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理财产品市场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水平的发展,居民和企业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激烈的理财产品市场中究竟是怎样一种状况呢?本文中,笔者首先运用比较分析法详细描述了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将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展现在读者眼前。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现状

随着社会各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理财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尤其是中产阶级和富裕阶级对理财产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人性化。因为客户对理财产品的需求是各不相同的,所以理财产品的设计就必须考虑到多元化的需求。从供给的角度来看,能否成功的组合信息和技术为新市场提供有弹性的供给,是银行是否适应理财产品市场需求变化的关键因素。

一、个人理财产品需求分析

理财产品创新就是为了开发新的产品种类及营销模式等,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所有客户的潜在需求。顾客需求的多元化来源于顾客不同的收入水平、不同受教育程度和不同的年龄段等方面。下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对理财产品创新需求进行探讨。

(1) 收入水平存在差异,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对理财产品的需求也同样存在着差异。依据收入水平可以将社会中的人群简单的分成三类:低收入阶层,中产阶层,富裕阶层。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是理财产品的主要购买者,随着普通民众存款积累的增加,某些低收入阶层也开始步入理财产品市场。针对这三个不同收入阶层的人群大致有着以下的理财需求分类:①低收入阶层进入理财产品市场,主要是为了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稳定收益,并且理财产品的风险和门槛偏好较低;虽然低收入阶层的可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银行存款并不多,所投资的银行理财产品资金规模较小,但是低收入阶层想要投资于理财产品市场的总数是比较大的。②中产阶层进入理财市场,因为资金较为充裕,对于获得稳定收益的需求不甚明显,所以中产阶层对于理财产品的选择面是非常宽广的。③富裕阶层进入理财市场,更多的不是偏好于对既定的某一款理财产品的购买,而是需要专业的理财顾问,对其资产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风险偏好相对较高;并且富裕阶层在进入理财市场有着强烈的明确需求,这就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其特殊的理财需求,又要能够稳定持续的与该阶层客户“合作”。

(2) 拥有不同教育程度的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具有差异性。人们在进行理财投资时,要明白自己的投资通过何种途径,何种分配方式获得收益,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这就对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有强烈的需求了。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投资者更能接受复杂的理财产品。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显示总体来说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持有风险资产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学历越高的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的复杂程度的接受度越高。

(3) 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存在差异。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青年家庭持有的风险资产最多(29135元),老年人此次之(17136元),最少的为中年人(15664元)。这是因为青年家庭需要负担的生活成本较低,同时青年人总是有尝试新事物的偏好,对于风险有着较强的承受力。老年人因为一生积累的财富都由自己掌握,生活相对有保障的老年人不少会用自己手中的储蓄购买理财产品,对于风险的偏好略高于有着沉重生活负担的中年人。

二、个人理财产品供给分析

社会财富的累积,个人的收入增长也越来越快,并且不同受教育程度和所处年龄段的不同,加剧了个人银行理财产品呈现出了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虽然我国的银行理财市场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但是银行理财市场发展迅猛。

因此银行在理财产品的供给方面需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要保证其灵活性,确保推出的理财产品适应本土化需求,以保证有更加广阔的受众;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还需要保证其稳定性,尽量保证客户对银行传统业务可靠性的认知延续到银行其他新推出的业务中,这其中就包括了银行理财产品。

我国现有的银行理财产品供给不足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供给总量不够充足。在十代表在审议同志所作的报告时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近年来国内的金融市场开展的如火如荼,普通民众也想要进入金融市场分一杯羹,如何迈出他们进入金融市场的第一步,我个人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是个不错的入门选择。大量的资金涌入到银行理财产品上市场需要有足够多样的理财产品供客户选择。

2.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没有形成多层次的供给体系。从需求分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为了适应不同的风险偏好,不同的特殊需求,银行理财产品应尽可能的利用银行传统业务所获得信息,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推介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银行理财产品。

