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湿法冶金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饱和蒸汽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by saturated steam of metallurgical enterprises
he jun
(xi'an data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xi'an shangxi 710061)
【abstract】through sinosteel jilin ferroalloy co., ltd. introduced saturated steam generation is discussed in the metallurgical enterprises in the waste heat utilization and to achieve good economic returns.
【key words】saturated steam
1. 概述
在冶金行业中,如铁合金厂、钢铁厂,蒸汽主要用于加热、伴热、保温及管道吹扫等。近年来,我们国家对节能减排更加的重视,各行业都在节约能源、降低能耗,想方设法采用先进技术综合利用余热、废气等相对较低品质的能源。冶金企业是耗能大户,其生产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余热和废气,因此各企业都在纷纷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和可利用废气。在蒸汽回收方面,就有很多具体的节能措施,比如转炉汽化冷却、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干熄焦余热锅炉等。还可以将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炉煤气回收,作为锅炉的燃料用。
随着各工艺过程回收的蒸汽不断增加,利用余热所回收的蒸汽不但能满足正常情况下的使用,有时还不得不将过剩的蒸汽放散掉,这在北方冶金厂中非采暖季节尤其明显。这不但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因此,如何利用这部分蒸汽成为各冶金企业当前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冶金企业各厂回收的蒸汽大多为0.4~1.27mpa的低压饱和蒸汽,这些低压饱和蒸汽有多种利用方式。比如采用低压蒸汽螺杆发电技术、驱动泵类、低压饱和蒸汽发电技术等。各种方式在使用中存在着投资、规模、效率、灵活性等各方面的差别。综合各种因素,中钢集团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了饱和蒸汽发电技术,下面对其简要介绍。
2. 吉林铁合金厂余热蒸汽现状
吉铁公司现有余热锅炉三台,为1.27mpa的饱和蒸汽热管锅炉,因冶炼炉的烟气温度较高,可达500~600℃,因此将这三台饱和蒸汽锅炉改为过热蒸汽锅炉。采用过热蒸汽发电,这样提高了发电效率。
吉铁全厂现有可燃煤气10000nm3/h,煤气热值为1700kcal/nm3,此煤气为过剩煤气,放散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必须烧掉排放。吉铁公司于2006年建设了两台10t/h燃气式饱和蒸汽锅炉。这两台锅炉在非采暖季节不使用,在冬季采暖时才开炉生产饱和蒸汽。所以计划在非采暖季利用剩余煤气点燃这两台燃气锅,产生饱和蒸汽带动汽轮机组发电。
3. 方案选择
由于冶炼厂余热所产蒸汽多为饱和蒸汽,目前利用这种低压饱和蒸汽发电的技术有几种。一种是采用螺杆膨胀动力机技术,其基本构造是由一对螺杆转子和机壳组成的动力机。工作原理是流体进入螺杆齿槽,压力推动螺杆转动,齿槽容积增加,流体降压膨胀做功,实现能量转换。既可以用于发电,也可以用于驱动各种泵和风机等。
3.1 采用螺杆膨胀动力机技术其特点如下:
3.1.1 适用热源广泛:同时适合过热蒸汽、饱和蒸汽、汽水混合物、热水、石化热工质等。
3.1.2 热源参数波动:允许热源的压力、流量、温度有较大的波动,机组能平稳运行。
3.1.3 操作简单:机组运行前可以不暖机、不盘车、长期无大检修、维修简单、设备不易损坏、可手动和自动操作。
3.1.4 安装投运方便:机组占地小、基础简单、现场安装方便、可以整机快装、移动、通用性强。
3.2 螺杆膨胀动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3.2.1 机组承压:<3.5mpa。
3.2.2 介质温度:<300℃。
3.2.3 进出口膨胀压差:<1.0mpa。
3.2.4 热水热液温度:>145℃。
3.2.5 内效率:75%~80%。
3.2.6 额定转速:1500~3000r/min。
3.2.7 单机输出功率:100~1500kw。
3.2.8 油要求:需要根据环境选择n42、n68汽轮机油。
3.2.9 冷却水量:水温<40℃;水量<4t/h;水压>0.05mpa。
总之,螺杆膨胀动力机能够简单、方便的回收部分余热,但由于受其结构所限,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螺杆膨胀动力机是利用流体的压差来做功,其最大压差不超过1.0mpa,如果入口压力较高,将剩余较高的背压不能利用,要想蒸汽充分利用,必须要降低进口蒸汽的压力。其次,由于采用的是螺杆,螺杆直径无法制作太大,因此单机功率较小,如果蒸汽量较大,则建设的台数增多。另外,与汽轮机组相比较,螺杆膨胀动力机的发电效率较低。
因此,根据吉铁公司的蒸汽特点,决定采用汽轮机饱和蒸汽发电技术,和常规过热蒸汽汽轮机相比较,低压饱和蒸汽汽轮机为防止进汽带水对汽轮机叶片造成损坏,须采取一些措施,在进汽管道上安装蒸汽过滤器,在末三级隔板设置疏水环形槽,并对相关叶片进行硬化处理。
4. 机组选型
4.1 汽轮发电机选型。
非采暖季用燃气锅炉产出1.27mpa饱和蒸汽后,将蒸汽引入汽轮机组发电。按照150kw/吨蒸汽,20t/h饱和蒸汽每小时可发电3000kwh,最终选择一台3mw汽轮机组。折算燃气电站汽耗量约为6.7kg/kwh,煤气耗量约为2.85 nm3/kwh。汽轮发电机组主要参数见表1。
4.2 主厂房布置。
电站主厂房占地面积360m2,跨度12米,总长30米,厂房跨度及柱距均为6米。主厂房分为汽机间及电控间两部分,固定端1~2轴为电控间,双层布置,±0.000米主要布置配电柜,6.00米布置控制室及电子设备间。汽机间±0.00米主要布置凝结水泵、油系统及循环水泵,6.00米为运转层,布置汽轮发电机组。
4.3 技术指标(见表2)
5. 经济效益
5.1 发电效益分析。
发电机的平均发电功率为3mw,电站年运行时间为5000h,电站自用电率为7.0%,电价按0.50元/kwh,年平均发电成本0.14元/ kwh计算(含人员工资、管理费、设备折旧费、),则每年因发电产生的经济效益为:3000×5000×(0.50-0.14)×(1-7.0%)=524万元/年。
5.2 发电成本分析:
5.2.1 人工工资额: 劳动定员 20人,年人均工资2万元/a,(7个月)则年工资总额: 20人×2万元/a=40万元/a
5.2.2 电站折旧费用: 电站总投资1505万元。按15年折旧,残值率为3%,年折旧费用为97万元。
5.2.3 电站维修费、管理费、材料费、低值易耗费用合计80万元/a。
5.2.4 度电发电成本:(40万元+97万元+80万元)∕1500万kwh=0.14元∕kwh
