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实践观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课程改革已经为小学科学教育指明了方向:加强科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培养小学生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获得利用科学知识对大自然进行探求与认知的本领,从而实现学科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有效转化。在具体教学中,应如何实现小学科学的生活化、实用化和社会化,赋予小学科学新的时代特征和生活活力呢?
一、从生活实践中彰显科学理论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更多地是来自于对生活的体验,而科学知识本身与生活、与自然界、与社会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科学教学就是让小学生一方面通过对科学的认知,提高生活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与习惯;另一方面运用科学进行生活实践,感知科学强烈的生命力与吸引力,并进入到一种对科学主动探求的状态。
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如果小学生感受不到抽象的科学知识与熟悉的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就会失去对科学进行主动探究的兴趣,无法形成有力的学习动机。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注重挖掘科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连接点”,将学生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生活现象为切入点,营造“生活化”科学气氛,创建“生活化”科学场景,唤醒小学生对科学的渴望,调动他们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在“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中,小学生对米饭很熟悉,但对淀粉印象比较模糊,因此无法将这三种物质联系起来。在讲解之前我分别将饼干、面包、苹果和马铃薯这些很常见的食物放在讲台上,让学生们先找一找“淀粉的踪迹”,然后我再将碘酒拿出来,提问:如果将碘酒滴在这些食物上,都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会变黑;有的说,不会有变化……为了验证自己的说法,我让学生们纷纷上台进行实验,当他们看到食物的不同变化时,都感到有趣和不解,对答案充满着期待,这时我告诉他们,引起食物变化的“罪魁祸首”就是淀粉。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中充分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二、将科学理论运用到生活实践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目的都是学以致用。小学科学就是让小学生学会用科学的头脑去看待生活现象,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用科学的魅力与力量去创造生活,从中获得进行科学探索的快乐,并建立爱科学、用科学的学习情感。
(1)注重课外活动的科学实践。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导致了很多科学活动都不能现场开展,因此,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科学理论运用到课外生活实践中去。利用《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让学生观察食品包装,获取有关食物的信息,理解保质期、配料表的信息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信息对食物进行适当选择。鼓励学生去超市买一到两种食物,运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进行选购,并将食物的包装完整的带到课堂上来,进行调查、讨论与交流。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们如何健康地饮食进行指导,就达到了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来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样一种目的,进而影响和改善孩子们的行为,使科学与生活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生活中真实的食物联系,而不只是教科书和投影仪上的图片教学;让他们对生态环境有更深、更真切的了解,激发他们热爱自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2)注重日常生活的科学实践。关注日常生活是进行科学学习的重要手段。法朗士曾说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小学生的好奇心就表现在对某种事物所产生的兴趣上,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科学实践,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科学现象也会让小学生感到有趣:五颜六色的肥皂泡、调节台灯的小开关、现代化的电器产品、照相机、摄像机的方法原理,都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科学知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发现”和“小发明”都让小学生在观察与操作过程中,体会到科学创造的乐趣,获得科学实践的情感体验。
一、实验概况
实验名称:《细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1. 前言
生态学家常常会研究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物种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相互影响不同,如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无影响;或者对双方都有利等。细菌常常与其他生物关系密切,比如根瘤菌,可侵染豆科植物的根部并影响植物的根系生长。在本实验中,你将通过对照试验来研究根瘤菌是否影响豆科植物的生长。
2. 问题
根瘤菌对植株的生长影响如何?
3. 实验前讨论
实验前,先把整个实验设计阅读一遍,然后与实验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下列问题:(1)提出你们将要进行实验验证的假设。(2)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3)对照试验如何设置?对照试验的作用是什么?(4)实验中为什么要添加空白对照组?(5)为什么每组中添加的水量要一致?