3.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模式单一。我国现有的银行理财产品供给模式相对于国外一些金融发达地区产品供给模式的多样化显得比较大单一。现有的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还是主要在其营业网点展开的。在当今这个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快速的生活节奏,客户就希望银行理财产品的供给方能够提供足不出户就能够获取自己想要的银行理财咨询。因此银行在虚拟的咨询或者交易平台可以做进一步有效的创新。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供给的扩展需要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展开,以“客户导向型”为产品创新和推介的核心标准,并进行配套的后台技术管理和前台的销售管理,努力达到供需平衡的关系。(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甘犁,尹志超,贾男主编.《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R].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个人理财;问题;对策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分析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居民个人财富的迅速增加,当财富不断流动和沉淀时,个人金融服务市场的需求层次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以往简单地通过银行储蓄存款获得利息并保障安全,已经发展到了目前的支付结算、外汇买卖、临时透支、贷款融资、经营投资和综合理财等全方位、多层服务需求。商业银行顺势而为,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系列的金融产品,其中,个人理财产品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各家银行争相推出新产品,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金融危机的爆发,揭开了繁荣背后存在问题的一角,所以有必要先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理财产品规模不断扩大

进入新世纪以后,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群众收入水平节节攀升,消费水平进入“小康型”,同时节余的闲钱数量也急剧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局限于即期消费,手中的资金从原先仅仅为了“应急”和“防老”,越来越变成具有“生利”功能的资产,以期在将来获得更多、更优的消费。与此相适应,随着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金融机构推出的个人理财服务品种也在不断增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一度出现了产销两旺的井喷势头。据统计,2004年11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07款,到2008年,59家银行发行5928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超过万亿元。五年间,发行品种和规模都是数十倍的增长。

(二)理财产品的风险不断加大

金融危机下,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主要金融市场急剧恶化,银行倒闭,股市遭遇重创,大量闲散资金被套牢,世界贸易环境恶化,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贸易面临下滑。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个人理财无论从投入资金量,还是投入方式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从湖北地区2008年1-10月间终止的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情况看,出现负收益的理财产品占比达到1%,理财产品出现负收益的银行占比为43.75%,单个银行负收益理财产品占比最高达到13.1%。由此引发一系列到期未兑和投诉的问题发生,从中也暴露出理财产品风险将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而加大。

(三)理财产品监管的重点发生了变化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至今,作为发展中的一个新事物,在监管层面,采取的是一种先松后紧的态度。对于银行在开始销售理财产品时利用“保本保息”的概念吸引广大投资者,由于有变相高息揽存之虞,银监会在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作了一些明确的规定,要求银行在设计“保证收益理财产品”时附加相关条件,以遏制绕开利率管制的恶性存款争夺战。随着理财产品规模不断扩大,理财产品收益率向存款利率趋近,投资者的收益被压缩,加之遇上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困境,理财产品潜在风险逐步暴露,在某些地区引发了客户投诉,社会风险爆发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作为监管层,更加重视保护银行客户的利益。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急剧的市场变化导致国内银行发行的投资于境内外股票及衍生产品的理财产品价值大幅缩水,出现了多家银行多只理财产品“零收益”“负收益”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直接导致了监管部门加大了监管和处罚的力度。这些问题反映出一个表面现象,即外部市场因素致使产品亏损,进而引发客户投诉和纠纷,然而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在于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业务流程、客户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内部管理界限不明

目前,理财业务正处在发展壮大和摸索前进的过程当中,监管层面的具体操作办法有限,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的研发、管理、销售、内控上仍未能与存款类业务进行有效区分。

(1)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原始动机与增加存款有关。虽然理财产品名称各异,形式不同,但还是能从中找到储蓄存款业务的影子。有的银行人员在观念上仍把理财业务看作是储蓄业务的替代品,并认为竞争此类业务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夺存款资源。因此,在市场和监管允许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比预定计划多发行产品就成为可能,发行规模总量容易失控。

(2)理财业务的资金操作与表内业务相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商业银行销售的理财计划中包括结构性存款产品的,其结构性存款产品应将基础资产与衍生交易部分相分离,基础资产应按照储蓄存款业务管理,衍生交易部分应按照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管理”。在这一规定的引导下,商业银行将通过个人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列入负债,资金的操作自然就属于资产运用,导致从整个银行层次上看,个人理财业务的资金资产与其他资金来源运用一样,列入资产负债表,成为资产负债表内业务。

(3)理财业务在办理上与储蓄业务相似。由于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引导,理财计划的基础资产按照储蓄存款业务管理,有的商业银行没有刻制理财业务专用章,其与客户签定的产品协议书均加盖“储蓄业务专用章”。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流程“轻设计和评估,重宣传和收益”

