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医药前沿技术

生物医药前沿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医药前沿技术

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范文第1篇

问:手性技术是一种怎样的技术?它与医药行业有何关系?

答:手性技术虽然是世界有机化学研究领域中的前沿课题,但它并不深奥。许多人工合成的药物就是由手性分子组成的,即成分完全相同,但结构成镜像对称,就好像我们的左右手。其中,一只“手”对疾病治疗起作用,而另一只“手”的疗效甚微或无效,甚至有毒副作用。手性技术就是在药物生产中,将低效、无效或有副作用的那只“手”除去,制备成具有单一定向结构的纯手性药物的过程。手性技术包括手性拆分与手性合成。

通过手性技术的“去粗取精”,有效药物成分“强强联手”,在治疗疾病时疗效更快、疗程更短,同等剂量的药物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标准,将疾病治疗和药物生产推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因而,手性技术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具有突破性意义。

问:高科技是双刃剑,手性技术会否有副作用或其他问题?

答:总的来说,高科技虽是一把双刃剑,但其发展总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就手性药物而言,药物本身是双刃剑,它既有药效,又有不足,而手性技术则避免了药物的缺点,这就是它的高明之处。所以,手性药物比一般药物更高级。如果要说缺点,那就是单一异构体的手性药物成本更高。因此,如果手性药物与混合体药物一起上市,在一定时期内难以在价格上占优势,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但是,相对而言,手性药物的效能比高,用药时间缩短,减少了病人的负担。所以,综合起来考虑,手性药物的优势是无可比拟的。

问:手性技术是如何提高药效的?

答:这与药物代谢途径中的受体有关。打个比方,代谢中的受体就好比是一副手套。我们知道,左手的手套不能很好地戴到右手上,体内存在的酶也一样,与药物的一只“手”切合得较快,生物利用度高,在血液和靶细胞中的浓度也高;而另一只“手”因为与“手套”不般配而很难切合。通过手性技术,使药物的两只手都可以套上“手套”,药效也就随之提高了。

问:今后的药物是否都要做手性方面的改进?

答:将来手性药物在整个医药市场占的份额会很大,但不可能完全取代一般药物。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有些药物的结构本身就不具有手性,比如阿司匹林;二是手性技术的高投入导致药物价格较贵。所以,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对药物都进行手性方面的改进。

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范文第2篇

1.1中医基础研究现状与问题客观来讲,尽管30多年的改革发展使中医药科研院所的数量、科研队伍、人才与体制结构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但由于中医药体制机制在整体上存在着配套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等方面的不足,管理分散、行业分割、重复建设,碎片化倾向不断加剧;缺乏清晰明确的科研目标,也没有切实可行、坚定正确的技术路径,以至于某些中医药科研机构在改革发展中迷失了方向,阻碍了中医药自主能动地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支撑、临床医疗实践诊病疗伤、解惑答疑以及社会服务等功能和作用,使一批原本在国际医学界具有知名度的中医药独特优势逐渐失去竞争地位。事实上,中医药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的中间过程非常复杂,自主创新异常艰巨,仅仅依靠中医学传承下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远远不够,如何才能使之复兴以及怎样去做,还需要进一步探索。首先,要清晰认识到:任何一个当代科学前沿技术产品,都无法单独孤立地表现。中医基础理论对人体疾病变化和本质的整体认知;任何一个科学技术产品或药品,既无法替代中医临床实践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也无法有效根本解决疾病伤痛对患者危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发挥其特有的功用[1]。1.2现代信息技术是中医基础理论创新的基础和起点然而,当今对复杂系统的科学研究及其技术,开辟了对复杂巨系统研究和应用的认识通道,为破解中医基础理论认知的人体生长与疾病发生发展运动过程,这一复杂巨系统难题开辟了道路。而长期大量的实验实证研究进展,也为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足以告诉我们,针对目前整个中医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实践,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服务功能缺失的现状,要特别聚集中医药临床和产业共性技术以及产业链、服务链缺失环节、关键环节的技术需求,建设中医自主创新平台,构建多层次创新网络,促进中医药临床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使中医药临床和产业共性技术形态多样化、客观化、标准化。在中医基础理论引领下,以纯属中医自己的理解、领会,会聚当代科技前沿,协同创新、驱动发展,也许会产生更接近临床实践患者需求、突出中医优势特色、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对中医药行业具有支撑引导作用的中医药自主创新成果,并在提高中医药科技创新效率中,加快中医药创新价值的实现。而实现这些观念的基础和起点,正是要靠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中医理论认知之间的紧密结合[2]。

