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管理信息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总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09)12-0086-02
高校总务管理开展信息化建设既是高校总务部门适应时代需求,加强自身内部管理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面向师生员工,加强交流沟通,提高服务品质的必然要求。
目前,高校总务部门在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手段上还比较落后。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对吃、住、后勤物业服务保障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校区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增加,总务管理服务内容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就要求我们总务部门在提供服务保障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也要适应这一新形式的变化。提高总务管理队伍素质建设和服务意识,有效地利用网络化、现代化管理手段是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可能更好地保证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在进入数字和网络时代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也在不断更新,尤其是外部的市场环境,各种配套服务提供的方式在利用网络化的手段上日趋完善并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学生和老师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总务管理部门来说如何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满足新形式的需要是目前改革的一个主要问题。
教育部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中就明确地指出总务管理信息化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高校总务管理部门通过对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增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将高校后勤的服务逐步融入到社会服务的体系中,在学校主管部门的主导下,充分依托高校校园网的力量,积极利用社会的资源,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稳定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
本课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依靠校园网建立和强化总务管理信息化,提高总务管理的服务效率。本课题中的总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强调软件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相应的硬件支撑由校园网提供,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总务管理网站的建设,加强与外部的联系与沟通
南京理工大学总务管理处是代表学校行使后勤行政管理及服务保障的甲方职能部门,下设综合管理科、房产管理科、校区管理科、物业管理科、水电运行与计量中心,主要职能是代表学校制定后勤改革发展规划,编制校园环境、基础设施、住宅小区建设改造和年度大修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对后勤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进行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负责校园环境、各类房屋、公用家具、住宅小区、水电运行的日常服务与管理工作。总务管理处全力以赴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为全校的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并提供优质服务。
南京理工大学总务管理处于2002年起开始着手考虑网站建设的问题,于2003年设立了依附南京理工大学校园网的正式网站并试运行,于2005年6月设立独立网站并正式运行,进一步加强了与外部的联系与沟通。
(一)网页设计
首页是人们进入网站的门户,因此首页的风格设计要很独特,我们采用了动画来装饰首页,在首页上部闪烁跳动我们的工作宗旨“加强后勤管理,美化校园环境,保障教学科研,服务师生员工”,页面下侧是校园景观经典照片展放及总务动态、总务管理处简介,右侧是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以及荣誉相册和校园景观相册,正下方有工作流程、后勤简报、精彩回放、回音壁、总务意见信箱、后勤服务监督电话,页面使人对总务管理处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给人温馨、亲切的感觉。
(二)功能模块
系统具有:岗位设置、工作职责、工作流程、规章制度、总务动态、后勤管理系统、后勤简报、回音壁、校园景观、荣誉相册等功能模块。
(三)网站开发技术
在设计本网站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Dreamweaver等网站设计工具。因为需要制作很多的网页素材,所以借助Firework或者是Photoshop等图形制作工具来设计出所需要的图片;为了使网页更加吸引人,Flash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使用Flash来实现动画的制作。为了进一步增加网站的互动功能,我们采用asp技术开发网站的bbs。
