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规律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中存在的不足
1.只背公式或只从数学角度理解物理公式,不理解其含义和条件。如力学中,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式,电学中有关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这些公式都能计算相对应的物理量,但不能只从数学角度理解这些公式。讲解这些公式,我的看法是可以复习初中的密度公式,因为学生对物体的密度有比较好的感性认识,这时再教物理量的定义方法――比值法,学生就比较好接受。
2.只记结论,不注意物理过程
现举一道习题说明:
例一:足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飞向墙壁,碰到墙壁经0.1s后以8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回来,求足球在与墙壁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刚进高一的同学在做这题时对0.1s的过程是理解不到位的,有的同学认为末速度为0m/s,有的同学认为末速度为8m/s,而少数知道-8m/s也是糊里糊涂对的。
3.只重视物理,不重视用词语直接表达的概念
中学物理课本中用语言直接表达的物理概念比物理量还要多,如质点和点电荷、重心、平动、转动、内能、理想气体等。这些概念不仅定义严谨,而且能与其他物理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模糊不清,不但直接影响解答习题,而且对于学习新知识、对于系统掌握物理知识都造成障碍。比如在讲机械运动的定义时书上是这样说的: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置的变化,而我们老师往往都简单带过,而不懂讲清一些问题,如果我们这样向学生设置一个问题:概念中一个物体是指什么?(研究对象)另一个物体又是指什么?(参照物)这样对概念的理解就比较深入。
二、概念、规律形成过程教学的基本结构
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
提出问题假设猜想理论推导实验验证获取结论。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的物理认识结构与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学生的自主活动是实现概念、规律形成的核心环节。
一、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引入
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际上是来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和生活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生活,物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反过来生活也不能没有物理。因为生活要靠物理科学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中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引入,要始终坚持“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原则,为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物理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进而理解为什么在学习中要引入新的概念和规律,并进行研究。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基础是感性认知,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机器特性进行概括,才能形成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就形成了物理规律。只有懂得这一道理,才能清楚物理与生活的关系,知道学习物理的概念和规律的意义。因为初中阶段已经对物理知识有过一些简单地学习,所以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物理知识,也掌握了一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因此,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应该变得相对简单一些。但是为了继续降低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难度,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实际生活当中的一些例证,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萌发更加积极地学习热情。所选的例证应该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与日常生活观念相矛盾的突出的典型事例,这些实例,既可以是教师通过讲解方式告诉学生的,也可以是通过多媒体或者图片的形式,使学生了解。
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们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提出猜想,引导学生进行试验、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一般来说,物理概念的建立,需要经过这几个环节:提出问题假设猜想理论推导实验验证获取结论。教师可以把所要教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告诉学生,也就是提出研究的问题,使学生明白要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然后对问题进行简单地讲解,发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大胆猜想,并在全班上进行说明。教师就可以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学生一起进行推导,等推导出结果之后,再设计实验环节进行验证。实验必须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进行,具体的实验设计,由他们自己设定,教师可以在旁边适时地指导。等学生进行试验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密切注意学生实验的过程,发现错误后及时进行指正,看到学生实验遇到难题,可以用引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不要直接插手,其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探索思考的能力。实验结束后,一般学生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再在讲堂上,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自己的研究结果和过程。最后形成正确结论,并要学生牢记自己经过动手动脑得出的结论,也就是本节课所研究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三、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方法
很多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都是采用教师首先简单讲解,而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再进行做题练习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和现代教育理论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显得格格不入,是一种落后的、低效的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所以不能取得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应该及时淘汰。现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设计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角色,所以教学时,教师应以学生为主,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去努力研究、认证物理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所得到的知识是灵活的,理解是牢固的、准确的、深刻的,学生肯定也会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去应付一些练习的题目,就更为从容和简单。所以实践证明:从做中学是学习物理知识的最佳方式,教师不强迫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即使背下来了,也理解不深,就不能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讨论
