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第1篇

齐鲁大地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齐鲁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齐鲁文化的主要思想体系来源于齐国和鲁国两个分封国家,两个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内在张力的文化体系不断的融合借鉴,形成了齐鲁文化的基本框架。齐鲁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中,与各种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指导着人类的活动。经过数千年的积淀,齐鲁文化影响着山东人的各项活动,是山东旅游资源形成的沃土,成为山东文化旅游事业的动力,形成了山东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一、齐鲁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一)齐鲁文化的形成

据考古研究发现,最早的齐鲁人大约出现在四五十万年前,齐鲁文化的前期主要是东夷文明,东夷文化是较早的古文化之一,经历完整的发展过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东夷族人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通过大汶口遗址中出土的骨器、石器、陶器、纺织工具等,使我们依稀看到当时文化的发达。而且东夷人最早使用龟甲占卜,开创了甲骨文化的先河。通过各种传说和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东夷族是中华文明较早的渊源之一,东夷族与其他族共同开拓了华夏文明的雏形,为齐鲁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公平息“武庚之乱”后,通过“迁徙殷族遗民”和“同姓同宗分封”政策维护周朝的统一。周公旦和姜尚被分封到山东地区,分别建立了齐国和鲁国,成为了著名的诸侯国。周公旦封于鲁后,改造了当地的夷人风俗,实行周朝的礼制制度,鲁人被周人同化,中原文化成为鲁国的典型文化。齐国在姜尚的领导下,结合本土的东夷文化,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优秀的文明成果。经过近八百年的时间,随着周文化与东夷文化的不断融合,东夷文化逐渐向周文化转化,使齐鲁文化的繁荣成为可能。齐鲁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在文士们不断的学术交流和积极传播中得以丰富和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核心。

(二)齐鲁文化的特点

(1)齐文化的特点

姜尚受封到齐国后,齐国的居民还在发展畜牧业和渔猎业,他采用开放、务实的经济发展方针,结合当地的习俗,简化礼仪形式,发展商业,使齐国逐渐走上了民富国强的道路。由于齐国处于海滨的独特地理环境,注重对外交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齐国的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随着对外思想文化的交流,齐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具有海洋文化的特点。齐文化的思想基础是精神的独立与自由,开放的经济和自由的思想,造就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统治者,给齐人自由自在的发展空间。务实和功利性是齐文化的又一大特点,在明确物质利益决定作用的同时,加强伦理道德的培养。文化上兼收并蓄,取百家之长,各种理论学说在这种宽松的文化、社会环境中并存,齐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多变性的特点。

(2)鲁国文化的特点

鲁文化是在东周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地域文化发展起来的文化形式,经过了前鲁文化、先秦时期的鲁国文化和孔子文化三个阶段的历程而得到不断完善。鲁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鲁国是一个内陆型文化系统,它不具备独立形成文化类型的条件。鲁文化源于周公被分封到鲁国,由于周公在周国长大,从小接受了传统的宗法和礼乐制度的培养。到了鲁国后,周公将周的礼仪、典章、制度完整的搬到了鲁国,并以此作为鲁国的行为准则。此外,除了西周的文化典籍被带到了鲁国,而且掌握历史文化的史官也到达了分封地区,为鲁国带去了丰富的学术文化资源,促进了西周文化在鲁国的传播。封国后的鲁国文化继承了周礼的传统,是一种尚礼重义的鲁国文化,具有崇德重礼、讲究秩序和重文崇文的特点。此外,鲁国的农业经济基础决定了它文化上的守常性,表现为仁者型的文化。

二、齐鲁文化的影响

齐鲁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学术风气浓厚,逐渐向周围传播,在中国辉煌灿烂的多元文化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在这里,士人的文化成就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和认可,深刻影响着其它的地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的齐鲁文化由原生地逐渐向周边扩展,并成为历代官方的政治哲学,影响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独树一帜。

(1)齐鲁文化促进了政治制度的包容性和民主性

同是分封国的齐国和鲁国,在政治制度上采取的措施是不同的。齐国文化强调实用性,主张用人唯贤,不过分考虑血缘关系,通过对国民的教化,达到富民强国的目的。齐桓公重用管仲就是不仅看中他的丰富经验和追求利益时的才智,更钦佩他为追求功名而表现出来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也是齐文化功利性的体现。鲁文化作为强大的社会精神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民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了包容性较强的政治理念。此外,鲁国“尊尊尚恩”的方针,虽然在早期能维持政权的稳定,但又成了国力日削的根源。相比之下,鲁国极力推行和维护周族姬姓一家一族的“尊尊而亲亲”的任人唯亲的国策,形成了军臣上下,父子兄弟、朋友之间严格的等级关系。在“仁”和“礼”的控制之下,限制了人的奋斗向上,改革创新精神,无疑是一种“精神枷锁”,而力行霸业,一统天下,是齐文化的核心所在。

