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学专业开题报告

农学专业开题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学专业开题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学专业开题报告

农学专业开题报告范文第1篇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

(四)动手能力弱化

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 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 6 个小麦品种,6 个玉米品种,4 个小豆品种,2 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 2003 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 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 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 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 2004 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 2005 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 3 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 30 学时理论课、10 学时实验课和 9 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 16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 8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 12 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

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 3 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 12 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证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 %。(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农学专业开题报告范文第2篇

1.主观上的问题

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可能会面对烈日炎炎、满身泥水,因此会有同学对这一行业忘而却步,特别是现在的一些独身子女,吃苦精神不够,专业思想不牢,甚至对农业有排斥的心态。这种专业思想不牢固会造成学生对毕业实习与论文写作不够重视,参与积极性不高,不能以严谨的态度与科学的作风来对待。另外,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毕业实习就是干活,甚至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的文学功底很好,写作没有问题,不需要锻炼,这些都是误区。毕业实习的科研工作肯定会有一定的工作量,农学类专业还会需要田间操作,可能会有比较苦、比较累,但要认清正是在这些实践工作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的写作与平时的散文等写作存在较大区别,更需要逻辑思维和科学严谨的试验依据,是需要一个系统的锻炼过程的。对于这些要有清楚的认知,才能得到很好的实习锻炼效果。

2.客观上的问题

(1)考研热给毕业实习带来了一定的难题由于就业观念趋向的变化和大学生扩招带来就业压力增大的影响,报考研究生的同学越来越多,这些同学在大三到大四这段时间里一心投入在考研的学习冲刺上,争分夺秒,忽视了毕业实习工作。导致毕业实习投入的精力不够,花的时间较少,严重影响了毕业实习质量和毕业论文的质量。(2)就业压力带来的影响本科生的毕业实习多数集中在最后一学期,这半年里是毕业实习的关键时期,也是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关键时期。现在就业压力较大,特别是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压力尤其突出,而且现在的就业是双向选择,都需要一个考察选择的过程。所以很多同学在四年级就开始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实习,严格按照单位的作息制度上下班,而且为了更好的展现自己,一般不会请假。这就使同学没有时间参加毕业论文的试验研究工作。(3)毕业论文内容、效果上存在一定偏差现在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都是以做老师的科研课题为主,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很多同学的论的太尖、太深、面太窄,这对于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有较好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本科生同学毕业后是面向基层,或是到企业上班,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比例并不是很大。这些太尖、太深、面太窄的研究内容毕业后用的较少,甚至根本用不上。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一般作物是一年一个周期,现在的多数同学毕业实习和论文试验工作只能是作物生长的某个阶段,不能跨整个生长季节,这使实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对于本科生的毕业实习最好是能经历整个作物生长周期,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

二、提升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1.巩固专业思想,提高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与参与积极性

专业思想的培养与巩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一是学科的发展前景与重要性;二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与意志;三是人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四是教师和班主任队伍与学生的沟通与谈心。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与学生谈心时,把“学农爱农、立志务农”的专业思想教育作为谈心的重要主题。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大大增强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信心与决心。

2.研究如何更好地处理考研同学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问题

总体原则是采取把毕业论文课题内容与考研方向结合起来的方式,如果导师的研究内容与学生考研方向差异较大,可以考虑转导师,转到研究内容与考研内容相近的导师。尽量探索一条两全齐美的办法。另外,毕业实习对考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参加与考研学科相近内容的毕业实习,可以增加对研领域的深入了解,增强本领域知识的系统性,对考研题目的答题有一定的帮助,因为现在的考研试题一般为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需要应试同学对学科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3.研究如何对待提前到就业单位上班的问题

针对当前就业压力大的形势,对于毕业生提前到就业单位边实习边进行双方选择的问题不能一律禁止,对待这个问题的原则是要从方法上着手,尝试在就业单位设立导师,探索一条学校导师与就业单位导师联合共同指导模式,即要求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安排一位指导教师,与校方的指导老师共同拟定与工作内容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实施。特别是加强就业单位导师与学校导师的对接模式,论文选题的思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共同联手来提高农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效果与毕业论文质量。

