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货币一体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088-02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深刻反思,决定积极推进区域金融合作,共同致力于建立区域资金救助机制,以避免危机发生时的措不及防。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更让亚洲国家感到了进行货币合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随着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东亚货币一体化成为学术界内外讨论的焦点。
一、“最优货币区”基本理论
最优货币理论是在关于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孰优孰劣的争论中发展起来的。该理论研究了一组国家可以组成货币区,并在经济趋同的基础上实行单一货币应当具备的条件。这一学说为实行区域货币一体化奠定了理论基础。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首先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的概念。后又经麦金农、凯南、英格拉姆等人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目前,该理论已成为国际货币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
1.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提出“最优货币区”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他将要素的流动性作为一个最优货币区域的重要属性。他认为最优货币区域是根据内部的要素流动和外部生产要素的不流动来定义的,当要素在该区域内自由流动时,那么对实际波动的调整不会在成员中引起巨大的、破坏性的价格和收入的变化。蒙代尔认为需求转移是引起外部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因此,他对最优货币区域的讨论始于研究各国如何最好地对需求转移作出调整。蒙代尔认为组成最优货币区域的标准是要素的流动性,即那些彼此间生产要素高度流动的国家或地区适合组成一个货币区。各成员货币间实行固定汇率或采用共同货币,对区外的其它货币实行浮动汇率。
2.继蒙代尔对最优货币区标准问题的研究之后,英格拉姆、麦金农、凯南、哈伯特和弗莱明等经济学家也参与到“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研究当中来,完善了对“最优货币区”所需充分条件的研究,主要包括:
(1)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蒙代尔(1961)和英格拉姆(1962)认为,如果一个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就能实现资本和劳动力从赤字国向盈余国的转移,促进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内外均衡。因此,生产要素高度流动的国家(地区)适合组成最优货币区。
(2)经济高度开放。麦金农(1963)认为,较高的内部经济开放度是组成货币区的必要条件。因为,经济高度开放的小国汇率稍有变化,就会引起国内物价的剧烈波动,对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产生严重影响,但对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却相对较小。
(3)经济多元化。凯南(1969)认为,经济高度多元化的国家才是货币区的理想参与者。因为,经济多元化意味着商品生产的多样化,可以降低商品受外部市场冲击的风险,并能以商品为纽带,在区域内编织相互依赖的国际经贸网,结成经济共同体。这样,一方面能承受实行固定汇率后损害本国经济稳定性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最优货币区”提高货币效率。
(4)通货膨胀偏好相似。弗莱明(1969)认为,物价稳定是“最优货币区”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相似的通货膨胀率是实行共同货币政策的前提条件。如果通货膨胀率差距过大,则高通胀国家要求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低通胀国家可能希望维持不变,而通货紧缩国家可能要求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从而无法实现政策的一致性,也就很难维持货币区稳定。
(5)政策一体化。基于对宏观层面趋同条件必要性的理解和对现实中宏观结构差异的认识,英格拉姆等人(英格拉姆,1969;凯南,1969;哈勃勒,1970)先后提出了构成最优货币区的政策一体化条件,即各成员必须对其货币、财政及其他经济、社会政策进行协调,寻求一致。
(6)金融一体化。英格拉姆(1973)在其后期的研究中指出,与长期资本自由流动相联系的金融一体化才是衡量货币区是否最优的最佳标准。因为在金融高度一体化的条件下,利率的任何微小波动都会导致资本的跨国充分流动,而货币区可以避免利率波动对汇率的冲击。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有利条件
