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白酒污水处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总体概况
(一)园区基本现状
近几年来,xx县借助国家
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依托富集的农产品资源,大力推进工业化,全县工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全县共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4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家,涵盖了化工、轻工、机械制造、制药等20多个行业,已初步形成了以玉米、红干椒、畜禽、木业、药业和新型能源六大优势产业集群。特别是围绕全县75万吨玉米、2亿斤红干椒资源,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在以农为主的旗县,初步探索出了围绕玉米和红干椒资源,如何“吃干榨尽”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2002年以来,我县以现有企业为基础,以当地玉米和红干椒资源为依托,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和“配套关联、协调发展”的原则,规划建设了xx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分为利牛循环经济园区、玉王科技园区和东风新区,近期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9平方公里,规划公共设施用地2.87平方公里,远期规划总用地为71平方公里。
园区以xx县城为中心,分南、北、东三片布局,功能互补,以循环经济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采用片状布局,建设以利牛循环园区和玉王科技园区为主的玉米产业精细化工区、以东风新区为主的红干椒加工区。按照这一思路,2005年我县完成了园区“十一五”规划并上报自治区,被列入自治区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侯选名单。2006年我县又编制完成了园区规划实施方案并于年底通过了自治区专家评审。2007年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内政办发[2007]8号文件,开xx工业园区作为xxx工业园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自治区第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成为全区六大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之一。为使园区规划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今年我县又成立了园区管理委员会,行政级别为副处级,组建了循环经济办公室,加强了对工业循环经济建设工作的领导,同时正在编制中的园区建设实施办法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循环经济项目建设等工作逐年进行安排,为园区循环经济建设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和项目支撑。
(二)园区建设进展情况
目前,园区共入驻企业36户,其中有30户企业已建成投产,全部入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余亿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五通”,包括道路、污水处理及排污管网、输变电线路、通讯、给水、绿化等工程,共投入资金1.5亿元。其中利牛循环经济园区位于开鲁镇南,国道303线以南,库开线公路两侧,规划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园区内建有占地3.15万平方米、日处理污水2万吨污水处理厂和占地3.04万平方米、日处理垃圾100吨的填埋场各一座;完成了2公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入驻的较大企业有年产10万吨酒精、9万吨饲料的利牛生化公司、年回收3万吨二氧化碳的达林公司等企业;玉王科技园区位于开鲁镇北,开保公路两侧,集通铁路横贯东西,铁路南规划为物流及商住区,铁路北为工业规划区,规划占地面积53平方公里。已完成10公里道路、排污管道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入驻的重点企业包括玉王生物科技公司一期年产60万吨淀粉及系列产品项目、天之华公司一期年产5万吨酒精系列产品项目等共12户企业;东风新区位于开鲁县与通辽市之间的东风镇,国道303线两侧,规划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现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四通一平”,已入驻中兴公司、盛宇公司、明路椒业等13户企业。重点发展以红干椒及绿色蔬菜深加工为主的集商贸、加工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红干椒工贸城。
二、园区建设取得的成果
在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工作中,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围绕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三大任务,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对全县玉米和红干椒两个产业按照循环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进行大手笔规划,高标准建设,使企业从规划、开工、投产之日起就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企业内部小循环、园区大循环”的循环经济模式已基本形成
xx县共有酒精生产企业4家,酒精生产能力17万吨/年,其中利牛公司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居全国同行业第六位,自治区首位。该公司全方位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做到酒精生产、DDGS饲料生产、精细化工、城市供热、废水废渣综合利用同步发展。2006年4月,新上了3万吨/年二氧化碳回收项目,使生产酒精的废气变废为宝,年增加产值1200万元。废水回收利用,年生产DDGS饲料9万吨,增加了企业效益,又使污水实现达标排放。废渣生产建材,年生产炉渣砌块4.5万方。生产余热用于城区供热,年供热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公司今年在工程上,启动了热电联产项目,正常发电容量为7MW,年可提供4200万度电,能够满足公司目前生产用电。在项目上,积极发展酒精下游产品,年产1万吨乙二醛项目将在年底前投产,公司内部已形成了项目互为补充
,废物综合利用的“吃干榨尽”的“利牛模式”。一年消耗7万吨玉米芯生产糠醛的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加大技术改造,把水解锅由两锅串联改为四锅串联,节约原料近10。生产糠醛废渣代替燃煤,年节煤1.7万吨,节电70万度。利用醛汽为酒精生产线加热,酒精生产成本每吨降低了200元。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浇灌林地,实现了中水再利用。此外,园区内其它企业也在内部推行资源循环利用,表现出了“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循环经济基本特征。
在园区内,以玉米深加工产业链为代表,基本形成了园区大循环。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的玉王生物科技,生产酒精的利牛生化公司、天之华生化公司、天溢生物公司和天源生化公司,生产白酒的百年酒业,利用玉米芯生产糠醛的新化公司,利用玉米秸秆发电的国能公司等企业,在玉米深加工的链条上集结成稳定的资源供求关系。到2008年,这些企业达产后,年可实现210万吨玉米就地转化。在玉米深加工的产业链条作用下,生产的60万吨高蛋白饲料用于发展养殖业,10万吨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农业增产的粮食再用于工业加工的良性循环。
(二)“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效果已初步显现
xxa园区作为科尔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组成部分,目前已成为通辽市最具经济活力、产业特色鲜明的工业产业聚集区。发展循环经济使企业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使污染得到控制,环境得到了改善,使群众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据测算,园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由2.0吨标煤(当量值)下降到1.6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城镇)由130立方米下降到95立方米;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50左右提高到7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60提高到80;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废水排放量分别下降20。园区已形成年产60万吨玉米淀粉(在建)、17万吨酒精、1万吨白酒、4万吨红干椒、30万吨饲料、16万吨复合肥的生产能力。用玉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气、废液生产蛋白粉20万吨、纤维饲料30万吨、复合肥10万吨、液体二氧化碳3万吨、余热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日处理污水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也已投入使用。园区年实现产值17亿元,工业增加值6.6亿元,占独立核算工业增加值的83,实现利润5980万元,上缴税金5640万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8.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1.5亿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国家对玉米发酵工业实施宏观调控政策,这对于我县以玉米为原料发展工业乃至循环经济来讲,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建议政府部门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企业要在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产品的深加工上做好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文章。
2、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发展速度,而地方财力又不远不能满足需要,建议上级部门通过贴息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
3、我县工业企业大部分处在发展初期,产业层次低,企业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靠自身力量无法满足建设循环经济项目的资金需求,建议有关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帮助企业大力拓展融资、信贷渠道,同时进一步加强财政支持工作。
