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学前教育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共育;问题;策略
一、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内涵与意义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抑或是幼儿园单方面地进行教育工作。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日益重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家园共育对于幼儿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目前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都非常重视家园共育,我国的政策法规也积极提倡家园合作。
二、幼儿园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或家庭对家园共育的重视程度不高。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仍不完善,而且与小学教育等存在明显的差异,有其自身所特有的性质,所以即使现在学前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幼儿园的家园共育仍然存在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
(2)家园共育中教师与家长的观念存在分歧或误区。幼儿园教师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学前教育方面的权威,所以会要求家长配合自己的活动,很少听取家长的意见,从而使家长在家园共育中处于被动地位。对于某些高学历的家长来说,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育儿观念,所以可能会与幼儿园的教师在家园共育中存在观念的分歧,如果不及时进行沟通,必定会影响家园共育的效果。而对于某些低学历的家长来说,他们觉得自己的学历不高,所以会一味吸收幼儿园教师的育儿观念,不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在家园共育中可能会完全成为教师观念的执行者,缺乏育儿理念与实践的创新。
(3)家园共育的活动过于单一或未落实到位。目前幼儿园中家园共育的活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召开幼儿家长会,根据家庭教育需求以及幼儿园教育需要,幼儿园教师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争取家园配合,使工作更有效地开展;②举行亲子活动,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活动,亲密家园关系;③利用园报和网站实现家园互动,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是怎样教育孩子的,给家长提供一些关于幼儿教育、保育知识的学习材料。所以不论是幼儿,家长还是教师都缺乏参与的积极性。
三、促进家园共育的策略
(1)提高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培养家长家园共育的意识。对于目前幼儿园家园共育重视度不够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幼儿教师的素质问题,只有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使幼儿教师意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其次,幼儿园需要向家长传递家园共育的理念,使其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家园共育的积极性。
(2)幼儿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交流。不管教师与家长的育儿观念存在多大的分歧,但是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即通过双方的合作,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改变家长在家园共育中所处的被动地位,寻求家园共育的最佳形式。而家长也需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活动,并为教师的活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3)丰富家园共育的活动形式,将活动落到实处。家园共育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除了开展家长会、举行亲子活动和利用园报、网站等,还可以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开展家长―教师岗位一日体验活动、做好家访和家长问卷调查工作以及定期举行育儿经验交流活动等。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活动形式,最主要的是将活动落到实处,教师应该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与家长进行家园共育合作,而家长则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活动。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确信家园共育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应该重视家园共育,合作促进幼儿园的家园共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信息技术 幼儿教育 整合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现代化、信息化的教育,学前教育也逐步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在诸多教学媒体的运用中,信息技术整越来越被广泛的运用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幼儿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将信息技术融入幼儿教育环境中,能够起到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家校共育、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内涵
(一)幼儿教育的内涵。
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重要作用,幼儿的年纪普遍偏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道德情感、加强幼儿的身心以及认知发展需要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在进行幼儿教育时,应加强对“大教育”理念的认识,即不把幼儿教育限定在一个实体幼儿园领域内,须突破课堂教育的诸多限制,把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当做是幼儿教育的良好平台,把社会、家庭等都纳入幼儿教育的系统中来,从而使幼儿教育得以在一个更加广阔的环境中进行。
(二)信息技术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说是实现幼儿教育效果的最优,在达到这一目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是非常有效的工具及手段,美国著名学者Frick指出:“在教学中技术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它发挥作用的地方应该是在学校的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 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应坚持通过幼儿教育教学获得强化幼儿教育及促进其发展的最终目的。
