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思政基本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搞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要明确教学的目的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由培养目标决定。一般而言,教学目的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达到塑造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把课堂教学仅仅作为传授知识的平台,是达不到培养目标的。当然,具体到每一门课程,也要明确其具体的教学目的。如基本原理概论课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基本原理的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的基本观点,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运用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学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
二、搞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要明确教学对象
搞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要了解“思政课”教育的对象,增强“思政课”的专业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学生。目前,高校部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强,由多种因素造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觉得“思政课”与自己的专业差距太远,容易造成“思政课”的“无用论”。教师应当因人而异,因专业而异,也不能忽视大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自学能力以及思维敏捷、勇于探索的特点。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便于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新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唤起学生的思考,即使传递的知识再多,运用的教学手段再先进,也难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基于大学生的实际,立足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这也是衡量“思政课”课堂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效的尺度。
三、搞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要按精讲的原则备好“思政课”
思政课理论课堂教学的学时被削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面临着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思政课按大纲进行教学已经基本无法实现,所以,必须按精讲的原则备好课。备课是讲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更是精讲的前提和基础。精讲有助于学生接受精华的东西,也能给学生预留独立思考的空间。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精讲,应在教学中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突出重点,给学生以要领的问题。比如基本原理课程涵盖了三大部分,而学校安排的理论课只有32个学时,想要面面俱到肯定不可能。所以,在课堂讲授中必须突出重点,当然,突出重点不是简单地贴标签,而是通过知识梳理,便于学生抓住要领。二是讲透难点,扫除学生学习的障碍。教学中有些内容是学生可以掌握的,有些内容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比如“哲学”部分,所以,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平均用力,而应在讲透哲学知识上下功夫。三是引进新成果,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很难把新的科研成果都吸收进来。教师在教学中引进新成果,不仅提高了讲课的深度,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搞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要学会“讲”好“思政课”
关键词:辩证思维;辩证法;培养目标;辩证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64-03
一、引言
特定的物质条件下,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取决于是否善于思考,而思考是一种技能,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提升。我们培养学生,不仅要使其掌握知识和获得价值认知,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这样有利于其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以适应社会发展。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中有许多专业课程支持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但这些课程从开设范围上来讲,并不具有普遍性,它们有的是针对专业学生,有的只是公共选修课,修读学生为数不多。但“基本原理”却是一门可以普及思维教学的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拥有丰富的辩证思维教学内容,同时覆盖所有大学生,以此课程为平台进行思维能力培养,具备可行性。
在思政课的教育实践中,通过对高校思政课思维教学目标进行具体诠释的方式,将简单的“是什么”教学,提升到为解决“为什么”提供思维方法支撑层面,去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实现教育效果反思,才能真正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既能克服心理障碍,降低冲突性倾向,又能拓宽视野见识,提升整合思维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对整体的思政工作而言,思维方法教学能普遍地为后续工作搭建高层次思维受体平台,一举三得。
辩证思维是高端人才思维方式,对从事复杂思维活动的群体来说是必须具备的能力。面向大学本科层次的受体,在“基本原理”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式辩证思维培养,建立起一般辩证思维训练模式,加强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冲破盲从,独立思考,增长知识和认知能力,合理地决策和行动,甚为必要。本文从定位本课程的辩证思维能力概念及目标范围着手,从教材中寻找本课程的辩证思维潜在资源,确定辩证思维的研究范围、特点及具体指标,确定本课程应该承载什么样的辩证思维教学任务和目标,以实现教学的“有的放矢”。
