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舞蹈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251-02
自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以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高中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课程中都应用到信息技术,各种数字化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我国高中课程体系中,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了实合实践的必修课程,它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基础、以探究为方式、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前课改的重要改革方向就是研究性学习。将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和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应是未来高中信息技术课改探索的重点方向。现本人通过近一年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教学探索,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现状简析如下: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现状简析
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面临的困境:①教学模式单一,迫切需要多元化。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式,授课方式多是教练法:讲授-示范-练习三个步骤。无论是任务驱动还是教练法,多少还是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多数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对学习的认知与构建过程。②教材滞后于信息的飞速发展。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更新速度是日新月异,从2003年新课程改革标准实施以来,目前广东省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大部分还是以2004年编写的教材内容为主。8年的时间里,小学、初中的信息技术教材在更新发展,信息技术操作应用技巧甚至或者已经超过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相关内容,初中生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在不断提升,如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还是跟着教材走,教师不在教学中创新,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越发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更不用说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
2.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①资源不足。基本资源与设施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物质保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必须广泛地收集信息,同时高中生以住校生为多,如何收集信息成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的一大难题。②师资水平是瓶颈。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新型的学科,又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教师自己应该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与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但是在传统教育中培养的绝大多数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研究经验。而教师指导不利,点拨不到位,是最影响学生探究兴趣的因素之一。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效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不仅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变革,同时也给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我校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研究性学习选题的多样性,使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变得多元化,信息技术课堂变得生机勃勃,研究性学习开展有条不紊,新课标推行的对话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得到充分践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主要策略如下:
1.教学内容的整合。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首先要改革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并以此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实践应用的环境,使学生有机会把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解决自己身边的事。以《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与《综合实践活动(必修)研究性学习》教学内容的整合为例。在讲授“信息技术(必修)第一章?摇信息与信息技术”时,内容上结合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引导学生在如何选题的过程中去感受什么是信息以及信息的基本特征。通过部分小组课题的交流,体会信息技术对选题汇报效果的影响。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再讲授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多样化,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深层次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2.教学资源的整合。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基于资源学习是它的重要特点。如果没有基于计算机的各类学习工具支持,没有因特网提供方便的信息收集工具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没有网络运行下的交流和研讨,或学生缺失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有可能就像戴着锁链的舞蹈,难以尽显其潜在优势,难以实现学习的革命。而与信息技术课堂的结合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信息技术(必修)第二章?摇信息的获取”就可建立在开题报告的设计上完成,通过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以及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综合完善开题报告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课能解决学生信息获取的困难,同时也弥补了研究性学习教师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不强等问题。
3.学习方式的整合。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多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亲身的实践探究,获取直接的经验、体会,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高中信息技术推行的合作式和探究式两种学习方式完全一致,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的分组教学可以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基础展开教学,这样由学生根据共同兴趣爱好自觉合成的小组,能更好的实现小组互助,在探究活动中更能体现个人价值实现与团队精神的关系和意义。
4.基于网络平台的整合。在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中,通过建立学校研究性学习网络平台,把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资源获取、信息数据处理、成果交流等内容,放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学习和技术应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带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任务和问题去学习信息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很多住校学生课余时间无法接触到网络和计算机,无法利用网络和计算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信息技术课、研究性学习课学习的兴趣与实效性。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研究性课程整合不但使得研究性课程得到较好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使得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的利用最大化。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让学生在整合过程中感受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新学习方式,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学科探究性学习辅垫基础,从而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得以较好落实,也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谱写了新歌。
参考文献:
[1]况亮.PPT创意设计与动画设计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Z].中山继教育魔灯课程.
[2]广东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综合实践活动(必修)研究性学习[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王治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体现更完整意义的目标价值[DB/OL].(2001-12-20).
http:///zong_he_271/20060323/t20060323_21567.shtml.
[4]方青稚.新课程·新整合·新探索[Z].