4、污水处理成本高,需要资金量大,企业、地方财政负担过重,因此作为公用工程的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难度较大,建议有关方面在政策制定、资金筹措等方面做出有益的探讨,促进污水促进处理厂良性运转。
5、园区在发展循环经济的项目中,将大量利用玉米废液、废渣、粉煤灰等废弃物,因此应鼓励各种污染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再循环,制定和推行针对相关行业的优惠政策。
四、工作的重点和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循环经济宣传力度
发展循环经济是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协调行动,充分发挥园区管委会的领导职能,组织关职能部门深入研究、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制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调项目、资金、技术和优惠政策落实情况,扎实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广泛开展循环经济宣传和教育。大力普及循环经济相关知识,广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法人、经营者的循环经济知识培训,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倡导节约文明,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2、强化管理,明确职责,加强协调
加强企业资源环境管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鼓励、支持企业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加强资源消耗定额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指导帮助企业建立车间、班组岗位责任制,完善计量、统计核算制度,加强物料平衡。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各项考核制度,坚持节奖超罚,调动职工节约降耗、综合利用和实施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加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管委会各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协调到位、落实到位。
3、制定标准规范,完善统计核算制度
参照国际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企业清洁生产、资源效率、能源效率、废弃物排放等标准。完善主要用能产品和设备的能效标准以及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提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业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积极引导企业取得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完善监管办法。
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统计核算制度。探索建立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统计核算,使有关统计指标能够充分反映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加快研究建立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最终处置降低率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将主要指标纳入园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4、完善各项政策,建立循环经济政策支持机制
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通过调整财政、税收等政策,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扩大社会投资渠道,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建立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业污染防治和促进清洁生产的环保项目库,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论证和储备一批节能降耗产业化项目,培育招商引资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争取国家、自治区资金和国债资金的支持,积极寻找投资合作伙伴,走出一条开放式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制定和完善激励政策,使循环经济处于优先发展地位。对采用新工艺、回收废旧物资的企业实施政府奖励,对购买回用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设备的企业实施减税等税收优惠。通过实施税收和价格优惠政策,加强废物代谢补链项目的招商引资,实现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
5、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科技创新
大力开展产学研联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支持企业围绕节能降耗、废旧物资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等环节,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研究开发综合利用技术、资源节约减量技术和替代技术,能量梯次利用、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减少废弃物排放、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绿色再生利用、降低再生利用成本、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等,借鉴并推广国内外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成功做法,探索出一条适合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关键词 发酵废液;还原性糖;丁醇;发酵;木薯
中图分类号TQ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6-0104-02
The Research of Butanol Fermentation using Ethanol Fermentation Waste Liquid
Henan Tianguan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Nanyang 473000
Abstract As a rule, ethanol fermentation waste liquid contain about 2% reductive sugar.
we confect culture medium in which about 6% sugar, accessioning condign corn flour or tapioca to Ethanol fermentation waste liquid. We get Ethanol,acetone,butanol by the A-B-E fermentation. The reductive sugar in the Ethanol fermentation waste can be reduced to 0.3% from 2% in this way. The 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utilizes the reductive sugar in the ethanol fermentation waste. We reduce the cost of fermentation and economize water.
Keywords fermentation waste liquid ; reductive sugar; Butanol ; ferment,tapioca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高增长的经济与能源供应能力的落差正日益明显,能源紧缺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最大障碍,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最好选择,短短几年时间,燃料乙醇以超乎寻常的发展速度,成为中国替代能源的主力军。
目前燃料乙醇的获得就是靠发酵法生产乙醇[5],然后经过蒸馏、脱水、变性,添加到汽油里面使用,每生产1t燃料乙醇就要产生10t左右高浓度的发酵废液。一般企业的发酵废液的处理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法[4]、生物处理法、浓缩煅烧法,其中生物处理法比较成功,如活性污泥法、厌氧甲烷发酵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生产费用,得到的产品的附加值不是很高。
本实验结合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以乙醇发酵废液作为工艺水,添加适量的玉米粉或者木薯,作为丙酮丁醇菌种的培养基,生物发酵生产丙酮、丁醇,变废为宝,既节约了丙丁发酵的玉米粉和木薯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又节约了用水量。
1 试验机理
乙醇废液中含有2%左右的还原性糖,主要是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和纤维二糖,其中酵母菌不能够利用木糖和阿拉伯糖,丙酮丁醇菌种能够利用这类糖;丙酮、丁醇发酵需要糖液浓度为6%左右和少量的氮源,乙醇废液中的酵母残体提供的氮源能够满足丙酮、丁醇发酵,那么能够节省1/3左右的原料和1/5左右的水资源。
1.1 实验材料和设备
乙醇发酵废液 天冠集团
安捷伦1200高效夜相色谱 安捷伦公司
安捷伦6890气相色谱 安捷伦公司
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气相色谱仪所用试剂为色谱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原料预处理
1)发酵废液预处理
取适量的发酵废液,使用40%(M/V)的NaOH溶液将发酵液的pH调节到6.5左右。
2)发酵液中各种糖类测定
取50mL中和后的发酵废液,加入50mL的蒸馏水和5mL浓盐酸,100℃水浴45min,定容到250mL,过滤后取2mL溶液,15 000转离心,送液相色谱检测。
3)玉米粉(木薯)中各糖类的测定
取2g玉米粉(木薯),加入100mL的蒸馏水和5ml浓盐酸,100℃水浴45min,定容到500mL,过滤后取2mL溶液,15 000转离心,送液相色谱检测。
1 000g发酵废液和原料中的糖的组分:单位:g
1.2.2 培养基的制备工艺
取适量的废液和一定量的玉米粉(木薯),混合拌匀后,在沸水中煮沸糊化,保持45min,分装500mL三角瓶,121℃蒸汽灭菌30min,提供接种使用,在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中,总糖含量控制在60g/L。
2 实验方案的设计
