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环境设计中的创意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应用;内涵;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校园的文化理念是校园景观设计的灵魂所在。校园景观不仅要体现物质空间层面的景观,更要展现社会空间层面的景观,以满足校园活动者对校园景观的需求,最终构建出满足心理层面的景观,创造出老师和学生理想中的和谐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景观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设计中要最大限度的协调师生们在文化上的认知感,在校园生活模式和理想的校园景观规划上取得他们的认同和支持。
2实例----温州龙湾实验中学
龙湾实验中学位于温州市龙湾行政中心区F03地块,龙江路和永定路的交汇处。创建于2006年5月,建设用地面积为29258.94㎡,建筑占地面积8108㎡,设计面积共约:34650㎡,其中包括,道路绿化约7300㎡,滨河绿化约6200㎡。
学校集思广益、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开阔搞个创意、营建内蕴丰厚、理念超前、活力勃发、特色鲜明的新型人文校园。融合地狱文化资源,赋予校园新的文化灵魂,归纳出新的文化主题: “笃根基、铸品质、育栋梁”。
笃根基------融汇先人血脉,笃定想吐根基(文化基因)
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地方传统文化的认同、传承,对龙湾本土文化的认识,培养具有乡土人文精神的学子。
铸品质------开阔深广视野,培养现代创新品质(现代品质)
学习先贤治学、修身品质,进而形成现代品质,加强开放意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融入现代社会。
育栋梁------端品、正行、守朴,成就明日栋梁(成才理想)
突出理想意识、成才报国意识、生命质量意识,体现理想人生、品质人生、价值人生的全人教育思想。
核心价值:人文、品质、创新、成才
景观格局:一河双桥三环道,五园六艺七景观
一河:塘河自西向东流过校园,将校区分成南北片。
双桥:跨河双桥,连通古今、未来,表达传承和创新。
三环道:修学区环道、滨河区环道、体艺区环道为学校主通道。
五园:俯清园、仰贤园、忠义园、孚敬园、弘毅园。
六艺:雕塑小品、水车、植物绿化、文化墙、诗文书法、亭廊古建。
七景:振风怀远、山海气象、塘河蕴玉、大开贤门、
忠义千秋、水岸芳林、书苑栖迟、恒心积学、幽碧水岸。
校园景观中的文化元素
主题雕塑:振风怀远广场---以现代抽象雕塑为手段,表达全人教育思想和学子成才理想,体现开宗明义之旨,为学校标志性文化载体。
在景观设计上,以中华的“中”为设计元素的雕塑,是入口的视觉焦点,青铜的质感与人以古朴悠远的历史感,同时新型的设计手法却又予人以时代感,两者巧妙融合,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周边植物以色彩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用颜色衬托雕塑,柔化金属的质感,为整体的校园景观带来活泼生机之感。
情景雕塑:相对于主题雕塑,情景雕塑趣味性更强,更直接反应场所属性,更容易与人产生共鸣。体艺区的情景雕塑以音乐、体育为设计内容,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可以明确体艺区的场所性质,更能直接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临水的音乐小品,与情景相融合,似乎能感受夏日水面带起的微风徐徐,令人陶醉,不禁驻足倾听。
文化墙:文化墙不仅可以是分割空间的介质,也可以是展示文化的重要媒介,在本案中有2种类型的文化墙,普通的文化墙以及结合了围墙的文化墙,围墙不仅是围合空间的作用,在设计中以“诗经、竹简、印刷”为设计元素,不仅展示校园的文化氛围,还可以把学校的教学理念、方针、内容等刻在其上,对内对外皆可起到宣传作用。
植物绿化:植物是校园绿化的主体,不仅可为学校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也是生物教学的活标本,为实验教学提供实体教材,为学生开展课外生物科技活动提供条件,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本案植物设计中不仅考虑常识性的配置原则,更觉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季相变化、常绿落叶比、场所属性,不仅可观花、观叶、观果,还结合果树的种植,配合学校的教学理念---实施班级责任制,可让学生在管理中体验责任的实质感受,也体验丰收的喜悦。为每个不同的树种立介绍牌,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
水车:是本土文化---耕读文化展示的一部分。
浮雕、地刻:不经意经过的小路、课间活动区点缀地刻,以弘扬爱国传统、生活常识、乡土文化常识为内涵的书法篆刻为主。
亭廊古建:是校园文化中人性化的体现,不仅是功能性的事物,是校园景观竖向的主要部分,为师生、同学间的交流提供舒适的平台。
总之,校园文化与校园景观并不是两个独立的体系,两者是一个相互融合、互补、互为,校园文化不应该是脱离环境,应该是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感受,也不仅仅体现在校园景观,也体现在室内环境,体现教学在理念、方针。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景观的营造不仅仅是考虑校园文化,亦应考虑现场条件、功能设施、美观要求、建筑形式等不同的元素,是一个综合体系。
3.结语
