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文化的概念

社区文化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文化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文化的概念

社区文化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小说 虚拟社区文化

迷文化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一个理论亟需深化的阶段,对于迷文化的研究,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从社会学、传播学、文字学或伦理学等角度进行的,从文艺学的角度也有,但是关注的是文艺美学等方面。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既是网络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大众文化极具有活力的因素。而目前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很少被我国研究者关注,加强对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的研究,对建设文明、科学、健康和理性的网络文化具有现实意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一、网络小说虚拟社区研究

对于网络小说虚拟社区的研究非常之少,只是在研究网络小说或虚拟社区时有所提及。作为网络文学的一部分,我国网络小说的研究也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关于概念的界定。网络小说的概念由网络文学的概念延伸而来,也和网络文学一样在概念的界定上存在着焦虑;将网络小说与传统小说进行区别,试图从区别中来确定网络小说的本体存在;分析网络小说的特征,凸显其大众性、自由性和后现代性;从文学本体出发研究网络小说的创作、传播、阅读、批评等。笔者发现,在这些研究中,网络小说与虚拟社区的关系一直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研究者虽然提及却并没有做更多的关注。比如,网络小说的“语言特色”时强调了网络小说的“网络话语”:“‘天涯的兄弟们,来点掌声!!!欢呼声!!呐喊声!!!!!可猫!!二楼的朋友们!!!你们的呐喊声我听不到!!!!’看到这样的话,不经常接触网络的人可能会有点犯迷糊,‘天涯’、‘可猫’、‘二楼’,这仅仅是形形的网络语言中的一部分”,这些网络语言的诞生,其实与作家和读者一起在小说社区的类似日常生活式的互动是分不开的。网络小说被改编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原因是“网络小说受众的互动参与为影视剧的生产提供观众支持”,网络小说受众的互动参与从何体现?主要集中在这些充斥着网络小说的虚拟社区。

对于虚拟社区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已经有许多研究成果,其理论成果为国内的虚拟社区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将人群社会区分为Gemeinschaft (礼俗社会,又译为共同体)与Gesellschaft (法理社会,又译为社会),由此为网络虚拟社区概念提供了理论源头。网络文化研究中最早提出虚拟社区概念的是莱恩・高德(Howard Rheingold),他提出概念的同时也界定了虚拟社区作为“想象共同体”的存在形式。

国内目前对虚拟社区比较全面与系统的专著是学者刘华芹的《天涯虚拟社区:互联网上基于文本的社会互动研究》。该专著对虚拟社区的结构、管理、意识甚至冲突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而这方面的硕士论文主要有《虚拟社区中的文化生产》、《虚拟社区的人际互动――以天涯社区为例》和《虚拟的空间和想象的共同体》。游梦潇在论文中梳理了虚拟社区的研究成果,分为概念的界定、虚拟社区的类型、虚拟社区及用户特征和一些个案研究,并将虚拟社区的人际互动模式综合为中心模式、渐进模式、两两互动模式和网状模式四种模式。肖蓉也以天涯社区的文化生产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文化生产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虚拟社区文化生产的特点,但是所关注的文化生产都是一些个体的现象,没有对群体就某一文化认同而进行的集体生产进行深入的研究,而这,正是本研究所关注的,并以网络小说虚拟社区迷文化为切入点。

二、网络文化研究

国内外对网络文化的研究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研究。学术界对其含义进行了大概分类:一是侧重网络载体的技术视角,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的物质基础上,把信息的发送和接受作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二是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白淑英认为网络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是人类“在线”实践过程中生成和建构出来的生活样态,是在线实践的创造,把网络文化看成一个过程。

(2)对网络文化特征及其演变的研究。国外学者对网络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如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的“数字化生存”论,如丹・席勒(Schiller,Dan)的“数字资本主义”论,曼钮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网络社会”论等等。国内学者对网络文化的特征的研究体现在具体的分析与解读。

(3)对网络文化价值与影响的研究。大多数学者肯定了网络文化的价值,并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如鲍宗豪认为网络文化的价值表现为网络的文化意蕴,网络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文化,网络文化语言丰富了人类文化世界,使人们有可能以独特的网络语言进行交流。吴克明认为网络文化不仅是现代技术和文化现象的一次世纪性融合联姻,而且形成了人与网络文化和谐发展的新景观,具体表现在人的自由个性与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人的社会关系与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以及人的自然生态与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等方面。网络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个人的影响和对社会政治与经济以及伦理道德的影响。欧阳友权认为网络文化使既有文化发生了转向,即文化发展方向出现了异于既有文化逻辑预设道路的新的文化理念和实践:从现代性走向后现代;从理性走向感性;从精英走向大众。

三、迷文化研究

关于迷文化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西方对于迷或者迷群的研究经历了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以Henry Jenkins为代表,他从这些迷群的个体作为媒体受众是怎样接受媒体文本的过程这样一个视角展开研究,重点探讨媒体受众和媒体文本之间的关系。Liss A.Lewis则从“迷的定义”、“迷与性别”、“迷与工业”和“迷的生产”四个方面做了阐述。