2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中医理论知识管理系统建设

2.1中医理论知识管理系统建立的意义和作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在经历了资料管理、信息管理之后,如今已进入知识管理阶段。无论是各个中医学科还是相关领域(方证、实证、疫病等),都需要通过知识管理进行中医理论知识的积累、共享、交流,同时使中医理论知识在创造和使用的环节发挥作用。中医理论认知在中医领域和医学保健、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整理和重用中创造新的中医知识。中医理论知识管理系统不仅需要统一入口,提供一致的中医知识访问方式,能够通过相对单一的平台,访问各种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资源,更需要能够提供操作方法一致的检索、收集和处理中医理论知识的平台,同时需要建立中医基础理论各个学科领域本体。中医是一个复杂的大学科、大产业、大行业。中医信息具有生命性、动态性、多样性、季节性、地域性、社会性等特点,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呈现复杂多维的网状结构,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信息进行组织管理的难度更高。在目前条件下,各种涉及中医理论知识信息资源建设表现为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忽略了信息之间,中医科、教、医、研、发诸体系之间和各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因此信息孤岛、信息鸿沟、多头投入、低水平重复、利用低效等现象比比皆是,基于关键词的信息检索的查全率、查准率两大问题难于解决,在中医理论科研领域尤甚,严重制约了中医基础理论研发和临床医疗实践需求相结合,信息化应用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因此,运用本体论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开展中医理论知识组织和提供各种中医理论知识服务,将会开启中医信息服务和中医理论知识服务发展的新阶段;为中医基础理论科研创新和采用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理论及技术方法,解决临床面对的重大疾病问题拓宽更广大的空间,使中医整体的社会作用、社会价值,本位功能和社会影响力得以提升。为此,开展基于本体论的中医理论信息化知识服务技术研究及平台建设,势在必行,可以从国家层面促进中医创新发展,为全面展开本体论的中医理论知识服务研究和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我们认为,该研究项目将从理论、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系统地开展中医基础理论本体论的研究,争取在国内率先提出中医本体论的定义、内涵和基于本体论的中医理论知识管理技术框架,为系统整合中医理论知识,在新一代网络环境下的创新发展,提供中医药知识组织理论和方法的支持,在中医知识管理领域,开创中医本体论研究的新方向,能使中医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重大需求有机地结合,能使中医基础理论科研和临床医疗实践诊疗需求更好地结合,能使中医的知识和技能与广大人民群众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迫切需求紧密地结合,从而扎实有力地推动中医基础理论科研和中医知识管理学科的发展。2.2中医理论知识管理系统建立的内容通过中医理论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这个研究项目争取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基于传承的中医本体构建工具,包括OWL在线编辑系统、OWL快速生成工具、中医知识本体管理系统等,解决利用外国工具对中文,特别是对历史久远的海量中医经典方书文献支持不足和中医本体构建效率较低等问题,有利于基于中医海量存世资料数据的本体自动构建。初步构建中医基础理论领域知识本体库、搭建出中医基础理论科研信息战略资源综合管理平台、重大疾病中医病证诊断推理平台、以及中医方证相应研究信息、实证研究信息统计平台等多个示范性应用系统,为使中医基础理论科研从文献整理、医家描述的信息服务,到中医理论认知为临床诊疗实际需求的知识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3]。

3以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中医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范文第3篇

《支点》记者 袁阳平

75岁的全国甲壳素协会会长杜予民与龙虾、螃蟹为伴半生。

由他带领的全国甲壳素团队,被全球同业知晓。这类从龙虾中提取的物质,成为生物医药的主要原料之一,并产生出可观的市场前景。

他说,早年游学日本,日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深深印在脑海。回国后,他在武汉组建了全国首个甲壳素研究团队,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市民日常生活中所需的产品。

