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范文第1篇

据调查与了解,我认为中学生心理产生障碍的原因如下:第一,家庭方面,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对子女过于溺爱与纵容,或对子女打骂与冷落,使他们产生心理障碍。第二,学校方面,个别教师教育学生的方式不对,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第三,社会方面,社会不良信息的引诱、腐蚀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

针对上述中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教育者方面

(一)父母应该做到关爱子女。不要为了赚钱而冷落子女,也不要大事小事就拿他们当出气筒,良好的家庭氛围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摇篮。另外,少给孩子施加压力。父母应尊重子女的兴趣和选择,不要强迫他们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二)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讲讽刺性的话语,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家庭背景,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疏导,并适当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多点赞美、鼓励学生。

2.在学习上适当减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要“萝卜白菜一刀切”;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否则会使他们产生心理压力。

(三)及时对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会面对困难、挫折。班主任要教育学生用平常心冷静面对困难、挫折,只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相信有朝一日就会取得成功。其次,要教育学生树立恰当的奋斗目标。再次,要教育学生学会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父母关系、朋友关系等。多交良师益友,不交损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就会多姿多彩。最后,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班主任教育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尽量扬长避短。班主任对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非常重要。

二、学生方面

(一)加强意志锻炼,克服脆弱和胆怯心理。要让学生克服脆弱心理,首先要注意他们意志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严格的、恰如其分的要求,让学生的意志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磨炼。同时,应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有战胜困难的信心。正确引导,适当表扬,是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最好手段,它可以让学生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每次的成功是靠学生自己努力获得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意志自然得到了锻炼。

胆怯心理往往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中多见。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嘲笑。他们认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差,因此总表现出不愿意与同学交往,郁郁寡欢,上课时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更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自己观点正确也不敢与人争辩。要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教师就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多关心、多鼓励,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寻找成绩差的原因。同时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加强协作,克服好胜和嫉妒心理。好胜心可以使人努力,拼搏向上,但是当努力失败后,好胜心可能就会演变成为嫉妒心。嫉妒心会使人经常抱怨别人,有时甚至会千方白计地攻击对方。产生嫉妒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强烈的虚荣心、自私和占有欲。要克服这种心理,首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荣誉观。要求学生树立荣誉感,意识到荣誉是次要的,它仅仅只是对取得的成绩或某方面特长的一种暂时肯定,并不代表着永久。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是排除学生嫉妒心理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学生协作的机会。如:分组比赛、分角色朗读,体育活动中的分组游戏,等等。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好胜心和嫉妒心的危害,从而自觉地克服嫉妒心理。

三、培养中小学生心理技能的主要途径

(一)教师认真备课,结合课本内容联系实际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二)通过英语课堂教学培养中学生的耐挫能力。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心理辅导资源教育学生,营造融洽愉快、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鼓励中学生在尝试学习和解决问题中自主学习,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

(三)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整合班级内外、学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培养中学生的学习耐挫能力。结合中学生的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挫折磨炼活动,指导他们采取适当的情绪控制行为,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受挫后应采取的积极行为技能,提高耐挫力。

(四)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与心理健康教育课、思想品德课相结合。同时,利用活动课、班队活动等,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也可通过组织有关思想教育、文体娱乐等活动,让中学生了解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挫折防御、挫折疏导等有关基本知识,强化挫折意识,自觉增强应付挫折的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形势;护理教育;核心

在新形势下,素质教育是护理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对护理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详细分析素质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探讨在护理教育中如何贯穿素质教育以及怎样实现素质教育和护理教育的有机融合。1 在护理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而且也要求学生学会生活和做人。而护理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和服务性,要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护理人才,除了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操作能力之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学会独立思考,而这两项恰好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所以素质教育对于护理教育来说,也十分重要。在新形势下,护理教育应该以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科学地考评,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从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认知教育、政治思想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爱心教育,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素质。2 在护理教育过程中贯穿素质教育的方法

