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

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

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网络时代; 红色文化; 意义拓展; 本质属性; 方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9. 063

[中图分类号] G1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9- 0112- 02

红色文化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进步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与20世纪50-60年代相比,当前的红色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随着“红色文化热”的兴起,学术界也再次将视野转向对红色文化的研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机遇,面对网络时代纷繁复杂的文化态势,如何实现红色文化的与时俱进与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前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红色文化要发展,就必须进行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拓展红色文化的意义,使红色文化更时尚、更具有时代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尤其是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基于此,本文仅就网络时代红色文化意义拓展的本质与方法进行简要探讨。

1 红色文化的定义综述

何为红色文化?纵观学术界近年来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对于什么是红色文化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归纳各种资料对红色文化定义的界定,大概有如下6个方面:

(1)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自由的历史进程中和新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整合、重组、吸收、优化古今中外的先进文化成果基础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而生成的革命文化。

(2) 红色文化应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红色文化是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进程中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狭义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凝结而成的观念意识形式。

(3)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物质资源表现为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非物质资源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

(4) 红色资源是以红色革命道路、红色革命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为主线的集物态、事件、人物和精神为一体的内容体系。

(5) 将“红色文化”概括为革命年代中的“人、物、事、魂”。其中的“人”是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有着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则体现为革命精神即红色精神。

(6) 综合各种理解,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认识红色文化。从文化的边界范围来看,广义红色文化是指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整个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的人类进步文明的总和。狭义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形成发展的,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指向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兼收并蓄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而形成的文明总和。从文化的形态和形式来看,中国红色文化又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中国红色文化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各种文明形态。狭义的则是特指以文化形态表现出来的,体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和目标的文明形态。红色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红色”,它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本土化与创新性相统一、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相统一等特征。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与和平建设时期的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

2 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及其本质属性

何为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所谓“意义”,在《汉语大词典》里主要有以下3种理解:第一,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如,事物所包含的思想、内涵和道理。第二,价值或作用,即事物存在的原因及其作用。如,积极的意义、人生的意义。第三,美名,声誉。如,意义就是一件事情对其他事物的影响,重大意义就是一件事情对其他事物的重大影响。通过本文第一部分对“红色文化”定义的分析,结合这里对“意义”的不同理解,笔者认为“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就是指对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内容、价值、影响力进行扩展和提升。增加“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内容,这是对红色文化内在属性的充实;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这是对红色文化外在属性的扩展。综合起来,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即通过增加“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与内容来充实“红色文化”的内在属性,通过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来扩展“红色文化”的外在属性。从本质上讲,“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是一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活动。

既然“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是一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具有与时俱进的属性,这就要求红色文化的发展必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与时俱进,不断拓展红色文化的意义,丰富红色文化的内容,使之在保持民族化的基础上更具有时代特色和网络时代文化的特点,使之成为一种民族化、大众化、时代化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使红色文化既在内在属性上充实其内涵与内容,又在外在属性上提升其积极的影响力。这不仅是实现红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提升国家红色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在网络时代要推动红色文化意义拓展,必须准确把握红色文化发展的新方向与新趋势,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共同开创红色文化意义拓展的新方法。

3 网络时代红色文化意义拓展的主要方法

(1)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网络时代背景下拓展红色文化的意义,必须要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物质基础;否则,通过意义拓展后的红色文化将失去其归宿。红色文化的资源非常丰富,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文化宝库,有着巨大的开发空间。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可以丰富红色文化的内容,还可以为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奠定物质基础。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散落在民间的红色文物、封存在档案馆的红色文字资料,保护好正在被毁坏的红色遗址等,这些都是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我们必须进一步扩充与完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挖掘,做好保护,避免和杜绝红色文化资源的大量流失与损坏,为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提供物质条件。

