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直接融资的优势

直接融资的优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直接融资的优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直接融资的优势

直接融资的优势范文第1篇

一、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完善非公有制企业直接融资的市场环境

(一)完善股票发行审核制度,实现了非公有制经济在境内直接融资的同等待遇。1999年7月1日实施的《证券法》确立了股票发行的核准制度。核准制取消了过去股票发行的指标和额度限制,改变了过去由政府选择和推荐企业的做法,实现了企业发行上市的市场化选择,保证了非公有制企业在境内直接融资方面与其它企业的同等待遇。为了进一步提高股票发行的市场化程度,2004年初开始实施保荐制度,强化了保荐机构及相关保荐代表人的责任。2004年底,借鉴境外成熟资本市场的做法,推出了询价制度,实现了股票发行定价的市场化。股票发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在境内的直接融资。自2001年至今,境内证券市场累计筹集资金1915.8亿元,其中非公有制企业筹集资金439.6亿元。这4年多来在境内证券市场新上市的360家公司中,有187家为非公有制企业,占52%。

(二)推动股权分置改革,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制度平台。2005年5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制度建设,它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定价机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也将为扩大非公有制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创造更好的条件。

目前的最新进展情况是,截至2005年12月23日,沪深两市已完成或者进入改革程序的上市公司共403家(4家方案未能通过的不计算在内),占1350家(1381家上市公司,减去23家纯B股公司和5家历史上股份已全流通的公司以及中石油已收购的3家)应改革A股上市公司的30%,对应市值占比为35%。其中207家公司已经完成改革程序进入G板块,占1350家上市公司的15%,市值为5807亿元,占比约为19%。

(三)推动《证券法》和《公司法》的修订,为拓宽非公有制企业在境内直接融资渠道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框架。2005年10月,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证券法》和《公司法》。两法的修订为完善我国证券融资监管制度、加快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同时,《证券法》还降低了公开上市的股本要求,从原来的不少于5000万股变更为不少于3000万股,并授权证券交易所可以规定高于《证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留出了空间。此外,《公司法》对公司的出资方式、最低资本额作出了重大调整,确立了更加灵活的资本制度。两法的修改,为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企业直接融资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相关部门将在《证券法》授权范围内,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推进股票发行的市场化改革,为非公有制企业在境内直接融资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二、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板块,稳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

为了鼓励和促进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中小型企业、科技企业的发展,经国务院批准,2004年5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了中小企业板块。目前已经有50家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块发行和上市,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江苏等非公有制经济较为发达的15个省份,共融资120亿元,其中38家为非公有制企业,合计融资96亿元,占中小企业板家数和总融资额的比例分别为76%和80%。50家公司盈利能力较强、成长性较好。2005年三季度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平均净利润增长36.70%和15.21%,平均每股收益为0.31元。

新修订的两法降低了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及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条件,为创业板的建立提供法律保障。今后,相关部门将不断完善中小企业板块,在中小企业板块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经验,循序渐进地推进,及时化解风险隐患。针对中小企业的风险特点,采取有别于主板市场的监管措施,不失时机地推动制度和技术创新。根据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研究推进创业板市场的建设。

三、拓展证券公司股份转让系统功能,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非公有制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创造条件

2005年,相关部门与北京市政府、科技部、法制办研究拓展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功能,拟定了中关村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的试点方案。目前,试点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并将于近期正式启动。

试点工作的启动将为中关村科技园区非公有制企业为主体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股份高效有序的转让平台,为这类尚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吸收风险资本、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实施重组购并提供有效的运作机制。

四、鼓励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到境外上市

截至2005年11月底,在境外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境内企业119家,其中包括35家非公有制企业。上述35家非公有制企业境外首发、增发股票累计筹资18.9亿美元。此外,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但还未上市的非公有制企业共28家。

