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孩子的心理教育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父母在外出打工时,应及时与留守儿童和学校进行沟通。多数父母将孩子送往学校后,基本不与老师联系,老师不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父母也不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父母应该经常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当孩子孤独失意时,尽可能的为孩子分担痛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回家与孩子团聚。当孩子不够自信时,要对孩子进行鼓励。学会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赏识孩子,做到挣钱与孩子的教育两不误。
2.学校教育
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素质的同时,还要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访谈与培训,注重开展心理教育,随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教师要多角色的转换,由单纯的教授知识向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转变,多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文体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此外,教师还要全方位的关爱留守儿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在课堂上积极鼓励他们进行思考,不断的给予肯定,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3.社会教育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事关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可以在社区成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积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为孩子提供必要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全方位的关爱留守儿童。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增强自我保护与抵制诱惑的能力。
4.政府支持
国家应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笔者认为,政府可以在当地专为留守儿童建立寄宿制学校并资助,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并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和城市子女的同等待遇。此外,政府也可以加大农村学校的改革力度,提升农村办学效益,采取多种办学形式,并加大学校周围环境的整治力度,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地条件与社会环境。
5.结语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农村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还将继续,留守儿童现象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而老区,地处偏远山区,经济落后,社会文化事业不发达,劳动力外出现象更为普遍,由此引发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就更为突出。对这些孩子如何施以恰当的教育,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老区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全国妇联调查统计,目前我国有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占全部农村儿童的28.29%,而老区还远远高于这个比例。我们曾在老区一所学校做过统计,这个拥有1200多名学生的学校,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多达700多人。这些留守儿童,有的是由爷爷奶奶照顾,有的是由外公外婆照顾,有的是寄养在亲戚家,父母一年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由于缺少父母的亲情关怀和正常监护,再加上委托监护人监护不力或能力有限,导致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和情感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亲情关怀缺失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老区留守儿童大部分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他们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是,由于他们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因此无法感受到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不能像其他儿童那样得到应有的亲情关怀。由于这种亲情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偏差,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2.学习成绩较差老区留守儿童大多是交给爷爷、奶奶或亲戚照顾,由于监护人或者由于年龄大、文化水平低,或者由于要承担沉重的家庭内外事务,时间精力有限,对孩子的学习几乎起不到任何监督作用,因此,不少孩子学习习惯不好,不能完成家庭作业,逃学和辍学等情况时有发生。抽样调查发现,在校就读的老区留守儿童中约有48%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40%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学生成绩较好,仅有2%的学生成绩优秀。3.心理发展不健全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关爱和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再加上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从而导致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感淡漠、情绪低迷、心理承受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有较强的孤独感。个别留守儿童内心封闭、不合群,存在抑郁自卑的心理,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4.行为习惯较差留守儿童多数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在隔代监护下,老人对孙辈的溺爱有加,往往重养轻教,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而父母由于愧疚心理也往往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也是重物质、轻精神,因而容易使留守儿童造成道德缺失,形成一些不良习惯。主要表现在:缺乏自控、不服管教、放任自流、我行我素;不尊敬长辈、不诚实守信、狭隘自私;有的孩子迷恋游戏机,上网成瘾;有些孩子沾染上了赌博、小偷小摸等恶习,严重者甚至有违法乱纪行为。
二、老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形成的原因
1.社会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老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农村城市化的进展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生,使人口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相关教育制度使农民工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就学。加之,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工作,但收入不高,居无定所,无法承担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高额费用。因此,城乡壁垒不拆,老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必将长期不能得到解决。2.政策性因素政策滞后于社会发展是产生老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老区留守儿童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出现的,是社会发展必然出现的现象。面对这一状况,虽然中央及各级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政策,但从总体上看这些政策远远滞后于社会的发展。3.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教育的缺失、错位、不完整是产生老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对孩子的性格、品德、价值观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老区留守儿童而言,聆听父母的谆谆教导,感受严父慈母的家庭氛围,无疑是种奢望。欠缺的家庭教育,使孩子的身心发展必然受到影响。4.学校教育因素目前在老区,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滞后,师资力量缺乏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农村学校除了讲授文化课的智育教师外,思想品德教育、美术、音乐、英语、体育等方面的教师比较缺乏;专门的心理教师基本没有,也很少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时,由于老区教师教学负担过重,一些教师几乎没有精力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和谈心。这种缺少特殊性、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老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具体而言,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一、留守儿童在受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格发展不健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留守儿童的父母有的半个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外出打工夫妇一年才回家一次,由于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位,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