4. 实验材料
2个无菌的5英寸塑料盆、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豆科植物的种子、园艺蛭石(少灰尘)或珍珠岩、根瘤菌、保鲜膜、植物用荧光灯管、无氮营养液、米尺、实验室天平。
安全警示:处理微生物过程应听从老师的提示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接触种子、植株或泥土后应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洗双手。按课本第8页中有关安全标示的要求在实验步骤中的相应位置标注相应安全标示,并知悉该标示的含义。
5. 实验步骤
(1)与小组成员在塑料盆上分别标记上“空白组”和“实验组”。
(2)往每个塑料盆中添加等量的蛭石。
(3)按照老师的要求在“空白组”的塑料盆中挖三个大小相似的坑。注意:操作过程中应确保没有其他物质的污染。
(4)在每个小坑中放置一颗种子,然后用蛭石埋上。注意:在处理实验室化学物品和微生物过程中应佩戴橡胶手套。
(5)按上述步骤3,在“实验组”的塑料盆中挖三个大小相似的坑。
(6)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种子进行根瘤菌的接种处理。
(7)在“实验组”的每个坑中分别放入一颗经根瘤菌接种处理的种子。
(8)往每个塑料盆中缓慢添加蒸馏水直至塑料盆底部的排水孔中有水渗出。
(9)用塑料膜把塑料盆包裹好,并放到老师指定的位置。
(10)控制变量:种子萌发后,按照老师的要求给植物浇水。 注意:每盆植物的浇水量应一致。
(11)测量时,小心地把植物连同整个根系取出,小心地抖动植物以把根系上的蛭石抖落。
(12)把植物的根系放在水中小心地揉洗,直至根部完全无土。
(13)测量每株植物的高度(单位:cm)。提示:以靠近根部的茎为起点,测量至植株的顶部。把测量值记录到表1。
(14)用天平称量每株植株的重量(单位:g)。把称量值记录到表2。
(15)仔细观察每株植株的根系并把观察结果填写到表1相应位置。
(16)求每组植物的平均高度和平均重量。【计算】h=h1-h2、h=(h/h2)?100;m=m1-m2、m=(m/m2)?100
注:h:高度差,h1:实验组平均高度,h2:空白组平均高度,h:增加高度百分比;m:质量差,m1:实验组平均质量,m2:空白组平均质量,m:增加质量百分比。
(17)按照老师的指引处理所有的植物材料。离开实验室前用温水和肥皂洗手。
6. 分析与结论
(1)数据分析:实验组与空白组植株的高度与质量是否有差异?相较于空白组,实验组植株的高度与质量增加百分比是多少?你认为影响明显吗?说明理由。
(2)得出结论:实验数据支持你所提出的假设吗?从实验数据中可得出什么结论?说明理由。
(3)观察:实验组的植株根系生长情况与空白组的有差异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
(4)推断: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如何?说明理由。
7. 拓展研究
你的实验结果引发了什么新的问题吗?请设计一个实验以解决这个问题或对本实验做进一步研究。
结合种植豆科植物的最终目的思考:植株的高度与质量与大豆的产量有必然联系吗?如何设计一个实验研究根瘤菌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二、实验简评及其启示
1. 科学实践过程思路清晰,扩展研究激发学生兴趣
本实验与国内实验实践过程设计相一致的是:都有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计划、分析与讨论等环节,体现了科学实践的清晰的思路,也让学生体会到,在科学实践中通过科学方法找到知识的乐趣。不同点是增加了实验的扩展研究,重视了知识的延展性,没有给出既定的目标,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2. 教材侧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
与国内教材在实验设置中给出既定的科学概念不同的是,本实验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科学概念,侧重于让学生自己去寻求习题中答案,培养了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细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中,细菌与植物的关系是三种,即寄生、腐生和共生,本实验侧重的是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共生关系,但是整篇文章中只是在前言中提到了存在三种关系,并没有明确提出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结论完全由学生通过实验才能得出。通过这种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等实验综合素质。
论文关键词:SSK;实验室研究;社会建构论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科学知识社会学代替了默顿的科学社会学,并以其激进的社会建构论知识主张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尽管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目标是要揭示科学知识是社会地建构起来的,但研究进路却是多元的,先后出现了以巴恩斯、布鲁尔为代表的爱丁堡学派和以科林斯、平奇、特拉维斯为代表的巴斯学派的科学争论研究;以拉都尔、伍尔加、谢廷娜为代表的实验室研究;以马尔凯和他的约克小组为代表的文本与话语分析研究。这些都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场点,但实验室研究在这些研究场点中是较少受到批判的一种,且它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社会建构论主张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实现SSK目标的重要途径。鉴于实验室研究在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拟就其研究的基本理论策略、研究方法、主要代表人物及研究进路进行叙述并作简要评价。
一、从传统知识观到社会建构论
科学知识社会学把实验室研究引人其研究范围并作为重要研究场点是与整个科学知识的认识转向有关的,它是传统的知识观和科学标准受到普遍的怀疑和挑战的结果。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自然界的客观描述,科学是由自然界决定的,人只是被动地反映自然;科学知识是被证明为真的命题,是客观的、标准的、具有普遍有效性的,不带有任何主观性和直觉的成分,也与社会因素无关。而科学知识社会学则一反传统的把科学知识看作“自然之镜”的观点,认为原先被认为是纯粹的、客观合理的科学知识实际上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科学更多的是社会建构性的,而不是描述性的。自然在知识的产生及确定其真理性的问题上是无发言权的,正如科林斯所说的:“在科学知识的建构中,自然世界只起很小的作用或不起作用。
