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维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舞蹈表演者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和形态来表达舞蹈的内涵,塑造出生动的形象,来传达出舞蹈创作者所要表现的人类的精神世界。舞蹈思维艺术是在舞蹈创作和表演过程中运用的思维,无论是对于舞蹈创作者而言,还是对于舞蹈表演者而言,都需要运用舞蹈思维,才能够创作出具有灵性的舞蹈动作,在表演中才能够将舞蹈的内涵通过动作传达出来。舞蹈思维艺术的运用,让不同的舞蹈动作巧妙的衔接在一起,传达出舞蹈的灵魂和意义。任何从事舞蹈研究工作的艺术人,都应当重视自身舞蹈思维艺术的培养,为我国的舞蹈行业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将各种舞蹈一代代传承下去。
1舞蹈思维艺术对于舞蹈表演者的重要性
观众如何看待一项舞蹈作品,是否能够理解舞蹈表演的内涵和主题,完全在于舞蹈者在舞蹈上的动作表演,通过短短几分钟、十几分钟的时间,舞蹈表演者要凭自己对舞蹈的理解进行现场动作发挥,将舞蹈艺术传达给观众。舞蹈表演者作为观众认识舞蹈、感受和领悟舞蹈艺术的直接窗口,他们是舞蹈艺术与观众直接的重要媒介,通过表演者生动的舞蹈动作,让观众深刻领悟和感受舞蹈这门富有魅力的艺术。然而,舞蹈表演者并不是简单的将舞蹈教员教授给他们的舞蹈动作完全展示在舞台上就能达到效果,而是需要深刻领会舞蹈教员所教授舞蹈动作的灵魂和艺术,将舞蹈教员脑海里的思维艺术转嫁到自身对舞蹈动作的理解上,将动作确定下来,让舞蹈动作同时具有舞蹈教员所想的思维内容和想法。
舞蹈表演者的重要职能在于他要将舞蹈创作者脑海中看不见的舞蹈艺术思维、舞蹈情感和想法,通过舞蹈动作的形式来展现出来,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创作者所要表达的舞蹈情感和意义。因此,舞蹈思维艺术对于舞蹈表演者有着重要的作用,舞蹈演员必须要具备基本的思维艺术,能够有效的将无形的情感、思维和内容通过舞蹈动作体现出来,他们必须要长期练习,丝毫不能含糊,逐渐的提升自身的舞蹈思维艺术。舞蹈表演者要想具备完善的思维艺术,必须要进行长久的舞蹈练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加强基本功的练习,不断积累表演技巧和能力,在深刻领悟创作者创作舞蹈的内涵和思想之后,用心领悟,不断演练,认真揣摩每一个舞蹈动作,让每一个舞蹈动作都赋予内涵和思想。舞蹈表演还是对表演者临场发挥能力的考察,由于舞台表演具有现场性,因此在表演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失误,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舞蹈表演者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需要演员之间巧妙的配合,将动作上的失误遮盖过去,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不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仍然是流畅的舞蹈表演。将这些综合素质和能力体现在完美的演出过程中,让观众感受到舞蹈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和内容,达到震撼观众心灵的目的。
2舞蹈思维艺术对于舞蹈编导和舞蹈教员的重要性
舞蹈编导作为舞蹈演出的幕后工作者,他们所肩负的工作内容和任务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任何舞蹈动作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编排,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如果舞蹈动作缺乏了编排和设计,则无法形成体系,呈现在观众眼前的也只能是片段的、没有衔接性的舞蹈动作,无法让观众理解舞蹈所要传达出的意义,更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舞蹈编导作为幕后工作者,无法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此,他们的想法和创作意图是没有机会告诉观众的,观众唯一理解创作者设计想法和意义的途径就是通过舞蹈表演者的表演来感受舞蹈的内涵。因此,舞蹈编导要想将舞蹈作品所拥有的感染力影响到现场每一个观众,就必须拥有更高的能力。他需要拥有清晰的舞蹈艺术思维,要具有独立创作的性质,创作思想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作品与众不同,能够让观众看到闪光点;舞蹈编导所拥有的舞蹈艺术思维还必须要具有发散性,它能够让观众通过一种舞蹈作品,引发出多种想法,能够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作品,更全面的诠释舞蹈作品;舞蹈编导在对舞蹈动作的设计和编排过程中,要大胆发散思维,勇于改变传统的舞蹈素材的束缚,将舞蹈素材进行重新构建和创新,要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的舞蹈思维。此外,舞蹈编导同样要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通过日常的配合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素材,挖掘演员身上的优点,指出演员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有效的指导,来帮助演员克服自身的不足,用更完美的方式去演绎舞蹈作品,呈现出更好的舞台效果,让观众感受到舞蹈的深刻内涵。
舞蹈教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将舞蹈动作手把手的教给舞蹈演员,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舞蹈演员,舞蹈教员在舞蹈的整个环节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舞蹈表演者都是在舞蹈教员的教导下,将每一个舞蹈动作做到完美无缺,舞蹈教员在幕后细心的指导,纠正学生的每一个动作的不足,让学生逐渐完善每一个舞蹈动作,最终登上舞台,表演给观众。舞蹈教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结合自己的舞蹈思维艺术,去精心的设计教学方案和计划,在不断的培养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舞蹈基础,不同的性格特点,在排练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在不断的讲授过程中,让学生不断的练习,逐渐提升自身的舞蹈技能,做好基本功。在传授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美学、文学、音乐以及心理学等的教授,在不断的传授过程中,让学生拥有较强的美感,具有基本的舞蹈艺术修养,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此外,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是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舞蹈教员在教课过程中,通过悉心的指导和教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这将会对学生今后漫长的舞蹈生涯带来很重要的益处。舞蹈表演者、舞蹈编导以及舞蹈教员,都要具备清晰的舞蹈思维,巧妙的运用舞蹈思维艺术,呈现给观众越来越多的优秀舞蹈作品。
