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物的保护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线路保护;误动;分析;预防
Abstract: This article objectively and narrated the movement situation which in detail the 110KV round area line line protects. Launch the analysis to the misoperation reason and the failure processing, and proposed the prevention similar accident occurs once more solution measure.
Key words: line protection; moves by mistake; analysis; prevention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继电保护设备的更新,继电保护装置本身的故障和异常日益减少,但由于检验项目的忽略和人为的事故造成的继电保护异常的情况时有发生,以下是一起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保护装置误动作。对保护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及故障处理展开分析,并且提出预防类似故障再次发生的解决措施。
1故障的概况
2007年4月28日下午,由我单位所调试的某220kV变电站的110kV圆区线经过一天的工作,对该线路定检完毕,具备送电条件。晚上20点10分左右,调度下令该线路由热备用转运行状态。
值班人员接到命令后,对该线路的断路器进行合闸,但合闸令一发出,该断路器瞬间跳闸。值班人员经检查,保护装置的“保护跳闸”指示灯未点亮,且保护装置无任何故障信息报文。
2故障的分析
接到事故情况后,继电保护人员首先使用录波器,调用录波情况。经调用,由该线路开关量启动录波器,但没有发现电流突变,即没有故障电流产生,且没有任何突变量启动录波器,同一段母线PT二次电压也正常。针对以上情况,继电保护人员初步确认这次跳闸属于误动作。
3故障的检查
经保护、运行、调度三方共同协商,暂时取消本次送电,线路转检修状态,由继电保护专业方面人员,对本次事故进行处理。
该线路转为检修状态后,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对该线路的二次回路和保护装置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现将检查内容与步骤所列如下:
第一步:检修状态下,调试人员再次手合该断路器,依旧合闸失败。
第二步:保护定值及逻辑检查:
(1)接地距离保护定值及逻辑检查正确;
(2)相间距离保护定值及逻辑检查正确;
(3)零序保护定值及逻辑检查正确。
第三步:直流电源检查:
(1)+KM对地+112 V(符合要求);
(2)-KM对地-112 V(符合要求);
(3)装置内部±15 V、+24 V、+5 V电源,稳压性能良好,偏差值符合要求。
第四步:装置的静态特性检查:装置采样回路的零点漂移满足运行要求,交流采样的极性和相序检查正确,采样精度满足运行要求。
第五步:跳闸线圈动作电压检查:跳闸线圈动作电压80V,满足运行要求。
第六步:二次回路检查(见图1):用万用表直流档量跳闸回路(37)对地电压+112V,说明有跳闸令发出。
对照图1所示,有以下3种情况可能引起该断路器跳闸:①TBJ-1(防跳继电器)接点粘死;②CKJQ(保护出口继电器)接点粘死;③MTJ(母差跳闸继电器)接点粘死。
为了排除上述可能情况,调试人员决定对装置内部(出口板)进行检查。
第七步:装置内部(出口板)检查。
拔出出口板,仔细观察,发现如上图所示的“A”处有断路现象。对照上面的原理图,可以看出,正电源如图中箭头所示,由HD(红灯)回路、1YQJ(I母电压切换)回路,流经MTJ(母差跳闸继电器)的并联二极管,启动MTJ,再由MTJ接点启动跳闸线圈,使断路器跳闸。
4故障的分析
为什么当天做定期检验时没有发现该故障问题。原来当天对该线路做定期检验时,首先是加电量,做保护装置的定值试验、传动试验。做完传动试验后,依此对保护装置的插件进行清扫、除尘。由于该MTJ的并联二极管以前曾经更换过,焊接质量不好。当天调试人员对该出口板清扫时,由于用力不恰当,导致如图中所示的“A”处断路。由此造成本次事故的发生。
5故障的处理
第一步:图1所示,对出口板“A”处的断路进行了可靠的连接处理。
第二步:一次设备检修状态下,再次进行断路器合闸,合闸成功。
第三步:该线路由检修状态转为运行状态,设备运行正常,送电成功。
6故障暴露出的问题
(1)原先更换MTJ(母差跳闸继电器)的并联二极管时,焊接强度不够。
(2)本次检验流程不规范,检验不是按序进行。若本次定期检验,按序进行,即先对装置进行除尘、清扫、外观检查(检查其元器件的接线、焊接情况等),再进行通电传动检验,即可发现问题所在。
(3)装置外观检查不细心、不彻底。调试人员对装置清扫除尘后,对装置电路板上(图中所示“A”处)的断路情况没有发现。
7故障的对策及预防措施
此次故障教训可谓深刻,为了防止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针对此次事故所暴露出的问题,在以后的现场工作中应该做到:
(1)装置更换元器件后,焊接强度要可靠、符合要求,并且应经第二人检查确认。
关键字:主变差动保护误动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to the main transformer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are reviewed, and analyzes the main transformer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of basic principle, on the basis of the main transformer differential of maloperation of measures to solve.