(三)二者整合的内涵。
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中,信息技术应坚持实效原则,对具体实践服务时注重信息技术的实效、稳定性,而不必追求技术的复杂及尖端,当传统的手段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在正确选择、使用信息技术后,则会其表现出便利高效以及合理科学的特性,理解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是在幼儿教育体系中灵活有效地融合信息技术,并在实际实践中,如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加强家园共育、营造幼儿园文化等方面充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幼儿教育中的幼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适宜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二、幼儿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探究
(一)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幼儿园区文化。
1.利用校园网络的信息资源,加强园区文化建设。建设园区文化时,可通过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等平台开展幼儿乐于参与的节目和活动,创造一个幼儿成长的和谐、活跃环境。如可以在幼儿院内举行歌唱、跳舞比赛,选出歌唱的好或者舞跳得棒的幼儿给与语言上或者实际行动(如给幼儿小红花)的表扬,锻炼幼儿能力;在校园广播站内进行科普知识、幼儿新闻的广播,组织幼儿定时收听,增加幼儿见识等。
2.将校园广播站、校园网、校园电视平台进行整合,增强联动教育效果。 把上述几种资源进行整合,联动教育则发挥重要作用。当对幼儿进行专题教育时,实现校园节目广播宣传、在线收看电视节目等,如把园区内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的视频、图片等资料在网上,可以起到宣传的效果,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分析教学中科目的特性来进行教学媒介的选择。在幼儿教育中,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每一领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都不尽相同,所以在选择教学媒介时应依据科目特性而定。由于幼儿接收科学课程内的知识的水平是有限的,学校可根据幼儿对直观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的特点,利用电子计算机等多媒体为幼儿建立了一个浅显简单的世界,幼儿可以直观的接受课程内科学事物的声音、图像,这可以为幼儿带来愉快的教学体验。
2.合理选择教学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幼儿教育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形式包括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认识事物等,应该让愉快的、朝气蓬勃的氛围包围着幼儿。根据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媒介的选择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上作用事半功倍。如利用计算机媒介进行听音乐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幼儿在音乐的深入中不自觉地跟着学唱起来;在认知事物环节中,通过把事物的具体形态以及与其他事物比较的异同以图片等形式在计算机等媒介中展现,可以让幼儿构成思考和获得启发。
三、结语
在幼儿教育中,依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灵活有趣,从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提高幼儿认知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上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
在我国,对于幼儿教学概念的理解,最初主要受原苏联学前教育学的影响,幼儿的教学被当作对幼儿实施智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幼儿教学就被定义为:为了发展幼儿的认识能力,用系统的基本知识武装他们,按《幼儿园教育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培养他们的技能和技巧的有系统、有计划和有目的的过程。受这种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学前教学观的影响,我国幼儿的体育教学活动长期在这种教学观指导下,幼儿体育教学过程就相应的被认为,是以关于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由外向内的“内化”过程,这种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内化”过程被视为是由老师讲解示范、幼儿进行练习的直接教学产物。
虽然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强调幼儿的“主动性”,当这种“主动性”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教案本里,同时,对它的理解更多地是从受动性的角度加以考量与运用。因此,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对游戏引入常常是仅仅出于调动幼儿体育练习积极性为目的,而“沦为”幼儿园体育教学过程的“装饰”。忘却了游戏的内涵,使得体育游戏仅仅被视为是教师传授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手段,被当作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
情景体育游戏创设情景并改造一般的体育游戏,以求更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这类游戏极强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极富特色,深得幼儿们的喜爱。这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由教师语言指导、学生角色扮演、情绪体验、规则强化等成分构成的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训练方法。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的操作性上,情景体育游戏训练都能够成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训练方法之一。
2情景体育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1)社会性发展与情景体育游戏的关系。
