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价值观的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知识价值观;劳动价值论;继承;发展
一、知识经济与价值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指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人对价值财富的创造很可能形成知识价值论,即知识创造价值。其主要理由是:
1.知识是智力劳动的成果。知识本身包含着价值,它是人类劳动的凝结。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劳动过程开始以前对生产什么样的产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用什么办法达到某种效果,就已在劳动者的观念中存在着。马克思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渐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就是说,人的劳动过程首先是一个思维过程。在第一项具体的劳动过程开始之前,劳动者的头脑中必需积累足够的有关知识,并以这些知识为基础,对劳动过程进行构思和设计。通过构思和设计,形成如何通过人的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知识。只有在这种知识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各种具体的劳动。因此,劳动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知识积累和知识使用的过程,也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人的劳动能力,即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在人的大脑中积累的如何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而得到的,学习和探索过程无疑都是一种劳动过程,因此劳动力可以看作是一种知识形态的劳动产品,都是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习过程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探索过程则是劳动力的生产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在新知识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已有的全部相关知识,知识量往往是相当大的。越是重要的新知识,使用的知识量越大,因此新知识产品价值中的新价值就越大。
2.知识价值转化的倍加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而且在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能创造出大于自身的价值。可以说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能创新,而人类创新的原动力就是知识。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基础研究的科学发现,应用研究的原理探讨和开发研究的技术发明,三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转换周期日趋缩短,并日益成为融合一体的形式。知识产品在其创新的过程中往往是一种或几种使用价值的探索过程,但在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过程中,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往往呈现出倍加效应。如最早人们在开发计算机的时候只是想加快运算速度,但自从本世纪40年代计算机问世以后,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今天上至航天航空,下至工农业生产,科技文卫几乎无所不包,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呈几何数膨胀。
二、劳动价值论与知识经济价值观的差异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由于知识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产劳动将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关于这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曾预言: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劳动显示出不那么值得继续包括在生产过程以内了,因为人只是以看守者和调节者的地位和生产过程发生关系。”其次,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的关系也有所变化。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继续发展,创造现实的财富已经不再依靠劳动时间和应用的劳动数量了,而是依靠劳动时间以内运用的动源的力量,而这种动源自身的生产上所耗费的直接劳动时间根本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式或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这实际上道出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财富的创造取决于“动力源”,进而取决于科学水平及技术进步程度,亦即知识。
由马克思对价值创造的预设到知识经济在现实社会中迅速发展的情况,不难看出,劳动价值理论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太狭义。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而这种劳动是用劳动时间来度量的。显然至今人们还没有找到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时间上价值的换算方法。
2.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实指经济价值,不包括无形的价值财富,比如专利,信息等。
3.劳动在生产中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变化的。
4.价值与直接劳动时间的关系也不是不变的,而是富有弹性的。
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有一定的差异:
1.基础不同。劳动价值理论是以劳动为主体和基础的;知识价值论则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
2.过程不同。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直接生产劳动过程;而知识形成价值的过程则主要在知识的开发、应用、传播和扩散等过程。
3.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不同。前者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一般不高;后者则因以科学技术为主体,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将越来越高。
4.商品价值量的度量方法不同。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量决定的。
5、价值实体不同。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的实体是知识。
6.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不同。劳动价值论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量总是由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最新知识来决定的,并且是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知识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
1.劳动的过程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又是知识创新的过程。
知识作为一种劳动产品同实物产品和劳务产品一样,在其生产过程中必然要耗费一定的物质资料和活劳动。其中耗费的物质资料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值形成知识产品价值中的旧价值部分;活劳动使用的知识量则形成知识产品价值中的新价值部分。
【关键词】多元价值观 教学角色 教育角色 职业幸福感
