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一、学校管理改革亟待新课程价值观的厘清

学校管理改革的脚步从来没有也不会停止,因为它是与我国的各项体制改革休戚相关的。经过了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大量的实证研究不断地给教育管理理论界吹来新鲜空气,学校管理改革也由激情时期进入到理性反思时期。

我们知道,目的是指行为主体根据一定需要,借助于价值观念的中介作用,对行动目标或后果的预想。这种预想充分反映主体的价值追求,并能够引导人们按照预想控制与协调行动,来实现其价值追求。那么在教育领域,任何时候,任何团体或个人,共同的教育目的与关于教育行动的独特追求,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目的的不同选择,亦受不同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20世纪以后,随着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教育目的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不管是何种倾向,其共同的目的就是: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等相融相通、相互促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当然新课程改革势必遵循这一目的的要求的。

新课程改革力求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关注人的全面健康地发展,在课程体系中能够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管理平台,体现新课程指导下新的价值体系。

二、新课程价值观的诠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价值观,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与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概括地说,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其根本价值就在于把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置于教育的首要任务,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以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本,达到新课标的教育目的。

新课程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是关注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当我们开始进入科技高度发达的新经济时代,竞争的激烈,使学生们一踏进校门就开始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或是被选,教育目的随之进一步具体化。每一名教育管理者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个体主动、健康发展的能力是基础教育开发人的生命潜能的最本质的任务,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

人只有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创造人生,才会活得有意义、有智慧、有尊严、有深层次的快乐和幸福。[1]而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不断发展,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加之基础教育的本质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形成新课程价值观念体系。新基础教育课程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它的主要内容不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通过教学活动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我们的基础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内容和要求既应该是基础性的,又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新课程价值观与学校管理改革的关系

新课程价值观在课程改革中,特别是学校管理改革中处于核心指导的地位。究其本身来说,它既是新课改“三位一体”中的重要的一个维度,也是教育价值本位的构筑基石,追本溯源,通过层层剥离新课程改革的各种活动行为,新课程价值观自然浮现。课程改革进程中,其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新课程的变化是否有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观点和评价标准。教育工作者们在理解新课程标准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学生的个体需要的尺度出发,确立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进行相应的教育行为和管理。我们知道,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阶级有不同价值观,同一事物不同人也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训,还是教学体制的改革,凡此种种教育行为的实践,只有与适应时代形势的新课程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的推动学校管理改革的成功进行。

因此,新课程价值观的构建,改变了以往过多强调知识技能的培养的僵化状态,纠正了以往教学实践中对价值观的教育尺度把握不准的情况,解决了以往思维单向渗透的问题,使各个学科从根本上真正有机的结合,促进和优化了课改过程中学生个体个性发展,并糅合平和民主的学校管理氛围,提高了学校管理改革层次和水平。

科学的管理必须以学校为龙头,只有学校的管理者真正动起来,教师们真正动起来,学生们真正动起来,新课程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我们提倡:以学校管理促进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创新学校管理,充分挖掘和开发学校存在的潜力,释放学校生命活力。

目前我国学校管理改革出现两种价值发展方向:一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从单纯的传递教科书上所呈现的现有知识向促进人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二是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从批量生产式的集约化大班教学,向适应个性充分发展的精细化小班教学或个别化教学的转化。[2]鉴于此,笔者认为,学校管理改革必然要遵循这种态势,而新课程价值观恰好也直接表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这种趋势,这就决定了学校管理改革必然与新课程改革密切相关。没有学校管理改革的支持和推进作用,新课程改革就无法得以进行,即使其价值观再先进,再完美,也只是空中楼阁,无法企及。同样,学校管理改革也必须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倡导新课程价值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才能激发教师的课改热情,改进学校的教育生态,发展学校管理的良性运作。

我国的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在不同的地区,包括许多偏远地区,学校管理改革是否能够进一步顺利进行,新课程改革能否完全普及实施,很多人都心存疑虑。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课程以其价值观为纽带,携领学校管理改革,可以较好的改善在我国非知识经济地区的教育状况。只有以新课程的价值观为目标导向,新课程才能在解决问题中前行,学校管理改革才不会在质疑中成为纸上谈兵。

如上所述,新课程价值观核心地位的确立表明:新课改提供给学校管理改革的不仅是方法,更是态度;不仅是树立责任意识,更是树立机遇意识。

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价值观

基于新课程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价值观。其突出特点就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为特色的学校管理。