1962年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开拓了对科学的社会学研究的新视野,其知识的社会学转向的主要含义说明,知识不再是纯粹真理的载体,而包含了许多社会的因素,对知识的研究必须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科学知识社会学承袭了库恩的社会学研究传统并对其进行激进的解读,把实验室研究提高到一个战略地位,这是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目标纲领分不开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全部工作重心是说明科学知识的认识因素与社会因素的结合,说明在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无不包含着社会方面的成分。为了揭示科学知识的社会构成,打开“既成科学”的黑箱,一些人继承库恩的相对主义认识论,选择案例进行争论研究,认为知识社会学应当公平同等地对待真理与谬误、理性与非理性、成功与失败,这些对立的两方面都应当得到说明,从而认为科学知识是科学共同体谈判和妥协的结果;一些人把文本与话语作为分析单元,更多地采用了符号学、修辞学、解释学和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一些人则走进实验室对科学家的日常生活实践进行人类学方法研究,通过观察科学家做了些什么、怎么做来揭示知识的制造过程。真正能够更好地贯彻SSK社会建构论主张的正是后者,因为科学知识社会学“主要研究科学对象如何在实验室中被生产出来,而不是事实如何被保存于关于自然的科学陈述过程中”。
二、知识的实验室制造
实验室研究是人类学方法(民族志方法)在科学社会学研究中的创造性运用。它最早起源于人们对化学、高等物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神经心理学和野生生态学的观察报告,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社会建构论有着密切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初,一度成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社会建构论的主要研究进路并成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著名亚纲领。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斯华茨在加州大学实验室、加拿大人类学家安德森在费米实验室,最早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运用于“实验室研究”,但他们的工作没有重视实验室的常规实践,没有对科学家的日常生活及交谈进行分析。80年代实验室研究迅猛增长,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人类学领域。其中,拉都尔和伍尔加、谢廷娜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他们用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研究知识哲学和知识社会学的问题,把实验室看作原始部落,对之直接观察和描述,获得丰富的资料,包括笔录、实室论文分析、实验室成员的手稿、通信、谈话、备忘录和其它由实验室科学家们提供的资料。
从1975年10月到1977年8月,拉都尔以陌生人的身份去萨尔克研究所参与观察,并根据调查的资料写成著名的《实验室生活》。在此书中,他描述了实验室内部的分工及操作的流程,描述了科学知识是怎样在实验室内被建构出来的,科学家应该怎样说明这些建构。他把个制造现代文明的新“部落”看成是“文学铭”系统。认为“人类活动是一种铭文的活动,
类历史应当看作是一套碑铭整体”。文学铭写暗示了科学实践主要是一种文学的和解释的劝服活动,科学事实是以书面陈述的形式被建构、传播和评价的。拉都尔和伍尔加认为科学家所研究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由技术人员在实验中得出的经验陈述。科学家就是要劝说论文的读者相信,他的陈述应当被接受为事实。
如何才能使陈述被接受为事实,这就需要进行争论,其“成功与否要取决于该争论场中的人数、观点和立场、作者的个性和他所属的机构,以及论文本身的风格等”。这就是说,自然事实是科学家根据实验制造出来的数据进行争论的结果,实在是争论解决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即事实是科学家进行实验和磋商的结果。
拉都尔和伍尔加非常重视环境在科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环境不是像过去被认为的那样与科学实践是不相干的,环境不但影响对科学事实的建构,而且整个科学就是由环境制作而成的。环境与科学实践是不可分的、一体的。环境决定着科学家的地位、生活、工作、行为及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实验对象、材料来源,从而决定着所生产出的产品,并且环境是不确定的,可变的,有很大的权宜性。
对实验室场点进行研究的另一位著名代表人物是谢廷娜。她于1976年10月至1977年10月对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她通过日常观察、访谈、收集实验室备忘录、论文手稿和相关出版物,积累了丰富的材料。谢廷娜与拉都尔和伍尔加一样,主张对实验室知识生产实践进行研究。在建构主义论题上,她认为,“它把现实的总体看成是装配而成的,现实的齐一性是异质的,现实的光滑外表包裹着一种内在结构。对建构主义者来说,不存在最初的、未加掩饰的事实”。但她更强调科学的复杂性,认为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科学家也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中,因而实验室知识的生产也具有不确定性。
在《知识的制造》这本书中,谢廷娜表述了她的经验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思想。她把实验室比作是生产知识的工厂,认为知识是在实验室中人为地生产出来的。实验室里的一切都人工化了。实验仪器、工具是早已制造好的,实验对象也是经过精心挑选或人工培育出来的,因而产品(知识)也就无涉于自然,完全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她还认为知识的生产过程是决策负荷的,科学实践中包含着选择机制。它贯穿于整个知识生产过程和结果之中。
