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篮球基本运球动作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院校;篮球;运球上篮;教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028-02
篮球运动集体性强,且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合作精神以及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运球上篮则是篮球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术,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几年来,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成长需要,结合篮球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下面是我在篮球运球上篮教学中的浅见。
一、高职院校学生(篮球初学者)特点分析
1、篮球理论知识欠缺
高职院校学生对篮球的理论知识并不了解,一般通过电视了解篮球。他们自身并没有深入地接触篮球运动,有人甚至从来没有摸过篮球。
2、缺乏篮球球感
球感是任何球类项目都普遍存在的一个话题。在运动心理学领域,将其解释为经过长期训练而形成的专门化运动感知觉,包括有平衡觉、运动觉、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觉成分,是一种专项运动感知觉,具体到篮球是指手触球时对球的速度、力量等的感觉。初学者由于没有接触篮球或者很少接触篮球,对球感的感知能力普遍较差,经常出现触球后自己不知道球被打到哪里的情况。
3、没有篮球技术动作概念
由于从来没有接触篮球运动, 学生对篮球技术动作没有概念,在他们看来,打篮球仅仅是传球、运球、投篮,并不清楚该如何传球、运球、投篮及其它的身体动作。
二、针对学生特点,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培养学生的篮球运动的兴趣,对学生学好这项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在课的导入阶段中首先向学生展示现在学生最感兴趣、最熟悉的NBA、CBA的篮球明星,比赛集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让学生明白成为篮球明星的梦想需要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这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耐力、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练习,为学习篮球运球上篮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也可以讲一些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做一些篮球的游戏,让学生看一些篮球比赛的教学片。
三、针对学生实际,合理安排篮球技术的教学顺序
篮球行进间运球上篮是由行进间运球与投篮两个技术部分组成,学习难度大,加上高职院校学生(篮球初学者)既缺乏篮球理论知识和篮球球感,又没有篮球技术动作概念,因此,在教学顺序的安排上一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按照以下顺序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步,熟悉球性和原地的高低运球练习;第二步,行进间直线运球练习;第三步,运球急停急起练习;第四步,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第五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练习;第六步,完整的运球上篮练习。
四、针对学生实际,科学安排篮球运球上篮的教学步骤
我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差,特别是协调性较差,好多学生感到篮球运球上篮技术动作难学。为了使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该项技术动作,我在教学中除注意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外,还注意教法的选择,科学安排运球上篮的教学步骤(共四个步骤)。
1、第一步,徒手想象模仿练习(以右手上篮为例)
练习者双手持假想的球于腰际右侧,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教师喊“1”时,学生右脚前迈一大步,双手持球位置不变;喊“2”时左脚前迈一小步,用力向前上方蹬地,同时双手持“球”上举直右臂伸直,在即将伸直时,左手放下;喊“3”时,随着身体的向上跃起及右手臂的伸直,右手抖腕拨“球”入筐。通过喊数字主要让学生体会正确的脚步动作,即让学生体会“一大、二小、三上跳”的脚步要求。教师在练习时可以把学生的左右脚的大置标上不同的标志,让他们更清楚两脚的出脚顺序。
2、第二步,助跑摸高练习
(1)先在篮圈下面吊一个篮球,距球的垂直投影点适当距离画一标志线。练习者站在标志线上,由原地开始向前迈两步,第三步用力向上起跳摸高。注意:用右手投篮的先迈右脚,(左手投篮的先迈左脚),第二步落地后,左脚快速有力地向上起跳,同时右腿以大腿带小腿迅速向前上摆动,争取摸到球。
