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多媒体教学的功能

多媒体教学的功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多媒体教学的功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多媒体教学的功能

多媒体教学的功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语文 教学 功能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不管文字描述多么生动,也总是存在着不够直观、不够形象的缺陷,从而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而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正是使信息表现为文字、图像、声音和影像的有机融合,将语言文字所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想象的事物,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形式自然生动,内容丰富多彩,使得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形象,从而很容易使学生集中精力,并积极参与进去,最终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逐步深入课堂,以作为当今学校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能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促使他们整合新的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作为一种认知策略,实践证明,只有灵活有效的运用多媒体,一定会起到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保证教学目标的更好完成。

一、多媒体让语文课堂充满趣味性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时间长了,很容易使人感到疲惫、烦躁,因而懈怠下来。有了兴趣,学习便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就会让人感到精力充沛,乐此不疲。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声像兼备,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变得更为生动形象,使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如教学《广玉兰》一文,教师先用课件展示广玉兰开花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姿态动人;有的完全盛开,惹人喜爱;有的虽已开过,但花蕊依然挺立。在展示形态的同时配上柔和的音乐。精彩的画面与动听的音乐,勾起学生美好的回忆,学生对广玉兰的幽香、纯洁以及无比旺盛的生命力有了更深的体会,也使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无穷的乐趣。

二、多媒体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所表现的人和物,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学生学习起来索然无味。而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灵活,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以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唤起了学生的形象思维,给学生以置身其中的真实感。在《小小的船》课件制作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一个小女孩飞到弯弯的月儿上欣赏美丽的夜景,使学生更深刻领悟到作者奇妙的想象,并在轻柔的音乐声中边读边想象,把月儿的可爱、想象的奇特表现出来了。又如《雷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计算机中的图像、声音、动画,从表现形式上唤起学生对语言的主动感悟,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渐渐的,渐渐的,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一句中“渐渐地”一词,学生理解上有难度,教师让学生先听两组声音:一组雷声由大慢慢变小,一组雷声突然变小。学生马上指出第二组声音不对,可见学生主动的领悟到了雨的变化是从大到小,慢慢变化的。接着,教师出示几组图像:花儿慢慢开放,太阳从海上慢慢升起……让学生用“渐渐”说话。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学生主动感悟词语,积累词语,表达能力、阅读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三、多媒体能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但教这些文章时,如果仅仅依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枝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关键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不仅可以渲染气氛再现生动的形象,而且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帮助学生感受全文,获得深刻的印象,这样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如在教《望庐山瀑布》一诗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到庐山的美、瀑布的美,可以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那凌空而下、半洒云天的奇特壮美景观赫然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巨大的瀑布从陡峭的峰顶喷泻而下,水流湍急,如滚滚长河般奔腾不息,犹如一条巨大、耀眼的白练悬挂于苍翠青山之间,它以千军万马之势飞泻而下,咆哮着,怒吼着,发出震耳欲聋的轰然巨响。这样,美的配乐、美的解说、美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进行体验,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情感油然而生,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多媒体能对部分语文知识化难为易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又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满池荷花。它们姿态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接着,多媒体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花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

【参考文献】

多媒体教学的功能范文第2篇

多媒体教学不是单纯的传统面授,也不是单一的电化教学,而是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与创新。融合,表现为兼取两者之长,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创新,表现为两者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按教学设计理论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多媒体教学注重现代视听媒体的充分合理应用,真正做到视听组合,动脑、动口、动手相结合,全防卫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更加符合学生学习与认识事物的规律,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将长方体的6个面形象地战士在学生目前。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还有12条棱,分为3组,每组4条棱长相等的概念。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效率高。留点时间、空间,让学生表现自我,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思想的体现。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容易突破重难点

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以扎实的基础和自学能力等为前提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而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图像演示,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演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加之,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行探索、创造,可促进学生组建新的认知结构。

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同时行走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对小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难于接受,以往教师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时往往准备大量的教具和学具,而且演示动作和过程的连续性较差,动态演变和教学信息传递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教师在演示过程中既要进行操作,又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口头的信息传递,教得很累。而如果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分钟相二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5分钟,有5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打破单一模式,诱发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倡学生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问题,多元思考可以拓展思维空间,捕捉到许多新颖独特的信息,从而产生新的理解、新的假设和结论。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散思维,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提出几种不同观点,得到几种不同的答案,使思维缜密,灵活,从而可能产生创造性的独到见解,扩展延伸,让学生的思维热线向外辐射,以培养思维的广度。

