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改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同时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归根结底,核心素养是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情感在内的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一)培养核心素养的同时能够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培?B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需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技巧进行引导和训练,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体来说是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想象思维。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理论性、逻辑性,存在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议等多向思维。因此说,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与培养学生在数学领域创新思维的过程是殊途同归的,前者对后者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核心素养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讲过于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小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多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优化。
(三)培养核心素养的同时能够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设计过程更富有针对性,从而使教学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小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提升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于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这也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通过培养核心素养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路径
第一,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培养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开放式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从优化课程设计入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提升学生深入学习的能力。通过有效的课程引导与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开展数学学习与应用。
第二,通过发挥学科优势培养核心素养,打造现代开放式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过程,而是一个立体式的工程,要依托数学教学文本,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优势。从学科本身来看,小学数学与语文一样,也具有一定的人文属性,同时具有时代性、发展性与实效性,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文本,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在具体实践中,要从情感角度充分挖掘教材,打造现代高效课堂,提升课堂交流程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打造开放式课堂。
第三,通过加强人文体验提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领会数学之美。在小学教学阶段,一个教学重点就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要在核心要素培养理念指引下,重点强化人文精神和人文意识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理论联系生活实践,认识数学中蕴含的美感,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字意识,优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四,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培养核心素养,塑造学生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拆解分析等手段,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空间形象,并在循序渐进的锻炼中,逐渐摆脱辅助道具,实现学生想象力的大幅提升。另外,数学中存在大量的相似原理和数学关系,能够启发学生类推出更多思考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高度重视类比思维的培养和应用,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而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民办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一、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核心素养现状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03年6月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欧盟1/3的国家都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爱尔兰等国家体现在初中学科课程里,挪威等国家投入资金进行教师培训项目。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推进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各国采取的方式大都是把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素养,推动课程改革。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教育新概念。核心素养体系,旨在研究学生在各学段核心素养的培养,使之具备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的核心是强调立德树人,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和创新实践。因此,核心素养体系,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我国的核心素养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刚刚起步,目前大都针对基础教育阶段进行。在高校专业建设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研究较少,个别只是针对某一门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改革。因此,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如何把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素养,如何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如何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知识掌握、项目分析、内容组织、语言交流、探索创新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社会输送出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将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培养模式的提出
据近几年数据统计,计算机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均在十万人以上,但是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发现,很多相关岗位均表示招不到适合的人才。这是因为目前很多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轨,原有的教育体制偏重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学生实践不足,学生毕业时的专业核心能力不足以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因此只能从事应用计算机的其他相关岗位,从而出现全国范围内的技能型人才短缺现象。通过对企业的调研、网络调研、招聘会调研、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研等,了解到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如就业企业、职位、岗位、薪资、所需技能等,我们认为程序设计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核心专业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与计算机的对话能力,包括计算机硬件及电路电子技术应用能力、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能力、程序设计能力、数据库设计和网络应用能力等。因此程序设计能力的高低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来说至关重要。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实训、学科竞赛、项目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因此在培养出高质量的程序设计能力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思考、探索、合作、创新及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新形势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基于项目的课程设置,它具有接近真实的问题情境、合理复杂的学习任务、运用多种信息资源和认知工具、合作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气氛等特点,将资源、技术、知识等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并与情境教育、合作的互动学习等结合起来考虑,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沉浸到项目问题解决的活动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提高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本文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套符合民办高校特点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培养模式。