Key words: the main transformer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measures the mis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主变差动保护概述
主变差动保护是保护变压器的主要方法之一,基于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特点,主变差动保护对主变系统的供电和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主变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流也直接影响着差动保护的速度和可靠性。一般来说,主变差动保护主要针对变压器组和引出线产生的多相短路及大接地电流、绕组匝间的短路情况进行保护。因此,我们可以说,差动保护就是对变压器的主保护。如果变压器差动保护产生误动甚至拒动,都会对供电系统造成很大的损失,分析主变差动保护产生误动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水平,此意义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在分析主变差动保护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主变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及其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
主变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主变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理产生的,如果变压器在正常工作或者区外故障时,就把其当做理想的变压器,使其被流入的变压器电流和流出电流相等,差动的继电器不发生运动。同时,如果变压器的内部出现故障,就对两侧的故障点提供短路电流,让二次电流的正比于故障点的电流,差动的继电器基础发生运动。
1、平衡系数
差动保护的平衡系数是指变压器高低侧在其额定的状态下,根据二次额定值向该侧转换的系数进行差流计算,目前,差动保护的平衡系数主要有PST-1200和RCS-978两种。
SPT-1200差动保护的平衡系数。其计算方法如下:变压器高中低三侧TA变比为HTA、MTA、LTA三种;变压器高中低三侧额定电压主要有HDY、MDY和LDY三种。如果TA额定的电流为5A,高压侧TA变比为1200/5,此时,HTA为240;如果TA额定电流为1A,高压侧TA变比为1200/1,HTA则为1200。
RCS-978差动保护平衡系数。RCS-978平衡系数的计算首先要根据变动最大容量和各侧的实际运行电压来进行计算,得出相应的各侧T,此时,平衡系数公式为:KPH=(I2n-min/I2n)*Kb。
2、SPT-1200和RCS-978差动保护转换
SPT-1200和RCS-978差动保护的相角转换,其目的都是为了消除由于电流接线引起变压器侧电流相位的不同而产生的误动。通过对二者的相互转换,可以使各侧的电流相位达到相对一致,进而消除误动。SPT-1200和RCS-978的转换是通过电流矢量的相减来消除相角的误差,并通过减超前相或者滞后的相电流的不同,进而实现了相角的滞后或者前移。
主变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分析
一般而言,主变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CT的变化。由于主变差动保护的变压器变比是不一样的,因此其高低压侧的一次电流也就不同。例如,如果某变压器的容量为20MKVA,侧CT的变比就应该是200/5,此时,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低压侧CT的变比就只可能是20000/5或者2500/5,而理论上,低压侧CT的变比为2200/5才能与200/5的变压器容量保持一致。
2、CT变比引起的不平衡电流。在变压器的主变差动保护中,变压器的变比不同,高低压侧的一次电流也不同,CT变比也是不同的。由于在变压器的主变差动保护中,CT变比不同,就会导致高低压侧的电流不平衡,引起主变差动保护的误动。