1.人本管理观

教育的本性是人文的,教育工作的目标是生命的成长,而不是机器的生产、生物的克隆,因此教育管理也必须是人本管理,新课程要求教学要有的放矢,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样,管理是也应具有靶向性,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行为将直接影响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因此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挖掘教师的潜能。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3]学校管理正是围绕教职员工和学生,所不同的是需要更多的责任心和有效的管理行为。它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整体提升,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尊重、发展师生的个性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时代的潮流中生机蓬勃,奋发有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推动社会的发展,真正体现学校管理的功能。

人本管理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服务。承认人的发展能动性,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从生命的视角去确立我们的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法,使学校成为师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摇篮。因此,学校管理坚持人本管理观,必须坚持以下五个基本观点:一是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二是交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三是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四是强调个性发展;五是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4]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育真正回归到关注人类自身,把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序曲旋律,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突出了对学生主体或教师主体的关注和尊重。学校管理者充分认识这一点,把管理的重心真正转移过来,把人本管理落到实处,积极推行人本管理,有利于学校管理的良性发展。

2.校本管理观

我们研究教育改革理论也好,课程改革理论也罢,其核心都是围绕具体的学校实践,学校在教育中所处的位置使得“校本”逐渐也必然纳入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任何课程改革,若忽视具体的学校实践,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反过来,只有经由学校这一环节才能践其言,成其行。[5]

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问题就在于没有在学校尤其是具体的学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忽视了课堂,忽视了教学,忽视了师生关系的调整等,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只能是外在于学校的。此外,相对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而言,学校是教育中的正规的、独特的机构,突出学校在各类教育中的作用,把具体的、特殊的学校实践作为具体的操作核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的主体,体现在学校的所有制形式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包括课程管理的其他各个方面,提出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类,其中学校课程在中学阶段可以占到课程总量的16%,这实际上给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契机,也是给校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管理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对于加速我国课程建设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校本管理观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主要包括管理权力下放,自主决策、特色课程开发等,给学校以管理的自,针对学校实际进行管理工作是校本管理的基本主张,让教师参与到校本管理中来,使教育研究成果和新课程改革的真正得以实施是校本管理观的基本命题。校本管理统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是一切校本研究的灵魂和统帅。综合而言,校本管理观是学校管理价值观的首要问题。

3.文化管理观

文化是最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载体,通过文化管理,创造一种自然、民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学校组织氛围,使学校的每一分子都能以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产生归属感、使命感、责任感。最终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体,即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和谐发展的人。[6]教育文化管理不仅仅指知识的传播方式和培养学生修养的目标,还包括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对课程改革环境的关注。教育文化管理理念的提出,意在释放文化育人功能的原动力,以其先进的思想浸润于校园、作用于师生的情感,培养出适应主流社会文化取向的优秀人才。教育文化的提出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取代过去知识育人观念,以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新课程改革。因此,学校应依据本组织的个性特征,因地制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4.开放管理观

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有序的管理系统。在学校管理改革过程中,建立比较稳定的社区联系网络和校外教育基地,完善的校内信息反馈系统,形成开放管理的格局,是现代学校必须的外部条件。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日趋紧密,与外部环境的能量交换日趋充分,管理活力更加充沛。

以人为本身就是一种民主开放的管理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管理工作的时代性、实用性、创新性、人文性,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自创性,加强学校的开放管理,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叶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发展研究,2003(3).

[2]中国教育报,2004-12-20:3.

[3]成达如.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2).

[4]朱永新.教育小品[J].黑龙江教育,2003(27).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学化学实验;实施情况及策略

1 引言

新课程突出改变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特征。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化学教学效率的核心问题和重要手段。用实验来展开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加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开发化学实验的教学潜能,也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主动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实验一直被认为是加强学生化学科学概念和技能学习的潜在力量,但这种潜力却还无法全面实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下文将针对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学化学实验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促使中学化学实验更加有效地进行,发挥好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本文还对中学化学实验的实施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和建议。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社会背景

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把通过优质的基础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当作一个国家谋求发展的战略。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并在全国部分省市实验和实施。

1.1.2 学科背景

化学实验的实施情况从侧面反映出化学教学实施的状况,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是化学各项教学目标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为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将化学的各项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调查、分析并改革化学实验教学不适应科学教育的现状,是时代赋予化学教师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1.1.3 实践背景