二、加强实体社区的自我管理和虚拟社区的组织管理,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所谓实体社区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校园内生活的各项服务和设施,通过信息化建设过程强化学生和教师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所谓虚拟社区则是指因网络产生的诸如BBS或者其他类似虚拟空间等新的交往方式中,总务管理应该真正地参与到其中的建设中,以更好地发挥服务于高校其它各部门、教职工、学生的作用。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目前国内高校中的总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主要是围绕着办公自动化进行总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大多数高校的总务管理部门在高校网站中以网页的形式进行自我宣传,只有简单的部门、岗位等静态信息,与外部的交流和沟通几乎没有,这就削减了总务管理部门作为后勤集团与高校其它各部门、教职工、学生之间的联系纽带的作用。
BBS是时下非常流行的一种交流方式,目前一些部门在其网站中也运用了BBS手段建立互动的新模式,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南京理工大学总务管理处自2005年6月起也开启了电子信箱以外的BBS论坛――回音壁,这为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带来了好处,也给课题研究带来了便利和优势。
BBS应用到互动交流中一般分为2阶段:设立电子信箱、利用BBS开展互动,其中的第2阶段,由于BBS的互动性、无时间性、无地域性的特点,使得多方的管理与交流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真正起到了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作用。
虽然BBS中包含的总务意见信箱和回音壁等提供了众多的交流方式,为学生和家长、教师及管理者、管理部门间构建了交流思想、发表看法的平台。实践证明:管理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指导,检查落实就能够不断提高广大后勤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从而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师生员工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南京理工大学总务管理处网站的BBS――回音壁管理较为有效。具体做法为:
(一)及时收集回音壁上和后勤管理相关的意见、建议与实际需要,分类提供给管理者和分管科室。
(二)及时进行网络维护,删除无关广告信息,保证空间。
(三)及时研究并回复回音壁上的询问、意见和建议,实施互动的有效性。
根据近几年网络管理实践的内容,现提出有效管理BBS的方法
和对策:主要应从管理者、网络维护人员、师生员工等几方面进行。管理者要注重引导工作人员认识到网络维护工作应从“量”与“形”上的落实到迈向更高质量的落实的渐进,要创建新的网络管理评价体制,为各部门人员工作产生质的飞跃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网络维护人员要及时为管理者收集、提供论坛上的信息意见和建议,管理者要仔细研究论坛上的意见、需要,师生员工要真正了解到BBS的有效作用。
三、总务管理业务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所谓进行总务处内部信息网的建设,就是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将各类管理信息进行集中处理,提高办公管理效率和质量,使总务内部的管理做到科学化、最优化。
南京理工大学总务管理处研发了后勤管理信息系统V1.0,系统上网IP地址为202.119.82.221,此系统是一套由南京理工大学总务管理处对各个后勤服务项目管理监督信息化的WEB应用软件。系统是基于微软最新的.NET技术和internet网络技术,采用WEB方式作为系统操作平台,避免普通局域网系统客户端软件安装和使用物理区域的局限性,充分利用校园网的资源优势,扩展系统使用的区域和层面。
(一)使用对象
系统使用人员层次分布为:总务管理处处级、总务管理处科级、总务管理处科员、后勤集团主管、各行业公司主管、各服务项目负责人共六个层次。
(二)设计思想
本系统主要以后勤各行业服务单位与总务管理处签订的服务协议为准则,细划出日常考核、年终考核、年度考核、服务经费等标准,系统登记日常巡查记录并发出整改通知,根据考核的结果参照考核标准,算出相应的奖惩费用,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进行检查和考核的数据记录和统计,同时在系统中实现日常办公信息的和文件的存储共享。
(三)功能模块
系统具有:首页、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协议标准、文档中心、信息、系统管理等七个功能模块。
后勤管理信息系统V1.0的研发和使用,使得各类管理信息能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进行集中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办公管理效率和质量,初步实现了日常工作因此而变得简单、轻松而快捷的目标,使总务内部的管理做到科学化、最优化。同时校主管部门也可以通过该内部网及时了解到本部门的工作状况,不断加强指导和联系,实践效果很好。
总之,只有不断探索出新的总务管理模式,方可建立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只有充分利用智能化、网络化等信息化手段改进工作方式和运作模式,方可跨越式提高高校后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拥有保持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同步的新型高校后勤,我国高等教育艰巨的改革使命才可能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吴朝晖. 以幼儿园网站建设促家园共育有效性的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卷),2006.6.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
