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以德为本
专家预测,美容行业将成为我国服务行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一个行业[2]。相对于美容行业飞快的发展速度,目前的职业教育发展明显迟缓,美容行业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中专以下学历占总从业人员的 90%[3],职业培训标准亟待提高,高素质的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技术人才亟待引进,以期拉升整个行业的品质[4]。
所谓德,一般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个方面,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其中职业道德是规范行业的重要道德标准。美容行业的总体性质属于服务业,在工作中,难免遇到形形的顾客,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唯有坚守职业道德,坚持“服务”的理念,本着帮助顾客的宗旨,不卑不亢地耐心讲解,积极寻求可行方案,才能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而美容行业的“德”,正是由传统医学“维持人的生存、救死扶伤”演化而来的“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增进生命活力美感”的使命感和“服务意识”。只有坚守这种职业道德,才能养成“为问题找方法”的习惯,成为具有高水平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
2 以知为用
2.1 够用:2006年卫生部下达文件,指出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将不允许报考临床执业医师,使得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医学知识的要求也着重强调基础理论,能进行辩证且能科学指导技能手法的实际应用,能够针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进行保健和调理。这种转变,使该专业所设置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学》、《针灸学》等中医基础课程和《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等西医基础课程的重点也有了一定的调整,强调够用、实用,在此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以《中药方剂学》为例,由于不能开临床药方,所以对该专业学生只要求掌握非处方中成药,能够运用药膳和食疗对亚健康状态或正常人群进行调理或保健即可。而医学生必学的《组织与胚胎学》、《病理学》等则可以直接删去,或仅以知识讲座的方式加以了解即可。
2.2 实用:中西医基础知识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对技术手法的指导、完善;对医疗诊断技术的转化和对健康人群养生保健方法的应用等方面。譬如,针对美容项目“卵巢保养”,虽然市面上已经开展多年,但医学界始终未曾肯定,甚至还加以贬斥—这种情况下,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应该从该项目的实际效果和理论支持两方面进行科学评估、修正与完善,消除美容爱好者的顾虑,还市场以科学有效、合理可信的技术和美容项目;而医疗的诊断治疗技术也转变成对顾客健康状况的判断、调理、保养和维护,这些已经体现在近年来被逐渐认可或已广泛应用的手诊、面诊、虹膜诊、背诊、痧诊等技术方法中;当今,美容院已经将舒缓的音乐、芳香的氛围、花草茶、美容手法等融为一体,不管是音乐、香味、茶,还是技术手法,都是养生保健的方法之一,如何针对每个人的体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保健方法,是对中西医基础知识实用性要求的升华和综合应用。
3 以技为专
从各高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与就业岗位和工作模式来看,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技术主要由中医美容技术(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点穴、药膳食疗等)、生活美容技术(美体、皮护、塑身等)、修饰美容技术(美甲、化妆、纹绣等)、仪器美容技术(即美容仪器的使用与保养技术)、化妆品调配技术和销售技巧六部分组成。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5]的培养目标,美容行业“服务”的工作性质,专业美容的运营模式,决定了销售是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技术,而其媒介则是其他各种技术的实施。所以,对技术的牢固掌握和综合应用是该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专长。
随着美容行业的日益规范,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和分工也越来越细化。从去年开始,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大中专在校生新设了刮痧师、美体师、美甲师等工种的资格考试平台,也正是国家对技术人才的重视、规范和引导。所以,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既要全面学习包括销售知识在内的各种技术,能够综合应用,又必须精于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做到有所专长。
总之,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①正确认识美容“服务行业”的性质,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坚守职业道德;②灵活应用中、西医基本知识,科学指导顾客进行有效的养生保健,并由之评判、完善现行的技术手法;③牢固掌握并能够实际应用一种或几种专业技术。但,如何使这些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美容技术,转变成符合现代人健、美需求的可行项目,并连同一定的行业规范和运营模式直接供市场应用,还依然是整个行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参考文献]
[1]王秀兰,周典.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美容(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180-182.
