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情境创设

在目前的高中数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严重不足,这主要是由于高中数学的概念、定理、计算方法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很多学生不能理解;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降低.新课改实施以来,很多学校将情境教学法引入高中数学课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使教师们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善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和作用

(一)情境教学法的含义

情境教学法是由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提出的.这种方法,是在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上,创设出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种种情境,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而生动,使学生在各种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掌握、利用知识.通过诸多学者和专家的多年研究,情境教学法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在语文之外的学科,如英语、数学等学科教学中广泛使用.

(二)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1.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往往采用的是日常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有趣的情境,提供一种具体的形象化的学习方法,这就有利于学生摆脱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厌学情绪.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为例,在过去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定义概念介绍——推导计算演练——应用结果验证”这样的教学模式,这种抽象的教学方式使得本来基础就比较薄弱的高中生更加迷惑,渐渐地丧失了学习兴趣.而在引入了情境教学法后,教师可以从生活事例、数学历史等角度入手,为学生们展示直观的、具体的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在使学生容易接受的同时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情境从教学方面讲,可以说是一种连接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应用的桥梁和纽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情境教学法之后,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再是“讲”,而应该是“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介绍知识内容本身,还要将相关知识激活,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鼓励学生在情境中自发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体验下学会、掌握并运用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要求较高,在运用过程中,可以促使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更新换代,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按照高中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便成为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创设生活情境

与众多学科一样,数学也是一门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科目,是从形象具体的生活原型中得出的抽象复杂的各种概念.但是,现实生活形形,并不是所有的生活经验都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呈现出来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熟悉把握的基础上对各种生活情境加以筛选和提炼.教师经过拣选后,再在课堂上模拟这些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学习内容,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更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教师可以用“怎样将数学课本直立于桌面上?”这样的问题引入教学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观察操场上阳光下旗杆与地面形成的影子,等等.

(二)创设直观情境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高中生对于某些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的理解会比较困难,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直观的情境,让学生们从形象的事例中领会这些概念、定理的产生过程,进而学会如何运用.另外,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可以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教学活动中.这种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结合,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能够将数字、图形和符号等数学知识直观的表现出来,通过多媒体演示,图文并茂,可以活跃课堂,对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讲授“二项式定理”之前,教师可以先复习之前课堂学过的“两数之和的平方”“立方展开式”,让学生对这两个公式中项数、次数、系数进行分析并讨论,得出它们的基本特征,然后让学生自行推导“二项式定理”,最后由教师进行具体讲解并进行证明.

(三)创设问题情境

任何科目的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个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们在自我思考和探索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高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总会有一些冲突,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也会与客观事实产生矛盾,这些冲突和矛盾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一种正面的情感体验.所以,数学教师要充分运用高中生这种心理特点,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避免出现学生只记得冲突,而忽略最终结论的尴尬效果.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中职排球;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88

李吉林老师通过多年的悉心研究与实践,在多种教育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现代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在其教学模式上,一直沿用着我国的主流教学方式,它与分层教学法以及合作学习法是我国教育方法中的三座大山。经过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发现情境教学法已经在我国各大高校得到了普遍运用,但是在中职院校的排球课上,却还没有发现情景教学模式的运用。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设定一个与课堂授业内容相关的、比较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通过对情境的思考、联系与教师的示范,学生可以更透彻地了解教材,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同时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氛围。这种教学方法,我们称之为情境教学法。目前,教育界对于情境教学法有很多界定,但是笔者还是比较倾向于上述的概念。通过查阅一些研究成果,笔者发现,情境教学法在中职院校中还是非常有效果的,因为中职院校的教学特点以及教学模式提高了情境教学法的可操作性。

二、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排球课堂中运用的具体策略

(一)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深入到校园之内。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了新世纪之后中职院校课堂上的一种常用教学方法。在中职排球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在排球课上结合多媒体教学创设课堂的教学情境,在增加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效率的同时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正面双手垫球”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会发现有的学生在做双手垫球这个动作的时候都会出现一点错误,教师即使做出了动作示范还是免不了有的学生理解不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制作一个教学课件,利用两段视频动画来帮助学生改正动作中的错误。第一段视频的主要内容是讲解正面双手垫球时脚的蹬地技术,将蹬地技术做一个视频分解动作。教师为了360度讲解这个动作可以在课件中用箭头表明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轨迹。另外,教师在课件中可以适当降低动作的运动速度,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个动作。第二段视频就直接进入主题,讲解如何抬臂以及如何跟上重心。两个视频将“正面双手垫球”这个动作进行分解,可以使学生根据多媒体视频一步一步进行训练,加快掌握这个技术动作的速度。

