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新兴行业,在最近几年获得了迅速发展,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电影、电视、音乐以及互联网中的各种设计和操作,都离不开数字媒体艺术的支持。
1数字媒体艺术概述
1.1定义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是一个以技术为主体,艺术为辅助,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的专业,是计算机专业与传统的动画专业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的、可以利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和设计工具对艺术作品进行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
1.2主要特征
首先,具有媒体集成性。与传统艺术作品通过不同的材质和工具创作不同,数字媒体艺术的作品是创作者借助计算机技术以及数码技术等来完成的。电子地图等作品的出现,就在很大程度上凸显出数字媒体艺术的集成性特征,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氛围。其次,具有可编辑性和可复制性。借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其本质仍是相应的数据信息,可以被编辑和复制,其真实性曾一度被人们怀疑,许多专家认为其是对于艺术作品内涵与价值的抹杀。而随着虚拟现实(CR)的出现,将现实与虚拟的进行了重新定义,在实现对艺术作品编辑和复制的基础上,将现实艺术与虚拟艺术完美的结合起来。因此,数字媒体艺术的可编辑性和可复制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的传播与发展。最后,具有互动性和参与性。数字媒体艺术与互联网的连接,使得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自由表达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认识,新型的数字媒体艺术还改变了传统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形式,有视觉和听觉逐渐向着嗅觉、味觉等方向延伸。例如,当前社会中比较流行的3D、4D影院以及模拟游戏等,都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成果。
2我国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数字媒体艺术在许多文化创意行业获得了广泛地应用,也获得了飞速发展,为我国文化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2.1优势
(1)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沉浸感是与交互性同等地位的数字媒体艺术特征,它使得人们在欣赏数字媒体艺术时,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在数字媒体艺术中,可以应用相关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用虚拟内容代替实际影像,却不会影响人们的真实感受。同时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极大地扩展艺术创作者的视野,使艺术创作的范围更加广泛,甚至可以超越时间或空间的限制进行创作。(2)艺术创作走向平民化。传统的艺术创作对于基本功的要求极高,创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功底和素养水平,并且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和练习。但是,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使得艺术创作逐渐走向平民化,对于自身艺术功底的要求也逐渐减弱。以摄影为例,传统摄影需要摄影师对于光线和拍摄角度进行充分地把握,对照片进行修改也需要在底片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需要进行长期专业性的训练。但是随着数码摄影艺术的成熟,数码相机的普及和应用,以及Photoshop等软件的发展,使得摄影成为大众层次的艺术,只要对数码相机以及Photoshop软件具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参与相关的艺术创作。
2.2不足
(1)创新能力不足。由于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时间较短,许多艺术家受传统思路的限制,对于其缺乏深入的认识,导致部分艺术作品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还有一部分艺术创作者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上缺乏创新性,使得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同质化、雷同化的现象比较严重,使得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量巨大,但是精品缺乏。(2)缺乏人文底蕴。数字媒体艺术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我国来说,虽然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但是数字媒体艺术却并没有实现与国际的接轨,导致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没有得到充分地体现,缺乏人文底蕴。(3)对于技术手段的依赖性高。数字媒体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艺术创作者的灵感,提高了艺术家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创作能力,但是对于计算机等技术手段依赖性较高。过多的使用计算机软件等技术手段,虽然大大提高了艺术作品的创作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艺术作品的质量和效果,但是创作者自身会逐渐对技术手段产生依赖性,养成艺术创作的惰性,从而逐渐失去艺术创作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最终导致艺术创作停滞不前。
3我国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首先,与传统文化艺术的结合更加密切。目前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也处于探索阶段,专业素质不高,数字媒体的艺术性有待增强。但是,在我国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支持下,随着艺术创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我国数字媒体艺术必将从传统文化中吸收更多的优秀元素,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其内涵更加丰富、民族特色更加鲜明,最终必将实现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次,不同学科间的融合更加紧密。数字媒体艺术涵盖的学科是多种多样的,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点将会越来越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也会更加密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数字媒体艺术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工作人员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人员的交流,对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和融合。最后,基于数字媒体艺术开放性、互动性、集成性等优势,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必将产生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开创更多与虚拟物体互动的全新的形式,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体验。
4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个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及时进行解决。数字媒体艺术是顺应时展潮流的产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推动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贝焕钦.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8384.
杨益.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现 状反思.青年文学家,2010(7):138.
张晖.解读我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现状.文学与艺术,2010(3):273.