(2) 增加红色文化的时代精神内涵。网络时代背景下拓展红色文化的意义,就是要扩展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增强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红色文化既是一种先进文化,也是一种开放的文化,红色文化的先进性正好体现为它的实践性与开放性;红色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结合不同的国情,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红色文化的内涵也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不断吸收新的优秀文化内容。时代精神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社会各项事业建设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优良品格,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激励一个民族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展现同时代红色文化的重要特征。例如,20世纪60年代以“螺丝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雷锋精神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科技工作者以崇高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当时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实现了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这体现了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的大无畏精神。[1]这些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20世纪红色文化的主要内涵和意义。新时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得到了新的发展,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新时期的红色文化在精神内涵上更加强调普通人的价值,与革命战争年代红色文化特别突出领袖的作用不同,新时期红色文化的代表,如1998年的抗洪抢险精神、2003年的抗击非典精神、2008年的抗震救灾精神等,更加体现集体英雄主义特色,愈发突出职业精神、人文素养和平民间的相互协助、关爱精神,这些时代精神很好地体现了红色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趋势。[2]例如,21世纪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使中国牢牢掌握了尖端技术发展的主动权,这是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紧密结合与生动体现,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抗震救灾精神和抗洪抢险精神,则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的光辉典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以“改革创新、责任奉献、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时代精神,“作为时展的精神力量,她是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的实践注解,是中华民族锐意进取、革故鼎新、海纳百川、协和万邦的民族精神的时代升华,更是对红色文化的继承发展。”[1]因此以时代精神的建设为依托,拓展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增加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这既是实现红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红色文化意义拓展的具体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全面生产理论;精神生产理论;二元价值容介态

一、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发展困境

全面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内容,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1]。人的全面生产体现在这一生产不只是建立在单纯对物质的生产,而是包含了人的自身生产、精神发展和社会关系生产等诸多要素。其中,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人的生产(即繁殖)作为“生活的生产”,是全面生产中最基础的层面。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更被马克思称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马克思主要研究的重点和出发点;相较之下,精神生产则是全面生产中基于生活生产的“从属于整个思想上层建筑”的最高级别生产。除此之外,全面生产还包含社会关系生产,其作为人与人之间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活动中结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对基础层面的生活生产和最高层面的精神生产加以统筹。生活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三位一体的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是一个统筹主观与客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宏观生产理论,通过各项领域的辩证渗透到生产的各个领域,全面指导人的生产生活。然而,由于马克思成书时期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和精神生产自身的局限,精神生产理论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成为马克思全面生产发展的缺陷所在。马克思对精神生产理论的阐述首见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他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2]”第一次直接对精神生产进行阐述。在马克思看来,精神生产就是“关于意识的生产”[3]。然而,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精神生产者的构成成分资本主义利用科学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的势头估计不够[4],也出于对当时轻视物质生产主体作用的唯心史观的批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将论述重点放在了物质生产即其主体(劳动群众)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对精神生产理论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述,使得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相对被忽视。这也造成了整个全面生产理论“受力不均”,难以对生产的所有领域进行全面指导和协调,从而出现发展瓶颈。

