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

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

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主管理 问题管理 合作管理 运行体系

1 加强自主管理

1.1 自主管理的特征及原则。这种管理的特征是:班主任通过积极的工作,让学生活泼主动地生活在班集体中,老师逐渐从管理的主体淡化为管理的参与者,学生经过老师的培训,逐渐从管理的客体成为管理的主体,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本班自主管理的原则是:心态优化原则。班主任必须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同时启发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学习、生活,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或解决矛盾时,应该从积极的一面进行思考,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一切,学会苦中求乐,失中求得。民主大于集中原则。班级工作与学生商量,老师想的办法即使是十分正确的,如果大多学生不理解,也应该“割爱”,暂时不用。一日三省原则。学生的素质有过人之处,容易衍出过度的自信,容易养成唯我独尊的心理,学生要每日反省自己的言行。时效性原则。班主任要注意学生的时间效率感,凡事都讲时间讲效率,班主任自身需要时间管理技巧,也要帮学生培养这些技巧,使之能在班级生活中穿梭自如。

1.2 自主管理的做法。抓好班级工作的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管理的组织有四个:学生会、学生值周委员会、住管会、社团组织。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自主教育通过学生值周委员会的工作达到。值周委员会的工作载体是值周组,值周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第一,按时值周,能使值周组的时间和精力到位;第二,值周标记明显,值周组长、委员都有特定的标记,有利于值周组组长落实工作;第三,岗位以固定为主,流动为辅,使值周的职责更加明确;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与事的关系首先要从琢磨事入手,学生能做的事教师不做,学生今天做不了、做不好的事,他明天会做得比老师更好、更巧。通过班务承包这一载体,使事与人到位。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首先要明确其教育意义,要安排好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班主任应有一份学生学习和生活指导意见,让学生在校每一时间都在做事、做实事。其次是时间的运筹,要对学生在校的时间和空间做好合理安排,应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在校学习活动的课内、课外及生活时间的“边角余料”。事事按时做,这是人的一种习惯――认真负责;这是人的一种精神――与时俱进;这是人的一种作风一踏实肯干。

自主教育是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实践,不仅能使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教育得到提高,而且能使学生的学业更优秀,个性更发展。我在自主教育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1)自己想做的事中启发自觉。教育的实践证明,每当学生自觉了,他们脑子也会开窍。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做点小事,再去看。有时候教师千呼万唤,不如让学生干点实事效果更好,让学生做他能做的小事。(2)培养学习目标意识。我认为自己的目标会产生动力,别人的目标不会对自己产生动力,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容易犯的毛病是把自己的目标强加在学生的头上,并错误地理解为学生应该有这样的目标。目标能否激励人的关键是他有没有这个目标的意识。

2 重视问题管理

常听到班主任抱怨,班里学生存在的问题太多、太杂,按常规管理制度实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表面上看似乎解决了不少问题,可是在解决的过程中又会出现不少新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实际生活中处处时时都会有“问题”。青年面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一口气写下了114个问题。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刨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因此,我们不应回避“问题”,应该使之充分暴露,使之为我所用,即有意识地选准班级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或有意识地引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研究分析,并尽快解决,让“问题”成为推动班级管理的驱动力,从而保证集体按照学校的整体要求健康而有序地发展。下面简单谈一下我对问题管理的处理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校 新课程改革管理 综合实力

学校本身是培养人才的场地,它不同于一般的企事业单位,其对象主要分为两类:学生和教师。因此,学校管理的对象也是这两部分,即:学生和教师。这样也就决定了其管理模式不能够沿用其他单位的管理模式。尤其,现如今新课程改革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学校管理应是创新的、个性的、多元的等等,强化学校管理的改革,借以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在此,笔者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粗略的谈一下如何加强学校新课程改革管理,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新背景下的学校管理是人性化的,对此,笔者认为: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来开展学校活动。笔者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提出人性化管理可以从两个层次同时进行,即:第一,以生为本。新课程改革将学生的地位放置很是凸出,倡导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凸显,同时也提出了要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样以来学校就必须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进行开展学校管理工作,诸如: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让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和教材等等,让学生主持班会、校会等等,给予学生自,让学生有表达自我、表现自我的平台和空间,借以来调动学生在学校的主动参与性。第二,以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和执行者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新课改中指出要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从而带动学校发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人性化的学校管理对于教师也应是以教师的需求为中心,加强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日常生活等等,诸如:我校对此提出了“员工第一,工作第二”的诱人口号。这样以体现关注学生、关注教师的原则来开展管理,能够从根本上调动教师和学生两大核心力量的动力和积极性,借以才能够促使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关注教师的生活、学生的自主性作用凸显等,更重要的是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到课改中来,给予他们学习和职位发展的机会,让他们有着足够的自和表达管理意见等等。