从各家商业银行前期的市场研究、产品开发,中期的客户评估和产品评价,以及后期的产品售卖过程比较来看,前、中期工作投入不足、力量薄弱,后期售卖的宣传力度却较大。

(1)前期的市场分析和研究开发能力不足。目前多数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专门为理财服务的市场分析研究队伍,即使建立研究队伍的,由于激励和考核机制不到位,往往形同虚设,无法对经济周期、市场走势影响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贷市场以及大宗商品市场中的基础资产表现等方面进行专业化的、充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同时,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定价能力的不足,国内商业银行还不能成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做市商,对于基础的衍生产品的交易都要完全同国际大银行进行对冲交易,主要以中间人的方式参与衍生产品交易,实际上是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将产品收益的绝大部分转让给国际大银行。

(2)中期的客户风险评估和产品评价薄弱。从客户来看,大部分客户的金融投资知识有限,对产品风险识别、评估能力不足,过于注重产品收益水平且普遍抱有过高的收益期望,投资风险承担能力不足,往往将银行理财产品作为储蓄的替代产品,“买者自负”的心理准备不足。从银行来看,银行现有资源还难以做到理财产品的个性化定做,加上银行客户经理知识水平受限,以及客户资产状况、收入来源信息不足,银行对客户投资风险评估及产品适用范围评测存在着较大困难。从市场标准来看,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权威的具体标准来衡量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度,在进行分析时,大多将己有的关联程度较为密切的金融产品与之作比较,如借鉴基金绩效的评判标准评判理财产品的,虽然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对个人理财产品的特征测定则显不足。

(3)后期的销售宣传攻势强劲。当前,在各家银行推出的林林总总的理财产品、理财计划书面前,投资者可能面临无法选择的窘境。一是高收益率成为宣传的重点。由于广告宣传本身的特性,商业银行在宣传理财产品时,倾向于把高收益率放在显著位置,“限量发售”、“上不封顶”等成为常用宣传词。二是平均预期收益率易被错误理解。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是根据概率设计出来的,在对客户宣传时,产品说明书上都配有表格和统计图,有的还给出了平均预期收益率。客户如果对理财产品了解不够深入,容易产生误解,以为实际收益与平均预期收益不会有太大差别。三是预期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易被混淆。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并不一致,理财产品说明书上的预期收益率是根据历史数据模拟的,只能作为投资的参考,不能等同于实际收益率,市场上有些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很高,实际兑付时可能仅是零收益甚至本金损失。

(三)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服务水平与预期有差距

从市场反馈情况看,商业银行在开展理财业务过程,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提高服务水平,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服务意识需要增强。银行出售理财产品,客户自愿从银行购买产品,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但在某些银行的产品协议书中,有从客户账户“扣收”、“扣划”款项等带有强制性色彩的字眼,反应银行在这些细节上需要下功夫改进。

(2)服务能力需要提高。目前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模式是首先通过网站、电话、短信、报纸等渠道将理财产品信息传达到客户,坐等客户上门后,再通过专业人员的推荐的方式进一步吸引客户,最后达到销售理财产品和留住客户的最终目标,在这一模式当中,理财经理的表现非常重要,既要负责产品销售前的推荐工作,又要负责产品销售后的解释工作,特别是在产品出现亏损时解释的难度就更大。为此,需要理财经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

(3)服务规范需要完善。一是信息披露程度受到关注。从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开办的理财产品情况看,销售理财产品的银行未向客户披露理财管理及运用情况、投资组合、风险收益变化以及其他重大影响事件等信息的现象非常普遍,在理财产品终止时,也未能向客户提供详细的产品投资收益情况。二是银行拥有优先避险权利受到质疑。目前的理财产品协议中,基本上是规定银行有提前终止权,客户没有。三是理财业务费用繁多。包括固定管理费(保管费、认购费、团队管理费)、浮动管理费、其他的信息披露费、会计师和律师费、信托终止清收费等。

三、促进理财业务健康发展的建议

(1)监管机构要完善规章制度。及时根据银行创新发展形势,建立或修订法律法规,既要为银行发展理财业务提供法律保障、受法律约束的良好法律环境,又要为投资者权益保护提供支持。进一步修订《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开展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从事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全面规范,就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产品设计、投资范围、风险内控、宣传营销、后续服务、理财从业人员管理和监督管理等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

(2)商业银行要改进内部基础管理。理财业务属表外核算业务,要与银行本身的资产负债业务之间设置隔离墙,严禁银行通过自营账户与受托理财账户之间的交易损害投资人利益。加强理财业务内部控制,将理财业务放在表外单独核算,完善和严格理财业务和风险控制授权制度,实现业务办理过程电脑规范作,及早发现风险点,及时控制风险。

