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遗传学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图像融合就是综合利用各成像传感器得到的不同图像的互补信息和冗余信息,获得对该场景更为全面、准确的图像描述。图像融合技术已经应用在军事、遥感、医学图像处理、自动目标识别以及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在放射外科手术计划中,CT图像具有很高的分辨率,骨骼成像非常清晰,对病灶的定位提供了良好的参照,但对病灶本身的显示就较差。而MRI图像则不同,虽然空间分辨率比不上CT图像,但是它对软组织成像清晰,有利于病灶范围的确定,可是它又缺乏刚性的骨组织作为定位参照。融合图像可以做到信息互补,为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利的佐证[1]。在众多的融合方法中,经典的有基于色彩空间变换的方法(如IHS变换、Lab变换、YUV变换)等[2];基于统计的方法如主成份分析、Brovey变换等[3];以及基于多尺度分析融合的方法如金字塔分解和小波变换等[4]。这些方法在某种程度上都能获得优质图像,但它们基本上都是独立工作,各自的优点不易综合;它们的融合规则也不易根据后续图像处理的需要而进行自适应调整,从而获取更加合适的图像。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利用平移不变性小波变换和形态学金字塔方法来获取作为初始粒子的图像,然后根据后续图像处理的需要来构造目标函数,再利用遗传算法来优化目标从而获取合适的图像。
2形态学金字塔法
金字塔变换的方法是一种很好的多尺度、多分辨力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将图像的重要特征(如边缘等)按照不同的尺度分解到不同的塔型分解层上。对源图像进行多次滤波从而形成一个塔式结构,在塔的每一层都用一种算法对这一层的数据进行融合,从而得到一个合成的塔式结构。然后对合成的塔式结构进行重构,最后得到合成的图像,合成图像包含了原图像的所有重要信息。其融合过程可概括为[5]:(1)对每一源图像分别进行形态学金字塔塔形分解,建立各图像的形态学金字塔;(2)对图像金字塔的各分解层分别进行融合处理,对分解后图像的低频部分采取加权平均算子,对于高频部分采用对高频带部分采用取大算子,得到融合后图像的形态学金字塔;(3)对融合后的形态学金字塔进行逆塔形变换,得到的重构图像即为融合图像。
3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
小波变换用于图像融合有很多优点,图像经小波分解后,不同分辨率上的细节信息互不相关,这样可以将不同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分别组合,产生多种不同特征的融合图像,而且图像在不同分辨率水平上的能量和噪声不会互相干扰,融合图像的块状伪影也容易消除。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可概括为:(1)对源图像分别进行小波分解;(2)对每一个子带分别采用相应的融合算子进行融合;(3)对于融合后的各子带进行小波反变换重建。首先将两幅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得到各自的低频图像和不同尺度下的高频细节部分,对于低频部分用加权平均的算法进行处理。
4遗传算法原理
遗传算法(GA)是模拟自然界生物进化过程的一种搜索寻优的方法,它适用于在复杂而庞大的搜索空间中寻找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GA的本质是一个群体迭代的过程。从一个随机初始群体出发,依据优胜劣汰的原则,通过竞争、选择、繁殖、变异等遗传操作,产生适应性更好的下一代群体,直到满足环境的优良个体或合乎具体的应用准则为止。由此可以看出,遗传算法是一种概率性的搜索算法,对系统参数依赖性低,适用面广,并具有非线性并行特点,相比传统寻优算法有很大优越性[7]。一个简单的遗传算法由复制、交叉和变异3个遗传算子组成,一般按下述步骤操作。(1)对所求问题编码,定义目标函数(适应值函数)。(2)初始化群体参数,包括群体规模N,交叉概率Pc,变异概率Pm等。(3)随机产生一个由确定长度的特征串组成的初始群体。(4)对串群体迭代地执行下面的步骤,直到满足终止准则:①计算群体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值;②根据适应值及Pc、Pm,进行复制、交叉和变异操作。(5)把迭代中出现的最好的个体串指定为遗传算法的执行结果,即问题的一个解(近似解)。
5图像融合
利用平移不变性小波变换方法(小波分解层次分别为1、2、3、4)对原始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的图像与利用金字塔融合方法(分解层次分别为1、2、3、4)产生的图像作为初始图像,根据后续处理要求来构造由多个图像评价指标的加权和组成的目标函数。分别选择平均梯度、熵、标准差作为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来优化目标函数来获取最终的结果图像。
6融合实验
为了验证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设计了两组实验,实验的源图像和各种方法的结果图,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性能,选择了两组CT和MRI图像进行融合实验,图像大小都为256×256,并与平移不变小波变换和形态学金字塔方法进行了对比。从目视效果上看,形态学金字塔、平移不变性小波变换方法和本文方法都获得了好的效果,但本文方法得到的图像相比形态学金字塔和平移不变性小波变换方法的结果,细节更突出。图像的定量分析主要是从数理统计的角度算出图像的统计指标,常用的评价指标有:标准方差、平均梯度、熵、空间频率、均方交叉熵等定量指标来评价融合的质量。其中标准差是图像灰度值相对于均值的分散度的测定,其值越大则图像的灰度范围越趋于分散,图像的反差越大,图像的信息量也越大,分辨率越高。平均梯度能够反映出图像中微小细节反差和纹理特征,一般说来,该值越大,图像就越显得清晰。熵反映了信息量,一般熵越大,图像所含的信息越丰富。空间频率反映了图像的空间清晰度,跟平均梯度类似。均方根交叉熵表示源图像与融合图像间的综合差异,均方根交叉熵越小,表示融合图像与源图像差异越小,融合效果也越好[8-9]。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当分别以平均梯度、熵、标准方差、空间频率为目标函数时,所得到的对应图像的平均梯度、熵、标准方差比平移不变性小波变换和形态学金字塔方法的对应值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表明本文的方法可根据后续处理对图像各个属性指标值的依赖程度,确定各个属性指标的权重值,从而获取合适的图像。从表1和表2也可看出,通过本文方法所获取的图像的平均梯度、熵、标准方差、空间频率的值,普遍比平移不变性小波变换和形态学金字塔方法的对应的值要高,这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地综合两个不同融合方法的优点。两组实验中,本文方法的均方交叉熵或者比平移不变性小波变换和形态学金字塔方法的均方根交叉熵小,或者介于平移不变性小波变换和形态学金字塔方法的均方交叉熵之间,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本文方法在处理过程中没有引入虚假虚信息。
【关键词】传统文化 医学高校 学生管理 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047-02
中国传统文化以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等主体形式广泛存在,并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