3、变压器接线组别。变压器具有不同的接线组别,不同的组别会导致出不同的高低侧压电流,如果其中某侧为中性点的接地运行方式,此时,高低压侧线如果发生了单相接地的故障,那么该电流在流通主变高压侧时也会相应的产生故障,从而导致误动。
4、CT特性。主变差动保护CT均是根据主变各侧的型号不同来进行选型的。如果变比和容量都有差别,那么CT的特性也会不一样,而且如果区外故障穿越的电流不断增大,就有可能会导致CT的饱和,导致CT特性不一致,从而引起电流不平衡度加大,造成主变差动保护的误动。
解决主变差动保护误差的措施
电流不平衡的调整
主变差动保护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在其实现的过程中,通常是根据变压器各侧的一次电流和差动互感器的变化来对电流平衡调整相应的系数,并把系数值输入计算机保护中,从而实现自动平衡调整。
2、采用相位补偿法
采用相位补偿法,主要针对接线组别不同引起不平衡电流而导致的误动。采用相位补偿法就是指进行高低侧电流相位的转换,例如将变压器的接线侧电流互感器由二次绕组加成三角形转换,并将变压器的三角形接线侧电流互感器由二次绕组接成星形转换,这样就使得变压器变比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相位得到了相应的矫正,实现了对电流互感器的调整。
3、提高差动保护动作电流
由于CT特性的不同引起的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为了相应的减少CT特性导致的不平衡电流,可采取提高KTX值的方式来提高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从而有效的避开不平衡电流导致的不良影响;同时,在对主变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进行计算时,还要引入同型系数KTX,以此来反映电流互感器的影响程度。
4、把握主变差动保护误动的四大关口
第一,把握安装关。在进行主变差动保护的过程中,对于变电站的二次安装接线,一定要按照一定要标准来进行,尤其是在用剥线钳对剥线进行剥线工艺和接线时,切记不能让线有所损伤;在对接线进行连接时,一定要用螺丝拧紧,有效避免未拧紧而导致的不良接触性损失;对安装投运端子箱的电缆穿孔,一定要按照要求将穿孔进行密封,尽可能的避免由于潮湿的空气导致的端子排受潮和腐蚀。
第二,把握调试关。在这一关中,变压器的差动保护在其北投入使用前,一定要严格的检查其输入的保护装置及其互感器和CT接线的顺序和相序,以此来保证变压器差动保护能够正常的工作;同时,还要在投入使用之后,必须带负荷测试。
第三,把握设备运行。在这一过程中,要根据变压器主变差动保护的要求和规范制度,做好主变差动保护的日常监测工作。在这一工作中,主要监测装置是否清洁完好,设备是否没有损伤;接线接头是否具有锈蚀等。总之,设备运行的检查和维护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能够及时的避免隐患,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第四,把握技术改造关。随着计算机应用到主变差动保护中,继电器和晶体管式的保护改造和替换也在不断的进行着,因此把握技术改造,加快技术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性,提高主变差动的速度和效率;同时,在主变差动保护中还要相应的做好继电保护的定期检验和检查工作。
结束语
主变差动保护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保护来为变压器解决绕组、引出线和套管等多相短路的问题。针对主变差动保护中产生误动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随着计算机在主变差动保护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主变差动保护的效率和水平。在日后的主变差动保护实践中,该项技术将会得到更多的考验和挑战,得到不断的优化和更新,同时也将得到更好的完善,从而尽可能的减少主变差动的误动性。
参考文献:
[1] MMP-TI系列智能保护装置暨 CK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z].天水长城开关厂新技术开发公司,2000.10―15.
[2]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二次回路[J].哈尔滨电力学校编印,1973.51-56.
