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建筑美学

0 概述

建筑是人造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它既要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又要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崇高自然,与自然相融相生,所以,几千年来,中国建筑一直以木构架建筑房舍宫府,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木建筑文化。而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是:建筑功能比较简单,建筑类型不多, 从建造手段看主要是石结构,人们常把建筑看成是石头的史书。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传统建筑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差异,造成了中外建筑审美观念上的差异。

1 中西方建筑美学差异

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形式比较简单,大部分是定型化的式样,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创立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伦理规范,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型制和布局,传统建筑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开也体现了“儒家”的尚大精神,进而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从古代都城、宫殿、寺庙、还是皇家园林以至居民的组群建筑莫不如此。从群体到个体,从整体到局部,都十分关注尺度、体量的合理搭配,讲究空间秩序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圆融之美。使组群既能在远观时给人以整体性的恢宏气势和魄力,又能在近观时予人以局部的审美情趣与亲和感。

西方古典建筑,无论是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帕提侬神庙、罗马的凯旋门、印度的泰姬陵,还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吉拉尔达塔、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比萨主教堂钟塔,则更注重于单体的外部造型和体量上的巨硕突兀。它们往往以超人的尺度,极力渲染那种对于宗教的迷狂和敬畏之感。

2 中西建筑美学差异缘由

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主要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决定的,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有着不同的和谐之美,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中西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中西名族不同的价值观,在建筑上就体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中国的建筑文化重人,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中国文化重融合,同时,中国的名族风格是含蓄、和善、仁慈等多种人文风格;西方文化重物,较重视科学与宗教,重视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

精神现象总是与空间意识紧密联系的,大多数学者认为西方文化浓厚的空间意识,与最早发源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有关。作为西方文化重要发祥地的古希腊,代表了地中海文明的灿烂辉煌。浩瀚的地中海上散布着众多岛屿,互不连续,互相分立,其农耕混合制经济与渔业活动使生活在这里的西方民族对地理方位、空间布局的感受较强,极容易产生强烈的空间感受。古希腊众多的岛屿相对隔离,无形中孕育了古希腊民族的空间观念,积淀了其“纯空间”的潜意识。多变的地形,客观上在西方人观念上造成了“空间是可以被限定的、有限的”思维定势与认识模式。而生活在农耕地理环境的东方人,在平缓绵延的冲积平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很有规律,劳作相当有序,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的田园生活。其单一农耕型的经济结构,对四季变化依赖较大,人们容易产生强烈的时间意识。 这种不同的时空观自然影响到建筑风格的差异,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偏重于建筑群体的时间因素,西方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则强调建筑单体的空间因素。由于东方各民族多生息于大河流域,生活环境比较优越且相对稳定,生存环境又处于同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状态,因此东方民族多养成清静淡泊、自然无为、温顺好养、追求和谐等文化特点。西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较差,且生活方式不稳定,时常要与自然抗争,与外敌斗争,故形成拼搏、竞争、重实、求真等文化特点。同时,东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疏松,灌溉便利,光热水土诸自然因子组合良好,农耕生活节奏稳定而有序,遂产生“天人合一”、“中庸”等思想;希腊等地中海地区欧洲民族,气候属夏干冬雨的地中海式气候,土地贫瘠,光热水土自然因子组合不谐调(西欧的自然因子亦欠谐调),加之海上生活常常与狂风恶浪搏斗,故产生“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等思想。这种文化观念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中国传统建筑比西方传统建筑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风格上也相对平和、含蓄一些。

3 小结

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历史建筑;教堂1.历史演进

1840年,爆发,列强入侵中国,西方建筑体系输入中国并引导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复兴。而教堂是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出现最早的西方建筑类型,1844年中法《》签订后,传教士获得了在通商口岸公开传教的自由,并迫使清政府做出了保护传教士、教徒的承诺。清政府被迫发还康熙、乾隆和雍正时期禁教运动中抄没的教堂,或另行划拨土地进行补偿。[1]这一时期,教会建筑在中国大量建造。而在武汉建立的最早的教堂分别位于武昌大堤口和汉口大夹街。武汉现有教堂都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修建的,建筑特色大多为罗马式。