(2)练习者站在标志线上,由原地向前自然跑两步,第三步用力向上起跳摸高。
(3)练习者从标志线后自然跑两三步至标志线,然后再第一步大、第二步小、第三步向高跳的摸高练习。即一大、二小、三上跳。
3、第三步,持球三步上篮练习
(1)练习者持球站在标志线上,由原地开始向前迈两步,第三步用力向上跳起,当身体到达最高点时将球投出。注意:投篮动作要正确。
(2)练习者站在标志线上,由原地向前跑,做“一大、二小、三上跳”的三步上篮练习。
(3)帮助者站在标志线上,一手托球并直臂平举。练习者从标志线后自然跑两三步至球前,接着做双手持球的三步上篮练习。注意:双手持球时的第一步要大些;练习者按顺序练一次后与帮助者交换位置。
4、第四步,运球三步上篮练习
(1)练习者持球站在标志线上,原地运一两次球,持球进行三步上篮练习。注意:要将球运至胸前,不能太高或太低。
(2)从标志线后适当距离运球三五次,当运至标志线前后位置时,持球进行三步上篮练习。
(3)从边线中点运球进行三步上篮练习。熟练以后,去掉标志线,运球进行三步上篮练习。
五、加强个别辅导,纠正错误动作,提高教学效果
1、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容易犯以下错误:一是脚步动作不清晰;二是运球与跨步收球的衔接不连贯;三是腾空后身体前冲力过大;最为严重的是,双手先抱球,再跨三步上篮,将两个动作分解开了(错误率最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有:正确的技术动作未掌握时往往容易出现脚步动作不清晰,或多上一步或少上一步,形成带球走;控制球能力差;心理上产生惧怕导致身体各部分肌肉过分紧张,使动作不连贯,不协调等等。
2、加强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针对以上易犯错误,针对学生个别情况,开展分组教学或个别辅导,有效纠正学生错误,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实践教学中还应加强篮球基本功练习,使学生熟悉球性,增强原地的高低手运球、行进间运球、运球急停急起、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等基本功。这些基本功学好了,再教学生学习篮球运球上篮技术自然就水到渠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徐红琴. 篮球行进间运球上篮教法初探. 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2007 (7).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指导教学训练
一、激发学生兴趣,立足常规教学
由于篮球技术种类多、难度大,练习方法单一、枯燥,想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具有一定的困难。这一系列消极因素抑制了学生积极投入,自觉锻炼的热情。所以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入各种游戏的元素来让学生学篮球技术。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点,教学中可以尝试以新颖形式代替单一练习,将纯粹的技术教学编成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学生能在乐中学,学中乐。篮球技术中原地运球要求五指分开,手心空出,在球的上方向下用力运球,手、球不分。作为学生很难掌握这些技术,经常出现手用力拍球的现象,再加上始终原地不动练习,学生觉得很没劲,这时教师可以采用花样运球提高他们的练习兴趣,如:单腿过球,左右手向下运球的同时,左右替迈过球。这种练习虽然有一点难度,但是学生初次接触,觉得很好玩,便会主动去“玩”。从而在花样球中提高了手对球的控制能力,也提高了运球的熟练性。
小学生篮球训练是比较枯燥的,以基本站立姿势、脚步移动、运球、传球、投蓝等基本技术为主,但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必须把枯燥无味的教材具体化.形象化,如在固定的区域进行运球打球游戏,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控球能力、护球意识和观察能力,利用“8”字跑动连续传接球等游戏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游戏中,加深对传接球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这样做取得了一些效果,篮球技术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采用多种教学训练方法,打好基本功
篮球基本功练习单调乏味,尤其是熟悉球性和各种脚步移动等练习更是如此。但是,正是由于篮球技术的多样性,使我们在日常训练中的单个技术动作往往可以演变为多种训练形式。并且小学生活泼好动,敏感性较强,喜欢新颖的知识技能和,这对调动学生的求新心理和练习的积极性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在教学中要不断地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以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