三、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培养模式的实现方式
1、课程体系建立
根据目前社会的需求,通过分析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建设的要素及目标体系,在对计算机类应用技术课程的现状分析和研究后,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兴趣爱好,分别将六个学期的六门专业核心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Web前端技术》、《STRUTS框架技术》、《软件项目研发技术》作为课程体系。
2、课程体系内容整合
根据这六门课程各自特点,统一安排六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将各门课程的特色内容放大,删除课程的重复点,加强实训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环境,加大课时量,使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通过六门课程的学习,在程序设计能力方面,得到系统的、整体的训练,从而完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大目标。六门课程的三年教学分为基础教学、进阶教学、提升教学三个阶段。基础教学阶段,设置《C语言程序设计》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这一阶段,主要从语言语法与算法上让学生学会基础的编程方法,掌握必要的函数、指针及面向对象思维。进阶教学阶段,设置《Java程序设计》与《Web前端技术》课程。这一阶段,学生们已经具有面向对象思想,再辅以各种案例进一步引导学生的编程思维,让学生在游戏编写、页面设计、数据库操作中获得编程能力、排错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升教学阶段,设置《STRUTS框架技术》与《软件项目研发技术》。这一阶段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教学方式主要为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同时辅以企业项目的实施,让学生在校就能进行项目实战,进而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3、利用互联网进行环境和资源支持
采用基于项目的课程设置在学习环境开放、学生知识经验水平不同、学习方式灵活多样等因素,因此需要通过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服务支持系统来支持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学习服务支持系统要搜集、整理、分析、总结出六门专业核心课程在现有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做好资源规划;要了解学生对学习资源、学习工具以及学习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帮助学生利用信息获取和检索工具,合理收集利用信息资源。学习服务支持系统一般包括辅导者、学习者、物化因素三方面,具体含义如下:(1)辅导者。辅导者一般是优秀的学科教师,扮演课程组织者、认知教练、学习监督者、问题解决帮促等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少走弯路,保证学习能够顺利进行。辅导者要提供一些解决问题必需的辅助信息,包括教材、电子教案、课件、源代码、教学录像、视频演示、实验指导、实训指导、习题集、教学参考、实用工具和指南手册等,帮助学习者理解自己的学习工程。(2)学习者。学习者是基于项目教学中的主动探索者、问题解决者,是学习活动主体。学习者既要积极主动向辅导者求助,又要主动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和工具来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意见,推陈出新。优秀的学习者也可以成为辅导者。(3)物化因素。包括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资源,如技术设备,教学系统等资源。也包括帮助学习者提高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资料。如编码规范、常见问题、安装演示视频等。
4、学习服务支持系统的详细设计
(1)问题的设计与表征借助现代电子测评技术能检测学习者的基础水平,并针对不同学习者的知识水平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与难度其相适应的问题。利用丰富的技术手段,把学生带入生动有趣的情境。营造循序渐进、连续不断的一整套问题情境体系是激发和维持学习者探索欲望的有效途径。问题的多重表征,多媒体呈现方式使学习者可以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情境特征。(2)学习支架使用认知工具重新刻画任务,以减轻学习者对较高层次内容的认知理解。提供一些解决问题必需的辅助信息,例如,面试宝典、实用工具、安装指南、帮助文档等,帮助学习者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学习工程。提供信息提示,也可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障碍后给予一些即时性提示,比如常见错误,及相应的修改方法,使学习过程能顺利进行。(3)问题解决过程提供认知工具、思维建模工具和绩效工具支持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过程。学生可以通过编写项目测试报告,记录程序的运行结果。同时,可以通过编写技术说明文档,记录运用的技术、过程、出现的问题和实施过程,并对这些成果进行反思。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为学习支持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学习者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掌握有关知识、培养关键技能,并且更利于将所学知识能够得到较好的存储、呈现和迁移。
“核心素养”有多热?从各类教育报刊的专题文章,到各级论坛、学术年会活动,可见一斑。人们不禁追问: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它将对学校、教师带来哪些挑战?
核心素养是什么?
理解核心素养这一概念,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素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广邀学者自1997年至2005年进行了为期近九年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专题研究。研究指出,素养是对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是个体在与情境的长期互动中逐渐生成的。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
有研究者用素养=(知识+能力)态度的公式形象地展现素养与知识、能力、态度的关系。其中态度是关键变量。如果态度是负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负面效果。
从素养到核心素养,则是对人面向未来的“关键少数”素养的凝练。人的发展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学校教育不可能全部囊括。明确核心素养,把这些最基本的素养培育出来,其余的素养,便会在这个根素养上生发、生长出来。
教育部《意见》对核心素养的界定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充分的研究基础之上的。早在2013年5月,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国内几所重点师范大学,启动了“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课题。课题组领衔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指出,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核心素养”。它应该包含六个方面:
・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
2015年11月,林崇德教授在北京首届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上透露,课题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最终得出学生核心素养的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
・社会参与: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自主发展: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
・文化素养: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教授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表示,“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工作报告已经提交教育部,正在接受鉴定。课题组也已经开始以提炼学科素养为切入点,对核心素养的具体描述展开研究。
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
对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不少教育者都心存疑虑,甚至有人认为是在“瞎折腾”。事实是否如此?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呢?