(3)商业银行要优化理财业务流程。一是要加强市场分析研究工作,建立起市场分析研究团队,理解国内外经济的发展趋势,把握金融市场的变化脉搏,增强理财业务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建立完善、严格的客户风险和产品风险评估体系,银行要将理财产品按风险大小划分等级,通过风险问卷、个人有效资产调查等方式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损失承受能力以及投资期等情况,由此来划分客户风险等级,产品的风险等级与客户的风险等级有一个矩阵式的匹配,相匹配的视为适合客户,不匹配的就视为不适合客户。三是建立和完善理财业务信息披露制度,逐步按照制度化、规范化要求,及时、有效地向客户披露相关信息,避免营销时过分渲染最高预期收益率,而对产品说明书中的风险提示则轻描淡写甚至略过不提,从而导致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只知其利、不知其弊的结果。

(4)商业银行要提高理财业务服务水平。一是建立健全理财规划师的各项管理机制,实行理财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完善处罚和退出机制,通过提高理财师的货币收益,增加其放弃该项工作的机会成本以及建立理财规划师内部市场,引入声誉机制,增加其声誉收益等措施来强化对对理财规划师的监督。二是合理确定银行理财费用,要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努力实现收费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建立和完善理财业务风险应急机制,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对外公关,积极承担公众教育的社会责任,认真处理消费者投诉,妥善处理各类纠纷。

参考文献:

[1] 张龙清、孟倩、潘江姗: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西南金融》2009年第8期。

[2] 潘修平、王卫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若干法律问题探讨,《现代法学》2009年7月。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本文首先提出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的动因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借鉴其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依据市场细分的结果,对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进行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提出该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选择 。

最后提出结论和展望。

关键词: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但受消费物价上涨、利率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居民理财意愿迅速增加,这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一大契机。民生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顺速,对各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1.2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试图以点代面,针对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探究,尝试从个人理财营销策略方面为银行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决策依据。这对促进其个人理财产品销售、培植新的利润空间提供帮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论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1.2.1论文结构

第一部分提出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指出国内外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相关文献及研究综述。

第三部分将对国内的理财产品的营销环境和营销现状进行探究,并对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的动因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阐述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现状,分析现阶段国内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的优点及不足,依据市场细分的结果,对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进行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提出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选择。

第五部分提出结论和展望。

1.2.2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环境的分析,对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对象进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为民生银行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并对其个人理财产品营销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国内外个人理财研究现状

个人理财,是在对个人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结合预定目标运用像证券、外汇、储蓄、保险、住房投资等多种手段管理资产和负债,合理安排资金,从而在每位个人风险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实现资产增值的最大化的过程。

1.1国外研究现状

个人理财业务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商业银行,是一项风险小、附加值高、领域广、批量多的优质业务,被国外各大金融集团视为重中之重。因此,在个人理财产品营销方面有众多的研究文献,主要包括各种金融理论、如何制定个人理财计划、理财产品创新、品牌建设、产品定价、服务提升等方面。

(一)国外经济学家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发展起来的各种金融理论,包括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这些理论模型形成了个人理财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二)众多学者在如何制定个人理财计划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霍尔曼和诺森布鲁门介绍了多种理财工具及如何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财工具。

1.2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起步比较晚,但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国内学者主要从适合本国国情的角度,对个人理财业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的判断及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上中出现的问题做了研究。

(一)众多学者对个人理财业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毛丹平在《个人理财,究竟意味着什么》中认为个人理财对于消费者,就是意味着:制定理财目标,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在专家指导下进行资产分配,选择投资品种并不断进行绩效管理,实现个人资产最优和收益最大。

(二)更多的学者针对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吴雪指出我国理财业务的发展仍停留在内部产品或服务上,产品之间的差异化较小,个人理财服务也只能为客户提供比较浅层次服务,主要表现在服务便捷、环境优雅、成本让利等。

第二章 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动因

2.1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动因

2.1.1 个人理财产品市场

市场潜力巨大。有待发掘。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的专项调查中,77%的被调查对象对理财服务感兴趣,41%的被调查者需要个人理财服务,88%的客户表示愿意接受银行推荐的个人理财建议和方案。由此可见,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潜力巨大。