境外成熟市场监管制度比较完备,对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和信息披露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企业聘任有关中介机构及信息披露等成本明显高于境内上市的成本,规模较大的企业或特定行业的成长型企业较适合到境外上市。非公有制企业到境外上市也要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拟境外上市的非公有制企业应建立比较完善的治理结构,不断提高规范运作的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今后,相关部门将本着尊重市场规律,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监管效率的原则,一如既往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根据其自身发展需要,进入境外资本市场融资,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修订境外上市的有关法规,努力为包括非公有制企业在内的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直接融资的优势范文第2篇

一、SG钢铁公司直接融资基本情况

截至 2010 年末,SG 总资产 3 101.28 亿元,总负债2 037.00 亿元,所有者权益 1 064.28 亿元,资产负债率65.68%。2010年,SG实现营业收入1 975.34亿元,利润总额19.72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42.66亿元。根据未经审计的2011年前三季度财务报表,截至2011年9月末,SG总资产3 283.49亿元,总负债2 224.02亿元,所有者权益 1 059.47 亿元,资产负债率 67.73%。2011年1—9月,SG实现营业收入1 507.44亿元,利润总额15.90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24.94亿元。表1为截至2011年9月末SG直接融资情况(此外,SG下属的上市公司在2003年12月16日发行了20亿元可转债,全部用于冷轧薄板生产线建设,于2008年12月16日到期;同时,SG计划近期发行50亿元5年期的中票),可以看到,截至2011年9月末,SG已按期兑付的各类直接融资债务工具合计210亿元,待偿还的各类直接融资债务工具合计370亿元,每期债券的发行利率均在较大程度上低于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较多的直接融资,有利地改善了负债结构,降低了融资成本。

二、SG钢铁公司主要优势和风险分析

1. 主要优势分析

(1)相对较高的原燃料自给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截至2011年9月末,SG铁矿石资源总储量近10亿吨,另有远景储量5.6亿吨,为铁矿石供应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为钢铁生产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资源保障。在铁矿之外,SG还拥有较多的煤矿。2008—2010年及2011年1—9月,SG铁矿石和焦炭等主要原燃料的自给率均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如表2所示。整体看,随着SG新建产能的逐渐扩张和兼并重组的不断推进,2005—2010年SG产品产量占全国比重波动上升,有利于市场控制力的提升,见图2。SG在综合衡量钢铁板块需求及自身盈利状况的基础上,将一部分产品进行外部销售,有效提升了整体收入水平及盈利能力。

(2)随着新建产能的逐步释放和兼并重组的持续推进,SG区域市场控制力逐步增强。近年来,SG通过积极实施自身规模扩张和大力推进兼并重组,钢铁产业形成了“一业多地”的格局,生产基地涉及华北、东北、西南和西北。2005—2007 年,SG 产量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2008 年由于奥运限产等因素,SG 产量同比出现下滑。2009年,随着新建产能的释放,加之多次跨区域的联合重组,SG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大幅提升,分别为1 955万吨、1 948万吨和1 843万吨。2010年,随着新建产能的继续释放和持续的兼并重组,SG生铁、粗钢、钢材的产量分别达到3 174万吨、3 154万吨和2 978万吨。2011年,由于新建产能基本全部释放,SG钢铁产量同比保持稳定,由规模扩张转向产品结构的调整、升级,具体情况见图1所示。整体看,随着SG新建产能的逐渐扩张和兼并重组的不断推进,2005—2010年SG产品产量占全国比重波动上升,有利于市场控制力的提升,见图2。

(3)SG新建钢铁项目的装备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物流优势明显,具有较大的后发优势。近年来,SG在对原有装备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新建了较多的项目,这些新建钢铁项目的装备和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且物流优势明显,拥有良好的海运和陆运条件,且临近消费市场,在未来的竞争中具有较大的后发优势,如表3所示。