4.鼓励和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应用性内容研究

选题内容向应用理论或应用技术研究转型,探索拓宽知识面、增加系统性的选题思路,避免太深、面太窄、实践应用性不强的的选题内容,提高学生毕业后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在这方面,本研究团队在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上也做了新的尝试,以应用研究为主,注重设计系统性强、内容涉及面较宽的题目。通过尝试,感觉学生在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已把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把这些想法与创新的方法进行总结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并在本科生实习中进行新一轮的实践。另外,考虑到作物生长的周期性问题,已尝试从三年级升四年级的暑假期间开始安排学生利用暑假期间提前进行毕业论文的内容实施,在第七学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参与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这样同学在毕业实习中可经历作物的全生长周期,使实习内容做到系统化。

5.加强毕业生实习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建立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评价体系

农学专业开题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科专业 实践教学 模式改革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大批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和造就农业高层次人才的基地,高校农科教育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就应当致力于培养“三农”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使得大学和经济、社会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高校的培养目标要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相适应,农科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而且必须要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实践教学在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高级人才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农科专业大学生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综合性训练环节。实践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必须加强同理论教学的结合,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管理乃至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行彻底的创新。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课堂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实践教学被摆到次要位置。这种观念造成培养的学生创新思维欠缺、专业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终身学习意识淡薄、继续学习能力差,从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应用性极强的农科专业,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农科专业应该将教育观念由传统的专业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树立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教育理念,学校领导和教学院(系)要充分认识加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组织和领导。同时建立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制订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突出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基本场所,是对大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能力训练的基本保证。国外许多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都要求学生的毕业设计必须在工厂企业进行,毕业设计题目也都是工厂企业的实际课题。学生从拟定方案到成本估算、设计、制作、检验等各个环节都要一一经过,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国内高等农业院校应当借鉴这种做法,加强与工厂、企业、科研部门的联系,建立稳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到工厂、企业、科研单位自选课题,完成毕业设计,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日益改善,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还是个薄弱环节,不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要求,当前在高等农科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保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条件。

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校外两部分,校内实践基地主要是指校内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和建立在校内的其它一些用于实践教学的场所。实验室是校内实践教学的主要阵地,学校应设立实验室专项基金,增加投入,努力改善实验室条件,逐步淘汰和更新仪器设备,同时,鼓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自制仪器,要以实验室建设为基础,提高各类实验的开出率。在实验室建设中,应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添置的仪器、设备应尽可能贴近生产实际,既能满足教师教学科研的需要,又能满足相关专业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教学的基本需要;二是以整体优化为出发点,满足相关专业内涵与外延拓展的需要。校内实习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场所,要充分利用发挥校内实习基地的作用,使之成为学生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和科研示范基地。