5.3 投资回收期。系统总造价约为1505万元,单位投资5015元/kw,投资回收期为2.87年。 6. 结论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才提出来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演变而来的。它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并列三大材料之一。主要用于传统工艺上面,比如水泥、陶瓷、玻璃以及耐火材料等等。对现代工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无机非金属材料这个材料并不是大部分人都了解,为了其有利的发展,必须要将其引导至适用其发展的行业上面,本文针对无机非金属这一材料,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该如何发展,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做出了相应的发展趋势的探讨。
【关键词】
高效;高科技设备;智能化;引进;升华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从材料的统称。无机非金属材料是现代材料当中必不可少的,水泥、玻璃、陶瓷、等等材料的运用,尤其是建筑业,都是需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支撑,它关系着国家的命脉以及人类发展中所必要的材料。随着现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无机非金属材料也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而往更高层次的发展。
一、顺势环境发展,与环境合二为一
现在人们都追求“高利润”“高速度”发展,而没有考虑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材料这方面,材料的加工、制作以及运输都是特别容易产生废弃物,如果这些废弃物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最坏的结果就是破坏自然环境,打破生态环境。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都是在环境里面生存的,这个是雷打不动的事实,如果一味的靠破坏环境来求得生存,最终都会被自然所抛弃。所以,在强调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中,必须要保证与环境合二为一,确切的保证环境不能遭到污染,生态不能遭到破坏,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高效、节能、减排三合一
由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是一个相对耗能高,环境污染严重的领域。随着世界各地对环境的关注度,务必使这种落后的传统生产方式得到改变,无论是在生产方式还是在经营理念方面,都要进行改变,以便探索出新的研发工艺。社会发展的速度很快,要想顺应社会的发展速度,必须要强调“高效”发展。而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必须要节能减排,以便做到与环境的合二为一。高效、节能、减排三合一是适应时展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的体现。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现实社会中的运用,必须要做到高技术设备与高素质人才并用。高效、节能、减排是国家发展中提出的综合考虑环境因素所做出的发展生产力的方案。
三、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接
众所周知,中国国内的发展力跟某些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中国的发展不能闭关锁国,或者是照搬外国的,这些都是错误的,而且是不现实的。要想获得发展,并且在技术上得到提升,必须要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好是引进一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最好是加快人才的培养,不断进行革新教育设置,把最新的相关知识写入教材,是学习者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得到认识,让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得到升华,推动该项技术的发展。
四、引进国外的高科技设备,提升设备优势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的技术以及设备,甚至是专业人才都是较高的。要想求得该项技术的发展,必须要适当的引进国外的高科技设备,综合所引进的技术,结合国内的发展,再加以提升,不能只是模仿,而不结合本国本地的实际需求,必须要做到“引进与提升”并用,促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更好的运用到实际中。
五、大型化生产能力逐渐取代单线生产能力
以往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能力就是流水线那种很简单的生产能力,大部分都是那种小厂甚至是私人承办的单线生产,没有达到大规模甚至大型化的生产能力。而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单靠这种小型的发展技术是不可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必须要有大型化的生产能力,来支撑这个市场。大型化的生产能力必须是要促进形成若干个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建材集团,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新型建材工业科技创新体系,以提高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品种的多样性。
六、智能化材料取代一体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259-01
近来,计算机技术本身突飞猛进,其应用更是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在认识观念上进行更新
1、通过信息技术改变课堂上的角色
首先,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与角色将会发生变化,教师要适应网络带来的改变,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其次,教师要重新定位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再次,教师要对教育中介进行再认识。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内容。