1.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东亚各国之间经济互补性强,区域内贸易投资发达,各国之间有较强的依存度。东亚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东亚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贸易以及投资往来十分发达,其相互依存关系也十分紧密,并且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经济的复苏,东亚新兴工业区逐渐成为区域内国家的最大投资者。区域内长久的贸易合作及发达的贸易投资,表明亚洲经济的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亚洲经济在逐渐走向自立,这给亚洲货币合作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2.东亚经济体的开放性很高。经济体的开放程度越高,交易成本越低,共同货币给成员国带来的利益就越大。我们采用传统的指标即本国进出口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该比率越大,建立货币联盟的可行性越强。东亚国家与地区的对外开放度是比较高的,均值都在100%以上,尤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度都在100%以上。由于东亚各个国家和地区,基本上属于开放型经济,对汇率的波动十分敏感,对汇率市场的高度依赖需要汇率的稳定,因此迫切需要进行货币合作来稳定汇率。对比欧元区货币合作前各国家经济对外开放度,可以看出,东亚地区经济开放度基本接近欧元区,这说明东亚地区与欧元区一样,符合建立货币联盟的某些特征。
3.区域内部贸易关系紧密。区域内贸易与投资额越大,区域的经济整合度就越高,区域内的货币合作收益也就越大。区域内贸易关系的紧密有利于形成货币合作区,它是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条件。
2004年东亚主要经济体区域内贸易额占区内GDP的比重均比较高,可见东亚各经济体的区内经济整合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目前,东亚地区的区内投资比例已占到其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
4.东亚地区具有劳动力优势,工资价格弹性大。东亚国家在向工业化国家转化的过程中,劳动力大量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满足了工业化进程中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的同时,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弹性。东亚各国没有最低工资法,就业保障法。由于东亚地区工资具有充分的弹性,于是货币工资的提高、降低就可以通过市场机制使经济恢复均衡,从而使汇率的调节作用不再重要。这样一个区域组成货币联盟,其放弃汇率的成本不大。相比之下,欧盟各个成员国由于社会福利和失业保险较高,使得其工资刚性较强,失业率再高,也不会使名义工资下降,对于调节国内经济失衡有着较大的阻碍作用,这就是欧盟成员国失业率问题一直不能得以解决的主要原因。
5.经济增长同步性。2000-2007年,东亚国家经济增长显现出很高的同步性。中国与亚洲国家中与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同步性不是很强,这是因为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经济总量较大,产业结构也较完善,并且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坚持经济政策的独立自主,所以中国的经济一直能够高速、稳定、持续地增长。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这些欧洲货币合作初始国家,在1993-2000年期间的同步性情况,我们发现除了爱尔兰经济增长一直高于其他国家外,这些货币合作国家的经济增长周期呈现很强同步性。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东亚国家的同步性虽然不及欧盟强,但也达到了比较强的程度,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6.东亚各地区通货膨胀指标具有相似性。各国通货膨胀的差异不仅会通过影响汇率而影响国际收支基本账户的失衡,还会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短期资本的流动,从而导致国际收支的失衡。如果货币区内各国通货膨胀率趋于一致,就可以避免汇率的波动带来的风险。
2003-2007年东亚地区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是较低的。通过对东亚地区一些国家最近几年通胀率计算得出东亚地区各国通胀率的均值和标准差,我们可以看出东亚地区各国近年来的通胀均值都不是很高,标准差也相差不大。进一步,我们也可以求出总的通胀率均值为3.3398,平均标准差为1.478259,而关世雄(2003)计算得出1982年一1999年,欧洲12国的通货膨胀率平均值为5.4,标准差为3.5。通过比较,东亚通胀率的均值和标准差均值都要比欧洲低,可以说,存在着与欧盟一样具有最佳货币区的某些特征。
7.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通常货币区内成员之间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越高,说明大多数成员的经济发展目标更趋于一致,那么货币联盟实施的成本就会减少,共同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也会更明显,从而更好地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果参加国之间相关系数低,甚至为负的话,那么组建货币联盟后,实施同一经济政策后必将会对相应的国家产生负面影响,阻碍各成员国经济发展。
在统计学上,相关系数在0.3-0.5之间是低度相关,在0.5-0.8之间是显著相关,在0.8以上是高度相关。表6反应的是2000-2007年东亚国家的相关性,所列的国家中,基本都为正相关,除去相关性为负的3组关系,显著相关和高度相关比例占到54.55%;与表7欧盟国家经济增长相关性相比,欧盟成员国之间的显著和高度相关所占比例为50%。东亚国家还略高一点。说明东亚国家在相关性方面,东亚国家与欧盟一样具有进行货币合作的基础。
三、东亚货币合作的不利因素