在做好校内实践基地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地开拓和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条件无论多好,都不能取代社会的教育功能。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批高水平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为了保证学生在实习单位能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和毕业论文,达到提高能力、锻炼水平的目的,必须对实习基地的标准作出规定。一般认为,实习基地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管理正规、严格,具有较高的信誉,愿意与学校签定毕业生实习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学生的待遇等。(2)实习基地应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实习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组织开展好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3)实习基地愿意支付合理的费用。由于高校经费有限,这就需要实习基地(单位)为实习生提供住宿及科研等方面的方便和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在这方面,长江大学农学院已经有了较好的做法,该院建立了40多个具有较高规格的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与所在单位签订了互惠双赢的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教师开展科研合作、学生实习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此,必须根据新时期农科人才的培养要求,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首先要搞好各类实验室的管理,完善与规范现有的实验室、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仪器设备管理模式。既不能完全按照原来农科院所、实验实习场的传统模式管理,也不能照搬一般实验室的管理方式,要结合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较为完整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使校内实习基地的日常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其次,要通过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方案合理的实践环节教学基地,形成农科专业系列实验室、系列实训室和系列实训基地,从而发挥整体培养优势,完成专业所有必要的技能训练,成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障。第三,开放实验管理。开放教学实践基地,能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可探索自主实验管理形式,可先将实验室所具备的仪器、设备和科研条件介绍给学生,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选实验题目、自己采集材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集体答辩。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已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设计和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制订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该计划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主要内容应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时、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的考核等,满足学生4年不间断、多形式的实践教学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也便于组织和实施。在实践教学计划中要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作用,不断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其次,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农科专业的特点,建立适合农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例如,长江大学农学院根据农科专业特点和社会对农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经过探索,形成了“两基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将大学4年全学程中所有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整合为三个阶段,即课程教学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见习三个环节。第一阶段为课程教学实习,在校外基地和校内基地上进行,如农学专业的课程实习主要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一般在第4~5学期完成,学生以班为单位,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某一农作物的农田耕整、底肥施用、选种育苗(秧)、田间管理、收获等全周期生育观察与管理。第二阶段为合作教育型专业综合实习,主要是在校外基地进行,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其特点是时间长、专业性强、实习内容多、任务重。此阶段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的3月下旬或4月上旬横跨暑假至第7学期初,时间约5个月左右。学生在专业综合实习过程中除了进行专业技能的实践和熟悉农业生产技术环节外,还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实践,包括文献检索和综述、选题与开题答辩、科学实验及学术交流等综合训练,最终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或文本框架。第三阶段是合作教育型毕业见习。主要是到合作教育就业基地进行为期3~5个月的工作见习。此阶段参加见习的学生已成为准就业人员,见习单位支付见习报酬或薪金,并通过见习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最后确定录用与否;学生在本阶段可谓查漏补缺,进一步弥补专业技能和社会知识的不足,为正式踏入社会调整好心态。三个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时间段的实习互相衔接构成具有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完整的合作教育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了农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优化整合了实践教学环节,科学合理地调整了教学进程,确保了实践教学环节落到实处;将专业综合实习由传统的劳动生产型模式向科研创新型模式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对促进农科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实验课教学要开设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科研密切相关,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实验项目,以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毕业后能更好地服务“三农”。同时,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开展创新竞赛活动,建设创新实验室等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第四,要依托基地平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校内外基地建设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要充分利用各类实践教学基地的条件,把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实现互惠双赢。

五、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建设,提高实践教学师资建设水平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效果,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因此,高等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一要为教师发展提供条件,到知名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学习或挂职锻炼,为教师开展科研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机会,使他们尽快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聘请科研单位、校外基地、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提高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三要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为教师更新知识、了解和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提供方便。这样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实践教学队伍中拥有大量的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及掌握教育规律的“双师型”教师。此外,学校还可以考虑聘请校外实习基地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学生作学术报告,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讨论交流,不断巩固双方合作的基础。

六、实行实践教学多样化,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实践教学除抓好实验课教学和实习之外,还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第二课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强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专业能力的提高提供锻炼机会。可以通过科技文化活动、实地见习、野外实习、社会调查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产生活实践,增加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有面对和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才能促使大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重新进行思考,提出疑问,在解决中进行创新,从而促进知识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体,对于农科专业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活动应突出专业性,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学生还要注重与“三农”紧密结合,了解当前新农村建设之所需,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自身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郝建平,王成涛.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03).

[2]洪林.国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2).

[3]覃广泉,陈平.面向“三农”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5(04).

[4]卢毅等.提高农科实践教学效果的策略和途径[J].中国农业教育2005(3).

农学专业开题报告范文第4篇

1.1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目标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精神,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侧重于应用,培养面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培养既能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的理论研究,又能运用农业与管理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与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其课程体系要突出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要反映相应领域的国内外最新成果[2]。

1.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生源特点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主要来源于高等农林院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均从参加2009年全国硕士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的考生中调剂录取。2010年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初试科目按照与学术型研究生招生“科目对应、分值相等、内容区别”的原则设置,单独进行招生,但也有部分从参加学术型研究生考试的考生中调剂录取。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与以在职人员为主、通过参加全国GCT联考入学的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有很大的区别。总体来说,他们在知识结构、外语能力等方面优于在职的农业推广硕士,但在实践经验上则较为欠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在毕业后既可从事与农业推广相关的职业,也可进一步报考博士深造,因此,在课程体系中既要考虑实践性,也要兼顾一定的理论基础。