[2]王庆俭,陶红艳,刘哲妍.美容行业发展之我见[J].职业技术,2009,(6):88.
[3]韩秀萍.美容行业对美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J].卫生职业教育,2009,(6):134.
[4]武燕,刘茜,武琴琴.浅析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4):14-15.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前景分析;健康服务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和人口素质的逐渐降低,必须要通过健康服务行业来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对健康服务行业的规范作了部署,并在会议中提出了关于健康服务行业未来的发展指示,重点在于鼓励健康服务业行业以多种形式存在,且可以融入更多的境外资本与社会资本,并实现从医疗卫生、健康养老、医疗保健、医疗护理、康复疗养等多方面发展[1],建立全民应用的健康网,打造具有专业技术团队的健康服务人员,鼓励社会资本的融入,建设健康服务业内的多元化从业人员,消除当前医学生的就业压力。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各大医学高校的扩招,医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加,而医学工作岗位基本趋于饱和的状态,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力日趋增大,故在健康服务业背景下,如何提高医学生的就业率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着重对医学生在健康服务业背景下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可靠性建议和策略以供参考。
1当前医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1.1就业密集期
21世纪以来我国各大高校开始陆续扩招,高校招生的门槛逐步降低,导致高校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自2004年我国各大医学院校也陆续开始扩招,并且扩招量在持续上升,并且以每年30%的增速上升[2]。据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医学毕业生数量超过120万,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目前医学毕业生仍在增加,而每年各大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中,医学行业占倒数第二名[3],给医学毕业生增加了较大的毕业压力和竞争力。
1.2医疗岗位趋于饱和
由于招聘机制、团队结构和区域分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医疗机构的工作岗位基本趋于饱和,招聘人才目的是更好的提高质量,提高工作团队的质量,通俗的说就是从人才里面选择精英。用人单位在进行招聘时,提高了录用的门槛,通常专科生和本科生的招聘量较少,尤其是专科生,很多用人单位都倾向于硕士以上学历,且具有工作经验的人才,无疑给专科和本科的医学毕业生增加了较大的就压压力。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人们对健康和养生问题等高度重视,但我国从事健康服务业也的工作人员较少,尤其是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健康服务业者较少,为医学毕业生的融入创造了条件。
1.3就业市场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健康服务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故新型的健康服务业也油然而生,且发展速度较快。现代卫生服务中不仅包括传统的医疗、护理等项目,更多的融入了家庭护理、医疗保健、全科医生和计划生育等多种形式[4],是对传统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和扩展。健康服务业的复杂是顺应时代变化的,目的就是通过为人们的健康、生命、体育、康复等进行服务,扩展原有的医疗卫生行业,深入到医疗咨询、医疗保险、药品推销、药学服务、医疗器械等行业中[5]。就业市场和就业形势的转变,给医学毕业生创造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也就相继增多,有利于医学毕业生的就业。
2健康服务业背景下对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影响
健康服务业主要包括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身养生等领域,跟医疗服务有着很大的区别。医疗服务的前提是患者生病后到医院或者社区门诊进行治疗,研究的对象是生病的个体。而健康服务是面向全体受众,且服务特殊性强,可以针对全体的消费者,服务过程中以医疗服务为中心和基础,开展后延或者前移部分,让受众生小病、少生病甚至不生病的目的,为消费者增加更大的福利。国务院在关于健康服务业指导意见中对产业范围进行了界定,其中主要涉及到医疗服务、健康保险、健康管理、药品经营、健身产品、保健用品、保健食品与医疗器械等类别。西方国家对健康服务行业尤为重视,美国每年对健康服务行业的投入占生产总值的17%[6],且其他发达国家对健康服务也非常重视,投入比例在10%左右,而我国受国情的影响,健康服务行业崛起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国务院和社会各界对健康服务的重视程度较高,未来我国的健康服务体系会逐步完善,开放程度也会大大提高,监管机制会陆续健全,资源投入加大,健康服务业会更好的发展。由于健康服务业发展范围较大,故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会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健康服务背景下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1)当前人们对保健和养生的问题高度重视,但是缺少专业的养生和保健指导师,鼓励医学生从事保健盒养生行业,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养生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故在就业时也可以涉入养生保健行业,为自己就业创造更多机会。