(2)齐鲁文化形成当今文化的开放性

齐鲁文化是实用主义文化和精神理想主义的集中体现。管子作为齐文化的代表,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牧民》)的实用主义观点。同时,齐国重视经济发展,尤其是重手工业和商业,从而使齐文化表现出许多工商社会文化的特征。即使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沿海地区思想较为开放,工商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形式比较灵活。而鲁国实行单一的农业经济,因其地处内陆,有大量肥沃的良田,易于农业发展,故其商品经济不发达。对比来看,像内陆地区的泰安、聊城、菏泽、济宁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发展思路略微平稳内敛,经济形式没有那么灵活。再如同为山东省知名的旅游节庆活动,每年9月份的泰山国际登山节活动和青岛国际啤酒节是不同地域文化的展现,泰山国际登山节以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为基础,而青岛国际啤酒节是以啤酒为媒介,以商贸洽谈为主的,重在经济目的。此外,在齐文化中充满了功利和进取,是不断的兼容并包,不断奋斗向上的一种文化。但这只是从两国的社会角度来看,如果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来看却是儒学为主体,确切的说是以鲁文化为主体,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主要原因是齐文化为沿海文化,属于开放性文化,不适合当时农业经济为基础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鲁国文化作为能最终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流文化,正是符合了当时国情的结果。

三、齐鲁文化对山东文化旅游资源形成的作用

从商代一直到先秦时期,齐鲁地区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文和自然遗产极为丰富。山东省也是我国人文遗产大省,泰山和“三孔”都是较早的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和人文遗产的景区。齐鲁文化促进了丰富多彩的山东文化旅游资源的形成,齐鲁地区文化形态的特征是文化旅游资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山东文化旅游资源是齐鲁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建筑艺术、宗教文化和地域民俗等方面。

(一)形成了魅力独特的古建筑艺术风格

山东的人文遗产相当丰富,建筑艺术风格独特,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古建筑被称为凝固了的文化,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考察建筑结构布局,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建筑是人类适应环境的必然产物,是一种通过综合性展现的艺术形式,人们学会了建筑,建筑又塑造了人类,不同的建筑展现不同的风格,能够感染人们的情感,使人类社会环境更加美好和丰富。建筑具有两大作用:实用和美观。建筑艺术不仅代表了历史时期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水平,也是当时人们精神面貌和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反映。

东夷族作为古老的民族,创造了丰富的史前文化,促进了建筑文化的发展。这时的建筑布局结构合理,空间面积增大,类型多样。建筑的代表城堡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还具有军事防御的作用。如齐长城的修建,它绵延500米,直达黄海之滨。不仅是齐鲁文化深厚底蕴和齐国劳动人民智慧的展现,更具有保护齐国不断发展的有利屏障。随着齐鲁文化的不断融合,齐鲁文化的特点决定了齐鲁地区建筑的特色,齐国文化的创造性和鲁国文化的保守性在建筑文化上表现出相互矛盾、相互影响的特点。另外,齐鲁建筑文化重视技术的提高和建筑的实用性,在建筑中采用结合地形和利用当地材料的方式,争取达到最好的光照和保温效果,建筑赋有厚重而又创新的特点。在讲究实用性的同时,建筑文化又富有想象力,提倡突出个性。齐鲁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在建筑文化中具有吸纳百家所长的开放性,建筑多元复合化,同时又保持了地方特色。如济南长清灵岩寺的辟支塔更是建筑史上艺术成就的体现,蕴涵着浓厚的民俗气息,以其独特的风格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齐鲁文化的核心思想儒家文化在建筑中体现为注重伦理法则,采用中轴对称的方式反映等级制度。独特的古建筑艺术是齐鲁两国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果,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反映了两国的科技和文化水平,丰富了我国古建筑的文化内涵。

(二)宗教文化交汇融合、异彩纷呈。

东夷文化、殷商文化和周文化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齐鲁宗教文化的形成,齐鲁宗教文化底蕴深厚、魅力独特。由于对原有文化吸收的不同,齐国宗教文化与鲁国宗教文化经历了融合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鲁国宗教文化注重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重视情感体验,具有内向性。而齐国宗教文化与之相反,齐国宗教文化更加强调外在事物的敬畏性,讲究自然崇拜,是外向性的文化类型,齐国海滨经济特点决定了齐文化对海仙的崇拜。随着齐鲁宗教文化的融合,自然崇拜和神格道德化的宗教文化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主要表现是“阴阳五行学说”的提出,也为原始道教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道教产生的渊源很多,主要归纳为中国古代的鬼神崇拜、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和黄老思想,而这些思想在齐鲁宗教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都曾有体现。在齐鲁宗教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传统民族宗教形式――道教。山东地区道家名山众多,有五岳之首的泰山,青岛海滨的崂山和沂山等,在这些著名的道家名山上保存有大量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文化遗产,如泰山上的碧霞祠。这些道家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构成了山东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

