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防治病虫害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首先,要从生态学的角度,清楚地认识到植物、病虫以及虫害天敌之间的联系。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我们要合理地认识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的关联,我们在制定防治措施时首先要注意不要破坏这种生物链的存在,要合理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其次,从人文建设的角度出发考虑。在考虑了以上的关系之后,人类作为城市生活的主体,也应该被考虑在内。我们要从人文、生态建设的视觉出发,合理地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尤其是合理使用化学试剂,在有效防止城市园林病虫害的同时,也要防止对周围人群造成的伤害,在研发中尽量产出一些低污染的绿色有机防治化学试剂,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保障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并有效保全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1、植物的品种的影响
为了完整的体现城市园林的美感,很多城市植物并非是本土品种而是引进外来品种,这虽然能够为城市的绿化增添色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虫害防治的难度。众所周知,新的植物品种的引进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生态环境,而本地没有与之相平衡的植物物种或是该植物物种的天敌。加之城市建设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垃圾等物质以及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会使得植物的抵抗力低下,很容易感染上病菌。
2、气候因素
无论是全球性的气候变化还是局部地区的气候异常,干旱或是洪水、暖冬或是寒潮,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其主要原因在于变化中气候非常适合病菌的传播和繁殖,这给园林植物病虫害的产生创造了天然的条件。如在干旱的气候环境下植物严重缺水,而这会导致病虫害的产生;而在雨水过多的环境下,植物受到雨水的长期浸泡容易腐烂生病,气候的变化具有很强的不可抗拒性,在自然面前人为的进行防治,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3、病原菌的变异
植物的病原菌如果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是不会对植物造成较大伤害的,但是一旦植物的病原菌发生变异,植物的生长就有可能面临着危机。由于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病原菌就会发生变异,那些原本非致病性的病菌通过变异后转变成致病性病菌,会感染原植株,使得植物产生致命性的病虫害。
4、园林植物规划不合理
有些城市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前,施工单位没有对其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很多树木的搭配不合理,大部分的街道或小区都是相同的树木,这使得虫害往往大面积爆发,为防治工作加大难度。城市人口集中,交通频繁,也不宜过多采用化学防治方法,所以导致病虫害防治起来比较困难。
5、不合理的种植
害虫与寄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协同进化关系,可以说植物一栽下去就决定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不合理的种植结构是病虫害严重发生的源头。
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1、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树种
不同树种间、同一树种不同品种间对各种病虫害的抗性均有差异。一个品种如果仅具备速生、丰产特性,而不抗病虫害,则很难在生产中得以推广。如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大面积种植的大官杨,推广不久即因受光肩星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而被淘汰。这个教训说明了抗病虫育种在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性。我国抗性育种工作,起步较晚,职务保护工作者和育种工作者应加强协作,选育出更多具有抗病虫能力的优良品种,以满足生产的需要。目前已选育出一些抗松疱锈病、杨树天牛、杨树溃疡病和泡桐丛枝病的优良品种或无性系。欧美一些国家利用杨树遗传可塑性强的特点,培育出不少抗病虫性强的优良品种。
2、注重植物栽培管理的病虫害预防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和发展对外界环境条件、寄主情况等具有一定要求的原理,抓住影响病虫数量消长的主要生态因子,通过改善栽培、养护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来改变病虫的适生条件,为园林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提高其抗病虫能力,以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园林植物建设时选择能抗病虫害的植物为主。采用常绿落叶结合的方法将草坪、地被植物、乔灌木复层种植,通过科学地搭配树种,建立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提高植物对病虫危害的自我调控能力。树干涂白有效地防止冬季树木的冻害、日灼,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破坏病虫的越冬场所等。
3、利用益鸟
在杨树人工林中利用挂人工鸟巢的方式招引山雀、啄木鸟和灰喜鹊等益鸟,可以明显降低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的密度。据观察,一对啄木鸟可控制 20-30 公顷杨树林中的光肩星天牛。猫头鹰对林鼠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德国、前苏联等国很重视人工林中益鸟的保护和人工招引益鸟技术的研究。由于这些国家林分生态环境较好,益鸟保护森林的作用十分明显。
