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直接融资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00年以来,在保持融资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的融资结构也呈现出不断优化的态势。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中,人民币新增贷款占比较2002年下降36.3个百分点;企业债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融资占比分别较2002年上升6.8和1.1个百分点。在关注全国融资总量变化趋势和规律的同时,研究区域融资结构的运行规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4年以来《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提供的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表为基础数据,研究2000年至2010年11年间东中西三大区域融资结构的变化。
一、十年来中国区域融资结构变化态势
(一)三大区域直接融资量不断上升
2010年东中西部直接融资量 分别为19555.18亿元、4225.23亿元和2503.58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15.2倍、10.9倍和14.4倍。直接融资量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十五”期间,东部地区年均融资量为1304.37亿元,中西部地区年均融资量分别为244.60亿元和139.76亿元;“十一五”期间,东中西部地区年平均融资量分别为12637.00亿元、2237.85亿元和1220.05亿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9.7倍、9.1倍和8.7倍。
(二)直接融资中债券融资发展迅猛
债券融资量在“十一五”期间大幅上涨,呈现超越股票融资之势。东部地区在2000年到2004年间股票融资额一直高于债券,从2005年开始债券融资额开始大幅上升,2010年东部地区债券融资量高于股票4431.77亿元。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趋势类似,2010年,中西部地区债券融资量比股票融资量分别高827.93亿元和523.75亿元。
(三)债券和股票融资占直接融资比重不断调整和优化
从直接融资结构看,2001年至2006年,西部地区债券融资占直接融资比例一直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2007年至2010年,西部地区债券融资占比逐渐下降,股票融资占比不断上升,到2010年三大区域直接融资中债券和股票占比逐渐接近,债券约占六成,股票约占四成。
二、中国区域融资结构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间接融资占主导的地位仍然显著
2000年至2004年,东中西三大区域贷款占融资总量比重总体上升,比重在90%至95%左右,从2005年起贷款比重开始下降,东部下降幅度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2004年至2010年,贷款占融资量比重从高到低分别为西部、中部和东部,2010年该项比重西部地区为84.2%,中部地区82.4%,东部地区为77.6%。
(二)区域间直接融资量差距明显
十年来三大区域直接融资量基本呈现逐年上涨的态势,在2005年之前三大区域之间差距不大,从2005年开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2000年东部地区直接融资量是中西部地区之和的2.30倍,在2005年达到十年间最高水平为6.56倍,2007年至2009年该数值一直维持在4倍以上,直到2010年才降为2.91倍。
(三)东部地区直接融资占比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量比重在2004年以后明显上升。2000年至2004年间,三大区域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量之比差异均在10%上下波动,东部地区直接融资占比并不占优。从2005年开始,东部地区直接融资优势显现,到2010年东部地区直接融资比重分别高于中西部4.8和6.6个百分点。
三、进一步完善区域融资结构的政策建议
(一)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
中西部地区应着力提高企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以达到在金融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的门槛。政府应大力优化企业良性发展的政策环境,企业应不断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壮大自身实力。
(二)充分发挥集合票据和集合债券功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集合票据和集合债券面向中小企业和经济发展较为薄弱的区域,可以实现将规模较小的企业联合起来在金融市场发行债券筹资的目的,各地应通过第三方担保、信用增级等方式帮助当地企业获得发行资格。
(三)制定提高中西部直接融资比重的政策,推动中西部地区融资结构改善
应制定更为行之有效的区域发展规划,尤其要明确支持中西部地区提高直接融资规模。成立专门立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筹资主体,授权其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支持中西部落后地区和薄弱环节的集合票据或集合债券,并且建立透明化的运作机制以控制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绍兴市中心支行课题组,何起东. 关于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几个问题的研究[J]. 浙江金融,2011 (7).
[2]盛松成. 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理论基础与国际经验[J]. 中国金融,2011 (8).
