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探究性课题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科学实验;提高;有效性
科学实验是我们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教学手段之一,通过实验,学生不但可以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然而在现实的实验活动中,不少学生不理解实验的原理,实验过程不知道如何操作,甚至个别学生到实验结束了还不清楚做实验的目的。实验时,学生感兴趣的是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但却不会主动去认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实验现象,实验的效率可想而知。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进行探究。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验教学中发现学生出现的常见问题,谈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实验的教学效率。
一、做好准备是提高分组实验有效性的前提
要想学生通过一堂实验课,真正达到明确目的、规范操作、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师在实验前需要高瞻远瞩,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认真备课,预设生成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教育应该走向生本。作为教师,我们的备课已经不再是只准备好实验课上需要的实验器材就可以了,我们还要能够了解自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清楚学生能不能独立完成实验,或可能会在实验的哪些环节中出现问题,并要准备好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
我曾观摩了一堂有关化学知识的实验课,该课是利用CuO和稀H2SO4反应后与NaOH反应制取Cu(OH)2沉淀。实验过程当中,有个学生把稀硫酸和黑色的氧化铜混合在试管中,得到的溶液不是预期的蓝色,却是草绿色。当学生提出疑问时,老师回答道:“绿色是亚铁离子的颜色,你的氧化铜中可能掺了铁粉,有吸铁石吗?吸一下就知道了。”说完教师又指导其他组同学去了,留下这位学生一脸的疑惑,在这样的实验课上学生是不会携带磁铁的。可见,在实验中出现的意外面前,教师这样解释显然就是自己的准备不足所致,这样的答案非但帮助不了有疑惑的学生,反而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更模糊,更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科学的信心和兴趣。
2.以生带生,提高效率
一个班级中本来就存在一些学习能力强点的学生,也有一些学习能力稍微落后点的学生,这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可能有些学生可以很快地完成我们教师所布置的实验,而有些学生却可能在实验中感觉无从下手。有效地培养科学兴趣骨干是提升实验质量的一种策略。骨干成员可以到实验能力弱的小组进行指导。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一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根据心理学,每个人都有好胜的心理,特别是能力强的学生,在这个时候都想挣当科学兴趣骨干,于是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效率;二是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后往往会出现没事情做的情况,这种以生带生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部分同学时间空余的问题;三是由于很多学生同时操作实验,教师在验过程中经常出现应接不暇的情况,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我们教师顾此失彼的问题。
3.课前预习,提高效率
新时代的课程观要求我们教师能够把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进行精简整合,以便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其他所要学习的知识。我们可以上课前指导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自学,预设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步骤来完成实验。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的实验知识,能够很容易被消化吸收,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实验中的有效指导是提高实验有效性的关键
在实验课上,我们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实验,不要对学生的实验步骤等进行强制性规定,只要他们有自己的想法,都可以让他们进行尝试。
曾经在进行《密度》教学时,有个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比较水和盐水的密度大小,当时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这样的:第一步,先用托盘天平分别称出水和盐水的质量;第二步,再用量筒分别量出它们的体积;第三步,再通过计算比较两者的密度。在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同学也都是按照刚才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唯独有一组同学的做法却别具一格。他们用量筒量取相同体积的水和盐水,再把它们放在天平上,通过观察天平的倾斜来判断哪杯重,从而比较出两者的密度大小。当该组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时,我当场对这组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进行了表扬,在得到我的表扬之后,这组学生个个眼里放出兴奋的光芒,我顺势引导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实验并取得了成果,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这组同学对科学的学习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相反,假如当时老师批评他们没有按要求操作的话,就有可能极大挫伤该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可见,高效的实验活动也是势在必行,同时我也相信,作为学生学习引路人的我们,只要能在实验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做足准备工作,学生必定能够热爱学习科学,必定能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金定.增强分组科学性提高实验有效性.教育教学论坛,2011(6).