二、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下全面生产理论的新发展

可见,若要在新形势下继续发展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就要首先完成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发展。而若要发展精神生产,又必须保证生活生产尤其是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物质生产达到一定水平。近两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物质生产的飞跃成为可能。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产资料的扩充和经济发展形式的多样化也使得精神生产和需求消费在物质生产支撑下地位不断提升,建立在人们需求的差异化生活品质将进一步取代由于物品稀缺性,成为经济的主要增长源,这又必将反作用于人的生活生产。人们基于生活生产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丰富呼唤着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而在广义虚拟经济的新时代中,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得全面生产理论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一)广义虚拟经济与精神生产理论的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多元化的经济发展中,经济虚拟化的势头日趋明显,虚拟经济也开始吸引国内许多学者的注意。近两个世纪间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借由虚拟价值的形式,形成了以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为目的,以品牌、服务、体验和文化消费等要素为体现的“广义”虚拟价值,渗透到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虚拟经济广义形态(即与广义虚拟价值相对应的“广义虚拟经济”)的普遍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5]。广义虚拟经济不再像虚拟经济一样单纯体现在货币的非物质性,而是体现在人的非物质化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集合,成为纯粹实体经济外各经济成分结合的有机体。广义虚拟经济的产生对新形势下被赋予新时代内涵的精神生产理论产生了新的支持。随着生产资料的日渐丰富,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所包含的精神实质在不断扩充,关于它的认识也经历了多次发展和进步,现在较为完善的观点认为物质生产及其产品与精神生产及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两种生产、两种产品在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上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交叉、相互为用的[6]。在这种观点看来,产品自身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并非是衡量产品对需要满足的性质标准,因为无论产品的性质如何,它们对物质的实物价值和精神的虚拟价值都是可以接纳和满足的。林左鸣将这种由实物价值和虚拟价值通过相互容纳入彼此不断释放出的信息介质而循环进化的二元价值运动状态,定义为二元价值容介态[7],这也是广义虚拟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二元价值容介态,即由实物价值和虚拟(精神)价值通过相互容纳彼此不断释放出的信息介质而循环进化的二元价值运动状态。林左鸣先生认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这两类经济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元价值容介态的广义虚拟经济”[8]。在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中,精神生产依然受限于纯粹物质性的生产,而在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的参与下,精神生产的形式真正发生了变化。广义虚拟经济将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联系在了一起,物质生产以精神生产载体的形式出现。在单纯的物质生产中引入精神生产也赋予物质生产新的价值,这使得精神生产理论得以通过客观的形式实现最高级别的生产,并与生活生产与社会生产的各项范畴相承接,成为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核心要素。可以说,广义虚拟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使精神生产理论得以顺利转型,这也为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进步提供了重要补充。

(二)广义虚拟经济对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理论发展的新要求

在广义虚拟经济的新时代中,二元价值容介态要求广义虚拟经济同时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所以物质生产和实体经济发展依然有不容忽视的地位。物质生产是社会关系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载体,也是社会关系生产和精神生产进步的根本保障。人的精神需求往往是无形的,是无法定量的,而在被赋予精神内涵的物质产品中,人的精神需求就可以被适当量化。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而外部世界是不依赖于任何意识、精神而存在的[9]。所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最基层形态,所有的社会关系生产和精神生产若要落到实处、有所体现,就必须要在客观物质上加以体现。精神生产是人类生活创造的财富泛化的产物,而人类财富创造的原始积累又依赖于物质生产,人在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完全释放自身的精神需求。所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精神生产和二元价值运动的前提,谈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先谈物质生产的发展。然而,随着当今时代物质产品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虽然仍在全面生产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其表现形式和作用形式早已发生了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需求的提高使单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不附加任何其他要素的物质产品其影响力在不断下降,即使对于最基础的生存需求如食物的需求上,也更多地被赋予了口味、种类、档次等精神要素。根据现代社会精神生产发展的趋势,有理由认为,到了物质生产极大地发展起来、物质产品极大地丰富的共产主义时代,当强制性的社会分工消灭以后,精神生产就将取代物质生产的地位成为主导性的历史动因[10]。所以,广义虚拟经济时代要求实体经济的生产要脱离纯粹的物质生产方式,在物质中赋予精神的价值,这对马克思全面生产发展理论而言,既是应有之义,也是新的要求。长期以来,受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思想影响,物质和意识以辩证的形式被二元化,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中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与精神生产也因此被划分为两种生产范畴。其中,物质基础决定思想上层建筑,精神生产需建立在现有的物质生产水平之上,所以作为意识层面的精神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是让步于物质生产的。由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而两者的发展又具有不平衡性,所以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表现出复杂的相互关系。而广义虚拟经济在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把握中更多地将精神生产的作用性和指引性置于物质资料生产之上,这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共同作用就使得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地位和作用性趋于相近,使两者不再分列于全面生产的两端,而是在辩证基础上更多地融合在了一起。