当今中国的多元经济,必然带来文化的多元化,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小众与大众的文化交织,进而推动了多元价值观的形成,传统的道德价值在许多人的思想观念中淡化甚至消失,教师当然也不例外。有的教师认为,在讲求个人价值,强调自我实现的今天,教育职业与其他职业一样,也不过就是从事着一项工作而已,不应该在道德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或是有更多的自我约束,其他人享受的吃喝玩乐,教师理所当然也要享受,故而传统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德要求被他们视为包袱,急欲抛之而后快。
笔者在学校管理和教学中发现,这样的价值观从认识上来说是错误的,从实践上来说是有害的。价值观的偏差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人生选择和活动的指向。虽然在具体的价值选择上可以有不同,允许有个性,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教师职业的社会角色定位决定了教师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及职业价值观,在道德上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及“职业价值观”,这是教师职业的教学角色定位所决定的
从古至今,教师在人类文明的传递中都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这决定了不管教师本人是否承认和愿意,他在教育中都要充当两个主要角色:一是教学角色,担任人类知识的传授者;二是教育角色,担任言传身教的道德教育者。
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要求教师本人首先应该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和学者。一个称职的教师,首先要学好专业,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这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在本学科内缺乏较深造诣的教师,是难以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的。而在资讯发达、知识爆炸的今天,新知识的产生速度大于人们学习和掌握它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原有的知识将会逐渐有所欠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行动,求知精神欠缺的教师,是无法扮演好知识传授者的角色的。
孔子对教师的要求是“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教师的知识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得的,要教好知识,就得不断地学习,只有学而不厌,方能诲人不倦。教育人、培养人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复杂劳动,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要不断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但是教师的学习时间又是有限的,我们只能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挤时间用于学习充电。我们难以想象,如果一个人沉迷于迎来送往之中,以长袖善舞、宾朋盈门为荣,他怎么能忍受点一盏青灯、合一筒书卷的清静,怎么能有足够的时间专注于学习和提高。
二、教师职业的教育角色定位,要求坚持主流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在中国的传统看来,教师是教育人的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苏霍姆林斯基在《 给教师的建议 》中指出“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这既是对教师的赞誉,也是对教师的期望。虽然教师也应该像其他公民一样,有生活、思想和行动上的自由,但教师在道德底线上理所当然地要高于其他职业的人,要不可避免地扮演着道德楷模的角色。无论教师本人是否愿意,他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人们的心目中,都应该是有知识有教养的人,他应该作为一个榜样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教师丰富的知识、文雅的谈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生在敬仰的同时也在悄然学习,这种力量和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流连于牌场酒桌、沉迷于觥筹交错的教师,能表现出让人敬仰的道德形象。
事实上,教师除了以扎实的基本功让学生佩服、以渊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的敬重外,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师者,乃表率楷模也”,身教重于言传,对于学生来说,一个成功的教师无疑是他们崇拜与模仿的对象。教师作为社会文化价值与道德准则的传递者,很容易被学生看作代表和具有这些价值、准则的人,如果教师的言行能够与自己的说教相吻合,学生就容易受到积极的影响。假如教师语言粗俗,行为浅薄,学生就会在鄙夷教师的同时厌弃学习,甚至一些缺乏辨别能力的学生就加以仿效。这样的教师,就会成为让学生变得平庸、低俗甚至走向人生歧途的始作俑者。
三、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及“职业价值观”,这是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需要
幸福感是人们的一种内心的自我认同,也是人的价值观的一种具体体现,过一种有价值的生活,这就是幸福。孟子曾说过,“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即为一“乐”,很显然,孟子是以从事教育为幸福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人看来,教育的工作只是一种谋生手段,教师的职业仍是无权、少钱、辛苦的代名词,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期待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从事这一职业,难有幸福可言。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些教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并不是出于真正的喜欢,不是出自内心的认同,而是因为教师工作稳定、社会尊重教师、教师的工资提高了等自我利益取向的价值选择,因而,当在现实中其“自我利益”受到影响时,自然会产生自我的负面评价。
只有教师是从内心深处喜欢自己的工作,并将之当做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来追求时,才会在工作中更为全面地投入,才会有较好的敬业态度与钻研精神,才会获得更好的教学业绩,才容易得到学生的尊敬、同事和学校领导的肯定以及学生家长的配合,因而工作起来越发得心应手,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更加喜欢自己的工作,享受到工作带来的幸福。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也有自己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教师职业的生存需要,要求我们努力工作与学习,使自己的教师身份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认同。教师职业的享受需要,推动我们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的事业,从学生的成人成才中得到情感的愉悦,这是教师特有的精神动力。教师职业发展需要,则集中表现在为适应学生的不断发展而进行的努力,一是进行学科研究以期得到业务的成长,二是进行道德素养的修身。
“教书育人”是一项严肃而神圣的工作,社会寄予了教师很高的期望,这也给教师提出了超于一般普通人更高的价值观念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明确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美国学者拉思在《 价值与教学 》中谈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按他个人的价值观行事,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抓住价值观,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判断和选择能力。要让学生在内部的道德冲突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反对公式化的说教和死板的灌输。”