在建设校园环境时,应该结合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历史背景,充分展示和体现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校园精神,营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景观,将开放性与人文性、生态性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于校园景观中。在此,只有将景观作为校园规划建设的一部分,将校园文化与景观融合在一起,才能使校园环境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孙成仁,城市景观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 陈孝青,校园环境的生态景观规划模式探讨[J],中国园林,2002.
[3] 黄厦.高校校园环境营造的几点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4] 栗春雷.大学校园室外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的探讨[J].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3,06.
[5] 陈永生.高校新区景观环境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6] 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基础建设;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中小学生校园设计也是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发展趋势。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正在要求着我国中小学校园设计摆脱呆板、单调的现状,呈现出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新景象。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的现状,我国的中小学校园设计一直都是以尽量多的容纳学生为根本前提,而忽略了校园建筑的内涵。由于学校这一特殊机构的性质,又决定了校园建筑不仅仅是容纳学生的“容器”,它更是学生汲取新知识,磨练新技能的场所。我们都知道,好的环境能够促进个人的发展,而坏的环境是会阻碍个人的发展的。因此,构建一个各具特色,清新明快的校园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的中小学建筑普遍呈现大同小异的情况,程式化的设计风格既不美观又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中小学校园设计不仅要承担学生学习场所的职责,还要承担起学生生活场所的重任。
一 校园的整体设计中小学的用地相对紧张, 规模远比大学小, 但其所代表的建筑实质是一样的, 它展现了一种好的学习模式, 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场所, 为学生提供陶冶情操, 使身心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整体设计是中小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在分析基地, 教学理念, 考虑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上, 找出设计的切入点。可能是功能分区模式, 可能是外部空间结构, 也可能是建筑物的群体联结方式。但这个切入点的中心应该是校园的空间构成, 主要就是围合空间与开放空间的组合及变化。
根据学校的规模, 将普通教室分为若干个组, 每组之间由公共空间-连廊相联系, 组成一个普通教学区域, 与专业教室区域结合, 形成主要教学区; 再将教师办公室组合进教学区, 使教与学形成一体。教学区的这种功能组织和空间构成是现行中小学教育中高效合理的一个模式。行政办公区与辅助教学区可组合为一个模块,自成一个区域; 该区域内的图书楼, 报告厅, 多功能教室等, 与师生均有密切的联系, 所以介于教学区与行政办公区之间, 便于师生使用。各功能区构筑出校园整体空间, 体现出空间布局的高效性。功能区块的外部空间应强调人性化的空间; 广场布置结合散点绿化与小品, 既有轴线理性, 又融入自然景观元素, 提供一个可以休闲读书的、富有凝聚力的校园空间。
二 灵活可变设计的运用1、网络的重要性
网络信息时代全面到来,网络科技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历史上任何一位伟大的建筑师都不能忽略这一形势。网络作为重要的交流、学习工具将逐渐在中小学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学”与“教”之间发生了重要变化,对学校设计影响深远。当代中小学校园设计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强学生的解难能力和创意思维,如何利用新科技维持高学术水平,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网络空间的运用与设置
当代校园设计应该为中小学的学校提供完善的网络科技基础建设设施,例如:多媒体教室、局域网络教室、电源插座、通讯连接集成等等,并精心安排它们与网络中心的相对位置以及各种相关教室的相对位置。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且对将来的发展也会有深远影响。3、改进主动性的空间类型