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建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动作分析,成画的视觉冲击可以加深学生对多媒体呈现出的情境内容的印象。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与多样性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在中职排球教学课堂上多加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加快课程进展,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结合教学比赛创设情境

中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年龄普遍比较小,很多学生在进入校门之后才第一次开始接触排球,所以很多学生的排球基础很差,球技战术能力就更加薄弱了。为了加强学生的球技,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设排球比赛,利用比赛情境教学快速提高学生的排球球技。

虽然是利用比赛来开展教学,但是教师可以让这个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场比赛,但是比赛的结果并不是计算比分,而是让每一个上场的学生对自己比赛过程进行总结与分析。教师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裁判与讲解员。如有的学生发球失误,有的接球动作不对或者不及时,教师都要将这些一一记在心里,可以在中场休息或者是比赛结束之后,将这些失误分别讲解并纠正。针对发球失误的学生,教师要向其讲解如何发球才不会失误、二传手怎样配合才能不会与队友配合失误……当讲解二传手的传球技巧时,教师也要向其他位置的学生讲解如何与二传手配合。当球传起来之后如何跑动才能准确击球等。

进行比赛的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实际操练模式。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善于发现在比赛过程中有利于教学的教材点,并且利用这些教材点帮助暂时还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让他们在观赛的同时就可以掌握排球球技。

(三)结合趣味游戏创设情境

无论是理论讲解还是实战演习,一味强调战术和技巧的提高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感,使球技不好的学生甚至对上课产生排斥的心理。为了避免这一状况的发生,教师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小游戏,利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训练学生的脚步移动能力以及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摆上若干个排球,分别是硬式排球、软式排球和气排球,将学生分为两两一组:一个发球,一个接球。由于三种排球的重量不同,所以发球的力度以及球落地的位置也不尽相同,这就相应训练了学生移动脚步的意识与能力。在训练过程中,接球的一方如果是男生,接球失误时就被要求做俯卧撑或者是仰卧起坐,惩罚的个数视没接住球的个数而定;接球的一方如果是女生,则可以让其表演节目,随便什么节目都可以。虽然这可能不算一个正规的游戏,但是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

结合游戏来创设教学情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排球球技,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技巧。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抓住任何机会来进行趣味教学,只要有机会,就可以将教学变成一个现成的游戏,游戏规则还可以让学生设立,还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语

中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有用的技术型人才,利用情境教学不但可以提高教师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排球的各种技巧。因此,教师要重视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排球课堂上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音乐;运用措施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及特征

情境教学法是我国新课改中提到的一个新兴的教学理念,主要指教育者要善于利用语言描述、图画视频、实践体验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身临其境般的理解和认知,以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的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其实该教学理念在我国教育史上也是源远流长,许多中外教育家也倡导通过情境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比如,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表示了教育学善于利用情境对学生启发和诱导的重要性;“乐由情起”也说明音乐是有情感带动出来的,体现了音乐是特定情境下的感情产物,也印证了本文的主题,情境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情境教学法主要有以下特征。

1.形象性

情境教学就是要求教学者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出一种教学情境,表示了情境教学需创设出形象生动的情境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感知和理解。

2.启迪性

这也是情境教学法的目标,任何教学方式方法都需具有很好的启发诱导作用,而情境教学就需要通过形象情境去启迪学生的智慧。

3.情感性

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是有直接的调节和辅助作用的,一个好的情境教学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增加对知识的认知和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中的运用

1.讲故事,通过语言表达歌曲意境

情境教学法最简单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语言描述法,可能很多时候没有提供特定情境的条件,这就要求教育者需通过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描述来呈现出歌曲中的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白歌曲所表达的含义,从而能发自内心地歌唱出来。比如,《红星歌》这一首赏析歌曲,小学生并不了解国家历史情况,音乐老师则可通过讲述这首歌曲的背景故事及年代的英勇事迹,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使他们明白人们为什么歌唱,

歌唱祖国。把这一种爱国爱党的精神情怀传达给学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运用多媒体教学体现歌曲情境

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也在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高科技信息技术信息量大、生动形象的特点为情境教学提供了一个有效渠道和途径,教育者可以通过图像、音频等材料很好地传达出歌曲中的情境,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活力。

3.善于利用自然生活展示音乐情境

真正的情境教学不是把课堂局限在教室中,而是善于利用户外和实践教学。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是有限的,因而教育者可以适当地带学生走入大自然去感受音乐中描述的情境,花草鱼虫、蓝天白云都是很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就能很好地感受到音乐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从而使学生能发自肺腑、真情实意地去唱歌曲,以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和水平。