2.朱清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第3版)[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摘要:高中生是处在青春期的特殊群体,有着该群体特殊的生理和认知特点。而这些特点对英语课堂语言学习的输入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的生理和认知特点,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来探讨提高高中英语课堂语言输入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青春期; 特点; 课堂; 语言输入有效性
引言
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的时间投入与效率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阵地,英语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效率至关重要。提高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的关键是要提高课堂语言输入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来探讨提高高中英语课堂内语言输入有效性的方法。
一、 二语习得理论
Rod Ellis认为二语学习发生的必要条件有两个(1)第二语言的输入(2)语言习得者的内在语言习得机制(mechanisms)。这些机制能够解释语言输入在习得者内部的加工处理过程。Krashen的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才能产生习得。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认为,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进行过滤,该过滤作用直接影响着学习者接受语言输入的多与少。如果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大,自信心很强,那么情感对语言输入的过滤作用就小,学习者就能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入,并转化为语言能力。反之,当学习者没有动机,缺少自信心或心情焦虑时,情感屏障就会增强,情感过滤量就增多,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获得的语言输入就越少。
在英语课堂环境下“输入”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说出的英语话语。而学生的内在语言习得机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年龄状况,所处教育环境以及所受教育的程度。
二、 高中生的生理特点
青少年期在英文中是“adolescence”,它源自拉丁文“adolescere”,其含义是“成长为成年人”。青少年期是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儿童走向成人的一个过渡时期。在我国,高中生的年龄大约处在15―18岁之间,这也正是青春期发展的时期。青春期的生理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生理生长加速,主要性征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发育以及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展变化等几方面。而其中脑部的发育对青少年学习的影响最为重要。
1.突出(脑细胞或者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出现了明显的重构,这可能与某些脑部区域,尤其是皮层的突出总数的减少有关,并会导致效率更高也更为集中的信息加工。尽管有人会认为突出的减少必然会导致信息加工能力降低而不是提高,但情况并不总是如此。实际上,我们现在知道在生命的早期,脑中所产生的突出远远超出了进行信息加工所需的水平,而在选择性地裁剪了过多而不必要的神经元联结之后,信息加工的能力会有所提升。这样的剪裁有助于解释青少年相比于儿童而言认知能力上的进步。
2.在脑部加工情绪刺激的部分中(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边缘系统区域),某些神经递质(使得电荷能够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化学物质)的水平也会有所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使得个体更加情绪化,对压力有更大的反应,于此同时对奖励的反应性会降低。有些科学家相信,这种对奖励的敏感性的下降会刺激青少年去寻找更强的新异性。换言之,青少年更频繁地抱怨无聊可能是有神经化学基础的!
三、 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认知或者思维的转变同生理变化是一样重要的事件,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学习也有同样重要的影响。在青春期阶段,个体会发展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以此来进行更加细致更加运用自如的思考。从五个方面可以看出这点:
1. 相对于儿童而言,青春期中的个体更善于思考可能的情况是什么,而不是仅仅思考实际上的情况是什么。
2.青少年更善于思考抽象的事物。
3. 在青春期阶段,个体开始更频繁地对思维过程本身加以思考。这一过程也称作元认知。
4. 青少年的思维开始向多角度发展,而不只局限于单一反面。儿童倾向于在每一时刻只思考事情的一个方面,而青少年则能够以更为复杂的视角来看待事情。
5. 青少年要比儿童更可能把事情看成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儿童倾向以绝对的方式来看待事物,黑白分明。与此不同的是,青少年倾向于用相对的观点来看待事物。他们更可能对别人的断言提出质疑,并且不太可能把“实施”当成是绝对真理。
四、 提高语言输入的教学策略
考虑到高中生在青春期岁月中发生的生理和认知的转边,教师应该能够调整方法以便更好地与学生的变化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协调一致。下面本文综合上文所分析的高中生在青春期发生的各种与学习最密切相关的生理和认知变化来探讨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入有效性。
1. 鼓励学生以抽象的或者相对性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从青少年大脑的发展可以看出,高中生的信息加工能力相对于小学生甚至初中生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并且更善于进行抽象的思考,在认知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传统的机械式的语言反复操练很快会使高中学生感到厌倦,从而导致其丧失了对外语学习的兴趣。而解决这一现状的有效方法就是启发式教学。就英语这门学科来说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其中教材处理和课上输入两个环节最为关键:
(1)对教材的处理时注意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提高于语言知识的易输入性。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一般都具有很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但是,我们学生的认识往往不能一下子就走上正确的轨道,特别是教材本身与学生的实际常常是矛盾的。这样,对教材有时候需要经过两次处理。首先分析教材的逻辑关系,整理出教材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和知识系统。接着进行第二次分析,依循着学生的认识轨道以及当下的时代背景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利用。这种二次分析的方法为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做了铺垫。
(2)课堂中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语言输入的有效性。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结构是由知识的点和线构成的,新知识乃是旧知识的派生物,而旧知识则是推进新知识的固定点。因此要提高语言输入的有效性首先就是要选好这个语言的“固定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学生,这个固定点是不一样的。抓住这个固定点,以此作为启发的起点,引领学生去学习和领会新知识。这是课堂教学中实行启发的关键,也是提高语言输入的关键所在。
2、 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就是个人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简言之,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知。青春期阶段认知能力的进展很重要的一点体现在元认知上。而高中学生相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在元认知发展水平上有了更大的提高。迄今为止已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在学生学习、记忆、理解、注意等认知方面的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专家们相信,元认知技巧是可以传授的,而教育工作者更有意识地努力去做这件事情。
元认知技巧的传授与培养一般有三个途径:(1)开设专节学法课,介绍一般学习技能及特殊学法。着一般安排在学期初或章节起始。(2)随堂传授。例如在复习课上可以随堂辅导学生如何将散布于文章中的语言点分类归纳,并进行总结。(3)示范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不一,各个单元各节的学法也各异,教师首先予以示范,以便学生效仿。教师还可以举出优秀榜样以便带动全体。通过有意识地传授元认知技巧,加强学生在课堂听课环节对自身的自我调控自我反思,有助于课堂上语言输入有效性的提高。
3. 多采用开放式问题讨论的方式。
青少年的思维开始向多角度发展,相对于儿童来说青少年则能够以更为复杂的视角来看待事情。他们更可能对别人的断言提出质疑,并且不太可能把“事实”当成是绝对真理。个体开始能够意识到大多数问题纷繁复杂,没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果教师一味地强调答案的唯一权威性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怀疑,甚至焦虑的情绪。根据“情感过滤假说”,这一情绪会影响语言输入的有效性。因此课堂之上教师不应该遏制这种能力的发展,对抗青少年的发展趋势。而应该顺势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要尽量多地设置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于传统的“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性问题而言的。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开放性”,一般来说,这类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开放:一是问题内容的开放性;二是问题设计角度的开放性;三是问题解答方法的开放性;四是问题答案的开放性。
开放性问题有多方面的价值,可以激励学生的主动参与,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概念。关于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还需要注意一下几点:(1)注意该问题是否能够引起学生不同的答题思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2)设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综合运用各方面语言知识回答问题,形成语言知识网络。(3)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求异心理,鼓励学生猜测联想。(4)对学生的反馈要及时全面到位。(5)对学生的评价要尽量地带有鼓励性。
4. 多采用刺激性的或是新异性的课堂组织活动。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由于脑部加工情绪刺激的部分中某些神经递质的水平发生了变化使他们对奖励的敏感性并更容易对事物失去兴趣。这就要求在英语课堂里,学习和教学形式要避免单一化、刻板化,而应做到多样化。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终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了保证实现多方面的教学目标,需要做到学习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学习活动,从心理角度看,有: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身体活动等。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有:信息获取活动,探寻和评价信息活动,信息运用活动,自我监控活动。从微观的学习活动形态看,有看、听、想、记、说、读、写、练等。为了适应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方式,在教育中应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语言的教学形式可以分为讲授形式、谈话形式、讨论形式、读书指导形式等。在这些基本的教学形式又可以配合不一样的具体活动,并且这些教学形式可以相互搭配使用进行教学。这需要教师在课前多花时间和心思,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好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容易对事物产生厌倦感的高中生,提高语言输入的有效性。
五、结语
考虑到在青春期岁月中发生的那些生理和思维的转变,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考虑并理解这些青春期的变化对学习的重要影响,并且能够调整他们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1]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 New York: Longman, 1982.
[2]Rod Ellis.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3][美]劳伦斯 斯滕伯格 著,戴俊毅 译. 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4]张庆林,杨东. 高效率教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 2002.