第二次浪潮主要强调迷文化中关于社会的文化的等级的复制,研究迷选择对象和消费的时间与人们习惯之间的关系。如Chery Harris的《电视迷的社会学研究》。

第三次浪潮来临,Andrea MacDonald的《不确定的乌托邦:科幻媒体迷群和网际交流》,Kirdten Pullen的《网络研究》中的文章《我爱:创造一个网上迷社区》,还有Nancy K.Baym2000年出版的《打开,登录:肥皂剧,迷群和网上社区》,都是以网络社区中的迷作为研究对象。

相对西方来说,中国对迷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2005年,Matt Hills 的《Fan Culture》由朱华u翻译,韦伯国际文化出版,由此迷和迷理论在国内受到了学者关注。2009年,陶东风的《粉丝文化读本》由北京大学出版,该书第一次比较系统地翻译介绍了西方粉丝文化的研究成果,可见我国对迷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研究的理论大多是建立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迷的概念表述与特征的探讨

国内对于迷的概念的表述有两种,都是从语言学翻译的角度而来,一曰之“粉丝”,是英语单词“fans”的音译,一曰之“迷”,是属于它的意译,所以中国对迷文化的研究中对迷文化的概念有两种表述:粉丝/迷,粉丝文化/迷文化,有的学者使用“粉丝”和“粉丝文化”表述。而另外一些学者则使用“迷”和“迷文化”表述。从时间跨度上看,这两种表述都在同时使用,可见,目前的研究界,研究者使用“粉丝”或“迷”表述并没有统一,本研究采用“迷文化”来表述是为了更凸显其特征。

(二)对于迷现象的解读与审美价值的反思

赵文秀指出“粉丝”的现象表征并从而肯定“粉丝”文化的价值所在,从而进一步探讨“粉丝”现象对文化建设的启示。张晨阳肯定了迷的文本生产力的解放,指出迷文化与工业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蔡鹏飞不仅详尽地探讨了各种电视迷现象,而且从媒介文化的视角检视媒介与迷文化的互动,反思媒介与迷的对立困境。

(三)关于迷社区的研究

对迷社区的研究国内目前并不是很多,比较突出的是复旦大学的邓惟佳博士,其重点研究了迷群实践活动的自我建构和群体认同,探讨迷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如何建构身份认同,如何跨媒介和多元化的使用媒介,并以此凸显迷的“能动性”。另外邓伟从迷社区的“身份认同与建构”作了探讨。

从国内外对于迷研究的现状来看,国内外学者对迷和迷文化的主要理论都进行了开拓性的探讨,但是,从目前的国内对于迷研究状况看,很少关注网络小说社区的迷文化建构。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网络小说与虚拟社区的研究,还是网络文化与迷文化的研究中,作为受众的网络小说迷,在网络小说虚拟社区所进行文化实践活动都渗透到了以上四大板块的方方面面,并以其为连结而构成一张纵横交错的文化网络,但是在以上四大板块的研究中都对其有所忽略,故而对国内的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是对中国迷文化的个性解读,也是对中国迷文化和网络文化的补充与丰富。

参考文献:

[1]光明,张钊.略论网络小说的写作特色[J].写作,2010,(1).

[2]谢宏娟.中国网络小说影像改变作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1.

[3]赵秀文.“粉丝文化及其现象的解读[J].新东方,2007,(9).

[4]张晨阳.“迷文化”:新媒介环境下的价值审视[J].中州学刊,2011,(6).

[5]蔡鹏飞.电视迷文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

[6]邓惟佳.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

社区文化的概念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探讨了在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对城镇化进程中图书馆发展现状及不足的分析,探索出了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新的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2-0005-03

收稿日期:2014-11-13

作者简介:倪海燕(1969-),朝阳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1城镇化和社区图书馆的概念及关系

1.1城镇化概念

综合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学科的定义,城市化的概念可以表述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导致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以及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国际上普遍使用的词汇,但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中国的城市化可以具体为城镇化或小城市化,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经过程,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2社区图书馆概念

社区图书馆(室)是按一定的地域来划分的。社区图书馆是以社区为依托,以文献、文化活动为载体,为特定地域内所有居民服务的图书馆,是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区文化的重要载体。社区图书馆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居民,属于公共图书馆体系的终端。

1.3两者关系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城镇化基础的社区也随之增多,与之相应的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也在强化,社区图书馆是城镇住宅文化的重要设施,是社区具有凝聚力的文化中心,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社区图书馆就成为城镇化的必然产物,并将随着城镇速度的加快而不断发展,城镇化在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而社区图书馆的普及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它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剂,为中国高质量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2城镇化进程中重视社区图书馆发展的缘由