(2)健康服务业的崛起,使得小儿推拿师、康复医疗师和护士等需求量逐步增加,且各岗位上都缺少具有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小儿推拿师和康复医疗师等从业人员,故医学毕业生可以从该方向入手,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并可以学习一些关于康复医疗、推拿等方面的知识,为后期应聘做准备。(3)当前健康服务背景下,社会资本的大力投入,康复疗养和老年护理岗位逐渐增加,且农村健康养老也在逐步发展,社区养老形势已经形成,但缺少具有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服务质量较差,群众对服务质量的评价较低,这就为医学毕业生创造了机会。健康服务的目的不是等患病以后进行治疗,而是通过对健康的服务指导,提高养生的质量,并从康复和疗养等方向入手,消除患者患病的几率,提高其生活质量。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具有专业的医学知识[7],对健康服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来为受众提供一个更好的健康服务。医学生在学习期间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毕业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4)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医疗器械、中医药、药品和医疗等重点产业迅速崛起,尤其是中医药和医疗器械的使用量较大,很多人对医疗器械,尤其是保健器械和中医养生的问题高度重视。故医学生对保健器械的应用,使用原理等需要掌握,对中医养生的知识要掌握,毕业之后可以向医疗器械使用、保健使用指导、器械销售经营、药品销售、养生顾问等方向发展,从而扩大了医学毕业生毕业之后仅向医院或者社区门诊就业的局势,提高了就业率,缓解了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4讨论与建议
当前医学生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且随着医学高校的扩招,就业压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大,在当前就业压力日益增加的背景下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是每个医学毕业生的梦想。而当前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和进步,为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创造了较多的机会,医学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也在扩展,消除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提高医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需高度重视。
作者:张云霞 单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寿群,陈赟琪.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医学生就业前景影响分析及对策[J].商,2012,(14):131.
[2]徐道银,谢超群,朱红梅等.教育与培训:高校应对社会的策略--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研究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57-58.
[4]吴涛,许华山.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就业的前景、困境与促进措施研究[J].文教资料,2015,(16):133-134.
[5]丰新胜.社会调研活动对眼视光专业学生就业和学习的影响[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353-355.
摘 要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特别是在基层农村社区有着广泛的需求,其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多样、费用较为低廉,深受广大城乡居民的欢迎。但是目前我国中医药存在和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如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弘扬祖国传统医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医药 基层 建设
Discussion on how to improve the basi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 capacity
Mu Huiyun1,Wang Di2
The Patriotic Health Campaign Committee Office of Songyuan City in Jilin Province,1380001
Th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Qianguo County in Jilin Province1311002
