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逻辑思维训练

初中逻辑思维训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逻辑思维训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逻辑思维训练

初中逻辑思维训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逻辑思维;培养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分析、综合和比较等方面的能力,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地理事物,把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特点和要素综合成一个整体概念,从而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的思维活动。它不是天生的禀赋,任何个体都需通过学习、训练、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初中生在学习地理时,往往只记住了零散的、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如果用逻辑的方式把这样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内化为一个知识体系,既方便保存,又方便提取。这个过程要求教师改变自己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地位,从而转化成帮助学生寻找思维线索的导航者。

一、从现实生活中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原动力,是人们求知的源泉。而我们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它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前提和条件。逻辑思维与人类为伴,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的一切重要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维指导下进行的。只要学生对一个事物产生兴趣,他们便会积极地探索和研究。因此,根据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使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具有逻辑思维的问题,例如冬天冷空气频频南下,夏天的台风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常见天气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容易让学生投入其中,在观察、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动脑、动手,进而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通过思维基本功训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即让学生在不断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和掌握思维。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布置穿插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

1.加强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技能的掌握,为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学生的思维活动必须借助已有的基本地理知识来完成,因此只有正确,全面掌握基本地理知识,技能,才能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必须要理解掌握平原和高原、地形和地势、冷锋和暖锋等基本概念以及明确区域地理的组成要素,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自然地理包括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人文地理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城市与人口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还有比如要分析好我国地势、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必须对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有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地势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我国大江大河大多发源于第一级阶梯,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在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修建水利工程。因此,区域地理学习中有关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应受到师生的重视,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首先每个教师应该认识到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初中地理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地理教师只有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有目的地挖掘教材本身的逻辑因素,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比如在区域地理教学中,一般情况下以区域的自然与人文要素为基础,运用综合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类比区域差异,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进而提高思维的辨证性,超越“非此即彼”的思维局限。以西北为例,由于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山脉阻隔的地形因素,导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进而影响河流特征,以内流河为主,植被也呈现干旱景观,由草原逐渐过渡到荒漠,干旱的自然环境又引发了一系列人文地理现象,以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为特色。其次,地理课不是逻辑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做到结合有机、渗透自然、要求适度、方法得当。如日本的气候学习中,由复习亚洲气候类型入手,回忆出东亚的季风气候中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的特征,比较日本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分析得出日本比同纬度的东亚地区冬季气温偏高,夏季偏低,而年降水量偏多。引导学生认识到日本受海洋影响较多,形成了海洋性季风气候。促使学生把前后章节的知识串起来。使“气候的分布”这个难点不再是一个孤立的、难以理解的知识,而融入了整个的知识系统中,加强知识联系,建立结构体系,内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多做题巧做题,加强逻辑思维训练

多实践,多做地理习题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地理习题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练习,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配备各种习题,特别是应增加活动题、填图题、综合题,以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同时在解题的过程中也应加强分析推理判断能力的训练,以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关注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

初中逻辑思维训练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心 培养 注重 开拓

近年来,高考理综的物理学科成为的多数学生最头疼的学科,近乎是谈"物"色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来自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难度加大产生的极大心理压力

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所研究的现象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而抽象,多数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高一物理的运算又迅速地从单纯的算术、代数运算过度到函数、图像、向量、极值等运算。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应用数学能力以及与之对应的优化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质量,这对于刚上高中的只有形象思维或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尚处于经验型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思维方式中质量上的飞跃。高中物理难学是确实存在的现象,大部分的学生觉得成绩比初中退步了,对现在的成绩感到不满意,而且对学习高中物理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众所周知,在高考各科成绩中,物理学科的平均分历来都是较低的;而在学生当中'物理难学'成为抹不去的阴影。不良的竞争,过大心理压力的长期作用会使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力不胜负荷,从而产生学习障碍,结果"台阶"的跨越更显艰难。

二、一成不变的学习方法,造就极强的依赖性

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入手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高中从理想模型代替直观现象客体入手,通过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建立概念和规律,这种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必然使得学生要改进原来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新的要求。学习上产生困难,往往并非学生思维水平或智力的问题,而是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去学。事实上,学生学会物理,到自己会用物理差距还非常大。从我多年的调查分析,大部分的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合适的学习方法,这已是他们在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只限于课堂听讲,缺乏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课后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死记公式,生搬硬套。少了求知的热情,成功的喜悦,只靠考试、升学的压力是无法产生浓厚兴趣和学习欲望的,反而会出现"惰性心理",完全依赖老师课堂讲解,思维惰性大,思路狭隘,满足于固有的思维模式,受固有的方法框框约束,只能套用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只能模仿,不能创新,思维僵化。"满堂灌"教学法和"题海战术"是产生惰性心理的温床。