2.1 玉米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废液量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废液的添加量是本实验的关键数据,实验过程中废液的添加量分别为50%、80%、100%,配比过程中保证废液中所含糖量不低于15g/L。接种后在培养箱中发酵48小时,使用色谱检测发酵废液中的各组分:单位:通过实验可以看出,酒精发酵后的发酵废液,经过再次制备培养基后,经过丙酮丁醇菌种的发酵,从原来的24.95g/L降低到3.6g/L,充分利用了废液中的大部分糖类,使废液中的糖类得到了新的转化。
2.2 酒精糟液中添加不同原料对发酵的影响
对玉米和木薯原料进行了发酵试验,经过试验发现玉米和木薯发酵结果不很相同,玉米原料的平均溶剂总量在18g/L~20g/L,木薯原料的平均溶剂总量在15g/L~17g/L,说明玉米的营养成分比木薯更适合丙酮丁醇菌种的生长。
2.3 氮源对发酵的影响
通过上面试验可知道,木薯原料发酵的效果不如玉米好,通过对二者的营养检测发现主要问题在于木薯的碳/氮比例不合理,氮源含量低,因此我们作了很多的氮源实验,主要包括醋酸铵、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钠、尿素等无机氮源以及豆粕粉、玉米浆、麸皮等有机氮源。
有机氮源中玉米浆发酵效果不是很好;豆粕粉和麸皮作为添加原料,发酵结果比较理想(木薯用量保持培养基中含糖量为6%左右):
通过试验证明薯类原料加入1.5%豆粕粉进行发酵能够达到纯玉米发酵的水平,并且丁醇含量也比较高。
说明加入1%的麸皮用量能够改善原料的营养基础,使薯类作物完全被丙酮丁醇菌种利用,溶剂总量有很大提高,可能归根于麸皮里的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
2.4 pH调节对提发酵的影响
由于酒精发酵废液的pH值通常都很低,对于丙酮丁醇菌种来说pH的调节也很重要,pH值过低影响发酵,pH值过高,加入NaOH或者Ca(OH)2的量就比较大,投入的成本也就比较高,因此我们在pH值的调节上进行了发酵试验,通过实验可知,发酵废液的pH调节到6.0左右基本上能够满足发酵,通常进行调节的时候pH可控制在6.0~6.5之间从经济上和操作可行性上都能够满足要求。
3 结论
本实验在利用酒精发酵废液中所含糖的基础上,通过加入适量的新鲜淀粉原料,重新发酵得到新产品,该工艺的理论基础是:不同生物种群对于事物中所含有的物质的利用是不同的,某类物种生产的废物可以作为另一类物种的原料,该理论不仅仅适用于酒精发酵废物的再利用,也可以适用于一切发酵废物的再利用,只要我们找到两种适合的物种。
参考文献
[1]陈P声.现代工业微生物[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2]郭质良.溶剂发酵化学[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3]陈P声,陆祖祺.发酵法丙酮和丁醇生产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
考虑到未来3-5 年内我国煤机行业将继续保持高景气发展的态势,公司股权激励所要求的行权条件较为适中,公司在景气行业背景下顺利实现股权激励所要求的行权条件基本无悬念。推荐天地科技的理由一方面来自公司煤机产品的快速增长、矿井运营和服务业务的快速放量以及行业龙头地位的保持,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公司是中煤科工集团旗下煤炭装备资产整合的平台,公司还在煤机和矿井运营服务领域进行外延式的扩张。这些都是支撑公司能够在现有合理估值上获得一定溢价的因素。
预计公司10 年、11 年和12 年的EPS 分别为0.8 元、1.0 元和1.2 元,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35元。
水井坊:五年再造4个水井坊中投证券给予“推荐”评级
投资22.83 亿元扩充2.8 万吨的基酒产能,使产能增长400%。公司现有2 万吨储酒,其中40%~45%可以用来勾兑水井坊高档酒。而且水井坊的产能约为5000-6000 吨,公司为规避外资禁止控股中国名酒的法规,剥离掉全兴酒业,并未影响到水井坊的产能。公司计划再投资22.83 亿元在中国最大的原酒基地邛崃扩充2.8 万吨的基酒产能。根据我们的前期调研,邛崃的地理环境酿造浓香型白酒具天然的成本优势,出酒率可达48%,优质品率可达30%+,也吸引了金六福这样的白酒巨头落户。根据公司规划,投资在5 年内完成,将使公司产能增长400%。
哈药股份:医药航母开启新征程国泰君安证券给予“增持”评级
资产重组符合股改承诺:三精制药2009 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ROE 为17.72%;生物工程公司201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为33.35%。预计资产注入后,哈药股份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ROE 不低于上一年度,符合控股股东在上市公司2008 年的股改承诺。注入资产有望补足上市公司增长短板。哈药集团将三精制药其他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我们认为对哈药股份的影响不仅仅是表现在财务报表上的盈利增厚,更体现了集团公司力图推动哈药这艘医药航母开启新征程的决心和信心。哈药股份作为我国大型普药国企,增长稳定,医改受益明确,我们预计重组后公司2011~2012 年EPS分别为1.10、1.27 元,同比增长19%、15%。我们给予11 年26 倍PE 则公司合理股价水平在28.6 元。
三维工程:去年收入增长低于预期兴业证券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2010年营业收入低于预期从公司了解主要原因是中化泉州28 万吨硫磺回收工程业主方投资延后导致工程总承包收入低于预期。公司目前收入规模较小,极容易受到某一规模较大项目工程进度的影响,业绩波动性较大,但公司以多项专利构筑的盈利模式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盈利能力持续性很强。根据公司业务进展,我们下调公司2010、2011、2012 年EPS 至0.77 元、1.07 元、1.36 元,但考虑到即将出台的石油石化、煤化工以及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公司去年年底收购的康克工业锅炉公司的整合和超募资金驱动的业务开拓和并购事件的超预期和影响,暂时不调整“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利欧股份:收购优质工业泵资产浙商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天鹅泵业是一家主营各类工业用泵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电站循环泵生产商之一,并已进入核电站用泵市场,同时在水利工程、污水处理等领域都有较强竞争力。天鹅泵业资产质地优良,盈利能力强,近三年毛利率和净利率一直维持在33% 和12%左右,09 年人均销售收入位居全国前十强,具备持续经营和持续盈利。我们预计公司10-12 年全面摊薄后的EPS 分别为0.46、0.65 和0.90 元,对应PE 在36 倍、25 倍和18 倍。公司上市以来积极进行上下游企业的整合,我们认为公司未来继续并购的可能性很大,并看好公司在工业泵市场的增长,“买入”评级,6 个月目标价27 元。
现代制药:公开增发暂缓兴业证券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公司增发暂缓,与之前延期的原因可能相同。但拟订的增发募集资金项目――海门基地建设等已经启动。从公司方面来说,会与监管部门沟通,但如果条件不具备,可能会放弃此次增发。国药集团资金实力雄厚,可能给予公司内部优惠贷款或者出资参与海门基地建设。公司通过内部贷款融资可能会提升财务费用,但内部贷款的利率非常优惠,对业绩的影响不会很大,增发暂缓也不会摊薄业绩。我们仍然看好公司在新型制剂领域完备的产品储备和超群的研发能力,看好国药集团迫切做大做强工业板块的努力和决心,预测2011-2013 年EPS 分别为0.56/0.85 和1.25,维持“强烈推荐”。
江西水泥:融资收购扩大产能规模东方证券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公司募集资金中约5 亿元用于收购水泥孙公司锦溪水泥50%股权,锦溪水泥的总产能为422.37 万吨,但收购前上市公司持有其权益产能只有105.59 万吨。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收购锦溪水泥50%的股权,公司持有的锦溪水泥权益产能将达到316.78 万吨。公司除收购水泥股权外还将新建混凝土搅拌站,我们测算公司募集资金项目完全实现和投产后,未来每年将增加上市公司净利润约14850万元。在中国建材的协助下,公司在江西省内的龙头地位正不断稳固。公司水泥销售覆盖江西全省,预计未来可能还将继续整合区域水泥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
通葡股份:重组步伐受阻天相投顾给予“暂不评级”
2010年,公司虽实现营业收入20.32%的增长,达到8288万元,但由于白糖等原材料的涨价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再加上高额的各项费用和计提坏账准备,公司仍未摆脱亏损的命运,全年净利润为-2286万元。公司与“云南红”系列公司的控股公司通恒国际进行的资产重组事宜已筹划多时,计划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实现葡萄酒产业的“南北联姻”。但该项重组方案在去年年末报证监会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时未获通过。公司随即表示,将继续推进资产重组工作,根据相关要求对申请材料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尽快提交证监会审核。由于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亏损,公司2月16日起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
新兴铸管:继续布局新疆长江证券给予 “推荐”评级
公司受让金特股份10%股权,对金特钢铁持股比例增加为48%。虽然每股股票支付的价格在上升,但如果按照金特钢铁目前的盈利能力来看,本次受让相应的PE 为6.78,低于上次收购水平8.39,也低于新兴铸管目前的13.67;相应PB 为1.28,高于上次收购的1.09,但低于新兴铸管的1.73。新兴铸管新疆公司300 万吨特钢项目将于今年开工建设。新疆地区产能的扩大充分展现了公司布局新疆的战略规划,也将进一步受益于新疆区域高增长的优势。预计公司2010、2011 年的EPS 分别为0.70 元和0.90 元,维持“推荐”评级。
同洲电子:数字电视一体机完善布局国泰君安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从数字电视机顶盒到数字电视一体机,公司毛利率水平将有改善。数字电视机顶盒是同洲电子目前主要产品之一。从现有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市场与产品发生态势来看,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产品毛利率持续下滑。特别是,现有的采购体系较为分散,不利于领先厂商以集采方式扩大市场份额。从数字电视机顶盒到数字电视一体机,毛利率水平将有所改善,从市场数据来看,目前市面上数字电视一体机比普通数字电视要贵大概500 左右。
三网融合进程启动将引来新一轮热潮,同洲电子将是最受益A 股之一。
航空动力:发展开始提速宏源证券给予“增持”评级
发动机整合将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实际控制人中航工业在发动机研发过程中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由于目前国产飞机在发动机领域仍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进口,部分出口和民用飞机对于发动机的需求日趋明显,所以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突破成为中航工业发展过程中亟须突破的关口,集团内外都对于新品研发增加了巨大的投入。基于公司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核心地位,以及产品的特殊性,给予公司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10-2012年EPS为(2011年和2012年考虑增发的摊薄收益)0.397元、0.544元、0.760元。