在护理教育中,为了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必须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每一个过程,从学生刚开始入学,到学生参加临床实习,再到学生毕业分配,都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2.1 新生入学阶段 在新生入学阶段,学生对学习护理的兴趣并不是很浓烈,也并不是把护理当做终身的事业来看。一些学生选择护理,并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填写的,而是遵从家长的意见填的。还有的学生对护理也不是很了解,填的时候只是盲目填了一个志愿,至于以后会不会从事这个职业,他们也没想过。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一定要加大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通过素质教育转变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干一行、爱一行,将心思投入到护理的学习中来,让他们喜欢上护理。学校可以请一些护理方面的资深专家给学生们做演讲,讲述他们从事护理生涯的感受和贡献,给学生分析未来护理专业的发展前景,让学生更加坚定学习护理的信心,提高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护理知识,热爱护理行业。

2.2 临床实习阶段 临床实习阶段是护理实习生走进社会的过度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护理实习生可能会遇到很多的疑惑和问题,当他们开始工作的时候,可能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决心通过所学知识向社会服务,实现自己的价值。可是当他们真正地进入医院之后,他们会发现原来从事护理行业并不像想像中的那么神圣,甚至有时会觉得比较枯燥。这时她们的内心开始出现焦虑,在思想上存在很多疑虑,可能这些疑虑和困惑使得他们不再那么热爱护理行业。此时,为了调整学生的心态,学校应该多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比如给学生举办一些讲座,叫学生如何去面对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如何适应社会和处理社会人际关系,从而让学生正视护理实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让学生坚定对护理的热爱,提高处理工作问题的应对能力。

2.3 毕业分配阶段 就业是护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当高级护理学生毕业之后,可能面对的就业情况十分复杂,学生的心理也会出现各种就业压力和心理焦虑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学校要加大对护生的思想教育,帮助护生分析目前临床的就业形势和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就业政策,帮助护生学会如何处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帮助护生如何提高面试技巧、克服择业挫折,从而帮助护生更好地就业。3 素质教育与护理教育的有机融合

在新形势下,护理教育越来越注重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首先,从护理教育的课程改革上来看,在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了一些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比例,如设置了《护理心理学》、《生命伦理学与法规》、《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其次,从课程的内容上来看,护理教育将学生行为规范和护理专业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比如在学习《护理学基础》时,要求学生注意护士的形象,从着装和姿态上规范学生的行为。最后,从护理教学方式来看,护理专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为多种多样,比如情景式、启发式和案例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体现。4 总 结

在新形势下,素质教育是护理教育的核心,在护理教育的过程中,要贯穿素质教育的内容。在新生入学阶段,学校要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生实习阶段,学校要通过素质教育帮助学生解决护理实习中的问题,坚定学生从事护理的决心。在就业阶段,学校要通过素质教育帮助学生解决求职和择业中的困难,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总之,在护理教育中,要始终贯穿着素质教育,通过素质教育促进护理教育的实施和开展。

参考文献

[1] 何芸芳,伍林生,江自云.医改新形势下我国护理教育改革发展之管见[J].护士进修杂志,2009(11).

[2] 王一飞.医学发展与中国高等医学与护理教育改革[J].上海护理,2010(01).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改革;研究生;综合发展;专业素质;创新

在当今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世界,各国劳动者的素质以及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国家竞争力。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造能力成为推动和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得以长足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日益壮大,学生就业压力空前。为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个高校纷纷采取不同措施,改革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

“努力促进人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综合要求。高等院校,则是造就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重要基地。从就业市场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来看,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最重要的。因为素质是底蕴、是内涵,只有高素质,才能转化为高能力。研究生队伍,作为高等教育人才中的精英分子,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更尤为重要。相比于本科生,研究生更具有创造能力,更具备改变和推进社会前进的动力[1-3]。因此研究生管理工作者必须思考如何让培养并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1、如何定义研究生素质

