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进行体育教学

如何进行体育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积极性

体育课教学有几个目的:第一,通过体育课堂,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意志力。第二,让学生根据体育活动的要点,掌握锻炼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第三,利用体育锻炼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思想意识也能进一步加强。

如何解决这种长期存在的问题,是要我们学校,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首先,学校应该重视,加大在教学器材,教学场地方面的投入,建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体育教学更加轻松和规范;其次,我们教师应该加强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技能。要经常思考如何加强体育教学,在此,本人提出一些个人思考,供大家一起探讨:

一、提高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体育课堂上,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特性,我们多开展一些游戏,比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和兴趣,才能促使学生参加体育运动,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二、掌握基本技能,加强学生意志

体育运动的激烈程度,要求学生在进行运动之前,进行规范的热身,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运动中受伤。在此前提下,我们教师一定要教授学生最基本的运动技能,保证每个学生安全地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并且通过体育运动的艰难性来加强学生的意志。

三、加大体育建设,调动学生积极性

由于体育课不是重点课程,导致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不能在思想上重视。从而出现很多客观的原因,影响体育的教学。从教师水平来说,教师的专业性是影响整个体育教学的一个很基本的因素。再加上学校的场地小、器材少、班级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展面临很大的困难。长期以来,不仅让学生不能及时地将教师的讲解示范很好地理解,对整个体育课堂教学特别是动作技能教学效果,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提高体育建设,才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

总之,高中生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是以锻炼身体,增加意志为目的的。我们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加强管理,注重引导,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利用体育课的机会来进行有效的调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关占军.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范文第2篇

一、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而教学的目的是不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师要结合不同的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德育教育。各个运动的项目内容不同,达到的教育效果必然不同。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可给学生讲中国体育发展史,体育界名人的成长与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田径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在篮球、排球等球类教学中,可培养学生机智灵敏、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体操、武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勇敢沉着的优良作风,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中长跑中教师讲解中长跑学习的意义作用,告诉学生练习中长跑的障碍和科学训练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只有不懈努力、战胜自我、战胜困难,才能达到增强体质和培养意志品质的目的。队列练习可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严肃认真的精神;体育课上采用竞赛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培养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深入钻研教材,制定相应措施,保证德育教育任务的完成。

二、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要体现德育教育。

教师要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的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育法,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和练习,使学生的思想活动在教学中呈现积极状态。在体操、队列队形教材中,采用“观摩、汇报、评比”式的组织教学形式,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课堂上,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体操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志力较差、软弱胆小、犹豫不决的学生,体育教师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障碍,降低难度,让他们通过努力能够完成并获得成功,培养他们勇敢、果断、顽强的精神。

三、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教法,促进学生品德的提高。

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非常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完成各种练习任务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如在跳箱、跳山羊教学中,往往有不少学生由于恐惧心理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这时教师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用行动和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的精神。例如运用竞赛式游戏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及时肯定成绩,表扬好人好事,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一定要利用各个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合理地进行评价,加强德育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在学生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和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的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我赞扬学生的长处后,往往会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自然会有所收敛。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教师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德育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绝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侮辱谩骂他们。

五、教师发挥示范作用,推进德育教育。

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体育 德育渗透 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下面本人就如何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根据教材的特点注意引导教育

学校体育教材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如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为四化建设锻炼好身体的思想,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做贡献结合起来;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如:教授各种器械体操、跳跃项目便于培养学生勇敢精神;篮球、排球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纪守法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练习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如本人在教授中长跑时,把技术动作认真讲解示范并提出了练习的要求,注重强调思想教育因素,克服紧张、畏惧和怕苦心理,运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体力好,感觉也不错,以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用注意力转移法,使其把注意力转移到调整呼吸的节奏上来,这样既促进了他们充满信心地去完成任务,也使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时进一步磨练自身的意志品质。

二、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这样,将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三、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优秀道德品质的主题很多,有爱国、勇敢、团结等。我们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指定相关的内容以及游戏,让学生在不经意之间学到这些优良的品质。例如: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一体育盛会,对学生介绍运动员积极备战,刻苦训练的感人事迹,通过观看多媒体感受运动员的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还可以以奥运为主题,在课内开展一次小型的“奥运会”,让学生在比赛中学到不怕失败,团结协作的精神。还可以学习那些奥运明星,如姚明、刘翔等。学习他们的爱国,助困,不服输的精神,作为我们学生学习的榜样。