二、加强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和制度体系本身也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可以说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而一所有实力的学校都必须有着自己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氛围中能够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可以说,校园文化建设是整个学校的精神支柱。新课程改革也倡导学校管理必须要充分体现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特色和要求等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和谐校园建设,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自觉的遵守学校行为规则等等。从根本上将学校管理提升一个高度,即:以文化的视角和思维来开展学校管理措施。如:在进行校园建设时,可以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做到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蕴含着文化,真正做到“校园处处是文化,处处文化育新人”,最大限度的展示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校纪、校风、校训等等。如:将学校的墙都粉刷上文字、图片、故事等;将学校的牌子都写上一些文明、风趣的话语,诸如:草坪上可以写“不要让我亲你们噢!”还有橱窗、学校走廊、板报等都可以利用起来开班学校文化。在此,笔者还倡导每个班级都要有自己特有的班级文化,这样整个校园都会弥漫一种文化气味,将教育展示无疑,以软文化来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

三、开展多元化的校园活动

校园活动作为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属于学校管理范畴。对于小学生来说,行为规范教育等只有在与活动相结合开展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现如今社会背景是多元化的,而学生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鉴于此,笔者认为学校可以结合我们传统的节日合理的安排多元化的校园活动来诱发学生主动参与,进而再活动中生长自我、发展自我,深化学校管理。如:学校开学后和放假前的一个月可以作为安全教育阶段,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可以开展一些安全教育活动,诸如:防水、防火等活动;之后可以结合每个月份的传统节日来开展活动,比如:三月开展“学雷锋”活动、四月开展“书法练习”活动、五月开展“运动会”、六月开展“个人风采展示”活动、七月开展“收获”活动、八月可以开展“帮助他人”活动等等,以多元化的活动来推动每位学生、教师的全体参与,拓宽校园文化建设范畴,提升学校管理的质量等等,从而让学校真正发挥“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深化学校的综合实力。

总的来说,学校管理工作属于长时间的项目工程,而结合新课改创新学校管理则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我们应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元化的学校活动,借以来促使学校管理的有效开展,全方位的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范文第3篇

进入21世纪,也进入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类医疗机构都需要针对病人、医药等方面的数据管理及分析处理。这对医院等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处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们纷纷设立卫生信息管理的专业岗位,也急需相应的专业人才。

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指出:加强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将信息技术应用列入医学教育领域,建立多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制度,培养一批精通信息技术和卫生业务的复合型人才。[1]

针对社会的需求,医学院校设立了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以培养所需人才。高职专科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以职业服务面向就业岗位及岗位胜任能力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此类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

1 卫生信息管理的职业能力分析及岗位要求

在各级医院,专门设置卫生信息管理岗位,是近十多年的事,医学院校开设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也是近些年的事。近些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迅速,各级医院及医疗机构纷纷大力发展其网络数据平台,对卫生信息管理岗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作了相应的调查。

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式。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两部分,一是部分往届毕业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同学,他们在医院的相应岗位就业;二是医院的信息管理科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员。问卷调查共发放200份,涉及学生问卷160份,医院管理人员40份,回收问卷200份,有效率为100%。问卷调查设计的问题主要是涉及在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卫生信息管理岗位对于信息技术的职业能力需求。根据问卷的统计结果,我们进行了归纳整理,总结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应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在医院,卫生信息管理岗位归属于信息科,此岗位的工作范畴主要涉及医院的信息系统即医院数据管理平台的管理和日常运行维护,因此,要求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例如:熟练掌握常见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的使用,基本的网络测试和网络操作等等。

② 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和常见故障维修能力

在医院的计算机系统中,一般由医院数据平台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办公系统、诊疗系统三个部分构成。无论是哪个系统,核心是计算机,因此,管理人员要具备能够保障计算机正常运行的维护能力。并且,对于计算机出现的一般常见故障,要能够迅速处理和维修,保障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③ 具备数据库基础管理能力

现在各级医院都设置了计算机网络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全院的数据存储和信息处理。所谓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其技术实质就是数据库的管理的应用。现在常见的数据库为SQL、ORACLE等,因此,管理人员应具备这些数据库的基本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④ 具备计算机网络使用和日常维护能力