2、学习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留守儿童”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
3、思想品行问题较多。父母由于长期在外,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
4、安全隐患较多。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城乡二元制结构造成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在打工地入学的高昂费用及各地不同教材影响教育衔接,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绝大多数农民没有认识到教育是最大的投资,而认为其是最大的负担。
3、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巨大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4、农村学校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法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2、农民工流入地的教育部门应加快解决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入学就读的问题。政府要制定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在父母打工的城市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免除不合理收费,使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
3、构建一个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保护网络,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因人落实教育保护方案。
学校方面:开展法制安全讲座,促进“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开展。适当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图书室、兴趣小组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随时洞察学生心理,通过家访、座谈、结对帮扶等办法,给这些学生以更多关心。针对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在情感发展上缺少支持的现状,教师要及时进行角色置换,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关注和疏导他们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等问题的临时父母;抓住节假期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使学校、家庭产生合力效应。
家庭方面:留守儿童父母应主动配合学校工作,在外出打工之前,一定要将自己在外打工的情况、联系方式等告知学校,并主动地与学校加强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状况;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最好每周联系一次,还要经常与临时监护人保持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利用打工的淡季,尽可能多回家与孩子团聚,做到挣钱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
社会方面:大力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和监督,营造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氛围。各媒体、单位、组织、个人都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留守”儿童成长做出努力,建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适当开展少年儿童活动,弥补儿童离开父母后的空虚感。有关部门加大对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整治,加大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共同营造孩子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
4、发展是硬道理。留守儿童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和生活问题,更是经济体制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所有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让我们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消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为建立起和谐、安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殷世东,朱明山.中国教育学刊[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6.88-90.
〔中图分类号〕 G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4—0019—01
当前,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教育问题、社会问题,下面,笔者就将当前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错失教育佳机
父母在外打工,他们的学习只能依靠学校老师,回家后没有父母的监督和指导,孩子的自觉性和自律性都略有下降。爷爷奶奶大多没有能力指导留守儿童的学习,从而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
留守儿童学前教育也从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缺陷,从而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早期教育,错过了孩子最佳的教育阶段,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缺乏父母关爱
相当一部分外出父母一年返家探亲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责任不明,使儿童无法得到父母正常的引导和关心。亲情缺失,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心理上就很容易走极端。
二、留守儿童问题应对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各方优势,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配合、共同推进。要进一步发挥有关协调机构和专题工作组的作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资源整合和工作配合,形成推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整体合力。
(一)家庭方面
1.进一步普及和深化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只有在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和沟通,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但目前大多数委托监护人的教育观念陈旧,远不能适应孩子的发展需求。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其在关注教育留守儿童工作上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以帮助委托监护人更新教育理念。
2.家长要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特别是年幼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家长的主要工作。因此,外出务工的父母要与监护人经常联系及时交流,要求监护人对留守在家的子女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进行认真教育、管理和监督。这样,外出务工的父母就可以及时了解子女的情况,以便发现蛛丝马迹,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