1.3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现行培养模式是三年制,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学制也是3年,但因为以在职人员为主,集中学习的时间较短且较为灵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制为2年,因此,其培养不能照搬学术型硕士和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模式。由于课程学习时间缩短,而且需要加强实践环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压减课程数目和学时。然而,就目前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的实践而言,二年制硕士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仍有“赶课”的现象,同时学制缩短后,每个研究生能够完成的科研工作量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学位论文的完成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3]。

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精神,结合以上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特点分析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可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2.1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要做到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课、外国语、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该部分设10个学分;(2)领域主干课,根据农业推广硕士的不同领域如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机械化、作物、植物保护等,每个领域设置4~6门专业课程,其中包括1门案例研究课程,该部分设8~10个学分;(3)选修课,根据各领域的培养目标及学校的条件开设,选修课包括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知识产权、信息检索等方面的课程,可选2门课程,该部分设4个学分;(4)实践教学,要求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教学,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该部分设6个学分。此外,每个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制定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等必修环节。

2.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教学方式

目前,在研究生教学上,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仍然存在。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强调应用性,重点在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上相应要求教学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教学要把讲授与讨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强案例研究、模拟训练或现场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学校的实验条件,给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课程学习结束后必须进行考核,课程考核可采用闭卷、开卷、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等方式进行。加强第二课堂教学,如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三下乡”等,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团队精神。

2.3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在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职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大部分来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经验较少,因此研究生在学期间,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入学后第1年,以学校实验室和导师工作室为平台,熟悉仪器设备及相关的实验技能。可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或开设第二课堂的方式,让研究生有较多的途径了解、接触科研,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入学后第2年,在研究生基本完成课程学习及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的基础上,安排研究生学生进入各生产企业、联合培养基地、产学研基地、研究所、实验中心等结合学位论文开展实践教学。办学单位要提供和保障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可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此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结报告。要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践指定负责人,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指导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2.4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位论文及评审答辩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环境建设。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决不是要放弃对它的学术要求,学术是学位的本质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定位在“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上的,作为“高层次人才”,自然应当有一定的学术要求[5]。论文要有一定的规格和标准,体现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要能反映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和应用价值。论文的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位论文至少应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最好有一位是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评阅通过后才能参加答辩。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导师可以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通过答辩,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可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3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师队伍及教材建设

3.1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师队伍建设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行的是“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是从学校内部相关领域中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指导能力强、研究成果丰富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中选任,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指导学位论文,对研究生进行管理等工作。校外导师则主要是从基层或企业从事与农业推广相关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中选聘。校外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实践教学、项目研究、参与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由于我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离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加强专业学位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专业学位教育中一项迫切的任务。各培养单位要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办法,建立教师评价激励机制。要提高专业学位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加强在职培训,支持教师到国内外参加有关课程的培训和研讨,鼓励专业学位教师申报横向课题,到相关的产学研基地挂职,以提高实践经验。聘请政府、生产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3.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教材建设

多年来,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材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导致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材十分缺乏,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用的是学术型研究生的教材,有的甚至没有教材,上课内容靠教师临时拼凑,缺乏系统性和先进性。教材的欠缺严重制约了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水平。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应发挥积极的作用,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据课程设置的要求编写教材,以规范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过程、提升培养质量。学校要激励教师编写高水平的案例和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教师编写的高水平案例分析及课件制作应可作为教学研究成果。

农学专业开题报告范文第5篇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1-2]。因此,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浙江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设5年来,紧紧围绕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目标和浙江大学教育理念,在多年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基础上[3-4],坚持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开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项实验教学实践;建设了一支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创建了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建设与实践,始终是中心建设的核心主题,需要不断改革和发展[5-6]。中心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依托浙江大学化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逐渐构建了适应大类招生和培养、学分制管理制度和多层次需求的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形成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1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构筑化学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