2、进一步认识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服务的理念
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共同成长,即所谓“教学相长”,教师应是教学中平等的“首席”,而不是“权威”。英国语言学家柯里福曾说过,“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会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应用意识和主动应用的习惯,并能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才能实现自身职业专业化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为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1、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
首先,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让教师从观念上内更新,理解整合的内涵;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即:计算机意识、知识、技能与态度;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最新发展;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最后,提供展示平台让教师通过“设计――实践――反思――再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2、加强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不断的提高
首先,教师要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师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教育技术的一些主要理论基础;掌握教育理论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其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应用与创新的能力。再次,要不断学习信息技术,可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利用网络先进的技术、丰富的信息资源上课: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收集相关材料,制作相关课件;课上教师交待课堂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任务的理解掌握情况,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自主探索、寻求、交流问题的答案或解决的办法,然后教师给出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为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
1、教育信息化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信息资源支持
教育信息化它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在这六个方面中,信息化人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没有信息化的教师人才,教师专业化就将是一座空中楼阁,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也受之阻隔,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受之影响。教育信息化在当今时代必然会致命性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当然教育的信息化的关键也在于教师的信息化,在于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教师,所以教师利用网络可以足不出户,随时依据自己的专业爱好,随意检索所需的知识,达到饱有学识,内强文化素质的目的,有效解决了教师的工学茅盾问题。
2、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教学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我们教师在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不断采用新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学资源管理、学生管理,并利用信息网络开发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依靠信息网络技术,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吸纳借鉴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迅速投入实践提高,并可以将自己的实践操作设计通过网络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探讨,借助网络,参与诸如“K12论坛”、“教育在线”、“网志”等教育教学探讨活动,可迅速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技能。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虚拟教学研究模式,为反思性教育实践提供技术、环境、资源支持的新视野,真正实现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学研究,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总之,教师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网络这一虚拟环境,可实现大跨度的、全方位、不同层次的专业技能提升,避免了本校区的时空局限,实现跨越式的教师技能专业化进程。
教师掌握教育信息化程度是一个极具魅力的话题。这项工作从开始启动到今天,已经给教师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深信:教育信息化使得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与专业化素养明显提高;使得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得到初步改变;使得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空间得到拓展;还带来了校本培训方式、教研方式和科研方式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王中华.体验教育信息化[J].教育信息化.