引言
“新媒体”是一个广泛应用的名词,如移动新媒体、手机新媒体、户外新媒体、新媒体艺术、新媒体广告、新媒体传播……传媒界将互联网和手机移动媒体称为新媒体,艺术界将录像装置、观念摄影、多媒体交互等新兴艺术形式称为新媒体艺术,而高等院校更有众多院系从各种角度出发,设置与新媒体相关的专业方向,培养人才。
应该说,所有的这些关于“新媒体”的运用都不是对其内涵的误读。“媒体”一词本意即“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既可以解释为负载信息的媒介,如甲骨、纸张、画布、录像带、光盘、多媒体等,也可以泛指一切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等。从传播发展史的角度看,媒体的形态往往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延伸,任何代表一个时代的媒体形态,在后一个时代看来都是“旧”媒体,电视之于报刊如是,互联网之于电视亦如是,移动互联之于PC互联更如是,所以“新媒体”的不断出现是一种常态。
清华大学熊澄字认为:“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中国人民大学许鹏认为:“新媒体指的是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化信息存储与传播媒介。”这两个定义都明确描述了新媒体的内在特征——以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从表面看,新媒体之“新”主要表现为新技术引领的信息媒介及其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上,如果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还应该涉及由表及里对当代社会生活转型的全面影响。
目前国内关于新媒体的研究,大致有三个阵营,其一在新闻传媒和文化研究领域,主要从信息传播和文化现象、创意产业的角度进行研究;其二是从数字媒体技术架构角度出发进行开发,属于理工科研究范围;其三是在新媒体的视觉艺术方向进行探索,可以从艺术院系的专业设置中略见端倪。
从三个阵营所涉及的领域看,基本涵盖了新媒体研究的三个主要方向,即技术、视觉和文化传播。从技术上看,新媒体有数字化的内在架构;从视觉上看,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更依赖视觉形象的展示;从文化传播上看,新媒体能有效促进信息的互动传播。这三者间的内在联系无法割裂,尤其是新媒体艺术,既不能回避技术的推动,也无法忽视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促进。
何为新媒体艺术?
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定义,艺术理论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新媒体艺术也并不具备确切定义,只是一个相对于传统艺术形式而言的概念。因为,新媒体艺术是现代艺术与新媒体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艺术与科技的相辅相成促成了新媒体艺术的蓬勃发展,而当代艺术的边界已逐渐模糊,科技发展的能量又无法估量,由此,新媒体艺术的形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或许是学术界对新媒体艺术的定义至今尚无共识的主要原因。
在新媒体艺术的相关论述中,张朝晖的观点代表了艺术理论界对新媒体艺术的一种主流认识。他将“媒体”理解为“媒介”,并且,从西方又将“媒介艺术”(Media Art)称为综合媒介(即艺术家用传统绘画、雕塑以外的一切工业、商业和技术材料所从事的艺术创作和探索)的传统认识出发,将“新媒体艺术”解释为“艺术家试图将尖端科技与先锋艺术思考相结合,探索新的艺术空间和对世界感知的新方式”。对于这一定义,从“新媒体艺术”自身发展状况来审视,的确能准确描述其主要特征;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一定义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将新科技作为艺术媒介用于艺术表达,同时,对新科技的采用也会不断更新其内涵与类型。例如,录像装置艺术是早期新媒体艺术的代表,其艺术媒介主要是摄像机、录像机和电视机,而伴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发展,如今的录像装置艺术更多采用前期录像与后期计算机特效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机及视频处理技术迅速成为一种新的补充媒介。又如,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媒体交互技术促成新的新媒体艺术形式产生,使作品自身不仅包含了多种媒体与交互技术,而且往往需要让观众参与互动来促进作品的真正完成,甚至衍化为一种艺术活动。互联网这一新媒介的介入,使艺术作品的真正价值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得益于新技术的进步,新媒体艺术使传统艺术中艺术家与非艺术家之间由艺术技巧形成的天然界限变得模糊,科技的介入让“观念”成为新媒体艺术作品的首要特征,新媒体艺术成为一种由“思想观念驱动技术”的艺术性创造。而且,由于新媒体艺术具有容易复制的特性,其传播价值也不仅仅在于登堂入室地进入美术馆,而更多体现在新的展现方式以及与观众的联通和互动这些方面。由此可以看出,技术与传播对新媒体艺术的价值取向有很大影响。
如果说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其影响还局限在纯艺术领域,那么在实用艺术领域中,新媒体艺术设计更是风起云涌,大有超越传统设计之势。新媒体对生活的切实影响,理所当然地促进了偏重于应用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蓬勃发展。十几年前,新媒体艺术设计粉墨登场,如今,已迅速占据艺术设计这个大舞台的中心。
同时,新媒体艺术进一步模糊了“纯艺术”与艺术设计的界限,使之融汇渗透,相互转化助益。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新媒体画卷的惊艳展现,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中那些令人赞叹的新媒体艺术展示,新媒体艺术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以全新的传播方式让大众有更多机会去接触艺术、享受艺术。今天,我们绝不仅仅只能在艺术展览现场看到那些专注于观念表达的新媒体艺术创作,我们更是早巳身处于由动画、游戏、新媒体舞台表演、交互网站、电子书、电子杂志、手机APP等各类新媒体为我们创造的不同于以往的视觉生活之中了。简言之,新媒体艺术正在与当代科技发展紧密结合,在技术与传播之间,发挥着视觉的独特优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视觉生活环境。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创造新媒体艺术的专业人才?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引导学生适应这个由新媒体所构成的视觉世界?
