的。最后,从以上行业的分布来看,基本上为我国政府所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但我们也看到这些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的分布均值是4.65%,这可能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有直接的关系,根据2008年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对于研发强度的要求为: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研发强度不低于6%;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研发强度不低于4%;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研发强度不低于3%。

三、企业所有权性质对R&D投入影响的统计分析

众所周知,研发投资与其他类型投资不同,其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进行研发投资的企业需要具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长期的视野。而企业组织类型不同,其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同,其风险承受能力和具有的长短期利益目标也不同,即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对研发投资的依赖并不相同。本部分的分析是将这些企业划分为家族企业、合伙控股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集体企业。其中家族企业是企业组织类型中一个特殊的形式。上市的家族企业在深圳中小板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本文中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可以认定其为家族企业,其一,两个或两个以上董事存在密切关系(直系和旁系的亲属关系);其二,家族成员持有较大比例的权益。我们这里以10%为限,事实上,从我们搜集的资料来看,很少有家族企业持股比例低于10%,本文中,个人控股企业也被归入了家族企业。

表2 样本企业所有权性质及其研发强度

样本企业所有权性质 数量 研发强度

平均值 最小值 最大值 标准差

家族企业 114 4.86% 0.34% 21.72% 1.54

合伙控股企业 45 4.21% 0.27% 14.3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