实验室研究从发生学视角对科学知识的生产进行分析,着重从内部探讨了科学知识形成的实践过程,实现了科学知识社会学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转换。在这种转换中,科学家的主体主动性得以突显,而不是被动地受环境的约束,直观地描述客观外在世界。他们认为实验室研究场点的开辟为打开科学“黑箱”找到了一把新的钥匙。实验室研究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研究者能直接观察到科学家日常实践的微观互动过程,探究科学知识是如何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被具体地生产出来的。从而揭示了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不仅“介入”了自然界,而且也深深地“介入”了社会世界,科学知识本身是一种文化存在而不是被“发现”的自然给定。
三、评价
科学知识社会学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建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在批判传统的科学观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尽管它在所有的研究场点中是较少受到批判的,但它与其它研究场点一样,面临着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其优点和不足,以便为我们找到科学的方法论提供新的思维视角。社会学家通过对实验室的研究发现科学知识的生产是受到社会各利益团体制约的,如政府、工商界、出版界、科学基金组织、慈善机构等。这一点,对批判传统的、与社会因素无关、价值无涉、情感中立的科学观,打破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和科学霸权,有着积极的意义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知识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中必定包含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种因素。如果知识的研究忽视了这些社会的组成部分,就会导致对虚妄的研究。传统的知识观把知识看作是自然的给定,这是一种祛魅的世界观。它排斥了自由、价值,崇尚物质主义、决定论、还原论及虚无主义。这种知识理性的无限扩张及对科学方法的无限信仰,导致了主体对自身历史存在的“自我遗忘”。也就是说,它失去了主体的性质。实际上,知识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个性质。这就是建构论者所主张的,也是其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社会学家通过对实验室的考查发现,实验室“实在”是社会建构的,即实验所需要的一切都是社会建构的。这一视角的切人非常新颖,但问题是这种建构的成分有多大,实验者可以根据需要挑选仪器、对象、原料,这是一个建构过程,但被挑选出来的一切又是否是被建构的呢?即使所有的“实在”的建构性都比较强,那么,必定无疑,实验产品——知识,也是建构的,这样知识的确证无误的程度就要大打折扣了。
因为没有了客观性,所有的知识都是社会建构出来的,也就不存在普遍有效的评判知识的标准,知识也就不存在了。从另一个方面讲,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建构体制,即使它们所使用的仪器、对象、材料,物理环境及人力资源都是一样的,得出的结论也是完全不相同的。按照库恩的“范式”的不可通约性,所有的知识就不具有可比性了,那么知识不就成了谁说了都算、“怎么都行”了吗?可见建构主义者在这一点上走得太远了。
[关键词] 护理实践;伦理问题;困惑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a)-134-01
护士在护理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伦理困惑,它的涉及面很广,可以产生于护患之间、医护之间,以及护士所处的医疗机构之间等。因此,学习和掌握相关的伦理法律知识,可以帮助护士正确认识常见的伦理问题,在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确保自己的执业安全。1953年国际护士协会制订了《国际护士伦理守则》,1988年我国卫生部也颁布了《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它们规范了医务人员在实践中的伦理道德行为,是护理实践活动的指南[1]。
1艾滋病(AIDS)的护理伦理问题
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AIDS患者以来,这一致命性疾病迅速蔓延,席卷全球。我国于1985年也发现首例AIDS患者。据报道,2003年底,我国累计艾滋病感染者已达84万[2],个别地区甚至呈聚集流行趋势。AIDS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已不仅仅是生物学问题,更是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问题,由于此病具有传染性及不可治愈性,导致人们对AIDS极度恐惧和排斥,使其护理工作产生了特殊的伦理学问题。
AIDS患者不仅承受着疾病的折磨,同时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护士应尊重AIDS患者的权利,不得拒绝为其提供服务和护理,要像对待普通患者一样,同时也应做好自身防护工作,保护自己免受感染的危险。同时要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不得把患者的资料泄露出去,也不得与无关人员谈论患者的资料。
在我国,不仅普通人群对AIDS存在“过敏”反应,甚至医生、护士也存在着惧怕和歧视心理,有的医务人员一旦得知患者HIV抗体阳性就拒绝任何治疗,将患者拒之医院门外,这样不仅给患者利益带来损害,也大大增加其他人群受感染的危险。
我国中央政府已制定了《中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其中规定了具体防治措施,并提出了“四免一关怀”政策。
2安乐死中涉及的护理伦理法律问题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发展过程,如何帮助患者坦然、宁静地面对死亡,并最大程度减少患者临终前的痛苦,使患者安详、幸福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刻,是护理工作中面临的又一伦理问题。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现代医学赋予安乐死新的含义为:患不治之症的患者,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本人及亲属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停止救治或用人道的人为方式使其无痛苦地快速死亡,如用药物、撤除呼吸机、停止胃管输入食物及其他救治措施。