[3]尹继志. 社会融资总量与金融宏观调控新目标[J]. 上海金融,2011 (9).
[4]岑树田. 广西区域融资结构问题研究[J]. 当代广西,2008 (22).
中国央行2011年引入了新的货币政策调控中介目标,即“社会融资总量”,本刊曾对此进行专题报道。3月7日,央行网站发文阐述了这一新调控目标。社会融资总量能更全面地反映实体经济融资规模,但作为一个全新的经济指标,其是否能担当货币调控的中介目标,在报道发出后,也出现多种不同的质疑声音。特此刊出以供探讨。
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或称中介目标,只能是调节货币投放总量和投放节奏。因此,正确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必须准确把握货币投放渠道和货币总量的控制标准,必须增强货币调控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明确货币投放渠道与社会融资渠道的不同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融资渠道中准确区分出和把握好货币投放渠道,才能有效地实施货币投放控制。
货币有多种投放渠道,中央银行印制并投入到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只是货币总量中所谓的“流通中现金”,在整个社会货币总量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当今社会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一、中央银行或者其指定的发钞银行收购储备物资而投放货币;二、中央银行直接对政府提供透支或购买政府债券,或者直接购买企业股票、债券、票据等;三、商业银行等贷款类金融机构对政府、企业等非金融机构类筹资人提供的间接融资,最典型的就是银行贷款。各国货币投放中,贷款都是最主要的渠道。
当然,从增加货币投放的角度看,只看到银行贷款还是不够的,还应该包括银行金融直接购买的非银行机构发行的股票、债券等,以及非银行类贷款机构提供的贷款或间接融资。所以,央行在控制货币投放时,只盯住贷款是不够的。还应该将所有提供间接融资,甚至包括银行假借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代客理财等方式发放的贷款,都应纳入货币投放的统计和监控范围。因此,也可以考虑在监管上将间接融资统一命名为“广义贷款”。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货币的投放渠道与社会的融资渠道并不完全相同,货币投放渠道只是社会融资渠道的一部分。其中,按照投、融资双方是否直接转让货币所有权、是否增加社会货币总量区分,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由于只会转移货币所有权和购买力,而不会增加新的货币购买力,社会货币总量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并不属于货币投放渠道,不应纳入货币投放监控的范围。
而社会货币总量应该包括流通中现金及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第三方支付公司等)吸收的社会存款总额。纳入货币政策调控的社会货币总量,应该是最广义的货币总量。
考虑到间接融资可以创造货币的特性,为避免货币虚增,有必要将贷款以及其他类似贷款的投放总量,即广义贷款总量控制在社会净存款(广义货币总量-广义贷款总量)的100%的水平,或者将广义贷款总量控制在广义货币总量的50%。这也就应该是货币总量控制的一般标准。
当然,在刺激经济增长、缓解通货紧缩时,这一比例可以适当提高;在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经济增长时,这一比例可以适当降低。但长期来看总体上应维持在一般的控制水平。从这一标准看,现在中国监管部门确定的商业银行75%的贷存比高限已经偏高了。
如前所述,货币总量控制的一般标准是广义贷款总量控制的社会货币总量的50%上下。由于随着金融的发展,间接融资的渠道或方式也在不断丰富,现在仅仅控制银行贷款已经不够了,还需要把各种间接融资渠道都纳入控制范围。这就需要对现有的融资方式进行认真的梳理,把各种实际上属于间接融资的货币投放都要甄别出来,纳入广义贷款投放监控范围。
在实施货币总量控制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不能忽视而需要调控的,就是货币储备物的规模。目前,在中国最典型的就是外汇储备的调整。从独立的货币政策角度看,货币储备物并非越多越好。因为购入的货币储备物越多,投放的货币就越多。
这部分货币投放会转化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的存款,而存款又会为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提供支持,进一步扩大货币投放。
在目前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完全应该严格控制新增外汇收购,控制外币占款和相应货币投放的增长。同时,应进一步放宽企业和居民购买外汇和使用外汇的限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走出去”,扩大国内外汇需求。
要严格控制境内外汇贷款的发放,推动企业和个人向国家购买外汇,尽可能减少国家外汇储备;应该尽快推动人民币实行完全可兑换,从而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扩大海外人民币购买当地货币的市场需求,进而压低人民币汇率,抑制热钱流入,控制乃至压缩中国外汇储备和汇率损失规模。
动用外汇储备,支持国家大量进口国内需要的商品或物资,扩大市场供应,打压过快上涨的物价,并压缩外汇储备,回笼过多的货币,真正发挥货币储备物平抑币值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债券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资产结构
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出发,建设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市场体系,是中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中国金融法规日趋完善,金融资产规模逐年扩大,金融机构更为丰富多样,整个金融市场实现了平稳、规范的较快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中国金融市场也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整体金融风险隐患较大、金融机构违规欺诈行为时有发生,等等。作为中国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本市场,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自身发展不平衡、债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其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如何稳步发展债券市场,优化金融资产结构,推进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现有金融资产结构加大了经济运行的社会成本