之所以要进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讨论,是因为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某一种知识的时候,只有自己深刻理解的东西,才会牢固地掌握它,灵活运用它,否则就是死知识、废知识。因此,在学生脑海中建立了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之后,还要对所建立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探讨,用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讨论要以集体的方式进行。首先,要讨论的是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也就是这个概念到底有哪些用途;其次,要讨论所学的概念和规律的适用范围以及适用条件。就是说所学概念和规律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当学生对这一讨论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的时候,只要遇到能用这一概念和规律解决的问题时,就会立刻想到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再次,要讨论概念和规律间的关系,经过讨论学生弄清楚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最后,要讨论总结概念和规律建立的科学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经常会犯的错误,以便使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而且还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的氛围中,领会物理知识的奥秘。
关键词: 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
一、切实理解教材中为学生设计的科学认识过程
有些刚任教不久的教师看到中学教材中物理知识浅显, 就不再认真阅读研究,只取教材中的大小标题就完成了教案的设计,这是不理解教材的表现。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再认识科学过程,编写物理教材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一个认识物理概念、规律的过程,所以它的基本内容是:1.指导学生观察哪些感性材料;2.怎样使学生产生科学认识动因;3.怎样使学生用实验进行观察、探索或者验证假设;4.怎样使学生应用科学方法进行思维加工;5.得出怎样的结论。
我国物理教材由物理教育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编写,他们对物理学的知识结构有深刻的认识,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了解确切,经过精心设计加工为学生准备了切实可行又极富教育意义的认知途径。要进行教学问题设计就要切实理解教材实质内涵;只了解大小标题,那是取其皮毛。要理解教材设计的科学认识过程,应该注意:1.相关的物理科学知识结构;2.教材中应用的科学方法;3.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掌握学生学习心理特征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强调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学生的认知结构包括他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策略水平,对后者具体的说是指学生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的水平和特征,要注意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认知活动的困难。要考虑如下问题: 学生学习本节起点是什么?形成学习本节内容的动机有什么障碍? 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新知识的感性认识?学生感知新的情境有什么困难?学生在回忆所学知识结论时有什么困难?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除了在教材上反映外,还要教师认真地观察分析学生的表现,长期积累,掌握学生状态对认知过程的提问很重要。
三、构建概念、规律学习的命题网络
依据教材提供的认知过程,以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对认知过程作出调整和补充,将认知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学习可以获得相关命题,这些命题相互联系,形成命题网络。从学生原来的认知结构水平到新知识结论之间要设计若干命题,命题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两个相邻命题之间在认识水平上的差距要符合学生实际。
四、系列问题设计举例
例一:高中物理“功的概念”的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功的意义: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它反映了力对位移的空间积累效应。功用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来定义。其单位是焦耳。
学生对功的认识在初中学过,懂得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基本会判断哪些物理过程力是否做功。学生对功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正功、负功才刚开始接触,是学习的难点,因此需要逐步建立梯度进行学习。如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等。举两个特例: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时,W=FS和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时,从W=0出发,引入提出问题。在力的学习中,学生从效果力方面习得了阻力和动力的概念,为习得正、负功铺设了道路。而功的正负与力的正负又有了矛盾冲突,这是高中首次接触到标量的正负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问题,从而理解了正负功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理结合能力。
“功的概念”的命题网络
网络图中的箭头方向表示认识过程的方向,图中的命题是认识过程中的关节点,形象地说是认知的“脚手架”和“台阶”。最基层的命题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产生,最上层的命题是这个教学任务的目标。其中由“力和位移与S的夹角为90°时,W=0”和“当F、S相同,功的大小随α的余弦值变化”两个命题综合出“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方向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这一命题。通过引导分析cosα,将学生的思维推向数学知识分析,比较力和功的正负,得出功的正负意义。这一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认知过程中应用了观察、比较、概括、综合、推理的科学方法。A层是经验回忆、复习旧知,用的是以旧引新方法;B层概括出新旧两个命题,用的是分析―比较―概括的逻辑方法;C层是由命题综合产生“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方向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的命题,主要是归纳功的完整的概念,本网络也渗透了物理科学研究方法中的特殊―一般,简单―复杂,等效替代等方法。
设计问题:
1)功的大小与力、位移有关,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2)力与位移的两个特殊方向求出功不同,我们如何研究功与位移夹角的关系?