十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随后,全国各地掀起各类有关海洋经济的论坛,向大海“捞”金成为各省经济转型升级新的增长极。

“赶海”潮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争夺海洋资源、控制海洋空间、抢占海洋科技“制高点”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国际海洋权益斗争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

但直到进入21世纪后,我国才开始逐步重视海洋的开发。

至今为止,我国有11个省市出台的“赶海”规划升格为国家战略,凡拥有海岸线的省市,基本被囊括其中,一场大海资源争夺战越打越激烈。

去年11月份,国务院原则同意海南、广东、上海三地海洋功能区划的前半月,天津、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西这8个省市(自治区)的海洋功能区划获国务院密集批复。

“只要与海为邻,政策基本没有落下一个城市。”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刘万顺说。他是全国甲壳素团队成员之一。

“赶海潮”的背后,是我国重燃大海“捞”金的决心。据统计,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4.56万亿元,占GDP近10%。

十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随后,以海洋经济有关的论坛或会展在各地举办。

去年12月,数万广州市民逛了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下简称“海博会”)。在博览会现场,极地企鹅、“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模型及各类海洋生物产品等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此届海博会共签约930亿元,其中山东更是借广东“海博会”组织了5000亿元的海洋招商引资项目。

大“药”房

在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二楼,记者走进杜予民教授的教学室,约3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被隔成实验室、办公室、休息室三个小单间,其中大半间房摆放着各类化学仪器。

杜予民说,湖北是千湖之省,水产资源丰富,虽然远离海岸,但对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是共通的。湖北潜江小龙虾全国有名,甲壳素提取的原材料就是这些市民口中的美食。

记者查询了解到,通过技术手段提取出来的甲壳素,是生产创可帖、人造皮肤等生物制品的原料之一。目前我国已经把普通的虾皮做成了出口欧美的生物药品。

在青岛崂山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青岛博益特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刘万顺教授是这家公司新型止血粉的发明人。这种生物药品能在两分钟内快速止血抑菌。同时,公司研发的其他系列生物药品也已在医院投入临床使用。

不仅青岛,全国各地兴起了进军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的热浪。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经有数十家海洋药物研究单位,几百家开发、生产企业,30多个海洋药物品种,80余项有关海洋药物的专利。

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大海“捞”金的资金与技术仍然有限。

杜予民介绍,在国外,甲壳素是抗癌药物的原料成分之一,但在我国并没有大量投入抗癌药物领域研究开发。

刘万顺称,虽起步早,且具有明显的技术、资源和区位优势,但是青岛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尚未“变现”成为青岛的品牌和特色。这也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真实写照。

据了解,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领域,高投入未必有高回报。刘万顺反映,一种创新型药物从研发到最终被批准上市,至少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有的药品研发出来或难获得国家认证,或投放市场后反应冷淡。

“从2003年开始,公司就开始研发内脏止血材料,到2010年完成包括临床试验在内的所有研究并上报到国家药监部门,投入超过1000万元。但至今仍杳无音信。”刘万顺直言,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诱惑却很巨大。仅自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个抗心脑血管疾病的海洋药物PSS问世以来,至今已累计创造产值超亿元。

同质竞争

目前,现代化的海洋制药生产企业在沿海各省市遍地开花。

“海洋生物制药同质化竞争太激烈,以至于价格被欧美掌控。”杜予民说。

他介绍,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例,2000年初,该抗癌原料报价约33—34万元/吨,目前压价到仅7万元/吨左右。

“各地政府对产业的无序规划,及国内企业之间相互压价,使得该原料报价权被欧美控制在手中。”杜予民说。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海洋生物制药,沿海各地在布局海洋战略时,或多或少呈现出产业趋同。

以本是“小众产业”的游艇业为例,福建省就规划有厦门湾和东山湾集中区、湄洲湾和泉州湾集中区、闽江口集中区和三都澳集中区。而在广州南沙区,去年一场游艇会就在这里举办,意在促进当地游艇旅游业的发展。