2.1.2 个人理财产品市场风险

个人业务风险小、利润空间大。一方面直接导致各行纷纷树立“存款立行”的原则,悉数使出浑身解数来拉存款,竞争导致负债业务的营运成本大量提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货款等资产业务方面对优质客户争夺更加激烈,直接导致如去年各大行的贷款集中在一些垄断性的大集团行业,风险加大的同时信贷利率却不断偏低,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都大大增加。

第三章 个人理财业务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3.1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规模与趋势

3.1.1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规模

在股份制银行中,民生银行雄踞榜首,并且超过工行0.21个百分点,成为各银行中个人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最高者。统计显示如表4-1所示。

表3-1 2012年度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前七名

3.1.2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

1.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

2.从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

3.从同质化服务向品牌化服务转变。

4.从单一的银行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转变。

3.2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民生银行通过对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不断的探索和洞悉,对客户群体的不断细分,目前已在全国建立起面向中高端客户的“三级财富管理”体系——中银理财、财富管理、私人银行业务,全面覆盖各个层级的财富管理需求。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如表3-2所示。

表3-2 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

第四章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

4.1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SWOT分析

民生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分析如表4-1。

表4-1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SWOT分析

4.2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细分

按月收入和年龄将民生银行个人理财的客户划分为九大类,如图4-2:

月收入(元)

10000以上

4000~10000

1500~400

18~3031~5051以上年龄(岁)

图4-2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市场划分

通过上表可以将该市场细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潜力型客户。大多数是收入在 1500 元以下,理财价值观多处于先享受型,他们倾向于把大部分的选择性支出投入到当前消费上,以提升当前的生活水平。(二)关注型客户。大多数处于月收入达到 1500-4000左右的人员。(三)战略型客户。处于家庭成熟期月收入多为10000以上的,是这四类客户中收入最高的。(四)稳定型客户。多处于家庭衰老期,月收入较高的稳定行业。

4.3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定位

以目标客户为基础,细分各类客户群体的市场,由此根据民生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的细分和实际情况,选择图5-2阴影部分为民生银行个人理财的市场定位,即以年龄在18~30岁之间、月收入在1500~4000元之间和年龄31~50岁之间、月收入在4000~10000元的客户为目标客户,重点对其营销及维护。

4.4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选择

4.4.1产品

(1)选择设计符合民生银行具体需求的理财产品。

(2)加大理财产品的开发与创新。

4.4.2渠道

(1)建立立体化网络管理服务模式。

(2)建立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4.4.3促销

首先,做好对外宣传,加大广告投放力度,以当地电视台、主流报纸、户外广告及其他地方性媒体为主开展持续报道;其次,做好行内的宣传,让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到营销工作中,达到行内与行外联动的效果。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可以清楚地掌握每一个客户的资料;可以准确计算出每一个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从而实现对客户的差异分析;可以科学地建立银行与客户联系的平台,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扩大与客户的交流,改善金融服务手段,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

结论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结合民生银行目前的发展状况,通过SWOT分析仍有相当的优势和机会存在。正确对待金融业特殊的发展情况,依据市场定位结果,努力进行改良,实施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重点应放在客户关系管理的导入上,一定能够获得更优的成果。面对经济的迅猛发展,民生银行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崭露头角、寻求个人理财市场的骄人业绩,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为忽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使其个人理财产品获得好的销售业绩。

参考文献

[1] 薛书平.关于创立商业银行品牌的策略思考[]J.经济师,2001,(11)

[2] 赵立航. 我国个人理财服务的历史发展[J]. 上海经济研究, 2007,(03) .

[3] 周漩.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5.

[4] 林功实 . 个人投资理财 [M].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321-327.

[5] 魏敏,田蕾.个人理财市场细分及客户群差异性分析[J].金融论坛.2006(10)

[6] 小雪.花旗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J].现代商业银行,2003,(8)

[7] .国有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商业时代,2008

[8] 王苹.现代商业银行营销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9] 赵则轩.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讨[J]. 华北金融, 2007,(05)

[10] 徐利辉.如何实施“金融品牌”战略[1J.现代商业银行,2001,(1)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信任溢价影响全球各地金融理财