财务管理是高等学校正常运行和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与校园生活密不可分的基本环节。在校园数字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有关师生员工个人的财务信息,还是有关项目经费管理等对公财务信息,都是数字校园的重要资源。校园数字化建设中,应当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信息资源作用,通过系统设计将其纳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
一、校园卡系统的一般功能概述校园数字化通常以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作为切入点。校园卡系统作为数字校园的基础环境和支撑平台,其构架完全服从于数字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成为数字校园中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卡系统既是数字校园的数据信息存储、管理和处理中心,也是整个数字校园的核心引擎。在该平台下,各相关应用系统以构件方式存在并运行其上,相关数据和信息按照数字校园规定的数据交换与共享规范在校园网络上满足各子系统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与数据共享需要。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校园卡系统通常由一张校园卡和一张相对应的银行卡作为使用媒介来实现系统功能。校园卡具有校内身份认证和电子消费两类基本功能。
(1)多证合一、以卡代证:将学生证、教师工作证、医疗证、借书证、出入证等数字化为校园卡身份信息,一卡实现校内各种需要的身份认证功能。
(2)身份认证公共信息管理:通过校园卡中心数据库,实现学生、教职工的身份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确保校园网络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3)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应用服务:透过校园卡的统一身份认证管理,进一步为使用者提供相应的目录服务,即基于校园数字资源统一组织和应用集成所形成的各种校园网络化应用服务,包括信息分级、办公自动化数据交换、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共享等。
(4)以卡代票、以卡代币、刷卡消费:取代以往校内使用的各种票据,如饭票、水票、洗澡票、上机票等,以校园卡的“电子钱包”功能满足师生员工的校内消费和费用缴纳需要。
(5)校内消费资金统一归集:通过分布于校园内各消费点的pos终端,在实现校内消费刷卡支付的同时,实现了校内资金流动的统一归集,在技术手段上满足了学校对下属经营服务单位的财务监管需要。
与校园卡身份信息直接绑定的银行卡,除了具有一般银行卡相同的金融服务功能以外,增加了个人银行账户与校园卡“电子钱包”账户之间的自助圈存转账服务功能,满足校园卡持卡人校内消费资金自行划转的需要。
二、数字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特点
1.财务管理信息是数字校园目录服务重要的公共数据资源。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信息,不仅是财务管理部门业务处理的自然结果,更是学校教育事业开展和日常运行中有关经济活动的信息记录,其中包含的对公以及对师生员工个人的校内信息资源都极其丰富,是校园数字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数据资源;数字校园环境中许多的应用目录服务和相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都离不开财务管理信息的数据资源支撑。
2.校园数字化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数据管理手段。校园卡系统具备了校园数据信息存储、管理和处理中心的功能,能够实现基于网络的个人身份认证,以及校内部门关联信息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与数据共享;所提供的管理信息更加丰富和完善。合理有效地利用校园卡信息来完善财务管理业务,应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升级改造优先考虑的因素。
3.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以标准化和关联信息完备的会计核算管理信息为基础。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方面的信息服务体现在财务信息分级目录服务和构建基于中心数据库的集成应用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两方面。能否有效地实现这些信息服务功能,作为基本信息源的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的有效性、完备性和可关联性便是至关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新的管理需求下,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系统应当以构建集成应用型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目标,科学、合理地规划账目管理的科目信息和项目信息,使得每一笔账目记录附带必要和有效的管理信息。
4.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是基于中心数据库的集成应用型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系统自成一体的封闭特征不同,基于数字化校园环境的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需要通过与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数据同步)来实现目录服务,其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在这种方式下,需要通过web服务方式将财务综合管理所需的各方共享数据引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也需要将相关的财务数据反馈给中心数据库,并保持相关数据的同步。