例如,在运球手法,如用布将眼睛蒙起来原地运球或者用双手同时运两个球练习、每人一球抢打或者追逐、几何图形运球追逐跑、限定范围内运球拍打其他人的球等,还可根据队员掌握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增加一些难度,如待学生对这些练习基本熟悉后要求队员在折返跑运球返回时用左手等。这些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而且提高了练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训练的质量。同一个技术动作有多种训练手段,每一种手段的作用都不尽相同,因此,必须认真总结各种训练手段的优缺点,根据训练内容和对象的实际情况,多法结合,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篮球技术中,学生非常喜欢投篮,特别是命中的刹那间,对于投篮者来说是最快乐最兴奋的时刻。投篮得分的多少,直接决定着胜负。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第一是要求做到投篮动作的正确,小学生因为力量较弱,所以很难把篮球投到篮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先教单手投篮,从持球方法到手臂的角度,到脚跟发力,要求学生多次练习,做到动作熟练,然后再上场进行投篮练习,投篮动作虽然正确了,但是由于他们的力量、出手角度难固定等原因,失败多成功少。学生们屡遭失败打击后,慢慢的对篮球运动兴趣悄然减退,特别是女生和一些身体素质弱的男学生。为此,采用让学生在成功体验教学,即让学生在成功中挑战,在挑战思考,在思考中练习验证投篮的技能。
具体措施:1.改变篮筐的方式教学。先放大篮筐,再逐步减小篮筐直至与正常篮圈一样大。2.变化投篮距离,各人选择,要求先近后远。3.变化篮筐的高度,由低到高,自主选择练习。
三、在篮球的训练中把团队意识和战术结合起来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靠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如何让学生明白这个集体合作的意识呢?传接球的教学就是最好的平台。我们通过演示1对1的和2对1的防守运球投篮对抗,直观鲜明的让学生知道1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演示中我们们发现学生有个需求就是如何突破防守,抓住这个需求我们通过2对1和3对2的进攻运球投篮对抗练习,立刻就能使学生知道集体合作的重要性。同时,自然融入到篮球战术的教学训练中来,许多老师都是在室内利用黑板或多媒体进行的,往往是纸上谈兵,内容讲解的空洞抽象,学生反馈很难以领会和理解。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篮球战术意识呢?为此,我们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组织学生现场对抗,现场讲解,让学生现学现用,在对抗中感悟,在比赛中体验。如传切、突分、掩护、关门、策应等配合,此时,我们教师再适当加以战术指导和动作指正,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思维和身体达到最佳状态,教学的效果就会非常好,比教师单纯说教十遍有效。
四、篮球教学与训练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小学生篮球训练要注意动作的规范化、训练的习惯化,不应力求高难动作,不能只注重成绩而使动作带有随意性,应加强对规范动作、训练习惯的培养,保证小学生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动作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传授正确的技术动作十分重要。如在运球时,要时刻提醒左右手运球的正确动作,眼睛不能盯着球,做到运球时注意周围队员的位置,从而培养篮球运动的意识。练习投篮时,要做到身体的协调配合,从小学习正确的投篮手形、用力部位以及下肢的协调用力,培养正确的技术动作,为以后的成长打好基础。
总之,篮球学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作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小学篮球教学的要素和其年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篮球的学习兴趣和基本功教学为主,规范地进行篮球教学与训练,促使学生扎扎实实学好基本功,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打球过程中得到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勇.篮球教练员临场指挥工作的基本内容[J].肇庆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关键词】行进间投篮 逆向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15-02
行进间投篮在篮球比赛中运用较多,且有实用价值的最基本的技术。在教学中也是对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好坏的综合评估,因为要完成好这个动作;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运球技术,运球中持球跨步的衔接协调性,起跳后的空中平衡能力以及投篮的正确手型和用力的大小等。在中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课时和课堂练习时间(包括练习场地、器材的多少、学生人数、素质情况)等因素的限制,学生要想掌握到这一技术困难却实不少。如何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得更快呢?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原地跳起投篮持球跨步跳起投篮行进间运球行时间投篮的逆向教学步骤。通过两个平行班的教学实验对比,教学效果比较显著。情况见下表:
具体练习方法如下:
一、首先练习篮下原地跳起投篮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观察发现:由于学生课堂练习次数有限球感差,在投篮中体会不到手腕前屈、食中指用力拨球动作,所以投出的球没有旋转和弧线,往往呈直线型,碰到篮板就反弹回来,根本没有中篮的可能。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并示范原地跳起投篮的技术动作让学生仔细观察。2.让学生原地徒手模仿并体会投篮方法。3.原地徒手跳起投篮。 4.篮下原地持球跳起投篮。要求学生起跳后下肢尽量舒展,右臂向前上方伸直,力争在最高点手腕前屈,食中指用力拨球,通过指端擦板投篮。注意克服大幅度甩臂的错误动作。5.小篮球、排球练习辅助投篮。由于学生腹肌力量和协调性差,腾空后投篮往往显得非常匆忙。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取小篮球、排球练习。因为其体积小、重量轻,这样学生拿球比较稳定,初练时感到轻松自如些。随着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平衡能力的增强,这个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篮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对抗中不断地投篮得分,极大的激发参与和观赏者的激情。这也是自篮球发明至今一百多年来,篮球运动发展之快、参加人数较多的动力所在。中学生,特别是大部分男生非常喜爱篮球,最感的就是抽球,一旦中篮,满脸喜色。所以练习起来热情很高,劲头十足。
二、持球跨步上篮
在上面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练习持球跨步上篮动作。具体的练习内容有:1.让学生徒手练习跨步上篮动作。2.在篮圈下悬挂一篮球,可让学生助跑跨步跳起触球。一方面要求学生控制由于助跑产生的前冲惯性。另一方面可让学生体会原地跳起投篮和助跑跨步投篮的差异。3.让学生练习持球跨步传球。4.练习持球跨步上篮,教师可在学生起跳点画一个圆圈,在学生起跨路线上根据起跨步,一大、二小、三向上的规律画三条横线,并标上左、右、左字样表示左、右脚着地点,借此提醒学生跨步动作的正确顺序,具体要求是:让学生持球左脚在前放在第一线后面,右腿在后,练习时,右脚前跨一大步落在第二条线后,接着左脚向前跨出一小步,脚跟先着地落在第二条线后,上体稍后爷,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掌着地并用力蹬地起跳,同时双手向前上方举球,右脚屈膝前抬左脚蹬离地面,腾空后进行投篮。5.教师或学生持球站在距篮下适当的位置,单手托一球向前上举,学生站成一路纵队,依次跑到托球者身前跨步取球上步起跳,腾空投篮练习。6.跨步起跳接教师抛球或自抛球进行行进间单手上篮练习,注意抛球的位置和高度要适当,距离可由近及远。
三、运球的教学方法
在前面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练习运球。相当部分中学生初次接触篮球时,脑海中一时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他们往往会把传球、运球、投篮基本技术割裂开来,偏爱于投篮,而对传球、运球等基本技术不太热衷,教师首先要端正学生的思想,讲明掌握好传球、运球技术是打好篮球不可缺少的基本功。熟练地运球可以摆脱对手的防守,创造投篮机会,巧妙地传球可以不失时机的创造战机。教师可通过运球,突破两名学生防守进行投篮的示范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并感知其中的道理。具体练习方法:1.原地高运球、低运球,速度可由慢到快,让学生体会伸前臂、屈手腕和手指拨的动作,缓冲球向上反弹的力量,以控制球的反弹高度、速度、角度。2.让学生练习行进间的运球,体会运球的基本要领,逐惭提高推进速度。在练习中,可能出现控制球不稳、运球中拍得过高,主要是手与球接触的部位不正确。教师可用正确地示范动作反复演示,强调在行进间运球过程中始终保持低重心,两膝弯曲、上体微前倾,两眼观察前方,行进间的运球与持球跨步相结合。行进间运球快结束时,①让学生持球跨步传球。②让学生运球、持球跨步模仿投篮动作进行传球,借此衔接前后动作,使练习与行进间上篮逐惭接轨。
四、运球行进间上篮练习
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以上几个环节动作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进行行进间投篮练习,行进路线主要以两侧为主,要求学生上、下肢协调,步法清晰、手型正确,在练习中逐步提高要求,做到动作规范化、合理化。
(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摘 要:高校篮球教学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良好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良好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皖南医学院学生在篮球课中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反馈在篮球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于篮球技能的掌握.