【关键词】学本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
新一轮的深化课程改革关注“学本课堂”。为了揭开课程改革的神秘面纱,结合平时的综合实践课程研训活动,组织教师开展活动,针对小学“学本课堂”中的教师指导,笔者作了认真的思考,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一、综合实践课程学本课堂的具体操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主题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一)重视教师指导的预设与探索
为了探索预设与生成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的可操作性,课任老师采用诸多方法,比如:让学生自主选课,创设情景,要求学生提问题,然后分类问题而总结课题,随时准备许多课题,让学生选择、说选题理由。
课例1《我的理想》主题活动课
面对六年级学生对毕业前的准备和升学的理想相当模糊,就确定主题《我的理想》的综合实践活动,第一次的起始课,课堂预设如下:
1.谈话,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们怎么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呢?能提出主要的要求吗?(你准备怎么去了解?)
2.小组讨论(想知道些什么),然后开始交流
(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关于理想,你想知道些什么啊?
(2)让学生交流,然后开始选择题目
①理想的认识调查
②我的理想的认识调查
③同学们的理想类型调查
④我的理想与生活的关系研究
3.准备怎么去了解,用什么方法
(1)观察法。在组织调查目的的指导下进行,需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2)访谈法。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采用对话,讨论等面对面的交往方式。
4.填写表格,完成预期任务
5.交流表格,修改表格
经历了上次的教学思索,在六(2)班重新开始了这样的教学预设:
1.情景创设:以《飞得更高》的舞蹈引导学生讨论
2.个人思考:发给学生大张的纸条让他们写选择的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课题。转化为主题活动的研究课题
3.范例指导:问题转化为课题
4.小组讨论:确定小组喜欢的研究课题
由于改变了导入情景的指导,学生的选题思维就改变了,虽然情景内容范围缩小了,可研究的深度加深了。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选题指导确实很重要,不同的情景指导,就会有不同的活动主题,生成的活动主题确实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确实要考虑深度和广度,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收获。后来,我们就顺应学生的意向,确定了《我的理想我做主》活动主题,生成了他们自己喜欢的小课题;这样,我们就不用老是困惑于没有研究课题,也不用逼着学生完成所谓的作业,相反,只有是学生自己愿意做的,他们就会做。后来,成果展示会上,许多学生亮出了他们的十字绣作品,关于理想的概念解读的PPT,关于理想认识的调查报告等等,很让人欣慰。
所以,预设和生成活动主题,我们老师要考虑的是大范围的规划,然后,选择的情景引导要具体细化,总体方向要明确,这样学生才会提炼更值得研究的小课题,使研究性学习活动激发他们的综合学习兴趣,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二)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妙招
教学工作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工作,尽管我们教师平时都清楚,但总是不满意学生表现,有这样那样的埋怨,这有用吗?该如何改变现状,如何激发学生爱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做到安静听讲,认真思考呢?我反思几点,也尝试了一些做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尝试一:先行,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教学目标
对不同年级水平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育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2大领域:非指定性领域和指定性领域;非指定性领域结合传统节日,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数学节,学校的传统教学周,开放周,听课周等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整合;指定性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比如,我们在制订课时教学计划时,要让学生懂得该怎么制订容易操作,怎样分工合作能做好。目标确定就要3点: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得先讲究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体验,从体验中提升理论,形成了由教师辅助指导、学生主体活动的课程体系;也变成“实践——理论——再实践”良性循环发展的一门课程。
2.尝试二:居中,理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思路
课堂中,讲究的是素材的呈现、方法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我们必须要理解,素材的呈现要真实、有说服力;方法的指导要具体,可操作性强。成果的展示应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具有童趣。同时,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路。比如,对三四年级学生,可以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制作开始,了解制作的材料、制作方法、制作的用途和社会推广效益等等慢慢地开展探究活动,选定可以操作的课题,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对五、六年级的学生,要针对他们发现的问题,给予分析,梳理,提炼出可以研究的课题,然后,教给他们研究的各种方法,理清施行方法的系列性的环节,让学生懂得,只有学会了分工合作,才能很好地办好一件事。对六年级的学生,可以给以他们足够多的素材,要求他们从素材中自己寻找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将问题转化为可以研究的课题,从而形成研究性学习氛围。课堂思路应该是“发现问题——实践方法操作——得出结论——汇报反馈”流程。
3.尝试三:完美,提倡展示成果形式多样化