Abstract Chinese medicine is a unique health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especially in the rural community.It has extensive demand.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exact,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 function is unique,the treatment method is flexible,cost is relatively low,so it is favored by the vast number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But at present,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is not optimistic.It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basi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 capacity in order to make better service for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and to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rass-roots unit;Construction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全国各地区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都在大力推进基层中医药工作的发展,随着工作的不断进行,逐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目前,据资料报告,75.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6.5%的乡镇卫生院、51.6%的社区卫生服务站、57.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人们能够在身边随时得到中医药治疗,十分方便。中医药是全国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健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在基层医院中,中医药服务的网络仍不完善,相关的医疗设施建设也相对较差,这些都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些严重问题。同时,制约中医药发展的体制和一些结构性问题目前还没有获得有效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提升基层中医药事业的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是各中医药行业人员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笔者抛砖引玉做以下几点探讨[1]。
制约基层中医药发展的因素
人才匮乏是主因:中医药是一门传统实践医学,人才梯队培养周期长,继承和发展迟缓,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工作者需要漫长的研读时间和不断在临床应用中的提升。目前导致中医药人才匮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医学人才培养倾向西医化。在目前的教育和医疗背景下,与中医相比,西医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学生及家长的喜爱,所以,西医院校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规模上都有着较大的发展。而一些中医院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也多会开办大量的西医课程,甚至成为中医学生培养的主体,使中医人才培养倾向西医化[2]。②中医药学习周期长,需要苦学5年甚至更多年,优秀人才在毕业后不能及时进入临床将 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能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的人数较少。由于自身的偏见或经济原因,认为中医没有前途,很多毕业生改行,又因为中医药专业性强、通用性差,缺少兼容性,再加上执业范围的限制,造成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浪费[3]。③一些中医院,因为经济利益,多采取西医的辅助和治疗手段,这使得中医药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就缺少了中医实践机会。日后走上岗位,又因为基层医院自身缺少中医学术带头人,中医出现断层,只能自己摸索前进。④一些地方政府没有对中医药事业投以足够的重视,对其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远远低于西医,并且现在几乎所有乡镇医院都是自负盈亏,中医能为医院所带来的效益要远远低于西医,使得一些乡镇医院不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阻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为数不多的中医师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向西医的方向逐渐靠拢,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而这种行医方式会对中医师产生严重的干扰,不利于其培养严谨的中医作风,加之基层(社区、农村)艰苦的工作环境也使得许多优秀人才不愿来、不愿留,这样就导致了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匮乏局面更是雪上加霜。
行医资格的限制:现行的执业医师考试注册制度,使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在临床执业中遭遇限制,即使后来经过学习获得临床类本科学历,也是既不能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又不能变更注册为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使得中医类执业医师没有发展和提高的机会,使中医类医师的执业范围受到限制[3]。在民间,有许多特色中医是世代相传,但是因为没有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没有文凭,没有行医资格,虽然在民间受到很多患者的欢迎,却仍然视为“非法行医”。