高等院校的新媒体艺术教育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现有100多所本科院校、1000多所专科院校和职业院校设有新媒体艺术或相关专业,基本涵盖了新媒体艺术的现有门类。由于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不一样,对“新媒体艺术”这一专业名称的理解也不一样,导致具体专业方向上有很多称谓,如数字媒体艺术、数码媒体艺术、影视新媒体艺术、新媒介艺术、数字艺术、数码艺术、信息艺术……其中,“新媒体艺术”这一专业名称,由于早期的约定俗成及自身的包容性,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专业名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联合主办的“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就是对“新媒体艺术”这一称谓的认可。无论是在偏重于艺术创作的纯艺术学科中,还是在偏重于应用领域的艺术设计学科中,大多将专业名称归属于“新媒体艺术”之下,再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
在“纯艺术”教育方面,中国美术学院的新媒体艺术教育无疑走在前列。2001年,中国美术学院率先成立新媒体艺术中心,开创了国内新媒体艺术体制建设之先河;2003年,该中心又发展为新媒体艺术系,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设立的新媒体艺术专业系科;2010年成立跨媒体艺术学院,设立具体媒介工作室、实验影像工作室、空间多媒体工作室等5个工作室;同时,还在上海设立一个国际跨媒体艺术中心——跨媒体艺术国际,用于跨媒体艺术的国际交流与展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将跨媒体艺术学院描述为:这是中国美术学院最新锐的学科集群,它将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艺术学院”,一个以媒体实验为发动机,全面开展当代艺术教育的学院。
而更多院校,则为了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在2000年之后开始设置偏重于新媒体艺术设计方向的系科。如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设有“数码媒体艺术专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有“信息艺术设计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设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有“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设有“影视新媒体艺术专业”,等等。由于培养目标的区别,这些院系的专业课程设置各有特色,但大多以动画、数码影像、摄影、互动媒体艺术等为主流课程。以首师大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其专业基础课程有造型基础、数码影像系统、基础摄影等;专业核心课程有视听语言、动画造型、影像构成、实验短片创作、交互界面、分镜头创作、多媒体艺术、频道Logo、互动媒体等;专业选修课程有水墨动画、MV创作、手机动画、游戏设计等。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高等院校的新媒体艺术学科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学科,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开设时间短暂、师资力量欠缺,需要跨学科合作教学等客观原因,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形成成熟的学科建设体系。
笔者认为,与前文所述的新媒体研究的三方面一致,新媒体艺术的课程体系应符合其艺术、技术和文化传播三方面的特征。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主要应考虑艺术基础、技术基础和文化传播三方面,专业核心和专业选修课程则可以集中于具体新媒体艺术课程。
艺术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自不待言,除此之外,新媒体艺术人才还应该具备基本的技术素养。新媒体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技术是新媒体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先天土壤,基本的技术素养能有效支撑艺术的想象力。而且,诸多艺术实践已经证明,技术正在不断融入艺术之中,成为艺术中不可剥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新媒体艺术中。同时,新的传播方式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掌握信息传播的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完成新媒体艺术创作,应该增设艺术与传播、受众心理与传播等传播方向课程。
文化方面的课程也应当成为新媒体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艺术强调创造性,而创造性的培养与人文素养、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不无关系,只有在人文的引导下,以艺术创造为主导,才能避免新媒体艺术陷入技术的藩篱,确保其在艺术与技术之间、人文与科技之间、创造与模仿之间都能够取得平衡。
基础教育中的新媒体艺术教育
就新媒体艺术而言,基础美术教育与高等美术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培养目标:高等院校培养的是新媒体艺术专业创作人才,属于职业教育;而基础美术教育中加入新媒体艺术内容,主要是为了中小学生素质的提升,属于公民通识教育。
如前文所言,在这个新媒体艺术切实影响社会生活的时代里,作为未来的合格公民,中小学生需要了解新媒体艺术。而且,伴随着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电脑、智能手机等主要的新媒体艺术创作工具的逐渐普及,中小学生也需要通过与之相关的教育获得新的艺术表达途径。
新—轮美术课程改革开始后,新媒体艺术的教育引起了美术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视,尤其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设置了“现代媒体艺术”系列,其中包括的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这两个模块课程,成了与鉴赏、绘画、设计、书法等传统课程并驾齐驱的全新的课程。由于新媒体艺术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因此,有必要对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和策略进行探讨。
笔者认为,保持鉴赏与创作的统一、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新媒体艺术教育应该坚守的教学理念。
1.鉴赏与创作的统一
鉴赏与创作分别指向艺术的审美和表达,一直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基础教育中的新媒体艺术教育应该遵循美术教育的基本规律,并于此体现其独特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的实验性,而且,由于设备便于操作、技术易于掌握,因而其入门的门槛不高,由此造成作品质量往往良莠不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取法乎上”的审慎态度,挑选出已经获得广泛认可,并符合中小学生接受特点的作品。通过对优秀作品的鉴赏,不仅让学生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想,艺术作品的内涵、表达技巧,更重要的是坚守艺术的人文关杯立场,确定“技术为艺术服务”的新媒体艺术创作理念。
同时,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中,数字影像已经构成我们生活的基本的视觉环境,在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优秀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作品进行鉴赏,增强对新媒体视觉环境的理解,并从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享受艺术化的生活。
对艺术语言的分析是鉴赏与创作联结的重要环节。新媒体艺术既有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同的艺术语言,也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在鉴赏中既要注意其艺术共性,更要注意对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进行了解。作为以科技设备和技术为支撑的艺术形式,其艺术语言中不可避免地包含着许多技术语言,以电脑美术为例,其表现语言大致有拼贴、置换、虚拟、合成、仿真,等等。通过对技术语言和艺术语言的整合,从“思想观念驱动技术”的后现代艺术语境人手,既可以找到一些关于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教育价值评判的依据,也可以以此为源头来促进学生进入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表达,形成艺术表达能力。