4、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效果好、见效快、应用广、使用方便的特点。化学农药根据其成分和用途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几种。杀虫剂是用来防治有害昆虫的药剂;杀螨剂是用来防治吸食性螨类(如红蜘蛛)的化学药剂;杀菌剂是一类对真菌、细菌、病毒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腐烂病、丛枝病)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化学药剂;除草剂是一类防治杂草的化学药剂。在化学药剂使用上,要严格按照各种药剂的使用说明,合理配制使用浓度,精确使用剂量,规范操作,掌握科学的施药时间,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5、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种间互相制约的关系,人为的创造条件,保护或利用天敌,消灭或抑制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利用对人类有益的昆虫(如七星瓢虫)来消灭有害昆虫,保护和利用天敌,利用益鸟(如啄木鸟)防治害虫。以菌治虫(菌)是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如白僵菌)来防治害虫。以菌治病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来抑制其他致病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到达防治病害的目的。另外,还有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
6、采用诱杀的方法和技术
外来苗木品种的引入,导致病虫害发病的几率增加,一旦发生病虫害,其各方面的损失将非常的巨大。在实际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根据害虫的趋化性和趋光性,将害虫诱集到一处进行集中杀死,比如灯光诱杀技术、有色胶板诱杀技术、诱饵诱杀技术以及性外激素诱杀技术等。技术简单好实施,效果好,同时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值得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
结束语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园林绿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在园林植物绿化和病虫防治过程中,应从城市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树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独特的作用。采用适合城市特点的有效控害方法,相互协调,逐步减少化学药剂使用,抓好苗圃地、植物检验等各个环节的防治工作,才能使园林植物病虫害得到科学化、系统化的防治。
参考文献
[1]李振卿,陈建业,李红伟.彩叶树种栽培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11).
[2]杨梅.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的探讨[J].《新农民》2012(03).
关键词:园林;病虫害;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70
1 园林病虫害发生特点
园林病虫害种类较多。仅我国园林植物的病害就在5500种以上,而虫害更是接近8300种,尤其是植物的进出口贸易不断增加,导致园林的苗木病虫害种类也越来越多;一些园林处于近郊区,这些地区的蔬菜、水果、糖食作物等本身就会发生病虫害,有可能会对园林植物造成浸染;存在严重的人为因素干扰。由于园林处于城市景观中,人为干扰因素对保持园林的生态平衡十分不利,不仅会降低苗木的抗性,还会导致病虫害更加严重。并且城市中有大量建筑群,会对城市园林的功能互补性产生负面影响,促进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化学防治措施的应用受到限制。园林景观通常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如果对化学药剂的应用加以限制,可能会对居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化学防治措施受到限制,要尽量采用安全、无毒的物理措施、农业措施及生物措施。
2 园林病虫害控制关键技术
针对园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防治:
2.1 生物防治技术
目前应用比较成熟、普遍的生物防治技术包括利用菌类进行防治、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及利用激素进行防治。其中利用菌类防治园林病虫害主是在了解园林病原微生物的基础上,利用对应的病原微生物治理病虫害。常用的菌类包括青虫菌、松毛虫杆菌、杀螟松杆菌等,具体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园林植物的特点选择喷雾、诱杀及土壤处理等方法进行防控。不过应用菌类防治病虫害要进行严格审查,必须保证其不会存在其它危害;利用天敌进行防治,该方法就是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消灭有害生物,比如瓢虫、草岭、蚂蚁等捕食性天敌昆虫。比如美国白蛾的防治可以采用白蛾周氏啮小蜂进行防治;赤眼蜂可防治地老虎、玉米螟、松毛虫等;还可以利用益鸟进行防治,比如啄木鸟可以防治双条杉天牛、灰喜鹊可以防治松毛虫等;利用激素进行防治,该方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防治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应用2种方法获取激素,一种是自然界直接提取的生物激素,另一种则是人工合成的激素。
2.2 综合防治措施