三、广义虚拟经济中的马克思精神生产辩证观

(一)三位一体的生产文明与广义虚拟经济意识形态化建设

1.构建价值二元基础上的二元文明容介态

在广义虚拟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发展中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与精神生产实现了融合。在这一生产范畴的交会中,物质不再是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精神也在人的作用下摆脱了单纯的生产层面,并在人的体力和智力活动中进一步结合人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与精神生产也就上升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新发展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再是纯粹的物质和精神形态,也就不再存在决定和反作用关系,两个文明同时存在,不可分割,在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中它们也必将同时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广义虚拟经济的意识形态化建设产生影响。在广义虚拟经济视阈下,业已实现价值二元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通过相互容纳入彼此不断释放出的信息介质,形成循环进化的新二元容介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广义虚拟经济的二元文明容介态。二元文明容介作为广义虚拟经济的意识形态形式,对纯粹经济状态下广义虚拟经济出现的客观弊端加以主观约束。在广义虚拟经济中,受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非合作性博弈影响,广义虚拟经济的乘数效应是不收敛的,这使得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往往求虚弃实,使虚拟价值脱离实际价值,打破二元价值的容介。而二元文明的容介由于物质和精神的先期融合,使得分立二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已经分别具备了价值二元性,这一方面使得人们“求虚”与“求实”辩证统一、难以割舍,另一方面也为广义虚拟经济的乘数效应建立了一条意识形态上的虚拟上限。二元文明容介态是广义虚拟经济意识形态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它也必将与二元价值容介态经济的优化均衡管理一起,为广义虚拟经济的平衡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2.社会文明基础上二元文明联动机制的建立

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不只包含以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包括人的生产)生活生产和精神生产,除此二者之外,社会关系的生产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不同于角色随时展而变化的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作为二者桥梁的社会关系生产都很少受到影响。相反,其自身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桥梁作用反而为不断发展的两者提供了一个联动机制,这对以实物价值和虚拟(精神)价值为主要要件的广义虚拟经济也提供了一个和合的指导方向。在早期人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文化交流中,社会关系生产就已产生了社会文明这一意识形态形式,而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发展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文明又将进一步承担二元文化的联动轴作用,通过社会关系本身的联动性,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立起联动机制,进一步保障二元文明容介的稳定。三位一体的全面生产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文明体系,为广义虚拟经济的意识形态化提供了新的支持。

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雷锋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266-03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先是要培养人的精神,提升人的精神品质。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范,是在实践中被一代代中国人传承、丰富和发展的文化精神,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指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高校传承雷锋精神的主阵地。为了培育大学生雷锋精神,实现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必须把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真正让雷锋精神入学生心、入学生脑。

一、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1.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需要。伴随着时代车轮滚滚向前,雷锋精神历久弥新,彰显出无限的活力和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它坚持和倡导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坚定了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融入了符合时展需要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境界。雷锋精神最为丰富、直接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引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航标灯,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面旗帜。因此,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传承雷锋精神为切入点,以高校思政课教学为载体。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可度和理解度远远高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从当代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中,让大学生全面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使大学生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力,激发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2.是引导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期,他们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面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多元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还没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难以判断和选择,人们对金钱、名利、权势、享乐以及个人利益的追逐,使一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扭曲,思想道德素质下滑。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有的学生变得功利、世俗和浮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缺乏刻苦钻研、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理想信念弱化、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团结合作意识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雷锋精神是社会道德风尚的标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资源,高校必须发挥思政课的德育学科优势,实现雷锋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让雷锋精神成为大学生普遍认同并在实践中努力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通过思政课教学传承雷锋精神,就是在传递一种正能量,就是要教育和感染大学生自觉克服错误的思想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3.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需要。雷锋精神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深层结构要素。思政课是把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广大师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实践者。通过思政课教学加强对广大师生进行雷锋精神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循循善诱、潜移默化,从而坚定师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践行雷锋精神的自觉性。雷锋精神一旦成为校园精神文化中的一种主体精神文化,就可以引领广大师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把雷锋精神内化为高校师生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从而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形成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校风;以雷锋精神所包含的无私奉献、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帮助广大教师形成崇德敬业、为人师表的教风;以雷锋精神所包含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感染和熏陶学生形成勤奋好学、脚踏实地的学风;以雷锋精神所包含的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文明进取、和谐友好的班风。雷锋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是激励高校广大师生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力量,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精神支撑。