四、注重榜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为祖国争得荣誉,使我国在国际体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美育教育,审美意识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是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美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现代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是增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爱美、健康、创美,从而获得美的仪表、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形体、美的动作,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1.体育教师要具有审美意识

把美育运用教材中,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较高的审美意识,必须有再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没有较高的审美意识就难以把教材中美好的内容挖掘出来,再现给学生,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一个体育教师要具备以上两点,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认真地钻研教材,对教材要懂、透、化,领会动作要领。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把握教材的内在逻辑联系。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思想性、科学性熔化在一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应用美的旋律、美的动作、美的造型、美的环境、美的设计、美的教态,感染给学生,使体育课增加娱乐欣赏和美的享受,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首先表现为培育完善的人体。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对学生进行形体、姿态美的教育尤为重要,作为学校体育教师,更要以常参加体育活动,使身体保持和谐健美,利用自身形体美、姿态美的感召力,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进而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安排与美的形体、姿态的相吻合的能体现、感受、锻炼美的运动项目。如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通过动、静结合的体育锻炼,从形态和技能上完善人体,使学生感受人体美,热爱人体美,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身体姿态,形成良好的站姿、走姿、坐姿,使身体发育正常、匀称,获得健美的形体,提高学生形体、姿态的美感。教师的言谈、举止、仪表、精神面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3.塑造一个健康优美的体态

身体形态是一个人外在气质的表现形式,其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和形象。小学生中最常见的不良体态有脊椎侧弯和驼背。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高峰期,骨的弹性好,可塑性大。所以,培养学生塑造一个健康优美的体态,首先要向学生介绍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使其懂得,不良的姿势不仅易造成体形变态,还会影响心肺功能,危害身体健康。其次加强体育锻炼,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可使学生全身骨骼、肌肉全面增强。在体育练习过程中,体育教师应督导脊椎畸形的学生多做专项的矫正练习,帮助他们矫正不良体态,只要每个人通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练习,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有逐渐矫正不良的生活状况,获得健美的形体。

4.进行行为美、语言美的教育

在学校开展体育教学,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运动中的言行和表现,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语言美、行为美的教育。如在教学比赛中,因求胜心切,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不守规则、损人利己、语言不文明、不尊重他人等不良行为,教师要及时针对这些行为加以批评教育,使学生懂得作为一个当代中学生理当做到行为美、语言美,懂得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结合学生在运动中的行为表现,对学生进行语言美、行为美的教育,要比空洞的说教有效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追求美是体育运动的灵魂,美融会在体育运动的每一个动作中,体育运动的美是通过形体美、技术美、动作美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娴熟和谐、优美大方的体育动作,给人以刚毅、潇洒的美感。体育教师应具备正确、熟练、协调、优美的示范能力。在教学中力求把每个动作都示范完善,通过完善的示范动作把体育运动的美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欣赏,通过完善的示范动作把体育运动的美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欣赏、感受体育运动美的同时,激发学习的情趣,在学生进行练习时,要强调动作的准确、规范、优美,以优美的动作,美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达到形与神的有机统一。

6.场地器材美的布置,培养美的创造能力

场地器材布置的美是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直观表现。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线条清晰、图形新颖、井然有序、丰富多彩的器材场地布置,不仅会给学生一个完美的印象,一种耳目一新,赏心悦目的感受,而且能直接培养学生认识美、鉴定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平时应多学些美学知识,课前认真备课,从教材中去思考美、挖掘美,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策划,并充分利用美学中的线条、图形等美学知识,把场地设计得美观清晰,器材放置得和谐有序,营造一个赏心悦目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身处优美的环境中,由简单的喜欢产生兴趣,进而产生较强的求知欲,激发学习灵感,启迪美的艺术思维,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鉴定、创造能力,陶冶美的情操。

