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强调物理课程的人性化
物理课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评和总结了六十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因过分重视物理课程的现代化与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培养健全个性公民的经验教训而产生的一种物理课程改革思潮,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物理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它强调物理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物理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物理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实践表明:物理课程呈现方式并非一定要刻板、单一、乏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事实上,物理课程的呈现若能做到生动活泼而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习,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尽管物理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但过于生涩艰深,则不易引起学习动机,难达到物理课程的预期目标。如日本、韩国等国均以"快乐的学校"、"欢欣的教室"、"宽裕的物理课程"为其教育改革的前提。美国所提倡的所谓"个别处方学习",则是强调依据学生个别的起点差异,设计不同的物理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进行个别化的学习,之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诊断,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补救性质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反复进行,最终达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
可见,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各国强调物理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2. 力求物理课程的生活化
物理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近年来物理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随着社会的变迁,信息爆炸及知识技术的迅速推陈出新,传统的靠背诵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为了适应快速的变迁,人们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正如英国哲学家怀德海认为的教育中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使儿童通过树木而见森林。譬如,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能否收集、分析、研判、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数学、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未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物理课程的生活化正是这一发展潮流的产物。它主张物理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认为教育活动应重视生计教育、环境教育、劳动教育、信息教育……等一些实用取向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应只是单一形式的训练或机械记忆,物理课程内容也不应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杂乱无章的对实际生活毫无助益的零碎知识。所以,强调学习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成为物理课程生活化之要旨。
3. 注重物理课程的整合化
物理课程的整合化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物理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它要求每一阶段的学校(小学自然、初中、高中)或每一年级的教育物理课程一贯性的纵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一阶段同年级各科物理课程内容的横的联系,使物理课程的架构周延完整,对内容难易多寡相称合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文理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物理课程与非正式物理课程,学科物理课程与活动物理课程,显性物理课程与隐性物理课程(或潜在物理课程)也在整合之列,提倡两者要相互兼顾,不能偏废。因为正式物理课程或显性物理课程虽是可预期的计划性学习,但是,若能兼顾没有预期而却能产生深远影响的隐性物理课程或潜在物理课程的学习,则教育效果将会更好。
4. 采行物理课程的弹性化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社会全球化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产品的跨国界流通要求产品设计者能够了解别国消费者的需求;食品、水资源和环境等世界性问题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决策者和工程师,培养理解多元文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遂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许多学校过去很少关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现在也开始为其创造机会,让这些专业的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牙科系一直以案例教学为主,如今在案例中增加了多元文化的要素,如怎样与来自其他国家以及信奉其他宗教的病人进行交流;动物学科的学生不仅要学习一般的动物生物学和动物管理学,还要知晓牲畜养殖可能对环境、基因操作和未知疾病等造成的影响。
长久以来,一提到国际化人才培养,人们便会想到学生的跨国流动,至今,依然有许多人相信,学生流动是教育国际化的最佳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为了促进学生的跨国流动,许多大学与外国高校达成学生交换协议,不少政府和非政府机构设立了海外学习奖学金,一些国际组织也推出了地区性的学生交换项目,如欧盟的伊拉斯漠斯·蒙得斯计划和亚太地区的亚太大学交流会。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发现,能够到国外学习的学生很少。只有10%的欧洲学生有海外学习经验,在美国,这一比例不足1%,于是,“本土国际化”的概念应运而生,在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引起轰动。本土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IaH)泛指除学生流动之外的一切国际活动,其发端者为瑞典学者本特·尼尔森(Bengt Nilsson)。尼尔森指出,尽管学生流动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但是国际化不能只依靠这10%出过国的学生,要想在全球化世界中站稳脚跟,所有学生都必须“国际化”。然而,把所有学生都送出国显然是不可能的,一种现实而有效的办法是在大学教育中,为没有机会出国的学生提供国际化经验,这就是本土国际化。本土国际化聚焦于形式多样的课程改革和课外活动开发。