二、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传承雷锋精神

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是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因此,教师在遵循现有的思政课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创新教学思路,从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入手,传承雷锋精神,努力实现“五个结合”。

1.教学内容上,实现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重点突出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雷锋精神的主要内容融入教材的相关章节,教育大学生形成与雷锋精神相契合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例如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精神;感恩社会、爱岗敬业的精神;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精神;言行一致、自强不息的精神等,把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和日常生活,增强大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构建新型人际关系的自觉性。结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重点突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讲解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联系,使大学生懂得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在传承雷锋精神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更加全面、鲜活、生动地理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和价值观,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教学方法上,实现教师专题讲授和案例教学、学生课堂讨论相结合。教师在深入挖掘教材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应大胆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开设专题讲座,把雷锋精神讲深、讲透、讲精彩,使大学生系统、准确地理解雷锋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内涵、精神实质、现实意义以及与时俱进的品质,推进雷锋精神的理论升华。在专题讲授的基础上,教师要尝试结合案例教学和学生的课堂讨论,在教学方法上逐步实现从教师单纯灌输、讲解问题向师生共同探讨、研究问题并得出正确结论转变。首先是启发案例式教学,结合身边发生的学雷锋先进事迹和当代雷锋的先进人物,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直观立体地感受雷锋精神,轻松愉快地接受雷锋精神教育。其次采取参与互动式教学,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由教师提前布置问题,例如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雷锋精神?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过时了吗?让学生课下时间准备,课堂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最后总结,让学生在参与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出雷锋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和当代价值,并在实践中自觉践行和弘扬雷锋精神。

3.在教学途径上,实现雷锋精神的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雷锋精神既蕴含着高层次的道德标准,又是现实和具体的行动。因此,在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培育大学生雷锋精神的同时,不能忽视实践育人对大学生所特有的外化渗透作用。首先,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实践活动。如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自愿捐款、义务献血、勤工助学;暑期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其次,开展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唱红歌比赛、雷锋故事的演讲、征文比赛;雷锋事迹图片展;学雷锋主题班团活动等。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学校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开展好学风评比活动、评选道德示范班、好学风班集体、先进团支部、学雷锋先进个人等,引导学生养成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教育资源,组织大学生参观雷锋精神教育基地、收听先进事迹报告、观看相关的教育影片等,让学生在参与各种学雷锋实践活动中亲身感悟雷锋精神,使学生的思想行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觉做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4.在教学方式上,实现学生教育和教师自我教育相结合。教师在传承雷锋精神的教育教学中,应改变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树立榜样意识、自律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做践行雷锋精神的表率。在教学方式上,努力实现由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向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学习、平等交流思想感情、共同受教育的过程。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书者必先育己,育人者必先自律。因此,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更要加强教师的自我教育,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做到言行一致,只有教师“真懂、真用”雷锋精神,才能以情传情感染教育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思想道德品质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5.在效果评估上,实现教学考核和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传承雷锋精神需要注重对教育效果的评估,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和表面化的学雷锋活动,更不能单纯地考核学生对雷锋精神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应当让雷锋精神在走进大学生的课堂的同时,也走进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教师可以通过常规的教学考核方式,如让大学生写心得、讲雷锋故事、谈感想、参加辩论等方式考核教育的效果,同时更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观察学生的思想情感、学习态度、为人处事的方式,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等好风气好习惯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自私狭隘、懒惰厌学、不思进取、考试作弊、追求享乐等错误的思想行为给予及时的批评和纠正。只有抓好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示范行为,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效武.雷锋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传承研究[J].社科纵横,2012,(8).

[2]刘欣竾.当代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若干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

[3]裴正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7).