传统的课堂授课空间这类设计形式应当减少,校园的灵活的空间设置则应增多,供学生以大小不同的群组一起学习,尤其是以对话为导向、面积较小、有利于进行自我的学习空间的增加。4、设计应注重潜力和应变能力
重新设置并易于改造空间的设计最经得起时间考验。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校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得更易于改造,例如利用活动墙壁缩小或加大空间。比较标准的学校建筑设计要求,依旧包括行政区、课堂、专用教室,以及图书馆、户外庭院、食堂等空间。实际上,模数制灵活教室和设计要求的概念早已被引入到中小学校园设计中。新加坡盛港第17地段中学就是根据此类构想兴建的学校。在这所学校建筑师以90平米的普通教室作为基本单位组织建筑空间,每四间普通教室围绕其中的两间专用教室布置,专用教室与普通教室面积基本相同,内设信息网络与多媒体、空调等设备;每两间普通教室、专用教室间以可移动的屏障相分隔开来,专用教室配备玻璃门,便于老师能了解到普通教室的各种情况。这样的设计使得学校能够根据需要自由变动,校园空间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而标准化设计则能够为学校日后的翻新、扩建提供方便。
三 共享交流体系的建构
1、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塑造
校园中心绿地、运动场地、中心广场等面积较大,可为各种类型的集体活动提供所需场地,提供给学生演出、集会、休闲、展示的公共场所,以及提供校园可识别的标志。设计中应从尺度、空间形态、景观、环境等各方面入手,将其塑造成为符合群体活动特征的校园公共活动空间,以此让孩子们在交往中逐渐形成关心集体,促进各种交往活动,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团结互助的品德。
2、提倡建筑外部交往空间的运用
建筑的前庭后院、屋顶花园、各种入口附近等空间使用的频率很高,与学生日常的经过、停留、休息紧密相关,极容易促进各种偶然性的交往活动,对共享交流体系的建立及其重要,应该大力提倡。设计中还应该针对使用人的建筑本身行为和特点加以利用,将建筑外部公共空间营造成为宜人、舒适的交往场所,可以满足小组讨论、群体娱乐、个人学习等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需要。
3、注重建筑内部共享空间的建构
在校园中,建筑内部空间与学生密切相关,这些空间通过尺度、形状、材料、质感、色彩构成物质环境,表达功能、情感与视觉,这些都将会影响孩子们的活动行为。因此,宿舍楼、教学楼、行政楼、实验楼等均应在可变性、灵活设计的基础之上扩大各种类别活动休息空间的比重,通过扩大公共廊道、设置中庭、扩展楼梯平台、架空楼层等方式营造一个多层次结构、立体的的参与性系统,促使学生更好地互相学习、交流。共享与交流的各种物质环境体系包含了整个校园的可供交往的建筑室内、室外公共活动场所、公共活动空间等,并关涉到校园环境建设的任何角落。校园设计应针对各层次空间进行环境营造和具体设计,并配以适当的服务设施,努力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与便捷的场所。例如,北大附中实验中学设计中,设计师将从等高线走势,建筑师将整个校园规划为一个依山而建的家园,与山体合围出大小不一的庭院、广场,形成了多层才能的室外活动空间;此外,设计基于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特点,创造了大量不拘一格、开放型的建筑空间节点,如将尽端走道延伸出室外并放大为平台、将楼梯口空间拓宽等等,为学校对空间的使用提供了发展余地和丰富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学生建构了一个健全的共享空间体系。
四 绿色生态环境的塑造
资源短缺、人炸、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21世纪困扰全球的四大主要的危机。这些危机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敲响了警钟,为中小学生从小就培养环保意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塑造生态的校园环境是当代中小学校园设计的一重要内容,也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和途径,并将学校环境本身作为一本活生生的课本,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们,帮助他们理解和认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从多方面启发教育年轻人如何节省能源、尊重自然。
1、校园要结合地形地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校园的设计可依托自身的各种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势、地形、植被、水系等精心设计,巧妙构思,营造出别具特色的校园自然环境景观,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交融。
2、营造良好的场所环境
校园中的道路庭院、广场等,使得校园形成一个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生态环境。设计应构建多层次、立体的的校园绿地系统,同时也应该汲取景观设计的手法与先进理念,将文学、环境科学、艺术等多种学科综合运用,营造出生态园林校园。
3、通过合理布局加强环境保护
加强孩子们的生态环保体验,创造宜人的室内环境。此外,设计还可利用景观小品提升孩子们的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如太阳能庭院灯布置分类处理的垃圾箱,用一次性餐具、废旧电池或塑料袋制作的雕塑作品等,这些概念设计将对学生们起到鲜活的教化作用。