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大约于公元一世纪开始在山东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盛行,隋唐达到鼎盛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富有地方特色的庙宇、塔林、摩崖石刻等开始在各地出现。如济南长清被称为“海内四大名刹”之一的灵岩寺,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被称为是宗教的胜地、文物的宝库和艺术的殿堂,作为高品位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成为当今旅游者争相拜访的名胜,促进了山东旅游业的发展。称为“大字鼻祖”的泰山经石峪石刻,山顶的《纪泰山铭》摩崖石刻也是价值较高的佛教文化遗址。旅游者们通过欣赏千姿百态、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来领略佛教文化的真谛。济南历城区的四门塔以单层型石塔而闻名,它是富有齐鲁地方特色的佛塔建筑之一,是旅游者了解佛塔传统民俗文化的一大窗口。

伊斯兰教于公元1265年传入山东,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穆斯林的不断迁徙,伊斯兰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齐鲁大地上生根繁衍。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和穆斯林的风俗习惯逐渐被山东人民所欣赏和接受,成为齐鲁文化的丰富内容。清真寺的建筑独特,同时也结合了中国传统技术,风格独特。在山东地区较著名的清真寺有济南清真南大寺、北大寺、德州苏禄国王墓傍的北营清真寺等,它们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为研究穆斯林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山东省保留了珍贵的建筑遗产和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是在19世纪30年代传入山东的宗教形式,它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基督教堂作为天主教和基督教传播的场所被完整的保存下来,独特的风格和悠久的建筑历史,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

(三)齐鲁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

民俗文化具有地方特色,这种独特性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内容。民俗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补充、完善的过程,在继承原有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又会结合当时的社会发展现状,不断创新、不断筛选和补充。

齐鲁文化的突出特点就是兼蓄并收、博众家之长,在民俗文化的形成方面更是体现了这一点。随着对外商业来往的密切,各种外来文化随之而来并且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有些文化经过不断的融合形成齐鲁文化的组成部分。齐鲁文化又不断滋养着地域文化,保持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以泰山为首的山岳文化、以母亲河黄河为代表的泉水文化和以孔子为先驱的儒家文化共同孕育了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山东民俗文化。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了各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了各地的文化心理和风俗习惯。

齐鲁文化影响深远,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它的影响。齐鲁民俗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丰富性的特点。作为政治制度先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内陆地区,突出代表了高水平的山东民俗。东部沿海地区日照、蓬莱、长岛为代表的渔业习俗和外出经商的习俗由来已久,与齐国文化传统相一致,外出经商的习俗一直影响至今。鲁东南的沂蒙山区,受古代黄河文化的影响,民间艺术曲艺、剪纸等民俗体现出历史沉淀和连续性的地方特色。

山东的民俗旅游主要有民俗博物馆、民俗节庆游、婚俗旅游、渔家乐、农家乐、美食游、民间艺术游等形式,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满足旅游者多样性的需求。针对旅游者体验性旅游需求的提高,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推出古典婚俗旅游方式,受到旅游者的喜爱。农家乐文化旅游是另一种民俗旅游方式,在这里旅游者与农家居民一块做农家活,品尝农家饭,了解农家人的生活习俗,在欣赏陶渊明式的田园风光的同时,真正体验齐鲁民俗风情。品尝特色美食是旅游的功能之一,山东以鲁菜而闻名,各地风味小吃更是独具特色、举不胜举,如泰山三美、曲阜孔府的满汉全席更是饮食文化中的珍品。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第2篇

早在远古时代,黄河下游地区就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炎帝氏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东夷文化。考古资料表明,发源于黄河下游的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一度处于当时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而当时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帝氏族及其后裔则创造了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文化代代相因,渐次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两个主干——夷夏文化,而齐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东下,到达下游地区。周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文化和鲁文化。在西周和春秋长达六七百年的时间里,齐文化和鲁文化沿着各自独特的道路发展,使黄河下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状态。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而是“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简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就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文化上,则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战国秦汉时期,是齐鲁文化的综合发展时期。进入战国,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这个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表现在思想领域,主要是孟子对齐学的批判吸收,邹衍阴阳五行说对鲁学的渗透以及管子学派和荀子对齐学和鲁学的揉合。特别是《管子》、《荀子》的出现,反映了齐鲁两大学派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主要表现在黄老学和阴阳五行学的盛行。这一历史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

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齐鲁文化实际获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第3篇

    山东历史上曾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心之一,渊源深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 “六五”至“九五”期间,山东的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与繁荣,民众物质生活水准得到显著提升。但与经济相此,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表现在文化设施的陈旧或不健全,对人文社会科学重视不足,城市建设缺乏人文关照,民众文化生活质量有待提高等诸方面。鉴于此,我认为尤其应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政府只有从宏观决策的角度,真正在思想上将文化建设提到人民生活的高度上来认识,才能指导我们具体规划、设计并全面实现“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形象,撰写新世纪山东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一、关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的文化素养