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植物检疫。随着各地区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各地区之间的植物种子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蔓延,而旅游业的繁荣加速了这种物种迁移,因此植物的检疫工作越来越重要。在从其它地区引入植物种类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植物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侵入,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机率,针对已经发现的病虫源,则要及时采取措施彻底消灭;提高园林景观规划搭配的合理性。在园林植物景观规划时通常会搭配种植不同的种类的植物,以达到美化景观的目的,但是这也会加速病虫害之间的传播。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搭配时不仅仅要考虑美学因素,还要基于生物学的角度合理搭配,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栽种植物。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因此园林植物的种植要充分考虑其生长习性,不仅会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还可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2.3 物理防治方法
目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物理防治方法包括光诱杀法、高温处理、制作塑料薄膜毒环、去除病灶及感染病虫组织。其中光诱杀法主要是利用昆虫怕光的特性制作捕杀器杀灭害虫,该方法不仅投入成本低,而且不会污染环境,不过针对一些对光不敏感的昆虫无效;高温处理,该方法是对土壤及有机肥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将隐藏其中的病虫、病菌通过高温除去,该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消灭病菌及害虫卵,但是有一点不足,即处于生长期的植物不适用;塑料薄膜毒环。一些害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后会上树为害植株,塑粒薄膜毒环就是利用昆虫这一特性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在树干合适的树置制作塑料毒环,宽度维约20cm,昆虫爬至塑料毒环的位置时会滑落,使其无法上树为害。制作塑料毒环要注意塑料环要紧贴树干,也可在塑料薄膜上杀虫药,杀虫效果更好;及时去除病灶及感染病虫组织,为了更高效的防止树木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可以去除树木中的病灶或者感染组织,从根本上杜绝了感染的可能性。
关键词:榆树;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7文献标识码:a
榆树曾在我国城市绿化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寿命长、抗风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地分布在我国淮北和华北平原。但榆树容易发生严重的病虫害,不仅影响到榆树的外形和美观,还危及榆树的正常生长。因此,研究如何预防和治疗榆树病虫具有重要意义。
1 榆树主要病虫害分析
榆树容易遭受多种虫害的侵扰,如点眉夜蛾、榆毒蛾、榆潜蛾、榆白长翅卷蛾、榆凤蛾等,不是每种虫害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如榆树黑斑病就属于轻度危害。榆树主要病虫害包括以下4类:榆紫叶甲,鞘翅目叶甲科昆虫,榆紫叶甲成虫后会大量取食榆树的嫩芽和幼叶且繁殖速度很快,一旦将榆树的叶片全部吃光后会群体进入休眠状态;榆蓝叶甲,鞘翅目叶甲科昆虫,榆蓝叶甲一般在每年4月开始啃食榆树的嫩芽和幼叶,在5月幼虫开始为害,严重时会将榆树的叶片全部啃食干净;榆四脉棉蚜,同翅目棉蚜科昆虫,榆四脉棉蚜1a发生10多代,但只有干母1代在榆树上为害,干母潜伏在虫痊中刺吸为害;榆树木蠧蛾,其是榆树主要的蛀干虫害,榆树木蠧蛾会在榆树树干上留下大量的蛀孔。
2 榆树病虫害预防和治疗措施
2.1 榆树病虫害农药防治措施
2.1.1 榆紫叶甲预防和治疗措施
不同农药效果分析:选取病虫害严重程度相当的若干榆树,分别采用毒死蜱1000倍液、阿维菌素1000倍液、绿色威雷200倍液对其进行处理,研究这几种农药对榆紫叶甲的防治效果。施药处理时间48h后,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毒死蜱10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89.2%;施用阿维菌素10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100.0%;施用绿色威雷2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92.7%。可以看出,阿维菌素1000倍液对榆紫叶甲的防治效果要优于毒死蜱1000倍液和绿色威雷200倍液。
不同农药浓度效果分析:选取病虫害严重程度相当的若干榆树,分别采用毒死蜱1000倍液、2000倍液,阿维菌素1000倍液、1500倍液,绿色威雷200倍液、500倍液处理48h,研究不同农药浓度对榆紫叶甲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明,施用毒死蜱10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89.2%;施用毒死蜱20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86.3%;施用阿维菌素10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100%;施用阿维菌素15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98.3%;施用绿色威雷2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92.7%;施用绿色威雷5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86.4%。可以看出,随着农药浓度升高,榆紫叶甲幼虫死亡率逐渐上升。
2.1.2 榆树木蠧蛾预防和治疗措施
不同农药效果分析:选取病虫害严重程度相当的若干榆树,分别采用5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90%敌百虫1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倍液处理96h,研究这几种农药对榆树木蠧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5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37.3%;施用90%敌百虫1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25.8%;施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70.6%。可以看出,40%氧化乐果乳油100倍液对榆树木蠧蛾的防治效果要优于5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和90%敌百虫100倍液。