在1840年以后一段时期教堂建筑是西方建筑文化输入的主要渠道。与教堂相比,早期的洋行办公楼、外侨住宅则多由业主自己画图建造,至多在样式上反映出西方特征,其设计则与西方正统建筑学相去甚远。而此时期的教堂建筑则不然,他们一般都经过较为正规的建筑设计。这其中有两类,一类由熟悉西方建筑学的传教士自己设计,另一类是由教会聘请欧洲本土的建筑师来设计。但不管哪一类,建造者和设计者都力图将这些建筑建成真正的欧式建筑,而非大多数洋行办公楼那样的殖民地形式建筑。为此他们甚至常常直接模仿欧式的某一个教堂来建造。传教士比一般商人更愿意花心思在他们的房子上,因此,这一时期的教堂建筑必然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与历史价值。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中国开始了在教会主导下的传统建筑的文化复兴。这一时期,西方建筑师开始尝试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建筑体系相结合。教会作为西方列强势力在中国存在并融入中国的精神象征,不可避免要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两种文化的碰撞使这两种建筑形式相结合成为了水到渠成的必然,同时,教堂建筑来到中国不可避免地会入乡随俗、因地制宜带有中国特色。这样带有中国形式的教堂建筑,引导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复兴。

2.民国时期西方建筑文化在武汉的渗透

2.1中西方建筑文化意识的差异

前文提到,教堂是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出现最早的西方建筑类型,其建筑由西方正规的建筑师设计,采用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现在武汉的教堂建筑上,譬如位于汉口黄石路的荣光堂,虽然并没有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是砖木结构,但其在建筑形式上是西方传统的哥特式。在西方文化中,建筑一直是艺术中重要的并具有崇高地位的一种门类,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建筑师,建筑创作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创作。在很多重要的西方艺术史观念中,建筑是首要的艺术,即艺术始于建筑。实际确实是这样,我们现在所说的很多艺术风格,都是起源于建筑风格。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比其他各种实际活动更专一无二地服从美感要求。艺术的序列通常从建筑开始,因为在人类多少带有实际目的的活动中,只有建筑活动有权利被提高到艺术的地位。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对于建筑的价值观一直是“形而下”之“器”,在中国古文化的意识中建筑从来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而存在,在中国传统文化序列中,建筑属于生活用品,并受到伦理礼制的严苛约束,这样的背景导致中国古代建筑从未上升到文化意识的中心,更别说像西方那样建立起艺术建筑学体系。

2.2从民国时期武汉教堂与同时期中国各地教堂的比较中看中西方建筑形式与文化的融合

位于汉口汉正街475号的救世堂南立面屋顶为中国传统单檐庑殿琉璃瓦中式盔顶,而其立面正中又依旧使用具有浓郁基督教特色的白玉凯尔特大十字窗作装饰。其在原有的西方经典教堂建筑形式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进行了融合。再有建于1876年的贵阳北天主堂,教堂正面为典型的中国传统七架三间牌楼,教堂后部为一座五层四重檐六角攒尖顶中国传统式钟楼,教堂内部则为巴西利卡式并带有哥特式风格特征。[2]虽然这些建筑具有明显的乡土性和地域性建筑倾向,但这类建筑的出现,体系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文化是在传播中发展,既有内在的进化,如人的拓殖,也有外部的发展,如通过跨文化传播进行文化间的互补。[3]建筑文化在传播中融合、变迁,这是建筑文化全球化的资源基石,这种跨文化的建筑融合,是从一个主体性的视野和文化互动的逻辑来构建一种面向全球化的建筑设计。

3.武汉民国时期教堂建筑历史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影响

3.1民国时期武汉教堂建筑历史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影响

民国时期是动荡的时代,是思想大变动、文化大冲撞的社会转型时期,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引发西学东渐的潮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互相碰撞互相融合,这种文化思潮贯穿整个中国近代社会始终。这一场古今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正是武汉建筑文化艺术发生、发展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决定了武汉建筑文化不可能在西方建筑思潮的冲击下无动于衷,又不可能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武汉地域文化抛弃,而是在这两种文化的冲击下求得共生与新发展。武汉救世堂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教堂建筑作为西方建筑流入中国的先导,其历史意义、价值、影响无疑是深远的。它开启了前所未有的不同于以往中国传统建筑的近代建筑的新发展,推动和丰富了中国近代建筑学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邓庆坦,常玮,刘鹏.图解中国近代建筑史.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62