“以人为本”是指教育、教学的根本是学生和教师,即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导;“整合培养”是指人才培养的模式,即学科面要宽,课内外进行交融,同时兼顾教学、科研和社会。从2006年起,浙江大学大力推进按学科领域大类招生,基本实现了按理、工、农、生物、医学、人文和社科等大类招生。通过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和自主确认主修专业等举措的实施,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中学生,培养了一大批“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为了适应学校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的新模式,同时也为了更好地适应学分制管理制度和多层次教学,中心及时将所开设的17门实验课程进行相应整合,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化学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将原有的化学专业、近化学专业(化工、材料、医学、生物、农学等)和一般理工科专业(数学、物理、电机、能源、体育等)3类课程,调整为大类平台、化学类专业和近化学类专业3个课程平台,对每个平台的实验课程设置也做了相应调整。新的课程体系中,实现了为竺可桢学院、理、工、农、医等大类新生在化学一级学科层面上开设化学实验课程,体现浙江大学“以人为本、整合培养”的教育理念,在内容设置上将各类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选课的需要。

1.1一级学科层面上开设大类平台课程,展示化学风采2006年起全新开设的化学实验(甲)、化学实验(乙)和化学实验(丙)等大类平台课程,是没有专业背景的大一学生的第一门化学实验课,可以满足不同大类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选择。中心在化学一级学科层面上设计、开设实验,关注知识性和趣味性,主要向学生展示化学各学科领域的魅力,实验内容涉及面广而有趣。比如:充满生活情趣的透明艺术皂制备、彩色固体胶棒制备、浙江大学校徽(求是鹰)的电镀制作、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等。学生在整个实验课程学习中表现出非常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感受到化学广泛的渗透性,在实践中体会化学、认识化学、掌握化学。高素质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是增强实验教学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是保障实验教学质量的基础。为了确保大类平台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优质的化学素质教育,中心依托化学系强大的教学科研师资,发挥化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聘请了一大批老中青结合的教学科研型优秀教师参与大类平台课程的实验指导,其中教授15人(杰出青年教师2人,长江特聘教授2人,求是特聘教授3人,博导13人),副教授34人。这些优秀教师不但兢兢业业地指导学生实验,而且结合实验内容向学生介绍学科前沿和最新动态,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后期的主修专业确认时选择了化学类或近化学类专业。

1.2课程设置循序渐进,满足多层次教学的需要新课程体系中,除大类平台课程外,在每个平台的课程设置上按照基础实验、中级实验和综合实验(或化学生物学实验)循序渐进,逐一展开。基础实验中设化学类专业的基础化学实验(I)和基础化学实验(II),以及近化学类专业的大学化学实验(G)和大学化学实验(O);中级实验中设化学类专业的中级化学实验(I)和(II),以及近化学类专业的大学化学实验(A)和大学化学实验(P),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满足不同类别、专业及不同学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在新课程体系整合优化过程中,将原来的部分课程进行更合理的重组,以适应培养更高层次学生的要求。如将化学类专业的基础化学实验(I)、基础化学实验(II)和基础化学实验(III)3门课程整合为基础化学实验(I)和基础化学实验(II)2门,每门课程学时数均提高到8学时,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和个性化实验方案的实现。基础化学实验(I)以无机物制备为主线,同时开展性质测定和化学分析,使学生尽早建立物质“量”的概念并加强实验技能训练;基础化学实验(II)以有机物制备为主线,同时开展性质测定和结构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谱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课程重组,实验课程的学时数得到了更合理的分配。通过适当地减少基础性实验课程的学时数,不但可以提高原有综合性实验课程的学时数,还可以开设新的综合性实验课程。2005年起,中心新开设1门化学生物学实验课程(8学时),并将综合化学实验5曾秀琼,等: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新发展及其实践课程由6学时提高到8学时。