“几乎沿海各地市都上游艇业。”海洋文化研究所曲金良教授称,“如果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条件和优势合理规划,盲目跟风上马大量投资项目,容易导致海洋产业雷同和区域性的产业重构,陷入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价格竞争。”

曲金良指出,虽然目前各地发展海洋经济的积极性很高,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相继出台,其中不乏“亮点”,但国家还应该考虑怎样才能让港口建得起来,又能吃得饱。

要找到一条差异化的生存之路。上述人士指出,山东有科技和人才优势,江浙沪有基础设施比较优势,广东有利用资本的机制优势,各地完全可依托差别化蓝色战略,避免港口的同质化竞争。

同时,各地面向大海“捞”金的范围也应有所差异,如山东环渤海,向东北亚统筹海陆发展;浙江面向东海,被众多海岛环抱;广东依傍南海深水资源优势,海洋产业蓄势待发。

寻道图强

“仅有一时的热情还不行,”刘万顺说,“围绕海洋经济做强做大,归根结底是要落在产业上。”

他指出,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核心技术创新,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核心项目。

资料显示,借力海洋经济,各地积极调结构,将海洋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北到南,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经济带、海峡西岸经济区,一直往下到北部湾,都对沿海作了新的布局。

先行者初尝甜头。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他们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通过发展临海工业、海洋新兴产业、滨海旅游业等,目前海洋产值已突破1万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四省区已经将海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预计到2015年,四省区的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

去年9月,第八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海洋发展战略合作磋商会上,广东、海南、福建、广西以及港澳地区为加强泛珠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达成多项共识,其中重要一项就是着力将海洋经济打造为泛珠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范文第4篇

【摘要】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文章探讨了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引入其它学科的前沿动态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思路,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适应知识的更新和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药用植物栽培学; 科技发展动态; 前沿知识

《药用植物栽培学》(culture of pharmaceutical plant)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1]。这门课程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昆虫学、病理学和中药学为基础,借鉴了农业、林业、园艺等栽培植物的技术和措施,成为自成体系的学科[2],为人类的防病、治病和保健生产优质的中药材。因此,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在于:由于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物种减少,导致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日趋减少,甚至有些种类濒临枯竭,所以,今后的中药材在相当长时间内主要来源于人工栽培,尤其疗效显著需要量大的药材更是如此。这就需要培养从事药用植物栽培的人才,生产出栽培规范化、质量标准化的优质中药材。

为达此目的,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在原有的课程内容体系基础上,引入近年来的科学进展和高新技术新成就,以便拓宽课程体系的广度和深度。

1 结合gap标准化种植知识,了解相关法令法规

药用植物的栽培比普通农作物的栽培要求高,要符合gap标准化种植,对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保障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通过革新栽培技术,获得高产量、高质量、低农药和低重金属残留的原药材。同时,补充学习国

家出台的中药质量管理规范内容,包括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中药提取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一系列管理规范和与药用植物栽培直接相关的法令法规,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增加相关的规范意识和法律意识。

2 结合现代农业技术,扭转学生错误观念

针对学生认为药用植物栽培就是简单重复大田、林学、园艺等植物的栽培经验,没有科技可言这种状况,将现代农业技术引入到课堂中,提高学习积极性。

2.1 增加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和理化防治的内容在药用植物栽培管理过程中,如何控制病害、虫害和草害,是提高中药材的产量、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关键。在讲授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时,除介绍一些常用化学药物防治方法外,同时强调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的重要性,旨在尽量减少药用植物中的农药和重金属残留。例如:利用植物之间的对等效应[4,5],间、混、套作种植一些具有防病虫害作用的植物;使用天然植物型农药;利用天敌或一些致病真菌防治害虫;利用紫外线诱杀害虫;利用辐射或性激素干扰害虫交配等措施,均可达到不使用农药、无残留、生态和谐的目的。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对于病虫害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同时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2 增加节水农业的相关内容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尤其在某些久负盛名的地道药材产区更是如此,为此,在讲授灌溉的内容时,引入节水农业[6,7]的概念,包括工程节水、农艺节水、节水基因型筛选、植物精量给水、区域智能化给水技术等。同时重点介绍了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和澳大利亚的局部根区变干给水技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新型灌溉技术以及技术改进后对于产品质量的改良效果。