关键词 :篮球;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841;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88-03
1 研究对象
皖南医学院临床系大三学生.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调查研究反馈在教学中的作用,探寻反馈的价值,为更好地进行篮球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法.
4 研究内容
4.1 反馈的概念及在教学过程中反馈的分类
反馈是指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客观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反馈可以很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不断地获取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
按照学生在篮球学习中的周期划分,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全年学习、周学习和课时学习,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各个周期之间是相互联系和促进的,一方面的发展促进另一方面的发展,周期之间的衔接非常重要,在篮球教学中一方面的改变引起另一方面的改变,基本功扎实才能在比赛中展现良好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深化教学理念,使各个教学周期之间实现连续性和递接性.
在本次调查中将临床系的学生按班级分为传统教学和反馈教学两种,将每一种再进而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共四组,在教学中传统组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按照传统的授课制,教师的教为主体,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教下进行,学生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向教师请教,教师解答,但是在课下学生和教师之间对于课上问题的反思较少.反馈组的教学并不仅仅是学生的反馈也包括教师的反馈,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分析比较两组学生之间的差距,在比较的过程中传统组的男生和反馈组的男生进行比较,传统组的女生和反馈组的女生进行比较,本次调查由相同的篮球老师对四个班级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用两种教案进行教学,一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练习,另一种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比两组学生在期末测试中的成绩.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将反馈分为,诊断性反馈、形成性反馈和总结性反馈三种,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反馈,使教学不断推进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诊断性评价主要用于教学开始阶段、形成性评价主要用于教学进行中期阶段,总结性评价主要用于某一课题的尾端.这三种反馈信息是教师和学生同步进行的,每一阶段中找出适当的方法应对下一阶段的学习.
4.2 教学前的诊断性反馈
篮球运动基本技术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包括投篮、运球、传球三大技术,高校篮球普修课教给学生的主要以基本技术为主,在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从投、传、运三个方面进行教学,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分析两种教学方法哪种更适合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反馈教学主要是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反馈进行,反馈教学中通过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教师一起进行改变,转变自身的被动地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而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依靠教师的教为主,教师通过不断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依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不断的教学改进,使教学方法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学生篮球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将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清楚,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能根据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男生在大学之前还是接触过篮球的,只有5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篮球,这个比例相对较少,大多数在大学阶段学习篮球的原因是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在宿舍内观看篮球比赛,慢慢喜欢上篮球,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64.58%的男生以前或多或少的接触过篮球,有35.41%的男生觉得篮球打得还不错,在我国校园中篮球的普及程度相对较高,在中学阶段很多学生在体育课中或者是在假期中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就是篮球,这一方面是受大环境的影响,女生对篮球的接触程度相对较低,有51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篮球,占所调查学生的78.56%,11人接触过篮球,只有3人觉得打球还不错,女生在中学阶段接触篮球并不是很多,一方面是现阶段的篮球教学在中学阶段的普及程度还不是很高,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女生在平时的假期中很少去篮球场主动打篮球.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选择篮球的学生中男生大部分都接触过篮球,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女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没有接触过篮球.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反馈组的学生与传统组的学生在入学前的准备程度上相差无几,大部分男生之前都或多或少接触过篮球,而女生接触篮球的较少,在调查的学生中有7.69%的男生从没接触过篮球,63.46%的男生之前接触过篮球,自我感觉打球不错的男生占25.85%,女生方面有高达79.37%的女生没有接触过篮球,接触过但是打球不多的女生占12.69%,自我感觉打球不错的女生只占到女生总数的7.94%,通过两组学生之间的对比我们发现两组学生之间在基本功上面相差不大,可以作为参照组进行对比.中学阶段学生的生活相差不大,大多是集中在宿舍、教室、食堂的三点一线的生活,因此进入大学前学生之间在兴趣爱好方面的差距不大.