这次全市工业强市推进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和市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工业发展任务。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出台推进工业跨越式发展两个意见和六个方案的基础上,最近又研究制定了推进工业转型跨越发展若干政策和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促进工业转型跨越的政策措施。年前,马书记专门听取了会议筹备情况的汇报,对会议组织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全市工业发展作了重要批示,大家一定要领会精神实质,抓好贯彻落实。刚才,副市长总结了去年全市工业发展情况,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我都同意。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加快工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年前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上明确今年全省经济增速平均要达到13%以上,特别强调东、西两翼经济增速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以上。是“西翼”的核心,按照省上要求,增速要达到17%以上。在省政府第八次全体会议上,省上与我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确定今年我市第二产业增速是22%,居全省之首。前天,省委书记在调研时,给提出了三点希望,其中第一点希望就是强化担当意识,要求我们在转型跨越上挑大梁,在开发开放上做标杆,在富民兴陇上走前列,特别要求的发展速度要更快一点,无论转型还是跨越,无论速度还是效益,都要在全省担当重任,这对我们来讲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可以说对我们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做强第二产业,这是完全符合省委领导要求和现阶段发展实际的重大决策。做强二产,提升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最根本的就是要扭住工业发展不放松。从目前我市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我们有自身的基础和优势,但差距和不足明显,潜力和机遇同在,总体上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
一是从发展进程看,我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但总量和规模较小,加快工业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而繁重。国内外发展实践表明,工业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体,无工不富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追赶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共识。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已实现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变,“十一五”时期,共建成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00多个,投资总额780亿元,产能规模迅速扩大,2011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10亿元,位居全省第三,人均工业增加值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非农就业比重和城镇化率均超过50%,领先全省工业化水平约35个百分点,这个比例标志着我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但工业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过度依赖资源开发和投资拉动,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增长动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只有20.3%,低于全省35.7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比重不到10%,资本产出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1.3%,这说明我市工业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因此,我们要以更大的魄力、更高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改造、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尽快把工业打造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是从发展现状看,我市工业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但粗放型特征明显,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工业是强市之基、富民之业、和谐之本,是实现跨越崛起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34.8%提高到2011年的43.8%,高于全省2.3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石油化工、电力能源、有色冶金、建筑建材、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76.5%,特别是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快速崛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确立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但客观地讲,我市工业结构层次较低,加工制造业发展落后,整体带动效应不强,突出表现是轻工业轻,重工业重,轻工业仅占工业比重的10.5%,其中农产品加工业占90%,加工增值率不足50%,比全国低10.3个百分点;重工业比重高达89.5%,大多为采掘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近年来,在风光电产业的带动下,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主要为设备组装工业,缺乏核心技术、配套产业和产业集群的支撑,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不足15%,特别是农矿资源和风光电能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工业效益水平低下,成本利润率只有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改变这种重型化、粗放型、低效率的工业结构,根本出路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约综合利用资源,这既是跨越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发展的潜力所在。
三是从发展趋势看,我们有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保持优先发展的地位面临严峻挑战。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试点等政策措施,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改造等,这些政策的含金量很高,为我们在更高层次上谋划工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随着中央调结构、转方式战略的深入推进,东中部产业特别是传统工业加速向西部转移,这给我们带来了产业承接、借力赶超发展的机遇;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为助推新兴产业培育、央企项目落地和高载能产业发展又提供了良好机遇。但我们也要看到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去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6%,这个我们自认为的“高速度”仍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1.4个百分点,位列全省十四个市州第十位;工业增加值虽然保持了21%的增速,但武威、陇南、张掖、定西分别达到了24.3%、22.1%、22%和21.7%;财政收入虽然增长了18.8%,达到60亿元,但庆阳的增幅高达80%,已经突破100亿元。特别是陇东能源基地的发展后劲很足,“十二五”平凉要建成6000万吨的煤炭基地,庆阳要建成5000万吨的煤炭基地和两个1000万吨的原油生产、加工基地,仅庆阳的煤炭、石化产业增加值就超过400亿元。我市新能源产业虽然有广阔的前景,但受技术方面的制约,持续大规模发展的难度较大。面对兄弟市州的资源优势和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态势,我们如不加快培育发展大规模、上水平的接续产业,就很难保住经济总量在全省第二的位次。全市各级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深化市情研究,依托自身优势,抢抓战略机遇,全力攻坚克难,切实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把工业经济做强、做大、做优。