3结语
总而言之,舞蹈思维艺术在舞蹈创作和舞蹈表演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任何有组织、有顺序的舞蹈动作的产生,都是舞蹈创作者运用丰富的舞蹈艺术思维编制而成的,舞蹈创造者通过高级、复杂的思考,将思维艺术有效的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从而传达出舞蹈的内涵和意义。舞蹈教员在充分理解创作者的思维之后,通过舞蹈表演者来将舞蹈表演出来,形成具有生命力的艺术。缺乏舞蹈思维的舞蹈就会变成机械性的动作,在舞蹈思维的引导下,进行舞蹈动作的升华和创新,使整个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充分体现其中的思维艺术。
参考文献:
[1] 夏莉娜.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策略探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117118.
关键词 提升 幼儿教师 思维品质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思维是一种特殊的人类大脑活动现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品质是描述个人思维方式所呈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程度和水平的一个概念,只有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才会产生好的看法和“思想”。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具备和其他职业不同的教育教学思维。
1社会发展需要具备高级思维技能的人才
知识不等于思维,一个具有丰富知识的人不一定具有创新能力,而一个具有高级思维的人一定从某种程度上具备了创新思维。当今,人才竞争日为益成为国家竞争的核心,国家亟需创新型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力。这对教师而言,具有两点要求:一是不断提升自我的思维品质,转变自身思维方式,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具有高级思维的人才;二是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在促进学生知识增长的同时优化其思维品质,为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2素质教育对广大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与传统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教育要培养的不仅是一个具有丰富知识的人,而且是一个能灵活运用知识的人。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既要传道授业解惑,又要关注学生能力发展,这里的能力笔者认为其核心在思维上。思维具有内隐性,我们不可以通过直观的工具测量,也无法直接讲授,但它在一个人的知识运用知识中起到支配地位,它决定了什么知识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运用,或者说它决定了知识的功能发挥,就像人的神经中枢。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笔者认为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和教师自身思维方式的局限性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要深化素质教育改革,首先必须关注教师,引领教师转变教学思维方式,提升思维品质。
3幼儿阶段是智力的发展的关键时期
幼儿期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启蒙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教师和父母的引导显得如此重要,教师的教学思维品质间接影响了幼儿的思维发展的水平。这个时期儿童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认识世界,教师如果有意的对儿童思维进行培养训练,教会幼儿学会思考,儿童将思考的过程内化,逐渐形成自己的高级思维技巧,这比照本宣科式的讲述知识要好得多。维果斯基提出发展智力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内化,路文费尔斯泰因把这种基本过程解释为“中介学习经验”,皮亚杰也提到儿童借助这些中介把新经验同化进已有图式,同时在新的图式形成过程中合并更多新的经验。斯滕伯格在《思维教学》书中提到儿童发问是寻求中介,而中介通常是父母和教师,中介对儿童的发问作出反应,根据不同的反应划分为7个等级,级别越高,中介程度越强,儿童越可能发展其高级思维技巧。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实施主体,其教学思维方式间接和直接的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幼儿期又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幼儿阶段的教育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正确的引导。提升幼儿教师的思维方式是时代的要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开端,从多种角度来看,提升幼儿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也是必然之所趋。
4幼儿教师教学思维存在的弊端
目前我国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中专和大专学历教师占了绝大部分,在适应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这部分教师明显比本科学历教师要吃力得多。前面也论述了幼儿在这一时期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启蒙期,是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的开端,但由于幼儿教师自身思维的局限性,思维教学在这一时期很大程度上是有缺失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幼儿园。
笔者在对2013年云南省国培计划中参于置换的100名幼儿教师,进行关于幼儿教师思维品质的问卷调查。问卷的主题部分涉及到了思维的概括性、创造性、分析性、综合性等特点,在对问卷回收分析后,笔者认为很大一部分幼儿教师的教学思维存在一定缺失和不均衡发展问题,由此提升幼儿教师教学思维品质显得尤其重要。