1.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平衡性。东亚地区中、日两国在经济上是地区大国,其经济总量占据主导地位,被看作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而其他国家从经济总量上与之有相当大的差距。从人均GDP看,除日本是发达国家外,其他都是发展中国家。和欧盟国家相比,亚洲各国人均GDP不仅居于不同层次而且各层次相差较大。比如2007年日本人均GDP是中国大陆的15.96倍。亚洲各国发展状况的悬殊差异会使经济目标和政策不一致,从而阻碍货币一体化的进程。
2.区域内经济结构的类似。在“10+3”区域内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具有相似的经济结构,绝大多数是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了区域内国别经济之间竞争性强、互补性弱,这必然会导致在国际市场上激烈的竞争,并且共同具有对区域外国际市场依赖性的特点.该问题很难协调和处理,极容易产生矛盾,这必将会成为今后一体化进程的绊脚石之一。
从表1可以看出,从三大区域组织的内部贸易比率上看,东盟比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都要低得多,基本上只有这两个组织的1/2或者更少。这从一个方面反应了东盟成员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导致经济结构相类似,出口贸易竞争性高于互补性。
3.政治制度方面的阻碍。东亚各国地区一直存在分歧,包括历史上的积怨、战争、文化传统、领土纠纷等等,各国国家民族意思很浓,意识较强。日本由于拒不承认战争犯罪和清算历史问题及领土纠纷,尽管是区内第一经济实体,但几乎和区内所有国家都矛盾重重。民族、宗教与文化的多元性和巨大差异性增大了亚洲国家之间相互了解、增进信任的难度,导致很多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增加了亚洲货币合作的困难。
4.难以选定货币一体化的初始国家。目前亚洲缺少强势货币,没有一种货币能承担起核心的责任。由于货币一体化对于大国而言是扩大地区影响力的有利条件,各大国都想把握主导权,同时又相互排挤对方的影响力。对于小国而言,则是慎重面对,避免沦为大国的经济附属国。因此,目前主要表现在各主要大国积极制定和扩张自由贸易区,小国则结成同盟谨慎面对。同时,随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脱欧入亚”,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的行动,也为初始国家的选定增加了变数。
四、结论
东亚货币合作在经济开放度、通胀相似性、经济增长相关性等方面基本达标,具有最优货币区的某些特征。东亚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困难是暂时的,也是可以克服的。随着东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各项基本条件的成熟,东亚货币合作的构想终有实现的一天。而中国作为亚洲的政治和经济大国,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积极参加和促进东亚货币合作的各项事宜。
参考文献:
1.张亮.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6
2.王晓婧.亚洲货币联盟和亚元的创建及构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6
3.吴佳茗.从区域货币一体化看中国的路径选择.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9
4.赵锡军,李悦,魏广远.亚洲货币合作:理论与可行性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5)
5.刘晶.亚洲货币一体化的主要模式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7(9)
6.谭蓉娟.东亚货币一体化合作基础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5)
7.杨秦,赵勇.亚洲货币一体化―亚元的可行性分析[J].时代金融,2008(09)
8.关世雄.亚洲货币一体化研究―日元区发展趋势[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关键词】欧洲货币一体化,欧洲债务危机,制度变迁
一、引论
以2009年末的希腊债务危机为导火线的欧洲债务危机如今烧遍了整个欧元区国家,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关于这次的债务危机的爆发原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笔者认为,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正是在于其制度上的缺陷。而这一缺陷早在欧洲货币一体化之初就已埋下伏笔。要理清欧洲债务危机的前因后果,需要从欧洲货币一体化这场持久的制度变迁开始研究。
二、欧洲货币一体化
欧洲货币一体化肇始于1950年成立的欧洲支付同盟。1989年6月,欧共体12个成员国在马德里召开会议,提交了“德洛尔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一个分三个阶段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计划,旨在建立一个欧洲统一的金融市场和中央银行,最终实现欧洲货币一体化。1991 年 12 月,欧共体理事会首脑会议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会议正式通过了“德洛尔报告”,决定分 3 个阶段建立欧洲经济与货联盟,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构想终于正式启动。
1、“德洛尔报告”第一阶段:1990年7月1日——1993 年底。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与欧洲内部大统一市场的建设节奏保持一致,协调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使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接近。在货币一体化方面,对成员国家的货币进行汇率联合干预,限制成员国家货币之间的波动幅度,促进资本自由流动。