从教学实际分析,“基本原理”课程有丰富的培养辩证思维素质的资源。从方法论角度来看,该课程的哲学部分蕴含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和原则、认识论、方法论,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整个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中心线索,而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蕴含着矛盾分析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本课程由感性具体“生动直观”经过思维抽象上升为理性具体,再回到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实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历史统一,理论与实际结合,完全符合思维的“从表象具体到抽象规定的阶段,再从抽象到具体的阶段”的两个逻辑序列,有助于形成完整思维链条。
二、什么是“辩证思维”
首先,明确辨析辩证思维等同于辩证法,辩证思维等同于对立统一的观念。在我们的既定观念里,辩证思维就是哲学上所指的辩证法。但事实上辩证思维≠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从哲学体系来看,唯物辩证法包括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构成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作用,具有本体论意义。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导出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1]。辩证思维可以看作是“辩证认识方式”,只是主体反映客体辩证本性的理性分析工具和手段,辩证思维不等同于辩证法。在1994年就有文章指出:辩证思维不等同于辩证法,辩证思维应该是辩证性思维,而不是辩证法思维。应该将作为本体的哲学层次的客观辩证法从“辩证思维”内涵中分离出去,将一般“辩证思维”内涵确定为辩证认识方式的取向。同时,辩证≠对立+统一,辩证思维不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思维,辩证思维有它自身的具体逻辑范畴。[2]我们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辩证思维逻辑体系,辩证思维不仅仅是对立统一思维,它更是“实践、主体、客体,质、量、度,内容、形式、现象”,“同一、差异、矛盾、根据、条件、联系、因果关系、相互关系、整体联系”,“个别、一般、本质,过程、系统、规律”等范畴构成的逻辑思维体系。
其次,明确辩证思维与形式逻辑之间的关系。辩证思维是辩证性思维,是介于形式逻辑和具体辩证法范畴原则之间的思维形式,是辩证法原则与逻辑的结合,可以称之为“辩证逻辑思维”。在形式逻辑思维中,结论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却可以“亦此亦彼”、“亦真亦假”,强调条件性。这说明辩证思维与形式逻辑思维具有不同的规则,分别遵守不同的思维规律:形式逻辑思维的概念、推理与判断具有相应的思维规律(矛盾律、同一律、排中律),辩证思维以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遵循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3]辩证思维是多维、动态的整体思维,形式逻辑思维是一维、静态思维,两者关系密切但层次不同。辩证思维是逻辑思维的超越,逻辑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基础。辩证思维注重客观世界和事物本质对思维的决定作用,反对擅离外在客观而只注重形式上的逻辑自洽,同时又遵循思维自身的规律和逻辑一致性的思维方法。辩证思维的最大特点是从事物的联系、发展和变化等方面来反映事物,提供一种思维框架,既强调对客观规律和关系的辩证本质探索,又倚重思维规则、程序和手段,在尊重辩证思维规则、程序和手段的基础上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辩证逻辑思维的实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通过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等方法,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因此,要学会辩证思维,必须掌握辩证法原则和逻辑思维规则。
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辩证思维培养目标的设定
依据上述结论,我们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思维培养目标设定为两个部分:第一是对哲学关于世界总体的辩证认知和对辩证法原则的把握(世界观认知);第二是对在正确理解辩证法前提下的思维规律和方法的把握(方法论认知)。
首先,掌握客观辩证法知识。学说把辩证法看作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性,把思维中的辩证法视为客观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自觉反映,来源于客观现实,而客观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因而辩证思维培养的首个目标就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客观辩证法知识。
其次,把握辩证思维的内核,使教学目标具体化。辩证思维无非是要求思维主体把客体(对象)本身的对象性形式变成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通过对辩证运动过程的全面考察,通过一系列环节来把握它的整体关系、把握对象具体。透过其客观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基本原则,立足于“整体性、动态性、具体性、开放性”四个内核,可以将目标通俗化为四点:①对问题的理解完整,认真考虑了对立观点,做出多角度看问题的努力,对这些方面做了公正、批判和综合的考察。②能够摆脱思维固化,以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强调论证过程。③收集不同信息,分析证据的质量,考察不同立场的观点,能说明背景和具体情况的重要性,思考和表达具体。④能够检查问题是否合乎实际,事实准确性和逻辑一致性,发掘可能的替代解释或推论,确认检验结果,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并养成相应的思维习惯。