一般人的思维有逻辑与非逻辑之分,而作为教师不但应该具备一般行业所应具备的思维品质,还应该掌握本行业特殊性的思维品质,因为教师行业的对象是人,尤其是学前教师面对的是处于没有定式的3至6岁幼儿,他们像一张白纸一样慢慢接受上色和塑造,所以笔者认为学前教师的教学思维品质这一问题值得广大学者和专家关注,通过实证研究给出具有价值和操作性的策略方法。
参考文献
[1]教会学生思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史渥林,著.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M].赵海燕,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为思维而教[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逆向思维 音乐语言 歌唱思维
声乐教学是一门繁杂的科学,声乐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每个人的嗓音条件不同、音区不同、个人音乐素养不同、学习认真与否,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声乐教学所接触的学科和领域比较广泛,涉及声乐发声的技巧训练、音乐风格及艺术表现的训练,还有教育学、心理学、解剖学、音响学等等各方面的影响。所谓教学,是教与学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需要相互了解与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作为歌唱者或声乐教学者,要想唱好歌或搞好声乐教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懂得如何树立歌唱者的逆向思维意识才是解决歌唱问题的关键。下面让我们结合歌唱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来共同探讨一下这一观点。
一、气息训练中逆向思维的重要性
气息是歌唱的基础,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训练气息的同时,教师都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比如:打哈欠、闻花香或者深呼吸等动作,让歌唱者将气吸得既深又饱满。还要求歌唱者用气把声音拉住,以吸气来把牙关打开,用气把声音的位置吸高,歌唱时腰部力量要向外扩张,全身部位的配合来律动气息等等。这些都是逆向思维法的重要体现。教师说的这些所谓的技巧就是让学生感受到与本身自然呼吸状态相反的呼吸方式。如一般的呼吸很浅,会往上吸,歌唱的呼吸就是要往下走,气息要上下通,但往往刚开始进行声乐学习的人较难掌握这一技巧,有的人把气吸得太撑然后就僵了,有的人把气吸在胸口上就特别浅,体现不出逆向的气息控制,使声音往喉头上窜,声音也都往喉咙挤了。其实歌唱的呼吸方法很简单,就是像打开牙关那样把气吸到上至头腔下至腰腹部,使上下贯通形成一个反向的发声与气息的管道,让歌唱者感觉声音和气息是反向走的,自然气息问题也就解决了。因此逆向思维在气息训练中是很重要的。
二、腔体共鸣训练中逆向思维的重要性
从歌唱中,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是非常重要的。美声唱法更注重声音的共鸣,会更多地要求声音的柱状共鸣,它要求歌唱者的声音像一个“音柱”一样,能够上下贯通,声音圆润饱满,有穿透力。要想在歌唱中有一个很好的共鸣腔体发出高质量的声音,就必须让身体在歌唱中建立起一整比较科学的共鸣方法。好的头腔共鸣是要有好的胸腹腔的共鸣来支撑的。高音区不能忘了反向的胸腹共鸣腔,低音区不能忘了头腔、面罩的共鸣,必须用逆向思维来思考。这就要求歌唱者按照歌曲的起音高低调整共鸣腔的使用方式,让声音与气息形成对抗,形成一种反向的力,充分利用共鸣腔。因此,逆向思维在腔体共鸣的训练中是很重要的。
三、高音区和低音区训练中逆向思维的重要性
高音训练中声音的位置一定要高,在高位置才能使声音集中,但是有时候歌唱者为了找高位置气息和力量就更着往上窜了,导致了声音浮、短、浅,同样在低音区的训练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音区低位置还要往上挂,腰腹部这块就虚,所以在高音区和低音区的训练中也要充分发挥逆向思维的意识作用,让气息、腰腹部的力量往下走,声音的位置就是我们平常所称的“点”往上走,形成反向的力,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形成了上下对抗的管道,声音就不会浮在喉咙口,共鸣也没有了。相反音色就通透,质感就出来了。所以说在高音区和低音区的训练中逆向思维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从歌唱的咬字体现逆向思维的重要性
实验诊断学主要从实验检验的角度讲授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由于各脏器的组织功能与生物化学反应重叠性很强,大多实验室检查项目虽能反映疾病的变化,但所提供的多为现象、数据和形态学变化,不能单独成为诊断结论,即诊断特异性检查项目较少。同一类疾病可能因为病情、病期和个体差异导致检验结果有很大差别;不同疾病检查同一项目也可能得到相同或类似的结果。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熟悉并掌握众多临床检验项目的目的和意义,还必须学会根据检验结果对疾病进行分析、诊断、指导治疗、判定疗效和预后等。而如何在繁多的检验项目中根据患者主诉、查体结果、不同病理生理条件或病情不同阶段做出正确选择;通过准确分析化验报告,动态观察检验结果与疾病的关系,结合患者病史和体征得出正确的判断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这些都需要正确的诊断思维方法和很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也是实验诊断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此外,实验诊断学还面临着教学内容日益增加及学时相对较少的矛盾,教师的讲授难以在有限的学时内系统、全面地覆盖全部大纲内容。加之除了书本上讲授的经典检验项目外,新的检验方法和项目不断涌现。数年前,一个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检验科开设的检验项目可能不到100项,而现在开设项目一般为300~500项。在美国,一个大型临床样本检验中心的检测项目更多达上千项。这些更突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对知识及技能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PBL教学模式的引入和存在的问题