根据益普索全球声誉中心(Ipsos Global Reputation Centre)对“影响各行业部门的重大问题”和“行业中各大公司的声誉”进行调查的结果,就金融业内的公司而言,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是熟悉程度的作用结果。拥有牢固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本地覆盖面的银行,通常会享受到“信任溢价”的好处。但是,美国几家首要消费者银行与欧洲几家银行,因为他们与2008年金融危机难分难解的关系,得到的信任水平却低于他们的消费者熟悉度水平本应保证的水平。相比之下,在声誉方面,与信用卡发行公司相比,全球知名的信用卡业务处理公司的声誉表现,大大接近于受到高度信任的消费商品公司。同时,信任水映出网络议论的调查性。

就全部益普索(Ipsos)访问的24国的全球首要金融机构而言,“熟悉度”与“信任度”之间的关系几乎纯粹是线性的。在消费者对21家银行企业的平均熟悉水平与他们对银行的“净信任分”之间,存在极强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2。换句话说,一个消费者越熟悉一家银行,就

越有可能对它产生信心。但是,这条定律也有一个例外:如果熟悉度来自负面新闻报道,这一定律不适用。与2008年金融危机关系最深的几家银行就是明证。

比较益普索(Ipsos)访问期之前12个月间针对各个金融机构的“网络态度”,可以确信:普通大众对金融机构的信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在网络上谈论他们时所采取的调子。“国际本地”银行,尤其是桑坦德银行和ING集团,也非常突出。在网络态度的另一端,六家“净积极网络态度”比例最低的银行都是“丑小鸭银行”。其中,美洲银行是所有被调查机构中唯一“网络负面态度”超过“网络正面态度”的机构。

尽管消费者对多数银行的熟悉度主要是通过个人体验、有关其产品与服务的积极口碑和广告建立的,他们对于“丑小鸭银行”的熟悉度更有可能是这些银行暴露在负面新闻报道下的结果,以及把这些银行与负面或争议事件相连的评论的结果。

对于消费者信任水平与熟悉水平相称的银行,以及网络议论偏向积极态度的银行而言,提高自身好感与信任评分的首要方式就是:增强自身的可见度。他们的声誉有可能从市场营销与广告活动中受益。

谁才是真正的中国个人理财客户?

“得零售银行者得天下”。《中国金融机构财力白皮书》中,益普索数据显示,中青年人群、高学历和家庭月收入在万元以上的是个人理财主力客户群。个人理财客户以银行VIP客户为主,多数持有金卡及以上级别的借记卡。

投多少是多?10万以上是小数?

2012年,超过六成的个人理财客户将金融资产的30%或更多用于理财产品的购买;高收入群体投入更多。超过六成的个人理财客户在理财产品购买或持有上的资金投入在10万元以内;高收入群体投入在 10万元以上。接近八成的个人理财客户理财年限在5年以下;高收入群体理财年限经验更为丰富。

基金和股票?满意度并非最高!

《中国金融机构理财力白皮书》揭示,2012年,银行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基金、保险理财产品是最受个人理财客户欢迎的理财产品。其中,高收入群体购买或持有理财产品更为活跃。而个人理财客户对信托产品、银行理财产品、保险理财产品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基金和股票的满意度。

七成个人理财客户将增投

2013年,银行定期存款持有比例保持稳定,其他类型理财产品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其中期货产品和信托产品接近翻番。略多于八成的个人理财客户每周有2-3天或每天均会关注理财产品的购买或查询;高收入群体花费时长更多。该白皮书显示,与2012年相比,接近七成的个人理财客户预计2013年将增加或大幅增加在理财产品上的投入。

电子银行、和新媒体称王

该白皮书透露,电子渠道已经成为个人理财客户知晓理财产品信息的重要渠道,官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第三方理财网站和新媒体(微博/论坛/博客等)逐步崛起。可见中国金融机构要在深刻洞察个人理财客户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各方面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金貔貅奖”评选标准:

1. 收益力:指金融理财机构和理财产品的收益实现能力;包括理财产品的超额收益率、净值表现。

2. 风控力:指金融理财机构在考察期内风险与收益的掌控能力与程度;发行的产品是否有保本条款和其他风险控制条款及风险控制措施。

3. 透明力:指金融机构发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状况;包括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理财产品的相关信息。

4. 服务力:是指金融理财机构提供服务的能力程度;服务力由人力资源、设施、手段、时间以及客户参与五个基本要素构成

5. 变现力:指金融理财机构和产品发行的流动性、抗风险能力、收益率和兑付渠道在同行业中具有明显能力。

6. 研发力:指金融理财机构研发设计理财产品的实力;包括研发团队专业权威、市场分析深刻、趋势判断准确、研发品种繁多、适应理财市场需求等。

7. 发行力:指金融理财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和所销售理财产品的募资金额;涉及领域越广,规模越大,数量越多,市场供应能力越强,募集资金数额越大,证明其发行力越强。