2、“德洛尔报告”第二阶段:1994年1月1日——1999年1月1日。这是一个过渡阶段,为第三阶段实施单一货币准备条件。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地区政策与结构政策,协调经济政策。在货币一体化方面,建立在货币政策制定和金融监管有一定权力的欧洲货币局,为实行统一货币、建立统一的中央银行奠定基础;缩小各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避免法定汇率的调整。这样一来,各成员国必须逐步放弃货币政策制定权,移交给欧盟的中央银行体系,由其来制定整个欧盟的货币政策。
3、“德洛尔报告”第三阶段:1999年1月1日——这是建立欧洲货币同盟的实质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推进各成员国的财政协调,限制各国对财政政策的使用,扩大欧共体委员会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在货币一体化方面,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统一货币政策;推进货币统一,以欧共体货币取代各成员国货币;进一步统一管理各国外汇储备。
2002年1月1日欧元发行,欧元在欧盟12国成为唯一合法货币,这是欧洲货币一体化最重要的一步,也标志着新的货币制度对旧有制度的取代。在新制度的不断发展演变过程中必然产生更多的新兴利益集团,在第二个阶段很多利益集团已经成型。
三、欧洲债务危机
在欧洲货币一体化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导致了从2009年末开始的欧洲债务危机。2009年末,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的阴霾尚未退去,虽然全球经济有复苏的迹象,但是欧洲债务危机已初见端倪。这导致2010年起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爱尔兰等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债务危机,整个欧盟内部都受到了债务危机的困扰。关于本次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2008年金融海啸的对欧元区的冲击。由美国房地产泡沫引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是世界金融市场产生震动,形成了2008年的世界金融海啸。在这种环境下,美国采取美元贬值来专家危机,导致欧元区外部的金融环境恶化,欧洲中央银行也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企图刺激经济增长,这就为欧洲各国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而进行债务融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二,欧元区制度上的缺陷。制度上的缺陷,才是欧洲债务危机真正的原因。这主要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制度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整个制度变迁过程才会不断延续,也才能够依次为新的激励继续发展。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这场货币制度的变迁过程中,由于历史局限性,这种新的制度设计中存在种种问题,产生了分散的财政政策和统一的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根据传统经济理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相互配合、搭配使用。
第三,欧元区的内部经济失衡。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是在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中,为尽快推行新的制度,实现单一货币,在有些国家部分指标尚未达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的规定时就加入了欧元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部分国家经济发展尚未达标,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导致更大的问题。。
第四,其他外部因素。比如国际评级机构对希腊等国信用评级降低,对这场债务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在这些因素中,最本质和主要的还是制度上的缺陷。其他的因素或是因为制度缺陷而产生的,或者只是起到了加速债务危机扩散的因素而已。
四、结论
2009年末开始的欧洲债务危机,至今仍在发展,没有人知道这场债务危机接下来的发展究竟会到什么程度,是在欧盟成员国及世界组织的行动下得到妥善解决,还是最终导致欧元区的崩溃。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这关键还是要看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由于引发这场债务危机的根源在于制度上的缺陷,在这场还在进行的制度变迁过程中,需要从制度上来解决这一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危机之下,新的制度创新才会开始,欧洲货币一体化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也才会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张茉楠. 警惕债务危机引发系统风险 [R]. 国家发改委综合司经济预警办工作论文,2009(12).