现行教材某些内容的叙述、结构的编排、课后习题的配备等都显得比较滞后且缺乏新意及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兴趣下降,这在客观上不利于唤起教师主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意识。绝大部分化学老师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意识,教学中仍 “以教材为中心”,在对教材的把握上缺乏大胆进行教学设计的精神,导致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教育只是纸上谈兵。

1.2研究的意义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完善化学实验的实施和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更好地发挥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新课程注重知识形成的历程、思维和形成的科学方法。化学实验的实施是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化学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保证。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形成概念、认识并理解化学原理,掌握化学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总之,研究中学化学实验实施情况并做出评价、提出相关策略是十分有意义的。

2对中学化学实验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的实验室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由于受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对实验室建设的重视度还不够,对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资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学校的经济实力。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意识,教学中仍不自觉地“以教材为中心”,在对教材的把握上缺乏大胆进行教学设计的精神。

由于受到学校实验室条件的限制以及过去“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的教学格局,应付考试的教学目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学习等旧思想的影响,学生的亲自动手实验的愿望未能实现。

总之,学校实验室条件的进一步完善,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3针对中学化学实验实施情况提出的相关改进策略和实施建议

3.1教师方面

教师要深刻领会化学新课程的思想,以新课程的思想为引擎,认真落实各项化学教学工作。教师要端正化学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应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不仅掌握现有的知识,而且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终生学习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技能。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创设出丰富生动有趣的探究性实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为学生能够终身学习激发兴趣。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还应该追求绿色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2学生方面

要使学生明确,自己是实验教学的主体,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或参加者。学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实验教学中认真实验、主动观察、大胆提问、积极思维、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通过对201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中生物学科情况的比较,从考试形式、比例、题型、范围、命题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课改前相比,生物学科在理综考试中的比值有所增加,生物试题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体现生命科学时代前沿。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钻研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着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创新人才。

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统一规划,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在2010年前全面推行。截止到2010年高考,已经有广东、山东、海南、宁夏、江苏、福建、浙江、辽宁、安徽、天津、北京、湖南、黑龙江、陕西、吉林15个省、市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而其他省份高考依据的则是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大纲版),在两种类型的高考省份中,有些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有些省份是自主命题,本文将对全国各个省、市高考方案中的生物学科考查的形式、比例、题型等方面做详细的比较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教学对策和建议。

一、生物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版考试大纲的特点

新课标实验版更加突出要求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考试大纲与新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是一致的,大纲版的考试大纲也已经向新课标的目标要求靠拢。

二、各省、市高考生物学科情况比较分析

1.考查形式分析

江苏和海南以生物单科试卷形式考查,江苏卷满分为120分,海南卷满分为100分。其他省、市都是以生物、物理、化学“拼盘”的理综试卷形式考查,理综试卷总分大多数为300分,只有山东为240分。这样的高考方案,意在引导中学生既要均衡发展,又能突出个性与特长,并借此缓解中学当中普遍存在的偏科弊病,看来以理综形式来考查是大势所趋。从三科比值来看,未进行新课标高考的理综试卷生物分值比例最低,均为72分,占总分的24%;进行新课标高考的省份中,广东卷生物科比例最高,理化生三科各占100分,生物科分值比例为33%,浙江、天津、福建、北京都是80分,占总分的27%,其余省份都是占总分的30%。从整体来看,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在整个理综试卷中,还是物理比重最大,化学次之,生物最少,但生物学科在高考中的比例均有所增加,这是我们生物教师值得欣慰的,也体现了教育部门的决策者们意识到了提高学生生命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对于中学生物教师也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2.生物试题类型及命题特点

除广东理综卷有2个双选,江苏单科卷有5个多选以外,单选和非选择题是大多数省份所采用的题型模式,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难度,减轻了学生负担。从命题特点上来看,各省、市试题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生物教学特点,考查考生对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2)体现生物科学时代性,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产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本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现状;试题内容尽量与中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3)通过概念图、装置图、实验流程图、曲线图和表格等形式,从基本、核心、重点等知识领域,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科学分析实验的能力、识图能力、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生物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实验数据、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通过图表分析所获得的信息后,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4)考查考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能力。在各个省市的试卷中,实验部分的比例基本上都占25%左右。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教学对策

1.以课标为本,夯实基础

仔细研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复习方向很重要。教师要吃透课程标准中高中生物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要求,更新教学观念;理解和把握教材,认真备课,科学设计,做好课后反思。