目前,我们的学生很会表现,也懂得展示成果可采用多种形式,但他们如何应用已有的知识,综合表现,还不是很强,需要老师引领。比如,一次“我的教室我设计”这样的主题展示会上,有的学生用设计图展示,有的小组用作业本展示,有的用照片做成课件展示……课堂非常安静,追究原因,主要是给予展示前的充分准备。开始,老师给学生准备了统一的评价表,指导他们先整理资料,呈现自己做过的事,然后,小组合作表演自己小组特色的成果。教师逐步地解剖过程,使问题简单化,学生就容易接受,不会混乱,也自然安静了。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预设与生成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对学生的指导,更是个探索的过程,需要有机地结合实情才能确定更有价值的小课题研究,才能很顺利地实施。只有我们教师因地制宜地设置“陷阱”,学生才会心甘情愿掉进去。
【参考文献】
[1]张建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实践与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10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实施场所,在高一年级侧重感受组建的魅力,在设计的体验式培训中让学生明白合作与自主的含义,并亲自实践体会小组的魅力。在高二年级,直接引导小组的组建目标由单纯的合作向学习竞争力提升的转变,使学习小组真正为“学思结合,师生互动”课堂所用,推动学生自身自主能力的养成。在上一轮课改初体验中,每当有小组代表起立回答问题时,口头总会标着“我认为”,而现在是“我们认为”,正是合作意识提升的外在表现。从几年的学生问卷的结果对比中看,这种变化更直观。通过“感恩教育”德育场的影响,学生顺利地在思想上形成了感恩他人、合作协力的意识,对“学思结合,师生互动”型自主学习的课堂要求理解较为透彻,在日常学习中会有意识注重情感体验,更自觉地进行合作探究,并逐渐将这种能力内化为习惯。在课堂上可以看到学生有强烈的主动参与的意识,在学习任务下达后,可以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既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又穿插生生间激烈的讨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表现明显。同时,可以明显地感到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强化了,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提高了,学生间相互帮助、支持、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提升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走进课堂,当老师下达自主学习任务时总会看到几个“小老师”在安排、讲解、鼓励、管理,总会听到成功时小组内的欢呼和击掌声,总会看到失利时的自责和成员的安慰,合作性的课堂教学在逐步成型。
二、社团活动的设置使感恩教育实现多边发展
学校的社团等学生组织的活动,也许难以有大的成效,但带给学生的体验可能是终生的。一位同学在一次失败的社团活动组织中,他可能会体验到别人组织活动的不容易,从而改变他对待集体活动的态度。组织活动的失败,也让他能够从中体会到调动别人积极性的重要,认识到做事情的周密设计是必须的,体验到得到别人的认同的重要性。失败的活动能够学习到周密计划、大胆行动、关注细节可能是成败的关键,这些体验不仅是理解世界的基础,在他们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会作为重要的经验指导其行为。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感恩教育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中发挥极大的作用
每学期的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上,每一个负责展示的同学都会按照课题结题流程,严谨认真地展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仅包括研究过程的图片材料,更有科学、严谨、格式规范的研究报告。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获得的最大收获不仅仅是完成调查问卷和写出结题报告,更重要的是在开展研究课程的过程中拓宽了知识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社会交往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我校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平台,学生们在分组合作学习中体会到了合作与竞争的真谛,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和合作的技巧。通过社会调查,学生们认识理解了社会,体验感悟到了生活的不易,对劳动群众有了更多情感上的亲近。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体会失败的沮丧和科学发现的快乐,这样的情感体验可能成为推动未来科学家成长的最重要动力。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对社会生活中碰到的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渴望走向社会,深入生活,他们已不再满足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根据这一特点,很多老师认真地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适于社会实践的因素,从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找准社会活动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并确定好实践活动的类别,或是调查研究模式,或是思辨探究模式,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实现其教学方式由封闭向开放实践式的转化,把社会作为教学的大课堂。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能较好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比如英语备课组在教授Travel?journal(旅游日记)这一单元时,很好地把握教材开放性特点,调动学生实践热情,由班级小组制作主讲发言课件和旅游海报,围绕湄公河介绍沿途各国风光和风土人情,效果良好,超乎想象。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认识,获得了生动、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再把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受更深,理解更透彻。类似这样的课堂延伸活动还有很多,学生们在课堂上明确深化观点,并用课外实践验证观点,不仅在实践中学会了知识,得到了锻炼,也在实践中提高了道德认识。学生们就这样在交流中学习、研究,进行着思维的碰撞,从中不仅使他们有所知(掌握知识),有所会(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悟(提高了思想素质),而且使认识和情感都得到了升华,他们亲身经历和体验了学思维──会思维──多思维──深思维的全过程。