2设计化学实验教学新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既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又可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7-8],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中心经过多年实践,围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认真设计和构筑化学实验教学新内容:在低年级的基础性实验课程中,强调基础与规范,融合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及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化学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高年级的综合性实验课程中,展示化学学科综合发展、交叉渗透的特点和趋势,培养探索型、研究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2.1基础性实验课程注重规范和融合创新基础性实验是训练基本实验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的实验,要求学生规范操作并熟练掌握。操作规范是形成扎实技能的基石,是学生在未来科研中自由腾飞的起跑器。中心在低年级的基础性实验课的内容设置中,首先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9]。如在硫酸铝钾晶体的制备、硫酸亚铁铵中铁含量测定以及乙酰苯胺的合成等经典实验中,通过指导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反复训练来达到化学分析定量测定、化合物合成、蒸馏结晶等基本操作的规范性,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化学实验和实践能力。但只注重规范,忽略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会把学生引入“只会按教材做实验的傻瓜教育”的歧途。为了避免这种弊端,通过多年实践并借鉴成功经验,中心将“规范与创新”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实验内容的安排上。鼓励学生上课时不照搬实验教材,可以改变实验内容和实验条件,改变实验方法,甚至质疑教材上的实验步骤。

2.2综合性实验课程提倡探索与研究探索性实验一般由学生自行立题、设计并加以实现。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可以理解成:利用现有条件和成果,以获得新发现、提出新见解、开拓新领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和对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的运用为目的的实验。中心主要围绕综合化学实验和化学生物学实验2门高年级综合性实验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中心以国家级精品课程———综合化学实验为重点,在实验内容上注重综合性和前沿性。所开设的大多数实验源自化学系教师的科研成果,能够体现学科发展前沿和热点领域,如合成与制备化学、绿色化学、材料、药物、能源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化学生物学实验课程来提高学生交叉学科的实验技能。化学生物学实验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是用实验手段研究生命现象中的化学问题,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10]。中心于2005年创建化学生物学实验课程,在实验内容和教材建设方面,计划近期正式出版有关实验教材,并逐年不断完善。在教学中开设出16个专题大实验,实验内容既新颖又多学科交叉:涉及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矿化、材料化学和计算化学等众多交叉学科领域。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每次实验完成一个大的专题内容,每个专题由一位专职教师来指导,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多学科的实验技能。

3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中心以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人才培养,在基础性实验课程中通过多样化、启发式和开放式等方法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如在经典有机化学实验中开展多种方案和方法的改革,以多样化实验教学手段,实施创新,突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将合成得到的乙酰苯胺分别用水和乙醇-水混合溶剂进行重结晶,让学生自行比较溶剂对重结晶结果的影响;在三苯甲醇的纯化中,学生分别采用重结晶和柱色谱两种方法分离,并自行比较分离方法对纯化结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巩固实验教学效果,中心改变原有学生只在规定时间、规定地方、做规定实验的教学方法,坚持开放式教学。中心从2006年起专门腾出2间128m2大实验室用于基础性实验课程的开放,做到“时间开放、空间开放和内容开放”。开放实验室由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管理,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的仪器和药品自行选题、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小创新实验。如学生完成规定的[Co(NH3)6]Cl3实验后,可以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利用开放实验室合成[Co(NH3)5Cl]Cl2等其他钴氨配合物[11]。基础实验课程开放实验室实施以来,得到了学生的广泛称赞,2010年进入开放实验室的学生人数达到上课总人数的50%,不但巩固了实验教学的效果,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积极性。在2011年11月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化学专业大学生科技活动交流会”上,我系2010级求是科学班4名学生作为仅有的大二学生参加,他们展示的“钴氨系列配合物的合成和光化学序列验证”墙报受到了广泛好评,而他们的所有工作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在开放实验室自行完成的。中心综合性实验课程采用网络预约开放和师生研讨、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兼顾的教学模式。如综合化学实验课程在教学中包括选题(实验)、Seminar动、实验过程、讲座、考核等环节。学生一般要在课程前期、中期和结束时开展3次Seminar活动,进行开题报告、中期进展研讨和课程答辩。另外,还有3次专题讲座,内容分别涉及课程介绍、科学方法、学术表达(如学术论文撰写、学术报告、PPT制作)和学术规范等。这种教学模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和化学研究的兴趣,他们在实验室的时间远远超出课程规定的学时数,提高了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