20*年是我县实施“推进五大创业工程、实现全面振兴目标”这一新的发展战略的开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办好九件实事、抓好九项工作”的年度工作任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艰苦奋斗、干事创业,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小康应县、和谐应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结一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增强综合县力为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扎实推进
农业比重过大,大而不强;工业基础薄弱,虚而乏力;三产发育不足,小而初级。这是我们应县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所在。今年以来,我们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按照“强化一产、壮大二产、搞活三产”的思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
㈠以五大基地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在粮食产业发展上,我们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抓基地。今年入春以来,我们面对粮价下跌、粮食难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切入,不断加强了基地建设工作。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我们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了中央1号文件精神,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72万元,减免农业税770万元;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方面,我们推广了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农业实用技术,实施了优种工程和农业机械耕作项目;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我们实施并完成了义井片5700亩、大临河片15000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下社镇西三村高效节水园区建设工程,薛家营水库灌区、大小石峪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二是抓流通。一年来,我们在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培植粮食经纪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拓宽了粮食销售渠道,使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三是抓转化。通过积极运作,完成了玉雄公司15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建设任务,目前已进入试产阶段。这个项目的建设对我县粮食产业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以上三项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据农业部门统计和测算,今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到56.6万亩,比去年增加1.6万亩;粮食总产达到2亿公斤,比去年增加1500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蔬菜产业发展上,我们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扩张蔬菜基地。今年,我们通过强化水利设施建设,在义井、大黄巍、臧宅三个乡镇新发展了5万亩蔬菜基地,为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提供了保障。二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今年,我们通过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规范蔬菜种植活动,新增无公害蔬菜面积5万亩,累计达到了10万亩。同时,还积极开展了青椒、胡萝卜、架豆、马铃薯四种蔬菜国家产地质量认证工作。三是加强蔬菜产地市场建设。为了保护菜农利益,今年蔬菜上市期间,我们依法整顿和规范了蔬菜市场秩序,并收起300多万元管理费。11月份,我们利用收取的管理费启动了下社、赤堡、下马峪、义井、龙泉5个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工程。上述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蔬菜生产发展。据农业部门统计,今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总产6亿公斤,
在畜牧产业发展上,我们突出抓了奶牛养殖。年初,我们面对乳业衰退、奶牛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站在逆向思维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确立了“淘汰一批、新购一批,改善牛群结构;改良一批、更新一代,提高奶牛档次”的思路,通过运作,淘汰了2000余头低产和病残奶牛,购进了2600余头高产奶牛、改良了6460头奶牛,与此同时,组织发动奶农、鲜奶经纪人新建起59个奶站(累计达到72个),大大提高了奶源基地的竞争力。此外,还组织畜牧部门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落实了“一免四补”政策,使奶牛养殖户得到350多万元的实惠。上述工作的开展,使全县奶牛养殖再度走热。截至11月底,全县奶牛存栏数达到21370头,同比增长19.9%。由于我县奶牛养殖势头强劲,今年我县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全国15个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示范县范围。
在林果产业发展上,我们突出抓了生态建设。一年来,我们成功地完成了25公里通道绿化工程(栽树60多万株);4万亩农田林网工程(栽树10万多株);4.2万亩退耕还林工程;11.2万亩荒山造林工程(飞播造林4万亩,流域造林3.2万亩,水保造林4万亩)。由于我县生态建设成绩卓著,今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生态建设先进县”。
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得到了相应提高。据农业部门测算,今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039元,比去年增长10.1%。
㈡以七大行业发展为重点的工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传统优势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开发产品,拓展市场,进一步做强做大。1-11月,白酒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279万元,上缴税金1388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1.8%和11.8%;炉具企业上缴税金174.6万元;陶瓷企业上缴税金275.5万元。
传统劣势企业改制取得了新进展。一年来,我们先后对应县糖厂、应县化肥厂、利达玻璃厂、应县麻纺厂、恒达陶瓷厂、大众陶瓷厂、棉织厂等10家老企业进行了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和审计,并按照该退则退、该破则破、该转则转、该租则租、该卖则卖的原则,采取了相应的改制措施。目前,棉织厂破产已完成,玻璃厂破产已进入法律程序,糖厂和化肥厂实行了租赁经营。通过推进老企业改制,使一些回生无望的老企业彻底消失。使一些苟延残喘的老企业焕发了生机。
新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今年以来,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和多方筹资建成了一批调产项目。2002年8月开工建设的玉雄淀粉糖品有限公司15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已于今年10月建成,目前正处于试产阶段;2003年10月开工建设的下原平钢铁有限公司电炉炼钢项目,已于今年8月建成,目前进入了投产准备阶段;去年立项建设的同朔水泥有限公司20万吨水泥生产技改扩建项目,已于今年7月建成投产;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引资建设的晋华、金茂、腾达、文通、鑫光、金海洋等煤炭加工运销企业已陆续投入运营。这些企业在煤源紧张、原煤涨价的形势下,今年,为我县财政做出了1300多万元的贡献。
据经贸部门统计,1-11月,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4.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5%;工业增加值完成1.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上缴税金3771.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9.26%。
㈢以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的三产结构调整步入轨道。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是我们今年乃至今后几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建设晋北旅游大县的目标,重点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了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为了提高应县木塔的知名度,年内我们投资65万元,开展了以木塔为主的旅游产品宣传促销活动。先后组织参加了四次全国性的旅游产品宣传促销会,散发宣传应县木塔的光盘3000多张、资料5万多份;在北京、大同、太原等城市和一些交通要道上架设了大型广告牌,在英特网上制作了宣传网页;组建了神塔旅行社。通过宣传促销,木塔景点游客数量由去年的6万余人次增加到今年的7万余人次,门票收入由去年的240万元上升到今年的425万元。二是加大了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今年以来,不仅我们组织编制上报了应县木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净土寺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净土寺恢复建设等方案,完成了应县木塔周边环境整治、辽代博物馆建设、应县木塔消防、技防等项目的立项研究和项目申报工作,而且和台湾籍佛教界著名人士蔡荣富(慧礼法师)达成了开发建设应县龙首山文化园的协议。