[5]北京市龙潭中学课题组. 启发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北京: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6]林晓新,冯震. 元认知与学习策略.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丁念金. 问题教学.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地理 课堂提问 有效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改革逐渐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新课程改革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中的理念主要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个理念中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没有明显的提高,课堂提问的具体实施也不到位。【1】
一、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基础知识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提问,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引导学生课堂上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中地理课堂的提问方法是多样的,针对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分类。记忆方面的提问是对地理知识中需要学生记忆的部分的提问,这是课堂提问中的基础部分;观察方面的提问是利用地图和图形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理解方面的提问是在前几个问题的基础上综合来看待地理学科中的知识;应用性的提问则是对综合能力的考察,根据实际的环境问题,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进行解答,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现状
1、对于问题的设计比较没有针对性
虽然高中地理课堂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教师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在很多方面还是不够成熟的。首先是在制定教学计划上面,对于课堂提问的设计不够具有针对性,很多关键性的问题并没有提出来;而另一方面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就是一节课都是在进行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课堂提问;教师对课堂提问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得问题提出的时间以及问题的准确性都有一定的缺陷。【2】
2、课堂提问的实际执行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
高中课程的安排是非常紧密的,高中地理相对于语数外这几门主要学科来说学习时间是比较少的,因此对地理教师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师把主要时间都用在对知识的讲解上面,而对课堂提问安排的时间比较缺乏,还有很多时候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甚至将课堂提问的环节省去了,也有很多时候教师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非常短,学生得不到充足的思考时间,严重影响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目的也没办法实现。
3、学生对于课堂提问没有强烈的回应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已经习惯了教师讲解而自己听的方式,当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学生并没有因此而提高了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来讲,仅仅依靠教师在上面的讲解是不足以全面掌握地理知识的,因此课堂提问有其必要性。但是学生在没有了解课堂提问的基础上,对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没有足够的热情,很多学生没有参与其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的现状是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关键。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措施
1、设计合适而具有针对性的的课堂提问
对课堂提问做出充足的准备工作是教师实行课堂提问的基础,课堂提问是围绕整个地理知识的学习而进行的,因此课堂提问的选择要符合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课堂提问的同时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教师应该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根据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查漏补缺针对性的设计课堂提问,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3】
2、采取合适的课堂提问方法
在上文中我们有介绍到地理课堂提问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提问方法也是非常多的。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是有很多版块的,例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等方面的分类,因此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充分发挥每个提问方式的作用,全面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提问中
新课程改革始终在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学生在课堂提问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也是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关键。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课堂提问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在课堂提问中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的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四、结论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来说,需要继续进行调整的方面还是比较多的,课堂提问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也是教师们需要关注的。针对现在高中地理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潘予弘;浅谈课堂提问的学问――问题设计有效性的探索[J];新课程(教师);2010,3(06):23-24
【关键词】高中地理;探究性教学;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如人口带来的“城市病”问题,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这些问题与高中地理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且“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可见,作为教师肩负着将高中地理课程教好的责任。将高中地理课程教好,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就要探寻好的教学方法,探究性教学便是其中之一。
一、探究性教学的基本含义