2.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在所有形式的艺术实践中,最有生命力的作品往往是将技术力量和艺术创造完美结合的作品。
毫无疑问,技术是新媒体艺术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电脑等现代数码设备的应用,各类数码影像软件及其他软件也是新媒体艺术的主要创作工具。因此,相对而言新媒体艺术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更强。中小学生一旦进入新媒体艺术表达环节,就会发现,他们自身对设备、软件的运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做出来的作品水平的高低。试想,若是不了解相关设备和软件,学生怎会有能力进行新媒体艺术表达?而若是不知道如何运用Photoshop软件对图像进行基本的剪切、粘贴、抠图、合成等技术处理,学生又怎能进行拼贴、置换、虚拟、仿真等艺术处理?成功的创意表达就更谈不上了。
因此,技术能力是新媒体艺术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在这个数码设备迅速普及的时代,掌握一些设备和软件的基本使用技巧,将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且,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由于它以机器的智能来代替传统艺术中需要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才能掌握的技能和技巧,所以它能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创造思维领域里驰骋。特别是高中美术教育,由于面对大多数高中生在传统艺术表达技巧方面欠缺的现实,如果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数码技术,通过具体设备及相关软件的操作,学生的创作意图将相对更加容易实现。
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新媒体艺术教学中,应该谨防学生掉入技术的“魔障”,将艺术探索降格为技术探索。合理的教学策略应当是在了解设备和软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使用技巧的基础上,从艺术的角度来表达自己。例如摄影课程,在技术上,学生应该了解基本的数码摄影原理,知道如何控制闪光灯、快门、光圈,如何选择在合适的光线下拍出理想的作品;而在艺术上,学生则应该理解如何构图,如何选景,如何拍人像、拍风景,如何进行创意摆拍,以及如何通过后期的软件处理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
结语
综上所述,蓬勃发展的新媒体艺术,已成为当代艺术与设计中色彩最艳丽的一道风景线。随着时代的发展,无处不在的新媒体艺术正在改变我们的视觉世界,这是艺术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教育应当关注的现象。与之相适应的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同时关注到了新媒体艺术的教育,新媒体艺术专业成为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新的焦点,基础美术教育中也新增了新媒体艺术方面的课程。
当我们抛开当前高等美术教育那些急功近利的培养目标,转而思考基础美术教育的本质意义时,我们会发现,伴随着平民化的数码设备进一步普及,现代科技已经在赋予我们“艺术平等”的权利。我们寄望于新媒体艺术能够在基础美术教育体系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寄望于不远的将来,人人都有机会成为艺术的创造者,人人都是艺术鉴赏者。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
【2】熊澄宇.新媒体与文化产业,http://xinwenren.com.2006-04-08.
【3】许鹏.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4】张朝晖.什么是新媒介艺术[J],美术观察.2001(10).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艺术;科学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6-0089-0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气韵流动的中国画卷徐徐拉开,伴随着舞蹈家轻盈优美的舞姿,一幅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的写意山水画展现在世人面前,全世界的观众都为之惊艳,完全陶醉于高科技与中国古典艺术完美结合的魅力之中。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手段,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得到了全面的应用与诠释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媒体正以其巨大的渗透力融入我们的生活,并为艺术表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正在兴起和壮大的新媒体艺术诞生之初就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有别于传统艺术的艺术形式,极大地依赖于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成果,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表达媒介,彰显人文关怀与艺术反思,表现出了鲜明的生态文化特征和信息文化特征。那么,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它有哪些特征?在明显带有高科技特征的新媒体艺术中,艺术与科技是怎样的关系?
一、关于新媒体艺术
(一)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概念
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艺术本身的发展不可分割。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观念艺术,以及由早期未来主义宣言和达达式行为及其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脱胎转变而成的70年代表演艺术等。同时,20世纪50、60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出现了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上述艺术形式已经具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新媒体艺术的一些特征,如沟通与合作、强调艺术发生的过程、重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艺术家们不断探索新的行为模式与新的媒介,企图发掘创造新思维、新经验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让观众参与到作品中成了许多艺术家的兴趣所在,新媒体艺术也由此产生。
要了解新媒体艺术的内涵,就必须先对新媒体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新媒体的范畴是很难确定的,新与旧本来就是相对的概念,有新就有旧,更新的东西出来的时候,先前所谓的新媒体就会退化成旧媒体。油画相对于西方古代的镶嵌画、干壁画、湿壁画是新媒体,印刷术的产生使版画成为新媒体,随之而来的摄影、录像技术又一次刷新了新媒体的概念,而现代的电脑、互联网等技术的产生,再次给艺术家的创造和表达提供了各种新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不能用新媒体来涵盖任何一种或具体的艺术形式。新媒体是一个不稳定的、延伸的概念,是对艺术边界的探索,是一个不断拓展的媒介。
关于新媒体艺术的概念,目前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全球最具规模的艺术网站――根茎网创办人马克•崔波,在1996年将新媒体界定为光盘、网络艺术、数字录像艺术、网络广播等艺术作品的统称。
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提出,我们一般说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电路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