[2]张茉楠. 债务危机有蔓延之势 [N]. 中国证券报,2010(3).
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业带来的强大冲击以及对我国金融业造成的影响,使推行混业经营的举措变得更加慎重,更引发我国对金融经营风险管理方面做进一步思考。金融业混业经营,就是指商业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在企业的组织机构以及经营内容的融合,进行多元化经营。在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按照银行、保险和证券划分的分业监管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为及时疏导和控制混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原来分业经营体制下累积的系统性风险,旧有的金融分业监管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我国金融业推行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1)外在条件。信息技术的进步,国际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加强,资金流动周期缩短,业务联系密切,客户和机构之间不断寻求一体化的服务,混业经营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混业经营体现出来的节约成本、投资多元化、资产风险分散化、能提供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优势在不断显现。许多国家均已实行混业经营,并使其成为一种主导趋势。
(2)内在条件。金融市场逐渐完善,内部的风险调控机制和监督管理体制不断健全。中国人民银行是重要的调控部门,它的货币政策能够引导社会的资金流向,改变社会的资本结构。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在行使各自职责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信息的沟通和协调,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部的财政政策,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管体制,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此外,我国虽然实行分业经营,但在法律上并不禁止银行从事证券、保险等业务,政策上也支持有能力的金融机构实行混业经营。在实践方面,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没有放弃对混业经营的探索,比如中国银行在伦敦组建了中银国际;光大集团等大型的金融控股集团,通过不断地扩张和兼并等方式,集合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于一体,成为综合性的金融集团等。
二、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制约因素
(1)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能力有限。对分业经营我国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法律条文,但对于混业经营之后的监管主体之间的监管、风险防范体系、责任归属、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其缺乏制度保障。
(2)缺乏高端金融人才。在信息万变的当今社会,必须要有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金融专业人才,这不仅包括金融机构的从业人才,也包括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人才。2006 年 6 月 15 日,周小川在交通银行和汇丰银行举办的交银汇丰论坛上指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综合化经营的难度在于人才缺乏,以及风险控制尚不够完善。
(3)缺乏与金融业混业经营环境相适应的监管模式。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导致各国的金融市场环境不一样,各国应该寻求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监管模式。我国目前仍采取分业的监管模式,这种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混业经营的局面,自然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
1. 选题的意义;
2.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3.设计(论文)所要设计、研究的内容和实施方案;
4.主要关键技术、工艺参数和理论依据;
5.设计(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等。
一.选题意义
做为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过程,正如一个完整的商品流通过程一样,如果进行细分,可以分解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货币流等4个主要组成部分,任何一次商品流通过程包括完整的电子商务,也都是这四流实现的过程。现在看来,商流、信息流、货币流可以有效地通过互联网络来实现,在网上可以轻而易举完成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但是这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最终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也就是说,尽管网上可以解决商品流通的大部分问题,但是却无法解决物流的问题。我的论文就是想将物流配送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中的物流情况进行浅要的分析与阐述。
二.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简述
在一个时期内,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有些偏差,以为网上交易就是电子商务,这个认识的偏差在于:网上交易并没有完成商品实际转移,只完成了商品所有权证书的转移,更重要的转移,是伴随商品所有权证书转移而出现的商品实体转移,这个转移完成,才使商品所有权最终发生了改变。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个转移要靠取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实现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之后,这个转移则就要靠配送,这是网络上面无法解决的。而目前我过的发展状况却比较令人担忧,中国物流落后发达国家30年,中国物流业是近6、7年才开始起步的,并进入了发展期。中国物流业发展很快,基础设施并不完全落后,但是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体系落后,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过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的管理体制也很混乱。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和现代物流一体化的产物,想要实现真正的电子商务就必须先解决物流的瓶颈,并完善物流的管理体制,把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体系建立起来,当物流业走上正轨时,电子商务的道路也会相对平坦一些。超级秘书网