    文化,是指人类一切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总和。所以谈到文化,就必然涉及到传统。事实上,文化的“传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它是在时空中延续和变异的,它存活于现实发展之中,连接着过去,包蕴着未来。正因为传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所以它自身就蕴含着微妙的创造,应提倡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文化人类学者经常把传统中有创造力和更新力的基因视为“种子”,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现存的繁杂的生活现象中剥离出这粒种子。我们理解的文化建设就应该是培植这粒种子的工作,使文化在一种合乎自身发展规律的状态下去自然延伸。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笔者以为,要关怀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从青少年开始,在青少年的全面教育中自始至终地渗透传统文化的精髓。因为文化涉及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方方面面,会影响一代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等,所以传统文化也必须在教育的广度上贯穿始终。笔者认为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的最首要也是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在大学、中学、小学开设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我们目前对于这类课程的理解还限定在概念教学的范畴,将传统文化枝干分离,抽其根,剥其花,去其果。这势必导致教育内容的枯燥,也必定会影响教育行为实施的效果。而且从教育的目的上来说,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曲解,传统文化并不仅仅限定于文字性的经典文献,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我们往往忽略了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教育。在物质文化中,诸如民俗节令、城市营造、工艺造物等,传统文化的形象似乎更加血肉丰满,深人浅出,也更有亲和力。只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结合,才能够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原生态色彩和本质特征。以美术教学为例,建议各级教育实施部门不仅仅教授西方的素描、色彩课,特别要注重增加对传统绘画、书法艺术的临摹和欣赏。建议围绕传统文化更多地开展一些动态教学活动,比如参观文化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围绕着它们增加一些手工劳作课程,真正动手触摸甚至体验传统生产、生活劳作方式和过程。亲自动手捏泥玩、编织结、剪剪纸、印年画、纺线织布,将传统文化还原到它的生存状态,让现代的孩子自已接近它体验它,在没有任何先验导引下自然而然地去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之美和技艺的智慧。如果说这是一种美的教育,那就是在培养青少年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综合审美体验能力,这才是对美的真正的理解,同时也是对传统的真正的领悟。在这样动态的传统教育活动中,将不仅仅涉及到知识的传播,而是把传统文化自然地通过教育的形式传承下来。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物质与精神等方面的体验得到了很好的贯通。   二、加强文化设施的投入,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

    目前社会上较为流行“高学历,低文化(素质)”的说法,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教育问题,也说明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文化问题。“高学历,低文化”是指人才培养的一种误区,指那种有技能专长而缺少文化底蕴和内涵修养的“人才”。作为一种倾向性存在的社会现象,它势必会导致一定的不良后果:培养的人才自身无法建立独立而完善的人格体系,知识追求与生命追求相背离。这不仅违背人性的正常发展,也势必会引发道德水准下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现行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之外,我们觉得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担当文化教育重任的“文化环境”营造不足。文化环境作为社会文化教育实施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地位举足轻重。作为资本主义世界文化中心的欧洲就十分重视文化设施的投入。俄罗斯改革之后,经济困难,儿乎所有生活指标都处于紧缩之中,但国家大剧院、图书馆的巨额建设却无人争议。在奥地利,中学的音乐设施都是对外开放的,任何一个市民都可以在课余走进琴房去弹奏,艺术设施是培养艺术人才,陶冶全民艺术素养,提高全社会精神品格的重要物质基础。奥地利政府在艺术设施投人、艺术氛围营造上的努力为他们赢得了“音乐之都”的美誉,同时也培育了旅游经济市场和奥地利人民健康祥和的人格心态。在这里,文化已经被具体地解析为城市雕塑、美术馆、画廊、音乐厅、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物化的符号。目前我国大型城市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一点。北京将投资4亿美元筹建国家大剧院,上海更是提出这样的口号:“世界一流城市,必须有世界一流的文化,必须有世界一流的文化设施。”也因而造就了他们投资1·5亿美元的上海大剧院和世界最大的图书馆,计划投资2亿美元的科技中心和对外开放的新艺术博物馆这样的大手笔。至于山东文化设施的建设,笔者认为,在重视的基础上,不一定跟着别人的步子走,但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营造出齐鲁文化的特点。还应理性地剖析地区文化优势,选择好切入点。比如,突出宣传孔子文化,建立综合性的孔子博物馆或文化中心,表现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博物馆的建设上,目前全国尚存在“千馆一面”的现象,走一家而知全貌,但专业性博物馆却极为罕见。根据我省民间收藏的良好社会风尚,我们完全可以制订相关政策鼓励民间团体、个人兴办专业博物馆。同时还可以突出山东海洋文化的特点,筹建全国一流的“海洋科技馆”。另外山东的音乐厅等文化空白点也有待填补,美术馆、剧院等文化设施有待扩建。