2.3 增加生物入侵与防治的内容在药用植物引种和驯化的过程中,要做好植物材料的检疫。从国外或外地调运种子、种苗时,

必须经过检疫,在确认无检疫对象和主要病虫害后,方可调运。近百年来,由于没有入侵生物检疫的概念而人为或无意引进我国的新物种非常多,对我国的生态和经济都造成极大的损失[8,9]。这些实例能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外来物种可以改变生物的种群、群落甚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隐藏着巨大的威胁。外来植物一旦入侵成功,要彻底根除极为困难,因此在学习和生产过程中必须形成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

2.4 增加绿肥和菌肥的内容在药用植物栽培时,结合间、混、套作种植绿肥[10,11],不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腐殖质含氮量、提高土壤肥力、药用植物品质和产量,而且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可以通过绿肥饲喂牲畜“过腹还田”、或放养蜜蜂生产蜂蜜,达到提高经济收入的目的。利用菌肥[12,13]则可以通过菌肥中的微生物生命活动,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参与养分的转化,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分泌激素刺激作物根系发育;抑制作物有害微生物活动,利于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

3 结合生物技术,开拓药用植物栽培新领域

无土栽培、细胞的工业化生产[14,15]虽然属于生物技术范畴,但可以引用到药用植物栽培,生产中不但可以打破土壤栽培的连作障碍,节水、节肥、省工,还可以在不适宜于一般农业生产的地方进行药用植物种植,避免土壤污染、生物污染和工业污染,生产出符合gap标准的药材。在授课过程中添加这些方面的内容,会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其中的技术所在,思路更加开阔。而脱毒快繁、细胞融合等技术也广泛应用到药用植物生产研究领域中。目前,蜜环菌、紫草、人参的细胞悬浮培养、地黄的脱毒苗、曼陀罗和百合等的花药培养、桔梗的多倍体培育以及一些转基因药用植物的培育均取得成功,为药用植物栽培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4 结合中药质量检测技术,增强中药质量监控意识

药用植物引种栽培不单单以成活为目的,同时要求能正常生长发育,并获得一定产量,而且药效成分、含量以及医疗效果达到药典要求,因此需要与中药质量检测技术相配合[16,17]。通过补充该课程的相关发展动态,使学生了解有关中药质量状况、中药质量控制的思维方法与发展趋势,增强质量意识,明确“药材好,药才好”的相关性,为今后从事药用植物栽培、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5 结合实践教学,培养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

《药用植物栽培学》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等知识为课程基础,同时又要求与实践相结合。由于现在的学生真正接触农事活动的机会非常少,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周的百草园内种植实习[18],可以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中药相关的知识。通过实践教学,增强专业实践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之前,要求学生提前查阅资料,结合前沿的技术,自行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试验,在实习和观察的过程中,记录相关试验结果,分析和讨论一些栽培管理措施对于药用植物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加深学生对《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理论理解和感性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配合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6 激发学生自学兴趣,主动学习多学科前沿知识

在《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学习中,不但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到目前科技发展前沿,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同时结合课程论文,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将前沿知识与药用植物栽培结合起来。例如,有的同学设计了太空药用植物种子,将gps、rs和gis技术与药用植物栽培结合,或结合生物技术生产超级人工包衣药用植物种子,通过不断引导学生主动查找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加课外知识,逐渐重视药用植物栽培的技术性与重要性。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穿插药材生产、农业生产、生物技术的前沿知识,同时增加药物知识、医药最新动态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将理论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将单一的专业课程与其它学科相联系,不但缩短了对药用植物栽培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时间,能够快速进入实际应用,而且使学生系统掌握了中药专业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动机和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课程结束时学生调查结果反映良好,满意度高。对《药用植物栽培学》进行教学改革,符合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需求,能够尽快为我国中药gap标准化种植培养优秀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郭巧生. 药用植物栽培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

[2] 程惠珍. 论药用植物栽培学科的发展方向[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5, 19(1): 9.