一 传统文化在当代医学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师授千知,铸魂为本;生纳百识,做人是根。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应秉持“人文铸魂”的理念,以重行为、养习惯求发展;点亮传统文化教育之灯,高扬起人文大纛,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着力丰富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推动整体学风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对整个青年一代民族精神的整理、挖掘和振兴起到积极的作用。结合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民族精神、高扬的生命意识、健康的思想道德等优秀成分,在将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同时,进一步融入鲜明的医学高校的办学特色,使学生提高生命意识,拓宽广大学生的精神空间,催其奋进,促其进取。在广大学生之中形成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力争使学生在情感上获得陶冶,在思想上获得升华。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力度,能够促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以人文素养的提升推动学风建设。以传统文化激发出学生在自我综合素质提升时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促进学生思想的自我升华,变“知得失”为“明事理”,变外因为内因,促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变“要我怎样”为“我要怎样”,自发地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从而自觉加强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在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的同时,应深入学习贯彻的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准确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促使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个人梦的精神力量,感悟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和使命,从而自觉自主地提升自我。
二 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医学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应注重的问题
第一,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两种集体主义精神,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关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而高校作为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位点,在发扬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方面有着巨大的空间和需求。集体主义的具体内容会因时代和社会的条件不同而各异,但就群体生活中的个人需要顾及他人利益及大众利益这一点却是共同的。大学生由于思想尚未成熟而易走极端,崇尚绝对自由,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潜意识不可避免地要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因而教育大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整体精神时,应加强集体主义教育。而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对他们进行的集体主义教育,应该从传统的整体主义精神出发,上升到热爱朋友、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
第二,发扬仁爱精神,加强尊师重教、尊重生命教育,树立博爱的精神理念,增强师生群体的沟通与联系,提高整体的凝聚力与竞争力。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让学生突破“小我”的禁锢,更使大学生融入大学的“大我”之中,能够与“大我”同荣辱、共进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日常管理教育中,师生之间应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将心比心、以情交情、以诚求诚,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古今社会必然有种种差异,但以“仁爱”为总纲所提倡的礼让、爱人、尊亲、团结、互助、谦虚等,仍为年轻一代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学生学习生活往往与竞争、紧张、高科技、高消费相联系,很少与“人情”挂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人们既受益于现代文明,同时也受害于现代文明:一方面知识激增,科技发达;另一方面生活压力加大、社会矛盾加剧。科技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现代化之进程,但同时却加深了竞争的激烈程度,经济的突飞猛进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却也俗化了精神领域,淡化了人情关系。上述不良影响反映在大学生身上,集中表现为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甚至以金钱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标准,因而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仁爱”教育,使其热爱人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牢牢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交际准则,促进学生群体保持高度的团结一致,提高院系的向心力和整体竞争力,从而在学术及科研创新方面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第三,倡导学生借助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和感性认知,深刻剖析自我,从而激发出学生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方面的自主、自觉性。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存在着对“天理”和“人欲”的辩证、理性思考。如今传统文化中“存天理、灭人欲”等压抑人文素养的思想已被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性与感性共存”的思考所取代。在高校青年学生群体中,人们更加简洁明了地以“智商”代表“理性”,以“情商”代表“感性”,单纯的“智商”、“情商”高低在当代学生的综合发展之中已不起主要作用,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是“智商”与“情商”的相结合。大学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时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但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而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在学生中广泛弘扬这一理念是当务之急。目前,有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智商”或“情商”的高低,忽视两者的结合,致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往往出现各种消极心理状态,对院系的正常教育管理存在抵触、厌恶的情绪。因此借助传统文化对于“天理和人性”的辩证思索,更能够在促使学生深刻反思自我、多角度剖析自我、重新认识自我的同时,引发其不安于现状、努力突破自我的意志与动力。教育管理工作者通过加强对这种自主性、自觉性的引导,激发出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从而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