五 文化生态校园的营造
1、把城市设计应用到校园设计
当代的校园设计中,我们可以把创新与城市文化的继承和校园设计紧密结合在一起。建筑师应该以城市实际生活为出发点,深入发掘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与仍在起作用的因素,将其转化为文化创新的契机,融会到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中。透过环境及校园空间的隐喻再现地方的文脉与历史,不但能够表达出对无形环境的尊重,而且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能够积累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以此对学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为将来面对世界文化与多元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2、重视地域建筑文化的优秀传统
努力寻求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空间形式的结合点,不断地探索现代审美意识与传统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在校园建筑创作中,如果能够赋予传统样式、造型、材料以新的内涵,便容易得到师生普遍的认同与共识,在使用的体验中产生情感,并转化为公众审美意趣。六 结语
学校并非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心智教育的场所。当代,学校在提供有效的专业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将校园环境、空间作为“活课本”,启发孩子们积极交往、自主学习。教导他们尊重文化历史,尊重自然与生态。此外,规划设计者应该不断地重复检验学校设计的基础,以实现未来的教育目标,甚至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达到“科教兴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鲍威尔,学校建筑----新一代校园[M].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出版社,2002.
[2]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7
方法以及大学校园规划的整体设计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大学校园;规划模式;选择;方案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
1、办学模式多元化、综合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从量上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以便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在质上倾向于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于是,各个学校都在努力探索自己的特色,找寻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2、长远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校园管理
大学是一个创造知识和追求真理的地方,校园管理要站在大学总体定位、构想和布局特性的基础上。在学校发展进程中逐渐促成匹配学校人文精神的整体环境,保证校园整体的长期性、稳定性,形成具有丰富时间性的空间并保持长期的发展模式。同时,也要让校园规划和管理具有灵活性,能根据学校的变化进行微调,既可充分利用具有限定使用年限的设施,又可以预留足够的空地,以便将来随着校园发展的需求,局部性地对建筑物进行改建或者增建。与此同时,必须努力保持需求平衡并妥善运营还没有形成固定化利用形态的设施。
3、开放的空间构架
大学是教授、专家、学者和学生等自由交流的场所,具有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功能,大学之间的联合和大学内的学习互助比较频繁。在校园的规划和建设中,既要有“整体”性的理念,体现严谨性和统一性,又要能透视“内部”的建筑物等,形成进出方便的空间构架。同时,要设置公共空地,即开放空间。这样的开放空间不但可以形成一种轻松自由的讨论氛围,促进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也可以作为人群休息活动的场所。我们所指的开放空间不仅仅是绿地、广场、运动场等一系列可以供人群活动的外部空间,也包括研究室、图书馆等建筑物内部的开放空间,甚至还可以链接到大学外部的开放网络。在这样的开放的空间环境下,不同立场、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和学生就可以跨越专业的界限,共同来营造一个聚集着不同类型的人群的空间。同时建筑物的标识也很重要,应根据已确定的学校品牌定位及宣传主题,进行品牌宣传的首层设计,即VI设计。简而言之,VI设计就是对外宣传主色调的确定,决定着品牌宣传的第一直观视觉效果,是学校品牌对外宣传的第一感官,必须高度符合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底蕴及自身办学特色,形成耳目一新、独具一格的宣传效果。
二、大学校园设计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1、大学校园新理念