8. 创新力:参选机构在某一领域、产品、运营等方面的创新开拓了行业发展格局;包括标准创新、要素创新、多样创新。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理财APP;假设检验;信度分析;因子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078

1引言

2009年国内最早的个人理财平台“挖财”的出现,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即信息与金融相结合的模式。据《2015年理财类APP市场分析报告》显示,理财记账类用户如今已经占全部移动互联网用户三成以上。现如今,理财APP有着移动电子智能平台的支撑,再加上位置服务(LBS)、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技术和服务的成熟,理财APP市场已进入炙手可热阶段。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理财APP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完善,从最初的只可以记账,逐步发展到具备理财、基金、投资等功能。本文将基于以上背景,调查并分析影响沈阳市市民使用理财APP的相关因素,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出合理化建议。

2调查

本调查以沈阳市为例,调查对象为沈阳市九个市辖区的全体市民。为保证信息的全面性,调查对象并不排除从未使用过理财APP的市民。采用在人流量大的区域以街头随机拦访的方式保证了被调查者职业、年龄的多样性。

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3份,问卷有效率为91%,实际样本数大于估算样本数,调查的样本容量合理。本次调查首先采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初步统计及描述性分析。然后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推断性分析。在推断性分析时运用卡方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

3调查结果

3.1假设检验结果

(1)为探究沈阳市民使用理财APP与年龄是否相关,在通过方差齐性检验之后,我们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过程如下:

Levene方差齐性检验:

原假设H0:σ1=σ2=σ3

备择假设H1:σ1、σ2、σ3是不尽相等的。

在显著性水平为95%下,p值大于005,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认为σ1、σ2、σ3是相等的,方差齐次检验通过。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不同年龄与是否使用理财APP是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即认为不同年龄段的沈阳市民的接受理财APP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

(2)探讨市民不愿意使用理财APP原因与性别是否有一定相关性,依次选取没有使用习惯、收益不理想、易用性差三者与性别进行列联分析,结果如下:

检测结果可知,在95%的置信水平下,在卡方和检测与进一步的相关性测量中三种相关性系数均通过了t检验。说明性别与是否使用理财APP原因存在明显相关性。因此,收益不理想是男性不愿使用的原因,操作性差是女性不愿使用的原因。

(3)沈阳市民使用多种理财APP。

3.2因子分析与信度分析

3.2.1信度分析

信度即可靠性,它是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本文运用信用度来检测量表在度量相关变量能否拥有稳定性和一致性,采用最为常用的Cronbachs Alpha值取舍标准。值在07以上表示信用度高可以采用这个问卷。本问卷第一部分外部环境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887,第二部分信誉机制克伦巴赫值为0876,第三部分产品服务质量克伦巴赫值为0749,第四部分品牌情感价值的克伦巴赫值为072.8,第五部分易用性的克伦巴赫值为082.8,以上部分都大于07,说明问卷的一致性较好。

3.2.2因子分析

鉴于分析需要,我们对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利用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检验来测试问卷中用户决策理论的收敛度,其中KMO值大于06说明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经过SPSS数据分析,得到用户决策理论的KMO值为0775,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用户决策理论的KMO值为0775,大于06,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经分析得到一个因子,我们将其命名为用户决策体验,它总共包括4个题项,分别为使用愉悦性、重复使用、增强产品信任、推荐他人使用,它们的载荷值分别为0775、082.7、083.5、0740,用户决策理论的α值为0805,均大于05说明调查问卷这部分问题是有效的。

4结论与建议

4.1外部环境对理财APP的使用情况的影响

4.1.1国家相关法律制度

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国家给出更多的是鼓励政策指导理财APP朝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些鼓励政策下,投资者有更多的信心将产品做到更好,而用户也会收益颇多。

4.1.2互联网金融发展程度

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中央支持的方向,因此,相关工作者应继续努力,帮助推动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如此,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产物-理财APP也会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4.1.3网络环境安全性

网络环境安全性是信息时代下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个人信息泄露,财产危机等隐患,都时刻提醒我们应理性面对网络信息。理财APP平台尽管有第三方保证,却无法从根本上阻止个人权益受到威胁。