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发展变化迅猛,各种信息、思潮、观念激烈碰撞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名合格教师,自身首先需要确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明辨是非,不断完善自我,要通过不断的追问和反思,将个人的心理需要导向学校和社会需要的轨道上来,自觉调整心态,进行自我教育,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完善自我。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获得心灵的满足,体验到生命的内在欢乐,得到自我的发展,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达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就业
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它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对一个人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逐渐形成成熟的教育教学体系,然而其关注点重在生涯规划、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路径等,忽视将价值观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其中;而社会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极大的影响。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就业择业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心理困惑、就业难题和不同程度的职业发展问题大多由错误的价值观引发。研究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发展目标,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重要的意义。
1.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偏差
目前,我国大学生择业就业过程和职业发展中存在就业主动性差、毕业生离职率高、对用人单位忠诚度、责任心不够、岗位适应能力不佳等问题。《人力资源蓝皮书》指出,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就业稳定性偏低”,“中国员工平均流动率为15.9%,在全球处于高位”。麦可思的数据调查显示,大学生连续三年的毁约率和半年的离职率都在25%左右[1]。这说明一些大学生爱岗敬业意识不足,社会责任感缺失。思索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存在偏差,导致他们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存在盲目行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1.1个人本位倾向明显。
调查表明,当前不少大学生的就业标准和目标是在工作单位有好的待遇、符合个人需求的工作内容和良好的发展平台。因此在求职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只关注个人发展、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就业价值取向上表现为理想信念缺失、集体意识淡漠,只关注工作是否有好的地域、待遇、发展前景,而非国家、社会、行业对大学生的现实需要,甚至出现缓就业、不就业的“啃老”一族,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个人本位的倾向。同时,这种有偏差的职业价值观使得大学生在初入职场时,难以融入工作环境,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精神,对工作缺乏责任心,跳槽现象频发。
1.2职业价值评价趋于功利化。
当前部分大学生奉行“实用主义”价值观。一方面这样的价值观的确激发了某些大学生的行动力和务实精神,另一方面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式由以往的包分配转变为目前的双向选择,给了大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面临急速增加的就业压力和物质压力,使得一些大学生易受利益的驱使,在择业就业和职业发展中将物质利益放在第一位,职业价值评价功利化明显,主要表现为:一是将收入作为择业的唯一标准,不考虑工作内容、特点与个人兴趣特长或专业的匹配,如大量药学类毕业生因为传说中的高薪纷纷选择从事医药代表岗位,不考虑自身能力、性格特质是否适合岗位需要,导致工作后发现不适合而重新转岗;二是急功近利,希望一步到位,择业标准不断提高,既要环境好离家近,又要工资高福利好,还要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缺乏应届毕业生从基层做起的积极心态,导致不就业或缓就业;三是放弃诚信获取录用机会,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诸多不诚信行为,如求职材料弄虚作假、自我介绍过于夸张,有的则在找到更好的工作后不与用人单位沟通擅自违约。这种功利至上的职业价值观严重影响了这些大学生就业工作和个人的职业发展。
1.3职业价值取向复杂多元。
大学生身处社会急速变革的时代,对如何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与国家、社会、金钱、个人兴趣特长的关系都尚不成熟,往往在贡献与索取、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上充满矛盾。在职业选择中,一方面他们注重自我的主体地位和物质利益,一方面他们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如对到西部和到基层就业,许多学生表示认同,但在实际择业中往往表现出思想观念和实际行为的矛盾。在职业评价中,一些人有时很看重个人利益,主张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由追求社会地位和社会贡献更多地向追求物质利益和发挥个人兴趣特长转变;在职业发展中,既有自我奋斗、自我发展的特点,又有“等、靠、要”的倾向[2]。
1.4职业法治观念淡薄。
由于传统法律文化“无讼即德”、“德主刑辅”、“重义轻利”等法治观念的影响,加之某些高校法治教育的不足和社会法治环境问题,导致部分大W生职业价值观中法治观念淡薄现象突出。如果大学生主体的法治观点、意识、信仰及价值行为追求均不足,那么必然会体现在情感上对法律认同不足、在理性上对法律尊重不足、在信念上对法律信仰不足、在行为上对法律践行不足[3]。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违反法律原则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大学生在校园活动中将“拉关系”、“讲背景”的不良社会习惯带入职业发展过程中;在就业过程和职业发展中缺乏以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意识,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纠纷等状况时有发生;在工作中甚至出现为了谋取利益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
2.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2.1对价值观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缺乏全员育人的理念,认为就业工作和职业指导是辅导员、就业工作相关部门的事,仅通过职业指导和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引导,即便是开设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也更偏重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设计、就业形势分析、求职技能指导等。思政课程、专业课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鲜少设计职业价值观教育,比较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正确引领。对职业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的混淆、目标定位的理想化、模糊化和空泛化都直接导致价值观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投入、低产出”[4]。