(4)SG按照品种划分销售的新理念,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按照“集中一贯、能级清晰、管理规范、简捷高效”的集中整体化管理要求,SG对钢铁产品销售实施了集中管理。近年来按照品种划分销售的新理念,进一步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建立了5个销售部,分别为:建材销售部,负责全国区域内普通建材的销售;优质型材销售部,负责全国区域内精品型材的销售;优质线材销售部,负责全国区域内精品线材的销售;板材销售部,负责全国区域内板材产品的销售;综合产品销图2 2005—2010年SG产品产量占全国比重售部,负责全国区域内钢坯、水渣产品的销售。整体看,SG实现了由贸易销售型向技术营销型的转变。同时为适应市场需要,SG销售渠道由中间商分销为主转变为以直供、加工配送为主(见表4),先后在北京、天津、秦皇岛、苏州、上海和宁波等地建立配送中心或销售分公司,直接面对用户需求,服务用户。

(5)SG属于国有特大型企业,易得到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SG属于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同时在兼并重组中易于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2005年,SG启动“战略结构调整搬迁”项目,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保障下,通过多渠道持续稳定地推进职工分流安置工作,根据既定的方案,SG通过新项目、退休、内退、面向社会分流4条渠道安置富余职工,截至2010年末累计分流安置3.45万人。截至2011年9月末,国家及地方财政累计共对SG搬迁支持资金184.15亿元,其中税收返还65.03亿元、增拨资本金60亿元、外埠企业划转破产补贴支持21.2亿元、人员安置分流方面支持20.93亿元、针对调整搬迁项目建设支持19亿元、税后利润收缴返还6.9亿元。

2. 主要风险分析

(1)钢铁行业竞争更加激烈,预计未来1~2年内钢材价格低位运行。近年来由于铁矿石价格波动较大,加之钢铁行业竞争逐渐加剧,造成钢材产品价格波动较大。2008年上半年,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推高了钢材产品的价格,但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逐步蔓延,使铁矿石和钢材价格均大幅下滑。2010年,主要钢材产品价格呈现波动增长。2011年1—9月,在成本提升的推动和下游需求的带动下,SG主要钢材品种价格与2010年相比均出现上涨,有利带动了钢材销售收入的增长(见图3)。但从近期钢材价格走势看,由于国内市场钢材需求不旺,社会库存由降转升,钢材价格由升转降。2011 年 9 月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材综合价格指数(CSPI)为132.30点,环比下降2.93点。预计未来1~2年内钢材价格低位运行,不利于钢铁企业收入及利润水平的提升。

(2)SG内部子公司盈利能力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近年来SG投资搬迁、新建及兼并重组项目较多,下属部分主要钢铁子公司生产和财务情况存在较大的不均衡(见表5)。其中,B公司由于设备处于调试期,总体支出成本持续大于收入、项目设计的总体经济效益还没有显现、先进的工艺流程和装备并未快速转化为经济效益,导致持续亏损;D公司是2009年被SG兼并的,前期一直亏损,同时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2010年以来,SG在原燃料采供、销售渠道建设、产品线优化升级、内部成本管控等多个领域对D实施整合改进,亏损现象得到一定控制。

(3)SG近年来有息负债规模增长较快,未来债务融资规模仍较大。近年来,SG总有息债务占总负债的比重逐年提高,债务压力逐渐增大。总有息债务中,长期有息债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占比较高,短期有息债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短期债券+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占比有所下降,具体见表6。目前,SG拥有较多的在建项目,未来几年上述项目除需要投入大量自有资金外,还需较大金额的对外债务融资,这将进一步增加资本支出压力,如表7所示。

三、SG钢铁公司直接融资目的分析

根据SG历次募集资金安排,除2008年企业债用于项目建设外,其余均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流和优化债务结构,下面主要对SG现金流和债务结构进行分析。

1. 现金流分析

2008—2010年,SG经营性净现金流分别为59.41亿元、45.40亿元和42.66亿元,出现一定的下滑;投资性净现金流分别为-439.46 亿元、-295.60 亿元和-318.08 亿元,建设项目规模较大,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导致投资性现金净流出增幅较大,预计未来1~2年投资性现金净流出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筹资性净现金流分别为445.22亿元、271.52亿元和330.58亿元,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具体见表8。2008—2010年,SG经营性净现金流与总负债之比分别为5.75%、3.14%和2.33%;经营性净现金流与流动负债之比分别为8.85%、5.84%和4.57%;经营性净现金流利息保障倍数分别为2.53倍、1.19倍和0.63倍。整体看,SG经营性净现金流对债务的保障能力出现一定下降,仅靠经营性净现金流难以满足投资活动需求,因此直接融资成为最优的选择之一。