一般认为,人的素质包含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和身体素质四大方面。其中,身体素质是物质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心理品格素质是关键,政治思想素质是主导。但对于研究生群体而言,经过多年的学习,普遍素质相对较高,学术水平和思想认识程度,也位于社会的中上水平,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现在研究生素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1)缺乏奉献精神。研究生由于自身的优越感,个人意识较强,片面追求实惠,缺少一定的团队协作意识,不懂得奉献和付出,长此以往,将会背离职业人才的最基本、最核心要求。

2)缺乏恒心,动力不足。由于现实社会功利主义的存在,部分学生对高学历层次的努力只是为了文凭,因此在研究生阶段缺乏对远大理想和社会责任感的的追求,存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动力不足。同时研究生科研难度相对较高,部分学生畏苦怕难,缺乏科研持之以恒的精神。

3)缺乏社会交往能力。由于长期从事科学研究,不关注社会意识形态,会导致某些学生性格孤僻,自制能力较差,不善于交往,缺乏宽容和合作精神,主动表现能力较差。

4)缺乏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身体机能衰退,这是研究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锻炼,一味“宅”于实验室,必然导致身体素质积弱,而由于年龄的递增,社会压力的考验,部分学生无法承受,一旦遇到困难,难以克服,容易引起一系列心理问题。

2、如何提高研究生素质

从前文分析来看,在目前研究生综合素质中,存在着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则显得任重道远。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

2.1 坚持思想道德教育

对于一名研究生,首先是一名成人,其次是一位人才,因此应该具备事业心,敢于担当,乐于奉献。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政治素质、艰苦奋斗和求真务实作风等方面。

1)高政治素质要求大家明确政治立场与观念、敏锐预测社会发展趋势、正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在研究生群体中,党员比例相对较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学生群体学习,可以端正和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

2)艰苦奋斗和求真务实是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人生的发展中存在着无数的艰难险阻,对于研究生而言,从事科学研究,应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坚忍不拔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实现,要求学生在平时科研中,应踏踏实实,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2.2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研究生阶段是真正意义从事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因此,正确的科学研究习惯是今后继续发展的基础。

1)具备广博精深的知识储备。虽然学生在学习中有主要研究方向,但现实社会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共性的要求需求愈来愈多[4]。作为研究生管理工作者,应鼓励学生全方面学习,具备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大容量的知识储备。

2)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博而专一,希望学生在进行自己的专业研究的同时,要合理恰当地组合调配自己掌握的知识,并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具有细致分析问题、沉着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创新意识。现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衡量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便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对于研究生而言,应不拘泥于平时所学、所看,积极思考,发现存在的不足,总结出其他更为有效的方法,敢于尝试。

4)体现专业素质。高素质的养成是由知识做基础的,因此高素质人才首先应拥有扎实的专业储备,然后融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于一体,这样才是拥有全面的专业素质的高素质人才。要能透彻地研究高深学问,必须要具备融会贯通的综合知识结构。学生在平时的专研和学习中,应注意体会如何凝练出自身的专业素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能够客观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如果一个人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从事科研活动时就可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反之,才疏学浅,能力较差的人,则会感到犹豫不决、力不从心。如何提高自身能力?这就要靠平时不断吸收知识、掌握知识,但绝不是堆积知识,要善于应用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3 增强身体、心理素质

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才竞争的物质资本,身体是人才的内在因素,是成长的物质基础。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多种思想文化的激荡,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物质生活的悬殊、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不协调等,对于已经是成年人的研究生群体而言,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甚至部分学生认知失调、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继续学习和未来成长。因此,作为研究生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应鼓励大学生走出实验室到运动场上去,到社会中去,在锻炼身体、增强人际沟通的同时,也能明辨是非,在社会中塑造性格,正确评价自我,做到胸襟开阔、积极乐观,要正确面对挫折,克服期望值过高的心理,增强自信心,培养心理调试能力,坚忍不拔,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挑战。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正如一项科学研究的成功也来自于平时的探索和专研。而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次两次的督促和鼓励就能实现的。它要求每一个研究生工作者在日常的管理中,从“育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以真正培养“综合人才”为目标,高要求、有针对、分阶段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真正成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晓云,柴永昌.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创新.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22(3):126-128.