2.2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现有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研究不足,对于职业价值评价、职业价值目标都缺乏符合当前我国国情和社会实际的内容。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中,职业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内容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定位,同时由于我国职业生涯和职业指导的方法理念来自西方国家,其中主要贯穿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由于职业价值观教育国内研究相对薄弱,还远远不能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融入职业价值观教育教学中。
2.3职业价值观教育形式单一。
当前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方式仍以课堂教学和辅导员谈心指导为主,且师资普遍缺乏职业价值观教育知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经验,对受众(学生)的需求了解不足;同时由于缺乏全员育人的理念,普遍认为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与专业课任课教师、用人单位、家庭关系不大,未能充分利用资源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导致教育效果不佳或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3.1追本溯源,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方向性作用。
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高校应当追本溯源,透过现象看本质,充分认识到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和职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不足,其根本在于个人价值观出现了问题,职业价值观出现了偏差,进一步体现为自身的职业价值标准和职业价值取向与国家、社会、行业需求的不适应、不协调。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是价值观体系的核心,以“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不仅指明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方向,而且明确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因此,我们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围绕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目标要求,认真思考和设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实践和职业发展中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建设发展、社会和行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5]。
3.2全员育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职业价值观教育全过程。
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应当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日常工作中积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应当涵盖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思政课程的职业发展和价值观教育中、学校开展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中、教师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和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组织均应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其中;同时,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高校应当积极与家长沟通,强调家长以身作则,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包括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的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大学生择业就业和职业发展过程中,用人单位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因此高校应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来校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实现大学和职场的无缝对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指导讲座、模拟面试等活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价值观的要求,及时纠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偏差;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等,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使得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了解社会,理解人生的意义,逐渐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3.3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全面提升。
内化于心方能外化于行,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不仅是外在环境共同教育和价值导向的结果,更需要通过自我思考、自我教育和自我实践。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戎赜诮淌或思想政治辅导员的主动灌输,忽视大学生主体在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虽然逐渐开始开展自主学习,但学生普遍反映自主学习形式单一、学习被动。同时由于对教育效果缺乏评价体系,难以及时把握学生的接受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
因此,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大学生自行组织、设计和开展健康有益、符合大学生特点的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自己组织和亲身参与的学习活动中,通过深入思考、相互交流和亲身实践,提高对社会道德和职业价值的认知能力,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内化于心,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者,真正成为自身的职业价值观念,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奋斗。
总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是高校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探索的艰巨任务。根据我国当前国情、社会发展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结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新形势,不断探索和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帮助大学生把对职业发展和事业的追求转化为自觉履行职业道德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行为,努力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林红.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J].就业指导,2016(16):54-59.