5.集成权限管理与身份认证平台是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的安全门户。除了需要基于校园卡的统一身份认证管理以外,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需要强化用户访问的权限管理。能够与校园卡系统平台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双重功能的集成身份认证环境,包括统一权限管理、身份验证、单点登录、密码管理、ldap外部认证等,应是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的安全门户。
6.银校紧密合作方能形成与管理信息化服务相适应的现金流动管理模式。通过校园卡与个人银行卡的绑定对应关系,可以方便地将师生员工的收人类现金发放自动存人个人银行卡;涉及财务报销的现金支付,可以实现现金的自动人卡。通过校园卡系统的“电子钱包”自助圈存功能,将个人银行卡中的金额自主“圈人”校园卡,满足持卡人的校内消费需要。对于学生费用的收缴,按照同样的做法,还可通过网上银行自主缴费的方式予以实现。在与银行紧密合作实现这些功能的基础上,学校财务管理将大幅度减少现金的流动和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建立起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现金管理模式。
三、数字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架构在校园卡系统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下,学校财务管理的功能和内涵将产生较大的扩展,除了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需要随着校园信息化的要求不断完善外,更需要顺应校园数字化的要求,按照数字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和信息标准化的要求规划财务综合管理功能,布局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中心数据库及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内容,构建可实施跨部门、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其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
四、基于校园卡平台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规划在图2所示的系统构架下,学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外延大为扩展,形成了融合会计核算管理账务信息和校园卡系统有用信息,通过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来共同支撑的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融合和利用来自多方面的管理信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也由原来因具体业务而设的单一功能管理程序变成了在统一信息平台上、以功能模块形式构成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
1.基本账务管理方面。在按会计核算规范进一步完善科目管理信息的基础上,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需要参照校园数字化标准之规定,科学合理地设置收支账目的项目信息,使得任何一笔账目记录既对应相应的科目,又附带相关的管理信息。智能凭证系统作为财务管理其他功能模块与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项目关联的桥梁,将报账业务之外的其他账目自动纳入核算管理账务系统。自由报表系统用以灵活定制和输出各种需要的管理报表。
2.发放类财务管理方面。在校园卡数据平台的信息支持下,财务管理中涉及教师的工资、津贴、酬金发放,以及学生奖、助学金及各种补助发放,学生费用收取等业务,将改变以往依靠手工传递数据信息的落后方式,通过校园卡系统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手段把相关数据直接导入管理子系统;通过与校园卡绑定的银行卡信息将应发金额直接进入个人账户,准确、安全地实现对个人的现金发放业务;通过智能凭证系统将发放结果导入财务核算账务系统,如此形成一个完整、准确、快捷的现金发放管理数据链。
3.财务信息方面。将校园卡系统的身份认证功能与会计核算管理系统的项目管理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基于校园网络统一身份认证和集成权限管理的账务信息查询与统计功能,构成财务信息分级平台。通过对校园卡持卡人不同角色访问权限的控制,身份信息直接关联到与角色相对应的财务管理项目信息,持卡人即可实时、方便地从校园网上查询或统计其所管理项目的账务信息或个人财务信息;通过自由定义统计表报,可对项目执行情况实时分析,满足不同层次的管理需要。
4.综合性财务管理方面。当前技术条件下,实现跨部门管理的综合性财务业务主要包括联网授权与网络报账、现金报销的自动划转、学生网上自主缴费、校内消费网点结算与分账、专项投资执行的一体化综合管理等。
联网授权与网络报账业务是在将项目经费管理与个人校园卡关联,以校园卡代替(多张)经费卡的应用背景下,经费负责人委托经办人代办报销、借款或转账支付业务时,通过对经办人校园卡进行联网授权,明确授权办理的业务类型、经费额度、有效期限等,形成数字签署来代替传统的签字机制,以避免会计业务中因办理人授权不详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通过校园网主页、学生收费数据系统与合作银行网上支付平台的跨接,可以便捷地实现基于inter网的网上自主、异地缴费,为学生自主缴纳在校费用提供更为有效的实现平台。
对于由校园卡系统产生的校内消费资金,财务部门仅需由校园卡系统本身提供的分账对账系统进行归集资金的分配与结算管理。为了解决专项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计划、执行过程与执行结果因多部门分块管理造成的数据不统一问题,并满足管理层对于执行情况的实时统计和分析,引入基于校园网络的专项建设项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可有效实施对专项建设项目执行过程的全面管理,在统一的数据平台上完成计划管理、采购执行、验收入库、资金使用、财务数据衔接、项目结转、实时查询统计等功能。
参考文献:
[1]万里鹏,陈 雅,郑建明.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j].情报科学,2004,22,{03).