(一)中国现有金融资产的结构特征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有了一定发展,但直接金融发展较慢、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资金的局面没有大的改观。当前,我国金融资产结构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直接融资发展缓慢。从国内金融市场整体融资结构来看,2003年国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规模约为3万亿元,占融资总量的85%,而同期股票、国债、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新增规模为5340亿元,只占融资总量的15%。可以看到间接融资占有绝对比重,融资结构严重失衡。二是直接融资中政府债券比重过高,政府支配了过多的资源。从国内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结构来看,2003年直接融资发行量为12515亿元,其中国债发行6280亿元(占比50.2%),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发行4520亿元(占比36.1%),股票发行1357亿元(占比10.8%),企业债券发行量358亿元(占比2.9%)。企业直接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融到的资金仅占13.7%,而政府融资占86.3%,政府拥有过多的资金支配权。
(二)中国直接金融发展的落后加大了经济运行的社会成本
中国直接金融的发展相对落后,突出表现在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缺乏,直接融资能力差,并导致直接融资比重低。这就造成一方面大量社会闲置资金缺乏直接投资渠道,投资者无法根据不同风险偏好自由选择投资对象,另一方面企业难以根据市场资金与产品供求变化,选择有利融资策略降低融资成本,并及时调整生产规模与结构。
在以商业银行为主导、间接金融占绝对比重的金融市场体系中,企业缺乏适应市场变化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就会导致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本基本由银行和政府承担,造成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大量增加和各级政府财政负担的不断加重。把市场经济发展中应由市场主体承担的风险集中到银行和政府,加大了经济运行的社会成本。
二、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是优化金融资产结构的突破口
(一)推动直接金融的发展需要推进债券市场发展
稳步推动直接金融的发展,可以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措施。市场经济国家的直接融资市场以固定收益工具为主,一般占市场份额的2/3,权益类工具一般只占1/3.在固定收益工具中公司债又是主体,其他为公共债和机构债。而在中国,固定收益工具品种单调,公共债只有中央政府的债券,公众没有机构债的概念,在公司债中公众对项目债和为企业生产经营而发行的债券也没有明确概念区分①。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企业债券的兑付风险之后,发改委审批的企业债券基本上是项目债券,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发债受到很大制约,这导致企业发债融资与股票融资之间的发展很不协调。截至2004年11月底,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筹资1273亿元,通过债券融资245亿元,企业债券融资仅为股票融资规模的五分之一。在股票市场一些深层次矛盾一时难以有效克服的情况下,在财政政策从积极趋向稳健的情况下,稳步推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变得更为迫切,也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有利于适当分散全社会融资风险的集中程度,减轻银行业的融资压力,也有利于优化金融资产结构,改善信用环境,培育商业信用。
(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需要推进债券市场发展
在经济转型时期,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往往面临新旧体制交叉所带来的某些特殊风险。特别是在以股票融资为主要形式的资本市场上,企业融资不具备还本付息的硬性约束,或多或少地具有重筹集资本、轻资金运用的特点,外部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很难真正构成企业经营者的有效约束。商业银行虽然可以做到相对更直接地监控企业现金流,并对企业实施有效的债权约束,但考虑到当前的金融生态环境,企业拖欠银行债务的种种行为依然存在。且随着社会融资功能日益向银行体系集中,银行的安全性必然成为全社会经济安全的核心因素,企业向银行转嫁风险、银行向政府转嫁责任的行为将不可避免。因此,无论是现有的股票融资还是银行信贷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制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现状,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相应集中了治理结构薄弱所造成的体制性风险。
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是完善当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必要手段。第一,债券受偿顺序优先于股权,且具有还本付息的硬性约束,客观上可以强化外部投资者对发债企业的约束,也有利于向公众提供多样化的金融工具。第二,银行体系的融资风险有望进一步向全社会分散,同时还能够通过信息披露、市场监督等手段全面降低企业冒险性投资行为,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第三,债券市场可以真正推动利率市场化,形成完善的风险定价机制,对企业融资行为构成正向激励。在债券市场上,不同规模、所处不同行业、盈利前景各异的企业应该被赋予不同的融资成本,由此形成真正的优胜劣汰。