第四,主张慎言力行,发扬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以汗水换实力,以实力换成果。传统文化在处理言与行的关系问题上主张“慎言力行”。“慎言力行”是古圣先贤务实品格的集中体现,这种品格对今天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极为可贵的。年轻人富于理想、热情浪漫、年纪轻、阅历浅,往往誓言多于行动,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因而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发扬务实精神,刻苦学习、精通学业、奋力拼搏、自强不息。这不仅对加强学风建设、促进院系教学管理工作、推动院系的整体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且对学生将来的建功立业、成长成才,都极具重要意义。
三 结束语
大学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地,在西方现代教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整合中,负有重大的历史使命,起着极为重要而关键的作用。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实质上应该是促进人的价值实现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作为重要推进力量,不断发展物质生产,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努力实现人类自身价值的一种共同追求的过程,这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些优秀文化成果来培养人、塑造人。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地尊重和真心珍惜传统文化,致力于将传统文化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融入现代高等教育之中,并以此为契机,打开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青少年教育当前,网络文学已经成为青少年文学阅读的重要内容,网络小说作者群、读者群也以80后、90后、00后的青少年为主。网络小说作品,大多以文学网站中读者的点击、关注、订阅、评论,而生存、成长为大作、“神作”,取得极为广泛的网络流传与可观的经济报酬。其间,读者的阅读需求与作者的主观创作,就形成了相互选择、相互影响的关系。点击量巨大的热门网络小说,往往是作者写作与读者以鼠标投票的共同成果,因此同时反映了作者与读者相近、相通或相同的思想认识,是两者认知观念的共交圈。因此,要考察当下青少年的思想认识,网络文学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对象。传统医学文化一直是网络文学的重要题材和素材,如其中医学题材网络小说、穿越与架空历史小说、玄幻小说和修仙小说等,产生了大量传播广泛、点击量大、订阅量大的网络热门小说。这些小说包含了大量的传统医学文化的描述,反映了当下青少年对传统医学文化的丰富知识、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本文通过考察网络小说中传统医学文化的描述、评价,归纳当下青少年对传统医学文化的认知情况、基本态度与评价倾向等,分析青少年传统医学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青少年传统医学文化教育的对策。
网络小说,特别是医学题材的网络小说,表现了作者和读者双向交流和趋近的传统医学文化认识。在当下青少年的传统医学文化教育中,网络小说阅读已经成为最经常化的一个渠道。因此,小说描述的传统医学文化及相关内容,其认识的科学、正确与否,对于当下青少年的传统医学观教育来说,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
一方面,网络小说使当下青少年读者接触、接受了大量的传统医学知识,传统医学的理论学说体系、名词概念系统、历史发展与现状等,进入了当下青少年的认知结构体系,使传统医学文化得到传承,这是正规教育都没有做到的一个壮举。而另一方面,青少年在阅读中认识的传统医学文化,由于小说的虚构特点,导致科学与虚拟并存、严肃与游戏相混。这并非小说的错误,因为小说本来就不是教科书,它强调的是阅读过程中的审美愉悦。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在青少年的网络小说阅读之外,缺乏一个提供科学、严谨的传统医学文 化 教育 的 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小说的阅读数量优势,可以弥补、改进、推进青少年的传统医学文 化 教育 和 传承;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提供科学、严谨的传统医学文化教育的平台,这种教育和传承就很难真正发挥正面作用。
要构建科学、严谨的传统医学文化教育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正规教育,如中小学教育,可以将传统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散为各层次的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如中国历史、语文、健康与体育等课程。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接受快,影响早,可以在青少年阅读网络小说等读物之前,对传统医学有一个虽然简单,却科学、正确的认识。缺点是增加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在高校,可以开设传统医学的通识课程,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科学、全面、深入的传统医学文化教育。这种方式无疑是最系统、最有效的做法。或者在网络文学课程教学中加入传统医学与 网 络小 说 专题,虽然不能全面进行传统医学文化教育,但也可以起到辨正谬误、以正视听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传统医学文化教育读物的编辑与出版,丰富青少年的课外阅读,使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科学、严谨的传统医学文化教育。
总之,一个民族的传统医学文化,是这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医学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的重要内容。这种传承绝非只是传统医学专业教育,还应该包括全体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传统医学基本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认识的教育。网络小说是加强青少年传统医学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有着良好的接受度。通过对网络小说以及青少年阅读情况的考察,我们应该认真面对青少年传统医学文化教育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改进:一方面利用这一青少年广泛接受的资源传播推广传统医学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强正规教育平台的构建,使网络小说在青少年传统医学文化教育中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
【关键词】 康复医学; 工作小组; 实习带教法; 临床教学; 实习
