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

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

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问题串 遗传部分 教材编写 内在逻辑

1.问题的提出

实行新课改后,有部分教师反映新人教版教材(以下称“新教材”)的逻辑性不如旧人教版教材(以下称“旧教材”)。在刚接触到新教材时,笔者也有类似感觉,但细细体会之后,发现新教材的编写有着自己的内在逻辑。部分教师感觉逻辑性不如旧教材,实际上是思维惯性所致,即长期使用旧教材,对旧教材的逻辑形成思维定势,而对新教材的内在逻辑理解不深刻。所以,认真领会新教材的内在逻辑,是每一位教师钻研新教材,适应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学的必然要求。

笔者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对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②遗传与进化》遗传部分(第1章 ~ 第4章)编写的内在逻辑有了一点体会,并尝试着用问题串的形式将其层层揭示。这对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起到较好的效果。

2.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遗传部分的内容为必修②第1章 ~ 第4章。其中,第1、2两章为经典遗传学,第3、4两章为分子遗传学。该部分教材的编写,总体上是以科学史的时间先后为序。目的是让学生能对人类认识遗传现象与规律的过程有一大致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在了解科学史的过程中,领略并学习科学家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彩的科学思维。这正是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在教材中的体现,也符合新课标实验版高考大纲(以下称“新高考大纲”) “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的要求。

3.问题揭示教材编写的内在逻辑

该部分内容,以科学史的时间为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可用问题串的形式揭示其内在逻辑。现说明如下:

问题一:第1章的主要内容是: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的概念并揭示了两个遗传基本定律。后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取名叫做“基因”。那么,什么是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呢?

答:见《生物必修①分子与细胞》第55页:“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可见,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从中,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出了作为一套教材,不同模块之间的前后联系)。

那么,自然提出――

问题二:基因在哪里?具体在细胞的哪一部分结构呢?

答:回答这一问题的,主要是第2章内容。首先是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假设。后由摩尔根在解释果蝇眼色遗传现象时,运用假说――演绎法证实了这一假设。从而对这一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基因在染色体上。

问题三:由于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基因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染色体上的DNA,还是蛋白质?

答:这一问题的回答主要由第3章回答。故第3章标题即为《基因的本质》。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等一系列精彩有说服力的实验,证明 “染色体上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于是又问――

问题四:DNA为什么能够作为遗传物质?

答: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DNA的空间结构。

自然要问――

问题五:DNA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

答:第3章第2节指出:沃森和克里克首先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模型表明:DNA的空间结构特点,使其具备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所有特点:

1.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可以藏大量的遗传信息.

2.两条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以氢键相连,使其结构具有稳定性.而这一特性是蛋白质不具备的。

由该结构,两人还预言了一种可能的DNA复制方式以维持遗传的稳定性.

问题六:DNA为什么能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即如何精确的自我复制?

答:见第3章第3节。从DNA的双螺旋结构特点出发,沃森、克里克预言了“半保留复制”的方式,这一方式由Meselson和Fstahl通过15N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实验所证实。

综上,DNA是遗传物质,基因在染色体上控制遗传性状。

那么――

问题七:DNA与基因是什么关系?

答:第3章第4节明确指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

既然如此,那么――

问题八:基因怎么控制性状?

答:由这一问题自然过渡到第4章内容。

由《必修①分子和细胞》第24页提到:“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主要由蛋白质体现。所以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另一个是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至此,又可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八: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而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DNA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

答:关于这一问题,克里克率先提出“中心法则”这一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的假说,并于后来被证实。即为

这样,问题又来了――

问题九:由中心法则可知,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mRNA用的是“核苷酸语言”,而蛋白质用的是“氨基酸语言”。那么――这两种语言之间是怎样的对应关系?