(一)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探究性教学的特点。探究教学作为与知识接受教学相对应的一种教学方式,并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认知目标上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上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正如教学是指“教”与“学”两个方面一样,探究性教学亦是如此,包括探究性的教和探究性学习,教师和学生发挥不同的作用。
(一)教师是探究性教学的促进者。探究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倡导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学生知识获取和能力的提升,主要不是依赖教师进行强制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倡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自体验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的传援者、管理者,而是探究的合作者和促进者。主要表现在:其一,教师通过多学科的知识整合以及探究活动所涉及广泛的科学内容和方法的阐述,帮助学生进行探究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探究方向,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其二,教师根据探究活动的规律来确定自己的工作重点,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创造良好民主合作的环境和氛围,以及学生所需信息渠道的畅通。其三,教师要自觉地把自己当作学习团体中平等的一员,和学生一起探索,讨论交流,并和学生一起分享探究成果。
(二)学生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升是学生应用所学的各科知识和对现实生活的实践,通过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实验、讨论等探究活动,“自主、探究、合作”二获得的。学生学习是个主动的过程,是学习的主体。其表现在:其一,学生学习过程要与探求过程有机联系,并在学习与探究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还包括领悟科学的观念和态度,学会研究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使用现代信息手段及观察、思维、实验、表达、交流、搜寻资料等能力。其二,学生从学习生活和亲身经历的探究过程中获得社会实践、与人合作、对环境的认知、创新等能力。
三、探究性教学的基本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性教学的模式是把教学过程中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的方法论,其特点在于有基本的教学步骤和相应的程序。探究性教学的基本模式:创设探究活动情境引导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确定计划设计验证多种途径收集证据交流探究结果得出结论。探究性教学的基本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的步骤如下:
(一)创设探究活动情境。即教师通过创设地理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提出问题。问题可来自学生对教师陈述或演示实验的观察等,也可以有教师或某个学生直接提出。问题提出后,教师要想法引导将不能调查研究的问题转化为可以导致发现科学概念和原理的问题,并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二)引导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形成探究问题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猜测、预测、推理等内部思维活动形成对问题的假定性答案,亦即教师、学生共同论证课题研究实施的可行性。
(三)确定计划设计验证。针对前面的问题和假设,拟定实验或完成一些活动、或收集信息的计划,并按照计划分步实施,来验证前面的假设。学生成立探究性学习小组,根据自已的喜好、对课题的可能贡献加入相关的课题小组,小组选出负责人――小组长,负责该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学生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小组长根据组员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工。学生按照实施计划进行课题研究。
(四)多种途径收集证据。验证假设的证据不仅包括所学的不限于地理课程的全部知识,还包括课外知识以及具体实践过程中采集的具体数据。
(五)交流探究结果得出结论。取得探究结果后,探究教学就进入到取舍、归纳结论进而上升到科学概念阶段,这需要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来完成。主要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客观的科学态度并能自己建构科学概念。在最后的表达及交流后的评价环节上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做,原则是重过程而轻结果。
探究性教学的应用,最为关键的是探究性学习课题的选定。因为选好了一个课题,学生的探究方向明确,制定的计划符合学生实际,操作性较强,获取资料的目的性强并且容易,这样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会轻松自如。如果课题太宽泛、不切合实际,学生收集资料将无从下手,会感到力不从心,如果课题太生涩,学生难以实施,得不到期望的成果,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需要强调的是,探究性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重在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培养他们的地理审美情趣和品质。
课题研究因具有情境的真实性、过程的体验性、方向的个性化和成果的高激励性,而在创新教育中具有独特价值。创新主体的普遍性和创新活动的持续性使得高中生全员参与课题研究成为可能。学生全员参与课题研究后,学校创新教育需要在课程体系、教师指导、资源与平台、时间与周期等各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使所有学生的创新素养能得到显著而有差异的提升。
关键词
全员参与;课题研究;创新教育
国家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强调“构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一步突出了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将在自主招生等环节使用,这促使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创新教育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已经开展创新教育的学校也开始把创新教育从“创新班”向更大的范围推广,甚至出现了全员参与课题研究的局面。那么,未来高中的创新教育如何调整?本文围绕课题研究这一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以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为例,探讨高中生全员参与课题研究后学校创新教育应该作出的调整。
一、课题研究在高中创新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高中创新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并举的局面。很多学校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比较常见的课程体系中一般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一是基础课程,即各种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学科课程;二是拓展课程,即各类立足于提高深度和广度的选修课;三是体验课程,包括课题研究、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在这一课程体系中,课题研究作为典型的创新活动,在高中创新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题研究情境的真实性