有资料显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游戏水平,具有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幼儿的社会性与游戏水平的发展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根据本研究的实验设计,研究的实验结果需要从社会性发展得分和游戏水平得分这二个因变量来考察情景体育游戏对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这里主要从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变化、游戏水平发展变化及其与情景体育游戏的相关分析等三个方面加以比较分析。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进行 t 检验。前测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总分及各项得分,经统计学差异性检验,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在社会性发展程度上具有同质性。从实验结果验证的角度来看,如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在实验后测时出现了差异,就可以认为是实验自变量――情景体育游戏所产生的训练效应。
实验显示,实验组游戏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游戏水平得分,且具有显著性差异。这验证了情景体育游戏训练效果的有效。因为豪威斯游戏量表主要考察的是幼儿社会性游戏行为,该量表划分幼儿游戏水平的根据是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性水平,因此在本研究中的游戏水平的高低代表的是游戏中社会性水平的高低,它与社会性发展在本质上考察的是同一方面,即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只不过它是从游戏的角度来考察,因此在本研究中用来作为社会性发展的效标。同时作为一种游戏量表,它还可以用于检测情景体育游戏训练的效果。
(2)情景体育游戏训练能提高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方差分析和独立组 t 检验显示:幼儿经过情景体育游戏训练的实验组在社会性发展总分及各分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显现出显著性差异。再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幅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可认为情景体育游戏训练对提高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效果上是显著的。情景体育游戏之所以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如此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是由于情景体育游戏在趣味性和娱乐功能上独具特色,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这就使得幼儿乐于参加情景体育游戏,在实验进行中,我们对被试幼儿进行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幼儿都非常喜欢情景体育游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幼儿们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兴趣和热情,他们甚至会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玩法,会一物多玩;另一方面,从交往的视角看,情景体育游戏所特有的自然伙伴关系,使得幼儿同伴间的交往非常丰富,一些社会性发展程度差、内向、游戏水平低的幼儿也能够被带动到情景体育游戏活动中,还有一些社会性发展程度较好、游戏水平也较高的幼儿自愿甘当小老师,指导、帮助游戏水平不高的幼儿。因此情景体育游戏活动在充分满足幼儿内在需要的同时,在客观上实现提高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目的。最终使游戏的内、外在价值得以实现统一。
(3)情景体育游戏训练能提高 幼儿的游戏水平
实验前对幼儿游戏水平测得的数据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幼儿的游戏水平的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可以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游戏水平整体上是等质的。实验后,测得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游戏水平的数据并进行 t 检验,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前后测的 t 检验,实验组的前后测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而对照组的前后测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情景体育游戏训练在提高 幼儿的游戏水平上是有效的,游戏训练的效果是显著的。
3情景体育游戏训练与幼儿原有游戏水平和社交类型的影响
(1) 原有游戏水平对情景体育游戏训练的影响。
游戏水平和社交类型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前测时,幼儿游戏水平的主效应显著,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游戏水平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由于社会性发展与游戏水平两者间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而前测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游戏水平和社会性发展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游戏水平的主效应显著只说明了一个问题:由于豪威斯游戏量表测量的是个体游戏中的社会性水平的高低,个体间的游戏水平高低说明了个体游戏中的社会性水平不同,以及个体间社会性发展水平的高低也不同。后测时,实验组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游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游戏水平前测、后测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游戏水平前测、后测结果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可以视为,这是情景体育游戏训练带来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原有的游戏水平整体上并没有影响游戏训练效果。因此情景体育游戏训练整体上并不受原有游戏水平高低的影响。
(2)情景体育游戏训练的主效应受社交类型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前后的测试数据表明,幼儿社交类型与游戏水平的交互效应均不具显著性,但社交类型的主效应均具有显著性(p
理论上讲,情景体育游戏训练完全符合社会性发展训练的原理,从实践上看,情景体育游戏训练在提高幼儿社会技能上是有效的。因此,作为社会性发展训练的一种方式,情景体育游戏值得在幼儿园普遍推广,同时操作起来也很方便。
虽然情景体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在游戏中,他们能够根据创设情景所赋予的角色,坚持和巩固角色意识,并且使幼儿在游戏交往中懂得并能够使用角色身份完成游戏,但在游戏活动中应当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力,要放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兴趣去发展游戏的情景内容。游戏中要让所有的幼儿都动起来,游戏要实现以强带弱、相互影响,社会性的学习离不开群体意识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