2.1城镇化速度决定必须重视社区图书馆建设

以后,城镇化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1990年的26.41%、2000年的36.22%迅速提升到2010年的49.68%,中国所经历的城镇化进程,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社区人口加速集聚为社区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动力和需求,如涌入城镇的劳动者素质提升问题、子女教育问题、业余时间文化休闲娱乐问题都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而社区图书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文化设施,所以在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和整个社会必须重视社区图书馆建设,保障社区图书馆这个城镇社区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同社区硬件建设一样重要,在一个城镇社区建立起来的同时,社区图书馆也同时要向居民开放。

2.2城镇社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必须重视社区图书馆的发展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社区数量不断增加。城镇社区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缩影,折射出整个国家的进步尺度;城镇社区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大学校,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可能达到60%,以全国14亿人口计算,将有8.4亿人口居住在城镇的社区里,他们的整体素质将决定着社会的安定和“中国梦”的能否实现。而社区图书馆是具有公益性,服务性兼教育职能的社会性文化机构,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递党的方针政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社区图书馆的良性运营和普及,会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加快城镇化建设稳步进程的推进剂。

2.3城镇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功能的转变使贴近市民生活的社区图书馆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国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公共图书馆事业也迅猛发展,近几年还出现了面积10万平米的湖北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和广州市图书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 “远水解不了近渴”的问题,致使大型公共图书馆的辐射力、影响力受到限制,难以满足大多数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大型公共图书馆更加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侧重文献信息情报功能的发挥,传统的休闲文化功能只是作为辅助功能。伴随着快速城镇化,社区服务设施不断健全完善,社区图书馆得到普及和提高,公共图书馆的休闲文化功能逐渐向社区图书馆转移,而市级以上的地方公共图书馆将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信息中心。要真正实现这个重大转变,必须建立和普及具有一定规模和标准的社区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在延伸公共图书馆信息功能同时,不断开发教育、休闲娱乐、公益等服务职能,所以必须要重视社区图书馆发展。

2.4城镇化进程中居民休闲时间增多成为社区图书馆发展的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向小康迈进,空闲时间增多,求知、求美、求乐、求健,追求健康的生活成为时尚,社区图书馆在文化娱乐休闲的功能上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自1995年开始实行五天工作日起,在职职工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休闲中度过,他们需要利用假期充实头脑,更新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较快的中国必须利用好社区图书馆,利用休闲时间引导城镇新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接受新思想、新风尚、新技术,从而占领社区的文化阵地,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型城镇社区的沃土上蓬勃成长,从而促使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镇化积极稳健进行。

倪海燕: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发展模式探析倪海燕: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发展模式探析3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社区图书馆事业已经迅速发展,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等省市发展较快。2014年浙江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中规定,每个社区设立一座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其服务半径不超过1公里。就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2013年政府正式给社区图书馆配备图书,实现社区图书馆的全覆盖。但是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还是没有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和新型城镇化的速度没有同步,存在着许多问题:经费、馆藏、使用面积等资源不足问题;利用率低;服务功能单一,局限在书刊借阅上的问题;工作人员临时性,不具备图书馆员的专业素养等问题。但是发达国家的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的一部分,已成为当地文化的缩影,中国综合全国公共图书馆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差距,所以要规避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图书馆发展新模式。

4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模式

4.1设想新模式社区图书馆

假如在社区一公里范围内,新型城镇中每个花园小区中心都有一个面积足够、功能设施齐全、人员配备齐全的社区图书馆,那将是最让居民满意的惠民工程、民生工程。其解决的不仅仅是借阅图书的问题,而是学生放学后去哪里的问题。社区图书馆满足日益富裕的城镇居民的文化生活,提供健康向上的文献,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成为城镇居民交流、休闲娱乐的场所,社区图书馆可以组织共读一本书读书讨论会、老年读书之友会、青少年读书作文比赛,定时组织医学、健康、法律等沙龙活动,促使居民学习、阅读、交流。努力将社区图书馆打造成一个有吸引力和让人愉快的场所,从而使国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加快实现中国城市化进程。

4.2新模式社区图书馆借鉴英国的“概念店”设计理念

根据《全球图书馆经费预测2011》的统计,欧洲和北美图书馆经费均为负增长,拖了全球的后腿,而英国“概念店”在逆境中成长,不仅区内更多的图书馆改建成“概念店”,而且,正逐渐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概念店”展示的是一个集学习、信息和图书馆于一身的社区文化中心,在国际图书馆界有很高的知名度。

4.3新模式社区图书馆借鉴美国社区图书馆的服务理念

美国社区图书馆经费由政府保障,是社区文化活动的纽带,是社区人们交流、互动、建立人脉关系的中心。社区图书馆是未成年人接受课外教育的场所,学生可以查资料、做作业,接受志愿者辅导,参加各类培训等,并且专门辟有儿童活动空间,提供各类益智玩具。其还举办各种公益活动,为新移民常年举办免费英语辅导、免费专业技术课程、定期举办各类讲座、免费提供非盈利活动场地等。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席玛丽・伊丽莎白・拉斐尔在2012年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指出图书馆的功能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但其作为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场所的作用不会改变。