安乐死的概念最早是由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的,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安乐死逐渐成为热点问题[3]。它不仅涉及到护理实践问题,还涉及到相关法律的规范,所以在护理实践中,对于安乐死应有严格的条件。首先要有符合安乐死的适应证,如患绝症无法治愈及身心均承受着极大的痛苦折磨;其次患者应当是自主地没有任何外界压力下提出明确的死亡请求,同时还应证明患者是清醒的,精神是正常的,并有本人及家属同意签字,最后的条件便是患者已充分享受过临终关怀的服务,但效果不明显,经主管医生的同意,经会诊审核后方可执行。如何正确实施安乐死,减轻患者痛苦,是护理实践中的一个新课题。
3辅助生殖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使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据世界卫生组织评估,每7对夫妇约有1对夫妇存在生殖障碍,我国不孕症者占已婚夫妇人数的10%,辅助生殖技术的直接效应就是使不育的夫妇实现妊娠生子的愿望,达到传宗接代的目的。但是,也有人认为辅助生殖技术违背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而持反对意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就像一般双刃刀,在造福千万个家庭的同时,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医院为了增加收入,随意扩大适用指征,导致生殖技术滥用的情况。辅助生殖技术含量高,涉及到社会、伦理、道德、法律等问题,必须严格规范。
4人体实验
生物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人类控制和预防疾病、维护和增进健康、拯救和延长生命,是生命科学技术的主体[4]。人体实验是以人体做受试对象,用人为的实验手段有控制的对受试者进行研究和考察的科学实践。从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来看,没有人体实验便没有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医学上的任何一项新成就,其研究实践过程必须要涉及到尸体、活体、个体、群体这一特殊系统。各种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之前,必须在人体进行实验研究,在日益注重以人为本的今天,这无疑又为护理伦理学提出了一个新的困惑,如何正确依据护理伦理学原则实施临床科学实践,推动护理科研领域的发展,是一个摆在科研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尖锐问题[5]。人体实验存在医学价值与社会伦理的矛盾,对一种全新物质,以个体为对象进行实验,必须保证其合理性、合法性。必须保证受试者参加实验是自愿的,必须有本人签名和注明知情同意书,保证进入临床试验时,受试者得到最大权益,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6]。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谭翔.2005年国人最关注的十大健康问题[J].家庭医生,2005,1(1):10.
[3]朱红梅.被动安乐死及其伦理问题[J].医学与社会,2006,7(7):19.
[4]邱祥兴.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道德[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6(5):4.
[5]司马荣.临床工作护理伦理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3):15.
关键词:科学文化;和谐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I25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53-02
1 科学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指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从事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方式,以及由这些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包括形成的制度,规范和风俗习惯的总和。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包括人自身),探索未知的一种实践的和精神活动方式及其成果,构成了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科学文化是最近对人类文化进行研究过程中所思考的一个新概念。通俗的说就是指社会大众对科学的需求和消费现象,是科学的思想意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术,科学实践活动,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等等的大众化。一般我们把科学文化指做知识智力意义上的文化,它首先是一种超越民族、地域的文化,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不断更新进步的泛世界文化。其次它是以自然界为指向、 基于严谨的科学知识、 规范的科学方法、理性的科学思想而形成的文化体系。科学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其对人类发展的真正意义在于科学的广泛普及、技术创新机制的运转,以及科学理性精神在社会整体文化中的高扬。从科学文化的内涵让我们认识到了科学不仅作为一种经济力量有力的推动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它还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有力的推动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全面的科学文化应包括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三个方面。器物层面的科学文化表现为科学的物化成果;制度层面的科学文化表现科学的社会建制;观念层面的科学文化表现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文化学或从文化论的高度来研究科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助于超越狭隘的科学观,树立一种新的科学观,从而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科学的根源 、动力、 目的、 意义和价值。