(三)金融资产选择多元化需要推进债券市场发展
尽管当前以间接金融为主的金融资产结构客观上加大了经济运行的社会成本,但是结合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金融发展看,公众的金融资产选择模式是值得的。储蓄存款和国债等低风险金融资产仍然是大多数社会公众的首要资产选择对象,这反映了在经济转型时期,公众对固定收益、风险锁定的金融资产具有更强的偏好,由此推动了银行体系的资产一负债规模持续膨胀。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一方面将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金融资产选择,细分风险一收益组合,另一方面又适应了公众对固定收益证券的需要,以此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
三、体制、技术和监管是稳步发展债券市场的三大支柱
(一)建立真正的市场制度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制度要求
1.稳步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该明确风险承担责任。
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是金融风险的集中与分散,债券和股票一样都是企业直接融资的工具,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投资人通过购买债券投资于企业,有权按照约定期限取得利息和收回本金,同时也应承担企业违约欠债的风险。不过我国有关法规的并未体现这一重要原则。如1987年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在很大程度上将企业债券视同国家控制的资源进行管理,没有明确投资人应承担风险,反而强调了债券持有人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不承担责任。1993年《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保留了相应条款,同样没有明确投资人要承担企业信用风险的责任。现行企业债券发行管理更是强制要求担保,且多由国有银行担保,这不仅抹杀了企业债券不同信用等级的本质特性,也将市场风险转嫁给了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因此,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该对现有的企业债券管理规章进行修订,明确企业债券投资人的风险承担责任,并取消强制性担保。
2.稳步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该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
市场的发展与规范需要机构投资者。企业债券投资需要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工作,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与承担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债券价格波动相对较小,只有大额交易才能有效降低成本。企业债券投资的这些特点都表明,具有较强市场风险识别和风险承担能力的机构投资者是企业债券的理想投资主体。因此,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该大力培育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养老基金、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市场风险。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保险、基金等集合型投资工具间接投资于企业债券。
3.稳步债券市场应该吸取经验教训。
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需要以往在市场管理与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才能对症下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相对缓慢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政府行政干预严重。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信贷资金实行规模管理的情况下,对企业发债也实行了规模管理。规模管理下的审批制使企业债券成为地方政府支持地方发展和补充贷款规模不足的工具,造成在低效益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下企业债券的违约风险大大增加;企业债券清偿时,部分地方政府又强令当地银行等机构代为偿付,留下大量后遗症。二是以个人为主的投资者群体与债券风险等级不匹配。长期以来,企业债券投资人一直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我国企业债券也主要面向中小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发行。这类投资者缺乏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意识,一旦发债企业发生违约不能按期偿付,这些投资者往往会要求政府或金融机构承担责任与损失,形成沉重财政负担和大量不良金融资产。三是缺乏健全的企业债券评级和信息披露制度。在我国现有企业债券市场中,债券发行的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资人的风险意识淡薄使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形同虚设,这既不利于市场信用基础的建设,也不利于在优胜劣汰中培育合格的评级机构。此外,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也没有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
由于没有正确地总结历史的教训,在后来的企业债管理中实行了更加严格的发行管制。由于担心企业债券违约可能给稳定带来隐患,现行企业债券发行管理以零风险为目标。为保证到期本息兑付,管理部门对发行人资质、发行额度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强制要求担保,这样使得只有极少数资质好、且并不缺乏资金来源渠道的大型国有企业才能发行债券,而大量一般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二)培育中介组织,完善交易手段,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内在技术要求