二、突出重点,加快建设具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和市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做强第二产业,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为牵引,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示范基地、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着力构建现代新型工业体系,推动工业经济率先跨越发展,进一步增强工业对全市经济的带动能力。
预期目标是: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工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速度、效益、质量和发展后劲明显提升,到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48%以上,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新增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工业企业30户以上,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省上下达的目标以内。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示范基地。我市是国家布局建设的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国扶47条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建成全国新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区。目前,全市风电装机达到600万千瓦,在建和建成光电装机303兆瓦,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联网运行,热电厂并网发电。发展新能源产业,我们既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又有国家层面上的政策支持,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切实把新能源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谋跨越的重要引擎,统筹推进风电、光电、电网建设、调峰火电和水能开发,力争2015年,全市风电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光电装机达到2000兆瓦,调峰火电装机达到920万千瓦,水电装机达到140万千瓦。一要强力推进风电开发。坚持把风电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龙头,加大风电二期工程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实施650万千瓦各类实验、示范风电场建设项目。今年,要重点抓好风电二期首批300万千瓦项目的实施,确保年内建成并网发电,争取后续500万千瓦项目核准批复,力争开工实施200万千瓦。这是当前的头号工程,我和马书记已向省上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在全国"两会"期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将前往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部委就此进行专题汇报。二要扩大光电产业规模。光电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目前国际光伏产品价格下降,各大企业开发光电产业的积极性很高,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以敦煌、金塔、肃州为重点的百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年内新增光电装机1000兆瓦。同时,要认真策划、储备一批具备建设条件的光伏光热发电项目,引导企业开展风光互补以及风光储一体化技术研究,为光电产业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三要切实抓好电网建设。在提高已建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输送能力的同时,尽快开工敦煌-鱼卡-格尔木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力争年内建成投运,形成西北地区750千伏环路电网。超前谋划后续电力外送通道,加快建设-株洲±8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河西750千伏二期和玉门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善330千伏及以下电网结构,努力破解电力输出瓶颈。四要推进调峰电源建设。抓住840万千瓦火电项目列入国家电网规划的有利时机,加大火电项目争取力度,力争年内开工明沙窝、常乐电厂,在加快、和热电厂二期等规划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与酒钢、玉门油田和入驻央企等大型企业密切协作,谋划建设更多的调峰电源项目,科学理性开发水能资源和生物质能,切实满足电网调峰需要。
2、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打造辐射全国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装备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市装备制造业起步较晚,2009年以来,在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的带动下,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快速崛起,华锐风电、金风科技、浙江正泰等30多家央企和上市公司入驻,形成风机总装生产能力300万千瓦,光伏产品制造实现了零的突破。“十二五”期间,要着眼于延伸产业链,提升风电、光电装备配套水平,引进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和配套产业,打造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特别在风电装备制造上,要立足国家在我市辐射半径800公里范围内布局4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场的机遇,重点抓好北京京城电机制造、航天万源风电装备、华泰法兰生产等重点项目落地,加快国家风电设备监督检验中心实验室、风光电技术工程研究院、风电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自主研发兆瓦级以上大型风机和轴承、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在光电装备制造上,要大力引进光伏、光热发电设备制造项目和太阳能电池、薄膜电池等关联产业项目,尽快形成从硅材料生产、零部件加工到成套设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今年,要着力抓好浙江正泰200兆瓦高效薄膜电池和高纯硅材料精细加工等重点项目,力争年内形成光伏组件生产能力300兆瓦。在传统装备制造业发展上,要重点支持大禹节水、奥凯种机、玉门油田机械厂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实施新产品开发、节能技改等项目,进一步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力争201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培育销售收入超百亿的龙头企业2户以上,超30亿元的3户以上,超亿元的10户以上。
3、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传统优势产业是工业经济的基础,也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撑。我市的传统工业虽然大多是一些能源、原材料为主的“两高一资”产业,受国内外市场波动影响较大,面临着资源环境政策趋紧的瓶颈制约,但这些产业都是我们几十年积累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转型跨越的基础,必须坚持走改造提升、创新驱动的路子。要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资源综合利用,引导石化、建材、农产品加工、矿产品冶炼等企业,加大生产工艺和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要把布局发展现代高载能产业作为重中之重,认真做好清洁能源和优势资源结合的文章,加快新能源开发同高载能产业发展的对接转化,大力发展冶金、煤化工、有色金属、硅材料等现代高载能产业,重点抓好三新硅业、铝材加工、钒钛合金、电解铅锌、干法水泥、百万吨焦化、石棉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支持玉门油田实施炼化扩容和石油储备库项目,努力形成以“新能源开发-高载能产业-下游产品延伸”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要认真研究解决电能就地消纳问题,到2015年,年发电量将达到800亿度以上,电力富集将成为最大的资源。如何让电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只有通过电网输出和就地消纳两个渠道,但从效益最大化和电能可靠性的角度看,就地消纳更具有优越性,我们一定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推进电力局域网建设,探索直购电试点和差别电价制度,争取在风电基地建设直购电集中发展区,采取高载能企业申报直购或实行冶电联营模式,促进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着力打造“西翼”新的经济增长点。