清华大学鲁晓波教授是这样定义新媒体艺术的:以信息技术、知识为依托,以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为载体,具有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的一种艺术;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强调观念性、艺术性、思想性的探索。
新媒体艺术包含的类型有摄影与数码摄像(含图片装置)、录像艺术、录像装置、声音、声音装置、实验动画、网络艺术、多媒体互动等。可以说,新媒体艺术的类型划分也和它的概念一样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对新科技的采用会不断地更新新媒体的内涵与类型。
(二)新媒体艺术的特征
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首先必须连结,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与意识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观众通过和作品之间的互动改变了作品的形式、结果甚至意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化,如触摸、移动、发声等。用户的参与,即交互性是新媒体艺术最重要的特点,在新媒体艺术作品中,观众的反馈也被作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因此,观众必须参与其中才能完成作品。
二、艺术与科技的联姻
艺术和科学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而是互补的。科学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影响并促进了艺术的生成和发展,艺术的发展和成果同样也推动并影响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曾做过这样的比喻:“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一)科技发展对艺术进步的推动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艺术的进程,人类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艺术上的巨大变革。早在1392年,意大利建筑大师让•维诺特就曾提出:“放弃科学等于失去真正的艺术。”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为素描、雕塑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理论参考;几何与透视学的发展,为绘画提供了符合人体视觉原理的透视理论;颜料化学的进步,为油画家提供了明亮而富有层次的颜色表现空间;光学原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使印象派画家遵循光学的原理,分析和组织物象的各种色彩关系;摄影术的发明对架上绘画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也给艺术带来了新的表现形式和空间。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对艺术的影响更加强烈,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新媒体艺术也由此产生并迅猛发展。这一切都体现着科技对于艺术的重要推动作用。
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影响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思维,而且还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方法、新材料和新的表达形式,创造了前代艺术所不具有的新的物质条件。
(二) 艺术对科技的反作用
人类对于艺术美的追求,往往是科学创造的前奏。欧洲的近代史开始于文艺复兴,它以杰出的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其罗、拉斐尔等艺术家为领军人物,随之而来的才是科学的空前繁荣。艺术能够激发科学探索的激情和动力,艺术的思维方式可以为科学的思维提供创造灵感。
艺术的挑战促进科学更快进步。艺术总是在向科学发起挑战,也就是说,人类的精神追求,总是要求物质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体现。而科学又总是以自身的进步,不断地响应着这种挑战,不断地支持和体现美的艺术。
(三)新媒体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融合
科学技术为艺术品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建筑物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品,必须含有审美因素,艺术的进步能够赋予科技以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没有艺术,科学会变得毫无生趣;没有科学,艺术将变得无所依托。因此,艺术与科学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当代新媒体艺术中,全新的艺术手法与传统艺术大相径庭,其创作不仅涉及到复杂的科技手段,而且往往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艺术家、计算机专家、科学家等紧密合作,跨越了艺术与科学的界限,通过对全新的表现手法的探索,创造出各种令人震撼的视觉影像和交互装置。
福楼拜曾经说过,时代的前进将使艺术越来越“科学化”,而使科学越来越“艺术化”。
事实上,无论是“艺术科学化”还是“科学艺术化”,所体现的都是当代艺术与技术之间的深度契合。如果说前者是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技术的作用得到了更加突出的表现,已经成为一种无法忽视、无法穿越的现实存在;那么,后者则是在当代艺术活动中,技术已经不是在替人言说什么,它已经走到了前台,直接向观者诉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技术本身已经具备了艺术的基本特征:它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不听命于任何实用目的,表达是它此刻的惟一使命。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整合必将是新时代艺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同时,也是艺术本身的内在要求。
如上所述,新媒体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融合,那么,究竟是技术还是观念更为有效地确定和影响了新媒体艺术的创作?
英国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新媒体部主任本杰明认为,艺术作品首先需要提出艺术家的观念,然后再由技术提出最为巧妙和聪明的解决方法,将其完成。艺术作品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有关,由观念驱使的创作是艺术性的创作,而如果仅仅通过技术实现的创作就不能称为艺术创作。这恰好阐明了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创作和技术应用的关系问题。
新媒体艺术要依托于媒体技术,当然也会受到媒体技术发展的制约,但既然被称为艺术,就应该能够对人们的心灵起到一种审美的提升的作用。科技在艺术创作中并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它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艺术的目的,在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艺术家的观念或艺术构思。
当然,对于艺术家来说,不论是古今中外,都要先过技术这一关,否则再完美的思想也表达不出来。艺术家不光要深刻地把握艺术观念,同时也要研究媒体技术本身。尤其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专业,艺术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新技术,从而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去。
概而言之,在新媒体艺术中,技术固然可贵,但是艺术观念更加重要。新媒体艺术,借助当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以新的视觉经验、新的沟通形态与互动方式,扩展了人类丰富的审美体验,改写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文明步入了一个新纪元。
[参考文献]
[1]鲁晓波,黄石.新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J].科技导报,2007,(13).
[2]李砚祖.大趋势:艺术与科学的整合[J].文艺研究,2001,(1).
[3]任斌.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4]潘倩,刘子建.浅谈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人文性观念和技术性观念的问题[J].艺术与设计,2009,(2).