1.引进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技术,培育信用评级机构。
债券市场发展的首要技术因素是风险定价,定价的基本前提是信用和风险评级。根据国际先进经验,具有公信力的信用评级制度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基础,信用评级结果成为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市场需求是市场供给的催化剂,只有在企业能够真正自主发行债券、同时投资人自己承担风险的市场环境中,才能产生对债券信用评级的真实需求,使债券信用评级发挥其评价优劣、揭示风险的指标性作用,也才能让信用评级机构珍惜信誉,在相互竞争中不断改进与提高。
2.顺应企业债券交易需求,完善市场交易技术。
在金融产品的交易中,主要存在撮合式交易和询价式交易两种交易方式。一般来讲,小额交易和交易要素简单明了的金融产品适合运用场内集中竞价、自动撮合的撮合式交易,而大宗交易和交易要素相对复杂的金融产品适用于场外询价、逐笔成交的询价式交易。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既有交易所债券市场所采用的撮合式交易,也有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询价式交易。企业债券涉及的交易要素较为复杂,对投资者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是适合机构投资人和大宗交易的金融产品;根据国际发达市场经验,包括企业债券在内的债券发行与交易,95%以上都是在场外市场完成的。让企业债券发行人和投资人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市场发行债券及进行交易,是稳步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最好选择。
在实现市场主体自由选择发行市场和交易方式的基础上,监管部门还应完善市场管理,逐渐放松对企业债券市场的管制,建立有效的市场激励与约束机制,以保证资金自由流动、市场竞争充分、透明度高。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其他参与主体的作用,保证市场透明度,除建立有效的债券发行信用评级制度之外,还应该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其中信息披露制度应该明确规定信息披露的、标准、程序、频率及严格的违规处罚措施。
3.完善债券托管和结算服务,提高债券交易效率。
债券是由投资人自担风险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与中介机构只提供中介服务,因而必须对债券和客户资金实现严格的第三方托管。目前的债券托管方式和客户资金的托管方式,不能从技术上保证客户资产和资金不被挪用,必须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市场参与主体对交易结算方式的不同需求导致了对应交易结算系统的差异,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同时存在,并在两家登记公司之间建立便捷高效的转托管制度,能够满足市场发展需要,促进适度竞争,提高服务效率。登记结算公司现有的席位托管制,存在着客户债券与资金可能被挪用的风险,应将其改革为客户托管制,并完善制度堵住漏洞,这样既能提高债券转托管的效率,又更有利于客户对发行、交易场所的选择。
(三)加强监管协调,实行功能监管,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外部保障
1.完善现有债券监管体制,实现功能监管。
中国债券市场目前由多个机构分别管理。国债发行由财政部管理,企业债券发行由发改委管理,金融债券发行由人民银行管理,在交易所上市的债券交易由证监会监管,在银行间市场上市的债券交易由人民银行监管。由于监管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调存在,导致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形成多重监管,造成监管效率较低,了整个债券市场的发展。
要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应该明确债券市场监管以功能监管为主,债券市场运行规则的制定、市场准人和市场日常监管由相应的市场监管部门负责,避免出现多重监管或监管盲区。要实现功能监管,应该转变监管理念,调整监管定位。监管部门应该有如下定位:一是制订债券发行、交易规则;二是完善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制度,制订信息披露标准,并对信息披露进行监督,对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不充分的行为予以惩处。
在此前提下,取消对发行主体资格、发行额度和发行利率的限制,把企业债能否发行、发行多少的决定权交给市场,并对企业债券发行实行真正的核准制,并尽快实现注册发行管理。
2.建立监管协调机制,提高监管效率。
为了提高监管效率,促进企业债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应该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加强市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实现监管协调机制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协调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统一监管理念。各种规则的制定和履行监管职能的出发点是尊重投资人、筹资人的自主权,保证信息的充分披露,保证交易的公开、公正、公平,让投资人承担风险。 统一制定规则。在发行市场应按照公共债、公司债、机构债和外国债分别制定发行规则;在交易市场不能按发行主体,而只能以交易方式制定共同的规则,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的统一和效率;各种规则的制定必须有对违规者的严厉处罚,否则规则难以被遵守;对市场的管理应以自律为主;监管者的职能是检查市场主体行为的合规性和对违规者依法惩处。
相关信息共享。在监管职能分散的框架下,信息共享是提高市场监管效率的唯一办法。