不同农药浓度的效果分析:分别采用5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50倍液,90%敌百虫100倍液、5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倍液、200倍液处理96h,研究不同农药浓度对榆树木蠧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5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37.3%;施用50%敌敌畏乳油5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46.7%;施用90%敌百虫1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25.8%;施用90%敌百虫5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43.9%;施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70.6%,施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倍时,幼虫死亡率为35.3%。由此可知,在相同处理时间下随着农药浓度增加,榆树木蠧蛾幼虫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
2.2 采用生物防治技术防治榆树病虫害爆发
生物防治技术作为生态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杀虫效果不如农药稳定、不易批量生产、起效比较慢等),但是其对植物和周围生态环境的影
响较小,因此采用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必然趋势。在榆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以使用的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有:利用微生物,即通过利用病毒、真菌和抗生菌等微生物来防治榆树的病虫害;利用寄生性天敌,即通过利用寄生蝇和寄生蜂来防治榆树的病虫害;利用捕食性天敌,即通过利用以虫害为食物的捕食性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如瓢虫、蜘蛛和螨类等)来防治榆树的病虫害。
2.3 化学农药的合理利用
由上所述,化学农药对榆树的不同病虫害有着不同的杀灭效果,如40%氧化乐果乳油对榆树木蠧蛾具有最佳杀虫效果,这就要求在应用时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化学农药种类,并尽量选用低残留、高效和低毒生物性农药(如苦参碱、bt乳剂等),以减少对环境和植物的破坏。传统农药喷洒方法效率较低,既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也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可以使用静电喷雾技术、树干注射与涂抹技术等新型农药喷洒方法。
3 结论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园林病虫害防治的理念
1、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以往防治病虫害就是将害虫和病原微生物赶尽杀绝,这个观点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而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必须更新这一旧有的观念,要容忍有害生物的存在。对有害生物不应只注重于杀死,更要注重于调节,只要把危害控制在不影响植物观赏效果就可以了。
2、生态防治的理念
在人类管理的城市园林生态里,由于人类、植物、有害生物、环境条件和天敌等各组分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所以其中任何一因子的变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园林植物的生态系统。在防治上要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管理上要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减少或不用化学农药,保护天敌,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园林生态的稳定。
3、综合防治的手段
现阶段制定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对策时,应全面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放宽防治指标,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许为害范围之内。为此,我们的植保工作必须以搞好植物检疫为前提,养护管理为基础,积极开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各种防治方法。
二、植物病虫害问题的具体分析
1、绿化植物配置的不合理
植物病虫害发生的源头就是绿色植物配置的不合理。近年来,我国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不断地采取国外园林的风格,植物配置和种植方式得到了巨大的转变,以此打破了我国传统园林的规划布局。有些地方为了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的效果,不断地增加树木花草种植的密度,从整体上会严重地影响树木的长势,就会加快病虫害传染的速度。因此,绿色植物配置的不合理为病虫害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城市生态恶化
随着城市生态恶化不断地加深,病虫害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由于城市环境是人工建设起来的特殊生态系统,如果空气污染以及人为破坏较严重,光照条件不充分,土质低劣,土壤坚实及透气性差,缺肥少水以及生长空间较狭窄等,都会大大地减弱园林植物的长势,以此直接导致病虫害的产生。同时,全球气候的变暖,为病虫害提供了生存的条件。
