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生;班主任;教育
作者简介:姬云飞,山东省济宁市,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五中学。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学生被放在了教育的主置,学生的发展备受关注。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对班主任的职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是能力和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教育的重要阶段,但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又敏感脆弱,因此需要正确的引导。班主任作为中学生的重要领导者,对中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中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学生的核心素养又称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改提出的一种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具备的、可以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品格,核心素养是一个系统的、广泛的概念,涉及了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简而言之,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学生发展都要具备的素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共同影响,它会随着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而不断完善。
二、班主任角色转型的必要性
深化教育改革的必要途径就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目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教育的重心,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各个教师都在探索教育学生科学有效的理念和模式。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提出,给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点燃了明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思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生教育的重点已不再是单纯围绕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更多是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思维能力、集体意识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必须重视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然而,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学校和家庭的重视,还需要各学科教师间的配合与沟通,核心素养打破了学科的界限,需要各学科教师共同协作,班主任作为这中间的桥梁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时就需要班主任加强和优化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此外,班主任也是家长和学校联络的主要媒介,班主任可以和家长形成良好的沟通,以保证学生核心素养能够更好地培养。
三、班主任角色转型的策略
(一)从教育协作者转为教师团队的核心
教师团队核心是对于所有学科教师而言的一种定位,在传统的模式下,各位任课教师往往只负责自己学科内的工作,任课教师间的沟通很少,难以形成系统的联动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班主任要转变之前的身份,以教师团队核心身份参与各个学科的工作中,以自己为媒介增强教师间、师生间的交流,改变以往孤立的教学局面,让学生可以将各科知识联系起来,得到全面的发展,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由学生的监督反馈者转换为家长和学校并肩协作的基石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支持,如果仅依靠一方,学生的核心素养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现如今,有很多家长不知道怎样配合学校来进行家庭教育,也不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因此需要班主任来加强家长与学校间的联系,班主任不只要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基本情况,还要给家长一些家庭教育的意见,缩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間的距离,形成“家校合力”的良好局面,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与学生进行更多的平等和谐的教学互动,更加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需求,及时帮助学生,鼓励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信,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建设与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以德育人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在学校中与班主任的接触最频繁,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品格都和教师有着很大的关系。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提高自身的修养,在学校要以正能量引导学生,正确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学校的时候,可以坚持每天和同学一起参加晨跑以及各种课外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又能够和学生拉近距离,这种行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建设优良的学风班风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是充满正能量的团体,一个班级如果学风班风优良,同学间、师生间就会相处的更加和谐,反之则很不利于大家的相处和学习。因此,班主任要和学生共同建设一个学风班风优良的班级,教师要充满正能量,对于学生优秀的行为和表现要及时表扬,多挖掘一些优秀的学生事迹,定期选出学习标兵和道德模范,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嘉奖,将优秀学生的名单事迹发到家长群里,引起家长的重视,家长在家中也对学生引导和表彰,这样,就能在学校和家庭都展开良好的教育工作,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推动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班风学风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幼儿;合作共育
一、幼儿核心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政策的了解学习不够
大部分幼儿家长及教师既不了解也没有学习过《素养》,只有少数幼儿教师听过该文件,且幼儿园及教育部门并没有组织幼儿教师和家长学习过,高校也大多没有组织教师进行过专题学习。
(二)对核心素养的概念理解不清
核心素养是超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认知、情感、能力”这些概念之上的一种整体性、发展性的概念。然而家长往往更关注幼儿“学到什么”“会不会数数”等问题;幼儿教师也大多以“说教”为主,教学中偏重“教”,而忽视孩子的“学”,忽视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导致核心素养被认为等同于知识。
(三)幼儿教师和家长自身核心素养水平不足
幼儿教师核心素养包括基础性素养即文化底蕴、专业性素养即教学能力和发展性素养即学习能力。家长亦是如此。核心素养的提升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幼儿教师和家长自身核心素养水平的不足,对幼儿影响至深。
(四)高校、幼儿园、家庭与社区没有形成教育合力