第三,把辩证思维方法设定为培养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实现辩证思维能力的提升。为了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分析者,用辩证法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吸收方法论的教益,运用具体的思考方法来分析新的问题,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充分利用理性思维方法,把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分析法与历史分析法统一的理性思维方法作为培养大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具体目标。
(1)掌握归纳与演绎的双向推导法。归纳与演绎的运行方向是相反的:归纳是从个别事实推导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也是归纳的前提和指导。人的认识是不断地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这恰恰是归纳和演绎交替使用的过程。它们既是辩证思维基本的推理方法,也是进行其他学科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无论是对工作学习来说还是对日常生活具有普遍性方法论意义,必然成为“基本原理”教学的具体培养目标。
(2)具备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分析与综合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分析是主体在思维中将对象整体分解为多个部分,分别加以认识;综合则是主体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方面认识进行整合,全面地把握对象的方法。分析是思维从整体走向部分的过程,综合是思维从部分走向整体的过程,没有分析,就难以认清对象的细节,从而难以正确认识整体,没有综合,没有正确的整体认识,难以进行具体分析。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分析法与综合法不可分离,并能够掌握分析与综合的基本技能。
(3)能够把握感性具体―理性抽象―理性具体的认识过程,自觉运用抽象与具体方法。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是通过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辩证思维方法中居于中轴地位。本目标的实现分两步,第一步,在反映具体事物的感性具体基础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运用分析法,从整体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使认识从感性具体发展成理性抽象,从现象深入到本质;第二步,运用综合法的同时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把各个部分的各种规定按照它们本身固有的内在关系相互联系起来,从总体上把握这一事物,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4)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逻辑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历史方法是指考察客观对象的发展过程及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思想发展过程,逻辑方法则指是对事物内部逻辑的理性分析。逻辑分析应以历史的考察为基础,历史的考察应以逻辑分析为依据,以达到客观、全面地解释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目的。运用逻辑的方法研究事物发展规律,实际上就是对历史进行概括,在运用历史方法研究事物历史进程时,也要通过逻辑分析确定史实间的必然联系,把逻辑分析贯穿于历史的考察之中。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是主客观统一的辩证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思维的逻辑进程要与客观的历史进程统一,还要与思维的历史进程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2]李仁武.“辩证思维”内涵辨析[J].逻辑与语言学习,1994,(6):12-1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
[作者简介]李宝江(1976- ),男,河北曲阳人,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在读博士,河北体育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化。(河北石家庄05009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303443)和2013年度河北体育学院级教学改革支持项目“基本原理教学法研究”(项目编号:2013JYZHC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54-02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和提升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实际教学中,除了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运用的研究也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侧重传授具体知识的专业性课程有所不同,它更侧重于对人的思想产生影响,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果在课堂授课时不能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领会和应用教学内容上就会感到困难,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种相对独特的性质,必然要求加强对教学方法运用的研究。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研究的必要性
1.转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的需要。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宏大而空泛,它既不像专业课程那样体现某一领域的具体知识,又不像计算机和外语这类公共课那样具有实用价值。还有的学生认为,许多内容在中学就已经学过了,现在的课程内容与之前相比没有太大的区别,不愿意再下功夫学习。从教师角度而言,在课程特点和课程内容既定的情况下,要改变学生的这些认识,就必须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通过运用适当的、丰富的教学方法来将课程变得生动活泼、贴近实际,使学生在了解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后,学会用正确的立场和方法来看待和分析社会当中的现象和问题,从而切实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用性。