整体化即强调大学校园的整体设计,提倡从整体校园范畴研究最适宜培养新世纪人才的规划模式。在理论层面,整体设计视大学建设为一个系统工程将涉及规划的各要素归纳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进行考虑。具体到方法论.整体设计既强调各专业(规划、景观、建筑)的整合.也强调多学科(社会学.建筑学、生态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等)的文叉渗透与相互促进。从实践角度讲,整体化校园规划强调以清晰明确并贯彻始终的规划结构来统领全局,对功能分区、文通流线、绿地景观等的规划均须依据设计的核心理念进行合理安排:注重对建筑群体的轮脚造型、外部空间形态.环境氛围的整体把握以营造丰宫而统一有序而充满灵性的校园空间:反对孤立.片面地从校园局部入手进行规划
2、生态化
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生态可持续观念是当今建筑与规划设计发展的大方向.校园规划应以薄,自然生态为优先原则强调营造缘色校园还,注孟能源的节约、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的问题。以校园绿化环境的曹造为例一方面要对荃地中的自然山地.河流湖沼等原有生态环境采取以保护为主的策略.结合功能分区建构校园的整体生态环境布局。另一方面.也要,视人工生态绿化的规划.使人工与自然环境触合渗透相得益彰.校园规划应该根据校方提出的建筑面积要求.规定合理容积率和绿化率.并严格贯彻执行.最终为校园营造出山水相映绿树成阴鸟语花香、优美而健康的生态景观和人居环境。
3、地域化
地域化强调综合当地地域及校园文化的特点.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空间与文化氛围.首先.规大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如何创造一个优雅宁静而且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非常必要。创新是现代大学提出的第四个功能,所以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是大学办学的根本宗旨,也顺应了国家自主创新的战略。划应要充分考虑攀地内部及周边的自然环境条件、气候特征和城市背景.针对其特点进行结构布局。其次应注地域文化。
4、人文化
人文化就是要以人为本在校园规划中充分考虑并薄,使用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创造既能满足师生学习要求.又能激发文流创造的空间和场所.主要内容包括:强调环境育人.1视公共空间与室外空间的创造及优化.建构多层次的交往场所:依 据尺度人性化、以人为本.步行优先等原则组织多个文往空间及校园教学中心区的公共空间。
5、场所化
社会交往、信息交流、知识讨论的空间环境在校园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校园中创造这样的信息环境:老师与学生可以不期而遇,坐下来讨论学术问题,使创意在讨论与交流中迸发,课内课外学生均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相互交流学习。校园交往的空间往往是多层次的。先是室外多层次的公共的绿化平台,再至室内外的小尺度过渡空间,最后到具有较强领域性的室内空间,形成了多层次互相渗透的交往空间。 校园规划设计中,首先应尊重自然环境,使校园建筑设施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让高校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时心情愉快。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通常把校园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设计:一是规划校园中心区域设计,以水系原貌、自然山水景、人文景观为主,以小广场、活动中心、人行步道为辅,人们可以沉浸于自然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群体组团设计,包括建筑群之间的空间、建筑物之间的庭院空间。在保留已有建筑数目、水文景观的基础上对空间进行再次改造;三是在建筑物内部设计,应该适当地增加人工绿化生态环境,如绿化廊道、屋顶绿化、墙面绿化、绿化平台等。这样将三大部分成为有机整体,使得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一致。
三、大学校园规划的整体设计
早期现代校园其主要特点是建筑群围绕一个中心广场形成严整的轴线关系广场四周柱廊相连,图书馆或其他主导建筑位于轴线一端。 对传统中心广场布局的优化,现代校园强调人性化空间。因而可以摒弃早期校园中心广场规划布局中严谨的轴线关系,冷漠感和非人的尺度,在保持与阳光绿化接触的开阔空间的同时,以软硬铺地相结合,宜人尺度的室外、家具、灌木台阶,以及非对称布局围合的交往空间,使之成为不仅仅供大型集会,且供平时休闲读书的富有凝聚力的校园中心。 内外部空间的交融,强调空间的交往性。大学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职能的教育场所,也是陶冶性情、全面发展的生活环境。其外部空间设计可学用“建筑融于园景”。使外部空间成为建筑空间的延伸,在内部空间设计可学用“园林融入建筑”,使人身在室内犹在室外园景中,随时可以享受绿化生态环境。 一所理想的大学校园应当有美好的物质环境组成,应使其结合得相得益彰,富有整体和统一性。一个吸引人的,有感染力的,能够潜移默化地教育改造人的大学校园,一定具有典型丰富的情感空间,与物质空间组成大学校园的全部。