三、思维定势,缺乏变通迁移

思维定势的迁移分为正向迁移和负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的为正向迁移;起干扰、抑制作用的为负迁移。 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负迁移的消极表现:

1.在解决新问题时,盲目地照搬旧经验,不注意新旧问题间的差异 。

2. 由于思维定势造成思维方式的僵化,不利于思维的发散,缺乏创造性。

3. 在建立概念和规律时,学生因未真正掌握其内涵和外延,便会造成"定势错觉",而极易迁移到应用中去。不能区别相互之间有联系的物理概念,如电压和电动势,电势与电势能,质量与重量,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等。

4. 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时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差,理解不透切,将一些本质不同,但表面上相近、相似、或相关的概念或规律混淆,产生晕轮效应,成为学习的障碍。如在对自由落体运动问题的认识上,学生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所受的重力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问题的认识上,学生对鸡蛋碰石头这一物理现象,认为鸡蛋碎了是由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比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分不清变化和变化率,如速度的变化和速度的变化率;磁通量的变化量和磁通量的变化率等;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学生将其作为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一般关系,以滑动摩擦力概念代替了摩擦力概念;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及其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学生将这一特征当作圆周运动的一般特征,以匀速圆周运动概念代替了圆周运动概念。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一讲到底的做法,而是根据教学目的,通过"设疑"、"析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讨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束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和解决困难的信心,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给他们开阔眼界的机会。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兴趣萌发出来了,教与学也就更加相辅相成了。

二、注重物理实验,让学生动起来

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实验在物理研究、教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几年来的新课改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加重了,高中物理更抽象,而学生的自我意识又增强了,他们更倾向于独立思考。演示实验可以使他们"眼见为实",学生实验更使他们有自己动手的机会,课外小实验又有趣,学生都比较乐于参与。

可见,实验确实是受学生欢迎的,良好的实验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简单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可以给学生亲切感,消除对物理学的畏难情绪。并且有人曾说过,实验的教育价值与实验装置的复杂程度成反比。但教师同时也要注意实验的针对性,不要令学生看过了、做完了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实验有什么目的和作用;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心态,如为了结果完美而修改资料,把实验当游戏等。

初中逻辑思维训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课改 自主学习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38-01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学习数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初中学生正值求知欲旺盛的年龄,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的训练,对于学习新知识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实施,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样也是对每一个教育者的希冀。中学阶段的作为一个人重要的学习时期,抓住这个时期,用新的教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新的理念来启迪学生的智慧,数学教学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

一、如何认识创新思维能力

多年的教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但并不是每一项经验都是值得肯定的。同样的知识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但不一定每一种教法都能实现教学的目的。知识是无止境的,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同样教法也是无穷尽的。初中数学知识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知识的灌输,而应该打破过去的固化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思维现状,倡导学生自主的去探索新的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既要进行分析的训练,又要加强综合的概括,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在这样的反复中自然习得。

简单的来讲,创新性思维就是不走寻常路,不从直接原因出发,通过猜测、想象或联想的方式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所谓创新就是要打破常规习惯的思维束缚,哪怕的错误的方法,至少也是积极的思维。当然,创造性思维不能脱离事实依据,它要遵循思维的活动规律,只是走了另外一条道来到了你的目的地。

1)创造性思维是建立在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基础之上,逻辑思维强调对事物的分析和推导,直觉思维提倡的依赖于瞬间的灵感和顿悟,它们都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只是逻辑思维侧重于理性的分析和综合的推演,注重逻辑顺序和过程,而直觉思维则侧重于感性的思考,两者是既对立又统一,都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前提。

2)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条件,有人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发散思维确实是让学生提出很多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发散并非全是创造性思维,而集中思维虽然侧重于某一个方向或某一个点,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往往某一个点就是创新的源泉,所以,集中思维注重单点效应,而发散思维则侧重于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问题,两者都是进行创新性思维选择的方法而已。