2. 债务结构分析

2007年之前,SG的主要融资渠道为银行借款这一间接融资渠道,2007年以来转变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合。从表9看出,近年来SG的负债有如下特点:第一,总规模持续上升,几乎翻了一番;第二,资产负债率逐年攀升;第三,直接融资总金额虽然较大,但直接融资占总负债的比重始终在20%以下,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其中又以长期借款居多,由此使得财务费用大幅攀升。在上述特点之外,截至2011年9月末,SG未来有息债务到期期限结构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占30.33%)和5年以上(占24.89%),存在一定的集中程度,见表10。综合上述分析,根据自身经营的特点和财务需求,SG综合运用多种融资手段,仅直接融资即使用了短期融资券(均为1年期)、中期票据(均为5年期)和企业债(10年期+15年期)等多种方式,在较大程度上调整了债务结构,减轻了财务负担。

四、相关结论、建议和启示

1. SG的案例为众多企业进行直接融资提供了典型范例

近年来,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较快,但在不同规模企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之间仍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SG近年来通过较多的直接融资(符合存续期内公开市场直接融资债券金额合计不超过净资产40%这一限定),合理使用了多种融资手段。而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直接融资的金额合计较为有限,未来必将有更多的企业认识并体会到,通过债券市场进行多种形式的直接融资,节省的财务成本是实实在在的,因而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即使是SG近年来其直接融资占总负债的比重与间接融资占总负债的比重之差也始终在40个百分点以上,说明其未来仍有一定的直接融资突破空间,除目前的公开市场发行外,未来还可以采取发行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私募)等方式进行融资。2. 企业的整体实力决定了其信用等级作为信用债,信用等级是进行直接融资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以SG为例,由规模扩张和整体行业地位提升等因素决定,其信用等级也出现提升(2008年5月由AA+提升为AAA),这一变化也是与近年来中国整体经济形势的向好和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息息相关的。而目前,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力图进行直接融资的大背景下,有少数发债企业对信用等级存在一定程度的幻想,虽然可以理解,但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3. 企业的高度重视和相关中介机构的密切配合是直接融资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

以SG为例,其每次直接融资都是由总会计师直接协调掌控,相关中介机构的相关高层领导全部参与具体项目调度,有效提高了整体运行效率。同时,企业对发行时机的选择也有很大的技巧性。比如,2010年下半年SG计划同时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而当时央行加息的信号已十分明显,在各方的积极配合与努力下,9月29日SG 成功发行 1 年期 50 亿元短期融资券,票面利率为3.14%;10月15日SG成功发行5年期90亿元中期票据,票面利率为4.01%。而就在之后的10月20日,央行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4.86%提升到5.56%,3~5年(含)贷款基准利率由5.76%提升到5.96%。上述事件虽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更多的是事态发展的必然,有利的发行时点节约了大量的融资成本。

直接融资的优势范文第3篇

2000年以来,在保持融资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的融资结构也呈现出不断优化的态势。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中,人民币新增贷款占比较2002年下降36.3个百分点;企业债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融资占比分别较2002年上升6.8和1.1个百分点。在关注全国融资总量变化趋势和规律的同时,研究区域融资结构的运行规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4年以来《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提供的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表为基础数据,研究2000年至2010年11年间东中西三大区域融资结构的变化。