1 数字化校园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现状
1.1 简述数字化校园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校园数字化建设在逐步加深,网络信息技术是数字化建设的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按成校园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输等工作,并且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技术服务等等。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能够加速校园信息的传递、拓宽教学空间、提升资源利用率,进而大幅度的推进校园建设的进步,改善传统校园运行模式,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从而在根本上改善校园教育水平和管理质量。
1.2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现状
科研管理工作是每个高职院校都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它能够推动校园的发展和进步,改善校园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增强校园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科研管理和科研建设缺少认识,校园中没有专业的科研人员,教师的科研素质也有待提升。在管理方面,科研管理工作落后于时代,工作过于形式化,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却没有实现管理目标,进而导致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落后,无法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动力。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科研管理工作也要实现数字化、信息化,但由于对科研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大部分院校在科研管理工作方面的投入并不大,导致科研管理工作与时展脱轨,没有真正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2 数字化校园的高?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2.1 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诸多行业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从而推动了行业进步和发展。高职院校包含了多项专业,科研项目涉及了多个领域,所以科研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进步,校园在对科研工作的投入越来越大,更多的人参与到了科研工作之中,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随之提高。不过,随着发展和建设,人们对科研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只有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才能推动科研管理工作更进一步。
除了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之外,信息技术也要不断的更新和进步。现如今,大部分科研管理人员仍旧只掌握着传统的信息技术,管理工作仍旧依赖于传统的办公软件来实现,这些工作软件和工作模式已经脱离了时展的脚步,造成了劳动力和资源的浪费。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工作内容和管理数据也在不断的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应用技术逐渐出现弊端,进而导致管理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从效率角度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对管理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从规范角度看,信息技术能够更进一步规范管理工作,使管理工作更加简便快捷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2.2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所谓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将数字化作为校园发展的核心,实现环境、管理、教学、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数字化,并且建立一个用于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教学、训练、科研的三位一体,进而促进校园的建设与发展。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背景下,建立信息化的科研管理模式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拥有独特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但是这些管理体系仍旧存在漏洞,无法满足学校每一个部门的要求。如,人事部门负责报表的统计,在统计的过程中,该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了解校园中各个教职员工的信息,但是科研处也需要通过人事处了解校园职工的信息,并在数据库中进行信息的共享和获取。然而,数据库之中的信息可能存在错漏或相同信息内容不一致的情况,进而导致管理工作受到影响。可见,高职院校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需要升级和改进,运用新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快速整理和共享,确保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从而在根本上提升科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设一个多功能的服务平台,能够为管理、决策等工作提供信息和服务。科研管理系统不仅仅要满足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需求,还要满足科研活动的宏观要求。工作人员、教师职工都能够通过科研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的查询、业务的申报,通过网络技术来完成管理工作,最终实现无纸化办公的目标;其次,建立专门的科研管理平台,统一业务项目,实现门户一体化。其中包括人员管理、经费申请、论文收录、科研考核、项目跟踪、总结统计等多个方面。通常,科研工作具有两方面的特点:复杂且繁多。所以科研管理工作不仅仅要满足各项功能需求,还要注意细节的建设和划分,如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系统要对校园的各项科研信息进行接入,从而确保两个系统合理对接。在高职院校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信息化将成为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不断创新技术,改善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校园建设的数字化,科研管理的信息化。