当前,大多数幼儿园主导幼儿在园情况,家长主导家庭教育方面,高校主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但社区关于幼儿的活动却很少。他们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教育合力,而要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
二、幼儿核心素养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政策学习
教育部门和机构应加强对《素养》的宣传学习。专家专题讲解,幼儿教师和家长专题学习,同时开展《素养》学习经验交流会,分班级或者分小组进行研讨学习。
(二)明晰核心素养内涵
通过《素养》的学习,明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各国都认为包括协作、交往、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这种国际认同进一步明晰了其内涵。
(三)提升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核心素养
幼儿教师提升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组织幼儿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家长提升核心素养,就能以更好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处理幼儿教育问题,更好地与幼儿园合作。
育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家庭教育学》等)
章创生(家庭教育专家,访美学者,著有《美国家训》)
《家人》:在采访中,有位母亲的故事让我们特别心酸。她的儿子上大学了,开学那天,母亲送他到学校,给他打扫寝室、布置床铺,为了让他尽快和同学搞好关系还请室友们吃饭。一切结束后,儿子对母亲说:“打扫得很干净,你赶紧回去吧。”母亲后来很心酸地说:我为他做了这么多,他连一句谢谢都没有。
谬建东:中国父母历来重视子女社会适应性的教化,却忽略了其他。他们表面上十分忙碌与辛苦,实质上剥夺了孩子太多发展的机会。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的爱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神经质。做父母的很难遏制自己对孩子的爱和关怀,而这些关怀往往超出有益的范围。”
章创生:西方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让孩子独立。所谓独立,初级阶段就是生活能自理,中级阶段是能自己独立思考问题,高级阶段是能正确判断、选择,能迅速适应社会。
在美国有句话,叫“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中国的父母是跳过前面两个阶段,直接进入最后阶段,少了前面的奠基,后面自然也是失败的。
《家人》:这是否也说明中国的父母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本质?很多父母说“我只要孩子成才就好”,但什么是成才,怎么让孩子成才,却从来只是个模糊的概念。
章创生:可以这么说。家长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事,但其中大部分是该由孩子自己做的。而本该由家长亲自传授的东西却被忽略了。这也有国情的关系。
美国孩子敢和父母说:我不想念大学,我想去开咖啡店。中国孩子就不敢这么说,说出来一定会被否定。他们不敢独立思考,思考了也不敢表达出来。因为哪怕父母都不鼓励。但人格和思维的独立性,恰恰是父母最该鼓励和教育的。
谬建东:不敢表达自我其实也是因为长期缺乏思想交流导致相互不信任。父母觉得孩子不大学毕业就没有独立生活、谋生的能力,他们老怕孩子吃亏;孩子则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的想法,总否定自己。
《家人》:因为从来不敢放手,中国父母把自己折腾得很累。
谬建东:许多父母担忧的问题,例如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适应社会、如何不吃亏……恰恰不是教育该关注的问题。
大多数父母都需要系统地学习家庭教育学。会纠结于教育和孩子生活的小细节问题,说明父母本身就是不独立的,他们太依赖于孩子。一个不独立的父母如何培养出独立的孩子?
【关键词】中国;美国;家庭教育观念
人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结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儿童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家庭教育作为科学概念,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把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是指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郑其龙等编著的《家庭教育学》中指出:“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或分支。”从家庭教育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来看,家庭教育通常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的的家庭活动,是在人的社会过程中,家庭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作用。
观念是灵魂,是行动的先导,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因素,它直接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期望,以及对儿童教育的目标、途径、策略、方式及行为,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传统的产物,也是特定家庭环境、条件和氛围长期积淀的结果,由于中美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两个国家的家庭教育观念也存在千差万别。
1 家庭教育观念形成背景的比较
1.1 “伦理本位”与“个人本位”:家庭制度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动而变动,中国的封建社会完全是家族政权,它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主张礼、忠、与恕。传统的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势必以家庭为主要的运作单位,家庭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群体,在强烈的家族主义影响下,血亲关系成为家庭和国家相连的基础,因而中国社会的根基在家庭,家国同构是中国社会的典型特征。我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价值意识和孝道至上的伦理价值取向,遵循仁爱孝悌的道德原则,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关系中考虑,根据儒家伦理,人人都应遵守礼教,讲究恕道,不得乱来,并且我国重视家庭生活,借伦理而组织社会,消融了个人和团体的对立,被称为“伦理本位”的社会。而西方社会受文艺复兴时期追求个性解放、崇尚自由等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基督教伦理的实质是提升自己虔信、增加个人责任以获得个人的救赎。这种理性的宗教伦理思想导致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温情,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利和公务性的关系。这种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导致美国社会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它们往往重视集团生活而轻视家庭生活,其社会根基在于个人,国家靠社会契约来维持。西方人依靠宗教统治个人,凝聚社会,从而确立了个人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利,被称为“个人本位”的社会。