4.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创设情境

在小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也会产生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等娱乐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还能很好地传达其音乐中的情境,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比如,《火车来了》这首歌曲,很好地表达出对坐火车的喜悦,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开火车的游戏来创设这首歌的情境,由老师扮演司机,学生们扮演乘客,一边配合音乐一边开火车,把音乐融入游戏中,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了。

三、结论及注意事项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善于情境教学,可以很好地把刻板的课本内容转换为一种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中感受音乐中的知识和内容,从而能启迪诱导学生,使其在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唱出歌曲,以提升小学音乐教育质量和效率。但是,在运用此方法时,教育者们需注意以下几点事项,否则会适得其反,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1.设计情境及选用模式时,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水平及认知发展水平

比如,年级较低的学生,可能对户外活动的方式更容易接受,那么在两种教学方式通用的情况下就可以选择户外教学的方式。

2.教学情境法还要结合实际教学目标,不要本末倒置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知识的传达,那么,教育工作者不要把重点放在创设情境上,而是通过创设情境来实现教学的目的。

3.使用情境教学法时设计要自然、连贯,不要为了创造情境而刻意使用

教学方法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否则会使得教学显得矫揉造作、不切实际,带来教学的反效果。教育工作者利用情境教学法时注意回避这些事项,就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1]彭振光.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3(7).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乳腺外科;应用

在临床外科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于临床外科的学生来说,存在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动机等都需要有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鼓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即动力,是能够让人、动物去做某些事情的一个动力、原因。还有学者认为,学习动机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功能,绝不仅是让人或动物产生去做某事的欲望,不同的动机对人都会有不同的效果,应用到实际中产生的反响也完全不一样。因此,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并提升学习效率,成为了许多临床教师关注的重点,在本文中,笔者则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和实践

1.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从基本概念上来说,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再现式"教学方法有本质上的不同。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的形式,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并对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造力加以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以任务为前提,让学生不断去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然后受到任务的去佛纳甘,能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积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学识。

1.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环节 要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要围绕"任务"来展开,因此,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任务"中来,并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主要的步骤有"建立情境-明确任务-完成任务-评价反馈",每个步骤要换换相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并努力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具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如下。

1.2.1建立真实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对于乳腺外科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为学生引入或创造一些带有相关感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相关的情境体验,在身心得到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对课时教学的内容加以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加深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建立真实的教学情境是整个任务驱动教学实施的第一步,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展开思维。

1.2.2明确一个"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就是要明确"任务",此时要结合所学的内容,比如在乳腺外科护理课程中,可以结合病例来设置任务。假设有一名患者,年龄35岁,症状为胀痛、皮温高、压痛,诊断为急性乳腺炎初期。设置任务:对患者进行病理知识教育和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病情,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保护等,如果出现皲裂要懂得如何缓解症状。在教学课程中,将"任务"作为思考的中心,并引导学生围绕中心任务进行探索思考,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3]。

1.2.3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 在"任务"布置完成后,学生主动对人物进行分析解答,然后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或自主完成的方式来解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颠覆了传统课堂中教师为学生讲述解决问题办法的教学模式,而是由学生先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等,真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核心的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由学生之间自主组合成为学习小组,每个人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包括护士长、护士、患者、主治医生等等,对乳腺外科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模拟演示,然后彼此之间观察有无错误和疏漏,再积极讨论解决的方法。鼓励同学之间共同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能够互相碰撞、互相弥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1.2.4后期的反馈与评价 评价也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评价时,可以从三个反面来展开。①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评价。观察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乳腺外科中,治疗和护理的操作中,是否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等,学生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决定着未来在工作中的观察力;②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对这一项目进行评分时,可以从静脉输液操作、负压吸引器引流操作、术中护理步骤等等方面来进行评价,结合理论与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③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主要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情况,分析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概率和在小组同伴帮助下解决问题的概率,然后分别进行评分,可以作为对学生个人应对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判断。

2 在乳腺外科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2.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激发学生自我思考的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只是依靠教师的讲述来学习,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与拓展思维的能力,让乳腺外科的课程变成学生探索知识的旅程,帮助学生以发散性的思维来解决问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都得到提升。

2.2让乳腺外科的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乳腺外科的教学本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断进行互动探索,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环境下,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距离减小,将学习变成一个共同探索的过程,让课堂充满人性化,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不断的思考和讨论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积极配合教师的引导,扬长避短,并与其他同学之间共同合作,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整个课堂的氛围也变得活跃起来。