三、保护齐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第4篇

1.旅游目的地形象概述

1.1相关概念

1.1.1旅游形象

旅游形象是一个人对一个目的地的信任、意见及印象的总和。国外学者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品牌功能和人们对旅游目的地内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特征的总和,或是强调某人心中的目的地形象,主要受公众媒介对这个目的地的描述、报道影响。国内专家学者对于旅游形象的定义,虽然在表述方面有差异,但其观点实质基本相似。简而言之,则是旅游者对旅游地一种总体的认知和评价。

从旅游地层面来讲,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对本身的各种要素资源进行整合提炼,有选择性地对旅游者进行传播的意念要素,它是旅游地进行对外宣传的代表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它是旅游地自身的主观愿望,是旅游地希望旅游者获得并形成的印象。这种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统一的意念,是旅游目的地传递给游客的关于目的地最精华的信息,从而使得游客形成对目的地最直观的综合性感知,也是公众的识别标志,使得旅游地在信息、传媒造就的各种形象的大海中能够被识别和自我认同。

1.1.2旅游形象与形象定位

形象定位是通过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全面的形象化表述,提出旅游形象的核心内容,即总体形象。旅游形象定位就是要使旅游地深入到潜在游客心中,并形成生动如画、鲜明而强烈的可感知形象,它是对区域旅游资源及产品特色的高度概括,要求简洁凝练,既体现地方性,又给游客余以遐想空间。形象定位是进行旅游形象设计的前提,为形象设计指明方向。

1.1.3旅游形象与地方文脉

文脉即“脉注的内义”,是文采(外显的东西)和气脉(内蕴的精气)的结合。文脉是一种综合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四维时空组合。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或区域来说,文脉是由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绮丽融合而体现的旅游目的地(区)文化形象,它“脉注”在旅游区,体现文化主题或者说文化精神,给旅游者以特有的文化感受。

文脉是旅游形象内容的源泉,是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也将成为制定旅游目的地(区)对外营销传播所展示的营销形象的主要依据。

1.2旅游形象的意义

对旅游客源市场来说,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地各种要素资源所形成的意念要素的集合,是旅游地的客观形象在旅游者心中的反映,它有助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知清晰化、亲近化,也是影响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决策的重要因素。如果目的地形象能让旅游者联想到美好的旅游过程,与旅游者的需要一拍即合,那么这一目的地就会在旅游者心中占据重要位置,当其在购买旅游产品时,就将倾向于选择该目的地。

旅游形象定位还使得旅游地“内部”利益相关者(政府、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社区等)对旅游地形成一种认识、评价、概括和抽象,并成为其在旅游业发展实践中的行动准则或指导。

2.山东旅游形象创意——“大家的山东”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意识到旅游形象以及构架在独特形象基础上的旅游品牌战略对于其发展的重要性。2007年山东省旅游局先推出“文化圣地,度假天堂”的形象宣传口号,继而推出了“好客山东”的旅游主题形象,向旅游者展示山东人热情好客的品德和齐鲁文化兼容大气的内涵,并使之成为山东的旅游品牌标识。这个主题定位,当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较好的传播效果;但“好客山东”稍显发散有余、定向不足,核心意象定位还可以提升到更高的高度——“大家的山东”。

2.1山东旅游形象定位——“大家的山东”

追求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文化享受是旅游者的核心利益诉求。与旅游者建立情感关联,拉进与其心理距离,即以情感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打动市场,将是旅游目的地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法宝。遵循旅游形象定位要立足于文脉、追求独特性和时代性的原则,并关注旅游者的情感诉求和情感关联,笔者将山东旅游形象定位为:大家的山东。

2.2“大家的山东”的内涵阐释

2.2.1“大家的山东”旅游形象构成要素

旅游形象是在目的地地方文脉、旅游资源特色和旅游市场感应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目的地旅游产品的本质进行提炼,并通常升华、抽象为一句形象口号。通过形象口号的宣传,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地理和文化环境有—个间接的印象。

“大家的山东”这一主题形象根源于山东的地方性和文脉,能涵括山东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和现代民族、民俗文化,构成该形象的支撑要素则是山东的名山、秀水、名人、民俗和古文化。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素有“齐鲁之邦”、“孔孟之乡”之称。拥有氏族文化遗址、古国故城、宗教胜迹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山东地貌类型多样,低山、丘陵、平原、海岸皆备,且大河纵横、泉湖广布,形成了山河秀丽的自然景观。山东多数景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较好,其代表“大”有泰山、青岛,“小”有蓬莱阁、趵突泉等。山东还拥有众多“古”而颇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如潍坊的风筝、淄博的灯会、泰安的庙会、鲁西南的戏曲、曲艺、武术和遍布全省的旱船、高跷、秧歌,古老的婚嫁仪式及潍县的木版年画、胶东的编织刺绣等,而且这些民俗也能为旅游者提供充分的参与和体验空间。