4、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梯度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我市交通条件便利,通道优势明显,环境容量较大,资源丰富,特别能源优势明显,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理想区域,省上已将我市确定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我们要抢抓这一机遇,立足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优势产业,下功夫承接东中部产业西移,想办法吸纳西北部资源东进,实现与央企和东部地区的大项目、大产业对接,抓好资源就地转化,变能源远距离输出为产品加工输出,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当前,要按照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的要求,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矿产冶炼、新型建材等产业,探索发展电解水制氢、储能电站、动力电池等适应电源特点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资源能源相对富集的欠发达地区来说,承接产业转移绝不是“捡破烂”,一定要严格准入“门槛”,立足高起点、高水平,重点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和效益型投资项目,从源头上严格控制高污染项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同时,要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引导转移产业和新上项目按照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要求,推广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有效减少污染排放,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
5、加快发展园区经济,积极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已经证明,发展园区经济是实现工业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市地域辽阔,生产要素分散,园区经济的集约效应更加明显。目前,全省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35家,而我市仅有4家,且规模较小,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低,承接产业和项目落地能力弱,园区功能和集聚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省委书记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培育好开发区这个平台,力争有更多的园区挤进国家级园区。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合的原则,高起点完善建设规划,高标准整合园区资源,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全力支持园区经济发展,真正把工业园区打造成生产要素的“高地”、招商引资的“洼地”、产业聚集的“福地”。要进一步优化园区布局,对现有三大市管园区和县市工业集中区进行科学规划,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分类发展主导产业,注重园区内优势产业的培育、拓展和接续,增强关联度,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群。同时,要合理定位园区功能,加快生产业发展,注重商贸、商住、商务等服务产业开发,使之从单纯的工业集聚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演变,增强承载能力和辐射功能。要加快推进“飞地园区”建设,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完善利益分享机制,着力打造多元化、外向型、创新型园区,争取将工业园区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把循环经济产业园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建成国家级示范园区,把各县市工业集中区建成省级工业园区,努力构建层次递进、优势互补、多元支撑的园区发展格局。
三、强化措施,着力推动全市工业转型跨越发展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完善保障措施,推动全市工业转型跨越和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各级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研究谋划工业发展,制定推动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工作目标和责任机制。党政主要领导要把工业发展牢牢抓在手上,准确把握全市工业发展态势,掌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导向,认真研究解决工业发展中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总结推广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办法,切实提高指导工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分管领导要带头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对各项重点任务切实盯紧靠前、抓紧抓实,确保不见成效不放手。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工业目标责任考核,实行严格的检查考评、责任追究和表彰奖励制度,确保工业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要完善工业项目推进机制。我市工业具有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特征,只要抓住了工业项目,就抓住了工业发展的“牛鼻子”。要按照“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套制度、一抓到底”的工作方法,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强化领导包挂包抓责任制,落实县市区主体责任和部门协调责任,全力抓好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特别对一些重大项目在争取和洽谈之初,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带队,进行招商签约;项目签约后,要靠实责任抓好履约,落实到位资金,促使项目尽快落地;在项目实施中,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及时协调解决具体问题;项目投产后,要撤点不断钩,人走不断线,继续为项目运行搞好服务。同时,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政府、部门、企业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的办法,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强化督查考核,围绕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建设、央企合作项目等重点,开展督促检查,促进项目落实。今年,我们要在定期通报重点指标完成进度的同时,对重大项目建设也要晒“成绩单”、亮“排行榜”,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度。
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市委决定今年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大开放、大发展、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坚持走引强入酒、借鸡生蛋的路子。要依托优势资源,围绕重点产业,精心做好招商项目的谋划、储备、包装和推介,特别是从产业链最急需的环节入手,从产业聚集最重要的项目入手,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盯紧中央企业、上市公司等重点企业,抓住投资额度大、带动效应强、经济效益好的重点项目,开展宽领域、多层次、密集式的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入驻。要顺应资本流动和工业扩张的趋势,最大限度地实行开放政策,既要善于把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投资者的资金、技术、市场、管理优势有效对接起来,找准互利共赢的结合点,千方百计引进域外投资主体,催生一批新型企业;又要引导现有企业更加主动地走出去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科技院所联姻合作、嫁接发展,按照产权多元化、产业集群化方向,以优质资产为纽带,形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发展模式,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完善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确保今年工业项目建设有新的突破和进展。
英文名称:Hydrometallurgy of China
主管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2617
国内刊号:11-3012/TF
邮发代号:80-181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