[3] 程惠珍. 优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研究[j].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0, 2(2): 19.

[4] 李宝平,苏仙绒. 试谈植物相生相克效应的应用[j]. 运城高专学报,1999,4:23.

[5] 方绮军, 傅 昀, 程世清. 植物之间生化他感作用的研究及其应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 14(2): 206.

[6] 许迪, 高占义. 农业高效用水研究进展与成果回顾[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8,6(3): 199.

[7] 郎旭东, 许宝明, 贾凤英.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j]. 地下水,2001,23(1): 82.

[8] 章承林, 李春民. 园林植物引种与生物入侵探讨[j].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1): 7.

[9] 汪官余,姚维志,于孝东. 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6,1: 15.

[10] 许冬梅. 扩种绿肥的重要性及发展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3): 54.

[11] 陈泽美. 发展绿肥生产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措施[j]. 耕作与栽培,1995,4: 37.

[12] 李海云,王 静,吕福堂,等. 生物菌肥发展现状与展望[j]. 土壤肥料, 2008,10: 53.

[13] 王素英,陶光灿,谢光辉,等.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3, 8(1): 14.

[14] 赵树进,陈 念,韩丽萍. 药用植物生物工程技术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 1692.

[15] 黄玉吉,陈义挺,陈菁瑛. 生物技术在中药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j]. 福建农业学报,2008,23(1): 100.

[16] 邓少伟,贺 强. 中药质量标准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建议[j]. 中国药事,2006,20(9): 566.

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0103

2013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较为关键的一年,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医药行业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万亿大关,企业技术创新、质量提升等“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任务逐步落实,但经济增速出现回落,原料药产能过剩、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投入等技术学习经费支出缺乏等问题依旧突出,医药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

1 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态势剖析

医药制造业是我国五大高技术产业,其关系国计民生和人民身体健康,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历来非常重视该行业的创新发展。根据相关文献统计资料,下面从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创新程度等方面进行系统剖析。

其一,创新投入稳步增长,研发强度不断提高。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简称研发投入)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一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尺。近年来,在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大中型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保持快速增长。截止2012年,医药制造业研发经费已达283.3亿元,同比增长34%;新产品开发经费达308.2亿,同比增长32%。其中生物药品制造的R&D经费增长率和研发强度最高,分别为53.6%和2.3%。作为国民经济骨干力量的大中型医药制造业,其创新投入也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见图1所示。其中,R&D经费内部支出和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曲线高度相似,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用于技术改造的经费在2011-2012年间有大幅度增长,而用于购买国内技术、引进国外技术及消化吸收的经费支出水平相对研发投入而言,总额较低且无明显增长趋势。

其二,各项产出明显提高。

我国专利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专利数量的提高。2012年,医药制造业专利申请量达1.4976万件,较上年增长34.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050件,有效发明专利数达15058件,比上一年增长43.3%;新产品销售收入达2928.6亿元,较2011年增长26.4%,利润额达1865.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6.1%,行业利润率达11%,与上一年持平。图2给出了医药制造业不同子行业近年来新产品销售收入变化情况,总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其中化学药品制造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由2005年的93%下降到2012年的57%,中成药和生物药的变化曲线相似,其中中成药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由2005年的3%上升到22.5%。医药制造业中中成药、生物药规模逐步扩大,产业结构逐步得到改善。

其三,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特色突出。

在技术进步兼并重组等推动下,大批实力较强的医药集团出现,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由2005年的1家增加到2010年的10家,扬子江药业、哈药集团、石药集团、北京同仁堂、广药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规模不断壮大,江苏恒瑞、浙江海正、天士力、神威药业、深圳迈瑞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华润医药集团等骨干企业集团通过并购重组迅速扩大规模,产业链集成整合,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大型医药企业成为国家基本药物供应的主力军,有效保障了基本药物供应。东部沿海地区借助其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高科技产业基地和工艺园区建设迅速,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医药工业集聚区优势地位明显,辐射能力大大提升,2012年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河南五省份的医药工业总产值、主营业收入总和分别达6688.71亿元、6438.28亿元,约占全国总值的45%左右,销售收入前100名的企业中约2/3集中在此三大区域中。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升:医药出口持续增长,作为世界最大的化学原料药出口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制剂面向发达国家出口取得突破,通过欧美质量体系认证的制剂企业从4个增加到24个,境外投资开始起步。