2、就地保护与易地保护,以就地保护为主。
野生鸟类在人工驯养繁殖,易地保护情况下,繁殖大量个体,然后放归自然环境,使濒临灭绝的物种恢复种群数量。我们要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鸟类,应该就地保护,恢复和改善原栖息地的环境,再加强其他保护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原有的鸟类,使它们延缓灭绝的时间。
3、对鸟类的救助 。
4、提高保护鸟类的意识,加强保护措施是保护鸟类的重要保障。
如此大的工程,在施工期间会对风景区水生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在实地调研后对疏浚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后对风景区水生生态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消减措施,为工程的方案论证、环境管理和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施工期对浮游生物的影响分析
1.1 浮游植物
在航道整治阶段,水中疏浚挖泥、抛投等作业引起局部水域水质浑浊,将导致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对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局部水域内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会使以浮游植物为饵料的浮游动物在单位水体中拥有的生物量相应减少。总体来看,项目施工可能使局部水域的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密度有所降低,但是对其数量及种群结构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对物种正常繁衍基本没有影响。施工结束后,不利影响即可消除。工程实施对浮游动物影响的程度不大。
1.2 浮游动物
项目建设对浮游动物最主要的影响是水上施工扰动水体,造成水体悬浮物浓度增加,从而影响浮游动物摄食率、生长率、存活率和群落等,根据有关实验结论,水中过量的悬浮物会堵塞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的食物过滤系统和消化器官,尤以悬浮物浓度达到300mg/L以上、悬浮物为粘性淤泥时为甚,如只能分辨颗粒大小的滤食性浮游动物可能会摄入大量的泥砂,造成其内部系统紊乱而亡;如水中悬浮物浓度的增加会减少多种溞属和其他枝角类的摄食率、生长率和竞争能力。施工活动造成底质中沉积的营养盐及重金属物质的释放,这将直接影响工程附近区域浮游植物的分布和数量,从而间接影响浮游动物的分布和数量。
考虑到施工一旦结束,悬浮物的影响也随之消失,同时浮游植物具有普生性,其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工程水下施工对浮游植物的影响可得到很快的恢复,对其多样性的影响较小,且都是暂时性的,在施工结束后一段时间,随水体自净能力恢复而得到改善,浮游生物可基本恢复到施工前的水平。
2 施工期对底栖生物的影响分析
底栖生物是水域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水生生物类型之一,由于底栖生物活动能力低,其生存受环境变化影响比较明显。在疏浚开挖、码头水工建筑物建造过程中,开挖区域和码头区域的底栖生物类群中,活动能力较强的底栖生物、鱼类等在受到惊扰后,大多数会逃离现场,少部分来不及逃离的则会被掩埋死亡。活动能力差的底栖生物将被覆盖死亡。工程的疏浚、抛投等施工行为直接改变了原住底栖动物的生活环境,从而对其种类、数量、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
3 施工期对鱼类的影响分析
拟建项目施工过程中对鱼类的影响,主要影响是施工期悬浮物的增加破坏水质,悬浮物将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高浓度扩散场,悬浮颗粒将直接对鱼类造成伤害,主要表现为影响胚胎发育,悬浮物堵塞鳃部造成窒息死亡,大量悬浮物造成水体严重缺氧而导致生物死亡,悬浮物有害物质二次污染造成生物死亡等。通常认为,成年鱼类的活动能力较强,在悬浮泥沙浓度超过10mg/L的范围内成鱼可以回避,施工作业对其的影响更多表现为“驱散效应”。工程施工安排在枯水期进行,施工所在地多为或浅水区域,此时鱼类多进入深水区域。因此,施工阶段不会对作业江段的鱼类带来较大的影响,其主要影响是改变了鱼类的暂时空间分布,不会导致鱼类资源量的明显变化。
4 施工期对重点保护水生生物松江鲈鱼的影响分析
根据松江鲈鱼的分布及迁游,以及鸭绿江流域的水文特征,松江鲈鱼在丹东市鸭绿江河段可将其分布范围从太平湾水电站到江口的这一段鸭绿江分为上游、中游、下游、江口和沿岸海域五个区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疏浚施工会造成局部范围内水体含沙量和混浊度增加以及冲刷引起的底泥变化,将对施工区鲈鱼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局部范围破坏了松江鲈鱼的生境。根据松江鲈鱼的迁游规律,在浪头镇江段出现的时间是4~11月,大规模洄游集中在4月份和11月份,项目将于2011年11月开始施工,将在2014年3月完成,由于本项目的施工长度较长、涉及的范围较广,又涉及到松江鲈鱼的主要育肥场所,故将对松江鲈鱼产生影响。因此提出在施工期要考虑减轻对松江鲈鱼尤其是幼鱼的影响。
5 不利影响减免措施