(二)学校方面
1.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以学校为主的教育管理机制。农村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拓宽育人途径上下功夫。应专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卡,全面掌握其数量、家庭及监护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心理状况和学习态度等情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要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相关培训,利用各科教学的有利教育契机,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精心组织班队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生活。经常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以弥补他们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2.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加强精神、心理、生理和行为方面的指导教育。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为农村学校配齐心理教师,创造条件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创设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亲情热线电话等,加强心理行为教育课程,让他们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对儿童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三)社会方面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原因;对策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照顾,在思想上出现偏差,很多留守儿童教育出现问题,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安全隐患。当前我国政府已经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为重点,当前政府必须要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进行研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体系。
一、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关爱,心理出现障碍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遇到问题也都是自己独自承担,这样在学习和生活中农村留守儿童就容易形成一种自卑心理,遇到问题总是喜欢逃避,不善于与人交流,对待他人比较冷漠,内心压力较大,遭到同龄人欺负时经常会发生过激行为,自我保护意识较强,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出现障碍。
2.学习成绩不理想
在偏远的农村地区,班级学生人数较少,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据统计每个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都较为不理想。农村留守儿童年龄都较小,缺乏自制力,回到家中没有父母的监督和家庭辅导,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状况也不好。同时学生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不了解,许多农村家长都认为学生读完初中就可以,应该早点毕业外出打工,这样也能补贴家用。长此以往,留守儿童就会受到父母思想的影响,对学习缺乏积极性,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
3.道德教育出现问题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许多农村家长文化水平较低,自身道德水平较低,从小没有加强对孩子的道德建设,而且长年外出务工,根本没有给学生作出表率,久而久之学生道德教育就出现了问题。据调查统计数据所得,农村留守儿童大多都存在不良道德行为,农村人口稀疏,外出打工人员留下的无人看管的房子较多,许多留守儿童都习惯到这些空房子中“拿”东西,这已经严重危害到社会的稳定。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
1.从社会角度看,大量农民工进城以及城乡壁垒的存在是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根本原因
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较快,大量农村人员进城务工,但是我国政策法规较为滞后,没有作出相应调整,农村务工人员的子女想要在城市上学,所需办理的手续繁琐,条件苛刻,同时在高考时农村子女还必须要返回户籍地参加高考。农村务工人员在城市中基本都从事基层或底层行业,所得收入较少,而且压力较大,因此很多农村务工人员根本没有能力将孩子接到城市中学习,农村儿童就只能离开父母,在农村接收教育和生活,他们长年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照顾,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心理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制度的缺陷。
2.从家庭和学校角度看,亲情和教育的缺失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农村留守儿童长年得不到父母的教导,一般都是由爷爷奶奶照料,而隔代抚养最大的问题就是溺爱、放养,爷爷奶奶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忽略了对孩子的管教,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十分骄横。同时从学校角度来看,农村学校教学资源较少,师资匮乏,老年化严重,一位教师往往要捧好几本书,跨年级、跨学科上课是普遍现象,加上信息闭塞,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教育的节拍,自身教育的理念陈旧和心理疏导的经验缺失,自然无法给予学生更好的照顾。农村学校更多是对学生成绩的关注,教师总是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这样也会对学生的心理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三、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对策
1.政府方面
政府首先要对现有户籍制度进行改革,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进城读书的障碍,减轻农村家庭的就学压力。其次,政府要联合有关行政部门加强政府职能的优化,要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对农村务工人员进行思想宣传,教导农村家长的教育观,要鼓励农村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沟通,要注重对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发掘。最后政府还要对城市学校周边的环境进行治理,尤其是一些网吧和娱乐场所要进行取缔,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
2.家庭方面
作为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现在经济这么发达,农村外出务工的家长必须要每个星期打电话给孩子,要了解孩子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并且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要给予孩子基本道德教育,要告诉孩子哪些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要树立留守儿童的基本价值观。对于有条件的农村父母,要尽量将孩子接到身边,要多为孩子考虑,实在没有经济能力,就必须要为孩子寻找一个监护人,要能做到监护人的各项职责,同时还要定期与监护人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动态,要给予孩子精心的呵护和全面关怀。
3.学校方面
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最主要地方就是学校,许多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都实行寄宿制管理,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作用,教师要注意观察留守儿童的行为,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关心,要让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同时政府还要对农村学校给予政策扶持,要定期派遣心理教师到学校工作,要给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帮助留守儿童解开“心结”,扫除心理上的障碍。其次农村学校还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班主任要定期向学生家长汇报学生状况,要与家长相互合作,共同商讨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宋依倩,张杰,刘双楠.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与思考——来自平舆县的调查[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7).
[2]刘家用.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