2.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兴趣和动力的需要。无论是什么课程,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是实现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学生对课程产生了兴趣,便可以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学习兴趣就转化为学习动力,学生的收获就大;反之,学生的收获就小。由于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导致学习兴趣缺失、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效果往往不好。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同样的教学内容在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时,受学生欢迎和认可的程度是不同的,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有差别。
3.厘清教师对教学方法认识模糊的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认识模糊的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对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些教师认为讲好课更多的是要在教学内容研究上下功夫,只要把教材研究透了就能游刃有余地讲解,教学方法再多也是要讲好教材内容,没必要过多研究,只要按常规来就可以了。二是对教学方法的规律性认识不深。很多教师也希望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一些创新和改革,但简单尝试过一些新的方法后发现效果不理想,感觉还是传统的讲授法比较保险,结果又回归到了起点。这两种认识都是因为对教学方法研究投入的精力不多、思考较少,对教学方法的规律一知半解,没有了解到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不同特点的教学内容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学方法创新容易脱离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有的思政课教师也认识到了灌输式教学应当进行改革和创新,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在探索过程中,往往是为了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改变。这些改变相对于过去传统的、单一的讲解法虽然是创新,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听讲,上课的形式也变得灵活多样,在实际的运用中往往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由教师讲学生听变为过于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结果由于课时限制、学生的课堂发挥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容易打乱教学的计划安排,容易脱离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2.教学方法运用不够灵活。在课堂教学中,具体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讲解法、启发法、讨论法、专题法、案例法等,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一种表现是授课时过多依赖一种教学方法,如过于注重讲解法,讲解的又大部分是教材上的内容,而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拓展,或者又过于注重讨论法。对于某一部分教学内容来说,某一种教学方法会非常适用、效果理想,但对另一部分内容来说可能就效果不佳,而且长时间运用单一教学方法也会使学生产生听课疲劳。另一种表现是教师在尝试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变时,对一些新的方法的运用过于机械,或者照搬他人的成功经验,或者按照相关教学方法的理论来进行,结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3.教学方法的运用忽视学生的状况。学生的状况包括学科背景情况、教学班级的学风情况等。从学科背景上来说,学生有的属于文史类,有的属于理工类,不同类别的学生知识结构是不同的。这一点常常被忽视,尤其是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对于同一案例,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是不同的。从班级学风状况来说,如果班级整体上乐于向教师提问或进行交流,讨论式教学就容易进行,如果班级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刻苦,启发式教学就容易进行。如果忽视班级的学风状况,就容易在课堂上出现冷场或抑制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况。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有效运用的具体途径
思政课在教学方法运用上存在不足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学术水平不够;二是对教材的内容研究不透;三是对教学方法的规律性和适用性的研究不足,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忽视了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此,运用好教学方法也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提升教师自身学术水平是运用好教学方法的基础。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学术水平,对有关理论在深度和广度上有较好的掌握,对一些实践问题有了解并有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辅以适当的教学方法,学生才会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大大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学术水平有限,仅能做到对教材的熟悉,讲课内容脱离不了课本,即便教学方法再多,也是言之无趣,学生就会觉得乏味,认为与自学没有区别。因此,提升教学效果单纯从教学方法上找窍门而不在学术水平提高上下功夫是行不通的。教师的学术水平是运用好教学方法的基础。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一要加强研究,二要加强思考。加强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在熟悉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研究教材中反映的理论和各理论间的关系并做到了然于胸,以便能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除了理论外,还要熟悉和掌握一些知识性的内容,比如党的历史、重要人物的概况、重大历史事件的情况等,同时还要搜集整理大量的、合适的案例。二是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本身也是一门学问,大类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具体来说又有很多种,而且还在不断发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适用条件和内在的规律性,只有把教学方法的层次体系、具体方法的适用条件和规律了解清楚,在实际运用中才能与教学内容相得益彰。加强思考主要是指要了解社会热点并有形成理论思考。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获取各种新闻资讯越来越方便。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教师必须要跟踪了解并形成思考,这样在课堂上与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交流时才能引导他们学会用正确的立场和方法来分析。