一、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已有课程中增加一门或两门与“国际”有关的课程。这种做法比较简便省力,基本上不需要改变现行的课程结构。尼尔森所在的马尔默大学设有国际移民与种族关系学院,学院为工程系的部分学生开设为期5周的选修课,研讨移民政策、种族隔离以及文化和宗教差异等问题。由于受到学生广泛欢迎,选修此课程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增加了1倍。许多大学把国际问题和跨文化研究更进一步地融合成一门国际课程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荷兰的特文特大学就是一例。一些中小学也引入了国际研究课程。澳大利亚的柯若瓦女子学校是一所非政府学校,它为六至八年级的学生开设了一门名为世界女性的课程,向学生讲授历史上知名女性的生活,让学生知道不同国家的女性也有相同的人生经历。九年级学生则通过非英语语言课学习外国文化、政治和历史。
第二个途径是开展外语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研究术语、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一些高校开设以语言学习为主的外语课,如马尔默大学的英语会话课;另一些高校则用外语教授专业课程。韩国政府甚至规定,国立首尔大学、延世大学和梨花女子大学等精英大学,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课程必须达到30%。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秋田国际教养大学,它是一所全英语授课大学,该校所有新生都要参加托福考试,并根据考试成绩编成3组,学习英语阅读、写作、会话和听力。大学定期对学生进行托福测试,考查学生的进步情况。完成英语学习之后,学生可以开始学一些文科核心课程,如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和历史。从二年级开始,学生才正式学习主修课程。
课程改革中最富有潜力,但实施难度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促进不同国家的高校相互合作,联合开发课程或课程模块,从而实现不同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与交融。葡萄牙理工学院、捷克的俄斯特拉发大学、波兰的人文与经济研究院、罗马尼亚的罗马里综合大学和英国的圣玛丽大学学院共同开展高级跨国情景中的教学项目,目的是让合作院校向学生传授一门共同课程。课程的主题之一是欧洲研究,其中包括3个模块:欧洲面临的教育挑战、欧洲公民与欧洲价值观以及欧洲历史与欧洲制度。这些模块均用英语讲授,每个模块45学时,学生修完后,共可获得15学分。欧洲管理学院与国际公司团体是一个由17所来自欧洲顶级商学院、4家欧洲之外的学术机构和50多家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组成的团体。该团体开设了管理硕士课程,在所有成员学院讲授。课程包括6个部分:学生所在学院的自设课程、团体共同开发的专门课程、两门语言课程、一次海外实习、制订一项商务计划以及在一所海外成员学院学习一学期。
二、开发课外活动
本土国际化不仅体现在正规课程中,也体现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访问学者、留学生和移民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可以为本地学生提供多元视角,使得本地学生不用出国就可以探索不同的文化和传统。一个有趣的概念叫做国际教室(International Classroom),在一些国家,随着交换生和移民的增多,同一个教室里有时会坐着来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国家的学生。国际教室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些学生丰富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学会欣赏多元文化,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例如,美国的明尼苏达大学有跨文化交流专题研究组,让外国学生和本国学生一起分析与讨论自身的文化价值取向、交流风格、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学习风格。明尼苏达州则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通过立法,对有助于美国学生学习国际文化的外国学生给予财政补贴。
也有一些学校建立了导师制,将本国学生与外国学生或外国移民组合在一起。柯若瓦女子学校向每位外国交换生提供由两位教师和两位本校学生组成的导师组,帮助交换生熟悉学校环境,融入学校生活。在与交换生交流的过程中,导师组的所有成员都获益匪浅,他们与其他学生一起开展研讨会,探讨文化差异有哪些表现以及怎样理解文化差异。马尔默大学每年派出100名学生,担任100名中小学移民学生的导师。导师对移民学生跟踪1年,每周至少到学生家里待3个小时,或与学生一起参加各种活动。这既有助于移民学生获得安全感,又让导师认识了不同的文化、宗教和传统。
三、网络与本土国际化
网络是本土国际化的关键手段,一些学者甚至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很可能是各国学术界大量使用互联网的必然结果。各国师生可以召开视频会议,可以通过虚拟图书馆查阅各国资料,教师也可以把事先录好的演讲放在网上,供各国人士下载观看。最重要的是,各国师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形成虚拟社区。虚拟社区与外语教学密切相关,因为各国师生要相互合作,必须使用某种国际语言,如英语。20世纪90年代末,比利时、美国、阿根廷、法国、苏格兰和西班牙的一些高校启动了Marctica项目,目的是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学习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项目的工作语言为英语。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由3部分组成:一是学生通过网络,自学由各成员学校共同开发的课程软件包——国际与跨文化市场营销;二是虚拟交换,也就是成员国学生不必出国,而是利用电子邮件、聊天室、网络论坛和视频会议,组成团队,撰写论文,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与出国留学相似的效果;三是各小组利用网络,开展国别分析。
类似的虚拟社区在中小学也可以看到。美国的田纳西大学与保加利亚的布尔加斯自由大学共同设计了一个名为“我家、你家、我们的家”(My Place,Your Place,Our Place)的教学模型,并在田纳西州和布尔加斯地区的一些中小学开展了前期试验。两个地区的中小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两两结对,电子邮件的内容最初由老师指定,如介绍当地天气和当日汇率,然后逐步由学生根据教学模型中列出的项目,开展自由讨论,如比较两地物价,计算两地劳动者需要工作多少小时才能买得起某件商品。学生可以把他们的项目成果上传到专门网站,供大家学习和讨论。
关键词 历史课程 历史教育 课程改革 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理念的变革,而教育理念的实现最终要具体落实到课程的实施上,所以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历史课程改革。综观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趋势:
一、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需要等千差万别,所以只有设置多元化的课程,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既不要在一个时期内过于强调历史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也不要过于强调“知识本位”和“学科体系”的完整。由此造成教育的工具性,异化了历史教育的本质,而人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需要又是多方面的,实行单一的历史课程很难满足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当前历史课程改革实践和课程设置来看,开设不同形式的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已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当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材已有了人教版、上海版、广东版、四川版、师大版等多种版本,“历史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局面”。同时开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等。外国也有先例,俄罗斯1993年颁布了《基础教学计划》,该计划除了一个普通的整体性的基础教学计划之外,还附有12个不同的教学计划,历史科划为“社会科学”,包括俄国历史、世界通史、公民常识、现代文明基础等,其教学计划的多样性,打破了历史课程设置的僵化,使不同类型的地区及学校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二、适应政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培养多元文化
由于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历史一直是各个国家培养族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主要科。随着现代交通、讯技术的发展,加之经济、政治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整世界正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益加剧,所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公民应当“学会共同活”,即通过增进对他人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理解和容,从而使人们能够和睦相处。
历史教育正是展现多元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理想渠道与阵地。德国乔格—艾克特国际教科书研究所研究员平格尔博士曾说:“这不仅是因为当前大势所趋,而且也出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关注,我们需要了解在历史中形成的不同方式,这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比较,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目前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各国都认识到了历史教育在培养多元文化理解和国际理解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它明确地列入历史教育的目标。
三、要进一步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强调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学形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的目的。
四、发挥历史人文学科的特长,重视人文素养的教育
科技的进步赋予人类在征服大自然中从未有过的力量与自信,由此导致20世纪60年代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抬头,西方各国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导致社会标准的全面失衡,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危机,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于是,在英、美等国的教育领域出现了新的反思,很多教育界人士开始意识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教育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工具理性,而应是对人文的培养。
五、加强与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为适应课程的生活化这一发展潮流,世界各国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增加了近现代史、文化史、社会史及乡土史等方面的内容史,使历史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例如,美国1996年颁布的《全国历史教学标准》:增加了科技在美国历史中的作用、对二战后美苏对抗的历史作了“更好仔细”的处理、增加了殖民地时期欧洲文明和经济史的分量等;在香港,历史教材在正式课本的一些章节之后就增加了乡土史的内容,取名为“寻根溯源看香港”;我国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中也增加了近现代史的内容及科技、文化史等方面的内容并把乡土史列为选修课,标准还列出了一些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等等,都意在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时事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六、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
历史教育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体,让学生记诵一些现成的历史结论和一些年代事件,忽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做法,倡导以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接触一些一手或二手材料,彼此讨论,借以解答问题、判断史料中的主观偏见、尝试重建史实等。
例如,英国在1991年颁布的中学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即全国统一的历史教学大纲)的“成就目标”中,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就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历史的知识和理解。第二是历史的阐释,主要是对历史的原本情况进行构建,并能够认识阐释的不同方式。第三是史料的运用,主要是能够从史料中获得证据,并形成史料的可靠性和价值判断。根据此目标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不仅列举史料,而且为相互印证或对比,往往列举数份观点相似或相冲突的史料,让学生来分析辨别史料的真实可靠性并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历史真象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的近年来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也把“探究式学式、合作学习”作为突破口,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的反映了历史课程改革的这一趋势。
七、加强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联系,体现综合化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原则与模式