3)力与位移的大小不变时,如何将这个力做的功等效于上述两种特殊情况下做的功?
4)怎样计算一般情况下力做的功的大小?
5)力与位移所成的夹角在什么范围内变化?
6)正功一定比负功大吗?
7)从功的公式说明,为什么说力对物体做功?
8)你有哪些求力做功的计算方法?怎样求总功?
9)如果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变化,怎样求变力的功?
问题1)为A层所设,问题2)3)4)为习得B层命题所设,5)6)7)8)9)为习得C层命题所设。
例二:高中物理“楞次定律”的课堂问题设计。
楞次定律是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电磁现象中的反映。楞次定律现代的表述与楞次当年的表述有很大的区别,高等物理学中直接使用楞次定律,没有定律建立的过程,因此在高中阶段只能应用实验归纳建立定律。
学生学习过“右手定则”,认为感应电流方向已经会判断了,再次提出磁场变化时的感应电流方向问题,与学生原来的知识结构不协调。在实验中怎样观察感应电流方向,怎样观察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学生感知有困难。因为观察对象不直观,要靠规则和仪表的指示来想象。
“楞次定律”的命题网络(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当实验得到磁铁和线圈运动的四种情况后,原磁场、磁通量变化,感应电流方向的状态显得复杂,根据这些状态归纳出“感应电流磁场阻碍磁通量变化”的结论,需要一个综合过程。“阻碍变化”是很精确的语言,学生理解有困难。当得到楞次定律结论后要将陈述性的命题转换成产生式表征的一系列操作,部分学生会有转换困难,需要问题指引。否则,有些学生会用死背操作步骤的策略应对,这会失去将命题转换成操作的受教育机会。当学习楞次定律之后,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则就有两套,学生面临建立新知识结构的任务。若教师不提示,部分学生不会主动构建新知识结构。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与楞次定律是普适规律与具体规律的上、下位关系,需要建立两个规律的联系,两个规律的关系可以用实验或者是逻辑推理来揭示,无论哪个途径对学生理解都有困难。
上图A层是将实验结果进行初步归纳,因三个物理量关系复杂,需要将感应电流的方向转换为它的磁场方向,三个物理量都是磁场量,容易比较,B层就是这个转换过程。C层初步归纳出φ增加,φ减少两种情况下的两个结论。D层是将这两个命题再综合成楞次定律。E层是建立楞次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的推理过程。
设计系列问题:
1)如果用条形磁铁插入线圈产生感应电流这样一个实验来总结,这套装置能做几个不同的实验?实验应记录什么? (对后一个问题与学生讨论后,教师展示表格,并提问:为什么将磁通量的增加与减少分别记录,而不统计为磁通量变化?我们为什么将插入线圈的条形磁铁的两个不同方向分别记录?由于观察感应电流方向需要指引,线圈的绕向需要引起学生注意,从而设计以下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怎么观察感应电流方向?用电流表怎么观察电流方向?
3)线圈上的塑料线指示线圈导线的绕向,知道线圈的绕向有何意义?
实验后面对磁通量的增减、磁铁N极指向,感应电流的逆时针、顺时针方向这些繁杂的材料,教师请学生找出规律。教师指出它们不是一类物理量,所以它们的关系很难被发现,而感应电流也会激发磁场,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其他两个物理量都是磁场中的物理量,容易发现它们的关系。问题4)是为完成转换而设。
4)怎样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我们掌握的这些资料能知道感应电流磁场方向吗?