4.1.4传统理财产品奠定的市场基础

理财APP的出现给传统银行的部分业务带去了冲击和挑战。传统银行已有的理财服务,已吸引了众多用户,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理财APP能够迅速打开市场,并结合自身的创新性和适应性,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4.2信誉机制的测量

4.2.1投资者对该产品的评价很高

通过相关因素的调查,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对该产品的评价很高对于人们使用理财产品的影响较大,相对来说,某一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对该产品的评价越高,人们对该产品也越为信任。

4.2.2该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认为该产品是有良好信誉的

产品收益如实描述等良好信誉使理财产品广泛被人所信赖,良好的信誉能使用户对该理财产品形成使用依赖,提高客户忠诚度。如具有较大客户群的余额宝,信誉良好,产品收益一目了然并且能及时到账等优势,使得该平台备受喜爱。

4.2.3理财APP用户权益是受到保障的

调查发现,人们对理财APP的财产安全性等方面关注度较高,具有退款政策的理财产品更易被接受。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理财产品的不断改进,安全性随之不断提高。用户所关心的权益受到保障,就能更加放心购买理财产品。

4.3产品服务的测量

4.3.1理财APP内提供多样化投资方案以供选择

随着理财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人们对理财产品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单一的理财产品并不能满足人们理财需求。理财APP平台内理财产品的多样化吸引人们使用手机理财APP,也成为人们使用理财APP的主要原因。

4.3.2理财APP平台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据调查发现,人们对理财APP平台的便捷程度要求很高。人们对余额宝、随手记等可为人们生活带来方便服务的理财APP的使用多于其他APP,说明具有较多功能的理财APP更受人们喜爱。

4.3.3好的推广活动可帮助扩大用户群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口碑宣传是宣传的重中之重。其次,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宣传也成为一种主要的宣传方式。近期余额宝使用数量的增多,正是因为借助央视春晚的宣传。

4.3.4理财APP具有创新性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理财APP的种类和数量也逐日增多。在众多理财APP中脱颖而出的理财APP,都是凭借其功能、技术、理财产品的创新。所以,理财APP自身的改革、创新加速了其发展,促进了理财APP的使用情况。

4.4品牌情感价值的测量

4.4.1无论是新用户还是忠实用户,每个用户的投资都得到了公平的回报

在相关因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注册新用户让利返现成为当下吸引新用户使用理财APP的主要手段,对待忠实用户,理财APP也同样推出一系列活动,如促销信息,免费抢基金等。

4.4.2利用手机等移动端浏览该理财APP让用户觉得舒服

据调查显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理财APP为人们的理财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用户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但是,理财APP的使用流程比较烦琐,不够简洁,所以理财APP应提供更加简洁的操作流程。

4.4.3利用手机等移动端浏览该理财APP让用户掌握了更多理财知识

调查显示,若理财APP没有为用户提供相关理财知识,会使许多对理财知识不太清楚的用户无法正确地购买理财产品,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理财APP应该为用户提供相关理财类知识,让用户理性购买理财产品。

4.5理财APP易用性测量的影响因素

4.5.1理财APP相关产品或服务查询效率

若用户能够很容易地利用手机移动客户端在该理财APP上找到所需的相关理财产品或服务,有效节省时间进行投资理财,那么在将一定程度上培养客户对于此理财APP平台的依赖性。

4.5.2产品和服务信息分类的条理清晰程度

用户更青睐于信息分类中条理清晰的理财APP平台,这能够使用户更为直观地了解理财信息,避免盲目投资。因此,注重产品和信息的分类和归总的理财APP所体现的“软实力”更胜一筹。

4.5.3理财APP移动端交易便捷度

交易便捷度对于用户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倘若通过理财APP移动端,用户交易效率提高,那么将很大程度上保证用户及时回款和注入资金,更为有效地进行投资理财。

4.5.4对于理财投资方法掌握的难易程度

平台若想在稳固已有客户群体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就应该在加强技术的同时注重对于移动端投资方法的引导,便于客户掌握理财方法,二者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共同为平台未来的优化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敏生活理财类APP崛起信息+金融成用户首选[N].通信信息报,201.4-09-2.4(B1.4).

[2]杨枫,陈金鹰,邱越“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前景分析[C].四川省通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3]朱静芬手机理财[J].检察风云,201.1(19).

[4]周露手机银行理财受热捧,用户淘金慎防风险[N].通信信息报,201.4-1.2-10(B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