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是运行在计算机网络上,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的运行状态是必须保障的。因此,信息管理人员要维护计算机网络的日常运行,要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具备处理计算机网络的一般常见故障的技能。

2 高职专科医学校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技能人才培养现状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我们明确了医院信息管理岗位的工作需求。但在高职专科医学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和市场需求的岗位工作能力需求有些脱节,即不能胜任岗位需求,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中。

① 重医学知识,轻计算机专业知识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前几年主要开设在医学本科院校,这几年在医学专科学校也开设了此专业,但在专科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普遍都具有重视医学知识,轻视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特点。学校的主导思想,是医学知识的学习为主,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知识掌握为辅。但是,专科院校由于学时限制的原因,没能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医学知识,造成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同学医学知识学习不够深,信息技术也掌握不好的局面。

② 对计算机操作技能重视不够

某些医学专科学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医学知识、管理知识、信息技术三个部分构成专业的培养。这个人才培养方案看似不错,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学校重视理论教学,忽视计算机的操作教学。

③ 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不能完全适应岗位需求

部分医学专科学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照搬了本科院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忽略了本科院校的学制和专业培养的侧重点;或者仿照了信息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没有将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有机结合。毕业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不能将所学立即用于工作之中。

3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前面的岗位胜任力的调查分析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① 重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根据调查分析的结论,结合卫生信息管理岗位的工作需求,选择计算机课程,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从计算机基础教学,到专业教学,构建计算机课程体系,以涵盖适应岗位需求的计算机技能。

② 改革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课程标准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得知,以前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标准是适应一般技能的,没有突出本专业所需求的技能要求,因此,课程改革中,要根据岗位的需求,增删课程内容,修订课程标准。

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125-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发展。我国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仅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等教育、职业教育也陆续取得好的发展,基础教育更是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但是,在取得成就之时,我国教育也相应的产生了一些问题,于是教育改革逐渐进入人们视野。近些年,我国对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很大的关注。加快构建符合当下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也自然成为了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及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

回顾近十年来我国对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也反映出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改革的同时不断回顾思考,以取得更好的完善进步。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成就

(一)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开发、课程体系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都更好的来适应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对课程的学习巩固。在课程开发方面,新课程改革明确了课程开发的三个层次:国家、地方和学校。国家总体规划并制定课程标准。地方依据国家课程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规划地方课程。学校则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资源条件,调动校长、教师、学生、课程专家等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工作。在课程体系方面,新课程改革表现为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设置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中,教育内容进行了更新,减少了课程门类,更加强调学科综合,并构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综合课程,如在普通高中阶段设置的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二)新课程改革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新课改强调学习者自己积极参与并主动建构。在对知识建构过程中,强调对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的倡导,使学生在新课程中不再是传统教育中的完全被动接受者,而是转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者和主动学习者。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再是外在的专制者,而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都极好的促进了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好的推动教学的开展实施。

(三)新课程改革不仅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而且开始注重学生的品德发展,做到科学与人文并重,并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发展。新课程改革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需求,力求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能与自己的志趣相联系。

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问题

(一)新课程改革的课程体系略有些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把握和讲解,尤其是一些老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部分教师反应会表示不很顺手,甚至会陷入行动的“盲区”,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研究新课改,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方法,这给教师增添了比较大的负担。

(二)由于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加强,强调师生关系的平等性,这也使部分教师一时无法适应角色的转变,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短时间内并不能很好的将其运用实践。

(三)在教师培养方面,目前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能马上上岗,需培训一到两年,并且他们能否承担起实施新课程的任务,这也还是一大考验。而当前我国对高素质高能力教师的需求又比较大,因此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入职成为了一大问题。

三、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不仅要丰富知识,还应该不断充实自我,逐渐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教师要从过去对知识的权威和框架限制中走出来,在课堂上真正的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重视研究型学习。学校要重视广纳贤才。学校领导班子在认真分析本校教师素质状况基础上,可以为教师组织新课程培训,以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并能在实践中领会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融会贯通。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观看新课程影碟观摩课,派骨干教师走出去参加培训学习,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走进新课程的大讨论、演讲比赛,也可以相应开展一些教师论坛,讨论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和体会等。

(二)对于部分落后的农村地区以及条件设施差的学校,新课程改革还不能很好的开展实施。这种情况下,这些学校一方面可以向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申请教学资金,另一方面要鼓励广大师生积极行动起来,自己能做的教具学具就自己做,互帮互助,资源共享,以更好改善办学条件,推动新课改的实施。

四、结语

总之,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建立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新型学习方式,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很好的适应了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这条道路上,我们要不断的回顾思考并总结完善,以使新课改能够走得更远更强。

参考文献:

[1]张菊荣."新课改"三思[J].教育参考,2004(3).