2.2.2“大家的山东”的内涵阐释

“大家的山东”这一形象用语中,“大家”是人,是胸怀,是文化,也是承诺。从具象到抽象层面,“大家”隐含了以下四层意义。

第一,“大家”是实指,指以孔孟为代表的学术大家。然而山东的圣贤“大家”远不只孔孟,山东堪称“大家”之家。齐鲁大地创造了鸿儒孔、孟及先贤大舜,孕育了作为中华文化重要源头之一的齐鲁文化,进而又熏陶和培育了一大批名家墨客,甚至于帝王将相。齐鲁大地,英才辈出,山东冠名以“大家”之家,绝对名至实归。

第二,山东就其本身资源来说,名符“大家”之实。山东的风景风情多元而综合。儒家文化有孔孟,道家福地有崂山,佛教古刹有灵岩;仙境驾蓬莱,山脉登岱宗,海滨傍胶东,湖泊荡大明,风情看潍坊,老区看沂蒙;看发展还有青岛海尔。因此,山东是资源“大家”。

第三,“大家”崇尚仁义的品质和包容天下的胸襟,历千秋万载而形成一种地域胸怀和气质,造就了山东人兼容、大气、爽朗、热情的“山东性格”,也形成了山东有“大家”包容气质的地域氛围。

第四,“大家的山东”是传递给公众的承诺一山东是大家的,是天下人的。山东是大气雄浑的,山东人是胸怀广博而热情的。山东向大家敞开怀抱,随时迎候大家,山东和山东人能为至鲁的游人营造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因此,“大家的山东”不仅精炼地描述了山东的特点,也巧妙地表现出了山东作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者

的联系。这种形象的表述简洁凝练、豁达大气、具有感染力,同时也准确地表达了山东的文化灵魂。

2.3“大家的山东”意象解读

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是用意念要素传达给旅游者的信息,不像地理形象那般需要全面、真实的描绘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和社会状况等。目的地形象表述则应选择具有地域代表性和指向性的吸引物作为主题形象的构建意象,并强调和突出目的地的独特之处。对山东旅游形象的提炼,可以运用泰山,黄河、泉城泉水、大明湖、胶东滨海等自然山水及孔孟圣贤等文化因素为意象,定位其支撑形象——“山水气度,圣贤风范。”该支撑形象由物象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相互融合、共同构成。

山水既是景,也是文化。山水积淀为气度,更是一种厚重的文化。用真山实水解读“山水气度”这个形象则是:登泰山众山小,居高临天下,帝王封禅祈邦安;泉鲜活,湖微漾,黄河万里奔人海,海纳百川,容青岛万象。“圣贤风范”这一形象更是不言而喻。由物及人,“人”才是真正意义上文化的代表和反映,及其传承和发展载体。因而,山水孕育的“气度”和圣贤熏染的“风范”不仅是山东的地域胸襟和气质,也是山东人的气质。山是本,水为源,悠远的儒文化的积淀和熏陶,造就了山东人刚劲质朴、兼容大气、爽朗热情,有革新精神又不失灵活温雅的气质。这种气质在当今的齐鲁大地不乏明证。

2.4“大家的山东”的营销传播

形象定位的最终表述往往用一句主题口号加以概括并传播,主题口号设计则需要遵循“内容来自于文脉,表达针对游客,语言紧扣时代,以及形式借鉴广告”的原则。即目的地形象设计和表达要立足于文脉、体现独特性和时代性,并易于流传和记忆。

“大家的山东”的精髓仍在于其所传递的文化。该形象最独特的创意在于它在展示文化精髓的同时,传递了一种目的地与游众的联系。“大家的山东”的文化精髓体现在:“大家气度,喜纳大家。”这也较好诠释了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的好客理念。由是,山东不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彰显文化的载体,一个兼容大气的“大家”,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胸怀喜迎游众,招待游众,笑看游众。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文化力量;创新

一、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区域划分及特点

历史上,山东省东、西部区位划分如下:东部指胶东地区,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等地区(指潍河以东地区),其他地区即为西部。1995年,山东省政府提出重新划分方案,将山东东部地区扩为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淄博、济南、东营、日照等8个城市,而西部地区即是滨州、德州、聊城、泰安、莱芜、济宁、临沂、枣庄、菏泽等9个城市。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山东经济的特点是东强西弱。东部的山东半岛作为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的,近年快速崛起,全国区域经济发展颇具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板块之一,占全省一半的土地面积上产出近2/3的经济总量,并呈现出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势头。半岛区域的快速健康发展,得益于山东近年着力实施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战略。半岛城市群是由青岛、济南、烟台、淄博、威海、潍坊、东营、日照八个设区城市构成的城市地域空间组合,目标是发展成为区域综合竞争力强大的国际化都市连绵区,城乡一体、文明富足的小康之地。西部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菏泽还被称为“欠发达地区中的欠发达”。2005年菏泽GDP仅368亿元,2008年820亿元,位居山东省第十五位。