中药质量难以保证:中医重在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在这个过程中,中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生的治疗结果。但是,由于中药的特殊性,目前其质量控制和发展规模远达不到西药的水平,各种质量较差,甚至假药都存在于中药市场,严重影响了患者服药后的治疗效果。此外,由于中药在服用时常需要煎煮等加工,不如西药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的发展。
解决制约基层中医药发展能力的探讨
国家的重视和投入是根本:为了改变目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困局,国家必须从政策和法规上加以重视,为相关中医药从业人员提供政策保障。应该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投入,保证基层中医药人员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使得他们能够安下心来从事工作,以确保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并积极投入到发展中医药的事业中去。国家2012年下发了《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在这份文件中,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了详细的规划,这充分显示了国家正在逐步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但是在今后的落实中,还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和认真执行。
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是核心:目前,国家已开始重视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断建立和完善了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单位。目前,国家每年都会免费培养一批专业定向医学生,并且在2011年将中医学专业纳入支持范围,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全科医生。虽然有这些政策上的扶持,但是在一些基层医疗单位,仍然缺乏足够的人才,特别是中医药相关的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在基层医疗单位设立和发展中医药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要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对于一些基层医疗单位,可以设立免费培养中医药人才的职位,进行定向的人才培养,使其在培养合格后加入到基层医疗工作中,促进基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②对于目前现有的基层医疗单位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应该予以足够的学习和深造机会,使其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加强,有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步。③通过对现有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重点加强中医诊疗技术培养,提高诊疗能力和水平。④制定把具有一技之长中医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的相应政策,加强中医综合能力培训,把提高能力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
创新机制是发展:从需求出发构建奖励中医药服务基层的激励机制,设立财政专项经费,解决基层中医药专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制定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特别是非药物疗法的激励政策措施。大力推广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简、便、验、廉”的中医药诊疗方法和技术在基层民众防病治病中发挥应有作用[4]。
讨 论
作为祖国传统医学,中医药的存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远古的扁鹊到金元四大流派,中医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其中沉淀的宝贵临床经验使中医不断走向成熟。但近代受到西医的冲击,中医药的生存受到威胁,甚至有人质疑为“伪科学”,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中医的独特理论不但对解决疑难杂症有特效,在防病、保健、养生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在缺少辅助医疗的地方,中医特有的辨证论治加上廉价的中药,完全可以解决百姓疾苦。除此,中医的针灸、火罐、刮痧等独特的理疗手段都是西医无法比拟的。所以中医不能停滞,要在创新中发展,引进和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同时,还有与之配套的中医药条件建设。还要从文化入手,来振兴我们的传统中医药,推进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进课堂,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中医药文化,培养继承国粹的意识。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把中医药科普读物等送进学校和家庭。有条件的地区,可联合当地媒体,组织制作、播放和开设面向家庭的中医药养生保健与知识普及类节目和专栏,让民众正确认识中医,了解中医,相信中医,为基层中医药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认知环境,只有得到基层百姓的认可,中医药的发展才会有更广阔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国中医药医政发[2012]31号.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2012.