3、植物检疫环节较薄弱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不断地引进国外的花卉木苗,随之外来病虫害也不断地混入到我国,从而造成了我国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比如:我国的白锈病、樱花细菌性根癌病都是从日本传入的。
4、农药的滥用
由于我国目前还未深入开展无公害技术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我国就会不断地采用单一的化学防治措施,致使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天敌系统极其的脆弱,造成病虫害的发生确保天然因素的制约。另外,在一定程度上抗药性的产生会增加病虫害的影响,使防治成本不断增加,以此会造成越防治情况越严重现象的产生。
三、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合理进行植物配置
在所有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工程中,设计人员至关重要,其要从选择绿地种植的材料方面去选择病虫害少、病虫害发病率低的植物品种或植物品种地区,因为不同的植物品种,抗病虫害的能力是不同的,在园林植物生产或栽培中因地制宜选择和培育具有抗病虫能力的品种,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如采用当地的乡土树种诸如水杉、构树、桑树、银杏等植物品种,病虫害发病率相对就低,甚至不用治虫。另外要合理使用植物配置,如绿篱,色块中可选用间隔形式来阻隔病虫害的蔓延,特别是在公园、道路和景观带的区域内,实现合理化的植物配置,对具有转主寄生的病虫害如锈病,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间隔隔断可以阻止病虫害蔓延与扩散繁殖,从而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给防治病虫害赢得最佳时间。
2、加强新植苗木的检疫
由于有些病虫害仅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危害,分布范围较窄,但随着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花草苗木得到了不断地交流,再加上交通运输事业迅速的发展,使得全国各地园林成品苗木的交流日趋频繁,这样以来随着苗木远距离的运输,病虫害就会传播到新的地区,病虫害危害的范围就会得到不断地扩大,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机会也得到了增加,以此充分表明园林植物检疫把关的不严格。因此,相关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我国园林植物检疫的法规,做好苗木出口地区的病虫害检疫工作,对苗木产地做好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防治病虫害的传播,以此使危险性病虫害的扩延得到有效的控制。
3、物理机械防治利用
物理机械的方法防治植物病虫害,是园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如清除病枝、病叶,并集中销毁,人工摘除或人工捕杀某些害虫卵块、幼虫、成虫等,利用温度、热度、超声波、紫外线、土壤熏蒸等物理方法来防治虫害或病菌等。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和高压电网灭虫器诱杀;利用害虫喜食的食物加入药剂进行诱杀等;这些措施趋于自然,保护了环境。但是物理机械防治要有好的专业队伍,且要根据植物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病虫害的习性、世代、生活史、孵化期、成虫期及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而采取不同的物理防治方法。
4、化学防治
这种办法是应用有毒物质千扰有害生物的生理过程,从而将有害生物杀死、阻碍物质如抗菌素可阻止侵染物的扩展。杀菌剂可分为铲除剂、保护剂和内吸剂。铲除剂直接可杀死病原物,如五氯酚、甲醛等。保护剂可直接施于植物体,保护植物不受侵害,如低浓度的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有机硫、有机磷、有机氯等。内吸剂是指被植物吸入体内,起抑制病原物扩展的药剂,如托布津、多菌灵、苯莱特等。化学药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土壤消毒、种实消毒和喷洒植株等。
5、其他方法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还有栽培管理预防法、生物防治法、化学防治法等。但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的毒性来防治病虫害的,其同时也杀死了大量的病虫害天敌。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会引起病虫害的抗药性,只可作为应急措施。“综合管理”是指容许有部分害虫客观存在,并非强调自然因素控制灭绝,是从生产的全局和生态平衡的总体观念出发,充分利用自然界中抑制病虫害的各种因素,去保证生态平衡不遭破坏来进行防治。
结束语:
总之,做好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仅可以确保植物长势的健康,还可以实现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目标。因此,在进行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针对病虫害发生的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此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周静波.园林林木病虫害养护工作浅谈[J].科技信息,2010
关键词:病虫害;感染;原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R931.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在幼林培育及人工林的发展上因没有对病虫害问题予以足够重视,所以使林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导致林业的经济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失。因此面对当前越来越复杂的病虫害形势,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保证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