2 加强科学文化建设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体系的物质利用、能量平衡和资源消耗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工业社会初期,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提高经济和财富的增长来达到社会的发展,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人类日益面临着不平衡发展和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为了能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好的发展,缓解经济发展的压力,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其发展方式和路径上更倾向于“文化”:即人类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的改善、生态的优化、资源的节约利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科学发展之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战略意图。指出: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科学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及思想体系,这是实现我国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尊重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她要求把治国理论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发展的各个方面。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社会的经济要高度的发达,而高科技是经济的高度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科技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加是一种良性的循环模式。因此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在争先恐后地发展高科技,促进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面对当今跨世纪的历史时刻,在国际国内形势处于重大发展变化的历史阶段,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持续发展繁荣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科学作为认识人类,认识世界(包括人自身)探索未知的一种实践的一种实践和精神活动方式及其成果,构成了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科学不仅作为一种经济力量有力的推动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有力推动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通过大力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使科学的思想意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术,科学实践活动,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大众化来促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可以起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双重历史使命。通过科学与社会主义在文化上紧密的结合建造一个社会知识基础和平台来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好转、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全民素质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3 我国加强建设科学文化的紧迫性
在当今社会科学文化的力量已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是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用科学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将科学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既是中国未来的发展大计,同时也是迅速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当务之急。
但由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要实现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达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建设起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以实现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的发达,都将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人们的旧思想,旧习惯也长期落后于社会存在;特别是难以抗拒的大自然的严重天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困扰也是不能摆脱的;同时,由于我们现处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以及我们的社会主义暂时还属于初级阶段,这就从总体上而言,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还不会太高。另外,在科学文化普及的方面,由于我们的许多工作,宣传的方法还主要依靠报纸书刊等,用影视作品来反映科学文化方面的素材少之又少。其思想基点也仅停留在宣传,普及一般科学知识的层面上,科学文化宣传的力度远远低于社会发展的程度。当今封建文化和迷信行为还有发展的趋势也是国民科学素养水平低的一个表现,这也说明了我国社会还缺乏科学的文化氛围。以上的种种原因都说明了目前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社会政府部门和各界人士应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促进科学文化的加速发展。