康复医学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就康复医学而言,由于涉及的学科较广、实用性较强,因此其临床教学实践一直是医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2-3]。从目前的教学要求来看,康复医学专业学生需要熟悉并掌握有关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中医治疗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具有呼吸科、神经科、放射科等多个学科方面的知识[4-5]。如此庞杂的知识系统无疑加大了学习难度[6]。近年来,笔者通过在临床带教工作中采用康复工作小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中医大学2008级康复专业实习生50名。根据该校的教学计划和实习生的自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名。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带教法;观察组采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与传统带教法相结合的方法。两组实习生年龄、性别比、专业知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学生均在本院康复科进行实习。根据教学计划,实习周期为3个月。在实习期间内,轮流由作业治疗师、康复医师、言语治疗师等专业人员进行带教。同时,针对不同实习岗位的学生,由该岗位的专业老师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带教法,并在有关老师指导下进行临床工作。
观察组在传统带教的同时,结合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进行实习。根据学生自愿和具体的实习情况,每3名组成1个小组,分别承担实习作业治疗师、实习康复医生和实习物理治疗师的角色。在小组确定后,实习小组需要在每个月跟踪1例患者。小组成员要从各自专业和工作角色出发,就患者有关基本情况进行采集,并登记好相关病历资料。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结合自身的实习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患者制定适合的治疗目标和计划,并进行小组讨论,以形成完整的计划。在此期间,实习老师、住院医师等需要进行指导和评估,对治疗方案进行指点和完善。每周小组要召开讨论会,就过去的1周中所发现的问题、难点和不足进行总结、剖析。实习指导老师进行指点,并就实习学生面临的问题进行指导。在患者出院前2 d实习小组要做好患者出院前评估,并召开康复工作会议,总结治疗成效,并完成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方案等。同时进行治疗总结,分析不足,总结经验,提升实习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水平。
1.3 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效果评估采取理论考试和操作技术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考试以脑卒中患者为例,考核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康复理论掌握情况,包括康复功能诊断、康复计划的制定、病例实施要点,功能评估等方面,满分60分。操作技术考试依然选择脑卒中患者,由没有带教关系的治疗师进行考核,就实习生的评估、判断主要问题能力、基本动作、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物理治疗等方面进行打分,满分6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考试结果比较 观察组理论考试总分(49.05±4.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1±4.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操作技能考试结果比较 就总分而言,观察组操作技能考试总分(43.94±4.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51±3.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康复医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较多[7]。从传统的带教法来看,由于跟随指定的老师进行学习,难免造成操作技能的不熟练。而且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往往被动地等待老师“下达指令”,然后根据“指令”行事。这样一种实习模式,不利于学生掌握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影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8]。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实习教学模式,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习效果。
将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与传统的带教法相结合,则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9]。尤其是让学生参与到有关的治疗康复计划中,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综合而言,采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的带教法,可以充分体现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思想[10],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推动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就本组资料来看,采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进行临床教学的观察组理论考试总分(49.05±4.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1±4.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不过,就康复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的带教法和传统带教法比较而言,虽然在操作技能总分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具体的项目上,尤其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知识经验储备的评价项目上,比如功能评估、问题解决、物理治疗等操作方面,两组学生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这应该与学生实习时间仅有3个月,时间较短有较大的关系。从这一结果来看,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除了有好的方法外,还必须要有时间的积累。这需要学生们在以后的临床工作时间中,依赖自己的工作积累和不断学习予以逐步地提高。
整体来看,使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的实习带教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康复临床教学的效果,帮助实习学生增强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值得在临床教学中进一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颖,杨坚,沈俊,等.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实习带教法在康复临床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3):235-237.