在做到统一监管理念、统一发行与交易规则后,整合监管职能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目前,我国主要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对16个行业,结合行业特点进行划分,具体划分为中型、小型和微型。具体划分标准如对于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三季度末,我国约有中小企业420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8%,经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460万户个体、私营企业达3800万户。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总额的60%,上缴的税收已经超过总额的一半,提供了全国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依旧是个很严峻的问题。
1.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其贷款的特点也正好表明为“要得急、频率高、数量少”。再加上中小企业可抵押的资产的限制,对于银行而言,每笔贷款资金量的大小都要履行复杂的审批发放程序。进而导致果银行的贷款成本和费用上升,给大企业贷款是“批发”,给中小企业贷款是“零售”,没有规模经济性。银行从节约经营成本和降低费用的“经济性”出发,不愿给予中小企业融资支持。
2.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大。
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正规的财务制度,缺乏信用观念。有的企业甚至逃避银行债务,导致银行贷款风险大。各大银行为保证贷款安全而采取瞄准大型企业的做法,实际上造成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企业自身的内部原因,也有企业外部的原因,本文主要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
1.中小企业很难得到政府对大企业一样的融资支持。
我国政府的政策一直倾向于是向国有大型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有强大的国家信誉作后盾,因此即使这些企业的经营业绩不佳,商业银行把钱贷给这些企业是有保障的。
2.缺乏关于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面的制度和法律。
我国当前某些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不适用,如《贷款通则》、《担保法》等法律规定的有关企业抵押担保要求,是多数中小企业很难达到的。
3.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存在着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现象。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参差不齐,银行等金融机构很难充分了解贷款企业的真实情况,为了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银行一般采取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即要求比大企业更高的利率或其他较苛刻的条件,甚至拒绝提供贷款。
4.中小企业现代管理理念缺乏、融资途径单一化。
经营管理能力不强、抵抗风险能力较弱、负债率水平偏高等问题,使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破产风险,再加上融资途径单一化,没有创新意识,这都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向严重化发展。
四、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概况
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起源较早,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对其支持与引导。如美国1958年设立小企业管理局并确立为“永久性联邦机构”,引导和监督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投放资金。除此之外,美国还创立并完善纳斯达克小资本市场和OTCBB等场外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平台。日本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其更倾向于行政手段为主导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通过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与引导,其中国民生活融资公库、中小企业融资公库和商工合作社中央金库,三公库合称为“政策性中小企业融资三机构”。然而,单一的行政手段并不能很好的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日本建有多层次的直接融资体系,直接融资渠道非常畅通。
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方式主要有信用担保、设立风险投资公司等。如美国小企业管理局通过统一的授信流程和决策模型为中小企业提供80%的贷款担保。而日本则有完善的双层信用担保体系,该体系由“信用担保协会”和“信用担保公库”构成。
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较为完善。但随着世界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以及创新的可能。
五、政策和建议
1.完善信用评级体系。
由于信息不对称、信用信息缺乏,中小企业信用问题比较严重。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和中小企业信用差等密切相关。经济市场化的趋势要求信用评级机构实现独立,与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保持并列,这样可以使各机构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了促使信用评级体系更快更好的建立,可以强化企业信用奖惩机制,建立中小企业的征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短期内政府可以采取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来引导中小企业树立信用观念。
2.进行金融产品创新。