4.4政府保障新模式社区图书馆的发展

与国外先进的社区图书馆相比,中国的社区图书馆在建筑、设施、服务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必须积极探索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争取在最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联合办馆。

4.4.1政策保障。2011年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的提出,为城镇的低收入群体、农民工、非常住居民等群体带来福音。特别是2013年的《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提出要求,构建覆盖全民的文化服务网络重在有效的将服务触角伸向基层,特别是县级以下的社区、乡镇社区图书馆。城镇中社区图书馆处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前沿,相关政策的提出为社区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4.4.2经费保障。政府经费支持是社区图书馆发展的保障。财政部2014年8月11日发文要求,为支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中央财政下达了全国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49.57亿元。 国家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也必将为社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更为充足的资金支持。政府制定明确的经费投入标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争取制定公共文化服务基本经费标准,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应该予以保障。

4.5政府与社会共建新模式社区图书馆

4.5.1选址和建筑方面。政府城建规划设计部门规定了在小区开发建设中,必须要有社区图书馆设施,根据开发小区规模,明确制定社区图书馆面积占总住宅面积的比例和所处位置。图书馆公共用土地是政府的公共设施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不属于居民用地,开发商不需要向政府缴纳土地出让金,建筑由开发商兴建,政府低价购买,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小区开发商将社区图书馆作为小区开发的配套设施投资创办,一方面提高了开发小区的住宅文化价值品位;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小区的商品房价值,同时也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图书馆的需要。

4.5.2设备和设施方面。政府配备是主力,同时争取社会资源,如开发商、知名企业家、慈善家、居民等的赞助和捐赠。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国家增加了大中型公共图书馆经费投入,图书馆事业迅猛发展,1996年国际图联在北京会议上公布了一个数据,每3.7天就有一个新馆开馆,近几年还开放了具有现代化设备、面积达到10万平米的大型图书馆,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公共图书馆建设重心必须下移,重视终端社区图书馆建设,真正构建起省、市、县区、社区图书馆四级网络体系,公共图书馆资源的社会共享才能真正实现。

4.5.3管理方面。社区图书馆属于公共图书馆的终端,运行成功的案例都是由省、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参与管理,实行总分馆制。①文献配备。由公共图书馆采编中心与社会文献机构联手,完成了社区图书馆(室)文献采编加工工作,为业务规范化和一卡通服务实施打下坚实基础。②管理人员。由一、二级公共图书馆派一名业务骨干管理;社区民政干事;政府配备公益岗;在社区居民中广泛招募文化志愿者(离退休人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图书馆管理员、假期放假的大学生等)自行管理;物业公司负责公共卫生及日常维护,上岗人员统一由上级公共图书馆进行统一业务培训。③作息时间。可采用倒作息制度来取代一般图书馆通常采用的作息制度,在保证双休日开放的同时,日常开放时间可定于下午四点到晚上九点,周一到周五,白天由小区志愿者自行管理开放,这样才能确保社区居民在休闲时间充分利用图书馆。④制度管理。为了社区图书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建立起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的机构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制定相应部门的规章制度,使社区图书馆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李春光.加快朝阳城镇化建设[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4-5.

[2]发达不发达,要看社区图书馆――访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李国新教授 [EB/OL] .[2012-05-29/2013-06-20].:1-2.

[5]刘语涵.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0):144.

[6]高立,韩洁.中国文化报一版要闻[EB/OL].[2012-08-12].http:///html/content_133484.htm.

社区文化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社区;文化记忆;景观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266-01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居住的社区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在西部一些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区,人们居住环境由分散向集中发展,社区化居住形式日趋普遍。社区是宏观社会的延伸和表象化的再现。它给人们带来生活和社交方便的同时,它社会生活的广泛性与复杂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我国西部的一些民族社区。虽然社区在关系结构上基本一致但由于民族构成、文化背景、历史传承、风俗习惯等不同。如果在民族社区建设中不考虑这些差别。有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文化冲突。社区管理者在加强管理同时,在文化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上多下功夫,才有可能使不同民族对于各自文化有一个全面认识,从而消弭冲突。