四、从《学生成长记录袋》中真切感受“感恩教育”的育人作用
翻开一册册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记录了学业与活动,记录了成功与失败,记录的爱与责任,记录了现状与展望,更重要的是记录了对感恩的理解和行动!翻开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一个个鲜活的专栏记录着他们成长的小故事,在“师生互动平台”述说着想对老师说的话;“我的小宇宙”展现着学习之外的最擅长或最喜欢,或用来减压的事情。建立和使用成长记录袋使学生逐步养成了自我评价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在创建个人成长记录袋的过程中,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足迹,感受到自己的持续进步。通过写“心灵独白”和自我评价,学生逐步养成了自我评价的意识和习惯。“学生成长记录袋”为学校营造了感恩教育的“情感体验教育场”。在展示交流中,学生全面参与,学会了彼此尊重、欣赏、分享,达到培养自尊自信、激励成长的目的。在展示交流时,学生之间比较的不是考试分数,而是全面素质和个性特长,取得的所有成绩、技艺都有被承认和关注的机会。有一位爱好街舞的学生将他跳舞练习头部旋转时磨破的帽子放入记录袋中,“收集说明”中写着:“在学习成绩上我不是最好的,但我热爱舞蹈,学校全面关注学生的做法,给了我自信与勇气,我要加倍努力!我相信我会成功的!”同学给他的寄语是:“最棒的小强!必定拥有最炫的舞台!加油!”学生成长记录袋建立与展示的过程,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有助于引导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2014届学生马春林的成长记录袋中有两份资料,让看过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油然而生敬意。一份是徒步穿越尼泊尔的照片,收集说明中写着“值得我一生炫耀的辛苦之旅———尼泊尔徒步穿越旅行。”另一份是“四川雅安地震志愿者”照片,下面的“心灵独白”是:“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但我志愿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哪怕只是把微笑送到那里!”学生成长记录袋,为家长与教师沟通以及家长理解子女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有助于家长全面了解孩子成长与发展的状况及心路历程,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激励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五、结语
一、着力优化教室“小课堂”
学生在校期间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小课堂”中度过的,学校和教师应当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着力优化教室小课堂,就是要按照“主体性、开放性”的要求,着力改革填鸭式、灌输式的课堂结构,建立“自主式、研究型”的课堂模型,让课堂充满生命与活力,并在课堂教学中强化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推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
为了优化课堂,在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的社会条件下,我们积极开展实施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国家级课题实验研究,通过信息技术打造多媒体和网络化的教学环境,实施多元化、开放性的教学任务,突出交互、协作的教学过程,使课堂的可操作性、实效性和可拓展性更加突出。“着力优化教室小课堂”的研究实践,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为根本的宗旨,从而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全面开放校园“中课堂”
“校园中课堂”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地优化人的生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生活。为了延伸教室小课堂,提升师生校园生活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应以“课程”的思想来设计和组织校园文化与活动,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课堂系列”,使“校园中课堂”成为巩固、拓展“教室小课堂”的阵地和学生展现特长、张扬个性、丰富生活的乐园。
目前,我们开放的“校园中课堂”主要有:
1.组织社团活动
组织开展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汀江潮”文学社等社团组织活动。
2.兴趣小组活动
组织开展篮球、排球、器乐、合唱、舞蹈、素描、网页制作、英语演讲比赛等兴趣小组活动以及每年一度的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
3.校训内涵征集活动
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关于“尚真、求美、励志、创新”校训内涵的征集活动。要求全校师生对校训深入思考,积极讨论,提出看法和意见,赋予内涵,使之成为激励师生的精神力量和行为准则。
4.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阅读课周课时一节,课堂设在图书楼的阅览室和书库,由语文老师、图书馆馆员负责上课和管理;建立班级图书角,每周由班干部根据本班同学在课外阅读课上选定的书目向图书馆借阅;中午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学生阅览室。
5.编印《学生手册》
学校政治处编印了以“学生学习、生活一日常规”、“消防设施等公共财物管理有关规定”和“学生楼梯疏散工作暂行规定”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管理手册》,它是德育校本教材,把学习《学生手册》、综治安全管理、公共财产管理等纳入文明班级评比内容,把学生的养成教育融入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之中。
6.主题教育月活动
全校每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7.设立学生“文明言行监督岗”
由学生会干部和团委委员组成文明劝导队,定时定点对学生的文明礼仪进行监督,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8.传统美德教育