答:这便是第4章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要讲的主要内容。通过伽莫夫、克里克、尼伦伯格、马太等科学家的努力,破译了全部的密码子,并发现密码子在生物界具有通用性,即绝大多数生物,从低等的细菌直至高等动物人类,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4.结语

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假说—演绎法;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科学方法

假说—演绎法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事实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首先提出某种作为理论基本前提的假说来,然后以假说作为出发点,逻辑地演绎出可由经验检验的结论,构成一个理论系统。用这个理论系统解释和预见所研究的对象系统的各种现象,并用实验来进行检验和修正。图1为假说—演绎推理的逻辑关系。

图1假说—演绎推理的逻辑关系

近代科学到现代科学,以“观察(实验)—归纳”为主的方法逐渐让位给以假说—演绎为主的方法。假说—演绎法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形成客观规律的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假说—演绎法相对于观察—归纳法对于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创新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

一、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要求及体现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设计思路”部分,阐述“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教学价值时指出,该模块有助于学生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新课标中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水平要求,其中属于应用水平的仅有两项,一项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另一项是“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在课程标准必修二模块的前言部分,还特别指出要让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生殖、遗传和进化奥秘的过程”,可见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是必修二模块的重要任务之一。

必修二教材中涉及假说—演绎方法的内容还有: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第52页,沃森和克里克提出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实了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整个中心法则的提出与证实(第68—第69页)以及遗传密码的破译(第73—第75页)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体会,领悟其中蕴含的方法。同时在教材中,编者也设计了类似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如教材第38页拓展题“……你怎样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如何验证你的解释”,及第71页的技能训练——提出假说,得出结论“请针对出现残翅果蝇的原因提出假说,进行解释”,必修三教材第69页进一步探究“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作出的推测,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等。

二、假说—演绎法的典型课例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经典内容。遗传因子分离导致性状分离这一命题,是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历经“提出问题—构建假说—验证假说—获得结论”建立起来的。因此,这一内容非常适合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素材。构建假说需要大胆设想,演绎推理需要缜密思维,验证假设则需要设计实验,寻求证据,进行论证。这一系列过程非常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下面以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实验为例(如图2),看看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以及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的过程中,是怎样体现假说—演绎法的。

本案例教学的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孟德尔研究过程中的哪个步骤是演绎。学生看到的是,孟德尔提出假说后,就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检验了,那么哪一步是演绎呢?事实上,测交实验所检验的不是假说本身,而是假说的推论。如果孟德尔要直接验证他的假说,只能用显微观察的方法,确定遗传因子的真实存在和遗传因子的传递方式,显然在当时这是不可能的。只能由假设演绎出一个必然的可证明的待检验陈述,即子一代如果是杂合体,则必然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那么如何最直观、最简单地证明这个推论呢?孟德尔非常巧妙地设计了测交方法,即将子一代与隐性亲本类型回交,这是因为隐性亲本性状不能遮盖显性性状,并能显出纯隐性性状,这样测交结果就能直接反映出子一代所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和数目。如果测交结果能得到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例是1:1的话,就证明了推论的正确性。这应该是孟德尔之所以采用测交试验的真正目的。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完全相符,证明了推论的正确性,由此就得出被确证的结论,即分离定律。

三、在应用假说—演绎法时需注意的问题

(一)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活跃的思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在再现孟德尔实验和思维的过程中,不仅有分析、推理、归纳、演绎,还有设计和想象等思维活动,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提出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后,再引导学生分析,因此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非常重要。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推理而非主观臆断

在演绎推理这一环节中最好以问题“为什么孟德尔不是用f1代自交或用f1代与纯种高茎豌豆杂交来证明其假说,而是将f1代与矮茎豌豆进行测交呢”来引导学生思考,而非主观臆断地告诉学生,孟德尔当时就是这么想的,就是将f1代与纯隐性类型杂交,至于为什么这样做却没有进行分析。这种教学的结果是使学生失去了思考的动力,不进行分析和思考就被动接受,其后果是学生遇到检验某一生物个体是否是杂种的实际问题时,只会想到测交而不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这是一种失败的教学。

四、假说—演绎法在科学发现中的应用与限制

回顾经典遗传学的历史就会发现,人们对基因和性状关系的认识,首先是从性状传递的规律变化提出合理的假说,然后再分析、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在“合理”和“不合理”的冲突中发现正确的结论。如孟德尔在不知道遗传因子为何物、在细胞何处的情况下,选取豌豆若干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对呈现的现象提出假说,合理演绎,实验验证,从而归纳得出两个遗传的基本规律。基于当时的情况,孟德尔的假说是合理的,可以演绎地说明其他类似的现象。如果联系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就可以看出孟德尔假说的局限性,譬如孟德尔讲的颗粒式遗传、基因的独立自由问题。如摩尔根和他的合作者就是在觉得孟德尔遗传理论“不合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果蝇杂交实验,发现连锁和交换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