2.3创造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就是设置任务和完成任务,通过对任务的设立,将学生代入到课堂中去,然后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完成了任务之后再设置新的任务。把对乳腺外科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形成一个学生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黄继冶,吴淼生,曾作财,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动物外科与产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兽医导刊,2012,13(08):10-11.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法;英语;听说能力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简介

支架教学法是源于西方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基于前苏联著名学者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而提出的,在西方支架式教学法一般被定义为通过为学生提供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以起到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并逐步实现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犹如建造一座大厦,学生当前所储备的词汇,所具备的语法知识和听说能力等是建造这座大厦的砖瓦,而老师的指导则是建筑理论、设计思路及操作方法等“概念框架(支架)”,只有在“支架”的支撑下学生才能完成英语这座“大厦”的建造。当学生在教师所构建的“支架”支撑下完成几座“大厦”的建造后,教师再撤去支架,让学生独立去完成英语听说能力这一“大厦”的建造工作。

二、支架式教学法步骤

1.搭建支架

围绕当前英语教学主题,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搭建合适支架(概念框架)(图1)。例如在讲述美国医疗制度时,教师可以描绘出美国医疗体系的示意图,让学生在示意图的引导下去探讨美国的医疗的制度。

2.创设情境

一般来说,在刚行教学时,学生的思维游离于教师所搭建的支架之外,这时老师要充分例用音频、影像、动作、图片等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支架中的一个节点或一个部分,然后进行支架式教学。

3.引导探索

当学生被教学情景引入支架后,教师充分发挥支架的作用,让学生按照原先所设定的概念框架进行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最后达到无需教师支架的帮助而自己攀登英语听说能力高峰的目的。

4.合作学习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学习心得,取长补短,以优化自身知识,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在实验的前期阶段以老师搭建支架为主,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和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减少支架的搭建让学生更自主的去学习。

三、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方法

从众多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支架教学法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因此任课教师要大胆的把支架教学法运用到英语听说教学中去[2]。当然运用支架教学法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以保证支架式教学法效用的发挥。第一是适用性,搭建“支架”要以适用性为前提,“支架”不一定非得是多么高深的理论,一个图表,一段影像,甚至一个鼓励的微笑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当作支架来使用。第二是适“地”性,从“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学习支架示意图”(图1)中可以看出,支架只有搭建在最近发展区域才能起到提升学生能力的作用,如果搭建在实际发展区(第一发展水平区域),则多此一举;如果搭建在潜在发展区(第二发展水平区域)支架则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会起到支撑学习的目的。因此支架只有搭建在最近发展区并靠近实际发展区的位置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第三是适度性。当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要及时撤去支架,让学生自主去攀登英语听说能力的高峰,否则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对支架产生依赖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课堂体验。在支架式教学法中,生动形象的情境起着引导学生进入支架的作用。在创设教学情景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支架教学的需要,例如如果以问题为支架,则教师可通过设立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来创设情境,最终达到引导学生进入支架问题后再进行支架式教学。

3.适当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

合作小组教学法是支架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梳理和总结阶段。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首先要注意分组的科学性。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5-6人是最合适的小组人数。并且小组成员要尽量保证有男有女,有英语听说能力较高的学生,也有英语听说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同时兼顾学生之间的关系和人情。其次要规范合作小组的表述方式,每个小组中均设发言人一名,小组讨论总结成果的表述、与教师的交流等主要由发言人来完成,其它成员只起辅助作用,发言人由组内成员轮流担任。最后教师要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清理和总结,以统一认识。

目前我国中学生自我表现欲望较为强烈,小组合作教学法中的“发言人”制度能够让学生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后进生体验到“万众瞩目”的感觉,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从而有效提高他们学习英语听说的自信心和自主性,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支架式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支架教学模式的中后期,教师要勇于把支架拆除,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或相互去搭建支架,当学生能够自如建立支架之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抛弃支架,完成英语听说能力的自我培养。

四、结论

虽然支架式教学法在英语听我说能力方面的教学效果已为国内外众多实验所证实,但是它在我国的应用还不广泛,很大一个原因是各位专家学者及教育工作者对支架式教学法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研究较少,因此笔者除了探讨这些策略以外,还意在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投入到这一研究中来。

参考文献:

[1]王晓燕.基于支架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探索[D].济南:山东大学,2010:1-7.

[2]张万明.交际法在中职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2-9.

[3]李明子. 基于虚拟英语学习社区的支架教学在任意选修课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 2011,(0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