1 树木感染病虫害的原因
导致树木发生病虫害的原因有多种。首先,我国林木结构分布十分不合理。树种单一,林木抵抗能力低下,导致病虫害盛行。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导致新型病虫入侵和繁殖,而大多林农对病虫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对林木进行检疫,也是病虫害发生的一大原因。而且由于全球变暖,气候异常,使病虫有了更高的生存能力,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发展。
2 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病虫害的种类多种多样,对树木造成的伤害也不见相同。下面分析了常见树种的易发生的病虫害及其表现症状。
2.1 根腐病
根腐病多从植物根尖或者伤口处被感染。积水过多,生长地过于潮湿、贫瘠,或移栽时根部掩埋太深都是导致树木易发生根腐病的原因。根腐病多发生在树木的新生根部。发病初期会出现浅褐色,随着进一步的发展颜色会逐渐加深。树木的皮层组织也会逐渐出现坏死的症状。这类病害初期并没有很明显的患病症状,严重会导致树叶的脱落和树木的死亡。比较大的树木患上此类病害后,患病部位依然直挺,树干底部以上会流出一些树脂类的物质。小树患病后,皮层组织会慢慢变软,然后腐烂,树木还可能出现枯萎现象。对于根腐病的预防一般采用改善移栽技术水平的方法。发病后也及时对植物根部浇灌瑞毒霉之类的治病药物。
2.2 蚜虫
蚜虫病一般多发生春季,最初的发生期在三月中旬,最严重的时期是四、五月份。蚜虫多发生二十代左右,蚜虫多把卵留在树木的稍部、新芽处,发生后会导致树木枯黄,虽然不会危及树木的生命,但是会严重影响树木的生命。对于蚜虫的预防一般采取在冬季把带卵的纸条剪掉的方法,还可以适量喷施一定量的吡虫啉类的药剂,尽量在产卵之前或者是在卵的孵化期进行防治。
2.3 叶斑病
叶斑病,顾名思义,可知其经常发生在树木的叶片部位。叶斑病的病菌一般会在寄主身上过东,易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发病,在多雨的季节病情则会加重。发病初始会有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成红褐色外圈灰白色内圆的圆形癍,植物色斑周围会逐渐褪去绿色,发病严重后会导致植物身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的物质,植物逐渐枯萎。对于叶斑病的防治,应当采取积极去除带病的植株或纸条的方式,并要定期喷洒防治此类病害的杀菌剂。
2.4 介壳虫
介壳虫每年大概发生两三代左右,最常发生在通风和透光度都比较差的条件下。此类病害一般发生在树木的枝叶上,发生后会导致树木生长状态严重不良,长势逐渐减弱,严重后,树木可能会发生死亡。对于介壳虫的防治,平时应当主意对树木进行修剪,提高通风状况,改善透光程度的方法来进行预防。在树木发病后可以采取人工清除的方式,也可以在病虫害初期使用相关的药物来进行喷洒防治。
2.5 叶枯病
叶枯病也是一类已发生在树木叶片的病害,此类病菌躲在土壤或寄主身上过冬,通过风或者雨来传播给树木的苍老的叶子或者颓弱的树枝。发病初始,叶面会产生黄绿色的小斑点,发病严重后,斑点逐渐增大,连成一片,斑点的边缘多呈紫色状,继续发展会出现一些黑色的小点,患病叶片的边缘部分看上去类似火烧过的样貌,危害树木的生长。对叶枯病的防治,首先要从树种的选择开始,选择抗病性强的树种,科学栽培,在发病前喷施杀菌药剂来进行一系列预防,刚刚发病后要及时喷药防治叶枯病的进一步的发展,严重后要尽早剪掉带病叶片。
3 其他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多种多样,涉及树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下面提出了关于病虫害防治的其他几个方面:
3.1 预先调查
对于树木常见的病虫害防治要尽量采取预防为主,及时防治的原则。在树木种植之前应当首先对种植地区的环境进行一番调查,看看种植地区周围是否存在此类病虫害,病虫害程度严重情况及发生频率。调查结果出来后,要及时根据客观状况作出决定。比如:提前做好防治病虫害的预防计划,在植株发病前提前采取隔离措施,防治树木被感染。
3.2 树苗选择
苗木的选择直接关系着苗木成活后的健康成长,因此在选择苗木时应选择健康、抵抗力强、不带病菌的树苗,同时在运输及存贮过程中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植株之间的交叉感染。同时为了保证苗木的健康成长,在其栽植后要喷洒一定量的药剂进行病虫害的预防。
3.3 严格监测
加强对树木的病虫害的监测。定期、随机的对树木进行病害监测,密切关注树木生长地区的环境气候变化情况,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感染病虫害的植株要及时进行防治,必要要及时进行隔离或清除,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及时跟踪树木患病情况,及时查明患病原因,抓住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积极进行防治,控制病虫害的进一步扩展。
3.4 建立档案
建立病虫害档案有利于掌握树木生长地区的病虫害状况。在病虫害发生时可以把这些档案作为经验和参考资料,便于调查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以及病虫的进化和繁殖状况,和制定相关病虫害防治计划和改善对树木的管理措施。而且有利于对第二年的病虫害状况进行预测,积极引入病虫天敌,研发新型药物,使病虫害及时控制。
3.5 改善管理技术
由于单一树种的抗病能力很差,可以丰富种植地区树木的种类,来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注意栽植间距的控制,了解植物相互搭配带来的影响,在保证树木正常成长的条件下,多种树木种植互相组合,同时互相抵抗病虫害。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尽早防治,改善树木的生长状况。
结语
对树木进行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这涉及到树木生长的每一个时期,因此,加强对树木的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还可以保证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罗亮宏,罗双辉,廖庆华.浅谈油茶在梅州的发展及其栽培管理技术[J].广东农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