例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以往一般是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圆割补成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推导出来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不是近似计算公式,这一点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即使教师通过把圆8等分、16等分、32等分进行割补,学生也难以想象出等分的分份数越多,近似的长方形上下两边就越接近于直线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设计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课件时,把教师演示的过程用动画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出,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弄清了圆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关系,理解了为什么能化圆为方的道理,切实掌握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知识。在课件的演示过程中,注意步步引导,环环推进,逐步抽象概括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从而使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思维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继而,学生能过分组进行剪拼、操作等活动验证――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三角形;还有的把圆剪拼成梯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尝到了独立思考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一般推导圆面积公式教学到此结束,可教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就此设问:“把圆剪拼成哪种图形的方法最为简单最易操作、推导?”教师这一提问把学生的思维兴趣推向,这时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逐一展示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各种方法,学生很快归纳出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并说明为什么。这样使学生达到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把学生的思维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反馈的实效性

一年级《认识钟表》主要是认识钟面上各部分名称及认识整时。在认识钟面环节,让学生玩自带的钟表,看有什么发现?分组介绍钟面上有什么?介绍后,请学生点鼠标,验证一下,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重复点击查看,如当鼠标点旁边的“时针”两字时,钟面上的“时针”立刻闪动,并发出声音提示;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学生容易混淆,可分开点击闪动,学生看得很清楚,甚至数一数。认识了整时后,完成练习“小明的一天”,这一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小明在不同的时间都在干什么,并在相应的位置输入时间,提交给老师。练习“帮小鸟找家”,让相应的钟面和电子表示法连在一起。最后,找出动画片中的整点时刻。练习形式多样,分步骤巩固练习,学生十分喜欢。低年级学生注意时间不长,而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且枯燥学生不易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有趣的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反馈的实效性。

总之,合理选择、精心设计、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可以扩展课堂时间和空间,优化教学环节,还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提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和提供参与机会,使学生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动耳之中得到训练和发展。媒体的魅力如此之大,何不尽情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增添课堂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多媒体教学的功能范文第3篇

首先,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我表现欲望和创新意识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成功的有力保障。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对新知识的需求量大,喜欢追求新鲜事物,传统语文教学中模式渠道窄、空间小,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多媒体图像清晰、声音逼真,对感官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学习。在执教《黄河颂》时,我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简短的导语之后,让学生静听配乐朗诵:美妙的旋律,深情的朗诵,真实的画面,学生趣为之生,心为之律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多形式朗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诗的情感、思路,品味语言,并与《长江之歌》作比较,学生很快进入了和谐、开放、创造性的学习氛围中,读得深情,议得热烈,发言勇跃且见解到位新颖,较好地激发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其次,多媒体教学能增强直观性,让学生感知丰富形象。提高认识水平。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的课程标准界定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有: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对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描述,是在实践运用层面上对语文“工具性”内涵的准确概括,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多媒体可以大量存储信息和快速检索信息,能够加大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并灵活掌握教学节奏,增强语文课堂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丰富性,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执教《最后一课》时,我根据学生对二战历史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先播放了《二战史录》中巴黎沦陷的片段,调动起了学生情绪,然后播放《最后一课》的配乐朗读,让学生的情绪再次深化,接着把“九・一八”和的片断放给学生看,紧扣小说的三要素,让学生分组、自主、合作、探究,畅所欲言。这样一来,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再次,多媒体能精选资料,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能力,有重点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

思维是认知的核心,而思维首先建立在人脑对事物直接具体的感知基础上的。多媒体可以便捷地精选资料,向学生提供想象和联想的素材,让他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触景(事)生情,发挥联想和想象。我在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时,使用计算机精心设计,把多方面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观点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下发从网上下载、复印的满分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突破思维定势》,让学生把观点与图文结合,把此文与彼文比较,把己文与别文对比,把现实与文章对照,语文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得到了重点的训练与提高。

最后,多媒体教学能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教学的功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的重点

当前,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一线数学老师,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深知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让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给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让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数学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满足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技能,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现就本人多年来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万事开头难,好的课前导入不但能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潜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注意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针对小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迷语、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我讲“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老师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动画片,你们想看吗?”这时老师播放动画:《猪八戒分西瓜》。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赶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应得的还少呢?”

看完动画后教师说:“你们能告诉八戒这是为什么吗?”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与教学有关的趣闻、故事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为课堂教学成功铺下基石。

二、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公式等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往往难以直观感受,因而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学生无法感知的事实和现象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如教学圆的面积时,用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圆分别平均分成8份交叉地拼在一起,得到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同样的圆平均分成16份拼成了近似的长方形;而当同样的圆平均分成32份时,拼成的图形更接近长方形了。这时教师因势利导,不失时机的让学生思考:如果把圆等分成64份、128份拼成的图形会怎样呢?使他们从中明确了这样一个道理:将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曲线就越接近直线,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并且结合极限让他们进一步想象:如果将圆等分成无限份,就一定能拼成长方形。由于拼接的过程中,图形的面积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圆的面积等于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这样的动态显示,步步引导,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深刻印象,从而正确揭示方圆、曲直间的内在联系与变化规律,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人机交互,发展能力