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建筑;比较;文化差异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方式和交际工具多种多样,大概可以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简单的来说语言交际就是运用语言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这种方式是最直接也是最受关注的,曾经被看作是交际最重要的方式。而非语言交际,也就是作为不用语言的交际方式则往往被大家忽视,但研究表明,在实际人与人的交际过程中,非语言交际的运用高达65%以上,这充分说明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目前随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接触越来越频繁,由其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误会和冲突也越来越多,因此人们开始慢慢的关注这些差异,并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冲突。而建筑作为非语言交际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中也体现出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他们不同的信念。

1. 建筑材料的不同。

   中西方在选择建筑材料上表现出了他们在物质文化以及在哲学信仰上的差异。西方人选择石头作为他们传统建筑的主要的材料,而中国人却选择木头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除了中西方不同的自然因素之外,大概还是由于彼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理念所导致的结果,同时也是他们不同的心理在建筑上的体现。以狩猎为原始经济中心的西方人非常看重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石头不仅坚硬,而且简单有力。从他们选择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这点上,可以看出西方人追求真理的理性的精神。而中国的原始经济以农业为主,并且中国人推崇的是天人合一的这些思想,他们相信人和自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中国人选择有生命的木头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表明了他们对生命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他们是如何看待人同自然之间的关系的。

2. 建筑空间布局的不同

   西方建筑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和轩敞性。他们很少有类似中国的围墙,即使有,围墙也是在若隐若现之中,并不给人一种压抑、封闭的感觉。这一点跟中国的传统建筑刚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中国,无论是古代的宫殿、花园还是一般的住宅都是用高高墙围起来的,例如中国的传统建筑—四合院,院外的人根本无法看到院内发生的事情。在旧中国,一些有钱人还喜欢在后院修个花园,里面有花、假山、小溪、小桥,亭子、所以即使足不出门,也能感觉到一年四季的变化。而西方人则非常重视建筑的外部空间,他们有时把城市中心广场叫做这座城市的起居室,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他们性格的开放性和外向性。

3. 建筑风格的不同

西方建筑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实用、坚固、美观”。同实用相比,他们把坚固与否作为检测该建筑好坏的第一标准。所以到目前为止仍然可以看到古希腊、古罗马以及古埃及留下的建筑。另外西方人在建筑中喜欢运用直线、轴线以及几何图形来表达建筑的宏伟及气势磅礴,平直、外露和开阔是其蕴含的主要特征,而中国人则喜欢在建筑中运用曲线和含蓄美,所以中国建筑有含蓄型、象征性以及暗示性等这样的美学理念。同时中国的建筑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称性。中国的宫殿、寺庙及住宅都强调对称,对称不仅是权威的象征,同时也是大统一的象征。

     从以上中西建筑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语言,流露出不同的情感,表达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建筑,体现着不同的信念,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例如,西方的建筑就充满着神秘的宗教主义色彩,而中国的建筑则反映的是儒家文化思想。所以说,中西建筑形式上的差别,归根结底是由于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理念造成的。

1. 中西方的信仰差异

   在中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及生活方式,对中国的政治、社会、家庭和文学艺术等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在西方国家,基督教则对西方人的生活、思想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它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它看来人只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同大自然之间应该是统一和谐的关系。但是西方的基督教徒认为人是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的,所以人优于其他所有的动物。基督教徒强调的人对大自然的征服。在他们看来,人是大自然的主人,可以征服一切。因此人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而非统一和谐的。这样不同的信仰导致了中西方在选择建筑材料上的不同。中国人选择了具有生命力的木头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体现了人同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而西方则选择了石头,因为石头简单、有力,可以用来改变大自然,同时也表明了西方人的那种理性以及勇于探索真理的欲望。

2. 中西方的观念差异

以个人主义为主的西方人所强调的是个人的创造力和个人所取得的成绩;而以集体主义为主的中国人则更注重和谐与合作;以个人主义为主的西方人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个人的自由,而以集体主义为主的中国人强调的则是大统与保守。

在以集体主义观念为主的中国,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个人的隐私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这也就造就了中国特有的“墙文化”。在中国的建筑尤其是院落建筑中,高高的围墙或许是令人印象最深的一道风景。而西方建筑的围墙即使有,也是在若隐若现之间,并且不给人以压抑、封闭的感觉。