[作者简介]周学兰(1964-),女,重庆人,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经济与法学。(海南海口571158)曹勋(1982-),男,湖北荆门人,荆楚理工学院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湖北荆门44800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083-02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了“教师教育”的概念,并指出“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必须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教师的职业教育、入职教育和职后教育三个阶段全局考虑,要整体设计,体现对教师的教育是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由此,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师教育质量的高层次化、师资培养制度的多元化和教师教育过程的终身化成为当代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的热点。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发展迅速而高校体育教育却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积极建立政策保障、经济支持、制度建立为一体的体育教师职后培养模式,实现高校体育教师个体发展与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共同进步。
一、加强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养的必要性(一)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新一轮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号角响彻大地,关于体育师资培养、教学模式、指导思想、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涉及体育教育的各个层面,例如由学生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体育教师、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的“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这种新的上课模式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习惯、知识储备、教学方式等来说都是个全新的挑战,同时新的课程评价模式和课程结构也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型。这些变化必然要求教师投入到新的学习征程中。
(二)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职业工作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与专长成为教师,乃至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各个高校喊出服务地方经济口号,发展特色专业的今天,与特色专业配套的体育教育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新增设的特殊教育专业、老年服务专业等,对这些专业的学生开展体育教育,教师除了要传授专业的知识与道德外,还需要让这些将来从事特殊教育或者从事老年人服务的学生习得特殊体育心理学和生理学知识,特殊体育学生的教育评估和锻炼知识,老年体育锻炼、保健与康复知识等等。这是在对体育教师传统专业分工基础上提出的更为专业的要求,目前也只能靠体育教师职后培养方式慢慢解决。
(三)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要求
加强教师的职后教育或者做好教师的终身教育工作是各国教育的大趋势。从国际教育改革的现状来看,世界各国都把教育改革的焦点聚集于提高师资水平上,对教师进行职后教育已成为各国的共识。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主要是以专业的职业教育为主,教师的职后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学历补偿教育。这样的职后教育尽管层次较高、培训制度与激励和保障机制较为完善,却因忽视了教师的专长与爱好,导致执行力不够,职后教育的效果不好。因此,在当今全球教师职后教育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加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迫在眉睫。
二、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原则
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要能使教师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统一,专业知识与相邻学科知识相统一,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相统一,以此适应教学需要,提高其专业能力。针对性和实践性是职后教育培训最重要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高校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设置,还是教学方式的选择,都要针对培训教师的实际需求、知识基础和岗位要求来确定。职后教育应能比传统教育能更加体现每个人的个性发展,因此职后教育培训中应以学科和技术发展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或者某交叉学科为重点。一切从教师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按需施教、学以致用,讲求的是直接有效地为教师的教学服务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内容和方式,不需要过分强调知识的连续性与系统性。
如在全纳教育提出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的全球背景下,高校中那些特殊的学生将会越来越多,也不应对他们关闭体育课堂的大门,体育资源教师的职后培养就成为一个较为重大的课题。对这些教师进行职后教育,主要是针对特色学生这一群体,深化体育资源教师的专业化内涵,学习的专业知识包括特殊体育心理学知识、特殊体育生理学知识、特殊体育学生的教学评估知识、特殊体育学生的体育锻炼知识等。需要拓展的专业能力包括:能诊断特殊需要学生身体障碍的程度;能机智、果断运用各种方法解决各种特殊情况;能设计个别化教育计划方案,应用特别的教学方法和行为指导策略,进行个别化教育;能对体育锻炼过程中有特殊需要学生的心理、情绪问题进行辅导;能与专业机构联系,及时解决资源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等等。
(二)实效性原则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综合化;综合性学习
当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边缘化、综合化的趋势,知识的整合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潮流。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诸如环境、能源、人口、健康等问题都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才能得以解决。这些现象反映到教育领域,就必然要求现代课程及其内容体现综合化的特点,以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形成较完备的知识体系。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l0年来,课程综合化已成为世界各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热点问题。语文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向综合化的方向迈进。