一、十年来中国区域融资结构变化态势

(一)三大区域直接融资量不断上升

2010年东中西部直接融资量 分别为19555.18亿元、4225.23亿元和2503.58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15.2倍、10.9倍和14.4倍。直接融资量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十五”期间,东部地区年均融资量为1304.37亿元,中西部地区年均融资量分别为244.60亿元和139.76亿元;“十一五”期间,东中西部地区年平均融资量分别为12637.00亿元、2237.85亿元和1220.05亿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9.7倍、9.1倍和8.7倍。

(二)直接融资中债券融资发展迅猛

债券融资量在“十一五”期间大幅上涨,呈现超越股票融资之势。东部地区在2000年到2004年间股票融资额一直高于债券,从2005年开始债券融资额开始大幅上升,2010年东部地区债券融资量高于股票4431.77亿元。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趋势类似,2010年,中西部地区债券融资量比股票融资量分别高827.93亿元和523.75亿元。

(三)债券和股票融资占直接融资比重不断调整和优化

从直接融资结构看,2001年至2006年,西部地区债券融资占直接融资比例一直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2007年至2010年,西部地区债券融资占比逐渐下降,股票融资占比不断上升,到2010年三大区域直接融资中债券和股票占比逐渐接近,债券约占六成,股票约占四成。

二、中国区域融资结构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间接融资占主导的地位仍然显著

2000年至2004年,东中西三大区域贷款占融资总量比重总体上升,比重在90%至95%左右,从2005年起贷款比重开始下降,东部下降幅度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2004年至2010年,贷款占融资量比重从高到低分别为西部、中部和东部,2010年该项比重西部地区为84.2%,中部地区82.4%,东部地区为77.6%。

(二)区域间直接融资量差距明显

十年来三大区域直接融资量基本呈现逐年上涨的态势,在2005年之前三大区域之间差距不大,从2005年开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2000年东部地区直接融资量是中西部地区之和的2.30倍,在2005年达到十年间最高水平为6.56倍,2007年至2009年该数值一直维持在4倍以上,直到2010年才降为2.91倍。

(三)东部地区直接融资占比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量比重在2004年以后明显上升。2000年至2004年间,三大区域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量之比差异均在10%上下波动,东部地区直接融资占比并不占优。从2005年开始,东部地区直接融资优势显现,到2010年东部地区直接融资比重分别高于中西部4.8和6.6个百分点。

三、进一步完善区域融资结构的政策建议

(一)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

中西部地区应着力提高企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以达到在金融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的门槛。政府应大力优化企业良性发展的政策环境,企业应不断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壮大自身实力。

(二)充分发挥集合票据和集合债券功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集合票据和集合债券面向中小企业和经济发展较为薄弱的区域,可以实现将规模较小的企业联合起来在金融市场发行债券筹资的目的,各地应通过第三方担保、信用增级等方式帮助当地企业获得发行资格。

(三)制定提高中西部直接融资比重的政策,推动中西部地区融资结构改善

应制定更为行之有效的区域发展规划,尤其要明确支持中西部地区提高直接融资规模。成立专门立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筹资主体,授权其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支持中西部落后地区和薄弱环节的集合票据或集合债券,并且建立透明化的运作机制以控制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绍兴市中心支行课题组,何起东. 关于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几个问题的研究[J]. 浙江金融,2011 (7).

[2]盛松成. 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理论基础与国际经验[J]. 中国金融,2011 (8).

[3]尹继志. 社会融资总量与金融宏观调控新目标[J]. 上海金融,2011 (9).

[4]岑树田. 广西区域融资结构问题研究[J]. 当代广西,2008 (22).

直接融资的优势范文第4篇

信贷成本主要是指银行与贷款企业交易时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包括搜索材料、谈判交易、监督实行等相关费用。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对整体的成本进行预算,实现成本的合理化。银行在对产业集群中的中小型企业进行信贷的同时,可以将信贷过程中的多重材料收集进行省略,大大降低了原本对同样数量中小型企业的贷款成本。通过这种集体贷款实现对银行资金的优化配置,提高了银行对回笼资金的利用效率。