[4]陈飞.论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播途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

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第4篇

荣辱观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的集中体现,成为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分清美丑的基本道德准则。荣,即光荣、荣誉等,意指人们履行社会义务后所得到的道德上的赞许和褒奖;辱,即耻辱、羞辱等,表现为社会给予的谴责或惩罚以及个人在思想道德上感受的羞愧和内疚。由此推之,荣辱观理应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个人行为所得到的社会评价(褒奖或谴责);另一方面指个人对其行为社会价值的自我意识(光荣或耻辱)。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荣辱观是现实社会存在的反映,其“反映的是主体(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自己的实践或交往活动等原因,得到他人、群体、社会给予的肯定的、积极的评价或否定的、消极的评价(这种评价或以社会舆论的形式,或以自身成就的形式表现),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或羞辱感或自卑感。”作为判断荣辱的观念标准是一个具体的、社会的、历史的范畴,荣辱观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阶级、阶层,甚至不同的职业中,由于社会成员的经济基础和在社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的不同,就会有着不同的荣辱观。“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基础之上的,是代表广大劳动阶级利益的道德观,也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应当树立的社会道德观和个人道德观。它既继承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精神,又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道德要求和规范,富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塑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中发挥着文化主导作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准确、通俗的表达,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文化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既是维系全体国人的精神纽带,又是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巩固的不竭动力,对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文化建设一定要把握时代精神,坚持正确方向”,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因此,把加强道德建设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才能保证当代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南,其对民族精神的塑造主要体现在对文化的发展上,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塑造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能为民族精神发展塑造良好社会风气,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优势文化。从社会主义荣辱观包含的主要内容看,抵制了腐朽落后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对普通民众的道德要求和价值引领。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形成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以及相应的哲学思想,由于其剥削阶级的本质属性,自然无法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理念蜕变为虚伪的口号。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国家形式明确、倡导的道德规范、道德标准,在继承传统民族精神精华的基础上,又对传统民族精神欠缺的科学精神和法治精神等作了新的理论概括和升华。它内在于人心,增强了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等,并激发了人们的开拓创新精神,使“追求个人正当利益、重视个人价值、讲求效率、开拓创新、平等竞争、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是对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在道德领域中空白的一种补充。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种核心文化塑造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能为民族精神发展塑造良好社会风气,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文化。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世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传统的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义。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利于人们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有利于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和集体主义的义利观;帮助公民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包含了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而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是辩证统一和水融的关系,并以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其价值旨归。正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导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其能有效协调各个阶层群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化解各种矛盾,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等,引导人们做出善与恶、对与错、正义与非正义的正确评判,自觉将个人荣辱得失与国家的强弱盛衰紧密联系起来,既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智慧和力量,又为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培育和弘扬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蕴含的爱国和敬业精神培育和弘扬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古已有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不同的实际内容。在阶级社会里,爱国主义体现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反对统治阶级的腐败,维护民众的切身利益等方面。在近代中国,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历史任务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爱国主义的内容亦随之发生变化。在这一时期,爱国主义跟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其具体体现就是要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爱国主义既表现在民族危亡和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关键时刻与特定场合,也渗透在普通的人民日常生活中。在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是爱国主义迫求的目标和主题。因此,凡是符合“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行为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对大多数从业人员而言,爱国主义要求人们在各自岗位辛勤工作、恪尽职守,以诚实劳动和聪明才智报效祖国,推进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敬业层面看,敬业精神是一种职业职责,实际上内在蕴含着一种敢于承担、乐于承担、直面挑战的责任意识,是个体精神境界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敬业精神具有深刻的内涵,表现为:忠于事业、忠于职守。所谓忠于事业,就是要忠诚于自己从事的事业,对事业忠心耿耿,艰苦奋斗,忘我奉献;所谓忠于职守,就是要忠实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忠于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因此,古人云:“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不难看出,我们所说的敬业精神,不仅是个人的道德和修养,而且还与国家的前途、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复兴密切相关。因此,敬业精神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中,爱国主义和敬业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爱国主义和敬业精神的辩证统一。爱国精神与敬业精神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对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和丰富发挥了重要作用。看似抽象的爱国主义具体体现在了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具体工作和实际奉献中,看似琐碎平凡的爱岗敬业实际上是为人民服务和热爱祖国思想的深刻体现。能否高举爱国旗帜、发扬敬业的精神,关乎未来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大力弘扬和践行包含爱国主义和敬业精神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弘扬和培育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必然结果。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蕴含的科学精神培育和弘扬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科学精神作为科学及其科学活动的内在精神和灵魂,成为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同时又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活动中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科学精神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思维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科学精神是破除迷信,讲究公平,以实践为根本准则的精神,就其本质特征来讲,“科学精神是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崇尚理性质疑,恪守严谨缜密的科学理论研究方法,坚持平等自由探索的原则,同时又强调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国家民族和全人类的福祉。”由此可见,科学理论在有效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普及并传播科学知识,既提高了人类的智慧和理智,增强了人类抵御愚昧和野蛮的能力,推进了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德化和理性。