其四,国内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一方面,在医药需求刚性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及农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医药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获得极大的提升,医药行业的总体规模呈现快速稳定增长态势。在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中,内需部分贡献接近90%,因此国内需求是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在加强社会保障、启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政府投入对国内医疗需求的促进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卫生费用支出的上升显著带动居民医疗需求的增长。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医疗卫生的投入逐年大幅上升,《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3年8,500亿的投资计划,直接促进了医药行业规模的扩大。庞大人口及增长、城镇化、老龄化拉动医药需求增长被喻为医药市场蓬勃发展的“三驾马车”。

其五,各地区医药制造业创新程度差异显著。

Lawless & Anderson(1996)及OECD在2005年均采用新产品产值率作为衡量企业创新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由图3可知,从时间趋势来看,2009年以前新产品产值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09-2010年有明显下滑,2010-2011年又缓慢回升;从地区来看,新产品产值率呈现东部>西部>中部,以新产品产值率作为创新程度的测量指标的话,东部地区的创新程度最高,中部地区最低,全国平均创新水平较低,近年来均值仅12.49%,而中部地区尚不足10%。

(1)从创新程度高低来看(见表1):医药制造业下属三个子行业中的生物药品制造的创新程度最高,中成药其次,化学药制造的创新程度最低;生物药品制造的创新程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中成药生产子行业基本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化学药品制造行业2009~2011年创新程度逐步提升,但2012年下降明显。

(2)从创新产出总量来看,医药制造业总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由2009年的8601件、5166件分别上升到2012年的14976件、9050件,总量增幅明显,但发明专利占比却呈现下降趋势,创新程度有所下降。化学药品制造业和生物药品制造业创新程度的降幅明显,中成药的创新程度则保持增长态势。

在关注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持续改善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医药制造业依然面临多重严峻挑战:生产率低下、研发周期漫长、FDA通过率下滑。药物发现和研发过程环境变化剧烈,例如,进入研发阶段的药品中仅有10%能够上市销售,上市销售的药品中仅有20%能够收回投资。在巨额的研发投资背景下,全球医药生产公司面临新药获批数量日益减少、研发生产率降低(Enyinda,2008;Hirscher,2011)的困境。尽管在过去的十年里研发投资总额大幅增长而获批新药数量却明显下滑,快速增长的药品研发成本导致较低的企业利润。与此同时,医药制造企业和行业中的相关组织都在承受着与日俱增的多方的压力:消费者,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相关利益群体,要求降低药品价格。

因此,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幅度提升国民经济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业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要提升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必须找出影响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2 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制约因素分析

目前,医药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于企业自身,市场集中度低,医药制造企业多、小、散、乱的问题突出,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全国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其中大型企业423家,只占总数的117%。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自身的品牌和特色品种。大多数企业不仅规模小、生产条件差、工艺落后、装备陈旧、管理水平低,而且布局分散,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远远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2000年,我国医药工业销售额最大的6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是357%,而世界前20家制药企业的销售额占全世界药品市场份额的60%左右。制约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企业盈利能力弱、研发投入强度低。

研发投入强度是研发投入占销售总收入的比值,研发投入最多的前几位世界知名制药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分别达到销售收入的20%左右,可见世界制药巨头对新药研发的重视程度及研发创新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而我国医药企业由于一直处于模仿阶段,利润单薄,没有足够的利润以加大研发强度。因此国内的新药研发多为仿制。如化学原料药中97%的品种是“仿制”产品。老产品多、新产品少;低档次与低附加值产品多、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产品少;重复生产品种多、独家品牌少。有些产品如庆大霉素、扑热息痛、维生素B1、甲硝唑等制剂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生产。即便是新产品,重复生产现象也很严重,如二类新药左旋氧氟沙星制剂就有34个企业生产、克拉霉素制剂有35个企业生产,低水平竞争激烈。2005-2012年期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新产品研发经费持续增长,但研发强度并无明显提升,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4.12.16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公报(第二号)。