关键词:校园信息化;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
引言
高职教育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室资源,提高实训室开放程度极其重要[1]。传统的实训室管理办法只能部分开放或者不开放实训室,造成实训室利用率低下,学生能力无法全面提高。近些年随着计算机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利用信息系统对实训室进行管理,很大程度提高了实训室的开放程度和使用效率[2]。但是随着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和发展[3],校园信息化需要把包括教学、实训室管理、财务等所有资源进行融合,而现有的大部分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在数据库、信息分享和管理方面相对独立,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文章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为学院信息系统进行顶层规划,设计了校园信息化下的高职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
1 校园信息系统顶层设计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信息系统趋向于大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业务统一,子系统模块形成紧密联系且协调一致的整体[4],因此为校园信息系统进行顶层设计,如图1所示,系统把教学管理功能模块、资源管理模块和行政支撑模块集成,包括教学教务、科研管理、图书馆资源、实验实训室资源、办公和财务等信息实现统一管理和运行。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则属于整个校园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之一,承担着开放实训室资源预约和管理等功能。
图1 校园信息系统结构图
2 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应具有实训室场地管理功能、实训室资源查询功能、实训室预约功能、实训室使用统计功能以及实训项目检验测评等功能,实现实训室在开放过程中学生的自主管理,并尽可能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得到教师指导,保证实训设备的良好运行,提高实训室资源的使用效率。如图2所示,对校园信息化下的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进行功能需求分析,把该管理系统分解为用户管理子模块、实训室管理子模块、预约管理子模块、实训项目管理子模块、测评子模块和统计信息管理子模块。
3 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人设计的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采用.NET框架,整个系统架构使用包括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表示层的三层结构,完全面向对象的B/S模式。
使用.NET框架平台,对快速且方便的部署成为三层架构。基于技术的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能够在网页中使用基于事件的处理方法,也可以指定处理后台代码文件,还可以使用例如VB、C#、JAVA作为后台代码语言[5]。在.NET框架中利于实现各种组件的装配,在后台代码中通过命名控件方便定义和使用相关组件。其中,显示层置于页面中,利用组件实现数据库操作和逻辑层控制,以此实现了管理系统的三层架构。
3.1 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1)系统软件软件要求:Windows 2003 Server、IIS 6.0、.NET Framework 2.0;(2)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SQL Server 2000;(3)硬件要求:Pentium III 450以上、1G RAM、硬盘160G、1000M网卡。
3.2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开放实训室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优良的数据库结构设计能使得数据冗余少、操作处理过程简单,并具有信息查找快速和方便、系统开销低等特点。
文章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先进行系统功能及需求分析,从需求分析中得到的业务数据流,再科学使用算法进行高度抽象化,生成的系统实体进行E-R图构造,随后将E-R图转换成为特定DBMS支持下的关系模式,然后对得到的关系数据模式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最后确定数据的物理存储。
3.3 系统子模块设计
文章设计的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主要有三部分子模块:系统管理员模块、学生系统模块和教师系统模块。根据原先对系统各子模块的功能分析,需确定具体实现子模块定义的各种功能,进行程序设计和编码,实现功能描述到具体程序语言的转换。设计思路如下:
(1)根据功能需求分析所描述的数据、逻辑关系、性能和功能,确定处理流程;
(2)总体结构设计,模块外部设计;
(3)软件系统结构设计;
(4)进行系统各子模块的程序描述,包括功能、算法、程序逻辑和接口等方面。
在文章设计的各系统子模块中,特别需要关注和解决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库信息与校园信息系统信息共享,实时同步更新;
(2)各子系统界面与校园信息系统整体界面归类融合;
(3)实现各子系统的业务逻辑与校园信息系统相关业务统一;
(4)实现教师、学生和实训室管理员的业务逻辑有效对接;
(5)有效自动判断信息正误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 系统测试
本系统针对校园信息化下的开放实训室管理而设计,经过网络组建以及软件测试,实现了开放实训室信息查询、耗材与设备管理、预约实验实训和测试测评等功能,由于各子系统模块较多,测试方法和过程较为类似,以“实验实训预约子系统”模块测试为例,通过如表1看出,系统的设计达到预期要求。
5 结束语
文章设计的高职院校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与整个校园的信息系统进行了有效融合,分享数据信息,统一业务管理,能够方便进行实训室的资源整合和利用,让师生自主参与实训室的管理和建设,提高实训室的使用效率,提升实训室管理水平,丰富学生的课余实践活动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经测试和验证,该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在高校信息化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施瑞,于晓勇,柳英,李丽洁.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164-166.
[2]王雁飞,王秀义.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1):12-15,18.
[3]伍燕青.基于云计算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291-296.
[4]李建新,柯钢,祝衍军,郑惠君.基于Web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2,(31):72-76.