学校配合国家级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开展了以“弘扬苏区精神、做苏区好学生”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了以“苏区精神”“客家文化”为题材的校本课程,力求通过对文化传统的体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三、切实延伸社会“大课堂”
走向社会是对校园学习生活的升华和超越,是领悟校园学习过程本身蕴涵的道德、审美意义乃至人的生命意义的过程。因此,在课程设置上的改革,学校应强调抓住课内,拓展课外,重视利用课外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我们的指导思想明确,在教育的目的观、价值观、人才观与质量观上都致力于全体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我们适时提出了建立“立足课堂,课外延伸,立足学校,校外拓展,在开放的情景中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与能力”的教育模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求异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协调能力和实践能力。一方面,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撰写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把学校课堂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大课堂”的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近年来,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适时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将德育渗透到方方面面。同时,还建设校园网和班班多媒体,开设校园网吧,让学生在经过学校网络管理中心过滤的网络世界中,接触“社会大课堂”,了解世界,扩大知识面,改善自我,完善自我。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发挥省“水土保持教育行动基点学校”、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学校”和县“税收知识普及宣传基地学校”的教育优势,多次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为学生开设交通安全、科技创新、环保、税收和法律等各种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举办多场次的各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活动;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省、市、县举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为师生提供了施展才华、自主发明创造、全面发展的平台。
在实践中,我校将课程分为“人文、科学、身心、艺术、实践”五大学习领域,每一领域包含基础性、拓展性两类课程。无论是基础性课程,还是拓展性课程,都围绕五个领域落实和强化五种素养。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还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壁垒,突破传统课程模式,自主开发了各类综合性课程。
创新课程形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基础性课程主要指国家课程。在实践中,我校以更好地实现国家课程目标为指向,结合各学科特点和教师实际,整合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调整教学时间。数学学科把一至六年级全套教材内容分领域打通,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教与学方式,分为“核心导学课”“自学互学课”“主题实践课”三种课型。语文学科尝试探索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推出“预读课”“精读课”“导读课”等新课型。单元主题教学模式的探索和预读课、精读课、导读课等新课型的尝试,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至少还节约出了1-2课时,利用这1-2课时结合该单元的教学主题进行拓展阅读。
此外,学校还注意教学形式的改革,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为每个年级配置了自修教室,在4-6年级安排了自修课。体育和健康等学科根据高年级男女生生理、心理发育的不同特点,尝试男女分班教学;语文学科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尝试作文大班授课等新的教学形式,同时,还开展了“大小课”、“长短课”等课程形式。
拓宽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拓展性课程是指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依据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拓展开发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彰显办学特色最重要的载体。分为拓展类必修课程和拓展类选修课程两类。
在必修课程的开发中,我校以守护“民族之根”为目标,着力开发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包括诗韵飘香、国学养正、武术、书法、国画等;同时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也引起了学校对学生培养目标的深刻反思,正如总书记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校以滋养“民族之魂”为目标着力开发实践创新类课程,主要包括灵动数学、科学探究、木工DIY、电子技术等。
在选修课程的开发中,我校围绕“五种幸福素养”的培养目标,开发了人文、科学、体育、艺术、实践五大类100多门校本选修课程。每周五下午,校园就成为了“课程自选市场”,4000多名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参加校本选修课程。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特长,承担课程的开发和组织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解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发展需要。