一、建设民族社区文化记忆景观的意义

民族社区是指“建立在民族识别和民族分野基础上,以少数民族成员为主体,以民族成员共同地缘和紧密日常生活为基础的民族区域性社会”。民族社区不仅指空间概念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文化概念。这种具有记忆性的文化概念成为一切冲突和显示的来源。这种冲突有可能是人和人交往中不同背景的理解有别,也有可能是脱离自己熟悉文化所造成的精神世界的迷惘。当然要解决有很多办法,但从民族社区民族间文化建设着手,更能快速的和其产生共鸣,这当中文化记忆景观的建设尤其有效。所谓文化记忆景观是基于文化记忆中的集体记忆基础上的学术概念,它一般由若干的记忆场所构成,而这些记忆场所包含两个信息一个是物质的,而另一个则以故事等精神传递存在。当然,这两个信息相互依存,物质意义上的文化景观是精神传递的基础,而脱离精神传递的所谓文化记忆景观只能是一座毫无生气的建筑。纵观当下西部民族社区的所谓文化记忆景观建设大多出于旅游等功利性为目的,涉及到非旅游为基础的民族社区的真实物质和精神的建设还不是很多,基于真实生活的民族社区文化记忆景观建设更强调其服务社区成员的功能性。而以旅游为目的的文化记忆景观则存在以下问题。

1.文化记忆景观“娱乐性”:当前旅游性质的民族社区文化记忆景观建设是当前各地建设的重点,由于发展经济的要求,各地在旅游开发中“民族风”是其最主要的建设点,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旅游性质的所谓民族社区是不具备日常生活功能的,往往是游客一散就人去楼空。这种基于消费性质上的文化记忆景观建设往往忽视文化记忆的内在精神层面的传承性,从而造成文化记忆的虚假与造作。也给民族社区成员造成巨大的心理的失落,因为在大部分社区成员心理有些文化记忆景观具有神圣感的。一旦人为地娱乐化,会让他们感到与自己文化记忆有了隔膜,从而引起心理的不适感。

2.文化记忆景观建设的“简单化“:这里的简单化并不是指社区文化记忆景观建设要搞成”高,大,尚“,而是要仔细的从不同民族的历史风俗和信仰上仔细考研。从全国社区建设来看,一般只注重生活的方便性,很少考虑内在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即使有的社区增加的所谓人文景观也因资金,设计思路等原因往往“景不达意”。而真实的民族社区的建设中对于文化记忆景观的设计更因人才,资金乃至居民的接受程度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而很少有人进行实践,理论性的研究也不多。

二、文化记忆景观植入民族社区的方式

非旅游功能民族社区文化景观建设是与民族社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它摈弃“表演性”回归于民族代代相守的精神世界。非旅游功能民族社区文化景观建设要体现主要民族的民族特色,这些特色要最大限度保留一个民族的场地与精神记忆。激发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减少因文化冲突而带来的不和谐因素。

1.功能性与便利性相结合:民族社区的文化记忆景观建设首要考虑的是其功能性,民族社区的文化记忆景观要充分考虑所在社区成员的精神需求,它应该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应景之作,要为所在成员提供一个供感情寄托和交流的场所,民族社区不能以所谓现代管理而取消对文化记忆的物质提供。

2.简洁化和历史性相一致:民族社区的文化记忆景观建设当然不是简单的某个建筑的复制,它最大的作用是通过一个场景唤醒对一个民族过去文化的记忆,它可以是一个建筑或者是一个标示。只要能让人们回忆其文化渊源都可为文化记忆景观,比如羌族人多的社区就可以命名为“尔玛社区“在社区里可以很简洁的用一些富有民族标示物来提示居民的构成,同时使居住在社区的人们时时有一种对于自己文化的守望。如果有条件可以再建设一个能介绍自己民族文化,历史的社区历史馆。这其实对于文化记忆更为直接和有效。

民族社区稳定来源于对彼此文化和信仰的尊重,而这都要靠相互的了解。了解的途径之一就是文化记忆景观的科学合理的建设。只有这样,即能满足各个成员的心理要求,还为建设新时期的民族社区提供物质保障,也是为各个民族文化大发展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社区文化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文化,社区体育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

1相关概念辨析

体育文化一词最早直译为身体文化。我国学者把体育文化概括为“是在增加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为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体育文化本身是一种社会体育现象,从物质层面讲,体育文化主要包括体育生活方式、民族体育风俗、体育活动内容、体育审美等;从精神层主要包括,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念、意识、心理、道德等。

社区体育文化是社区的一部分,也是社区发展的一部分,其对于社区居民在体育锻炼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在社会中,社区体育的发展,既有其促进社区发展的目的,也包括其自身发展的过程。学校体育的主要发展环境是学校,其发展的基础也是建立在教育上的,通过体育教学和运动等,对学生等形成身体和心理的体育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加强。

2社会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的意义

大力发展体育文化,利用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对广大参与群体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激发参与者健身锻炼的兴趣、提高身体素质,而且可以提高社会整体素质、促进和谐校园。同时,还可以通过健身、健心,提高群体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想道德品质和体育观念,培养审美观,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

2.1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以“和谐”为理念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的精神乐园,也是学校追求的终极价值。高校体育文化通过体育的手段和内容教育、引导和感化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行为意识和习惯,发展学生的身体机能、增强体质,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行为,提升学生体育文化修养,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的内涵,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同时,推进学校“阳光体育”的开展和普及。