论文摘要:相信新媒体艺术正在逐渐成为艺术发展的趋势,成为这个时代最流行的艺术字眼,成为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最直接表现。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新的美术实践方式,更多的是一种重新审视定位艺术的观念,它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延伸和扩展,是在充分咀嚼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内容、形式和背后的哲学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本文试图从新媒体艺术在展示、流通、典藏、评价等方面给传统美术界带来的影响入手,进而理解新媒体艺术。
当新媒体艺术(newmediaart)越来越成为艺术界谈论的话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展览上、越来越多地被所谓的前卫艺术家所实践时,我们不仅要问:究竟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它给我们带来了和即将带来什么?
其实新媒体艺术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也并不是无本之木,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受杜尚影响颇深的观念艺术(conceptart)、早期未来主义宣言(futurismmenifesto)、达达式行为(da—da)以及由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happenningarI)脱胎转变而成的70年代表演艺术就已经带上了今天我们称之为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征。实际上,在50~60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已出现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kineticart)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那么从这些新媒体艺术的源头艺术来看,他们都有这样一些特征:沟通与合作、强调艺术发生过程、重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互动。在这些相对新的艺术形式中,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新的行为模式和新的媒材,以此来发掘创造新的思维和人类经验甚至是新的世界的可能性,让观众参与到一件艺术品中成为艺术家们的兴趣所在。艺术品本身的定义也不再决定于它的形式,而更多的在于它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概念。整个20世纪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的着迷,尤其是世纪初的量子物理和世纪末的神经科学与生物学更是大大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
但是由于新媒体艺术空前地结合了物理学、生物学、电子计算机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将之用于艺术创造中,使得新媒体艺术作品也传递出空前庞杂的信息量,让观众在目不暇接的同时也不能完全领会和了解它,在某种程度上给观众带来误解:这到底是艺术还是科技?在国内观众普遍缺乏视觉修养和科技知识的现状下,要求大众理解现代艺术就已经勉为其难了,对于新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处于“外行看热闹”的状态的。
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好奇,在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急于尝试,而理论界,也没有太多的关注现状,引领发展方向。
当艺术史发展到21世纪,在我看来,给任何形式的艺术下定义都是可笑的和多余的,对于新媒体艺术自然也是这样。但是从各所大学争先恐后地设立与媒体有关的各类系科(这其中有很多是理工类大学)和各现代美术馆相继展出所谓新媒体艺术展来看,就知道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的认识有多么的混乱。你很难说谁是绝对正确的,但是这种不确定性本身也许就是新媒体艺术的特点吧!
如2003年12月28号至1月5号在上海多伦美术馆展出的“打开天空”中国新艺术展,运用的是多媒体、电脑影像、动画、录像、装置、网络艺术、闪客艺术、影像装置以及与新媒体观念有关的新平面和雕塑作品,整个展览采用网上(ionly.conr.Cll东方视觉)和网上直播的形式,通过一种新的媒介展示了自己。这个展览就是新媒体艺术展吗?我想可能并不完全是。如果说展览中有影像作品有电脑装置就算是新媒体的话,那么这个理解就未免太肤浅了。以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t)的观点来看,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电路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然而,这个以硅晶与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媒体现在正与生物学系统以及源于分子科学与基因学的概念相融合,所以,新媒体艺术正在以它强大的信息优势将人类艺术带入一个新的纪元。
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给我们的艺术界相应带来了什么变化?这首先表现在艺术展示场馆设计上。传统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已经完全不能够承担新媒体艺术展了。新媒体艺术展从电路铺设、墙面设计、灯光设计、封闭性设计、计算机配置、投影仪和音响设施方面对展示场所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所以包括北京世纪坛艺术馆在内的新艺术场馆都在对原场地进行改造,使之适应新媒体艺术发展的需要。世纪坛艺术馆用了半年将其地下一层改造成一个适合展示新媒体艺术的场地,接着就在去年五月底展出了北京首届新媒体艺术展,实际上展馆的改造还是略嫌粗糙了点,没有跳出传统展示场所的设计思路。相比之下,上海多伦美术馆在设计上更显专业了一些,感觉是为现当代艺术量身定做的,在建筑的细节上设计得很有特点,但又不失传统美术馆的优点,不论是公共空间还是相对封闭的展示场所,都错落有致,迎合了现当代艺术对于观者产生的心理影响。新媒体艺术讲求连结性和互动性,这也就更加表明他们的作品需要各自独立,不能相互干扰,不像传统绘画和设计作品的展览,我们可以把作品都按照一定的间距挂在墙上,或者是摆放在地上,观众只需要移步换景,作品与作品之间不会有太大的表面上的干扰,充其量只会对观众的视觉神经和心理有所影响。但作为更加强调互动性的新媒体艺术来说,干扰本身也是他们作品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以往那种大开场式的老式展厅是完全不适合它的了。另外,在光线设计上,老式展馆很可能喜欢采用天光来展示绘画作品,这个是不太能用到新媒体的展示的。