一年来,我们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还在增加财政收入上下了功夫,特别是培植新财源、整顿税收秩序、争取转移支付资金三项工作的开展,扭转了财政收入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1-11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744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17%。据预测,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可达8100万元,比去年增收1030万元,增长14.6%。剔除去年财政收入中的770万元农业税,实际比去年增收1800万元,增幅为28.5%。此外,今年我们又争取到2881万元转移支付资金。由于财政形势有所好转,我们给全县干部职工增发了25元和84元津贴。
二、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的城乡基础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改善人居环境,既是提高人民生存生活质量的需要,又是增强招商引资承载能力的需要。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城市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两个重点加大了城乡基础建设力度。
在城市建设上,我们启动并实施了旧城改造一期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和五座办公大楼建设工程。
在实施旧城改造一期工程中,县委、县政府坚持了先规划、后建设的指导方针。首先,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应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旧城修建性详细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先后组织专家、县领导、中层领导、老干部代表、社会各界代表进行了40多次讨论和论证,使规划具有了较强的指导性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具体实施中,按照政府组织、市场运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人为本、依法公开的改造思路,坚持做到了决策、规划、补偿、招商、程序五项公开。特别是针对旧城居民弱势群体较多的实际,推出了拆一平米旧房补一平米新房的“拆一补一”补偿安置办法,量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在全省范围内开创了旧城改造先河。在拆迁动员中,我们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赢得了各界群众的广泛支持。由于我们工作力度大,措施得力,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一期工程一、二、三标段612户居民和38家单位的房屋拆迁工作,拆迁总面积7.19万平方米。在拆迁过程中,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手段,没有出现一起拆迁上访事件,没有发生任何拆迁安全事故。11月4日山西日报头版头条以《旧城改造大手笔》为题作了大篇幅的报道。目前,一期工程一、二、三标段基础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四、五标段拆迁动员工作也已圆满完成。与旧城改造相配套的县城集中供热一期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于6月22日开工,11月25日开始供暖。为旧城改造解决拆迁户居住问题的西苑居民住宅小区建设,总投资4500万元,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4月1日开工后,经过紧张施工,10月底前已完成了楼体建设全部工程和小区内的绿化硬化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总投资4196万元,目前厂区建设已完成,管网建设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解冻后正式投入使用。五座办公大楼的建设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工商办公大楼、劳动和社会保障大楼已开工建设;交通大楼已完成主体工程;计生大楼目前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复,正在积极争取落实奖金,公安刑侦大楼立项工作正在进行。
在公共设施建设上,我们启动并实施了公路建设工程、电子政务工程、村通电话工程、城乡饮水解困工程等。
公路建设方面,重点抓了三项工程:一是投资1000万元的桑干河大桥建设工程。长381.6米、宽8.5米的桥体工程已在今年国庆节前完工,引线工程路基建设也已完成,预计明年7月可竣工通车;二是投资2500万元的洗朔线过城段改线工程。长7.815公里、宽18米的路基工程已完成,路面工程明年春天由市公路局完成;三是村通水泥路工程。全年共完成村通水泥路402公里,总投资6000余万元。投资1000万元的电子政务工程,4月7日与山西省移动公司朔州分公司举行了工程建设签约仪式,经过3个多月的施工和调试,局域网、互联网全部开通,将于12月28日举行竣工剪彩仪式,明年元旦正式运行。投资1200万元的村村通电话工程,新建起4个基站,架设了140公里光揽,覆盖31个山区偏远建制村,目前已投入使用。投资430万元的25村饮水解困工程已全部完成。全省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朔州现场会专门观摩了我县饮水解困工程建设情况,与会领导、专家对我县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了在全省推广的决定。
此外,今年我们在塔乡游子们的倾力帮助下,使北同蒲铁路延建项目落入县境。这件事情标志着我县将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
据统计部门统计,1-11月,全县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28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05倍。这个数字说明,我们在城乡建设上又做了不少事情。
三、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社会事业发展工作卓有成效
推进社会进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特别是在科教文卫、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教育事业在去年完成中层干部公开竞争上岗的基础上,今年又公开聘任了146名农村中小学校长和县直中小学副职,从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考了200名教师,教师全员招聘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改善教学条件上,今年又完成了40所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总投资3023万元,建筑面积47110平方米,进一步夯实了教育教学基础;还针对性地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县城中小学班容量过大问题;对农村贫困中小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共免书本费、杂费138万元,受益学生近7000人。卫生事业在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同时,重点进行了县级医院管理和乡镇农村医疗组织建设,整顿了私开诊所乱行医问题。规范了行医行为,为群众创造了较好的就医环境。科技工作重点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农民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文化事业在大力培育和弘扬民俗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同时,整顿了文化市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加强基层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在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绝育户的奖励扶助上、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上、计划生育服务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78‰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7‰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80.5%,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社会保障事业在加强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同时,全面启动了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使1100多名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此外,我们还完成了社区组建工作,成立了9个社区服务中心;安置了95年以来的197名人员;开展了城市管理整顿、交通秩序整顿、客运秩序整顿和专项严打斗争,全面加强了社会秩序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全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在连续五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的主要预期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实现了“十一五”规划良好开局。
初步测算,全年可完成生产总值694.9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2.2%,超年度计划1.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3.5亿元、增长10%,超年计划4个百分点,其中市县属投资完成215亿元、增长31.3%,超年计划13.3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37亿元、增长21.5%,超年计划9.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为102,比年度计划低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24亿元、增长15.8%,超年计划3.8个百分点;外贸出口4.09亿美元、增长27.9%,超年计划12.9个百分点;吸收外商投资1.15亿美元、增长1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926元、增长9.4%,超年计划1.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433元、增长10.5%,超年计划4.5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7.9万人、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7‰;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实现下降4%、2%目标。