三. 论文提纲
第一章 传统物流已不能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
1.1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1.2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第二章 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2.1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的新特点
2.2电子商务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2.3供应链技术
2.4供应链管理的变化
2.4.1供应链短路化
2.4.2供应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
第三章 国外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1](美)佛莱哲利,任建标.物流战略咨询[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9;
[2]王瑛,孙林岩.供应链物流平衡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
1.管理会计的概念
要研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首先要对管理会计的本质属性加以界定,这也是管理会计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论题。只有从管理会计的本质出发,才能更好与其他学科进行区分,进而构建出一个富有逻辑性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对于管理会计本质的界定,不论是国际上进行广义与侠义的划分,还是国内的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的划分,大体方面都是一致的。笔者认为从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来看,它都是将来趋于广义的管理会计,不再局限于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而是融合诸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统计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结合能为管理所服务的各种方法,以更好的为提升企业价值所服务的管理学科。
2.财务会计的定义
西方学术界单独对财务会计的严格定义不多,但对于财务会计的本质概念,西方学术界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论点主要有:艺术论、信息系统论、服务活动论、历史信息论等几类观点。直到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第4号报告中指出: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它在一定的范围内,持续性地以货币定量的方式提供企业经济资源及其义务,以及改变那些资源及其义务的经济活动(AICPA1970)。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管理会计最初是从财务会计派生出来的, 并从两方面对财务会计进行了突破,即复式记账原理与货币时间价值,与财务会计并列为会计学科的两大领域,自然与财务会计有所区分。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得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主要有以下区别。
管理会计为了反映企业整体及内部各责任单位的经营状况,所以其核算主体一般按责任单位进行细分,进而满足企业进行预测与经营决策之前的财务与非财务方面的分析。介于管理会计的未来性,及所涵盖信息的广泛性,以及度量尺度的多样性(货币、产量、时间、成长性等量度),在进行信息处理时需要用到更多复杂的现代数学方法,结合统计学、经济学、运筹学等相关学科运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得出对经营决策有用的结果。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虽然从狭义上讲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两个分支,但在实践中二者并非完全独立的,而是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主要如下:
(1)总体目标一致。
(2)服务对象的契合。从企业“经济增加值”的角度来讲,不论是对外的财务报告还是内部的核算监管活动,都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只是服务的侧重点不同,不能将其对立。二者相互配合、补充,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3)主要资料来源具有交互性。管理会计为了更好地规划和控制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管理活动,作出相关管理决策,必须取得大量的资料,包括各类财务信息以及相关的非财务信息资料,其中财务资料为作出预测决策等的首要信息依据,由都是财务会计的产物。
三、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当前动态环境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乃至其他相关学科均不再是独立运行的,其边界已由清晰固定变为模糊的发展的。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是围绕价值提升与价值管理的本质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实现横向与纵向的整体融合。横向上,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相关学科进行融合,并结合统计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充分运用各自的处理方法与技术,实现理论、技术与实践的融合,推进管理体系的创新与一体化建设;纵向上,以战略导向及价值链为基础,将价值链会计、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的管理会计进行整合,三者本质上都是实现企业的价值提升的,相互统一、促进,形成新的管理会计综合体系。
总之,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围绕企业价值提升的本质,经横向学科整合与内部纵向整合,理论、实践、技术、方法等融合的综合管理会计体系,更好地指导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余恕莲,吴革.管理会计的本质、边界及发展[J].经济管理,2006,06.
[2]王扬.财务会计的本质和特征一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