   西方个人主义所宣扬的个性的独立造就了卓然独立、各具风采的建筑。从古希腊的古典柱到古罗马的穹窿顶,从哥特建筑的十字拱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外形还是在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集体主义对个性的遏制使其建筑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都长时间的保持不变,成为阻碍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中西建筑形式上的差别,从本质上看是因中西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是文化差别在建筑上的表现,它反映了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自然环境和物质的差别,人们思维方法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这些不同的文化传统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方建筑;本土建筑;影响;应对

1 引言

本次研究所提到的西方建筑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城市住宅区,并不包括文化建筑与商业建筑领域。在广西非主要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尤其是在政府部门主导的商业改造与文化建筑项目中,工作人员往往会被要求采用本土建筑风格,但是在城市住宅领域,这类要求则几乎不被提及。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开始在国内流行,西式建筑风格逐渐成为主导,即便是有些开发商提出建筑风格本土化,在最终的设计成品中也是以“中西结合”的方式予以表现,项目整体采用本土风格的案例可谓凤毛麟角。环顾四周,广西现代居住小区已经被西式住宅所覆盖,欧陆风、南洋风充斥着街道与人们的生活。不过这里也存在着一个时间性的问题,就像西方文化也曾经历过的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相互交替的情况一样,广西建筑的本土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思想的变化,最终也会复兴。

2 广西建筑风格及其局限性

2.1 广西建筑风格的特点

提到广西的建筑风格,人们就会联想起壮族的“干栏式”或“院落式”建筑,其中,干栏式建筑主要应用于半山区和山区,院落式建筑主要应用于平原地区。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干栏式建筑多为民居,修建于山脚坡缓处,房屋为两层,上层主人,下层放置牲畜,所谓“近水而不受淹,近地而不占田”就是对此类建筑特点的描述。采用此种设计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在获得更好采光效果的同时远离地面潮气,即可防兽防盗,又可节约宝贵的耕地空间,造型大方、朴实、轻巧,极具地方和民族特色。而院落式建筑则与汉族地区相近,分为前、中、后三院,通过错层、连廊、台阶将依山而建的建筑连成一个整体,砖木结构的建筑造型典雅、大方,具有中原古典宫廷的特征。

总的来说,广西建筑风格的特点在于平面布局规整、自然,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的规律;屋顶坡度较陡,能够有效排除雨水;房屋高大,有利于采光、通风与防潮。将这些特征与房前屋后的自然景观结合到一起,就形成了一幅景色秀丽、邻里和睦的广西生活画卷。

2.2 广西建筑风格的局限性

人们在谈及广西建筑风格时,大多围绕其特点进行讨论,很少涉及局限性问题,但是通过对比和分析,还是可以发现相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广西建筑所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首先是建筑形式。广西的干栏式建筑为了获得更好的采光通风效果,采用了双层设计,门窗规格相对较大,这种方式在当地居住的确更为舒适,但也是其难以在现代建筑中进行推广。院落式建筑虽然与现代居住小区的布局有共通之处,但是受建筑层高等因素的制约,本土建筑所获得的效果很难在现代建筑中实现。所以,想在现在建筑中引入本土建筑风格的同时获得与本土建筑相同的效果,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次,传统的广西建筑虽然追求通风和采光,但是较现代建筑而言,室内采光仍然不够充分,且楼层间的分隔完全依靠木板,根本不具备隔音效果。同时,木质结构的房屋在广西潮湿的环境中也会逐渐出现发霉现象。这些都与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差距,无法满足他们对居住环境所提出的要求。

3 广西建筑风格在西方建筑文化面前落败的原因分析

3.1 传统建筑理论研究不足

可以说,对传统建筑理论研究不够重视、不够充分是导致广西本土建筑特色无法被有效继承和发扬的重要因素。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即便是那些应用本土建筑特色的建筑项目,也只是将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一些元素作为装饰应用到实际建设当中,还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广西本土建筑特色风格。所以,在现代住宅小区的本土风格应用只能停留在初步的探索阶段,如果无法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就很难为其大范围的推广和普及提供支持。

3.2 社会及经济发展的要求

西方建筑文化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如此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其主要原因就是此类建筑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的生产,从而有效满足城市人口增长对于住房的要求。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城市化的速度很快,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大量兴建此类建筑,所以说西方建筑文化的普及与我国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力推动建筑现代化进程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首要任务,广西本土建筑文化被排挤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3.3 民众心理因素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民间交往几乎处于静止状态,而改革开放的进行则让东西方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看惯了大屋顶、方格子的民众在接触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很容易被那些外来建筑样式所吸引,在引起他们新奇感的同时也培养了新型审美情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于西式建筑的要求不再仅局限于看,他们希望自己也能够住进这样的住宅中,甚至有些人将“住洋房”作为标榜身份的一种手段,西式居民建筑也就应运而生。