我国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主要是银行贷款和不动产抵押,从国外融资业的发展和我国现状看,动产融资可以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尝试,主要包括:金融租赁、存货融资、应收货款融资、仓单抵押融资、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等。另外还可以改进一些贷款方式,比如:信用额度贷款、循环额度贷款和承诺贷款等。这就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频率高、融资规模小的问题,同时也便于银行提高贷款效率。
3.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差别化资源配置。
中小企业贷款具有时间要求快、频率高、金额小、风险高的特点,并且一般可以接受一个比较高的资本成本。根据中小企业成长周期可以将中小企业分为初创型、成长型、成熟型和衰退型四个发展阶段,因此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银行应该积极地制定相应的风险定价,销售不同的产品以及服务。
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融资难”已严重制约了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究其根源,既有中小科技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银行管理方面的原因,更有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
1内部原因。(1)担保能力弱;(2)信用度不高;(3)缺乏财务管理人才。
2外部原因。(1)所有制和规模障碍。中小企业是一个规模形态的概念,我国的中小企业既包括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还有大量的民营企业,而传统方法是以所有制性质来划分企业类型,造成银行和企业所有制关系的“不兼容”,因此,国有银行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限制严格,信贷员对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损失所承受的压力要比国有企业大,从主观上影响了非公有制企业信贷市场的开拓;(2)缺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专门金融机构。随着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前车之鉴,所有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都以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为原则从事经营活动。对于银行而言,中小企业要求的每笔贷款相对大企业来说较小,但每笔贷款的发放程序,审批环节大致相同,从而使银行发放贷款的单位成本和监督费用上升;(3)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还不健全。在国外,风险投资资本市场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但在我国,由于风险投资刚刚起步,总体规模偏小,加上风险投资机制尚不完善,还远远不能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需求。直接融资渠道堵塞导致不少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得不采用非正规渠道来融资,如民间借贷、私募股本等。
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途径首先是中小科技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经营素质和信誉,靠自己的努力和诚信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公平竞争。但从根本上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进行金融机制和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未建立中小科技企业正常资金融通体系和渠道,完善我国政府的资金扶持政策体系,提出如下对策。
1政府部门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1)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体系。对中小科技企业扶持,应尽快制定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法律,使中小企业的各种融资渠道都有法可依,例如我国关于中小企业私募融资的法规就一直不明确,这就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它可以引导中小企业投资的方向,保障私人投资权益,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2)政策上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政府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所采取的各种金融支持政策和手段,帮助我国中小企业摆脱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国家应该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根据我们的国情,设立相关部门,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
2创建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科技型中小企业外部环境虽然不能为自身所左右,但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知道,良好的融资环境对在融资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的帮助是巨大的。具体来说创建良好的融资环境要求做好以下几点:(1)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途径。可以采取发展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大力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等措施;(2)发展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途径。目前,我国企业的外源融资结构仍不尽合理。因此,构建直接融资体系对满足中小企业的长期性资金需要,调整改善资金来源结构,进一步发展完善债券融资市场,发展完善股权融资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