全市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一)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市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全年粮食总产149.83万吨,增产2.89%,油料总产22.08万吨,增产3.52%,棉花增产29.6%,水果增产22.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25元,达到3433元,春茶、蔬菜等多经作物以及打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06年新增23家,总数达到104家,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有3家。编制出台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全面启动了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其中兴修通村公路2991公里,实施“一池三改”2万户,建省柴灶4万户,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解决了1.1万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帮助1.9万名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问题,118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全面展开,在贫困地区实施“五改三建”生态家园建设3200户。
(二)工业经济在调整结构中持续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在水电企业发电大幅下降的不利条件下,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规模内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75.9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23.02%、19.83%、24.81%,亏损面同比下降6.28个百分点,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8.39%,同比提高1.9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效益综合指数为251,同比提高11点。围绕优势产业调整结构,电力、化工、食品医药三大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4.34亿元,占全市规模内工业的71.87%。加强磷矿资源的整顿和管理,强力推进磷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使磷化工走上了采选加一体化,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的良性发展轨道。一批重点企业变大变强。全市规模内工业企业新增83家,总量达到584家,大型企业新增2家,达到7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86家,其中24家企业达到5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3家,累计达到5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25.08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增加值38.65亿元,同比增长31.9%。
(三)第三产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城乡市场日趋活跃。以三峡大坝建成为契机,全面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创建了一批精品景区,推出了《楚水巴山》、《盛世峡江》等一批精品旅游文艺节目,**对外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接待入境游客28.98万人次,同比增长59.3%,旅游创汇5319.6万美元,同比增长37.9%。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24亿元,同比增长15.8%,是近四年来的最好水平。“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效显著,已建村级店313家,乡级店20家,农村市场继续保持上升态势,县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8%,县市以下增长13.7%。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共完成投资39.18亿元,同比增长23.6%,销售商品房180.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9.9%。邮政通信业运行平稳,全市邮政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317万元,同比增长11.48%;通信业完成业务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12%。交通运输等产业也有了较快发展。
(四)城市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城市品位明显提高。以“五城联创”为契机,全面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夷陵大道、胜利四路、港窑路、沿江大道中段改造以及三峡机场路扩建已全面完工,城东大道、**东站、宜万铁路大桥、临江溪污水处理工程、黄家湾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商业步行街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三峡机场一类口岸建设已通过验收,**飞往香港的包机已正式首航。围绕“安全、有序、整洁、美观、文明、和谐”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城市综合管理的力度。全年共规范纠正占道和出店经营行为3.5万余起,查处乱搭乱建行为2021起,拆违6.5万平方米,先后完成人行道标准化铺装1万多平方米。通过大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有效提高了城市品位,树立了**形象。市民普遍感到**灯变亮了,路变宽了,地变净了,城变美了。2006年**首次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五)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市县属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215亿元,同比增长31.3%,在全省同类市州中居领先地位。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投资的57%。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纳入2006年市政府考核的41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59.13亿元,占年计划的114.69%,2006年计划新开工的20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宜化年产96万吨高浓度磷复肥、稻花香年产5万吨白酒、兴发集团2万吨草甘膦等10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全年争取国家、省支持的政府投资项目330个,总投资61.5亿元,争取无偿建设资金5.98亿元。
(六)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综合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全市以招商引资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外经外贸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出口总额4.09亿美元,同比增长27.9%。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全年吸收外商投资1.15亿美元,增长10%。引进工业项目实现重大突破。投资60亿元的南玻多晶硅及太阳能项目正式开工,投资80亿元的首钢高磷铁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投资15亿元的浙江医药整体搬迁项目正在征地拆迁,三新磷化TCP项目一期工程已经投产。成功举办了2006三峡•**(香港)投资洽谈会、中国光彩事业**行等重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明显增多,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显著提高。其中中国光彩事业**行签约项目55个,投资总额97亿元,已有14个项目开工建设;省市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市签约项目50个,签约资金67亿元。开发区建设加快。经过清理整顿,保留了**经济开发区(东山、猇亭园区)等12家省级开发区,白洋化学工业园区已获省政府批准,开发区建设正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2006年开发区引进500万元以上项目131个,同比增长40%,其中投资过千万的项目58个,过亿元项目2个。
综合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市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全面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任务;城建、交通、外贸等行业的国企改革步伐加快,有5家企业正在进行方案审批;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开展市直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工作的意见》,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脱钩改制工作。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出台了《**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农村综合改革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建立了“以钱养事”的新机制。事业单位改革进展顺利,对行政管理类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对单位内部人员全面推行聘用制。投资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了企业投资自。财政“四项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与编制公开工作实施顺利。