[2]潘莉莉,冯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运用――以安徽省某医科大学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4):65-68.
[3]张兴海,迟慧.论大学生法治价值观的培育[J].东北师大学报,2016,2:234-238.
[4]冯瑛,王一帆,史亚丽.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必要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76-78.
[5]荆雷,张亚宁,卢莉.医科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和职业价值观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8:777-780.
[关键词]价值澄清理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启示
[作者简介]林勇灵,广西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张,广西经济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副教授,硕士,广西南宁530105
[中图分类号]C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2-0158-03
“价值澄清理论”(the Value Clarification)是产生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价值教育、德教育的新方法,70年代后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学校道德教育课程。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纽约大学教育学院路易斯・拉思斯(L.Raths)、南伊利诺斯大学梅里尔・哈明(M.Harmin)和马萨诸塞州大学悉尼・西蒙(S.Simon)。由他们合著于1966年出版的《价值与教学》(Values and Teaching)书的出版,标志着价值澄清方法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流派诞生,此书是系统地论述价值澄清理论和方法的著作。1978年该书再版使这一理论更趋完整。以色列查赞・巴里(Chazan.B.)在《当代道德教育理论》一书中指出:“一般来说,学术界对价值澄清尚不及对涂尔干、柯尔伯格和杜威那样重视,但是我们认为,在20世纪,这种学说比其他德育学说,有更大的实际意义与重要性,它可能是当代价值教育方法的最为典型的代表。”因此,也可以说价值澄清理论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理论。“所谓先进的理论,就是指这种理论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的主题,是对那个时代的人们欲求的人文关怀。”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和多元化。我国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价值观的背景下遇到一个新的难题:面对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传统的灌输、说教等方法已不足以解释和应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培养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与价值选择能力方面可以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以适应由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价值观念复杂多变的选择需要,促进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价值澄清理论的概述
(一)价值澄清理论的界定
价值澄清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基础概念是价值,理解其中的价值蕴涵,就成为理解价值澄清理论的枢纽和关键。它和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一起,是当代西方道德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流派,其主要观点是:关注生活,接受现实,启发思考,培养能力。价值澄清理论只是研究价值形成的应用过程,它不涉及价值内容、不告诉人们应该拥有什么价值。也就是说,它关心一个人获得他的价值的过程,而不太关心任何人从个体经验中所获得的某种价值结果。
(二)价值澄清理论的主要内容
价值澄清理论的倡导者们认为,社会的急剧变化、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现在的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到难以确定自己的价值观。而价值澄清就是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的理论,它使学生通过经历一定的过程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价值的形成有七个过程,即:(1)自由的选择;(2)从各种可能选择中进行选择;(3)对每一种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作出选择;(4)珍爱,对选择感到满意;(5)愿意向别人确认自己的选择;(6)根据选择行动;(7)以某种生活方式不断重复。这七个过程可分为三大类,前三个归于选择,四五是珍视,六七是行动。这七个过程同时也是价值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只有符合以上七个条件的才被称为价值,只有经过了认真的选择、从内心里尊重认可,然后付诸实践的才是真正的价值。价值澄清作为一种方法存在,它的实现必须满足一定的要素。
价值澄清理论的主要代表路易斯・拉思斯(Louis E.Raths)提出价值澄清方法的四大要素:第一,以生活为中心。使受教育者“将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昭示自己珍视对象的那些方面以发现问题”。第二,对现实的认可。教育者从整体上不偏不倚地认可受教育者的立场,而“不管他们的思想或感情是多么混乱或消极”。第三,鼓励进一步思考。使受教育者“更加清楚他们所珍视和珍爱的事物”、“更加明智地选择”、“更好地把选择整合到日常行为之中”;第四,培养个人能力。培养受教育者“深思熟虑地看待价值问题”和“更好地整合其选择、珍视和行动”的能力。
二、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处于价值多元、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在众多的价值选择面前感到无所适从,从而陷入价值迷惘。因此,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学校的一项重要责任。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理念。践行以生为本