2 陈益高.发展中医药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4):240.
关键词:医疗机构;中药;药物警戒;药学服务
医疗机构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防范药品风险的主体单位[1],全程化的药学服务直接反映了药物警戒的核心要素,临床药师践行药学服务,对健全医疗机构的中药药物警戒体系、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降低中药的用药风险、保障临床安全用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本文就中药药物警戒如何在医疗机构的临床药学服务过程中加以实践进行思考,旨在强化医疗机构中药药物警戒体系的建立,形成中药安全性评价方法和标准体系,加强中药安全的监管,推动中医药更好地为全世界人民服务。
1医疗机构中的药学服务现状
截至2019年底,全国医疗机构总数达1007545个,卫生人员总数约1292.8万人,总诊疗人次达87.2亿人次[3]。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65809个,中医类卫生人员总数达76.7万人,总诊疗人次约11.6亿人次。其中,中医类医院诊疗约6.75亿人次(58.0%),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诊疗约1.95亿人次(16.9%),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诊疗2.9亿人次(25.1%)[3]。由此可见,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卫生人员分别占全国的6.55%和5.93%,诊疗人数达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数的13.3%,且42.0%中医医疗服务由非中医类医院提供。药师是医疗机构开展药物警戒的重要执行者,但其在全国近1000万的卫生技术人员中占比不足5%,中药师仅占1.3%,中药师数量不足药师数量的1/5,远不达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药师占比大于8%的要求[3]。我国药师数量难以满足公众药学服务需求,中药师的缺失情况更为严重。自2005年原卫生部组织实施临床药师培训项目和开展临床药师制工作以来,我国临床药师制体系建设框架已初步建立,临床药师队伍正在逐步建成[4]。2001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科的创建,开始临床中药师的培养工作。国医大师颜正华学术继承人张冰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带领5所中医药大学共同发展,培养临床中药学人才,2015年该学科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重点学科,成为学科首善;历经20年教学创新,临床中药学为我国医疗机构输送了一批宝贵人才,很多已成为我国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第一批“种子教师”。自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牵头中药临床药师的培养工作,截至目前,已涵盖45家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17个专业,培养870余名中药临床药师。此外,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领导下,颜正华名老中医工作室与25家三甲医院共建颜正华临床中药学科服务基地、2家培训基地。2015年以来,连续举办了6届国医大师颜正华临床中药学服务策略与实践论坛,辐射并落地颜正华教授临床中药学思想。在医疗机构中实施全程化的药学服务是药学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药学服务更加多元化,已从药品保障、供应、调配的传统药学服务拓展到药物调配、处方审核、处方点评、用药咨询、药学门诊、药学查房、用药监护、用药教育、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监测、血药浓度监测、药物安全性研究与评价、用药科普等全程化药学服务[5]。Zhao等[6]对我国4893家各级公立医院药学服务现状及需求进行分析,公立医疗机构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模式已基本建立,但临床药师配备数量普遍不足。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能力仍然薄弱,临床药师配备更是寥寥无几。为满足临床药师的巨大人才缺口和提高药学服务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药学服务,加快药学服务模式转变,加强药师队伍建设,持续开展药学服务培训,提升药学服务能力,促进药学服务向基层下沉,要逐步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7]。
2医疗机构中药药物警戒存在的问题
医疗机构是识别、评估中药安全风险的重要执行单位,实施中药药物警戒是中药药学服务基本工作职责[8]。当前我国医疗机构中药药物警戒工作仍然存在短板,如专业人才队伍不足、中药风险识别能力差、岗位职责不明确等,对我国安全用药水平和公众健康权益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8]。2.1专业人才队伍不足。药物警戒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药物警戒人员的专业素养,影响警戒的质量[9]。同时医疗机构中药物警戒工作人员不足,不能满足正常的工作需要,主要体现在医疗机构ADR监测工作不被重视,未设置专职人员,ADR监测人员调动频繁;综合医院大多由西药师负责监测工作,缺少中药专业的ADR监测人员,很难实现对中药ADR数据的评价与分析,监测制度流于形式;医护人员因繁忙的工作无时间和精力完成ADR监测[10-11]。这些情况制约了医疗机构药物警戒及ADR监测工作的开展。2.2中药安全风险识别能力差。