1.2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生活在广阔的内陆土地上。内陆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得古代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人和自然的关系通常处在协调、融合状态,并不需要激化矛盾走向对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中国人包容万物的综合性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精神,使得中国人注重追求一种内向性的主体精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内陆文化”。美国人的祖先来到北美大陆之前大部分生活在欧洲沿海地区,以捕鱼、贸易和手工业为生。他们相信人的力量。崇尚发挥个性,勇于探险,富于挑战。他们讲究速度与效率,不满于现状。美国人的祖先来到北美大陆时哪里基本上还属于一片未开发土地,自然条件的恶劣、气候的多变使他们随时应付各种挑战,于是人和环境常处于一种相峙、对抗状态,也需要他们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了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新年。因此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外显性客体精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海洋文化”。
1.3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传统文化,辅以道家、佛家思想,形成了极强的内向型民族性格。中国个人被规定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人们总是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人生的意义就是整体性的自觉依附和归顺,自觉的奉献于群体的目标。“个人”“共性”“自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生长空间的。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基于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中国人主张个人融入集体,依靠集体,要成为集体的一员并在其中团结协作,共谋发展。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重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受基督教和新教传统的影响,美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强调个性原则,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为人应该为个人而生存。集体利益不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至上,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不容侵犯。因此,他们主张个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不喜欢受到外界的干预和限制,对别人的干涉和影响嗤之以鼻、置之不理。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成就,放纵个性,追求个人自由发展与自我实现,乐于标新立异,富于创新精神。
1.4 依赖性与独立性:中国人看重的是群体意识,注重整体价值,以群体价值观为取向的中国人具有较强大的内聚力。这种心态使大部分中国人对家庭、社会、国家都有强烈的义务感和使命感,中国人的生活以父母和家庭为中心,子女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以便互相之间有个照应。在家庭生活中,中国人形成了尊老爱幼、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受个体价值观的影响,在生活方面,美国人提倡“独立自主”,追求个人自由、个人自立、自由思考和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不超出法律范围,就不会有人去干涉,即使父母、兄长也无权干涉。这一点使美国人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去独立的求生存求发展,而不依赖父母不依赖家庭。在经济方面,美国父母人为从小挣钱不但可以使孩子懂得钱的价值,还能使他们学会计划用钱,为以后经济独立做好准备。到了一定年龄,父母往往鼓励孩子离开家庭,但并不勉强,孩子也人为不和父母生活再一起是值得骄傲的事,他们喜欢独立自主以表明自身的价值。美国父母也常用经济手段来促使孩子学习进步和刺激子女间的学习竞争,父母一般也不过多的干涉子女的私事,美国青年早熟的经济独立意识,正是源于这种早期的经济观念的教育。
2 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由于中美文化的差异,家长的教育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我主要从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和评价观四个方面来比较分析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2.1 儿童观:儿童观指家长对儿童的权利、地位以及子女发展规律的观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儿童被看成是“大小人”或“小大人”,忽视了孩子的实际水平,不顾儿童的需要和能力,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儿童,并且认为孩子没有什么个性。家长习惯于把自己的意志与思想强加给孩子,给自己的孩子画框框,孩子得按父母的认识和意愿去活动,不得超越父母的指令。长此以往,导致孩子依赖性强,失去了自主性和能动性,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由于受“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美国父母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有能力的、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有主动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他们在出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是自主的行动者,能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意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美国父母向来推崇独立、自主,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从不强迫孩子,并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父母还使孩子确信只有他自己才最知道他需要什么,应该做什么。他们虽然希望孩子能多多少少像大人那样行事,却坚决不让孩子进入大人的世界。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并成为强者,几乎每一位家长从不溺爱儿女,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2.2 亲子观:亲子观指父母对子女和自己相互关系的基本看法以及教养动机。不同的亲子观会影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态度和教养方式。
首先,子女的归属问题。在中国,在现实生活中,子女独立性的发展常常受到父母的阻碍,表现出一种违反儿童发展规律的状况。子女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一切都应服从父母的安排,儿童承载着来自父母的全部:从出生到成长,从上学到工作,父母在物质上给孩子提供全力支持,在精神上、心理上也同样是以所谓的“以孩子为重”。在父母看来,儿童是自己的,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心所欲地对其加以操控,并把成人的一切意愿强加到儿童身上。儿童也须无条件按照家长的要求来行事。在子女面前,父母总是对的。常言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一切的理,都是父母的,一切的错,都是儿女的。这样使更多的家庭带有“专制”色彩,父母对儿童行为的期望更多的是“听话”,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才尽可能多地得到家长的认同,因而服从也成了孩子生活的主旋律。在这种思想下,儿童成为父母自我实现的对象,也是父母的“玩偶”。在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从不强迫孩子,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有自己的爱好、选择、隐私、交际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作用不是制造者、决定者,而是参谋和朋友。