3.4 现代建材的影响

现代建筑大多以钢筋、水泥、玻璃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而广西传统建筑则是以砖石和竹木作为建材,使用建筑材料的不同不仅让二者在感官上存在很大差异,在结构上也是各有千秋。当代社会对于建筑量的需求以及建筑高层化的发展趋势都注定了砖石和竹木不可能成为建筑的主要建材,如果在建筑局部穿行传统建材的搭配,也很容易让本土建筑风格的特点被抹杀和忽视。

4 如何消除西方建筑文化对广西本土建筑文化的不良影响

总体来看,广西本土建筑文化所遭遇到的窘境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作为建筑设计人员,我们必须要坚定解决这一问题的信念,使本土建筑文化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

4.1 传承建筑文化

在开展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尽可能多的对广西本土建筑文化元素进行保留和应用,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进行相关研究,在对传统风格全面掌握和了解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建筑的基本形式保留下来。同时,结合现代建筑的特点,对其进行系统性改进,通过鲜明的“广西符号”来突出广西建筑特色。

4.2 改造室内环境

建筑风格属于外在因素,室内才是人们感受更为深刻的居住环境,所以设计人员可以将各种极具广西地方特色的小建筑元素引入到室内作为装饰元素,例如种植广西地区特有的观赏植物,使用传统风格的家具等,通过这些改造,能够让整个居住环境更加靠近传统风格,从而逐渐改变人们的观念,使他们喜欢并接受本土建筑文化。

4.3 实现中西融合

建筑风格的最集中体现就是建筑样式,所以在进行住宅小区设计时,工作人员可以对广西本土建筑形式进行保留和完善,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本土特色。例如在建筑中设置架空层,这样既可以防潮,又能通风,还会扩展小区居民的活动空间,形成别样的小区景观;在遮阳方面,可采用围合式布局来增加遮阴面,对各类遮阳设施进行综合利用;在立面设计上,也可加强传统建筑风格中优秀部分的运用,以更好的融入本地特色。

4.4 小区环境设计

在广西本土建筑文化中,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如何将本土特色融入到小区居住环境中也应成为设计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住宅小区的设计人员已经做出了初步尝试,并受到了一些有益效果。例如在小区中有选择性的设置一些极具地方文化特征的景门或园林小品等。

5 结语

广西本土建筑文化受西方建筑文化冲击的尴尬处境可以说是时展的必然,虽然我们无法抗拒时展的脚步,但也绝不能坐视本土建筑文化最终消亡,毕竟传统建筑风格还饱含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所以,如何让广西本土建筑风格在现代建筑中有所发展,有所体现,就成为了建筑设计人员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相信经过社会各界的努力,传统建筑文化必将从狭窄的文化建筑与商业建筑领域走向重现光芒的明天。

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岭南建筑 西方建筑 近代化 建筑风格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从十六世纪开始,西方建筑就开始传入岭南地区,这使得岭南建筑的西化比中国其他地区起步时间都要早。作为当时重要的对外开放地区,广东是近代中西方建筑文化碰撞与交流最早、最激烈的地区之一,并于20世纪20-30年代最终建立起职业建筑师以商业为纽带的近代建筑生产关系和富有地域性、时代性的近代建筑体系。纵观广东地区的近代岭南建筑,其发展过程呈现为两个层次和四类建筑风格的脉络特征。

1 两个层次

1.1 传统建筑工匠的建筑活动

从近代营建的骑楼到西关大屋,再到开平碉楼、梅州围垅屋、潮汕侨乡建筑,绝大部分都是传统建筑工匠的杰作,极少有职业建筑师的参与,这些建筑部分地融合外来建筑要素,呈现出富有地域特征的多样化建筑风格。但是整体上依然从属于岭南传统建筑体系,这是由传统建筑工匠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建筑动机决定的,并不因外来建筑形式符号使用数量的多寡和规模的大小而改变。其中,外来建筑形式符号主要体现在建筑装饰上,丰富了岭南传统建筑的形式要素,却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建筑文化结构。这反映出当时开放、灵活的社会心态,是岭南文化中最富有生命力的民间文化,同时也具有一定猎奇性和盲目性,传统建筑工匠对岭南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再发展与职业建筑师的深层次设计文化追求有着本质差异。另外,前,传统建筑工匠在西式建筑的建造中也充当了土木工程师的角色,从广州传统的十三行商馆区的“中构番楼”最先接触到西方建筑技术,到19世纪末的沙面建筑,第一代岭南土木工程师才从传统建筑工匠主导的传统建筑业中分离出来。