采用归纳法寻求规律,学生对这个方法不生疏,然而用于问题仍有困难,学生不知如何归类。为了形成科学探索的意境,不直接提出怎样归类。
5)我们可以原磁场的不同方向归类,就要找出原磁场在某一方向时,磁场量中的变化情况与感应电流磁场方向关系;也可用磁通量的变化归类,那要找出在磁通量某一变化情况时原磁场方向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关系。
用磁通量的变化情况归类,找出了磁通量增加两磁场方向相反,磁通量减少两磁场方向相同命题后,为了加深“磁通量变化是关键”的认识,教师提问:
6)我们为什么以磁通量的变化情况归类,就能找到简明的规律呢?
下面是应用楞次定律操作相关的问题:
7)怎样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呢?
教师指出可以用任务目标指引的方法获得操作步骤,提出问题:
8)要想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应该先找到哪个相关量的方向?
接着以“要想…就…”的模式设问而获得其他的操作步骤。
下面的问题是为建构知识结构设立的。
9)现在我们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有“右手定则”和楞次定律两种方法,什么条件用“右手定则”?什么条件用楞次定律呢?
10)能用楞次定律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吗?右手定则与楞次定律是什么关系呢?
下面的问题是为习得楞次定律与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关系的命题而设。
11)请大家想一想感应电流的磁场为什么要阻碍磁通量的变化?为什么是阻碍而不是促进呢?如果不是阻碍而是促进会得什么结果呢?
教师:如果磁铁插入线圈的过程中,忽略磁场力以外的其他力的作用,当“促进”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力将对插入的条形磁铁吸引而做正功,条形磁铁的动能增加,而同时产生感应电流又获得电能,这样能量不守恒。
12)刚才我们讨论问题使用的方法叫“反证法”,用实验的方法也可以说明楞次定律符合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教师用尖针支持的横杆两端各设一个金属环,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当磁铁插入两个金属环时现象不同。)该实验怎样说明楞次定律与能量转化守恒定律的关系呢?
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愉快而有选择地探索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的最直接因素,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体现,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有新异感
从学生的心理结构的基本要素来看,设置带有启发性的物理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一堂课的成败,学生学习的情绪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物理的情境,我们可以采用实验观察法,展现物理情境;讲述小故事,造就物理情境;利用插图、挂图,创设物理情境;选用习题,再现物理情境;开展竞赛评比,设置竞争情境;师生情感交流,激励好学情境等等。
2.教学要有层次性,尽量符合学生的心理、思维的一般规律
任何学习活动,都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思维的一般规律,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需要,而满怀激情地继续钻研下去,因而有层次、成梯度的启发式教学,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高涨,而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例如:深与浅是一对矛盾,但又是一个统一体,深是本质,是从教学内容角度来谈的;浅是现象,是从教学方法角度来讲的。所谓深,是指深入事物的本质,抓住事物的规律性,清楚阐述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规律性知识,如概念、规律等。所谓浅,是指施教要浅显易懂、生动有趣、明白清楚、引人入胜。一句话,教学过程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
3.教学要使学生有成功感,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感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持久,能否一浪高过一浪,关键在于能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看到成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产生愉快的情感。只有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才能进一步使学生产生新的求知欲,满怀乐趣地继续钻研下去,使学生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学生能“学有所得”,内心就会充满喜悦,就会不以为苦,就会有持续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学要千方百计在“学有所得”上下工夫。
二、教师要发现问题,设疑诱导
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层次地步步设疑、导疑、解疑,学生则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教师在步步诱导、启发,学生在不断深思、领悟,设疑成功了,就能推动导疑、解疑,因此要注意:1.教师的诱导启发,在于善于设疑。一场成功的文艺演出,往往一开始就把尖锐的矛盾冲突呈现在观众面前,紧紧扣住观众的心弦,使人欲罢不能。教学也是这样,必须以疑引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把他们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大疑大进,小疑小进,无疑不进,要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示疑点、解决矛盾。2.激疑还表现在回答学生的问题上。教师要善于拒绝回答学生没有认真思考过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提问不要一问就急于仔细回答,而要善于反问,让学生先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或者启发他去思考。
三、实验探究
一、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阶段
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为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而这些概念和规律一般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中总结出来的。但由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又易受前科学概念的干扰,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那么,如何排除这些干扰,建立科学的概念和规律呢?