4.3 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纠正,力求使教学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和完善.在教学中传统组的学生在教师的讲授和示范下进行学习与练习,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学生向教师进行询问,并解决问题.在反馈组的教学中每节课进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在下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反思上节课中出现的问题并一起检查问题解决情况,这样每节课都进行检查与纠正,并作为一项常规工作.
4.3.1 改进和强化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不断反馈,教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侧重点改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动作.在运球过程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运球时对球的控制能力较差,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后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在教学中增加对这部分学生运球技术的练习,运球是基础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中增加运球的练习对于后面传球和投篮的学习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球性.
强化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一项新的技术的过程中,对于技术动作的掌握需要三个过程,动作的泛化、分化、巩固和动作自动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重点技术动作的反复强化使学生对某一技术动作从开始学习时的泛化到通过进一步练习的分化,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强化练习使学生对某一技术动作达到自动化,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地通过反馈实现对技术的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信息媒体技术来实现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在教学中由于自身对技术动作的反馈只来自本体感受,对于技术的外观了解并不多,篮球是一项给人带来观赏性的运动,在进行动作练习的过程中动作技术掌握得越完美,动作就越漂亮.在练习动作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手机摄像机将学生的动作记录下来,课后学生自我观看动作,反复推敲,再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不断改进自己的技术动作.
4.3.2 反馈为学生的学习定步
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在学习中基础相似的学生掌握技术的快慢程度也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观察和学生的自我感觉不断为学生的学习定步,在教学中掌握技术动作比较快的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要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定步高一点,而技术动作掌握较慢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降缓学习进度,在教学中增加前面动作的练习次数与质量,不要急于求成,在篮球教学中的学习是运球、传球、投篮(包括上篮)三个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开始之前获得的反馈信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技术基础,为学生确定适合的教学步骤,宏观上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相同,但实际的教学及训练中,不同学生的训练内容及侧重点有所不同,不同学生在教学中不同内容的训练量也有所不同,基本技术较差的学生在教学中还是以运球为主,运球技术掌握的好将会对传球和投篮技术的掌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4 总结性反馈在教学中的运用
总结性反馈主要用于某一学科结束之前进行,在进行过程中要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当某一学科即将结束时,要分阶段进行总结,例如在运球教学结束之后先对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对于运球技术的掌握情况,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掌握技术较差的学生需要在这方面再加强练习,通过对运球技术的掌握情况预言学生下一阶段学习的成功的可能性,运球技术掌握较快的学生在下一阶段的传球教学中掌握较快的可能性较高,相反运球技术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在下一阶段的传球技术中学习情况也不容乐观,在教学中要重点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判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与培养,使学生在教学中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改变被动的局面.
篮球运动的最终目的是把球投进对方的球篮,并尽量阻止对手往自己的球篮投篮得分,在教学中投篮动作是篮球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篮球动作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在教学中很多学生由于动作不协调很难掌握良好的投篮动作姿势,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不断进行总结性反馈,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发现在投篮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
在学期结束时采用的评价方式是运球上篮、投篮,运球上篮的具体要求是学生从中线与边线的交叉点运球上篮,进球后抢到篮板球运球到开始位置的另一侧,脚踏中线后再次运球上篮,这个过程中上篮不中需要补篮,直到上进为止.投篮的要求是学生从罚球线位置投篮,自投自抢.运球和上篮在考试中各占50%,因为本次调查要求的是客观评价,因此在考试中没有设置传球这种评价方式较为主观的方式,而是只采用了投篮和运球上篮这种比较客观的评价体系.
如上表所示运球和投篮在考试中各占50%的比重,这主要是考虑到本次的测验需要的数据是客观的,而不是通过主观的评价得分,在跑篮的考试中学生在运球过程中不可以出现走步、两次运球的现象,出现一次违例,考试时间成绩增加一秒钟,在考试过程中教师和一名协助的学生一起测量,两个测量成绩相加之和的平均数即为学生的分数,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确保考试成绩的准确性.