2.深入研究教材是运用好教学方法的前提。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必须要以对教材深入的了解为依据。深入研究教材不仅仅是对教材的内容做到熟悉,更重要的是了解教材所要传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材的特点。比如“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的基本原理,教材的特点是比较晦涩难懂。如果仅仅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而忽视了教学目标,就难免会运用传统的讲解法依照教材一章一节地去讲解,用概念解释概念,用理论阐述理论。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只知道一些术语和结论,在头脑中形成碎片化的知识点,而难以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更难以在实际中运用。在教学实践中,首先应该用总分法,先把教材中体现出的基本原理进行提炼和总结,对学生进行总括和简要的介绍。学生具有基本原理的框架性结构后,教师再运用案例法让他们去体会和理解每个原理的具体内容和运用方法。这样,学完这门课程之后,学生就有了运用原理的基本条件,遇到实际问题时就会闪现出原理的框架,进而相对清晰地知道有哪些具体原理可以运用、怎么运用,同时也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实现多样性与针对性的统一是运用好教学方法的途径。研究和运用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引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使他们真正掌握一些理论知识,掌握一些分析、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把课程体系转化为思想武器。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并且还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当中,对于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机械,不能照搬,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认为新的就是好的。应依据教材的特点、教材中不同章节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进行调整和改进,做到多样性与针对性的统一,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
4.实现因材施教是运用好教学方法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公共课,要面对整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学生。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不尽相同,他们过去在中学政治课中所获得的知识存量也有差异,同时不同班级的学风也不同。这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性课程相比,教学难度更大。这种现实状况更凸显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了解本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当然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教研室教师间的互相交流,更需要教师尽快熟悉授课班级学生的具体特点。对于文科类的学生,由于在高中阶段政治课是必修课,很多知识曾进行过记忆强化、存量较多,可以多用一些探究式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方法等,使他们对理论的掌握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对于理科类的学生,则要以传统的讲解法为主,把有关的知识进行串讲,使他们对理论的基本内容从了解到熟悉,同时辅以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的案例来使他们加深体会与认识。对于不同的教学班级,也要根据他们的学风情况相应调整教学方法。总之,要切实实现因材施教,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一、课程统整理论视域下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下,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为增强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倡导开展专题式教学,通过对课程各章节进行内容整合,进行专题式教学设计。但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使用的是与本科院校同样的教材,开设课程的门数、课时、面对的学生群体、甚至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却与本科院校有较大的差距。学生群体的政治意识淡薄,思政课教师群体的理论水平偏低以及思政课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使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存在理论性较低、教学内容设计有知识点遗漏、教学方式肤浅化、庸俗化的问题。
(一)整体性考虑不足,整合范围狭窄化