[2]邓德敏. 论高校学风建设的实践与创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20(5):142-144.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新时期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介绍了心商的相关概念并指出心商教育的重要性,就如何对学生进行心商教育给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措施,目的是为高校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服务。 

 

为了适应和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趋势,目前高校都十分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和学生创新能力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培养,但对学生心理层面的教育和培养还不是十分完善。忽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即使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不能算是十分合格的,这样的人才,人格是不健全的,在实际工作中真正遇到考验的时候,很多学生可能会手足无措。时下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工作、学习、竞争和生存的压力也时常考验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有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刚踏入社会时难以适应周围环境,从而成为“高分低能”等教育失败的典型案例。 

人们总是失去后才知道珍惜,但为此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思考这个问题,思考如何全面地教育学生从而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尽量少走一些弯路,思考我们的教育如何让学生在具备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能具备坚强的心理素质。基于此,我们认为高校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突出并重视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此来适应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 

一、心商及其重要性 

借鉴智商的概念,对于人们心理素质方面的能力,我们不妨称之为心商。心商是一个心理学的范畴,狭隘的心商定义就是一种心态。心态是人生态度的具体化,是人生态度的现实反映。心商高的人心态积极、健康、向上、自信,面对困难和挫折充满激情和解决问题的渴望,将挫折、困难归因于个人能力、经验的不完善,他们乐意不断向好的方向改进和发展并尽力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心商低的人心态消极、不自信、不客观,易于怪罪于机遇、环境对他们的不公,喜欢强调外在不可控制的因素造就了他们的人生位置,面对困难和考验的时候容易逃避、拖延和不知所措。积极的心态是个人发展的营养,有积极的心态,就有积极的人生,心态的差距往往正是人与人之间命运存在差距的原因之一。 

心态积极向上是成功的基石。但凡经历磨难方取得成功的人士一定具备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具备内心的坚强与自信。这类人在遇到困难时,自信而积极的心态会让很多困难迎刃而解,即使困难无法逾越,也会理性客观地认识到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不会遗憾、惊恐和无助,困难只是一件事情而已。 

心商的高低,直接决定人们面对考验、困难与挫折的态度。戴尔·卡耐基被誉为“成人教育之父”,他在其励志书《人性的弱点全集》[1]中指出:“一切财富与成功皆源于健康的心态。只要将一个人内心的态度由恐惧转为奋斗,就能克服任何障碍。如果思想是快乐的,我们当然就是快乐的,如果脑子里想的凄惨,我们就会凄惨;有恐惧的想法,就会产生恐惧;如果想到的是失败,我们就注定失败,想着自怜,人人都避之唯恐不及”。比尔·盖茨也认为:“如果你以积极心态发挥你的思想,并且相信成功是你的权利的话,你的信心就会使你成就所有你所制定的明确目标;但如果你接受了消极心态,并且满脑子想的都是恐惧和挫折的话,那么你所得到的也只是恐惧和失败而已”。 

心商在学术上的定义是维持心理健康、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况和活力的能力[2]。面对如今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人们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培养并设法提高心商能力、保持心理健康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积极的心态是个人发展的营养,有积极的心态,就有积极的人生。俗话说,“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心态的差距往往正是人与人之间命运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首先重视并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对学生开展心商教育,从而为素质教育在高校中更好地实施服务。 

二、重视并开展心商教育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社会竞争将会越来越强,心理素质水平必定要成为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因此,在高校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心商教育显得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高校开展心商教育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要能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后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去执行。我们在下文主要提出6条可供参考的措施: 