根据区域环境特点,本项目水生生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分为防治措施及管理措施,包括调整相关施工安排避免影响水生生物洄游、疏浚泥沙处置、植被恢复措施、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和补偿措施等等。在采取了相应措施后,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补偿和恢复。防治措施指在主要鱼类繁殖期不进行疏浚、倾倒作业,施工期避开鱼类洄游季节。在进行水下勘探、施工作业时对渔业资源有严重影响的,作业单位应当事先同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商,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对渔业资源的损害。管理措施指采用先进施工工艺、方法及设备,建立鱼类临时救护机制,对施工区内发现的珍稀保护鱼类及时进行暂养或放归。施工中若发现有珍稀水生生物,应立即停止施工,报告当地的渔业及环保部门,由专业部门进行处理。施工结束后,产生的卵石、泥沙、石渣等应运到符合要求的弃土场及抛弃区域放置。严禁在鱼类产卵场、鱼类索饵场、越冬场以及自然保护区倾倒工程抛弃物或设定抛投区。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要注重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培育,做好施工期间风景区环境污染的监管工作;施工方应制定一个保护、保证措施。在设计、施工、生态修复等各个环节统筹安排,文明施工,减少对风景区的影响。此外、建议丹东市政府强化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对该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管作用;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要注重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培育、尽快修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编制重点区域详细规划,加强对航道工程项目施工期间,运营期间进行监督管理,督促落实项各项减弱不利影响的保护措施,尽量减少由于工程施工,运营对风景区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wetland is enormous, and wetl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ater purification, regula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oil and gas pipeline will cross through the wetlands inevitably, which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wetland environment. It has become a research that focuses on how we can reduce the environment impact to minimum and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In this article, we has taken the Nya River Wetland in Africa for example, and taken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befor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control during pipeline crossing, and continuous evaluation tracking after construction.
关键词: 湿地;管道穿越;Nya河;环境保护
Key words: wetland;pipeline crossing;Nya river;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E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125-03
0 引言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浅于6m的海水区,是地球上三类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1]。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人类摇篮”,尽管其只占地球表面面积的6%,却为地球上20%的生物提供了生境,是天然的“生物基因库”。在稳定水源供给,改变洪涝和干旱状况,净化水质,保护水土和调节地下水水位等方面,湿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输油气管线相续投入建设,不可避免的要穿越湿地,对湿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管道穿越湿地工程中,如何有效的保护湿地环境,将管道穿越对湿地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关于管道穿越湿地的环境保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郭俊[2]通过对西北油气产业发展的前景和当地湿地的特点与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油气管网穿越湿地时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付宽[3]以国内青海地区草原湿地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油气管道穿越草原湿地的保护措施。