科学理论在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提高人们的道德观念外,还增强了人们的信心和力量,加深了人的自我认识。科学理论帮助人们了对宗教神学以及权威、教条的崇拜和固守,形成重实证、重理性、重怀疑、重实效的批判精神和态度。因此,科学理论能够扩大人们的视野,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为民族精神的弘扬提供条件。“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看,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一项重要课题。”科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追求真理和敢于怀疑、不断进取、开放交流、严肃认真、批判创新精神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民族精神得到培育与弘扬的过程。正如同志所说:“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弘扬科学精神,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面对科技发展和各项工作中的新情况与新问题,通过研究与反复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前进;就要热爱科学,崇尚真理,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决策,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努力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以及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就要甘于奉献,攀登高峰,为祖国为人民贡献一切智慧和力量,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和艰险,始终勇往直前。”

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民族精神 弘扬 现实意义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民族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1]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1)旺盛的民族活力;(2)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念;(3)健康的民族意识;(4)体现个性的民族性格。[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新时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全部力量,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支柱。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它始终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是人们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巩固起来的一种对自己的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是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效国之行的统一。团结统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首要前提,是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追求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和国家统一为目的的精神特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着崇尚友爱、和谐的品格,这种品格对内表现为各民族的团结统一精神,对外则表现为爱好和平的精神。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和平,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贡献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文化积淀和结晶。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艰苦的自然条件和严酷的社会斗争中形成的一种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俭朴勤奋的不屈不挠精神。自强不息是始终贯穿和渗透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项根本要求。“自强”是不依赖别人,自尊、自重、自立、自胜之意。“不息”是周而复始、永无懈怠之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它既是个人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也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在民族精神这个统一体中,爱国主义属于核心地位,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其中,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在处理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各成员之间关系上的要求;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在处理本民族与世界他民族之间关系的要求;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实践爱国主义的必须途径。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爱国兴邦这一主题。[3]

二、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

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不仅各民族的民族精神不同,就是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民族精神也有所不同。概括起来,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三个基本特征。[4]

(一)民族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传统的升华和时代的结晶。它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生存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逐渐萌生且经过长期传承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精神特征。这就注定民族精神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民族精神植根于本民族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优秀文化的催生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时代性

民族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民族精神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能够始终起到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发展进步的作用。民族精神能适应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前进,民族精神顺应时代的需要进行调节,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因此,民族精神也是与时俱进的,不同时代,民族精神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三)先进性