(七)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金融物价运行平稳。全市区域内财政收入完成147.5亿元,同比增长39.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37亿元,增长21.5%。全市税收过500万元的纳税户达到134家,纳税额占全市税收收入的55%,其中过千万元的69家。收入质量保持较好水平,税收收入占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7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存贷款持续稳定增长。年末各项存款余额715.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47.7亿元,存贷款总量仅次于武汉市,居全省第二位。全年物价低位运行,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0.9,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2.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1.4。
(八)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是坚决抑制教育乱收费,着力改善教学环境,促进了各类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9.7%,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居全省前列。零辍学乡镇较上年增加17个。初升高比例提高到9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面推进贫困学生助学工作,全年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人数达到15万人次,减免金额2100万元。二是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7个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市进展顺利,全市共有144.75万农民参加了“新农合”。城区惠民医院正式挂牌营业,1.5万户3.8万名低保对象办理了惠民医院优惠证。出台了困难群众大病救助办法。加强了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宜都、枝江、长阳、夷陵、兴山五个县市区的疾病防疫控制中心和传染病区等10个项目已竣工验收。三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9万人,同比增长11%,全市社会保险扩面新增15.5万人,共征收社会保险费16.39亿元,同比增长16%。全市共发放低保金6925万元,有4.6万户10万多人领取了低保金,启动了农村低保工作,农村特困救助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政策得到落实。四是广电事业发展迅速。全市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农村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5.6%,全市97%的乡镇实现了光纤联网。城区骨干光纤环网建成,80%以上区域实现了光纤进小区。数字电视转换取得新进展,已建成**信息广场、城市信息频道、**广电网站三大信息平台。五是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以备战“八艺节”为主题,狠抓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五一剧场、均瑶剧场、平湖影剧院等新建和改造场馆建设顺利,市图书馆新馆建设正式开工。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大型歌舞剧《楚水巴山》获得进军中国第八届艺术节的“门票”。体育事业成绩喜人。成功举办了**市第二届运动会,在全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取得金牌总数全省第四、奖牌总数全省第三的历史最好成绩。六是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2006年共开发经济适用房20万平方米,出台了经济房安置管理办法,规范经济房安置行为,重点解决了失地农民和拆迁户安置住房的问题。
(九)节能降耗工作得到加强,循环经济起步良好。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显著,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能耗“大户”如合成氨、黄磷、水泥、平板玻璃等产品的综合能耗,通过技术改造已达到或接近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重点企业能耗大幅下降,全市年耗能在5000吨标煤以上的74家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3%,列入省“百家节能工程”的14家企业能耗下降10%以上。循环经济工作力度加大。以加强节能节水为重点,对高耗能、高耗水行业实行了定额管理。在磷化工行业普遍推行了废渣、废水、废气、余热等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在**经济开发区进行循环经济试点,宜化集团、兴发集团被推荐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回顾去年的工作,我们能取得这些成绩,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指导的结果,也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突出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够。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艰巨。高新技术产品少,产业结构不合理,全市工业结构偏“重”,化工、建材、冶金等多属于资源型、高耗能型产业,国家实行差别电价后,我市部分产业面临严峻挑战。三是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仍然较大,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突出,社会保障面临较大压力。四是实现当前和今后节能降耗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
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一加以解决。
二、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2007年经济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按照“走在中部地区同等城市前列”和“两个高于”(质量和速度效益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要求,并与全省及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相衔接,初步提出2007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4%,第二产业增长13%(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5%),第三产业增长13%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其中:市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外贸出口增长15%;
——吸收外商投资增长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103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标煤)1.86吨,下降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1.77%;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0.57人以内。
上述主要预期目标的确定,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发展环境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既考虑了发展的需要,也考虑了发展的条件。将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定为12%,比“十一五”规划目标高1个百分点,比全省计划高2个百分点,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要确保完成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中长期目标,年度计划目标不能低于12%。二是2007年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全面开展各项工作的第一年,也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年,经济增长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开局。三是三峡工程的拉动效应继续显现,同时我市一批项目将在2007年逐步发挥效益,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奠定了基础。初步核算,第一产业可净增3亿元,第二产业净增46亿元,第三产业净增31亿元,可确保完成全市生产总值净增80亿元、增长12%的目标。四是留有余地。在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制约因素和不可预见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计划目标比去年预计增长低1个百分点,是留有一定余地的,这有利于为深化改革和调整优化结构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
三、2007年计划安排的重点和主要措施建议
为实现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一是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加快全市12个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继续推进“三个集中”,促进产业聚集和企业扎堆,鼓励山区县市到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异地办厂,重点建设好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的“沿江经济走廊”。二是发展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围绕化工、医药、食品、机械、建材、纺织、电子等七条产业链,不断开发新产品,形成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化成箔——电解电容器产业链,多晶硅材料产业链,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和半导体硅材料及电子信息产业链;大力发展造船、光机电一体化等装备制造业;以发展精细化工为重点,推动以磷化工为特色的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着力提升纺织、建材、食品医药等传统产业技术水平。三是壮大优强企业。继续实施工业“双五十”工程(即50个重点企业、50个重点项目)。大力支持中省企业发展,针对中省企业的特点,研究制定“一企一策”的支持政策,鼓励其做大做强;精心扶持宜化、兴发、东阳光、稻花香、枝江酒业、深南玻、首钢高磷铁等大中型骨干龙头企业;有计划、有步骤推进企业实施资产重组,努力培育企业集团和产业群;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发展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认真实施好列入国家计划的高新技术项目,切实增加科技创新投入,重点建设好23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力争2007年创建1家国家级和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四是培育优质产品。以实施品牌战略为重点,大力开发、引进和培育名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2007年争创1~2个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