正是这各种的情感空间的组合,构成并决定了我们对一所大学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总体印象,其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因此,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建筑设计是静态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空间成为建筑师最常用的词语,表现图成为建筑设计时表达意向最常用的手段,但如果我们暂时把关注的静止的建筑转变为建筑中场所的情景及场所中活动的人们与人们的活动。关注人们和建筑的整体性,校园将更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大学校园建设不同于普通的单体建筑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规划,有其特殊性,第一,它不是单栋的建筑或建筑综合体,而是数万栋数十万平方米多种功能非单一用地的大量建筑单体的集合,第二,它不涉及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因因素,几千至几万平方公里的城市资源配置,而是功能线索相对单纯,用地规模在几十至几百万公顷的综合设计。校园建设也不是单纯的平面规划,更不是单纯的建筑空间设计,而是二者加上景观和外部空间形态,情感空间的综合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团队内外部知识源的挖掘,用文化影响激励团队成员知识源共享的意愿,增强其解释与阐述知识能力等对于激发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效率大有助益;团队可以通过规划团队发展战略,设置岗位目标,加强绩效管理等措施强化其成员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渴求,催生其主动获取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动力。只有创新团队知识源的知识通过转移媒介转移到团队成员或其他组织知识接受者,才能使团队保持创新活力。因此,对团队知识实施有效管理是创新团队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周明坤.基于集约理念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关键词:绿色大学;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绿色就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26702
1引言
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倡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大学校园的生态化定位和绿色建设刻不容缓。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发起编制的《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即将颁布实施,该标准的制定与颁布必将对我国发展绿色校园,开展全民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加强绿色校园研究产生重要而深远的推动作用。
2绿色大学的建设理念
作为有着建筑专业背景的山东建筑大学,在校园规划、节能、节水、节材、环保、运行管理及教育推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校园进行了成功实践。笔者顺应时展要求,提出“绿色大学”的建设理念。
绿色大学的建设是学校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导向,以科学手段在大学环境、管理、教育、发展等方面进行的规划建设。建设过程和成果将体现教育生态化,有益于“绿色人才”的培养,促进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唤醒社会“绿色意识” 的形成,助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3绿色大学的建设内容
清华大学首先提出“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1]。因此可以把绿色环境、绿色管理、绿色教育和绿色发展作为建设绿色大学的主要内容。本文以山东建筑大学绿色校园规划与建设的实践案例,探讨绿色大学的建设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学校本身的绿色大学建设,更有益于推动中国高校“绿色大学”的建设进程。
3.1绿色环境
绿色环境主要指的是校园的硬件设施等物质条件建设。这一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绿色环保”的原则,灵活运用环保科技,建立完整的科学规划体系。主要包括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场地、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环境质量与污染控制等方面[2] 。国内相应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相对成熟,在不少高校都有成功应用的示范项目。《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颁布实施将对校园绿色环境建设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山东建筑大学在十年期间把“沟壑与砾石相伴,荒草夹荆棘丛生”的荒山,建成了“生态化、人文化、现代化”的绿色校园,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主要归功于科学的规划体系和环保技术的使用,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管理无不体现绿色建筑和生态社区的思想理念[3] 。