二、影响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背后的文化因素分析

影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政治制度,地理位置,人口基数,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科技力量等“硬实力”,这里仅就文化的力量这一“软实力”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山东的东、西部文化分别可以概括为创新性和保守型文化。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市场经济风险的不同态度上。在各种可能性结果和发生的概率不可知的情况下,市场经济未来的不确定性常常用“风险”来描述。面对经济不确定风险,人们常常被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风险规避者、风险中性者和风险爱好者。一般来说,保守文化下的人们对风险极度厌恶,而创新文化下的人们对风险具有理性的态度。在今天,判断一种文化是否适应工业化社会,关键是看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具有冒险精神、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因而属于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范畴,是创新型文化。创新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最深厚的底蕴,它营造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而风险规避型的、保守的、与现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属于落后的文化范畴,是保守型文化。东部地区的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使其总体上具有冒险精神,而西部地区的人们所处的文化使其在面对风险是时往往退避三舍,停滞不前。

人们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是建立在文化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基础上的。文化成本是指人们抛弃或建立某种习得的文化信念或价值观体系时所付出的最高代价,它一般包括认知成本、心理成本、认同成本、信仰成本等内容。文化成本通常在需要对传统习惯超越和创新的时候顽强地表现出来,因而经济创新活动往往会造成“心灵方面”的困难,它需要人们做出意志上的巨大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对于不同的经济现象,人们也许会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文化成本并不完全相同。在特定情况下,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文化成本最低的某种价值观体系。在创新型文化的环境下,人们的经济行为的文化成本往往低于保守型文化。在文化这个“钱币”的一面看到的是文化成本,另一面则是“文化收益”。从满足人类的需求来说,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认知世界的价值观体系。这一价值观体系将一切事物和行为的价值进行排序,为我们做出选择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减少了人们判断、决策的代价。从价值的角度看,可以将个人所拥有的能为其带来持续收益的特定文化称之为“文化资本”。以此,创新型文化的收益是大于保守型文化的。

从文化角度出发,经济发展与增长就是一个不断积累文化资本与降低文化成本的过程,也就是说,文化变迁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而且制约着制度变迁与技术变迁。

山东东部地区的人们认为做一件新的事情虽然要冒很大的风险,要放弃许多原有的生活习惯,要造成“心灵创伤”,改变熟悉的生产方式有很大的文化成本,但是,与新的事情成功的收益相比,这些成本都算不了什么,改变观念,用创新观念代替保守观念所得到的文化收益是远远大于文化成本的。因而,人们纷纷抛弃小农意识,投资于新兴经济模式。而西部地区,人们则对新兴事物敬而远之。原因在于西部人们认为新兴事物的文化成本太高,而收益太小,因而是得不偿失的。一方面,西部一些人的观念认为原有的经济方式的安逸的文化收益很高。另一方面,在面对冒险和受穷的选择上,对冒险是厌恶的,认为因冒险而失败会造成身心难以弥补的创伤,因冒险改变生活方式的文化成本是非常高的。墨守成规的文化成本很低,而收益有很高,因而人们就积累保守的文化,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西部地区经济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要落后一些。

2.文化力量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个案分析

西周初年到东周末年,现在山东的地盘上,有两个最大的诸侯国:齐国和鲁国。齐国从公元前11世纪(约前1046)至公元前221年,历时八百多年。鲁国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56年,历时近八百年。这期间,在齐国大地上产生的一切文明成果,概称为齐文化;在鲁国大地上产生的一切文明成果,概称为鲁文化。

(1)山东西部地区的文化与经济发展:以鲁文化与济宁的经济发展为例

鲁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和核心,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将五千年中华文明联为一条不断的长河,具有极其丰厚的思想内涵。主要是: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德为美,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礼为范,以“中庸”为基本方法,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以天人合一、阴阳和谐为最高境界。

济宁被誉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受鲁文化的影响,济宁人具有许多传统美德和优秀人格特质。第一,他们富有牺牲精神。第二,他们富有进取精神。讲究立德、立功、立言。“立德”,讲做人,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立功”,讲做事,就是要为国家、民族作贡献,为黎民百姓谋福利。“立言”,讲学问,就是要会写文章,著书立说。第三,他们的家庭观念特别强烈。第四,鲁文化对妇女特别是家庭主妇有着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妇女们肩负着家庭的全部重担和教育子女的神圣责任。第五,他们重义轻利。从而造就了无数反对见利忘义、讲究义利并重的“儒商”的出现。第六,他们重视教育。山东“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一直比较浓厚。