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由班主任开发的“成语沙龙”“阅读摘抄”“知识乐园”等课程,选修的人数很少,因此我们逐渐淘汰了这些课程。我们举全校之力,选择具有专长的教师、家长及友邻单位,补充开发和完善了《机器人》《单片机》《酷玩—科学》《围棋》《魔术》《财商》《航天知识》《数独游戏》《外教口语沙龙》《街舞》《陶艺》等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如《酷玩—科学》课程,最初只是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一种拓展,但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逐渐将课程定位为包含物理、化学、天文等知识的综合性科学课程,其教学方式也由教师单纯的讲解转变为用最直观的声、光、电的形象表达方式,将晦涩的科学道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此外,在实践中我们采用多元评价方式,通过科学论坛、魔术展演、围棋擂台赛等形式对学生校本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综合性课程是我校以各学科广泛的知识领域为背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开发的另一类校本课程。我校的综合性课程包括整合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性学习、实践性学习、互动式学习。
1.整合式学习
课程整合是本次课改的重点,是课程建设的方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校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进行课程整合实验。
首先是“学科主题整合周”。各学科教师通过年级横向教研,自主合作挖掘学科教材之间的联系,找准结合点,每学期各年级分别确定一到两个主题。如四年级的“民族之花”,语文、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在一周内,围绕“民族之花”这一主题分别开展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全面、立体、多渠道、多角度地参与学习。
其次是“学科主题整合课”。考虑学科教材之间内容的交叉重复等现状,多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开展主题整合课研究。例如,五年级的“唱脸谱”,语文、音乐、信息技术教师围绕“脸谱文化”开展教学,不仅从内容上相互补充,突破难点,而且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三是学科之间有机整合。我校将海淀区信息技术地方课程与北京市专题教育地方课程整合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其中信息技术和专题教育互为载体。教师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编写了校本教材《信息技术与安全自护》《信息技术与我爱北京》《信息技术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并在课堂上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2.研究性学习
我校以五年级为实验年级,采用导师制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首先确保时间,将每周二下午第一节安排研学课,纳入到课程表;其次保证师资,所有五年级教师在专家培训、大学研究生参与活动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开展研究;第三制定方案,通过编写课程纲要,将研学课的目标、内容、形式、场地、评价等进行详细规划;第四强化落实,一方面导师利用上课时间,每人辅导10-15名学生确定研究内容、加强方法指导;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问卷调查、组织访谈,并撰写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培养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
3.活动式学习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我校适当压缩每课时时长,延长大课间时长,组织学生在操场开展抖空竹、踢毽子、跳皮筋儿等各种民族传统游戏活动。还利用午休时间开设了“快乐午间”课程,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开展名著阅读、棋类游戏、评书联播、电影欣赏等活动。此外,我校还将管乐团、鼓乐团、舞蹈团、合唱团、跆拳道队、健美操队、田径队、戏剧社、书画社等艺术、体育社团也纳入课程管理,逐步规范。
4.实践性学习
我校开展的实践性学习是以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开发的一种学习形式,这类学习不是以掌握某一类知识为目标,而是要给学生提供5种经历与体验,即志愿服务的经历与体验、军事训练的经历与体验、职业锻炼的经历与体验、外出游学的经历与体验、走近自然的经历与体验。
因而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每周五分年级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博物馆、中国科技馆、三军仪仗队、万寿路老年公寓等实践基地,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实践和体验。同时,还分年级开设“名家进校园”等课程。实践性学习的开展,不仅让学生们开阔了视野,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5.互动式学习
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儿童的成长环境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完成,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因此,我校采用家校互动的形式,每学期开学前后,在一年级开设小幼衔接课程,包括了解校园文化、熟悉校园环境、培养自理能力、养成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等内容;同时,学校还开设亲子阅读、家庭博识、家政等课程,将学校教育延伸到每一个家庭,让学生在与家长的互动中完成学习任务;此外,我校还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讲坛、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把家长请进校园,使家长的教育理念与学校产生智慧的碰撞,达成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
课程改革给学生带来无数惊喜。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新课表中的新课程让我感到好奇,教师亲自编写的《助学手册》让我感到兴奋,木工课、书法课上学到的新本领让我感到自豪……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期待新一天的开始,因为每天都有我喜爱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