如果说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是语文课程走向整合的时代背景的话,那么,语文课程自身的综合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特点则是其趋向综合化的内在要求。
一、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首先,课文课程的内容是综合的: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上至宏观宇宙、下至微观粒子……几乎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尤其是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和基础课程,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必不可少地要包含大量其它学科的知识和信息,哲学的伦理的、美学的、历史的、地理的,甚至物理、化学和天文的。所以,语文课程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跨学科色彩。我们通常要联系其它学科来学语文,借助其它学科的视野、方法和能力来解决语文方面的问题。譬如,运用地理学“气温的垂直差异”原理,就不难理解缘何“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自居易《大林寺桃花》);借助“绘图法”给《失街亭》一文画一幅“街亭之战示意图”,对于理解小说复杂的故事情节来说,无疑会有指津引路的作用。与此同时,语文作为母语通达各个学科,是学习各门课的基础,谁能说数学、物理、化学中没有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机会呢?数理化教科书严谨的行文,对写作说明文是有益的借鉴;在理解数理化题意、撰写实验报告时,语文知识和能力也会大有用场。
其二,语文课程的目标也是综合的。贯穿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而“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课程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就是要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或立足于人的整体发展,即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发展。因此语文课程与教学并不能单纯表现为知识传递和能力建构,即不是片面追求知识与能力目标,而是追求包括知性、感性和社会性在内的“全人”发展目标。据此,语文新课标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并且“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可见,课程目标——语文素养是“三维”一体,不可分割。另外,从课程实施的角度讲,知、情、意、行,听、说、读、写,相互为用,相辅相成,不可呈割裂状态一项一项地培养,须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而后自然地融为整体素质。有一种观点认为,语文素养的这种综合性符合“木桶原理”,即整体素养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语文素养整体水平下降,而使其它方面的长处受到抑制。
总之,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跨学科性以及目标的整体性表明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然如此,语文课就必须遵循自身特点,加强学科内外的整合:注重语文知识的融:贯通和综合运行,密切语义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推进语义素养的整体发展。
二、语文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和表达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印象、思想、感情的,天然地与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当我们理解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时,也决不可以脱离生活,否则就会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境地。语文及语文的理解和运用同生活具有血肉一体般的关系,还决定了语文课程只有与生活融合,才能发挥语文的特点,“才能生动活泼,学得又快又好”,否则,就会“枯燥乏味,劳而寡效”。
语文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作为母语教育课程,语文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仅包括课堂上听、说、渎、写以及学生的吟诵品味,而且还包括课外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无怪乎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语文。”语文课程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尽可能地拓展语文实践的时空,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实际应用能。
课程综合化的本义是指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知识之间)的整合。近年来人们又认识到,课程综合化除了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还要强调认知和情意共同发展,以及书本学习同社会生活和实践相结合等,从而拓展了课程综合化的内涵。据此,我们认为发挥语文教育自身的优势,加强与生活和实践相结合,也是语文课程综合化的题中之义。面向学牛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学语文将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走向。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课程综合化的世界性趋势,还是从语文自身的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来看,加强整合走综合化道路,当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应然之举。
然而,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在这个方面做得很不够,如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少与其它学科的交融整合,甚至是“老死不相往来”;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了语文实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牛禁锢在书本上、教室里,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等等。语文课程的这种自我封闭、缺乏整合的弊端,严重地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并使其难以发挥出牛机和活力以及应有的育人功能。由此看来,加快课程综合化进程也址义学科现状的必然要求和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