4 进一步加强科学文化建设的建议
(1)提高13亿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人们谈到科学文化素质就认为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公民的文化素质会自然而然地提高。这种想法对吗?据调查显示,我国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变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是不对称的,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文化素质是不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而自动提高的。由于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当今一些富裕起来的人竟热衷于迷信愚昧活动,反科学,伪科学活动也时有发生,这也跟缺乏科学的世界观有关,同样的有人认为科学文化素质会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而自动提高的说法也是错误的。人们所具有的一定或较高的文化程度乃至专业技术水平与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是不能自动划等号的。在现实社会中有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成为邪说的痴迷者,就是很好的例证。从上面的事实说明了我们应把提高我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到日程方案里,加大培养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力度。
(2)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和民族综合素质的竞争教育的职责之一就是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知识,提高公民的素质。要高度重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对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文化和人才支撑。
(3)为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需要的文化氛围。
广泛的利用社会宣传,新闻宣传,网上宣传,手机短信等多种宣传形式,深入宣传创建科学文化的重要意义。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让科学文化大众化,更接近人民群众。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科学文化带来的新变化和利益,能够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创建科学文化的活动中来。
(4) 让科学文化走出象牙塔顺应中国社会文化产业发展潮流。
为发展科学文化,科学文化战线也将密切关注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在2002年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国文化蓝皮书――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这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编撰的中国第一本代表国家水准的文化发展蓝皮书对文化产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告诉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中国下一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要不断的从社会文化中吸取营养的,它们两者是相互借鉴和渗透的。将科学文化融入顺应到中国文化是未来文化发展是主要趋势。
(5) 进一步加大科学文化的普及力度。
中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巨大变革中,它不仅表现在对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改革,而且更为深刻地推动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变迁。由于目前科学文化的传播还不是很完善,而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也是急需科学文化来支持的,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文化的实施力度。即通过宏杨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观念,推广与应用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理论,传授科学方法和实用技术,宣传科技精英人物、推动科研活动机制对整个社会机制的促进,评价当前科学技术,尤其是前沿科学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成果等方面来加大科学文化的普及力度。通过加大普及力度来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海林,徐建培.科学技术史概论[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5.
[2]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美)阿伽西.邬晓燕,科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