2.2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

社区体育文化属于较为新颖的概念,其主要范围是在社区,然而,由于社区居民参差不齐,在具体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上,就很难达到统一。将学校体育文化融合在社区体育文化中,可以将学校体育中的一些关键有效运用在社区体育中,对社区体育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同时,将社区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起来,还可以进行资源共享,提高体育设施的实用性,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完善的体育锻炼场所及设施,促进社区居民更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

3学校体育文化与社区体育文化融合路径

3.1以社区为主体的融合方式

首先,确定管理内容。在对于学校体育场馆、场地进行经营管理时要注意,明确工作责任范围。学校根据自身所拥有的健身活动器材,场地,场馆划分公共活动区域。在公共活动区域内学校与俱乐部共同拥有管理权限,根据学校场地的经营性质确定主要管理权限。经营俱乐部根据学校给定的区域以及公共开放时间选择并安排相应的活动内容。

其次,确定经费来源。在明确管理内容之后要注意区分两种形式的经营方式。一种是针对于广大周边居民以及本校学生公益性免费开放的公共类体育文化活动,这种形式主要是俱乐部开发体育服务产业,响应国家政策法规所进行的服务,这一情况需要国家或地方给予补贴,或者按照国家购买俱乐部的体育服务的方式。另一种是俱乐部承接的盈利性的商业服务,服务除在公休日时间承担的各类银行、公司特定的年度运动会或者趣味性活动外,还可包括场馆的租用等方面,此类服务有较为成熟的市场机制进行调控,因此俱乐部可以自给自足完成经营。

另外,完善管理监督机制。针对现阶段提出的俱乐部经营模式,由于其包含了不同的职能部门,因此社会资本对于学校场地运营管理就需要学校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能部门来对俱乐部的运营状态,场馆使用进行合理监督,并要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的实施。学校由于接受着教育职能部门的管理与监督,因此在场馆运营上也需要满足各地区教育体育局的要求,各地区教育体育局要对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场馆的运营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及时对学校与俱乐部产生的体育活动公共区域运营发生的问题进行调和。

3.2以学校为主体的融合方式

以中小学学校体育为主的强化融合模式。以中小学学校体育建设为主的强化融合应当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活动在体育领域的作用,在满足学生完成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之上,应当充分的组织与安排各类体育竞赛形式。还可以通过多种类多形式的体育比赛活动,来调动社区范围的体育活动开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的体育赛事可以向社区开放,通过学校的赛事活动带动社区赛事的组织,同时也增加了学校体育教师与社区体育指导员或社区体育活动骨干的交流作用。

社区文化的概念范文第5篇

西安市民在社区音乐教育中所表现出的社区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社区音乐教育中的社区概念、认识相对狭隘。通过笔者调查问卷发现,35%的群众认为,社区音乐教育中社区的概念是以一个小区为单位,所以其只能发生在社区内,而社区外则不能称之为社区音乐,或社区音乐教育。但实际上,社区音乐教育中的“社区”却是一个相对较广的概念。现欧美许多社区音乐教育专家认为,很多需要社区音乐,并将自己的需要付诸实践的群众本身,便可建立一个属于他们所独立的“社区”。比如,学者阿尔奎斯特认为,一个由群众组织的唱诗班便可以称之为一个音乐社区(Ahlquist,Karen,ed.Chorus and Community.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04.);学者夏普认为,一次基于节日庆典或嘉年华的音乐一社会性活动也可以称之为一个周期性的音乐社区(Sharpe.Festivals and social change:intersections of pleasure and politics at a commu-nity music festival.Leisure Sciences.2008.);李·哈金斯认为,一个乐团或者一个群众组织的音乐集体,就可以称之为一个社区(Higgins.The community in community music:hos-pitality-friendship,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Eduction,Community Music Acitvity commission conference.2006.)。当然,笔者需要强调的是:社区音乐教育本身的发生地,也不仅仅是在社区内,可以说,将一个社区成员联系在一起并进行社区音乐相关实践活动的场地,都应隶属于社区音乐教育之“社区”的范畴之内。对此,学者安迪·拉格里姆斯认为,社区音乐的发生地完全不应该受到限制,而应覆盖城市可供发生的更多地方(Andy Lagrimas.Defining and Exploring Commu-nity Music.IQ,2009(7).)。依此,笔者认为:扩大西安市民对社区音乐教育中社区的认知以及音乐活动发生地的认识是势在必行的。