学校所有建筑均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节能设计和建设,尊重地形,合理布置建筑景观,将废弃的采石场建成为生态居住园区,将荒山建成了济南绿化最好的美丽的雪山,利用冲沟,构建立体交通和映雪湖,土方精准平衡无借土无外运,针对园区地形复杂、远离市区、无市政排水管网等问题,对水资源进行分级利用和处理,实现中水回用、污水零排放,雨水渗透与收集,节约用水。首次将太阳能综合技术引入到大学园区用于采暖、通风、热水、光伏、采光等用途建成了生态学生公寓、绿色图书馆、教学楼和教工居住园区示范工程;建筑材料全部采用煤矸石、粉煤灰、黄河淤泥等环保建材;通过合理的布局为建筑争取了良好日照,通过植物配置,结合水体、景观,改善了园区微气候,道路周边通过立体绿化实现了吸声降噪。形成了雪山、映雪湖、日月广场、文化长廊等景观,生态型、园林式的校园成为广大师生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3.2绿色管理
大学的日常运营需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先进技术,降低运营成本,节能减排。可从提高管理使用水平和增加科技含量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以绿色大学的标准建立相应的绿色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高效率、低能耗地使用学校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增加管理的科技含量,实施智能管理,避免人工操作、运营很容易出现的缺位、懈怠、不可控和不可见的浪费。
山东建筑大学充分发挥山东省智能建筑技术实验室的学科优势,研发了能耗监测系统,研制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自控产品,建设了智能监控技术系统,实现了照明、空调、路灯、采暖和用水等的最优节能自动控制。用智能监控技术系统打造的绿色智慧校园,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年节省资金400余万元。该项目2010年通过住建部的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显著提高了大学校园的绿色与节能管理水平,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和社会效益。
3.3绿色教育
在绿色大学的建设中,绿色人文教育举足轻重,是绿色大学能否“绿意昂人”的关键。绿色教育主要包括“绿色文化展示”、“绿色意识培养”、“绿色素养培育”等方面,目标是教书育人打造绿色社区。实现途径有增设绿色教育与技术公共课程、环境与遗产解说[4]、成立绿色环保社团协会、开办绿色大讲堂、设立绿色科普基地、举办环保创意创作科技实践等。
在山东建筑大学,绿色的校园孕育出绿色的文化氛围。学校各个环保类社团应运而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环保宣传活动,如“节水保泉,爱我泉城”活动、爱心义卖、环保文艺表演等活动。学校还定期组织绿色讲堂,节能成果展,环保主题竞赛,绿色设计竞赛等。一系列的教育和行动增强了同学们的绿色意识,有利于大学生绿色素养的养成。
3.4绿色发展
绿色大学要发挥高校在理论、科技、文化、人才等各方面优势,以绿色大学示范项目、绿色人才去影响和引领社会潮流,履行大学的社会责任,才能实现绿色大学的可持续大发展。主要包括绿色科技研发、绿色就业创业、绿色推广等。
绿色科技研发要以国家政策为向导,以高效实用、适合推广为基准,争取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的资助与合作,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搭建示范平台,迅速完成孵化,形成产能,造福社会。
绿色就业创业是指高校中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群体以高校现有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成立团队或培育商业公司的形式,去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它不光解决就业,还能创造绿色就业岗位,即不占用原有社会需求岗位而另外创造的就业机会。它是高校新技术孵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新型科技成果的培育和蓄能任务,能有效提高孵化速度,拓展推广应用空间。目前,山东建筑大学绿色就业创业以团队形式进行项目化运作,服务内容覆盖了当前校园绿色环境和节能建设的各方面,规划为室内外环境设计、资源整合与节能利用、校园环保建设、智慧校园运营管理四大类板块内容。学校成立了济南建大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进行催化。当创业团队满足商业运营条件时,学校适时地在资金、场地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其腾飞。
绿色推广指的是充分挖掘和发挥绿色大学示范项目的绿色影响力,借助行业机构或政府部门的力量,将绿色大学的建设理念、绿色技术、绿色文化等推广到其它领域,实现大学的社会价值最大化。山东建筑大学成立了绿色校园工程技术研发服务中心,专门从事新技术的孵化和推广应用。