二、初中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21世纪的今天,在教育界,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不断涌现,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教学实践中总结着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方法的培养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一致认可。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同样面临着教改的严峻考验,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忽略学生的认知习惯,全盘性的灌输只能让多数学生产生抵制情绪,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同样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型思维的培养。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交互的过程,知识的习得是一种主动的自觉思维,单纯的知识点只能成为学生头脑中的一条小鱼,而蕴藏在知识点里的数学方法和思想,就消失在遗忘的。培养学生自主去接受知识,挖掘初中数学知识点中的“渔”,才能真正使学生受益终生。

三、探索初中数学思维方法的学习规律

学习是有规律的,学习是需要发现规律的,只有从数学知识中寻找出规律,才算是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做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们知道,新课改的实施,其主要方面就是要实施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转变过去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智慧,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角,而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协作者。

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就是要从一般的知识点中去发现知识的本质。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的活跃期,教师从知识点的本质出发,逐步将知识进行抽象概括和逻辑过渡,揭示出知识点中所蕴含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的淳淳“诱导”,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学生的热情才能被唤醒。

四、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创新性思维训练

1)有氛围才能打开学生的好奇心

氛围是需要营造的,无论学习什么课程,没有浓烈的学习氛围,一切学习都是干巴巴的。数学课堂的教学,教师的第一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将学习氛围打造出来,同样的一个知识点,比如在学元函数方程时,让学生扮演老板和顾客,老板如果按每件进价8元的商品,10元售出,一天可以卖100件,如果降低价格则可以提高销量,如果每件商品降低0.1元,则可以增加10件的销售量,请问老板,应该降到多少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通过将试题变成生活化的实例,把学习数学的试题变成了生活中具体应用,原本无声的课堂瞬间活跃起来,大家纷纷开始讨论如何设定方程式来计算出最佳的降价方案,如此一来,学生的主动性便自然而然的被引导起来。

2)分析数学问题应该从多方面进行着手

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往往需要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思维,寻找解题思路和方法。例如在解决平面几何问题时,关于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教师一般会一一介绍关于梯形的面积的辅助线的画法,学生只是被动的在看,根本难以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分别让学生用剪刀剪一个梯形,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出面积的方法,则大家的亲自动手会让学生的理解更深刻,记忆更有效。

3)训练学生敢于思维的能力

勇敢不仅是行为的表征,同样也是智慧的表现。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不敢对过去的知识进行质疑,总是认为所学的方法就是这样,没有问题意识,是思维凝固的表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敢于猜想,特别是在数学世界里,猜想是最直接的验证和反驳。只要敢于问为什么,就是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蒙。

总之,初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动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去探究,去观察、去思考。思维训练是学生智慧的起点,思维训练是创新的源泉,将枯燥的知识融入生动的氛围里,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常识来增添学习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打开思维,发现知识,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初中逻辑思维训练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教材;兴趣;信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252-01

学习过高中物理的人都知道,这门学科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特别是刚从初中进入到高中的最初阶段,尤其感觉艰难。许多同学从刚进校时的雄心勃勃、志气高昂到灰心丧气、偃旗息鼓,只用了还不到半个学期的时间。高中开门学习中就遇到这样的打击,让许多同学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信心,甚至是学习其他科目的信心,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我经过十几年的教学探索,我认为恢复学生们的信心,抹去他们厌学情绪的最好良方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好是终身学习的兴趣。

一、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

我国教育国情:素质教育口号虽然已提出好多年了,但由于还存在高考,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以及该作用下衍生出的各种经济效应:名校效应、民师效应甚至是名地效应等各种效应,在这各种利益的驱动下,我们现实的教育情境却是这样:许多地区、学校形式上是素质教育,骨子里却是应试教育,甚至有的干脆就纯粹的应试教育。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教师的教多半就是纯粹的教,学生的学也就是纯粹的学了。顺理成章的,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自然就是所谓的“死记硬背+解题”了。当然,伴之的是学习兴趣的不温不火或逐渐消失。学以致用的名言也仅仅是名言而已了。总之,借用一句话:素质教育很理想,应试教育很现实。