对全国医疗卫生人员的学历进行分析,本科及以上人员仅占39%,可见全国医疗机构卫生人员的专业队伍建设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基层医疗机构情况更为严重,课题组前期对基层医疗机构中的4812名医生进行调研,发现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基层医生存在学历背景参差不齐、专业分类不均衡、专业技术水平不足、药物安全风险的认识不足、用药行为不规范、对患者的药学监护不到位、用药告知不到位、对药物ADR认识和监测上报等工作不重视等问题,与基层人民对中医的健康医疗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12-13]。中成药被许多综合医疗机构的西医科室广泛使用,且部分西医医疗机构的使用量远高于中医医疗机构。由于中、西医存在着理论认识上的差异,西医开具中成药易忽略辨证用药的基本原则,较难从中医理论认识角度指导中药的正确使用,从而导致临床上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增加药害风险[14]。药师是中药安全风险防控的重要组成,但是由于自身知识体系的缺漏,药师缺乏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不高,在指导临床用药、发现风险隐患方面的能力不够[15],从而无法满足中药临床治疗中的风险防控实际需求[16]。2.3岗位职责不明确。在药物警戒工作中,临床药师是具体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中药临床药师工作尚处摸索阶段,在基层医疗机构中还未开展起来,且岗位职责不明,工作仍滞留在传统处方调配和中药煎煮等药学服务模式[17]。部分三甲医院虽已建立临床药师制,中药临床药师已参与了药物咨询、药学查房、处方点评、用药教育、药学监护等方面的工作,但开展进度缓慢,部分工作流于形式,在实际工作中尚未充分发挥辅助指导医师、护理人员及患者合理用药的作用[17]。临床药师较难找到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将中药药学服务与中药风险防控整合构成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中药药物警戒体系,从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是未来临床药师工作的前进方向。
3促进医疗机构药学服务中的中药药物警戒实践思考
为满足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需求、解决临床安全用药零散认知,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冰课题组提出中药药物警戒,凝练中药传统药物警戒思想,构建中药药物警戒框架。同时课题组一直倡导医药融溶,建立了临床中药学科,建立以高校和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能力提升共培养模式,将药学服务岗位中的中药警戒风险细化,为临床精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填补中国药物警戒研究领域的空白。本文结合张冰课题组20年的中药药物警戒和临床中药学的研究与积淀,提出应重视中药药物警戒在医疗机构药学服务中的作用,医疗机构临床药师应以药物警戒为切入点,加强中药药物警戒能力,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工作,明确药学服务岗位中的药物警戒内涵,帮助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找到临床切入点,促进医疗机构中药药物警戒的实施,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3.1医嘱/处方审核中的中药药物警戒实践。医嘱/处方审核是指药学人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诊疗指南与技术规范等,运用专业技术知识与药学实践技能,为医师在诊疗过程中为患者开具的处方或医嘱,进行合法性、适宜性和规范性审核,并作出是否同意调配发药决定的药学技术服务[18]。中药师通过医嘱/处方审核,在降低用药风险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药师对处方的合法性、适宜性、规范性各项内容进行逐一审核,提示不合理用药,对超常处方(超适应证、超剂量、超疗程)、药物配伍禁忌、适应证禁忌、特殊人群禁忌等问题必要时进行拦截。药师应加强对特殊人群处方、含有特殊药品(毒性中药、麻精药品、高警示药品、易制毒药品等)处方的审核。另外,中医药历来强调辨证论治,审因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所以对于中药处方审核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适应证审核。判别是否存在药不对证、中药药性选择是否适宜,如热证用温热药,无虚证而妄用补益药等。②用法用量审核。重点判别某些药物临床用量欠规范的情况,如蜈蚣以“条”剂量等;入汤剂和丸散剂用量差异大的情况,如牵牛子,汤剂3~9g,入丸散剂1~3g;临床医师经验用药的情况,如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用量很多倍等。③重复用药审核。判别药物间组成重复、功效重复、中西药作用机制相似等情况的重复用药。④配伍禁忌审核。重点判别“十八反”“十九畏”传统配伍禁忌等。⑤妊娠、老年人、儿童人群选择用药审核。重点判别是否存在特殊人群禁忌药物,性质峻烈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是否适宜,以及中药饮片炮制品的选择是否适宜等。⑥疗程和用药时长审核。⑦中西药联用审核。重点判别联用会发生理化反应的,如炎琥宁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混合产生黄色沉淀;联用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如磺胺类与有机酸含量高的中药(乌梅、五味子)合用,影响磺胺类药物排泄,引起腰痛、结晶尿、血尿甚至急性肾衰竭;在药效方面产生不利影响的、使药效下降或增加ADR等[19-20]。3.2药学查房及药学监护中的中药药物警戒实践。药学查房是指以临床药师为主体,在病区内对患者开展以安全、合理、有效用药为目的的查房过程[21]。查房前,临床药师需熟悉患者基本情况,进行药学评估和用药风险评估。查房时,临床药师进行药学问诊,重点关注患者用药问题,与医师共同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讨论,提供用药咨询和用药教育服务。