判断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顺应历史潮流,能不能站在时代潮流前列。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就是因为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不断保持民族精神的进步性,使之成为古往今来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成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基本价值取向。这种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其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在不同时代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和凝聚人心的现实效应。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民族精神是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民族兴盛的精神资源,对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同时,任何一种民族精神都是历史的、现实的,任何一种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也都是历史的、现实的。民族精神及其弘扬和培育的这种历史性和现实性,使得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和价值。[5]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总和。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因为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竞争,而是全面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力量的竞争,既包括自然的因素,又包括社会的因素;既包括物质的因素,又包括精神的因素,是一个国家的资源、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外交和民族的意志力、凝聚力等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的竞争。[6]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促进综合国力的增强。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功能体现出来:(1)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是民族、国家发展和稳定的精神基础。人心散则国必弱,人心齐则国必兴。民族精神具有调节社会系统有序良性发展的功能。一方面,民族精神能够折射出社会发展中的深层利益关系,使社会成员普通感到,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民族利益,只有在民族利益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利益。在这种民族精神的导向下,每个民族成员才能自觉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从而维持社会系统的稳定有序发展。另一方面,民族精神能够敏锐地反馈出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层根源,使社会成员认识到,自我完善和创新是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酵母,从而促使他们不断开拓创新,发展和完善自我,进而推动整个民族的奋发进取和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达到增强综合国力的效果。(2)民族精神作为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当民族精神被人们普通接受以后,就会转化为人们的自觉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决定他们对生活道路的选择和对人们利益的关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环境,民族精神还可以通过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功能而发挥作用。当民族精神转化为人们的道德、意志、情感和习惯等规范时,它就会变成人们为祖国、为民族贡献自己力量的自觉行动。民族精神还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社会进步以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为标志。民族精神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促进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的进步来推动社会发展的。民族精神代表和反映了广大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可以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民族精神可以通过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道德素质,来提高他们为民族勤奋工作的自觉性。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他们在生产力中的主导地位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3)民族精神具有很强的教育教化功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培育起来的。民族精神一经形成,就会对这个民族产生积极的影响,就会对本民族成员产生极大的感染和教育作用。一方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民族智力的开发,增强民族成员认知事物的能力,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民族精神一经形成,就会成为本民族文化价值体系的模式,起到“生活教育科书”、“精神教科书”的作用,感染和教育民族成员,影响民族成员行为方式。民族精神的社会凝聚和社会整合功能以及它对社会的驱动、教育教化功能,决定了它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7]

(二)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意义,突出体现在它所具有的目标价值和功能价值上。首先,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包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重要目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提高,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有的目标之一。其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民族凝聚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艰巨的开创性事业,没有现在的经验可用,随首这一开创性事业的不断推进,我们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困难会更大,没有自强不息、不畏艰险、勇于创造的精神,就不可能成功。这一伟业是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进行的,没有勤劳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没有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的精神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就不可能成功。这一伟业是通过改革开放而逐步推进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国内外腐朽思想文化的泛起、滋生和渗入,给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对社会文化领域中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提出挑战。高扬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弘扬和培育强大的民族精神,就能应对这些挑战。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推进。

(三)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推进中华民族的自主创新

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8]不同的领域对“创新”可以有不同的表述,但总而言之,“一切源于人对自然生产和社会的新思想的产生、技术的变革、模式的改变等都是创新”。[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这绝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我们自己的自主创新。因为,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必然走向衰落,一个没有创新的国家必然受制于人,这是历史的事实。事实上,任何一个民族的自主创新都不可能脱离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任何具有推动社会进步意义的创新,都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但是由于人类社会还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因此任何一个民族自主创新的成果并不能马上为全人类所共享。特别是关系提升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大技术创新,就更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人类共享。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和民族,要赶上先进的国家和民族,只有依赖自主创新。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曾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过伟大的贡献。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靠着自主创新,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当代,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先后取得了多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自主创新成果,这一方面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另一方面也激励、激发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赶超世界一流的雄心壮志。但是,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大胆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把全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自主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成员团结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奋斗中所形成的民族精神,为绝大多数炎黄子孙所认同、继承和发扬,是中华民族团结和统一的不可替代的精神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国外敌对势力和国内的少数反动力量,对中华民族团结和统一的破坏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事实上,西方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松过主义的思想渗透,国内的有些人也从未放弃宣扬“全盘西化”的思想观念,少数反动力量有组织、有预谋的破坏民族团结、企图分裂祖国的破坏活动时有发生。如果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没有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同舟共济,我们就无法保证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利益,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不仅现代化实现不了,而且必然会陷入混乱的深渊。凝聚民族、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统一当然需要经济基础和物质实力,但同样需要民族精神。[10]

总之,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和形成的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继承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是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荆惠民.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

[2][10]龚学增主编.民族精神教育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5.

[3][4][5]马新发,雷莹主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

[6][7]金钊,胡林辉主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