1.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建立概念和规律的需要和意义。
“在学生的相异构想与新的物理知识相冲突时,怎样才能促成认知结构的顺应,从而实现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呢?关键是设法给学生一个巨大的‘震颤’,以动摇其顽固信念的基础。”所以,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用以往的知识概念无法解决,或新现象与“前概念”产生矛盾时,他们就会体会到建立新概念和规律的意义和需要,主动放弃“前概念”的影响,急于了解新的知识。如对速度概念的教学,可以设立这样的问题情境:①一般情况下,兔子和乌龟谁跑得快?②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我们能说兔子跑得快吗?这样接着引出常用的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物理学中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运动快慢的规定,为速度概念的建立打下基础。
2.清楚阐述建立概念和形成规律的思路。
在学生有一定的需要和积极的准备状态下,教师要利用各种适宜的方法,如实验探索、理论推导等,向学生阐明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建立新旧知识的链接。如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教学中,对斜面小车实验现象进行充分的分析:在小车运动的方向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再用外推法分析和介绍历史上科学家对此问题的研究结果,逐步得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这样学生对该规律的认识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过程。
在知识学习中,这样的方法能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他们正确理解、灵活运用概念和规律奠定基础,而且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学习效果较好。“物理教学中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学得不活,只会死记硬背,遇到实际问题一筹莫展,物理知识支离破碎’等等,其根源都在于概念教学之初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历经概念获得的全过程。”另外,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一般都含有一定的物理思维方法,在阐述它们的建立过程时学生也学会了一定的思维方法,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中的外推法,阿基米德原理教学的控制变量法等等,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大有帮助。
3.准确呈现概念和规律的内容。
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的陈述语言或公式十分精炼和准确,概括程度非常高。在教学中,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要准确,而且对一些关键字词应加以突出,给予适当的说明,以引导学生足够的注意和正确理解,并与其他类似的或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比较,建立类比联系。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中要强调“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其中“或”要提醒学生注意;又如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要加以比较。这样学生在理解时不至于产生歧义,并能建立起多方联系。
“人在利用概念进行思维时都需要具体形象的帮助和支持”,所以,只给学生一个准确的文字表述还不够,还应给学生一些典型的事例,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建立范例模型,这也是呈现概念及规律的不可缺少的方面。
二、运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阶段
概念和规律呈现出来之后,就必须对其加以运用、练习,以加深理解,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使新知识与已有的其他知识链接起来,这就进入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第二阶段——运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阶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是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般应采取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的教学方法,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梯度:
1.初步的直接运用。如直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运用概念和规律对物理性质直接判断等。这一内容一般在教授新课时即可进行,以对新学知识作初步巩固。
2.逐步提高的间接引申。如公式的变形使用,隐含条件的挖掘,推论的形成等。
3.与其他物理概念和知识的交叉和整合。一是利用其他知识为本概念、规律提供条件;二是运用本概念、规律为其他知识提供条件。梯度2和3宜在习题课、复习课中提出。
例如,“杠杆原理”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习题可设置为:①直接运用杠杆原理,如求力臂、力等;②运用杠杆原理,但隐藏条件需要挖掘,如求动力最小;③杠杆原理与其他知识的综合运用,如将杠杆两端的物体浸入液体中,再判断杠杆是否平衡。
这一阶段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教师的例题讲解、学生的练习巩固、运用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实验验证等,要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教学的原则和要求是:①题型设计应典型,难度逐步加深,对较难的习题要进行适当的拆分,以降低理解的难度,让学生在成功的愉悦中轻松学习;②留给学生时间,教给学生方法,要求他们领悟运用知识的要点;③练习的内容应多与学生所熟悉的现象相联系,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三、概念、规律的整理阶段
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到第二阶段,并没有结束。学生对某一内容的掌握,不能只停留在这一知识的本身和其零星的运用上,对这一知识而言,应形成这一知识本身的系统并将它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这样才能说是对概念和规律的全面掌握,所以说,对概念和规律的整理是必不可少的教学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