相较于社会,学校的教育环境是经过过滤筛选、条件控制后模拟和创设出来的时空,所以,学校的教材资源、课堂教学模式等具有更好的组织性、针对性和更高的效率,但是也因此失去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因素。课题研究针对的是真实的社会问题,将真实的问题作为知识学习和能力建构的载体,而不是以现成的书本知识或者教师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并通过讲授的方式将其变成学习者的知识。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体验,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人生追求,借助研究实施过程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合作意识、探究能力、论文写作与学术交流能力等。在真实的探究学习情境中,学习者必须经历更多的自主发现、自主分析、问题解决、交流合作等学习过程,才能够达到知识自主建构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过程的体验性
学习者对于研究问题的体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决定了他们学习的成效。创新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理论讲授、榜样激励、演示观摩等方式进行,但是这样的方式要么是“他人的创新”,要么是“他人的体验”,是一种间接经验,与学生之间有距离,学生只能旁观。而课题研究需要学生经历真实社会问题探究和解决的全过程。在课题研究中,学生亲历选题、文献查阅、实验与调查、数据采集、合作与分享、困惑与突破、课题报告写作等各个环节,体验创新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这种亲身经历获得的创新体验,是一种直接经验,其教育效果更深刻、更持久。
(三)课题研究方向的个性化
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创新是一项个性化的探究创造活动。这意味着要“发现与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创新人才所必需的个性化知识、能力、情感框架。[1]个性化知识架构能促进学生基于一定领域的悟性与智慧生成,提升学生基于感兴趣领域学习的可持续性。通过统一的学科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是重要的,但对于优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来说,只有在学生志向与兴趣聚焦的领域才能取得更大成效。相较于其他课程形式,课题研究往往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或是由少数学生合作完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因而,它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知识构成方面作用更大,同时与学生未来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关联度也最高。
(四)课题研究成果的高激励性
创新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激励是学生创新素养提升的持久动力。课题研究往往由学生个人或者人数较少的团队来推进实施,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拥有最大限度自由的同时也担负着重大责任。课题研究中,学生自我负责,在取得成功时就更容易体会到强烈的成功喜悦。同时,课题研究中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遭遇的困难也更难克服。所以,一旦取得一定成果,其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要远远超过学科学习。
二、学生全员参与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高中创新教育实施已经多年,但是大多学校针对的是资优生,采取类似于“创新班”的形式推进,全员参与的创新教育并不多见。即便有,在创新教育的实施方式、课程建设、资源、课时等方面,资优生与其他学生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2]这种创新教育的推进需要经历从少到多、从重点到普遍的过程,这可能是我国创新教育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之一,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传统认知。基于此,笔者对学生全员参与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一)创新主体的普遍性
教育专家林崇德认为,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3]在这一定义中,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的范围很广,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作品、新决策等。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创造性的成果,并非只有科学家提出的新理论才可以称之为创造性产品。创造性产品是多样化的,所有行业和领域都可能有创造性成果。创造性人才是不拘一格的,创造性产品也是不拘一格的。如果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这一宏观水平上讲,产品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必须具有社会意义。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个体发展水平上衡量创造性。如果一个人能以他从未使用过的方式和策略解决某个新问题,那么这对于他个人而言就具有创造性的意义。由此,理解创造性或创新就具有了社会和个体的两个标准。[4]社会的标准是判断创造性或创新程度的高端标准,甚至是终极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产生创造性的产品。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否认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具有的创造性倾向。认识到创造的个人标准,我们就不应将创新教育的对象局限于资优生,而应该拓展到所有学生。只有将创新教育的对象拓展到所有学生,才可能使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激发、培育和成长。
(二)创新活动的连续性
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伴随个体生涯的全过程。根据林崇德的研究,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有五个阶段: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显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和创造后期。[5]早期促进经验、研究指引和支持、关键发展阶段指引是这五个阶段的三种主要影响因素。早期促进经验包括父母和中小学教师的作用、成长环境氛围、青少年时期的广泛兴趣和爱好、具有挑战性的经历和多样性经历,这些对“自我探索期”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小学阶段,学生表面上似乎在探索外部世界,其实是一个探索自己内心世界、自我发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探索不一定与日后从事学术创造性工作有直接联系,但却为后来的创造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准备,是个体创新素质形成的决定性阶段。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并非主要针对研究生,在学生的整个学涯乃至生涯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创新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只有开展全员参与的创新教育,才能使创新教育得以贯穿,为个体终身的创新活动奠定基础。当高中创新教育由面向资优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之后,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即会由少部分学生创新素养的明显提升和多数学生创新素养的基本停滞转变到所有学生的创新素养都获得显著而有差异的提升。高中创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之间创新能力和水平上的差异。“创新班”的创新教育平台依然会被保留,学生在创新上的不同需求仍然会得到尊重和满足。在此基础上,高中创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从各方面进行调整。