7.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中要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寓美于教,如耐力跑教材可以运用跑各种图形、跳健美操或花样跳绳(规定时间、次数)等方法、手段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在发展耐力素质的同时丰富学生美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配乐体育练习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已被广泛运用,让学生在优美悦耳的音乐伴奏下进行身体练习,不仅可以缓解和消除由运动引起的单调感和疲劳感,而且可以让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使其美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增强学生对美的创造力和表象力。教学中运用配乐练习,要注意掌握好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课的准备部分进行准备活动练习时应配以清晰明快的音乐;基本部分应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选择相宜的音乐,使音乐的节奏、旋律与练习的内容相吻合,达到统一和谐;结束部分进行放松活动时,应配以轻松愉悦的音乐。实践证明,配乐练习不失为一种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总之,教师自身的美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因此,体育教师应培养自己对现实中美的感受、判断、评价的能力,研究美感的生理、心理基础,从科学的意义上懂得美、懂得审美意识,这样才能寓美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 集体主义

2001年初,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指出应把“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明确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因此,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应坚持以德教育为核心来开展教书育人的活动,增强德育的渗透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把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贯穿于一切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体育教师也同样担负这样的使命,那如何在体育课上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学生成长的阳光

1.教师必须坚持语言的规范性和纯洁性,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不生编乱造词汇,不违背逻辑和语法,更不能把低级庸俗,粗鲁污秽语言带到课堂上来,或用尖酸刻薄,有伤风雅的侮辱性语言去挖苦,嘲弄和辱骂学生,在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教师要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切合学生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教育,在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缺少自信的学生,这时要针对学生这一特点,语言要注意有鼓励性,有一点成绩教师多给些肯定的语言,多些表扬,让学生克服困难。

2.教师作为“以人育人”的职业劳动者,不仅要用自己全部的知识才华去教育学生,而且要用自己整个的人格风范去影响学生。在一切教育过程中,学生永远都不会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给予”的东西,他们总是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模仿和体验,主动从教师生身上去“索取”东西。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绝不能只是进行“言教”,更重要的是必须做出表率,进行“身教”。在我国,孔子是身教的最早提倡者。他关于“正人先正己”的名言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身教可以促进学生认识提高,为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作为儿童青少年的学生,知识经验比较缺乏,要想沿着正确方向去促进他们真正实现知行统一,健康成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教师能够自始至终坚持用自己的行为对学生加以示范和引导,用“身教”来印证平日的“言教”,也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

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德国诗人海涅说过:“每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一经拨动就会发出一种独特的音响,教师要想使学生能够与自己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产生共鸣,就必须首先与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即对学生有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了解,没有了解的教育,只能是主观主义的教育。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指出“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事了”。对每个人来说,不存在谁更聪明,谁更有潜力的问题,只存在不同个体各自在哪方面更聪明及怎样更聪明的问题,因此,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教育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智力优势领域,并努力挖掘每一学生个别差异的需要,也是我国现代建设中需求多样化的必然要求。作为教育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最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统一发展。

三、在教学中要维护、开发、培养学生的自尊感

人的自尊感是基本人格素质的核心和基石,是一个人形成健全人各的原始动力。人一旦失去的自尊感和尊严感,他就会产生人格扭曲,就会“破罐子破摔”,不但自身得不到健康成长,还可能对社会和他人产生攻击性,破坏,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危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感是一个人的荣誉感,名誉感,健康的自爱心是最强大的源泉之一”。“没有自尊心就没有人”。对于学校里的后进生,教学中应该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照和小心的维护,如果他们一旦被歧视、被放弃,导致他们的自尊感收到伤害越来越重,从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是他们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作为教师要带着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完全一无是处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例如我教的班级有一个这样的学生,对周围任何事情都不能积极参与,而且还会说一些风凉话,对班级的同学都漠不关心,同班同学对他的印象也很差,我找到他,和他交流,了解的家庭状况和环境情况,后来在我的课堂中让他去借还器材,并且它的身体协调性好,动作学得快,我就让他保护帮助别的同学完成动作,渐渐这位同学脸上也时常露出笑容,感觉和同学相处容易,为别人做事情也感到轻松快乐,也有责任心了。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表扬和鼓励。表扬和鼓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但是表扬也具有双重性,并非一切的表扬形式都值得提倡,在教学中要把表扬和鼓励着眼放在激发学生自尊感上,让他真正成为推动学生自觉提高素质的“建设性力量”。

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

每个人都应当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主人,自觉的培养一种关心集体,热爱集体,把集体的利益看得高于个人利益的道德意识,努力追求个人与集体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在我的教学中,经常开展一些竞争性的集体比赛项目,一些集体游戏,促进学生齐心协力,共同争得荣耀。

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