由于上述实验诊断学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很多教师提出了在实验诊断教学实践中采纳PBL教学模式来加强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已做了很多尝试[2]。所谓PBI,即Prob—lemBasedLearning,中文译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2O世纪6O年代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的。PBL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围绕具体临床问题展开讨论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对知识及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外医学界已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已形成一种世界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有些著名学府甚至已全部用PBI教学取代了传统模式教学。本系实验诊断教研室从2008学年也开始尝试在临床医疗专业的学生中开展PBI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与补充。由于课时限制,目前PBI教学主要安排在实验课中进行。由教师根据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要求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准备部分临床已确诊的有代表性的病例,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提出问题,启发同学分组讨论后,鼓励同学讲解自己对该病例的诊断思路、所需进行的必要实验室检查项目,得出初步诊断,并提出必要的鉴别诊断等。课后学生的反馈意见表明这种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很有趣味性,能调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并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回顾总结和灵活运用等。但同时大部分学生面对病例也感觉到无处下手,没有清晰的思路。从学生们的讨论过程、对病例诊断思路的讲解中,指导教师观察到学生们对传统教学模式仍有较强的依赖性,缺乏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往往纠结于纷繁的表面现象,对于各项检查结果很难做到综合分析判断,不能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对于PB[教学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即医学上的逻辑思维能力,王莉英等对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05、o6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学生进行了逻辑思维能力测试。其中o5级学生已经过两个学期的PBI课程训练,而O6级学生尚未接受过PBI训练。05级临床八年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测试分数为(67.1±14.8)分,o6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测试总分为(65.4±15.3)分,统汁分析结果表明o5级与06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无明显差异。这一数据说明PBL教学可能可以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们积累一些临床经验,但却并不一定能有效培养学生们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
1.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基础会计教学的重要性
思维能力的定义:当我们发现问题时,首我们将通过观察所得的信息与自己本身所具有的对于该问题的知识相结合,奠定个人推理的基础,再以演绎、归纳和价值判断的方法进行推论。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维能力、辨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不具有逻辑思维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成功人士的。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从出生就开始培养的,在生活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会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生活中的事情,从而我们会找到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遇到的困难。
1.1逻辑思维在初期培育的重要性
我们初期的思维能力是父母培养的,因为在未来的人生中我们需要用我们初期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儿时的思维方式的培育会让我们这种思维方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思维,遇到问题或困难,首先大脑中的思维就是最初接受的这种思维方式。所以初期的思维培养是很重要的。
1.2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基础会计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知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只有经过思维过程的知识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而会计学知识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
我们都知道在会计学初级教育中要求我们拥有的会计学基本技能不单单是会计法规的运用能力,还要求了会计账务的处理能力,在教育过程中,《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贯穿等专业准则贯穿整个教育以及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所以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把思维过程贯穿其中,因为在掌握以《会计法》为核心的跨及法规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灵活应用财务法规检查、监督企业的会计账务处理这些问题,以保证自己最终做出来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合法性,以成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从大学毕业到实习和工作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远没有达到实际工作的要求。