多媒体不光可以显示信息,使学生获得知识,它还能帮助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发展智力、才能。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承认与尊重个别差异是必要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适应个别化的教学。在教学软件编排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各种思路和解题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学生作出决定的能力。这样人机交互,迅速反馈,视听合一。学生由教师单一的讲、书本枯燥的练习,上升到上机操作,与计算机对话,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某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情境:课始,伴随着优美的乐曲,从网上摘取的由圆形图案构成的大量的美丽的生活图片一帧帧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巧妙地将音乐和图片相结合,积极调动了耳、眼、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学习,把学生带入到欣赏的境界之中,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圆形的实用之美,继而通过欣赏播放水在湖中荡起的圈圈涟漪录像,观察不同角度拍摄到的天坛祈年殿的图片,以及对比圆柱、圆锥和球体在不同状态下显现的不同形态以及滚动的球体在投影仪下展现的“相同”的投影……无不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圆形的动态之美和恒久之美。

多媒体教学的功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教学;学生生活;数学概念;功能;网络

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老师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身的教学,把多媒体、网络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去。

一、发挥多媒体、网络的材料处理功能

在数学教学中,为贴近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经常将学生生活中的材料和他们身边的事物引入课堂中。很多时候,如果直接将客观事物摆在学生面前,虽然做到了教学的直观,但不利于教学的展开――因为数学知识是抽象的,现实生活并不等于数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对学习材料进行数学化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建构科学的数学概念。

如在进行角、直线、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识教学时,由于这些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独立存在,而是物体的一部分,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它(例如教师发给学生一张长方形的纸,实际上学生拿到的是一个“长方体”),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这时就可以发挥多媒体、网络的材料处理功能。教学时,在屏幕上展示一些侧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并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侧面都是长方形,接着运用多媒体、网络的“擦除”功能,将每个物体保留一个侧面,其余各侧面的边线、颜色、图案都擦去。这样,“长方形”的表象就很好地建立在学生的头脑里了,让学生科学地掌握了“长方形”的数学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已经有了生活的经验,他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所以在数学探究学习之始,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中的数学。同时新《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提供了最有效的准备,可提高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例如; 我在教学一年级《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时,课件出现一个服装店的动态情景视频,视频中人们正在买衣服,这样让学生从再现的生活情景中直观感知了大名额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更加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整节课学生都保持愉悦的心情,直观的知识呈现和灵活的练习训练,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好,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由此可见,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二、发挥多媒体网络的教学功能

信息技术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演示性支持,更重要的是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直接支持。上网学习正在成为学生课外和课内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如教学《几何形体的体积计算》一课,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后,想要知道球体等其他形体的体积是怎么计算的。这是教师在课堂上一时半刻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可鼓励这些学生课外上网查找这方面的知识。这样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久而久之,上网学习会成为学生主动的选择,从而使他们的学习空间得到拓展、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的框框里,不要让教育的“四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三、运用多媒体、网络,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新知识情感需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静态为主,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单调、枯燥。而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为激发学生想学、乐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多媒体、网络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变静为动,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的情感需求。

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为了使学生看得清楚,我制作了一个课件,大屏幕显示:演示折、撕的过程。

同时提问: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还有三个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谁能用同样的方法验证一下呢,现在终于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抽象的数学知识就这样生动地展观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在课件的提示下观察,思考,深刻地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四、运用多媒体、网络计算机辅助教学,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倡导者,起主导作用,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处于被动和受教育的客体的地位。引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之后,教师更多的处于协助者和合作者的地位,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力,与学生一起去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 充分的确认。对于教师,由于计算机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部分功能,教师从课堂的识教中部分的解放出来,这样可以有效地发挥其主导作用,使之在教学中的激发、引导、启迪、组织、交往、评价的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教师“教”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加强。

五、恰当的使用多媒体、网络

多媒体、网络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和欢迎,教学过程的变革。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是极为有效的手段。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网络,能为学生提供第一手感性材料,使学生储备丰富的表象信息,为他们实现信息重组、进行“再发现、再创造”打下基础,但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网络一定要有“度”,否则将达不到目标,得不到效果。

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启着重要作用。然而,多媒体并不是越多越好,而也要有选择、恰到好处地加以利用。有些老师喜欢应用大量的图片、动画而不考虑实际需要,图片、动画用得过多虽刺激了学生的感观,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让学生忽视了重点内容。有的老师仅仅用多媒体代替版书,而并未发挥其真正价值,还有一些老师干脆将实验搬到电脑中,用电脑模拟的实验来代替学生的动手实验,这只会适得其反,遏止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在实践中探究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云生. 《信息网络时代与教育最优化》.学科教育,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