这就首先要回到概念产生的语境,它是对深化课程改革现实问题的直接回应。
《意见》指出,课程改革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出“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现实问题。
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便是试图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些难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表示。
其二,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在所有核心素养指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最核心的素养,是学生必备的品格。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强调,信息化时代,价值塑造应摆在所有育人工作的第一位。开放、多元的时代使得西方世界渗透对中国和平演变的思想比任何一个时期都严重,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国家认同,因此我们必须要让每一位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坚实的中华文化底蕴、拥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辛涛明确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其三,核心素养的提出是顺应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要求。
在日益复杂、多元、开放和强调创新的时代,互联网让知识信息变得海量、唾手可得,未来社会各行各业既呈现高度分化、专业化特征,又体现跨界融合的特点,对人才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应对复杂情境的关键能力,至关重要。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指出,国际上对核心素养的选取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素养,都是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袁振国认为:“核心素养就是面对加速变化的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未来20年甚至10年没有人能清晰预判的情况下,教育要给孩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使其能够应对未来不确定情境中的真实问题。”
其四,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是“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
柳夕浪在《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一文中梳理了“素质教育”的演变史: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到“两全、一主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到“一个灵魂、两个重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后来又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以及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等。
然而,素质教育到底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具体化的内容。这种理论上的“模糊”,既给实践者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也让校长、教师感到困惑。
着眼于素质的可塑性,建立中国儿童青少年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借以指导、规范教育教学改革,“走向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将成为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傅国亮认为:“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
核心素养将对学校、教师带来什么挑战?
从知识导向到能力导向,再到素养导向,体现了教育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回归。
明确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核心素养,才能围绕其修订课程标准,确立学业质量标准,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精心选择课程内容,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革,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克服学科知识本位与教学中的短视行为,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在核心素养上达成共识,是学校、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第一步。
2015年11月,在厦门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第28次学术年会上,物理学科课题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绪培透露,开始许多专家对“核心素养”如何通过课程形式、教学实践进入学生内心很不理解,因为各学科的教学逻辑已经深入人心。后来,大家逐渐达成共识:不管哪门学科,都不是以培养“××家”为教学目标,而是针对未来每个公民。比如不专事物理专业工作的孩子,通过学习物理,能给他们打下什么烙印?给予他们什么能力来适应社会生活?
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成员王月芬认为,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基础,指明方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
申继亮强调,必须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每个学校、每位老师都必须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清楚每一位学生适应未来发展应该具备的素养,将课堂教材与学生的素养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是与考试挂钩。
在中国教育转向对人的能力和品格关注的今天,教师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问题变得更为紧迫。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指出:“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学。”
关键词:新时期;素质教育;体育;教学改革
倡导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总方向和总目标。什么是素质教育,从宏观的讲,它是具有高度指导价值的一种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就是要将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的根本思路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升学生的劳动技巧和身体,心理素质,进而达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
素质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素质教育涵盖先天遗传的因素;其次,素质教育重视发挥个体的后天潜能;最后,素质教育重视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目前,教育界普遍认为人的素质具有以下特征,即素质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统一,也就是强调了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素质教育理论还认为,素质是一个发展变化的事物,人的能力素质具有稳定性和变化性,是稳定和变化的统一。同时,素质教育具有个体性和群众性的特点,一个人的素质是一个人总体能力的综合反映。我们强调素质教育,必须把握好素质教育的要素。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和发展出一种适合全体学生的教育体系,我们要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的德智美体,不能有所偏颇。
二、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之一。但总体而言,我国体育教学中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思想不明确
长期以来,对于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切实有效的实施好素质教育,不同的人常常持有不同的态度和意见。有些人以发展学生的身体体质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有些人以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有些人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作为自己的授课标准,等等这些虽然都有可取之处,但与素质教育的总要求相比,都显得有些薄弱。如何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在思想上还没有统一认识,教育教学标准也较为混乱。
(二)课程单一,内容陈旧
目前我国体育课程基本上可以分为基础课,选修课以及保健课几类。这些课程分类虽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基本上还是以竞技类项目为中心,课程强调运动项目的知识,技能。这种单一化的课程体系很难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很难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衔接。再者,我们的体育教学授课内容近些年来虽有变化,但远远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教学内容根本满足不了现代社会对于学生身心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实际要求。
(三)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什么样的体育教师是好教师,什么样的体育课符合素质教育的标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是对我们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最强有力的挑战。当前,我们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有些学校和教师忽视了体育教学的综合评价方式,只重视学生的竞技成绩,忽略了对于学生的体育意识、运动能力、意志品性等的考核和评价。体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已经广为诟病,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体育教学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
三、新时期基于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已经逐步步入深水区,体育教学改革迎来了创新和发展的黄金时期。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素养的提升,是时代赋予每个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历史契机。新时期基于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改革应当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更新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
之所以将理念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体育教学的展开离不开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我们要一改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破除陈旧思想的束缚,将教学的重点和着眼点从以单纯的体质教育转变到全面素质教育上来。广大体育教师要对体育教学有一个充分而深刻的理解。体育不但是一种竞技,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素养,其在学生的人格塑造,能力养成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基于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重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塑造,要让学生树立全面的体育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建立健全符合实际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