关键词:高人力资源 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015-01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国内社会的竞争力也加剧了,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是根据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由高校创办和经营、管理,以高校的知识、技术和智力为依托,以人力资源为主要特征的管理实体,是信息时代高校教学、科研和产业紧密结合的基地,既包括第一和第二产业,也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等知识型的第三产业。高校人力资源是信息活动的主体,具有能动性,可使用、支配其他信息资源、开展科技活动、进行科技创新,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社会进步。对其进行信息化管理,使管理实现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高校人力资源的整体效益,挖掘高校的潜在能力,促进高校的发展。
一、国内高校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全世界的格局每天都在发生不同的变化。现阶段,科学技术与人才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目前,国内高校均不同程度地在开展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历史和管理水平的不同,各所高校的信息化开展水平也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数据层次。目前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建立了人力资源的基础数据库,用于日常工作中的随时调阅。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基本上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同步建立并发展,数据信息的采集也基本停留在教职工概况,仅为传统人事业务提供参考。日常的维护需要人事工作人员及时操作更新,相关人事业务的办理均需要线下执行。采用这种模式有数据规范、保密性好的优点;但是在功能拓展上有极大的局限性。
二是应用层次。采用数据库加应用系统的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纳,并将逐渐普及。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必然带来高等院校的人才队伍规模扩张,高校不得不建设一些专门的应用系统来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二是高校的一些日常业务已经非常成熟,对于开发方来讲,开发需求已经非常明确,因而已经有一些公司开发了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以相对廉价的方式迅速的在高等院校间普及。
三是服务层次。搭建服务层的目的,在于主动推送多元化服务于受众。其建设要求较高,对数据库设计、应用系统的开发不再局限于原有模式。因服务内容的个性化、决策数据的不可预见,必然要求灵活的数据系统设计及丰富的应用服务种类。服务层的建设,在目前高校的人事信息化的进程中,也仅处于规划及摸索阶段。
二、人力资源信息化工作中的困境
在现行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困境;无法获取及时、准确的人事信息资源作为参考依据;无法实现人事改革所预期的效果(改革成果的应用);无法从日益增加的日常工作中解脱。而随着改革的推进,人事部门的管理视角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工作定位由管理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高校最大优势就是人才优势,但是由于其人力资源构成的特殊性,因而在管理方面具有一点的难度,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难以适应高校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如下:
1.人力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高校蕴涵着十分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由于管理机制的问题,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人员编制的差异带来管理上难以克服的矛盾。如事业编制的人员属于学校管理,企业一般无权处理;而学校招收的企业编制的人员以及企业自己招聘的人员的待遇与事业编制人员有所差别。这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难度。
3.传统的管理模式影响高校的发展。高校的负责人由于受传统事业单位计划管理模式的影响,形成传统管理观念,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同时阻碍了以市场调节为手段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推广运用。
4.缺乏对人力资源的长期规划;因为没有合理明确的人力资源长期规划,导致高校的人事部门不能为学校的长期发展提供人才方面的保证。人才成长有自己的时间性,人事部门要为人才的成长建立一个适宜的良好的环境。
三、提高人力资源信息化能力的建议
1.强化高校人力资源的信息化意识
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能力过程中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关键,而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首先在于学校领导教学理念的转变。领导是学校政策的决策者,是教学理念的引导者。领导应率先垂范加强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能够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优势,要从政策、环境、舆论导向等方面正确引导教师重视信息化意识的培养。
2.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的信息化执教能力
要想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信息化执教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信息化能力培训。所以采取何种培训方式就成为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键。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信息化教学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分层次培训和分学科培训相结合等三种方式是目前较为流行的适用于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际的培训方式。
3.推动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教学的主动性
这是一种通过营造信息化教育环境氛围使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方法。通过培训可以使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但是如果缺乏一种信息化教育的工作环境氛围,教师往往还是不愿或不能主动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此学校应通过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营造一种信息化的工作氛围,从而调动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4.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
高校应该在定编定岗的前提下,对各类教职员工进行合理的配置,对机构和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精简管理,与学校专业设置和学校发展需要相结合,对教学课程以及培养方案进行相应的设计,并且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师聘任制度,将相应的科研机构以及科研人员合理地配置出来。与此同时,高校应该采取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和竞争性的人才分流机制,使人才流动更具合理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5.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要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基于先进的管理理念,借助先进的管理技术,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在人力资源信息化过程中,需要探索建立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指标,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管理功能,进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对于人才聚集的高校更为激烈。而高校的人力资源构成由于具有特殊性,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让产业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可以帮助高校提升核心的组织能力,协助有效地落实和执行战略,最终保障产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徐至钧,赵锡宏,浅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J],中国科技博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