1.2 职业建筑师的建筑活动

在近代岭南建筑西化的过程中,西方的传教士和商人是第一批非职业的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师,建筑活动范围限于澳门和广州的外国人聚集区,建筑类型主要有教会、商行和洋人住宅建筑,例如圣保罗学院教堂前壁是澳门唯一残存至今的17世纪初期天主教教会建筑,其设计者是传教士卡鲁洛·斯皮诺拉神父。后,大批的西方职业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师进入岭南地区从事建筑活动,建筑活动范围扩大到香港、汕头、惠州、江门等地区,建筑类型涉及政府、学校和医疗等建筑,代表人物有丹备(William Danby)、帕内尔(Arthur William Purnell)、伯捷(Charles Souders Paget)、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等。在20世纪初,美国职业建筑师墨菲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了专业考察,并率先提出“中国古典复兴”式设计。岭南地区的华人土木工程师和职业建筑师相继出现后,全面进入各种城市建筑领域,逐渐成为近代岭南建筑的主导者,代表人物有林护、林秉伦、黎巨川、谭胜、杨锡宗、林克明、陈荣枝等。虽然这一群体的建筑活动时间较为短暂,只有十多年时间,对农村建筑涉猎较少,但是发展了以复兴传统建筑文化为主要诉求的主动式探索民族新建筑的社会思潮,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更显得难能可贵,在岭南建筑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2 四类建筑风格

2.1 中国传统建筑

明清时期,岭南地区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传统岭南建筑风格,20世纪以前,中国传统建筑主导着岭南地区建筑的话语权,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渐消失趋势。保存至今的典型中国传统建筑有广州的陈家祠(原称陈氏书院)、梅州的张弼士故居和潮州的己略黄公祠等。最具有代表性的岭南传统建筑是1894年竣工的广州陈家祠,该祠规模宏大,集岭南传统建筑艺术之大成。

2.2 中国传统复兴建筑

中国传统复兴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为主要元素,力图在近代建筑中复兴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新民族建筑设计风格,对近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方建筑师推动此建筑风格的形成,其中,美国建筑师墨菲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中国近代建筑先驱人物吕彦直在1918-1921年担任他的助手,其设计理念和手法深受墨菲影响,而林克明、杨锡宗等建筑师的作品也深受影响。这类建筑在广州有许多,建造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最初的30余年间,例如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堂、林克明设计的市府合署、黄玉瑜设计的岭南大学女生宿舍等。

2.3 西方建筑

从第二次后,各种风格的正统西方建筑系统传入广东地区,加速了近代岭南建筑西化的进程,提升了岭南地区建筑工程技术水平,还影响了岭南建筑的审美取向。这类建筑可细分为哥特式、新古典式、新巴洛克式、新折衷主义式、券廊式和新装饰主义式等,其代表建筑分别有广州石室圣心教堂、粤海关大楼、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广东省财政厅大楼、沙面大街48号大楼和广东省银行汕头支行大楼。

2.4 中西合璧建筑

从早期十三行商馆区的中构番楼到岭南学堂部分建筑、广州骑楼和开平碉楼等侨乡建筑,中西合璧建筑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和西方建筑形式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建筑风貌,体现了近代岭南建筑西化的发展趋势。自16世纪到1945年以来,中西合璧建筑最为最丰富多样,是岭南民间建筑的重要建筑风格类型。其代表建筑有梅州的万秋楼、潮汕的陈慈黉旧居和开平立园等。

3 结语

随着西方建筑文化的输入,到20世纪30年代,广东地区的岭南建筑初步建立近代建筑生产关系,形成近代岭南建筑体系,突破了岭南传统建筑体系的局限性,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其发展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多层次,民间阶层和精英阶层对外来建筑文化的接受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二是建筑风格多样,体现了岭南社会的开放兼容性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 彭长歆著.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 唐孝祥.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J].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200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