更新教育观念,是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前提。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国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模式是一种以教育者具有的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准则为前提,从外部向个体内部“输入”知识,并强调学生统一被动接受与遵从的方法。这种模式下,占主体地位的是各种既定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观念,而学生则处于被接受者和被塑造者的客体地位。正如我国著名学者戚万学所言,“这种教育模式因其忽视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事实,忽视道德教育之固有的主体性本质,以及忽视现代社会对主体性和创造精神的呼唤,而在解释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解决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冲突面前日显苍白”。可见,我国价值观教育实施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挥。因此,要想提高我国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就应解放思想,更新我们过去不合理的教育理念,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积极思想方法。
受教育作为教学主体,它应是一个“独立的变量”,而不是一个“依赖的变量”。我们透过价值澄清理论可以发现,价值澄清理论强调的是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或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与积极性,特别注重个人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指导能力的培养。能力是经过自由选择、珍视和行动澄清出来的,而不是靠传授获得的,反对机械生硬的单面灌输。学生是真正的价值观教育主体,价值观教育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会学生自己选择价值取向。因此,学校价值观教育要
以学生为本,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着眼于学生的自我需要,激发其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学会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真正成为自己的行为主体,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的正确价值观。
(二)注重教育过程,旨在价值引导
价值观教育,它不应只是正确价值观理论的灌输,而是一种价值引导,通过这种价值引导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确立何种价值观。所谓“引导”就意味着教育是有方向和目标的;教师相对学生而言具有文化上的优势;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受教育者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及其文化意识形态相互激荡、相互碰撞、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各种社会矛盾相对集中,同时充满着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等思想相互交织、相互融合,这必将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内心情感带来变化,包括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变化。因此,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正确把握国内社会转型这一特殊时期,抑制腐朽思想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就要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在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引导作用。主导社会价值引导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社会规定性要求。教师时刻都不应该忘记自己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领路人,对用什么价值影响学生和引导学生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在价值澄清过程中,是引导学生选择价值、体验价值、澄清价值,而不是领着价值走向学生。因此,引导的核心价值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或面临价值冲突时进行独立思考和正确选择,并形成属于自己又符合社会的价值观。
(三)理论融入生活,提高教育实效
关键词:教师;有偿家教;价值观分析
1.教师有偿家教的价值观分析
导致教师产生这些不良教学行为的原因有很多,在此之前也有很多学者对教师的有偿教学问题进行了不同视角的分析,如经济学视角、社会学视角、寻租视角等。笔者认为,教师的任何行为都表现着其自身的价值取向,都体现着教师的价值观念。因此,本文将从教师价值观形成的视角,来对教师的有偿家教现象进行分析。
无论是教师价值观还是社会任何个体的价值观,其形成过程主要涉及三个要素——“客观需要”、“内在动因”、“实践活动”,但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这三个要素所对应的三个环节又不是单纯的依次进行,而是会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环境刺激中不断循环反复的一个过程。一旦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价值取向,与之相应的价值行为也就会产生。
1.1一定客观需要的刺激是价值观形成的外在基础
外在的这些需要刺激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发展性。
需要的客观性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产生的需要是基于一定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的。可能一开始,教师并没有主动为学生提供课外辅导的想法,而是一些学生家长,希望教师能够在课后抽出一些时间来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学习辅导。当然,这要付给老师一定的报酬,于是,有偿家教便出现了它的萌芽。此外,在我国当前以学生的知识考试为主的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在课外对学生进行比较集中的高效率的知识辅导也是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一条捷径,这也成为了有偿家教存在的一个客观因素。