济宁的经济发展受益于鲁文化,他们承继的优秀品质为他们在经济发展中打造了一个“人品”的完美品牌。这使得济宁的经济优于我国西部落后地区。但也受制于鲁文化。第一,农本主义。由于以农业为本、重农轻商,加上其地理位置处于大陆内部,与外部世界隔离,所以商业活动很难展开,市场很难建立,自然经济成分在农村中占很大比重,社会与经济的流动性受很大限制。因此他们商业意识滞后。第二,整合意识。即鲁文化中“乐天知命,尽其在我”、“天人合一”的消极适应的思想。这种整合意识如果从哲学理念的高度降到低级的层次上来加以考察,它就是一切偶像崇拜和迷信活动的根源。第三,重道德实践、轻事实的认知。道德伦理的各种规范是儒家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也体现道德伦理方面所追求的至善至美的境界。这种传统文化只注重恶善的区分,不注重真理的追求,也是社会停滞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限制使济宁人的精神状态距离东部沿海城市人民的标准,甚至是他们在物质条件的匮乏方面更显得遥远。

(2)山东东部地区的文化与经济发展:以齐文化与青岛的经济发展为例

齐文化的前身为东夷文化。其文化代表就是山东境内的泰安大汶口文化和章丘龙山文化。今山东东部地区是东夷文化比较集中的地区,有著名的三里河文化、东岳石文化等文化遗迹。

东夷文化又是沂蒙文化在新石器时期的发展。沂蒙文化是指长期生活和活动在沂蒙山区(地理意义上的)及其辐射地带的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淀,是民族文化因沂蒙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形态。当然东夷文化的范围并不限于沂蒙山区及其辐射地带。

夏朝时代,今青岛大部分地区为东夷族莱人聚居地。商代,今青岛大部分地区为莱国领地。商周时期,莱国疆域广阔,今即墨、平度、莱西地区均为莱国属地,在今平度市唐田乡保存有莱国古城棠邑遗址,是莱国的大邑。周武王灭商后,封少吴后裔兹于期为莒子,都计,遗址在今胶州市南关城子村。今胶州、胶南均为莒国领地。春秋前期,因齐国势力向东扩张,连年征战,齐国国土扩张至胶东半岛,今青岛地区皆属齐国。齐文化也由此发展。为巩固东部地区,齐国在东南海滨和今胶东中心地区分别建立了琅琊和即墨两个大城邑。琅琊位于今胶南市琅琊镇,是齐国著名的海港城市和军港。元朝统一中国后,于1280年开凿胶莱运河。胶莱运河胶莱河开挖南起胶州湾北连莱州湾,沟通了黄海与渤海的海上交通胶莱运河是中国唯一的一条沟通两个海湾的运河,也是世界上第一条同类运河,对海运起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内部意见不一,仅过了10年,胶莱运河便被废弃。元朝时期,道教支派全真道成为中国北方主要宗教。北真七子丘处机、刘处玄等均在崂山传道授徒,崂山原有道众全部皈依全真道。崂山成为全真道的主要基地之一,道众繁衍,支派蔓生,道观众多。至明朝仍兴旺发达。据史书记载:形势险要的胶州湾口,古称“淮子口”。在湾口以东有一自然村,名青岛村,属仁化乡文峰社。明朝万历年间,即墨知县许铤奏开青岛、女姑、金家等海口为贸易港口,青岛口成为青岛村及胶州湾口的通称。1862年清朝在烟台设立东海关,并在青岛口、女姑口、金家口等海口设立税务“分卡”,青岛逐渐发展成为比较繁荣的贸易港口。

齐文化使青岛人表现出仁智、勇武和创造,多神信仰,务实、功利、开放、兼收并蓄以及浪漫、舒缓的特点,这使青岛的经济从传统的农业经济转化为商业气息较浓的商业经济,并在山东各文化副区中冠领群雄。

三、结论与建议

山东西部地区应克服地区文化中的弊端,发扬文化因素的优势,使西部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经济现将融合,突破儒家文化的限制,将其与时俱进的理性精神、包容性的特点和对外来文化吸纳的特征发扬,有效地吸收其他区域的科技文化,实现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互补,完成经济的长足发展。

1.吸纳现代商品经济观念

现代市场经济不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经济,即掠夺、欺诈、权力的基础上,而是一种规范经济,有进入市场的准则;市场经济是一种理性经济、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是那种本质上必须用法来规范的和约束的经济;契约经济,信守合同,恪守准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纽带;平等竞争经济,由商品是天生平等派的特性所决定;信息经济,进入现代社会,信息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要素。由此可见,西部地区要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借鉴东部地区的商品经济观念。

2.更新文化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无论制度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对于经济的发展都是举足轻重的。创新有比较清晰的规律可循。

首先,制度创新先行。创新首先在经济体制领域寻求突破,从而获得发展空间。其次,敢于和善于组合创新要素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敢于和善于组合创新要素服务于企业的创新活动,是经济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问题[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94.

[2]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张佑林,陈朝霞.区域文化精神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5(3).

[4]周霞,王仁强,王建.企业家精神及其发展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3(9).

相关期刊更多

齐鲁周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齐鲁渔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齐鲁医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