[2]叶正茂,张海燕,潘翠环.基于控制理论的康复专业实习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996-998.
[3]李晓捷,吕智海,张丽华.融创新精神于实践教学 注重康复治疗学学生应用能力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4):394-395.
[4]牟翔,袁华,刘卫,等.浅谈PBL教学法在康复医学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6):583-584.
[5]江征,王世忠.PBL教学法在中医院校康复医学教学中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3):230-232.
[6]张世卿,王喆,高山,等.基于临床路径的五段教学法在康复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4):353-355.
[7]张效玮,曾玉,冼少龙.“师生角色互换法”教学法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5(4):103-104.
[8]李湘云,邹伟,宾文凯.反思性教学法在康复医学实习带教中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103-104.
[9]常华,张琦.“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运动疗法方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8):787-788.
关键词:动物遗传学;教学实践;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6-133-03
《动物遗传学》是动物科学等相关生物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包括遗传学基本定律―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以及摩尔根的连锁互换定律,遗传的染色体理论,遗传的重要物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群体遗传结构中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概念以及遗传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平衡理论、影响平衡的各种因素:选择、迁移、突变、遗传漂变等,数量性状的概念与主要遗传参数遗传力、遗传相关和重复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1]。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遗传学的发展历史,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分子遗传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动物遗传学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逻辑性,并且相对抽象,属于畜牧专业中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课堂理论较实验课程较少并且不断压缩,已经由课程初始设置的125学时减少到目前的50学时,甚至是44学时。压缩理论课时,学生普遍反映遗传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时间较为紧张、知识面跨度大、学习难度大,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产生抵触的情绪,给教学工作带来较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应积极改进遗传学教学法,并且重点培养学生学习遗传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提高遗传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如何提高其教学效果,值得深入探讨。
1 培养学生对动物遗传学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有效地诱发和强化学习动力。单单靠一块黑板和一本教材传授、笼统地灌输知识,势必会降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且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绪论作为第一节课,是教师宏观的对学生介绍一门课的方向,并且是与学生的第一次接触,教师自身的水平、性格、态度、言语表达、情感、穿着等都会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在绪论课上,可精选一些典型的遗传学学史事例,一些在遗传学领域中作出较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事迹,在当前医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与遗传学相关并且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事例,充分展示课程的重要性,在学生了解遗传学的建立与发展的同时,进而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2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更多的研究信息
对于遗传学的学习,教授的引导、启发、推理以及学生的想象占据了大部分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教授过程应运用生动的语言,教师应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对遗传学的学习兴趣。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基因表达调控等内容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充分地联系起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动画及图像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形成较为直观地形象理解。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照片、视频等媒体为辅助,生动形象的介绍学习内容,建立学生对知识点的直观理解,使学生对其产生新鲜感并成为对认知过程形成主体意识的主动构建者。在学生心理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学习的新鲜感会逐渐减弱并且产生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学习态度以及行为方面。从教师角度来看,如果单纯利用视听媒体的优势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信息,只是依托媒体照本宣科,势必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满堂灌”;追求“直观”也不能限制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而迟滞抽象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把启发式教学的思想预先注入媒体的图像、视听造型及媒体的组合之中,确定启发式精讲与媒体的启发式展示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3 对于不同的章节,应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