三、全员参与课题研究后学校创新教育的调整
(一)课程体系的调整
如前所述,课题研究与其他课程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课题研究实施效果取决于其他课程的支撑。所以,要想促使全员参与课题研究的顺利推进,整个创新教育课程体系都需要做一定的调整。一是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学科必修课程。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活跃的思维活动是创新的重要前提。而纯粹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很难保证其质量。所以,学校需要将课题研究纳入课程体系,从总课时中安排适当课时来推进课题研究的实施。为了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学校在增加课题研究课时的同时要适当缩减基础课程的课时。同时,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更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课题研究结合起来,要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给学生提供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要留问号,让学生带着课堂上的问题到课下做课题。二是拓展课程。丰富教育方案是国际上普遍的创新教育策略。立足于提高深度与广度的拓展类学科课程在种类上要更为丰富,为学生个性化的选择提供更大的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知识的提升;同时要更加强调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基础课程体现的是国家的统一意志,有统一的目标要求,是为了在特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很难进行探究性学习。拓展类学科课程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担负起探究性学习的任务。拓展类学科课程要把立足点放在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辨和探究上,放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上,而非学科内容的传授。三是体验课程。体验课程是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主要平台之一,学生的各种创想都可以在体验课程中进行尝试。学生社团、志愿者活动、实践活动等各种体验类课程要做到去形式主义,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体验类课程中有更大的自。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平台和必要的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创建学生社团,自主开展志愿者活动,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教师指导课题研究的调整
一是校内学术导师团队建设。高中的课题指导应该以校内教师为主。全员参与课题研究之后,就需要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学生课题研究的指导中来。高中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学业导师、成长导师,也要成为学生的学术导师。目前,学校大多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接受过规范的学术训练,同时有过教育教学研究的经历。所以,从教师的能力上来说,他们基本可以对学生进行课题指导。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参与热情和指导方法。首先,教师本人要具有创新意识,至少具有重视创新、鼓励创新的意识,主动为学生创新搭建平台、提供资源。其次,教师要能够有意识地把学科教学与课题指导结合起来,用学科教学引导课题指导,用课题指导深化学科教学。二是课题指导方式调整。学生全员参与课题研究之后,教师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可以开展统一的创新素养培训。在学生选题之前,教师可以开展关于各个学科领域前沿问题的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分享个人科研经历与体验,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引导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当学生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后,教师可以根据课题研究的流程来设计相应培训课程,有计划地对全体学生或者选题方向相近的部分学生开展关于开题、研究方法、课题报告写作等方面的统一指导,从而提高效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个性化的课题指导。
(三)资源的充实和平台的搭建
第一,充实课题研究资源。学生全员参与课题研究之后,对于资源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学校除了扩大校内学术导师团队、加强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建设之外,还需要从家长、高校、社会等方面获取更多的资源与支持,从而保证资源增量不减质。第二,培育学习型组织。学生的学习型组织主要由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构成。当全员参与课题研究之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变得更加容易,他们之间的帮助与启发也更为便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选题方向,组建相应的学生学术团队,用组织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群体内部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学校也要充分发挥“创新班”资优生的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开展课题研究。
(四)时间安排与周期调整
在时间安排方面,虽然笔者强调基础课程应该通过压缩课时为课题研究腾出一定时间,但是压缩空间有限,学生的课余时间尤其是周末与寒暑假成为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时间。要想在这些时段更好地推进全员参与课题研究,关键是实现任务推进的组织化,由学校组织学生在这些时段开展创新教育。例如,学校可以在这些时段更好地利用校外资源,开展参观考察、到科研院所和高校实验室里做实验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多种拓展培训,使学生能够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科研体验。在周期调整方面,当全员参与课题研究之后,受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影响,课题研究的周期要更具灵活性。目前,大多数学生的课题研究以一年为周期,高中阶段一般有两次完整的课题研究经历。当全员参与课题研究之后,除了资优生之外,其余学生可以在高一立足于经验积累,在高二立足于创新成果。
作者:苏百泉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何晓文.教育:发现与发展学生的潜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1.
[2]万圆.高中创新教育实验班的课程结构[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77-82.
[3]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