因此,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会计人才是会计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培育的人才达不到要求主要归因于在他们接受教育的初期就没有将这一学科的思维方式学好,也没有将其思维能力的培养放于重要位置。在接受这门学科初期,他们通过老师对基本知识的讲解,在基础会计教学的过程中都在逐渐对这门学科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如果老师一味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对学生进行思维方面的培育,最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远没有达到实际工作的要求的结果。而如果将这种批判性思维有效地应用到基础会计学教育过程中,学生们能在学会计初期及早形成会计专业的思维,这种思维还能让同学们课上更加集中精力去学习,更能产生创新思维,更好地完成自己学习工作中的任务,还可以对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弥补,以产生更好的效果。所以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基础会计教学十分重要。
2.如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
会计学基础教学仅能使学生理解掌握会计理论方法,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使学生学会科学、规范、熟练地运用知识,正确的培养思维能力。研究表明,学生的听课状态与学到的知识与上课互动是有关系的:如果只是老师一个人在讲述学生们的吸收率是最低的,而如果上课加上提问问题,学生的吸收效率就会增加,而最好的教课方式就是加上感彩的教学方式,比如加上小游戏,加上感情上的互动,这种方式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在会计课落教学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1注重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学生从下课状态或是心正在教室外时,新课导入就可以让学生尽快回到上课状态,对于刚刚接受会计教育的人来说,上课难免不能尽快进去状态,老师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思维尽快在会计课上活跃起来,比如,适当的提问上节课内容、可以引入一个现实生活中与会计应用方面的有关的例子来引出下面内容,让学生发言,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大脑活跃起来。
2.2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很多学科教育中都可采用的教学方式,在遇到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时,就想利用实例讲解一样,把一个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形中,这样会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形式具体的实例。而在会计教学中,老师要想巧妙地将生活中的实例应用到知识基础之中,就必须吃透教材,就必须充分的去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矛盾与障碍,去假设社会情境,然后将知识点请入到其中,去解决学生理解不了的基础知识点,从而让学生在第一次遍学习过程中就能牢固掌握知识点。
2.3形成树根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维
在讲授一个新的知识点的时候,可用联想法来引导学生去想过去讲过的知识点,或过去用过的思维方法来解决现在遇到的问题。例如,在讲述收、付、转三种记账凭证编制时,先组织学生做用银行存款购买固定资产、销售产品收到银行支票、报销差旅费退网预借款余额三笔业务。学生顺利完成了前两笔,编制了付款凭证、收款凭证,在做第三笔业务时,就出现了既不能编收款凭证,又不能编付款凭证的新情况,这样就把他们带进了问题情境之中。
2.4组织案例讨论
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学生们学会在案例中应用知识点才能有效掌握,而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这种学习思维方式需要老师的指导,具体案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让同学们的思维扩展到整个事件,而不局限到一个知识点的运用,为学生思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和多角度的范围,正是在解决这种案例的过程中,对知识点在思维上有了很深的印象,实际案例能够有很好的培养初学者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对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对专业课知识还是一片空白,老师用其深厚的知识把一个复杂的案例化为一个简单容易理解的与学生生活息相关实例来进行讲解,将会计系的思维及早注入一个初学者的脑子中。
2.5图解教学方法
教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用图解讲授给学生,这将更生动、具体、系统,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中的全面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进行归纳,合理设计的一种思维方法。用图示展现给学生,就会使学生的思路清晰明了,这样会让学生们更系统地接受知识。
3.总结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会计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们思维方式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只是有浅浅的基础知识的人员,而是要有严谨的思维能力、正确的思维方式,让自己的工作处于出色位置的人才。所以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必须在学习初期培养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会计这方面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乔引花.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纰漏行为研究[J].经济科学,2009
[2]钟亚兰,涂利平,罗杰.会计电算化专业教改思路探讨.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3]杜兴强.会计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
[4]黄惠琴,李忠波.会计学原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