采取题海战术在遗传学的教学实践中是不可取的。例如遗传的三大定律、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变异等不需要死记硬背,教师应通过鼓励学生多做习题或者上习题课的方法来掌握。在布置习题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典型的习题并重点说明。在批改学生作业的过程中,要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对习题进行深入地解析,使学生可以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
4 增设讨论课,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总结能力
遗传学内容抽象,不易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常出现有些学生可以理解,有些学生一知半解的现象,应充分对某些学习内容开展一些必要的课堂即兴讨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学的三大遗传规律教学中,针对处于不同时期及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和对某些概念点的实质的联系、区别,在细胞核遗传、细胞至遗传以及母性影响的区别和联系,还有一些较为典型的F因子、Fc因子及Hfr区别和相互影响,这些都可以作为课堂上较为典型的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如有必要可将其作为一次课后作业让学生充分思考。在经过充分的讨论及课后的静心思考后,可由学生自主理清思路并且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作业或者以讨论形式在下一节课堂上进行专门的讨论。这种形式[2]可充分改变由教师一个人形成的主讲式课堂,并不是从一个教师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而是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去学习理解。这种穿插式的讨论和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对遗传学的学习兴趣增加并且对知识体系产生深入地认识,提高了自主学习性,并使学生的总结能力、分析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地表达对问题的观点,教师可适当的引导和提问,让学生相互质疑、相互补充等从中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对所得出结论进行点评。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且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使学生保持着一种积极好学的心态,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5 精心准备遗传学的实验课
遗传学在农业、医学、环境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实验教学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3]。实验教学在育人方面有其独特作用,不仅可以授人以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影响人的世界观、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而实验教学又是培养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人才的最佳途径。在遗传学课程的安排中,实验课占了1/3~1/4。实验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思维、分析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随着遗传学的发展,仅仅停留在以果蝇为材料的实验方法上,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可以结合生物科学目前发展的趋势,为学生开展一些分子生物学的实验,例如DNA的提取、基因克隆、DNA测序、转基因等等,让学生对当前的实验技术有所了解[4]。这不仅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进一步在生物科学领域深造的欲望。
6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和自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体系应该与时俱进,要利用网络的生物资源对学科的发展前沿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数据库共享,对网络资源的应用和对课堂教学的引入都极大的利于学生在对遗传学课程学习知识体系的扩展、更新和学生自学能力、自身素质的提升。
随着遗传学的快速发展,遗传学在教学中的缺陷表现为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因此产生在学习中对课本获取知识的不足。但网络的信息资源的数据共享便可弥补这一缺陷,因此为教学构建了一个较为便捷的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由学生提出关键词、教师总结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网络查询,使网络与课本相结合,自主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程,有助对学生积累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提升,并且可以对所学的内容有所巩固,开阔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
7 多做习题,熟练掌握各种遗传规律
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性状的遗传也是非常复杂的。如果在教学中缺乏实习、加上实验条件的限制,没有接触各种遗传现象的机会,则可以通过做各种各样的习题来弥补。如为学生出各种各样的习题,每讲过一段以后,可进行一次习题课的讲解,最后再做一次综合练习。让学生从各种各样的习题中发现、掌握各种各样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从中摸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8 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水平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好的教师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条件。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优劣[5]。作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尽量使自己的语言幽默诙谐。苏联作家斯维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一个概念,讲授时有无幽默感,表达效果就不大一样。幽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趣味性一般指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情趣。教学语言的趣味性也是教育教学成败的重要条件之一。
9 结语
以上是对遗传学教学中的体会作了一些总结和探讨,如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文明,徐翠莲.探讨遗传学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5):95-96.
[2]刘金文,曹宁,余丽芸,等.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23):177-179.
[3]王林生,张雅莉,王彬.本科遗传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J].高教论坛,2010,(09):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