课程整合的一个有效形式就是进行专题式教学设计。把存在联系的不同学科内容组织起来,设计成一个专题,“由不同学科背景,曾从事新课程相关教学的教师分担不同专题的教学,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2]。对多门学科内容进行整合是专题式教学的一个特点。进行专题式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整合内容的范围,当然,这不是说整合的学科越多越好、整合涉及的知识点越多越好。而是要立足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实际,使思政课专题式教学设计构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3]。在这一点上,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是有先天缺陷的,本科院校一共开设五门思政课,彼此之间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但是高职高专院校只开设三门思政课,没有“中国近代史纲要”“基本原理”两门课程的加持,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确实缺少历史的厚度、理论的深度。加之一些教师在进行专题式教学设计时囿于自己的学科限制,仅对自己所讲授学科的内容进行统整,很少考虑把其他学科与其专题式教学设计的主题交叉的内容融入相关设计中,专题式教学设计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学科,而没有整体性考量,呈现统整范围狭窄的局面。因此,在进行专题式设计时,不光要有本学科内容的融合,还要思考本门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注重与其他思政课程的有效衔接,“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一体化(高职高专院校为三门)的整体意识,做到既有分工又相互协调。要研究新课程体系总体要求、目标以及各门课程目标的整合与布局,以把握好专题设置的方向”[4]。
(二)理论深度不够,整合后知识脱节、肤浅化
作为较高层级的课程统整模式,专题式教学设计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知识整合不应是简单的知识并联,而是要“复原知识原本联系的面貌或把有联系的知识找出来,使其形成有机的联系,统整的知识之间应该是有机联系而非拼凑,更不能杂乱无章,也不能只从学科出发,把与主题有关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并列甚至堆积”[5]。当下,高职高专院校很多思政课教师在进行专题式教学设计时都习惯于将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拼凑,专题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有的教师设计时将课程分为“理想篇”“人生篇”“爱国篇”“道德篇”“法律篇”几个专题,暂且不说这是否适合被称作专题名称,就是否是专题本身而言,被表述为“模块”更加合理,而这几个模块之间并没有知识上的关联。再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有关道德部分的学习包含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中国革命道德这两部分内容,它涉及国学和党史的知识。有些教师的理论功底不深,很难驾驭这样跨学科或需要更深层次理论钻研的教学,因此会在教学设计中有意淡化相关内容,产生教学设计内容浮浅、浅尝辄止、知识间脱节的现象。
(三)统整维度单一,缺乏多维度整合
作为一个由多门学科组成的有机体系,思政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其在专题设计时应考虑多维度的统整和兼顾多维度的平衡。课程统整的维度包括学科知识的整合、课程的整合、经验的整合和社会的整合。学科知识的整合是对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不同类型知识的整合;课程整合是将不同课程依据一个设计原则进行整合;经验的整合是课程的整合与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以及学习者学习特点的整合;社会的整合是指学校学习与校外实践、学习者校外生活的整合。课程统整应是这四者整合的兼顾与完美结合。当下的情况是思政课教师在进行专题式教学设计时都会更加重视知识的整合,在设计中却忽视了对课程的整合、经验的整合和社会的整合。呈现出只关注一维而忽略其他维度的状态。有的老师在专题式设计时从教材体系中归纳出主题,但却没有认真思考这一主题如何与学生的兴趣、学习特点、现实需要等有机联系,比如研讨的话题陈旧、表现的方式呆板等,忽略与学生经验的整合和社会的整合维度,导致学生参与兴趣不高,实效性较差。此外,高校思政课不仅包括理论课教学还包含着学生的社会实践,但有些教师进行专题式教学设计时对两者做了割裂处理,使原本可以完美结合、相得益彰的理论课教学和社会实践分道扬镳,影响了思政课的实效性。
二、课程统整理论视域下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设计的建议
(一)突破学科界限,树立开放的课程观
在进行专题式教学设计时,不能囿于自己的学科,而要树立开放的课程观。思政课每一门课程的专题教学既是对自己本门课程的教学,又不完全是对自己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构建体系意识,研究高职高专院校三门思政课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对教材作全面地贯通式了解的基础上,根据专题的主题需要,以主题为中心合理选择、组织内容,尤其要把其间的内在逻辑、价值关系等找出来。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在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的专题式教学设计中,要向学生讲清楚“为什么要信仰”,就需要历史学的学科知识,讲述中国近代以来的探索,各种思潮在中国大地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只有救了中国。再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要讲清“四个自信”,就需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论证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正是来源于中国制度的优势。进而使学生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当然,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既要关注自己学科所设的专题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联系,还要能把这些内容整合进专题。这不仅是对知识储备的挑战,也是对教学全局把控能力的挑战。因此,思政课教师进行专题式教学设计时要通过集体备课来确定各专题的主题,对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由擅长者进行知识内容、范围的确定。这样,既可以使各专题的内容丰富无遗漏,也可使各专题涉及的知识点平衡,防止教师由于不熟悉知识点而在教学设计中故意淡化相关内容的情况出现。