其次,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在我国,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是无限的。子女的一切可由父母决定,从出生到成人,为使孩子少走弯路,父母往往替他们决定一切,包括生活、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的道路,可以说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是无限的。在美国,父母对孩子只承担有限的责任,他们不会为孩子包揽一切,他们尽可能为孩子心智的自由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正在成长中的人去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让发展中的人去挖掘个人潜在的能力,发展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家长只要把孩子养到18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和同情心的人就算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完成了养育孩子的任务。孩子将来的路如何走,全靠他自己去奋斗,将来能否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父母似乎考虑的并不多。但同时,美国父母对孩子并不是放任不管的,他们对孩子的有限责任表现在交给孩子四个“懂得”:懂得自身的价值,懂得对自己负责,懂得足够的性知识,懂得尊重他人和守法。
2.3 人才观:人才观指父母对人才价值的取向和对子女成长的价值取向的观点和看法,它影响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望子成龙”与“望子成人”是中美家庭教育人才观的区别所在,也是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本质区别。
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传统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历代的“学而优则仕”和所谓“光耀门楣”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成长就是升学的观念,家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由于这种期盼,大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在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为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及公共意识等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另一方面,受传统“家庭本位“观念影响,子女负有彰显家庭,荣耀父母的职责,子女的前途决定了全家的命运。因此,中国家长重视将孩子养成“龙”,希望他们出人头地。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独立性、自主性,抹杀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主动精神,成为家长的“隶属”和“附庸”。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普遍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强调选拔功能,始终把应试教育与升学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差异。许多地区调查表明,升学成了家长对子女的唯一希望,也成了孩子家庭教育的中心,成了家庭教育的唯一目的和任务。中国的多数家长注重孩子最后的成绩,更确切地说是考试分数,他们很少去倾听孩子诉说学习或活动的整个过程。若是考完试,家长们多数只问“多少分”,当孩子取得了高分,孩子会得到一番赞扬和鼓励,他们会认为孩子的发展很健康、很正常。相反,得低分的孩子则会找到怒斥和冷落,家长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忽视了孩子体育、艺术及个好等方面的优点与长处。若是参加活动,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名次以及是否得奖,而很少去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无形中片面强调成绩,淡化了身体、心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劳动技能等其它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与中国相比,美国只有两三百年历史,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思想,因此美国人比较崇尚个人发展,实现自我,是“个人本位“观念。美国家庭教育是”望子成人,这个“人”是社会的人。其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基于这种观念,美国家庭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等等。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发展各自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美国的家长在孩子们回家后,经常问的是“你今天思考过什么?”“向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他们注重的是孩子思考的过程、参与的过程,很少去关注分数,他们往往在与孩子分享活动过程中发现孩子闪光点,鼓励孩子大胆创新、自由创造,给孩子提供多种选择机会,提供参考意见,提供自己能提供的各种条件,营造一个平台和氛围并且注重启发教育。
从中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家长重视孩子自身选择,培养孩子尊重、责任感和智慧。而中国家长对孩子“成龙成风”期望过高,带有较强的功利心。3对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启示
3.1 引入自主意识形成主体性儿童观: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格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即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儿童只有被认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才能使家庭教育得以转变。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先例,无不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关注儿童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因此,家长应把孩子从小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的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现代化的儿童观。首先,应全面、积极、适宜地认识儿童,即家长应认识到儿童既不是无知无能的,也不是小大人,儿童有其不同于承认的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和创造力,是一个全方位发展的人,家长既应促进儿童身体的、智力的发展,也应重视儿童健康的心理、人格、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其次,家长应正确认识到每个儿童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别性,家长应让儿童在达到基本的发展外,还能按其自身的特点和可能去发展。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儿童是其自身发展的主题,即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积极主动的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总之,我们要明白,第一,儿童是人、儿童是成长中的人、儿童是终究要成为独立生活的人。
3.2 引人民主平等意识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观:亲子平等意味着孩子和大人一样是独立的人,具有独立思维、独立做事、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这也意味着孩子和大人需要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父母应该认识到子女是国家的公民、社会的成员、民族的未来,绝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应努力创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必须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只有这样,父母才能走出自我,持理智的、民主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待孩子,才能使孩子们真正拥有幸福和未来。另一方面,父母要一改过度庇护的养育方法,从日常生活指导开始,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能力,具备起码的自我服务技能,进而能够调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培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做社会的人,掌握在人群中生存的技能,具备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本领,使孩子成为自立的人。