经过一学期的篮球学习,在期末测验中通过数理统计得出表四的数据,从数据上面来看反馈组的成绩明显要好于传统组的学生,投篮方面传统组的男生投篮考试的平均分为33.7分,反馈组的男生投篮考试平均分为35.7分.传统组的女生投篮得分为31.1分,反馈组女生投篮得分为31.7分,反馈组高出传统组女生0.6分.反馈组男生跑篮得分为39.1分比统组男生高1.8分.传统组女生跑篮平均分为37.1分低于反馈组的37.9分,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反馈组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投篮还是跑篮方面,其得分均高于传统组.
反馈组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中处于主动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学生的学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的探索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传统组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将教师的教视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
5 结论与建议
5.1 基础相差无几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篮球学习,反馈组学生的成绩明显好于传统组的学生.
5.2 反馈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增加反馈教学方法的运用.
5.3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反馈教学方法,以利于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王勇,王莉敏,刘文燕.多元反馈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凯里学院学报,2014(06).
(2)张东东,宋汉君,扈清云,王培军,欧叶涛,韩曦,陈乃峰,尹兴忠,钟堂武,梁衍锋.基于医学教育特点,在解剖学教学中开展阶段性反馈教学[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05).
(3)高原.利用多元反馈信息优化高校体育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1(24).
(4)武笑玲,高茂章.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反馈教学法”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2).
(5)韩洋,许琛.DV即时反馈教学法在我校蛙泳教学中的运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0).
篮球运动是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教学内容。其中运球技术和传、接球技术教学又是篮球教材中的教学重点,二者之间存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那么在篮球技术教学的初级阶段中,正确处理和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并在有限的教学时数里,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二项技术动作方法、要领,对培养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将起到一定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仅从运球技术教学对传接球技术教学的关联出发,就如何理顺、调整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教学实践初探。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武汉科技大学06级篮球选项课14个篮球选项班(341名)学生及武汉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部分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大纲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法
咨询、收集武汉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武汉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经济干部管理学院等学校相关篮球选项课教学大纲。
2.2.2 对比实验法
即将武汉科技大学06级篮球选项课14个篮球选项班(341名)学生,分成二个教学实验班进行篮球运球和传接球技术教学实验,对照班按该校篮球选项课教学大纲规定的各教学时数进行正常教学,实验班则按增大运球教学时数,减少传接球教学时数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期结束后对学生全场运球技术考核的成绩进行数理统计T检验,以检验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2.2.3 教师对学生掌握传接球技术
(全场二人直线传接球、全场三人直线传接球、全场三人八字围绕传接球练习)进行教学综合教学评定;对于其教学评价按以下要求进行:①学生在完成练习时跑动的路线是否正确,②练习时传接球的方法是否正确,③练习时传球的路线、落点是否到位,④练习时是否有走步的现象发生,⑤练习时二人配合是否协调、熟练,⑥练习时能否按教师的要求完成练习,⑦教学比赛或班级比赛中运球技术和传接球技术运用程度。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结果
3.1.1 运球考核项目成绩T检验结果
对照班按篮球选项课教学大纲(运球教学时数5学时)进行运球技术教学,实验班在原有教学时数基础上增加3个运球教学时数进行教学后,对全体学生按教学要求进行全场综合运接球进行间投篮考试。见表。
经过T检验表明由于T等于4.289,T值(0.01)为2.59,4.289>2.59;可以认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全场综合运球接进行间投篮考试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3.1.2 教师对学生掌握传接球技术(全场二人直线传接球、全三人直线传接球、全场三人八字围绕传接球练习)教学评定。全场二人直线传、接球,全三人直线传、接球,全场三人八字围绕传接球练习是篮球选项课所要求完成的教学基本任务,教学过程观察表明:
3.1.2.1 对照班练习失误主要是以①、②、④、⑤为主;练习过程中的随意性较大,而⑥的练习要求则完全不能达到按教师的要求完成练习;教学比赛中以个人运球技术运用为主,传接球技术的运用少,传球技术的运用是在不能继续运球时,才盲目将球传出;且传球失误率高。
3.1.2.2 实验班练习失误主要是以③、④、⑤为主,能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中等强度和密度的练习要求,但对较高的练习强度和密度的练习要求则不能完成;在比赛中运用传接球技术时同样存在对照班所存在的问题。
3.2 分析讨论
作为篮球教学的基本内容,同在一级难度内容教学、练习,由于各级学校的篮球教学大纲所制定的教学文件出现一定的误差,导致教师在运用和组织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时,不能按篮球运动教学规律进行正确教学安排,篮球运动的特性决定了在一级难度内容教学时,基本技术的教学与练习必须要以运球技术教学为主要内容,对学习、掌握传接球技术有着正效应影响的效果;因为运球技术是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过程中,用单手连续拍击球,并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继续原地或移动中连续拍球推进的技术;在学习和掌握运球技术过程中都是由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和手脚协调配合中各环节组成,其关键是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脚步移动的熟练程度以及手、脚、身体的紧密配合。
3.2.1 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与球感练习相结合
“球感”是人体分析系统在篮球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综合活动的集中表现,是一种复合的专门化知觉。“球感”是一个能感觉到而又不太容易说得清的东西。“球感”与“球性”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又有必然的联系。球感之所以获得是基于对球性的深透了解。所谓“球性”是指球所固有的特性,而“球感”是人对球所固有的特点、特性的认识,是一种高度的专门化知觉。球感是人对球性的深入感知、认识,是球性的进一步深化,对球性的掌握是获得球感的基础。
学生的“球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体,然而,它是提高学生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的重要方面,对其篮球基本技术的学习、掌握、提高、个人特长的突出、战术配合的实现,必将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2.2 加强脚步移动技术教学同样是促进球感、提高运球技术的重要手段
脚步移动是篮球运动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空间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的总称;在比赛场上,双方攻守双方相互交替相互争夺,并为争把球投进对方球篮,而不让对方投中本方球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双方队员必须在球场上不停顿的移动,来寻找投篮机会或阻止对方投篮,以争取进攻和防守的主动权,因此,在一级难度内容教学、练习时也应选择与运球技术练习难度相适应的基本移动技术教学内容进行移动技术教学和练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移动技术对学习、练习、掌握、提高运球技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2.3 球感、运球技术、移动达到一定教学要求后,再进行原地或进行间二人(三人)传接球技术动作方法、要领的教学和练习,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的球感、运球技术、移动技术教学达到一定教学要求后,根据运动技能掌握正态效应原理,此时进行传接球技术教学和练习,学生对传、接球技术动作方法、要领的学习和练习理解力就比在教学初期进行原地或进行间传接球技术教学的效果要好,这一点从教师对学生掌握传接球技术(全场二人直线传接球、全场三人直线传接球、全场三人八字围绕传接球练习)教学评定的环节里以得到充分的肯定;其主要反应出学生在完成练习时跑动的路线是否正确、练习时传接球的方法是否正确、练习时传球的路线、落点是否到位、练习时是否有走步的现象发生、练习时二、三人配合是否协调、熟练、流畅、练习时能否按教师的要求完成练习、教学比赛或班级比赛中运球技术和传接球技术运用程度等方面均达到了传接球技术教学所要求的教学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现行各普通高校的篮球教学大纲中的运球、传接球技术教学时数分配表明,各校其教学时数的分配时只是注意到了这二项基本技术是同等重要的,是教学重点,但并没有考虑到篮球技术教学过程中,这二项技术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重点;所以把这二项技术教学的教学时数都是安排一样,从而导致了在篮球选项课课堂教学时,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把这二项技术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进行,没有正确区分和理解这二项基本技术的教学侧重点,因此导致篮球选项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4.2 建议
4.2.1 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的一级基本技术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加大运球技术的教学时数比重,以球性、移动技术和运球技术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对篮球运动了解的特点,采用适合现阶段学生基本情况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达到在有限的教学时数里,快速提高学生的球性、提高学生原地和进行间运球技术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