如果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考核评价体系,而一味的束缚于传统的考核评价机制当中,那么素质教育的总要求很难被落到实处。体育教学的目标不单单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何建立切实有效,科学可行,成体系,成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应当引起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重视。
(三)强化师资配套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配套设施建设是新时期做好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体育教学的基础。良好的师资和配套建设是做好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关键。缺乏这二者的支持,体育教育教学的效果便无从谈起。我们要从学校的实际条件出发,千方百计的做好体育教师能力的提升工作,为设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定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核心问题;教学改革
一、核心素养培养的提出及重要性
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我们一直在思考哪些因素决定并影响他们的成长?2012年党的十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内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和根本价值,开始从国家的层面深度的思考“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明确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又进行了补充并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贯彻十精神,教育部启动了“立德树人”工程,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工程的十大关键领域,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首要环节,并提出把核心素养作为研究学业质量标准的依据,用于统领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同时在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一词,体现了以人为本,尤其是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本的教育改革思路,意味着党和国家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
教育部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制定了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并据此对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修改。专家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内容结构上,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注重系统性,各具特色”“价值取向上,核心素养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3]
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制定,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建立健全的社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容和指标的确定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2015年11月29日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光明日报》组织了一场以“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为主题的教育研讨,参会的教育专家指出核心素养是“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教育部也在依据核心素养体系“设计不同阶段的课程标准,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学校基于课程标准来设计教学、命题、作业和考试”[4]教育部基本上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为9个素养、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
二、核心问题教学模式的选择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正确的教学模式作为载体,相对于以往的课堂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转型,钟启泉在《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中》论述了课堂教学转型的内涵:课堂转型要实现从“灌输中心教学”向“对话中心教学”的转变。[5]而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则不失为一种正确的x择,利用设计好核心问题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问题指的是能激发和推进学生主体活动、能整合现行教材中应该学习的内容、能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生活水平密切相关联的,能贯穿整节课的问题或者任务。[6]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我们在处理核心问题时必须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核心问题之中,将知识点的传授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相结合。
基于核心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是以问题及其及其解决为主线的教学。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是,在教师的策划、指导和支持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发现、提出与解决,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建构新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和学生共同为问题的解决,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解决问题、培养核心素养。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旨。通过课堂教学,达成各学科的课程学习目标,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个性化发展。
三、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的课堂,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是问题的求解者,也是解答者,从求解者到解答者的转换,需要学生积极地开展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的独立学习,也要有合作学习的讨论交流活动,还需要师生间的言语对话和情感交流,需要教师发挥支持和协同学习作用。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问题的情景设计,激励、支持、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教师有责任、有主张、有行为、有担当。教师可以在知道学生选择应用解决问题策略、调控合作学习活动、指导问题解决成果的总结和展示等方面发挥协同学习作用。由此可见,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是学习的共同体
2.重视课堂的设计与组织。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三个方面:创设问题情景,设计并开展探讨学习或问题分析、探讨活动,整理展示学习成果。创设问题情景是基于问题教学的前提,问题的设置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设问和提问,更加侧重于启迪、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所设计的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的设计着眼点要适中,如果问题的设计着眼点过大,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也会让一部分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没有思路;问题的着眼点如果过小,学生思考的余地狭窄,会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于课本上明确的书写的答案,不用学生思考与探索,问题的解决也仅仅是个形式。问题的起点要高,落点要低,既能为学生提供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难以解决,需要进一步学习、思考的学习需求,又能让学生看到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使问题得以解决。在整个核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对话氛围,注意聆听学生的发言,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的作出反馈和引导。
3.加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科学理论教育。
学科教学要依据立德树人的方针,依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及培养要求,集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科学伦理教育。核心素养体系中的9 大素养就包括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公民道德、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素养,这些素养的基本要点和关键表现涵盖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伦理教育的要求。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对人的尊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是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涵之一,学科教学要教育学生自觉地集成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继承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的培养放在首位,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科学伦理是科学技术研究与研究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於行为准则。这些思想於行为准则规定了科技工作者以及共同体应该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从观念和道德层面上规范人们从事科技活动的行为准则。任何人在做出价值判断的时候都要受到其所拥有的理论、信念的影响。科技工作者接受了科技伦理,就会自觉地把科技研究及其成果的应用置于伦理的规训范围内,不损害生态环境,不损害人类的生命健康,保障人类的切身利益,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精神不仅仅是从事科学事业的人所不可或缺的,也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热荨?蒲Ь神包括追求真理和实事求是精神,有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志向,有事不避难、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有严谨的求知态度,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具有尊重事实和证据的品格,具有实证意识,用于弘扬理性,能运用科学知识、原理和方法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孙明霞.课堂与核心素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年第7期。
[4]中国教育学会,光明日报教育部.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光明日报,2015年12月8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