1.高校应该在所有专业学生中开展心理教育选修课程,而不仅仅是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师范类学生才有机会接触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从而从理论上使学生认识到心理教育的价值和存在。 

2.学校应要求各系部每学期制定学生心商教育活动计划,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层面的教育和辅导,各院、系、部应积极配合并要求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积极关注学生心理动态,通过举行班会、讨论会、论坛、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给学生一个心理教育和学习的平台。 

3.学校应该定期邀请心理教育专家学者给学生作学术报告,用专家的力量来培养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接受心商教育的愿望。 

4.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热线,时刻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合理化建议和心理疏导。 

5.学校、学院、系部可成立不同层次的心商教育社团,也可规定一个合适的日子为心商教育宣传日,从而从制度上引起学生重视自身心商素质的培养。 

6.积极调研并学习兄弟高校的相关经验,适时调整已有措施并开展新的举措,要把心商教育作为一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面去抓、去考虑、去对待。 

文献中的心商提高措施则具有普遍的意义,它从8个方面就如何提高心理商数进行了简单介绍:(1)明白所要的和实现目标的资源。(2)用行动使每天的生活成为你实现目标的铺路石,积小胜为大胜。(3)经常与心灵对话,深思默想,及时清除心灵污垢,增强乐观态度,学会暗示技巧。(4)养成精益求精的好习惯,选择好目标,集中思想掘一口井,克服懒散、逃避、观望、犹豫、抑郁等坏习惯。(5)心胸开阔,提升视野,以相同或更多的价值回报给你带来好处的人。“报酬增加律”最后还会给你带来好处,甚至是意想不同的收获。(6)善于学习,向自己学、向他人学、向社会学、向历史学、向书本学,从中滋养和提升你的心商。(7)树立正确的观念,改变陈旧的想法,通过学习技能,调整欲望水平,使你的生活计划更加切实可行。(8)培养自信自尊,强身健体,适时娱乐,与新老朋友经常沟通。当问题想不通时,可借助心理医生或心理指导书来缓解、疏通[3]。 

三、结语 

心商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它将越来越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简单介绍了心商教育的相关问题,并就如何开展心商教育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措施。如何完善心商教育的模式,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思考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全集[m].袁玲(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形势;辅导员;自我;完善;发展

高校思政辅导员担负着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重要职责,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变化着的新形势又给思政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思政辅导员必须不断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以适应时代的不断变化,本文拟从思政辅导员自身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实际,就如何完善和发展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高校思政思政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客体复杂性带来的挑战

复杂的社会环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大学生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解放使得他们对人生价值、社会生活、学习等方面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二是我国处于社会发展转折期,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他们在接受和抗拒着来自社会的种种物质和精神的诱惑,于是理想信念意识比较淡薄。为此,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如何培养他们的思想健康发展是其工作的重点,也是思政辅导员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挑战

“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实施,对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而且要有高素质。这就要求在对素质教育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将素质教育融于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与活动中,这对思政辅导员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难题。

(三)网络带来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逐渐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新领域。对高校辅导员来说,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手段,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网络的隐秘性使部分学生将自身完全置身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展现心理的阴暗面;利用网络窥视别人的隐私等,给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这个平台,采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在思想文化意识领域进行渗透。因此如何运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如何防止学生不当利用网络传播错误的思想和信息以及进行网络犯罪等活动,这对于当前高校思政辅导员来说的确是一场新的战斗。

二、思政辅导员应不断完善自身各方面素质和能力

如何跟上时代的发展,迎接时代提出的新挑战?笔者认为:一方面,严格把关,做好辅导员的配备和选拔工作;另一方面主要还从思政辅导员自身人手,提高自我,迎接挑战。

(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既然思政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工作要伴随着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所以具备良好的素质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工作的前提,正所谓“打铁要靠本身硬”。辅导员的工作是繁琐的,要做好这项工作,笔者认为一般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