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对于艺术品观照方式的转变。前面说过,新媒体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连结性和互动性,这就注定了新媒体艺术的展示本身就需要观众的参与,如果缺少了这个环节,一件作品就很有可能无法展示。这也就将展览的观照方式从单纯的“神交”转变成为较为直接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参与性的互动,有时候是对于作品形式和意义的改变。因为要了解新媒体艺术,你首先必须将全身融入其中,而并不是在远距离观看。这样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由此使观者的意识也发生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观者通过键盘、鼠标、灯光和声音感应器或者是其他更加精密的仪器与作品发生关系,这就是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全新的交流和观照方式。这种观照方式的改变说明艺术家的艺术理想表达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提高。在以往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家是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然而观众能否接受,这是对他们视觉修养的考验。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不但要表现自己,还要尽力将表现的东西为人所懂,让观众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上接受。在这里,艺术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达,这也是新媒体艺术这个名称中“媒体”二字功能的体现。
观照方式的改变必然促成艺术品评价、流通和典藏方式的改变。在对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这件作品具有何种特质的连结性和互动性,它是否让观者参与了新影像、新经验以及新思维的创造。而在艺术品流通和典藏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印刷品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媒体艺术的要求,由于他们运用了声音、音像和网络传播等等高科技含量较高的三维空间的媒介,我们就需要制作光盘来保存它们,并且附以一定的文字说明。以往的有关艺术史的书籍都是通过图片的形式来记载资料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来实现历史的重现,可是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将会使我们以后的艺术史类书籍不能够仅仅再用传统印刷品,而必须得配上一定的声音和影像。就像很多人收藏电影一样,新媒体艺术史可能就是一段音像艺术史。
所有上述这些改变,都会引起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改变。其实在目前,不管是美术馆策展人、艺评家或是赞助商,都是很希望能够了解新媒体艺术的,但是情况并不乐观。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对过去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系列业已成熟的机制进行借鉴,再来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但是事实上,只有打破以前艺术史研究的窠臼,建立起一个新的研究方式才能够承受新媒体对于我们的冲击,才能够驾驭这种改变并迅速成为新媒体艺术实践的理论指导。
英国当代艺术史家巴克森德尔(M.Baxandal1)在谈到西方艺术史研究的现状时特别指出了三点不足:一是艺术史教学和研究未能够针对视觉媒介和视知觉的复杂性,至少没有做到像文学研究那样来对待其特殊的语言媒介;二是由于未能对自身媒体做出积极的关注和缺乏适合本体研究的技术手段,艺术史不得不从其他学科借用阐释方法,并以此作为主要的工具,这样艺术史学科本身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三是艺术史教学和研究过分关注知识而忽视学科技巧。也就是说,对于艺术史方法论的开发是非常迫切的。
那么我们就不免要问这样一个问题,在研究新媒体艺术史的时候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呢?
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点,要求我们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要比以往其他艺术更需要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理论的支持。这种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逐渐改变艺术教育的一种弊病,那就是艺术院校重文轻理的学科设置。在新媒体艺术大行其道的今天,没有理科知识是很难理解和走进新媒体的。但是事实上,在中国当今社会,就是那些正在做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家本身,对于科学理论也是知之甚少的,更不要说从理论层面去分析了。总而言之,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还是处在一个感性认识阶段。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在新媒体艺术中所被运用的科学门类:电路学、计算机网路、后生物学、电信学、人工智能、遗传学、仿生学等等。在这些学科的背后有一个总领性的科学理论那就是控制论,控制论又分机械控制论和模糊控制论,随着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模糊控制论将会越来越多的影响它。
自从196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系的查德(L.A.Zadeh)教授创立了模糊集合理论
以来,模糊理论便在其数学基础上建立起来了。1974年,英国的E.H.Mamdani首次运用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性的蒸汽机控制,并取得了比传统的直接数字控制法更好的效果。在模糊理论被用于制造出了模糊洗衣机和空调器等模糊家电之后,模糊理论便被运用到人工智能和风吹草动技术领域,模糊推理机、模糊控制计算机、模糊语音识别系统、图形文字模糊识别系统相继出现,这就越来越接近新媒体艺术所运用的模糊控制理论了。所以,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设想,艺术史研究方法将会转入一个模糊艺术史理论阶段,而且我坚信,模糊理论是一切理论学科的终极发展方向。
我们注意到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们所运用的互动传递智能技术,这正是模糊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更是艺术实践的创造性试验。对于这样的艺术作品,我们怎么再以传统的地域风格分析法去看待它呢?实际上,我们的艺术发展和评价体系早已过了那个非0即1的阶段了,我们的艺术理论家们也是在有意无意地用着模糊理论的某些原理的。艺术形式的多样化、风格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就是新媒体艺术产生的前奏。在0和1之间,有着无穷无尽的奥妙。中国有句话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新媒体艺术背后的庞大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正在指引我们走人一个新的艺术史理论系。
关键词: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城镇形象