西安市民在社区音乐教育中所表现出的音乐性问题主要表现为:社区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元素仅仅是指正在发声的音乐——比如伴奏音乐,器乐合奏等。笔者调查发现:有大约45%的受访对象认为,社区音乐中的音乐仅仅是他们正进行的歌唱或舞蹈伴奏。但实际上,社区音乐中的音乐元素却是一个更为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音乐演绎,也包括音乐教授、音乐言论等多种不同的形式。李·哈金斯在论述社区音乐中的音乐时,曾分析道,其“不仅仅是社区中的音乐,另外还可能是更多的音乐一所有关于主张音乐的行为都可划归在内。”(Andy Lagrimas.Defining and Exploring Community Music.IQ,2009(7).)由此可以看出,社区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元素应包括:音乐言谈、音乐讲座、音乐表演、音乐伴奏等多个不同的方面。

西安市民在社区音乐教育中所表现出的教育性问题主要为:对社区音乐中教育与活动的关系认识不清。在笔者所采访的相关人群中(以老年人为主,另包括少量中年人),其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社区音乐教育”究竟是什么,而只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是“社区音乐活动”。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社区音乐教育在中国时日尚短。不论是英国学者李·金斯对社区音乐教育中文增刊的选录,或者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筹建的“社区音乐教学学术委员会(后改名为社区音乐教育中心)”,都发生在近五年之内,而较国外成熟的社区音乐教育相比,差距较大,所以市民认识不清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第二,中文本身翻译问题。几乎在引入“社区音乐教育”这一概念时,我们便面临着这一概念经翻译后所出现的认识问题。比如,我们在引入这一概念时,将国际组织CMA翻译为社区音乐教育委员会,但这一组织中的“A”实际并非“教育”之意,而是英文单词“Actvity”的缩写,所以,这一单词实际并非“教育”,而是“活动”之意。由此,笔者发现:国内学者在谈到“Community Music Acivity”时,几乎都将其翻译为“社区音乐教育”。比如在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期间,有学者将“Harmonizing the Diversity that is Community Music Actvi-ty”翻译为“社区音乐教育创造和谐之声”。而经笔者查证发现,国外在谈及社区音乐问题时,几乎很少使用真正的社区音乐教育,即“Community Musical Eduction(笔者注:按单词翻译为社区音乐教育)”或之类的单词,其基本使用“Community Music(社区音乐)”或者“Community Musica Activity(社区音乐活动)”,而只在谈到其目的时,多次提及“终身教育”。因此,笔者认为,中国学者在翻译“Community Music Actvity”时因忽略了其“活动”的直观意义,而造成部分群众对这一概念的陌生。第三,在开展社区音乐的相关实践活动时,我国现存在重“活动”而轻“教育”的倾向。经笔者对西安市社区音乐所掌握的资料看(人员构成、地域特色等方面),不管是其具有地域特色的秦腔、碗碗腔表演,还是歌咏或歌伴舞等形式,大多数是自律性的,人员流动亦相对较大,所以教育性相对较为薄弱。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之后,笔者必须强调两点:第一,社区音乐教育本身在中文翻译方面的确存在一定问题,这给我们阐释这一概念显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第二,就中文语境下的社区音乐教育而言,笔者认为,活动应是其具体形式,而教育则是其目的。李·哈金斯在阐释社区音乐这一概念时,便认为它是一种“介于音乐领导者与音乐参与者的一种音乐实践形式”(Lee munity music: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c.2012.),从中可以看出,活动应是社区音乐必要的实践模式,而所谓教育——第一体现在音乐领导者对音乐参与者的音乐传授上,第二体现在整个实践形式的目的。许多社区音乐教育的研究者对“终生教育”反复提及,亦是处于强调社区音乐活动的目的这一点上,这是应该加以肯定的。

以上笔者通过采访、调查西安市民所暴露出的几个主要问题——社区音乐教育中社区、音乐认识狭隘以及教育缺失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现西安市民对社区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在整体认知上存在问题,另外亦因认知缺失而导致其所参与的社区音乐相关实践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其主要可归结为:一、因社区认识不足而导致场地受限、社区与社区沟通性不强,没有形成资源的互补;二、因音乐性认识不强导致社区内音乐活动受限,相关音乐培训、或社区音乐学校建设存在一定的困难;三、因教育这一目的性认识不足,而导致社区音乐及其相关活动不能更好的体现地域文化内涵。因此,在试图重构、拓宽现理论基点后,改进实践模式同样势在必行。

李·哈金斯在论及如何理解社区音乐教育时,阐释了五个重要的因素,即群众,参与,地点,环境以及差异性(Andy La-grimas.Defining and Exploring Community Music.IQ,2009(7).)。而笔者认为,在将其主体对象,即“群众”搁置,则可以进一步启迪我们如何建构正确的社区音乐教育实践方式。其中,“参与”是主体的主动意愿,它将影响社区音乐教育的效果,其具体表现在“教育”这一环节;地点与环境主要表现在“社区”问题上;差异性则可以说贯穿社区、音乐、教育三个方面。借鉴这一整体思路,并结合上文所提及的,相关实践问题,笔者认为,西安社区音乐教育在发展规划方面应改进以下三个方面:

一、扩大社区认识,加强社区联系,结合社区优势

具体实施办法为:一是在突破“社区”的认知壁垒后,各个社区音乐的负责人应通过具体的“社区音乐”讲解减轻社区参与成员对“社区音乐教育”的认识局限,理解开展更广泛社区音乐活动的可能性。二是通过场地扩展、社区与社区音乐活动交流等形式,加强各区片社区音乐教育的有效融合,这样既能减轻社区音乐教育在现西安市各个社区相对零散的问题,又能通过社区成员更大范围的相互交流,实现活动的共同开展,以及筹办社区区域结合的社区舞台表演的可能;三是结合社区优势,主要是通过各社区的有效交流,提升负责人的组织与音乐实践能力、参与者的热情与积极性,并能通过社区的结合,扬长避短,拓宽社区音乐表演的范围。而从政府的角度看,则可以在场地扩展、社区音乐活动的筹办与组织、社区音乐讲座、社区音乐区片总结中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帮助。场地的扩展、监督与落实应是政府对社区音乐活动进行有效组织的前提条件,通过合理安排各场地资源所举行的社区音乐活动,政府便能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同时,有效提升城市的文化积淀与内涵。另外,笔者认为,政府在合理规划各场地资源时,应考虑本地区社区成员的年龄、周边设施情况、社区文化特色等几个主要方面,依此,通过了解受众群体的具体需要、场地情况以及深层的音乐文化内涵,突出每一个社区的特色。而社区音乐联合开展后的活动组织与筹划,则既需要政府与各社区负责人与成员沟通,研究音乐热点,又需要通过合理的筹划、组织,发挥每一个社区的优势。

二、扩展音乐认知、拓宽音乐类型、提高音乐素养

笔者认为,在现阶段西安市社区音乐教育的音乐性问题上,扩展音乐认知应是亟待加强的。学者史蒂芬曾在论及社区音乐中的音乐时说,让所有参与者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甚至分享彼此的错误、激发灵感都是应所必须的(Stevens.Search and Retlect:A Music Workshop munity Music Ltd.1985.)。在此,我们可以看出:让参与群众充分了解音乐的乐趣并相互分享将会成为其音乐认知的动力。而在建立多角度的音乐认知后,亦必然会拓宽群众已知的音乐类型。比如,学者维布伦在谈及社区音乐教育的类型问题上,便鼓励社区音乐应该是“成百上千种不同音乐类型的混合”(Veblen.The many ways of community music.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ty Music.2004.vol.1 No.1.)。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仅仅可以丰富社区音乐教育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在社区内建立不同的音乐类型,吸引更多的、不同音乐审美需要的社区成员加入进来。而提高音乐素养,则应是一个更为漫长的过程,但这其中包括社区负责人及时调整每次活动的侧重,有效引领各社区成员完成活动,进而扩展知识面。

三、扩大社会资源、充分引进人才,提高教育质量

很多学者与专家将社区音乐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差异性归结为是否属于音乐学院以及各专业院校的教学管辖,但笔者应指出的是:社区音乐教育虽没有专业音乐院校的专业性,但亦不代表前者不需要专业性的辅助。而在实现社区音乐教育“终生教育”这一要求下,社区音乐教育应有效地扩大社会资源——音乐培训机构、文化馆、音乐厅的有效利用。例如,通过与音乐培训机构在社区中的联合,可以举办更多的社区性展演,而通过与音乐厅的市民公益音乐会、音乐会前讲座、交响乐团进社区等活动,有效地普及本社区成员的音乐认知。另外,笔者必须强调的是,社区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院校的重要关系体现在:可以通过引入专业音乐院校的人才,极大地丰富社区音乐活动的质量、活动的有效性以及教育程度的显著提高。学者库普曼曾在总结社区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院校的关系时,强调音乐学院的专业人才应通过筹备符合社区音乐教育环境的培训方案,实现社区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Koop-man,Constantijn,Community music as music education:on the educational potential of community music.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2007,25:2.)。在此,笔者进一步认为:专业人才的涌入不仅仅在教育这一环节,更应广泛参与群众的社区音乐活动,及时找到不足与漏洞,以改进社区音乐活动,加强社区音乐教育的专业化、有序化。另外,专业人才亦可以通过创造、改进本社区的音乐以进一步丰富社区音乐教育的相关内容。

通过以上三个从认识到实践层面的加强,笔者认为,其可对市民的素质产生以下几点积极的影响:

一是通过人才的不断加入,增强市民的音乐素质,提升其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从而将对其综合素质提高带来助益。

二是通过活动讲座的开展,为群众建立正确的、健康的音乐观念与音乐实践能力。

三是通过音乐类型的不断涌入,为市民欣赏更多通俗音乐、严肃音乐提供帮助,以提升市民与音乐厅、文化馆等机构的交流。

四是为实现市民终身教育的目的提供帮助。

五是通过各种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市民加深对本地区、本社区的认识,以及他们的地域内涵、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