其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投入不够。

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是医药制造业提升模仿创新能力的两个阶段,应将两者看作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而目前国内医药企业对此认识不够。日本等国的医药企业的消化吸收经费通常是引进经费的数倍,他们认为只有花费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成本才有可能真正掌握引进的先进技术,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创新。而我国医药制造企业从2007年开始用于消化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的经费明显低于引进技术经费,更谈不上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创新能力的提升。由图4可以看出,2005年至今我国医药制造业的消化吸收经费呈现缓慢增长趋势,而技术引进经费有三次较大波动;消化吸收经费与引进经费在2005、2008、2010年有三次交叉,期间消化吸收经费与引进技术经费呈现此消彼长,2007年技术引进经费与消化吸收经费差距明显。

从省域来看,江苏、山东、广东等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明显高于技术引进经费,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低下与其技术学习支出低下、重引进轻吸收、不重视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相关性。统计显示,企业自有资金是其研发创新经费的主要来源,以内部投入为主,研发经费外部支出等体现外部合作研发、通过开放式创新提升创新速度的外部技术获取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受限,显然开放式创新应该成为我国医药制造业提升创新速度的必然选择。

其三,政府职责不清,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医药制造企业在美国医药技术创新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创新的主力军。美国等制药强国一贯强调以企业为主导角色的创新体系网络建设,且创新体系中的主要角色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有着明确的职责定位。美国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通过构建公平、鼓励竞争、保护创新的法制环境给企业创新予以引导与保护,而非大力资助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同样,德国政府也积极努力旨在为其国内医药制造企业提供公平有序的商业竞争环境机制,健全的法制环境,以及对不同规模企业间研发合作的重视和实践,大大提升了该国的创新速度。而在我国,长期以来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一直都作为创新资源的主要聚集地,到上世纪90年代后,企业才逐渐成为研发创新的主体,但并未占据主导地位,其技术创新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美国政府主要负责通过法制环境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实现对企业创新的引导和保护;政府非常重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政府科研投入也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上,为企业创新提供引导、保护及相应服务。而对科研投入较为有限,侧重于创新体系主体中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基础理论及学科前沿研究的资助。

3 总结

企业技术创新的来源包括内部和外部技术获取,而开放式动态创新组合才是其最佳的创新路径。影响医药制造企业实施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不仅包括自身的创新实力、对外部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包括外部创新环境的培育。

通过前文的总结发现影响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障碍在于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建设落后、企业创新基础薄弱、盈利能力及研发投入水平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重视等;创新体系建设落后主要体现在政府、企业、高校未实现合理分工,政府应立足于支持前沿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及构建良好的商业竞争环境等方面;而企业应拓展创新资金筹资渠道,一方面通过加大研发强度、提高创新效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合作研发及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培养,降低研发成本、分摊研发风险,进而全面提高技术创新的速度和创新程度。

其一,企业应加大对消化吸收经费等技术学习支出的投入,重视在提高技术引进水平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培育。鼓励企业积极引进购买国外先进技术、扩大引进的规模同时提高引进水平;鼓励和支持以医药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联盟,大幅度增加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不断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使国内医药制造企业沿着消化、吸收、改进,直至技术创造的路径发展。

其二,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应合理分工,以医药制造企业为主导的合作研发创新应成为今后我国医药创新体系的发展趋势。企业一方面应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组织提高研发效率,同时应与其他企业组建联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共同推进创新活动。另一方面,不同类型企业应根据自身实力进行战略选择。具备一定创新实力的大型企业可以采用自主创新、合作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兼顾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意识较强的研发人员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灵魂;实力弱、资金人才缺乏的小企业可模仿以创新为基础,通过积累资本和经验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为进一步开展开放式合作创新创建良好的合作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敬.从医药技术创新的历史发展看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J].上海医药,2009,23(3):121125.

[2]宋慧勇,章仁俊.基于DEAMalmquist的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变动分析[J].企业经济,2014,(06):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