0 引言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主要是对技术的研讨和梳理,很少有研究新媒体艺术参与塑造城镇形象的手法与模式。本文力求研究新媒体艺术参与城镇形象的塑造方法和手段,并且尝试结合公共空间的不同形式,分析新媒体艺术的介入对城镇形象塑造的价值和意义,为城镇公共空间设计和发展提供新的创作思路。
1 公共空间理论
公共空间是一个可以频繁发生社会互动和交流的场所,是一个蕴含公共价值的地方。[1]在我们的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公共空间又有自身独有的特点,通过分析城镇特点,提出城镇公共空间的形式,即城镇出入口、街道、广场、社区公共艺术区和城镇主题公园。
2 新媒体艺术对塑造城镇形象的价值
第一,增强了本土文化的互动性。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本土文化特色,使本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宣传。
第二,丰富塑造城镇形象的手段和方式。[2]目前,大多数的城镇形象塑造主要通过公共设施、壁画、雕塑等形式来表现。新媒体艺术的引进,丰富了城镇形象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形式。
第三,促进公众的参与性。城镇形象塑造的主要艺术形式为公共艺术,新媒体艺术的有效介入[3]有利于公共艺术作品情感的表述,增强了城镇居民对城镇形象的认知度,新媒体艺术的特性也使得公众参与性提高。
第四,增强地标文化形象。新媒体艺术这种独特的文化载体,使城镇地标更好地展现城镇的文化内涵。
3 新媒体艺术对城镇形象的塑造模式
公共空间的形式,包括城镇出入口、街道、广场、社区公共艺术区和城镇主题公园。
以下从城镇公共空间的五个形式出发,分别结合相关案例探讨新媒体艺术对城镇形象的塑造模式。
3.1 城镇出入口
城镇出入口为城镇形象中最初给人留下印象的公共区域,将新媒体艺术装置合理地融入道路两侧,与道路周边环境相互协调,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入反映城镇地域文化特色的图形信息,并营造出一种欢迎或欢送的气氛。新媒体技术这种夜晚也有光亮的艺术形式,更强调了城镇的标志性特征。出入口和一些城镇的地铁口一般给人的印象是枯燥、乏味的,而北京市南锣鼓巷地铁站名为《北京・记忆》的艺术墙,其设计是通过琉璃铸造这一传统工艺,将老北京的记忆封存在作品中。整体作品把老北京特色的人物和场景剪影,利用单个琉璃单元体拼贴组合成遛鸟的居民、街头卖艺者等形象。观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来阅读关于该物件的介绍,观看物件提供者的访问视频、文字记录,并可通过留言与其他观众在网络上互动。
城镇出入口在运用新媒体艺术时,应当注意不同的道路形式,移动的快慢是有区别的,如步行道、车行道。所以,新媒体艺术的介入要注意分析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如在车行道上,由于车速的限制,不适合设置过于烦琐的内容,以免干扰机动车驾驶者的注意力。
3.2 街道
城镇街道是提供穿越、接触以及交往的,多功能活动集合的线型城镇生活空间,是城镇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镇街道是人们经常穿梭经过的空间,人流量相对较大,而新媒体的参与,可以快捷、有效地宣传城镇文化和各种公共信息,而其信息量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也让城镇空间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LED声音和画面可同时播放技术的发展,许多商家开始运用这种新技术,它的展示空间面积大,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强、速度快,而且可以通过电脑技术按照不同的需求自由控制。这种声画技术不仅让城镇形象塑造的模式更加丰富,还能帮助商家更加准确地把想要传达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例如,世贸天阶的动态数字天幕壁上的艺术作品,该作品利用视听媒体常用的剪辑、组接手段,加入梦幻的色彩视觉效果,使得观众能够得到不同寻常的审美体验。
3.3 广场
广场是城镇中由建筑物、道路等围合或限定出的城镇公共活动空间,是具有一定主题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型城镇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城镇广场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
西安大雁塔广场中的文化灯柱最为典型。这个灯柱由红色LED灯光面板制成,白天看上去是红色的,到了晚上利用电脑技术,可以呈现出多种媒体艺术内容。这种利用新媒体艺术的公共艺术形式,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传统公共艺术的表现力,为广场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思路。
3.4 社区公共艺术区
社区公共艺术区是城镇化建设中开放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公共生活中最基本的单元,新媒体艺术参与社区公共艺术区的建设,开启了艺术与生活、城镇与社区对话的新领域。它不仅通过公共空间和建筑物在潜移默化中让公众感知周围的环境生活,还能传达城镇文化价值,强化环境景观,改变城镇的环境氛围,增强地方认同感。
灯光秀的兴起,为居民认识新媒体艺术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参与和体验的机会。灯光秀大多数的载体为城镇标志性建筑和雕塑作品,是主要利用光影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新媒体形式。LED灯光加上音乐与视觉的配合,使人们参与到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之中,有力地提升了外在美感层次上的城镇形象品质。
3.5 城镇主题公园
目前,国内大多数城镇主题公园存在性质雷同、缺乏个性等问题,导致主题公园陷入荒废的境地。如何提高居民或是游人进入主题公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成为很多主题公园面临的难题。而新媒体艺术的介入可以有效吸引观众,体会新媒体艺术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和互动体验。
唐山世园会的音乐喷泉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世园会的音乐喷泉每年都会吸引很多居民到公园中观看,它带给了人们声、光、电相结合的新的技术体验。音乐喷泉结合多种媒体技术,让水流随着音乐的旋律起舞,再配上多彩的灯光,那种场面令人叹为观止。所以,喷泉与新媒体艺术结合,使人们不仅欣赏到了喷泉的艺术美感,也享受到了音乐和灯光带给他们的听觉和视觉的全新体验。
4 结语
在河北省新型化城镇建设的进程中,新媒体艺术作为迅速发展的一种媒介和手段,在当代公共艺术和城镇形象建设中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公共空间环境,灵活并恰到好处地运用新媒体艺术,可有效提升城镇空间的整体形象,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精神体验。本文将新媒体手段与城镇出入口、街道、广场、社区公共艺术区和城镇主题公园相Y合,避免局部和缺乏整体感的设计方式,从而突出城镇的个性,有效参与地域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从而推动河北省新型城镇形象的建设和城镇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凌宇.新型城镇公共艺术的系统性设计[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