企业的信贷成本受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人为因素方面主要是机会主义和人为活动中的限理性。环境因素主要为不确定的贷款风险和复杂的环境整体。这些对银行的信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银行对企业信贷的主要考虑条件。银行在进行信贷时,往往因为中小型企业的预算成本过高,交易时间、人力、资源等浪费程度严重而终止信贷行为,给企业的经济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产业集群对直接融资的效应

1拓宽融资通道

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中小型企业的直接融资效益,通过拓宽企业融资的通道实现企业的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在人与人之间或企业和企业之前等直接进行融资,实现资金的借贷。通过对企业和个人的相关不动财产进行抵押进行相关的融资行为,满足企业资金的需求。这种融资的主要代表是民间融资。在双方建立良好的融资沟通的情况下,进行中小型企业创业资本的流动,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进入资本市场产业集群

帮助中小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对企业进行直接融资。在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的情况下,将资本市场中的资金吸引到企业中,解决企业存在的融资困难问题。改善企业的资金现状,完善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实现企业高速运转,扩大企业的效益。这样才能提高融资的成功率,实现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

3促进政府融资

随着企业效益的提高,政府对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力度也会加大。政府会选取降低税收、减少税费、企业补贴、基金补助等多种形式对中小型企业进行融资,带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产业集群实现了产业融资的广泛效益,带动了企业的高端发展,实现企业间的良性竞争,促进我国的经济进步。

政府通过多种形式促进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发展,对这些企业提供必要的融资帮助。产业集群增强了企业的信誉,减少了政府对企业融资产生空洞的情况,提高了政府对中小型企业的信任度。在产业集群中,政府的融资可以很好地被使用,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总结

直接融资的优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经济结构;产业转型;金融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6-0022-02

一、 产业转型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内容

从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现状看,结构性问题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解决结构性问题,是在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能源、劳动力成本等诸多约束逐步强化的情况下,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遏制产能过剩,提高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的客观要求。只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才能夯实,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才能提高,中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得到保证。

我国早在1995年就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这些年来,由于政府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高度依赖,加之政府在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方面的措施和力度不够,因而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不快,以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增强。无论从“稳增长”的现实需要看,还是从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看,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都刻不容缓。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主体,自然,产业转型也就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内容。推进经济结构优化,首要的是要推动产业转型。产业转型的地位之所以如此重要, 是因为它与经济增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第一, 产业转型会驱使社会资源依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在不同增长率的产业之间实现差异化分配,促进经济增长。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而传统产业不断转化升级但市场份额有所下降的过程。 新兴产业代表着一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产业转型过程中劳动力、技术、资本等要素大量投入的“朝阳产业”。而传统产业中的“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 则需严格控制要素投入限制其发展,并通过兼并重组、破产倒闭等方式,使这些行业中的落后企业实现市场整合和市场退出。 产业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产业转型的初始阶段,由于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不可能一下子迅猛增加,而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抑制又会导致产出下降, 故新兴产业还无法弥补前者投资和产出下降给经济带来的漏损, 这势必对经济增速产生影响。而随着产业转型的推进,产业转型进入加速期,新兴产业的投资和产出迅速增加, 大大超过传统产业中发展受限产业投资和产出的下降规模, 使得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显著提高。

第二,产业转型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升级,形成结构优化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产业转型会推动国家主导产业的转换更替和产业体系的深刻变革,而这种结构优化效应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主要表现在:产业转型催生出新的主导产业并使其在产业群中的地位逐步强化,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产业转型使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产业部门向生产率高的新兴产业部门流动和转移,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产业转型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不仅能够提高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而且能够增强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促进各类产业协调健康发展,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利的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环境。

第三,产业转型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实现集约型增长。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建立在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基础上的。这种以大量增加要素投入和牺牲环境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以发展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转型,是对传统增长方式的“扬弃”。不搞产业转型,仍然恪守原有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向,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发生质的改变。反过来,产业转型也是改善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力推手。只有依靠产业转型,我国经济才能从传统增长模式中解脱出来,通过要素效率提高和新增长动力的推动,实现集约型增长,进而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切实的改变。