世界近代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由此可见,政治素质是思政辅导员最重要的素质。因此,辅导员要有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使自己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正确方向的引航人”、“四有公民的培育者”、“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

2、职业道德素质

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因为他们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为深刻而又不可替代的影响。所以辅导员必须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端正工作态度,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新人的爱岗敬业的精神,服务学生,奉献社会。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括:爱校,即有“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为维护学校整体利益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做贡献;爱学生,即就是要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意识;爱工作,即就要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意识;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即就是要有高标准、严要求的作风意识。

3、法律素质

“依法治国”被确定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之后,法律规范成为了各个领域的行动指南,高校也不例外。依法治校是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要求,随着社会法治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思政辅导员作为“公民”、“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除了自身要能够模范地遵纪守法,起表率作用之外,还应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能对基本的法律知识作出解释,能够运用法律知识做学生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和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

4、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立世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一个合格的思政辅导员,首先要有丰富的思政工作知识,如党的大政方针s政策等;其次要有扎实的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及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再次要有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如哲学、历史学、管理学、网络等知识,特别还要学习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新发展的各种新知识。总之,应当根据学生工作特点搭建自己广博而又精钻的知识结构。

5、心理素质

身心素质是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的基础,是前面几种素质的载体。健康的心理素质是辅导员高质量、高效率工作的保障,是顺利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达到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保证。这就要求辅导员具备良好的应变力、洞察力和说服力;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态;具备良好的意志、品格、气质、兴趣等心理素质。

(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素质是内涵,能力是表现,两者共同作用于结果,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思政辅导员,除了应具有以上素质外,还要具有以下能力。

1、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前提。社会在不断发展,环境在不断变化,新生事物在不断涌现,知识在不断更新。作为思政辅导员,必须提高学习能力,把学习作为一个终身任务。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客观规律,从理论上科学地分析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找到教育的切入点,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2、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核心。同志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学生工作的生

命力和前进的不竭动力。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的课题,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要具备创新能力,因此,在学生工作中,辅导员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关注社会动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及其内在规律,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高校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不但包括了许多的事务性学生工作,如“奖、助、困、补”的发放、勤工助学的管理、学生就业的引导等,还包括对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同时也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做好这些工作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4、协调沟通能力

在大学生群体中,由于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观点等的不同,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甚至会产生一些矛盾;还有的学生由于家庭因素、学习压力、情感因素等方面原因而导致心理不健康等;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日常性的工作中,必须具有多谋善断的能力、与学生进行心灵勾通的能力。尤其是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中,要取得积极的结构,就需要辅导员具备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

三、高校思政思政辅导员不断完善与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思政辅导员的素质与能力也要与时俱进。如何提高思政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关系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问题。要提高思政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一)从辅导员自身角度讲;必须不断地完善自我

1、加强学习

辅导员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了解和掌握的。如前所述,高校辅导员应该具有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而事实上,辅导员存在着:第一是知识面不够广博。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二是缺乏必要的教育科学、心理学知识,尤其是一些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第三是知识更新、创新意识不强。因此,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今天,就要求辅导员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通过学习,提高理论觉悟,加强工作能力,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途径,全面完善自我。

2、不断总结

在实践的过程中,认真总结自己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使之升华为理论,再用它来指导工作的实践,在不断的总结和实践中使自己的素养得以提高。

3、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辅导员在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不足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勇于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不断进行自我改造。

(二)从学校角度讲,必须不断地完善制度等

1、完善辅导员培训制度,提高辅导员工作成效

设立培训专项经费,制定优惠政策,一方面鼓励辅导员提高学历层次;另一方面建立进修培训制度,通过定期组织参观、进修、培训,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培养和理论培训,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会提高工作成效。

2、要完善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

要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好工作,必须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和支持他们,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因此,高校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保障辅导员经济上、政治上、工作和生活上的待遇,将激励机制有机地贯穿于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之中,以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为手段,形成他励、自励、互励相统一,真正调动和发挥他们对学生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