3.3 引入全面发展意识形成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家长应该认识到,社会的发展需要在认知、能力、道德、心理、身体各方面都具有高素质的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个性及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只重智育、不重德育,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教育模式,按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德、智、体、美、劳、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同时家长还应认识到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需要的是多样化的人才。不管在哪个层次,哪个具体的职业上,只要是胜任的都是人才,并非只有考取大学才能成为人才。作为家长,要发现孩子的兴趣,了解他们的强项和弱项,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所有孩子,而是要珍惜孩子的特长,鼓励他们并提供条件,促使其能力得到发展,相信没和孩子都能成长,这才是正确的人才观。
家庭教育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永恒话题,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否,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而且影响到一代人在民族进步与繁荣中的作用,毫无疑问,其重要意义为全社会及每个家庭所认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变化,现代家庭和家庭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家庭教育中某些传统观念、手段及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国家的发展,也关系到我们人类的走向。因此,在对比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辉煌结晶的同时,自觉改善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观念,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
【参考文献】
[1]李子银.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2]闫海涛、左彩云.当今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五大误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3]许晓晖、庞丽娟.关于新世纪家长教育观念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4]郑其龙.家庭教育学[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9
[关键词]蒙古族;家庭教育;女性教育;青旗;洲国
中图分类号:G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1-157-01
《青旗》(1941.1.6-1945.7.23)是日本统治中国东北时期的产物,也是政府发行的蒙文报纸之一。它的发行一方面反映了日本占领者为其殖民统治需要大力加强新闻出版等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文化侵略措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蒙古族各界进步人士为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事业所做的努力。创刊词指出其宗旨是“蒙古民族全体的振兴和精神文化的发展”。
《青旗》共发行178号,内容丰富涉及较广。据统计,蒙古族家庭教育相关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卫生、家庭与健康教育”栏目。内容从家庭教育的作用与重要性、女性教育、学前教育、贤妻良母应具备的品德、新时代女性到作为父母应注意的育儿常识、科学的教育方法等事无巨细,系统的介绍了家庭教育与女性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本文主要对“养生、健康教育”栏的内容进行研究,论述时期日本在内蒙古地区的教育政策,同时阐述蒙古族进步人士在艰难地环境下为发展民族文化事业所做的努力。以期对时期蒙古族家庭教育及女性教育做一系统的介绍和分析。本文对《青旗》报家庭教育与女性教育有关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如下。
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教育可分为三种: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根本。初生的孩童如同一张白纸,家庭教育是这一张纸上的第一抹颜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这一抹底色的基础上着色,所以底色决定了这幅画的走向。
《青旗》报中刊出多篇文章循循善诱,劝导蒙古族必须要重视家庭教育,民族落后是因为轻视教育,忽略女子教育而导致的结果。并大力宣扬家庭教育对整个蒙古民族复兴与每个家庭兴旺发达的重要作用,激励广大蒙古族在人才培养中重视家庭教育的导向性。由于蒙古族自古以来采取游牧生活方式,坐落较分散,学校教育发展相较于其他民族非常落后,平均入校年龄在十多岁。因此入学前的十余年学校教育的空白期,家庭教育所承担的任务更加重要。
家庭教育中应注意不因独生子女而溺爱孩子,父母教育孩子的理念需要统一。家庭和睦,对子女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子女明辨是非后使其谨记作为蒙古族肩负的使命,为民族的未来而努力学习,培养其民族意识,成长为一个优秀正直的人。
二、女性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在《青旗》中指出,教育子女是家庭主妇的任务,须重视女性的开化即女性身体素质和知识素养的提高。模仿是小孩子的天性。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中子女主要依靠母亲的抚养教育而成人。最易模仿母亲的性格言行,母亲如果能受到教育,对其子女可进行入学前教育。如识字教育、讲求卫生、并且可以培养其忠诚朴实、尊敬长辈的优良品德。母亲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是任何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正因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者独一无二的角色,母亲的文化水平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成败。受过高等教育的贤妻良母,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子女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尤其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还没有定型的年龄,母亲就是人生导师。相反母亲如果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文盲,带给孩子的教育定是与知识型母亲天壤地别的。总而言之,母亲决定了子女的人生起跑线。因此女子教育决定着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未来,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时期鼓励女子入学,除个别的军校或者男子学校,均接受女学生。在蒙古族聚集地兴安省建立了兴安女子高中。康德三年(1937年)洲国中学校统计中,兴安省女子在校生人数为309人,男女比例约为5:4。本刊多次指出学习日本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办学模式,教育振兴蒙古族这一概念。对蒙古族文化教育的发展与重视不仅是当时日本对兴安四省的蒙古族采取的政策,更是一批蒙古族知识分子为了民族振兴而对这一政策顺水推舟,为民族文化事业而做出的努力。
三、科学的育儿知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