(二)加强理论深度,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师在进行专题式教学设计时,应潜心学习课程统整的相关理论,认真研究专题式教学的内涵、特征及设计特点。在进行专题式教学设计时,选择、组织教学内容要根据专题主题的需要开展。要先对主题进行深入分析,思考设计这一主题的目的,想让学生从中学到什么,由此来界定主题的内涵与意义。然后从主题出发,以主题为核心来选择、组织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入选某一专题以这一内容是否与理解主题有关为标准,而不是在选了某一专题后从各门课程的内容里去寻找与主题相关的内容,然后把其拼凑起来,这样必然会导致知识脱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师相比本科院校而言理论水平较弱是不争的事实,从学生层面而言,有些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相比本科学生更多地表现出政治意识淡薄的倾向,理论知识学习意愿不强,对思政课持“不喜欢”“不认可”“不接受”的态度。为了解除“老师台上讲得辛苦,学生台下睡得辛苦”的尴尬,很多老师“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穿龙袍上课的,打快板上课的,课堂上演戏的,理论讲授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思政课教学陷入“一深刻就无趣,一生动就无聊”的怪圈。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思政课的专题式教学设计一定要有理论深度,能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能触动学生心灵,在“拔节孕穗期”为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增强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这样,思政课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所以,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加强教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设计出有理论深度、有历史厚度、有逻辑力度的专题,打造让学生真心喜爱的“金课”。
(三)构建多维度统整格局,丰富教学内容
运用统整理论进行专题式教学设计时,要“目中有人”,将学生放在首位,服务于学生的“学”,要尊重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特点。00后的大学生成长于信息时代,喜爱新生事物,敢于展现自我,敢于挑战权威。所以,专题式教学设计的内容要能与时俱进,贴近学生实际。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有关“权利与义务”的专题设计中,“微信转错账能不能要回”“游戏装备被盗是不是盗窃”这样的案例确实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此外,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专题式教学设计还要考虑职业特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走入社会后是技术工人,是总理所说的“工匠”。作为“工匠”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在专题式教学设计中都应有所体现。运用统整理论进行专题式教学设计时,要贴近社会生活。要积极回应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使思政教学“接地气”。学者谭希培针对大学生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而设计的“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导向”下的专题式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他选取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专题设计的主题,依据以下几个观测点作为选取标准:第一是现实问题,即那些“有助于解答贴近大学生所关心的现实、贴近其生活、贴近其实际的重大问题。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学习理论的切入点,甚至是选择不选择某一概念、范畴与原理的根据”[6]。其次,是那些“大学生迫切需要弄明白的现实问题,是那些逐渐帮助大学生确立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大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的基本原理的问题”[7]。再次,所选择的问题不能是明星绯闻这样的八卦娱乐之事,而是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基础上的来自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当下,我们置身于一个多元化时代,多种价值观念杂陈,多种社会思潮交织,成长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爆炸环境下的大学生又对思想灌输具有天然的逆反性和批判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回避社会矛盾,不正视社会问题,会让学生认为思政课只是在唱赞歌,反而会去相信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唱衰中国的言论。所以,在思政课的专题式教学中,要紧密结合社会现实。既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和介绍取得的成绩,也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存在的问题。深化青年学生对我国现实国情和科学理论的理解,帮助学生领略和体悟作为科学真理的理论魅力、现实解释力和实践指导力,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运用统整理论进行专题式教学设计时,要融入地域性内容。首先,专题式教学设计中各主题的选取、学习内容的选择应融入当地政治、经济发展内容,既体现国情,也要体现省情、市情、校情。这样做增强了学生的“现实感”,有利于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将感性的知识提升为理性的实践,用科学的理论、方法看待、分析社会现实。例如,在职业道德专题的教学中,引入了我校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案例,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触动。学生表示,这个模范不是高不可攀,“看得见”“摸得着”,就是给自己上课的老师,跟着这个老师学习,争做“大国工匠”。其次,要充分挖掘学校所在地的各种资源,让思政的教学活动形式更多样,以“行走的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遗址、历史遗迹、经济示范区中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体会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实现思政课“大小课堂”的互相促进、知行合一。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不忘,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唯有如此才能“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让思政课成为“入脑”“入心”、学生“真信”“真懂”“真用”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6年12月9日,
[2][3]李卫红.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扎实工作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6):4-13.