(二)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市“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一是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继续做大做强六大特色产业,集中连片建设10大优势产业基地,形成一乡一品、多乡一业的区域板块格局,建成各具特色的专业生产基地。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粮食、油料、棉纺、水产、畜禽、果蔬、林牧、茶叶、药材(食用菌)9大龙头型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推广公司+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有效形式,形成与优势产业基地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布局,力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增长10%以上。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农业减灾防灾及环境保护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四是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加强防洪减灾、水土保持、水环境、节水灌溉和抗旱水源等体系建设;大力实施饮水安全、乡村公路、农村能源、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积极推进以“六改”(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垃圾堆放)、“五通”(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五是大力发展打工经济。围绕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以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2007年力争培训4万人次,就业率达到85%以上。完善农民就业综合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继续加强劳务外派工作,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
(三)以推进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培植经济发展后劲。2007年计划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项目157个,总投资481.2亿元,其中2007年计划投资143.5亿元。一是抓续建项目竣工投产,争取有一批项目尽快投产受益。重点抓好凯普松电子化成箔、三峡医药科技产业园、枝江迅达家橱二期、三新磷化20万吨TCP、裕波旭光纺织搬迁改造、沪渝高速公路龙舟坪接线工程等75个续建项目建设。二是抓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对南玻多晶硅及太阳能项目一期工程、首钢高磷铁、浙江医药整体搬迁、宜化太平洋公司聚氯乙烯、东阳光热电、宜华一级公路宜都段等82个拟新开工项目,要跟踪推进,抓紧报批,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落实建设资金,努力创造建设条件,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三是抓前期项目协调服务。对已签订合同的重大项目,要进一步搞好跟踪服务工作,全力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加快建设,尤其对首钢高磷铁等工业项目要切实在供地、供电、资金、规划、环保等方面及时提供服务。四是要下大力做好项目争取工作。要抢抓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加快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机遇,认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国家和省政府的资金支持。五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建立健全投资评估制度,在投资强度、环境保护、能耗、经济效益等方面严格把关,提高准入门槛,着力引进一批大财团、大企业和大品牌,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大项目。
(四)以发展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为重点,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继续加强“两坝一峡”、柴埠溪、秭归凤凰山景区综合开发、长阳清江画廊度假村二期等旅游景点建设。积极推介《楚水巴山》、《盛世峡江》两个精品节目,大力开展旅游宣传和营销,加强旅游市场管理,精心配合办好八艺节。二是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物流资源,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促进物流业专业化、规模化。抓好伍家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金东山大市场、商业步行街、中心商务区等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城乡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连锁“农家店”,鼓励和支持大集团、大公司向农村流通领域延伸,整合农村流通资源,构建以县市区所在地为重点、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四是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五)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一是科学编制好城市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认真做好城市品牌策划和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切实抓好宜万铁路、汉宜铁路、城东大道、发展大道、江南翻坝高速公路、云池深水港建设以及西陵二路上段、港窑路上段、解放路、福绥路、红星路、环城东路、环城南路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抓好城市绿化。重点抓好沿江大道沿伸段、主要街道绿化等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加大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以社区为单元的小区综合治理,继续推进“五城联创”,引导市民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四是加快发展小城镇。以县城和中心集镇为依托,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城市资源建设,探索村镇建设机构设置、投资体制、土地置换、户籍制度改革等办法,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
(六)以增强发展活力为重点,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是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加快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重组步伐。二是进一步深化市直企事业单位的改革。推动市直机关所属企业尽快完成脱钩改制工作,积极推进市直事业单位改革扩大试点。三是积极推动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管理行为,抓好政府投资分类改革。四是整体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提高农村公益质量和效率。五是继续深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改革,不断广大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和服务能力。六是努力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农产品和服务产品出口。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加强开发区建设,完善对外开放的基础设施和各项配套服务,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七)以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切实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全社会的节能降耗工作。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管理监督,尤其要抓好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电网系统改造、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改造以及建筑领域的节材工作,抓好化工、造纸、建筑、建材等行业以及74家年耗能在5000吨标煤以上高耗能企业的节能节水节材工作,把节能降耗计划落实到重点企业,层层分解到各单位,建立严格的节能督办考核机制和重点能耗企业跟踪考核制度。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规定,对不能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县市区,停止审批新的工业项目,停止审批新的工业用地。二是继续加大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以小纸厂、小水泥、小火电、城市污水和总干渠流域污水等五个专项治理工程为重点,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重点抓好三峡库区及影响区,清江流域、香溪河、黄柏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环境问题,倡导有利于资源节约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三是抓好循环经济的试点。重点支持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和节能减排项目建设。继续抓好列入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循环经济项目和资金;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加强污染源控制、水资源保护、废弃物防治及利用等工作;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废旧物资回收体系,提高废渣、废水、废气、余热的综合利用率;加强磷矿等矿山资源的管理和合理开发,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