综合上述观点,学者对油气管道穿越高原、草原、湖泊、河流以及水网地带的湿地环境保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分析了管道穿越对湿地的影响,提出了管道穿越Nya河湿地的环境保护措施。
1 管道穿越对湿地的影响
管道穿越对湿地水质的影响主要包括施工设备漏油、施工场区地表径流水;对湿地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是管道穿越破坏了植被和天然土体的稳定性,可能导致湿地抗灾减灾能力降低,洪涝灾害风险提高,并且水土流失向湿地输入了大量泥沙和氮、磷等物质,造成泥沙淤积和水体污染。管道穿越造成的大气污染对湿地植物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期扬尘和施工设备尾气等。管道在穿越湿地时,会扰乱据湿地动物的栖息和繁殖场所,使其不能取食,幼体不能发育,切断水源造成水生动物种类减少。此外,噪声对鸟类和其他动物的生活习性产生影响。
2 Nya河湿地简介
Nya河湿地位于非洲乍得人民共和国Doba市境内,Nya河自西向东穿过整个湿地。湿地穿越场地地势较平坦,两侧为热带稀树草原。Nya河湿地是当地的重要水源,在灌溉两岸农田,为当地居民和其他动植物提供水源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极易受到外界影响。
Nya河湿地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气候划分为雨季(6月~10月)和旱季(11月~来年5月)。Nya河湿地在雨季时,平均水深为1m;在旱季时,湿地北部为草原,南部为10-40cm的沼泽地。根据当地文献记载和有关调查,湿地区域内动植物种类繁多,各种动植物200种。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Nya河湿地在保持当地生态环境,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提供水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管道穿越Nya河时必须采取环境保护措施。
3 管道工程穿越Nya河湿地保护措施
3.1 施工前的保护措施
3.1.1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为实现湿地自然资源的保护,在管道穿越湿地时推行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制度尤为重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区域规划、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科学分析、预测和评估,指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是在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管道穿越活动对湿地除了自然环境的污染外,还会对的湿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所以管道在穿越湿地时重点考虑非污染环境评价,也就是说,从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入手,预测其环境功能的变化,并寻求保障生态功能的有效措施。
为此,管道在穿越Nya河湿地前,业主、EPC和PMC委托中石油华东设计院对管道穿越Nya河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通过了当地政府的审批,评价的结果为Ⅴ级,影响程度较低。
3.1.2 进行环境风险分析,制定应急预案 运用PMP中的风险管理方法,通过头脑风暴法对管道穿越Nya河的环境影响进行风险分析,包括水质风险、土质风险、生态风险、社会经济风险等,并根据风险影响制定应急预案。根据公式R=■a■b■,(i=1,2,3,4)得出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
3.2 施工中的保护措施
3.2.1 水源的保护
①Nya河流为当地的重要水源,管道穿越时为旱季,Nya处于枯水季节,为了保证河流不断流,同时保证管道穿越正常进行,采取开挖导流渠围堰施工法。导流渠入口与穿越段河岸的内夹角选择180°,导流渠长468m,见示意图1。
②湿地内存有约10-40cm的积水,施工前在作业带两侧开挖集水沟,将作业带内水排出,通过排水导流沟将作业带隔离,并且有利于排净作业带内明水保持作业带范围内干燥,干燥的作业带有利于降低施工作业对湿地环境的破坏。
③每天施工前对所有施工设备进行检查,杜绝设备在施工现场漏油的现象。如不可避免设备在现场进行维修、加油,作业面铺好吸油棉,水面上布置好拦油绳。主河道水泵在抽水时需要在运转的情况下加注柴油,容易导致柴油飞溅污染水体。为此,施工人员参照2012年LOGONE河穿越时防止柴油飞溅的方式,能够严格控制柴油污染水体,又能够保证水泵能够连续作业。所有防腐类的化学品,全部进行回收送到项目驻地,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3.2.2 水土保护措施
①主河道水土保护。穿越区Nya主河道水深1.5-2.2m,河道下淤泥丰富,用挖掘机将陈年淤泥从河道倒运到河岸上,并将淤泥分层在河岸上进行晾晒,并利用挖掘机对板结成块的淤泥进行碾压粉碎平整。待管道焊接、下沟后,分层进行回填。