2.联系生活实际,关注时代热点

教学中要关注社会、生活、自然的热点问题,关注新事物、新技术、新成果、新观点。2010年广东试题中的气候变暖与碳排放,江苏试题中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开发等等都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这种试题的出现是对新课程的较好体现,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关注这些热点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衔接。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理应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技能、方法和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分析、多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基本科研素养和科研思维。

4.适当训练,勿入题海

要适当增加训练而不陷于题海之中,注重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思维过程和思想结果的表述能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对于生物学科和广大生物教师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的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课堂中体现新课程、达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何建立和完善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体系;高考复习该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考试模式等等,对于广大生物学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2010年高考各省试题及答案汇总.http://12edu.cn/gaokao/st/sj/2010060/460269.shtml.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现状;对策

21世纪是以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化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作为时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信息技术技能成为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标志。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形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从根本上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革新带来了机遇。但是,就实际的教学效果而言,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本文结合多年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新课程改革理念已经实施了多年, 但是,实际的实施效果却不甚理想。 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所学习的一切都是为了高考。诚然,在国内,高考基本成为了决定人生命运的一大考试。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是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科目上,而面对这门不参与高考的学习科目,很少有学生有兴趣去学习。而在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学校在安排课时就已经作了明确的区别,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课时远远不及其他科目,且还存在经常被占用的现象。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高中信息技术已经有了一种被边缘化的风险。这种被边缘化的地位,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也不利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2.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到位

提到信息技术课程,我们不禁会联想到机房还有大量的电脑,只有具备这些教学条件,学生才有操作实践的机会,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校关于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本就不够到位。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学校连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都难以完善,又何谈机房和电脑的配置?正是以为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使得一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只能以理论为主,操作为辅,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又难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可见,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到位,是影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一个因素。

3.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教师匮乏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师资成为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在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课程被边缘化的地位,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参加高考,所以,学校在信息技术师资力量的建设上历来不够重视。在一些学校,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教师匮乏,而一些业余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因为缺乏专业素养,难以对学生进行科学和专业化的指导,从而影响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二、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对策

新课程改革格外强调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诚然,在21世纪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传统的应试型人才显然已经和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而创新型的、具有较强科学研究能力的能力,逐渐受到这个社会的青睐。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改的理念,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

1.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基础,是决定教师是否努力创新教学模式的根本。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实现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效果,首先需要的是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那么,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呢?笔者认为:首先,学校在组织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加大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力度,让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让教师深刻认识到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危害,并力求从自己入手,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其次,在教学考核的过程中,应当强化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考核评价,通过强有力的考核评价制度,督促教师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革新。

2.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而言,如果教师连最基本的基础设施都不拥有,又何谈创新课堂教学呢?因此,学校领导者在资金的分配上,应当为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分一杯羹,夯实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让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操作实践技能的提升,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3.强化师资建设,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综合素质

任何一门课程,师资的建设都是根本。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嗵嵘,才能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做出贡献。针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而对于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为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提供良好的指导,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程是21世纪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如信息技术被边缘化、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针对这些问题,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应当不断努力,通过问题的解决,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同.中国校外教育,2014.11(25),456-458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思想品德课既是一门学科课程,又是一门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基本环节。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转变学生的思想,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它任何学科都不能替代的。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忽略了学生的体会和感受,使课堂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学案导学倡导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论,以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为手段,以面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生活为重点,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目的,全面落实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符合课堂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赋予课堂教学新的含义: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全面的发展。具体而言,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加强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研究,能够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能够巩固和扩大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如何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入手,寻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呢?“学案导学”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初中思想品德实施“学案导学”合乎现代教育规律,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潮流。

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

“学案”本身就是一份探索性的自学提纲。设计学案时教师要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上鼓励和支持学生,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为学生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它强调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以小组讨论合作、主动探索知识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有思考和参与的机会,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在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品德的生成,顺应学生成长的需要。

三、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必然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使这一教学模式达到最优化,教师需要有新的教育理念支撑,为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充电,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践行新课程的理念。

教师需要掌握现代的教学技术。教师在准备学案前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并对信息和资料进行有效的筛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俱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

教师需要团结合作,发扬集体智慧和力量,集思广益。学案的编制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智慧,所以整个编制的过程不应该是某一位教师单枪匹马进行的,而应该是凝集备课组甚至是学科全体教师的集体智慧,教师只有不断地相互交流,才能不断地提升能力。

为设计一个合格的学案,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学情进行分析,根据学生实际来设计学案。学案的实施过程也对教师的组织能力、判断能力、监控能力和指导能力等提出了挑战,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教师的业务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四、有利于构建思想品德课生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