需要的社会性是指个体对某种需要的产生以及需要的性质、内容和特点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氛围中形成的。在有偿家教活动中,首先,教师可能先到家里去做辅导,但是当其他家长发现了这种情况之后,也想要自己的孩子跟着上课,于是老师就可以组织一个小班集体;其次,一个老师的这种行为很可能会带动其他教师的类似活动。
需要的发展性是指对个体产生刺激的这些客观基础是具有发展性的,是随着不同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变化的。教师有偿家教的报酬也是一样,最初的报酬可能只是出于形式上的一点表示,但是当学习成员不再全是教师的关系户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报酬标准就要出炉了。
1.2个体对各种利益的追求是价值观形成的内在动因
个体对各种利益的追求是个体所从事的一系列社会活动的根本目的,它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同时这种追求也是形成个体内部或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各种矛盾的根本来源。在有偿家教活动中,教师选择从事这类活动的内在目的可以看做是社会客观需要的一种演变。
第一,学生学习进度差异性的存在是必然的,作为教师,我们本就有义务对进度比较慢或者学习能力相对来说不是很强的学生实施帮助,从而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不掉队,。如果这种帮助在课上或者校内无法实现,进行课外的辅导也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第二,在现代的教学管理中,对老师的评价开始实行绩效评估,并且直接与教师的工资挂钩,那么教师对自己班级学生的成绩结果和升学率的更加重视也就无可厚非了。因此,在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课外给学生开设辅导班,通过更具有针对性的知识辅导,来使学生的应试能力有所增强,也是有些教师无奈之下的选择。
1.3实践活动是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阵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价值取向的确定也需要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我们的价值判断所引导的具体行为满足了我们最初的行为目的,那么这种价值取向就会在我们的价值体系中逐渐稳定下来。
正如我们看到的,有偿家教的实践活动使得家长和教师共同的利益追求都得到了满足。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需要进行额外辅导的学生参与了课外辅导,对课内所学的知识能够有进一步的掌握,这达成了最初的目的;同时,更多的学生在所参与的课外辅导过程中,接受了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和高强度的考试技能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整体学生的成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家长来说,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掉队,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跑道的任何地点,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算是尽了做父母的责任,满足了他们的需要。因此整个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都证明:课外的有偿家教活动是能够满足社会各界的各种需要的。这就更进一步坚定了教师和家长们对有偿家教的信任和依赖。
2讨论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活动似乎没有一点破绽,但是导致今天人们对教师有偿家教持强烈反对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有偿家教中的“有偿”二字,这是在满足了家长和教师的最初需要的同时带来的经济副产品。而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以及教师待遇不高的现状下,越来越丰厚的报酬这一副产品恰好满足了教师对金钱的潜在追求欲望。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到另外一个比较隐蔽的价值观念体系。
首先,在学生差异和应试教育作为客观需要之外,追求经济利益之上的市场经济社会背景和教师待遇普遍不高的现状也是能够对我们教师的价值取向产生一定刺激作用的重要客观因素。
其次,在个体的价值体系中,金钱观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每个人也都有追求金钱利益的权利。对于金钱、经济利益、外在物质的追求是人类的本性。教师也不例外,虽然在从事本职业的时候,教师不能持有自身经济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然而一旦有任何合理的途径能给教师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应该会有很多人举手欢迎。而这就是导致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活动的潜在利益驱动。
最后,在教师进行有偿家教的活动中,教师收取的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教师的整体收入。然而这种结果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活动的肯定,而且也使得部分教师在有偿家教行为得到强化的同时,自身的金钱观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强化,即开始对金钱产生了更多的追求欲,从而导致了这些教师对自身金钱观和职业观的失衡。
不难看出,教师在有偿家教中形成的这种过分追求金钱利益的价值观是隐藏在正当家教活动中且与其中正当价值形成体系并存的一个不正当价值形成体系。正是有了其他教育目的的掩护,部分教师便开始肆无忌惮地谋取暴利,演变出一些较为恶劣的行为,进而导致了这些教师在金钱观和自身职业观的矛盾斗争中,不自觉地选择了前者,导致了教师有偿家教发展至今的主要问题。
3结语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业余从事有偿家教活动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我们曾经对其进行的一系列强力打击也并没能够阻止了它的继续发展。身在当前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我们不能只制定严厉的政策法规,也不能只要求家长少给孩子补课,更不能只责怪老师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我们必须从各种角度去探寻这一问题的最终根源,进而找到最恰当、最合适的解决策略。(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