[2]黄大龙,丁学东.课程改革面临的困惑[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10).

[3]元华.如何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J].宁夏教育,2004(01).

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影响;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家逐渐认识到了高中教育的重要性,对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促进其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全面开展了新课程改革工作,并且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新课程改革是时展的产物,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育模式与教育体系,不仅如此,新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能够加强高中物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的积极性。然而,在新课程改革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自己几年的高中物理教学经验浅谈新课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解决措施,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教。

一、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对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带来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如三月春风,为高中物理教学增添了新鲜血液,使之具备更强的生命力,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归还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直占据主置,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学生都是被限制住,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则不同,学生在课堂之上会拥有很多的发言机会,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想法,使之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不仅如此,归还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

2.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师生关系并不平等,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则是照抄照搬,不敢对教师的讲解提出任何质疑,只能盲目接受。针对这种情况,新课程改革对师生关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不能像原先那样仅仅考虑自己应该如何教学,更多的要考虑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在课堂之上,高中物理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提出的疑问,理解、尊重学生提出的与教师不同的观点,并要耐心地与其进行讨论、为其解答。

3.增加了高中物理课堂的互动学习氛围

新课程改革刚刚推行几年,有很多教师对其的了解和认识并不深刻,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保持虚心好学的态度与学生进行谈论、交流,这样会在无形之中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亲切感,不仅如此,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也会更加积极,久而久之,高中物理课堂气氛就会更加活跃、互动学习的气氛更加浓厚,相信学生的物理成绩也会有所提高。

二、解析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新课程改革的施行对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容乐观,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主观意识急需改变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都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旧教材了解得也更加深入、仔细,对高中物理教材中的难点、重点、考点都比较了解,因此,他们不愿意改变已经养成的习惯,觉得不能很好地把握新课程的内容,不了解应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安排,经常会出现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什么收获、教师迷茫不知所措的情况,根本体现不出来师道尊严。

2.学校相关领导对新课程改革的调度急需转变

目前,很多高中的领导因为害怕学生的成绩下降,影响升学率,在主观上并不是很提倡进行新课程改革,在升学率的重压之下,更多的人希望稳扎稳打,即使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仍然不能摆脱“题海战术”,实则还是换汤不换药,名义上进行新课程改革,实则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客观讲,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这几年,高中生的物理成绩确实有所下降,但是这绝对不能证明新课程改革是错误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高中生从小一直接受传统的教育,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新式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换句话说,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进行新课改是非常有意义的。

3.教育经费不足导致课程资源有待补充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这使本来教育资金就不充足的学校更是捉襟见肘,很多高中缺少物理实验仪器。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很多定理结论都需要通过实验证明得出,毫不夸张地说,想要学好高中物理,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要求有更多、更精确物理实验仪器,教育经费的缺乏明显很难满足该要求。不仅如此,一些高中不能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物理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困难,教师教起来也难度大,如果能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知识通过动画、音频等向学生展现出来,既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又能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解决高中物理新课程存在问题的对策

通过上文论述可知,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高中物理教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渐解决问题:

1.强化新课程改革教师的培训工作

高中物理教师是快速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因此,要想全面、高效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就要强化新课程改革教师的培训工作,改变其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和观念。不仅如此,还要大力开展新课改教学观摩活动,适时地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此外,各个教育区域还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在最大限度上帮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与新课改要求的差距,最终改变高中物理教师的教育手段和理念。

2.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各个高校教学设备之间的差距逐渐凸显出来,教学效果更是参差不齐,一些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仪器设备充足,教学质量自然就好,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而一些教学条件不好的高中则严重缺乏课程资源,连一些基本的需求都满足不了,更不用谈学习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教学和学生需求,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3.大力应用信息技术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逐渐走进我国的各项工作当中,教育事业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其他教学器具不可比拟的优点,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理解高中物理知识,既分担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通过上文论述可知,对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探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我相信,只有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分析研究新课程改革内容,对其充满信心,一定能够有效缓解现阶段的高中物理教育状况,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姚.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高中美术教育[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6).

[2]丁翠娟.新课改中农村教师投入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导刊,2008(10).

[3]黄建国,卢筱红,喻汉林.对推进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