[4]郭凤志.“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教学的基本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70-73.
[5]段俊霞.课程统整中知识统整的问题与对策——以社会科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14):33-35.
摘 要 本文主要从艺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入手,站位艺术院校,运用创新性思维,将思政课与动画艺术专业课相结合探索一条适合艺术院校的实践教学改革之路。
关键词 艺术院校 教学改革 思政课 动画艺术专业课
一、研究意义
(一)本文对促进艺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开展,提高教学质量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可以使艺术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加生动活跃,把思政课知识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动画艺术专业之中,从而培养和提高艺术院校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二)本文对促进艺术院校动画艺术专业课实践教学工作开展,提高教学质量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可以使艺术院校动画艺术专业课的艺术创作更加生活化和真实化、更加具有时代内涵,从而培养和提高动画专业学生的动画艺术素养与技巧。
通过艺术院校思政课与动画艺术专业课联合实践教学,学生在活跃而宽松的实践教学氛围中,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与艺术素养都会得以整体的提高,思政课教师和动画艺术专业课教师在联合实践教学中也会带来创新性的思考与成长。如此,不但会为思政课与动画艺术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提供开创性思路,在此基础上,也可将此成果推广至更多艺术专业及艺术类院校,为河北或其他省市艺术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价值参考。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本文主要从艺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入手。经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主要是从课程本身展开,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但是大部分高校并没有从本校实际出发,根据本校学生性格爱好、专业背景、整体素质来探寻一条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之路,也没有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本校的特色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思考。
鉴于此,本文站位艺术院校,运用创新性思维,将思政课与动画艺术专业课相结合探索一条适合艺术院校的实践教学改革之路。
三、具体研究内容
(一)艺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艺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联系性不强。部分艺术院校思政课实践主要为带领学生参观本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诸如“学雷锋做好事”“维护交通秩序”的社会公益活动。这些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往往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其进行的活动虽然也有意义,但并不是与高校思政课的四门主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本内容密切相关,其活动更像团委学生会组织的公益活动,失去了艺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性。
2.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未与艺术专业教育有机结合。部分艺术院校思政课实践工作与艺术专业教育工作,在业务上不相涉及,在人员上不相往来。进行艺术院校思政课实践的思政课教师没有本院校特色艺术专业的知识底蕴,无法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艺术专业教师缺乏“德育”教育意识,无法将“德育”教育贯穿渗透至艺术专业教育工作之中。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艺术专业教学脱节,没有紧密融合。
鉴于上述弊病,为建构学生的有效课堂,河北传媒学院进行了艺术类民办院校思政课与艺术专业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以期学生的有效学习和“立德树人”目标的贯彻落实。
(二)艺术院校思政课与动画艺术专业课联合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1.结合依据。艺术院校思政课与动画艺术专业课联合实践教学改革要依据“三个适合”,即适合动画艺术专业学生大胆、开放、喜欢创新的特点;适合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动画艺术专业培养目标;适合传媒环境下的复合型艺术专业人才需求的时展需求。
2.改革理念。改变以往思政课只是停留在课程自身层面的传统式实践教学改革,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动画艺术专业课实践教学做到真正的融入与结合,此种教学模式将会带给学生们创新性、实用性的实践教学效果。
3.具体实践。
(1)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基于动画艺术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社会调查。例如,动画艺术专业学生到某县实践基地进行摄影创作,思政教师随同前往,指导学生对当地的社会一些现状和问题经行社会调查(例如调查当地新农村建设),用于更好地理解掌握思政课课本相关知识。
(2)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反映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例如,将思政课实践融汇于动画艺术专业课实践,将思政课的社会调查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将社会调查报告与艺术作品相结合,用艺术的形式反映社会调查结果,用社会调查的结果充实艺术作品的内涵。
本论文是河北传媒学院201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艺术院校思政课与动画艺术专业课联合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jw2014013)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