工程河岸保护采用水泥土进行堤岸保护,设计规定的河岸保护的工程量为128立方米。水泥土具体施工方法为水泥和土均与搅拌和铺撒,其中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占总量的30%,纯土占总量的70%,粒径大于2厘米的土的比例不应超过20%,并分层回填夯实。
边坡位置的基础处理,管沟底部边坡点向河道前延伸2米位置,进行基槽开挖,开挖完成后利用水泥土对基槽进行分层夯实回填。基槽回填应从管沟基础开始进行水泥土分层回填,并利用打夯机进行夯实,分层施工,并回填至设计规定的河道标高。
堤坡保护,施工范围是从边坡点到堤坡原始地表。首先利用素土进行回填,回填应从管沟底部开始,然后进行分层夯实。回填到距离地表0.4米的位置,利用水泥土进行回填,回填至地表位置,堤坡恢复的边坡比为1:1。
河槽及河堤恢复完毕后进行围堰拆除,围堰拆除采用挖掘机和装载机作业。围堰拆除要彻底、干净,使拆除围堰后的河床平坦,无杂物。先拆除下游围堰,并将围堰用土方推到河岸边缘,最后拆除上游围堰,上游围堰宜用挖掘机采用后退方法进行拆除。将围堰土回填河岸,并恢复原有地表高度及河床原貌。
导流渠开挖时已将表土进行剥离,剥离完成后,进行开挖,开挖土应与表土回填分开放置。回填及恢复时,按照施工反顺序,将开挖土分层回填,最后将开挖的表层土分散至导流施工区域并恢复原地貌。
②湿地水土保护。北岸汇水区域,地质条件好,承载力较好,施工时已经将作业带范围内的地面植被和表土进行剥离。开挖作业时,已将开挖区域的开挖土与表土分开放置,回填时按照开挖施工作业反顺序将开挖土分层回填,回填到地面高度后,根据设计要求,在管沟范围上方修筑300mm高的管堤。最后将开挖的表层植被土分散至施工作业区域。
南岸作业带里程189.322km~190.382km区间1.06km有10cm-40cm的水,该区间为湿地。开挖时使用挖掘机进行表土剥离作业,挖掘机表土剥离作业完成后再进行后续开挖作业,后续开挖土与表层土分开放置。进行回填作业时,按照管沟开挖作业施工反顺序,将开挖土依次分层回填,回填至地面标高时,将回填土平整,最后将均匀表土分散到施工作业区域。最后利用挖掘机将设备移动区域的表面进行松动和平整。
3.2.3 大气污染的防止 在进行管道穿越湿地时,施工便道和乡村土路经常洒水修护,保持路面湿润平整,车辆驶过不扬尘。在材料运输过程中加遮盖物,允许时可适当将材料加湿。穿越中水泥运输使用遮盖物,加强密封保护,确保不扬尘。在搅拌水泥土时,尽量选择在无风时段进行,避免粉尘随风扩散至周围湿地,对于未使用完的水泥及时覆盖。施工设备产生的尾气是大气污染因素,故在机械选用上应尽量使用那些高效率低能耗低排量的设备。
3.2.4 动植物的保护 对于湿地两侧的树木严禁砍伐,对于作业带内的树木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尽量保留。在管道焊接时,湿地中间预留20m的断点,便于其他野生动物通过。在傍晚时,尽量停止作业,防止噪音影响鸟类栖息。在进行Nya河主河道施工时,用铁筛将河流中鱼类隔离,开挖导流渠,保持河水的流动性,鱼类通过导流渠能够顺利到下游产卵、发育。
3.3 施工后保护措施
3.3.1 建立环境保护档案 管道穿越Nya河湿地完毕后,项目部建立Nya河湿地环境保护档案,详细记录了管道穿越过程中的技术方案、施工方法和环境保护措施。同时记录了穿越过程中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征、生态过程等进行跟踪监测,实时观测湿地恢复的状态和过程变化,并根据监测结果,对照湿地恢复目标和系统健康标准,对湿地恢复效果进行评价。
3.3.2 环境保护后评价 湿地恢复实施后要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恢复效果后评价,以确定其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检验管道穿越的湿地是否已经恢复到或接近于退化前的自然状态。《环境影响报告书》是检测项目执行过程中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标准参考书,当穿越工程项目完成时,要对该项目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以及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进行评价,对实际产生的结果进行全方位的评析,主要涉及对项目决策中涵盖环境指标的,诸如对决策、规定、规范、参数的可靠性和实际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4 结束语
湿地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极易受到外界影响。Nya河湿地穿越工程在施工前环境影响评价和风险评价,在施工中采取剥离表层、逐步回填方式,施工后进在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方式,使整个湿地的扰动最小,环境影响程度最低,同时保证了施工的顺利完成,营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
参考文献:
[1]Erwin KL.Wetland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the role of wetland restor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 Wetlands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9,17(1):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