学科特点。每一门课都有它的特点的,特点又将决定教与学的方法。1、高中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根基在实验,一切理论都要以实验作为唯一的检验者,物理教学(或学习)往往都从观察实验或实验操作开始,先获得感性认识,再进行分析研究,上升到理性认识。2、高中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它以物理概念为基石,以物理学定律为主干,形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3、高中物理是一门定量的精密科学。从物理概念转变为物理量开始,它利用种种数学表述手段为理论与实践(实验)开辟道路。使物理学的结论可随时加以严格检验。4、高中物理是一门研究运动形式最一般规律和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学科,它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各种工程技术、社会生产各部门特别是现代新技术革命的基础。5、高中物理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结合课本基于以上几点我们不难得出:高中物理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计算性。这些特点加上我国小学、初中的物理基础教育现实,我们就明白为什么高中物理教学是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了。

二、解决办法的一些浅见

1、要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科情感

提高学生的学习情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一讲到底的做法,而是根据教学目的,通过“设疑”、“析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讨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束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和解决困难的信心,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给他们开阔眼界的机会,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

2、注重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实验在物理研究、教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的新课改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加重了,高中物理更抽象,而学生的自我意识又增强了,他们更倾向于独立思考。演示实验可以使他们“眼见为实”,学生实验更使他们有自己动手的机会,课外小实验又有趣,学生都比较乐于参与。可见,实验确实是受学生欢迎的,良好的实验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3、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是与身俱局来的,要通过训练才会得以提高。创造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物理材料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新的信息,从同一来源产生各式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 其次要进行集中思维训练。集中思维就是以某个思考对象为核心,从不同的角度将思维指向这个中心,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要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就是训练学生从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类事物的能力,可以正向联想,也可以进行逆向联想。

4、要进行形象思维训练

尽管物理学中的概念通常很抽象,但是通过巧妙的构思可以找出形象的比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寻找形象的比喻。

5、要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物理教学中要注重概念、推理、判断等一系列的逻辑思维过程的分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要搞“题海战术”“满堂灌”,禁锢学生的思维,使其陷入狭隘的框框条条中。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物理.选修3-2

[2] 高中物理特点

初中逻辑思维训练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兴趣;设疑质疑;设计试验;探究教学法

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深入,使得“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深入民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成了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运用各种可行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与社会相适应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下面是我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在动力源泉。”只有让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探究欲望,才能激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初中教学中,我常常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生动形象的语言、典型的事例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我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给大家设计以下问题:(1)在上节课我们分别探究了气体与液体不流动时压强的特点,那么当这些气体和液体流动的时候,它的内部压强会有怎样的特点呢?(2)装置中的流体在流动的时候哪一个位置的流速比较大?(3)几个液柱的高度是不是有所变化?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同学们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的思维又进一步被激活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通过设疑质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人类的思维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思维的第一步就是疑问。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运用设疑质疑的方法激活大家的思维,当然,设疑也应该讲究实效性与艺术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信心百倍,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愉快。所以,我常常在“巧”字与“善”字上下工夫,什么时候问,怎样问,怎样引导,我都要课前精心准备,课上因势利导、逐步开展,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动能与势能》一节时,我给同学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狂风能吹动大树,可是微风只能吹动树叶,这说明动能有大小,你能猜一猜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吗?(2)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3)你认为运用什么实验方法来探究比较好?(4)如果有一块石头在高山上静静地躺着,它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具有能量?你该用什么方法证明呢?再如,在学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一节时,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1)现在世界三大产业是信息、能源和材料,自然界中的能量以多样的形式存在着,你能说出能量存在的几种形式吗?(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照明、取暖、烧饭、出行等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是谁提供给我们的呢?(3)能量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规律呢?通过这样的设疑质疑,激活了同学们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通过自行设计试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物理教材中有多种多样的实验教学,有的是演示实验,有的是操作实验,无论哪一种实验,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往往组织具有一定物理知识基础与试验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在给他们说明方法与提供实验材料的前提下,对难度不大的一些实验,让学生小组合作,自行设计实验。当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电磁铁》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对这一试验自己设计,使他们自己发现“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道理。实际上,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过程,也是开阔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四、通过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彻底改变反复做题的重复训练方法,倡导积极探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认为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作为一名教师,要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起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根据课标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尽量多地增加学生探索知识的机会,使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与独到之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串联与并联》《测量物质的密度》《长度时间及其测量》《浮力的利用》等章节时我都运用了探究式教学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新时代的要求,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运用上述方法,结合学生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尽最大可能给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机会,使他们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由原来的苦学变为乐学、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我相信,我们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定会越来越活跃。

参考文献:

[1]王伟丹.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力素质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2).

[2]乔际平.物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