第四,产业转型带动的产业转型周期与经济周期高度相关。 产业转型进程影响产业转型周期,而产业转型周期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周期。由于在经济周期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经济增速差异很大,因而产业转型周期通过影响经济周期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产业转型是我国整个“十二五”以至以后更长时期经济工作的重心,其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就具有持续性、长久性的特征。顺利有序并且快速推进产业转型,是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推动产业转型金融必须转型

产业转型受制于政策安排、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微观经济主体的主观努力等诸多因素。其中,金融是推动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力和关键因素。产业升级、产业扩张、产业集聚、产业整合、产业并购等一系列关系到产业转型的活动,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因而要推动产业转型,金融必须主动转型。

由于间接融资在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有优势地位, 因而商业银行在支持产业转型过程中肩负重要使命。 商业银行应适应产业转型中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自觉调整信贷结构,不断创新信贷产品、信贷业务流程和信贷风险控制技术,使信贷结构实现“三个优化”。

一是优化信贷投放的行业结构,使信贷支持重点从传统制造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转变。 商业银行应该按照产业转型要求调整贷款重点,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和“两高”企业的贷款,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支持新兴产业时,也应考虑地区和企业差异,着眼于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避免一哄而上。同时,必须大力开发绿色信贷产品和业务,增加业务创新投入,扩大绿色信贷规模,促进我国以“高碳”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向以“低碳”为特征的绿色经济转化。

二是优化信贷投放的地域结构, 使信贷资金配置从侧重于经济发达地区向区域均衡转变。 产业转型既是产业升级的过程, 也是产业区域间梯度转移的过程,亦即产业升级和区域升级的有机统一。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凭借政策带来的“制度红利”和地利之便,成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吸引了包括信贷资金在内的大部分金融资源。在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之后,东部地区原有的一些优势正在消失,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力成本、 土地成本、 经济发展后劲、 政策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凸现出来。 顺应这种变化,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贷款支持力度,支持部分朝阳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有序转移, 支持东部与西部在科学的产业分工基础上建立紧密的产业合作,延长产业链条。应根据中西部的产业发展条件,大力支持其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

三是优化信贷投放的企业规模结构, 使信贷服务由只重视国有大企业向同时重视中小企业转变。 中小企业对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人口、增加财政收入、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然而,在经济减速、劳动力成本上升、 外部需求放缓等多重不利因素的挤压下,当前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变得很艰难, 其主要以制造和加工为主的旧有盈利模式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沉重压力。但受资金、技术、人才等条件的制约,又使得其转型之路十分坎坷。商业银行应转变信贷支持中的“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现象,努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适合其经营特点和产业转型需求的差异化信贷产品,为其转型升级创造较好的资金条件。

直接融资对推动产业转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优越之处在于:(1)直接融资的适用性较强。银行贷款要求融资主体必须具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并且能够提供价值足够的抵押物或担保,这种融资方式主要适用于进入成长期末端或成熟期的企业。很多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由于不具备贷款条件,难以获得贷款,但它们可以通过天使基金、创业基金等直接融资形式获得资金支持。(2)在货币政策紧缩背景下,贷款可得性大大下降,而直接融资工具的融资能力则不受货币紧缩政策的制约。(3) 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支持的重点是高科技企业,因而对产业转型具有金融推动和技术推动的双重功能。 目前, 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只有15%左右,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因而直接融资推动产业转型的潜力也十分巨大。

面对产业转型过程中经济主体对直接融资手段的需求,相关监管部门也应积极推进直接融资的转型。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要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改变传统制造业企业在上市公司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的状况,优先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处于改造升级过程的传统产业的企业上市,扩大这两类企业的上市数量, 充分发挥这些上市企业具有的产业吸附和产业扩张功能, 彰显其带动相关产业形成的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要规范发展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各种类型的股权投资基金,发挥这些基金在增加创业资本、支持新兴产业扩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优势。应创新直接融资方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使更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能够利用直接融资方式筹措产业转型所需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