药学查房后,临床药师需及时与医护人员及患者沟通查房中发现的问题;如与医师沟通患者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及相应的方案调整计划,与护士沟通给药顺序、给药方法、药物贮存(如避光)问题以及中医药特色制剂的使用方法等,如敷脐贴、熏洗、足浴、代茶饮等,应制定需重点监护患者的监护计划。用药监护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根据患者的病生理状态、疾病特点和用药情况向住院患者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相关的不同级别监护,以期保障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22]。监护内容包含:①ADR/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drugevent,ADE)监护。分析ADR/ADE发生的原因,有效地避免或减轻潜在的药物ADR/ADE。②血药浓度监测。如中西药联用会产生中西药相互作用,影响血药浓度,需对治疗窗较小,易受外界干扰的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临床及时调整剂量。③特殊人群监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患者,重症、合并多种疾病或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沟通困难等高危患者。④重点药物监护。如治疗窗窄的毒性中药、中药注射剂、容易蓄积中毒的毒烈性药物、个体差异表现较大的药物、中西药联用情况等。3.3药物重整中的中药药物警戒实践。药物重整是指在患者药物治疗的每一个不同阶段(如入院、转科或出院时),药师通过与患者沟通或复核,了解在医疗交接前后的整体用药情况是否一致,与医疗团队一起对不适当的用药进行调整,并做详细全面的记录,来预防医疗过程中的ADE,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过程[23]。中医药在人民群众“生长壮老已”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和保障中愈显重要,中药不仅在医疗机构应用普遍,在民间养生治疗中也被广泛使用,所以做好中药药物重整,对避免中药ADR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首先,通过梳理患者既往疾病史、用药史、过敏史、依从性、特殊人群等信息,了解患者安全风险指标。其次,比较患者在用药品与新开医嘱的药品,以核查用药偏差,包括药物重复、药物遗漏、用药禁忌(配伍禁忌、饮食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用法用量错误、存在相互作用(中药-中药、中药-西药、西药-西药)等[23]。核查目前用药的合理性,包含适应证、重复用药、用法用量、疗程、潜在相互作用、可能的ADR、特殊人群用药等情况,综合考虑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适应性及依从性。再次,根据核查结果,纠正错误用药;根据肝肾功能、年龄、哺乳、妊娠情况,进行必要的剂量调整;对存在ADR或潜在相互作用的药物或毒性较大的药物,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核查是否需要暂停某些药物,如行特殊医疗检查或操作前,待完成检查或操作后,需评估药物是否继续使用;关注含毒性的药物、静脉用药及有明确疗程的药物是否继续使用;对于缓解症状的药物,明确是否需要长期使用[23]。最后,向门诊患者提供用药交代、向住院患者提供出院用药教育等书面材料(图1)。药学门诊中的中药药物警戒风险实践用药咨询/用药教育是药师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和辅助工具向患者或其家属、医务人员以及公众提供药物信息,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宣传合理用药知识,交流与用药相关问题的过程[24-25]。药学门诊是指医疗机构具有药学专业技术优势的药师对患者提供用药评估、用药调整、用药计划、用药教育、随访指导等一系列专业化服务[26]。此过程不仅可以通过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预防ADR的发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并降低用药错误的发生率,减少药品风险,而且可在患者用药咨询中,发现可能的ADR/AE以及潜在安全风险。中药用药咨询中,患者咨询的内容主要为:①中药的煎煮方法包含煎煮器皿的选择、中药浸泡时长、煎煮水量要求、煎煮火候与时间;特殊煎煮要求的煎煮方法包含煎干煎糊的处理方法等[24]。②药物服用方法包含服用剂量与时间、服用疗程的控制、特殊人群服药方法等。③使用安全问题包含中西药联用使用注意、用药的配伍禁忌、饮食禁忌、可能的ADR、特殊人群使用禁忌等。④贮存方法包含中药饮片及代煎药物、中成药、西药、特殊贮存要求(温度、光源、湿度)的药物等。针对患者的用药教育,不仅包含对药品的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药使用注意、可能的ADR、可能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代谢的用药知识、用药期间需要监测的指标及频次、特殊贮存要求的注意事项等教育[25],还应包含生活护理教育、饮食禁忌教育、养生保健教育、药后护理教育等内容。药学门诊/用药咨询时,药师要对中药ADR-ADE有高度的敏感性,在患者的咨询过程中及时识别潜在安全风险。另外,用药教育时需对特殊剂型的药物、含毒性中药、中西药联用、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异常患者)进行详尽的用药指导,以防范患者因药物使用不当引发安全问题[26]。如对于毒性中药,临床药师应当告知患者用药方式、服药时间及其他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一旦发现不适,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对于特殊人群用药,临床药师需要告知患者折算用药剂量、用药禁忌、可能的相互作用等;对于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嘱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等[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