在大学绿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具有绿色素养的学生是大学绿色发展进程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将逐渐蜕化为绿色人才,这些人走出校园后,将对社会发挥意义重大的绿色影响。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吴小惠,等:新时期绿色大学的探索与实践文化与教育
4结语
山东建筑大学在绿色大学的建设上,作出了不少的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当然,不同类型的高校各有其固有特色,在进行绿色大学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也应该根据其特点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
十胜利召开,使社会各行各业迎来了深层次发展的机遇,高等教育亦然。绿色大学是教育生态化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全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将是高校建设的新目标。参考文献:
[1]王民.我国绿色大学建设与实践[J].环境保护,2010(19):44~47.
[2]吴志强,汪滋淞,干靓.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编制研究[J].建设科技,2012(06):52~55.
[3]赵莹,赵学义. 绿色大学校园设计与建设实践——以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建设为例[J].建筑技艺,2011(Z6):78~81.
[4]王名,李冷.基于绿色大学创建的高校校园环境解说规划设计[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12)2:46~51.
收稿日期:2012
作者简介:2013年2月1213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2期
在高等教育多元化、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中,品牌形象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CI战略作为一种新型企业发展竞争战略模式,其对于高校良好发展形象的塑造、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这对于高等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江苏北部地区(以下简称“苏北”)新建高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CI战略与高校发展
(一)CI战略的内涵与特征
CI(Corporate Identity)战略(亦称“企业识别战略”或“企业形象战略”)是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传入我国的新型企业发展竞争战略模式,它是一种企业形象策划、设计、传播和管理的战略、方案和手段,通过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传达给企业体的关系者或团体(包括企业内部与社会大众),并掌握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1]。即通过对企业可视事物的统筹设计、控制和传播,使企业的识别系统统一化、标准化、个性化和专有化,强化企业的整体形象,使企业获得消费者的认识和社会公众、政府的支持,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发展环境。CI战略具有以下特征。
1.系统性。CI战略由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及讯息传达(OI)四部分组成。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体,合力形成系统化完整独特的形象识别体系。理念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企业形象定位与目标的依据;识别行为是理念的具体表现,只有在理念的指导下才能有方向,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就会使行为陷入麻木无序的状态;VI可以用生动具体的视觉形象来表现抽象的企业理念和个性,在整个识别系统中VI的传播力量与感染力最为具体直接[2];快速高效的讯息传达使品牌在公众中形象的确立与最大化传播成为可能。
2.差异性。即相对的唯一性、异质性,同时具有难以替代与复制性。用独创性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形象与价值特质是CI战略的根本目标,是CI功能发挥的重要条件,创造与竞争对手之间赋有特色的差异性是CI战略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说差异性是CI的灵魂与生命,它是企业价值持续存在最为直接的体现。
3.稳定性。CI战略规划一旦确立后,其具体的实施操作将是一个相对稳定、长期、系统的过程。稳定性的特质也有助于个体特色差异化的形成,有利于公众的认知与识别。然而任何系统都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总要与外界产生信息与能量的交换,CI战略的内涵也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稳中求变,在相对平稳的动态发展进程中求得更大发展。
4.延展性。CI战略不是仅仅局限于自身发展的某一领域或某种特定产品,而是在操作实施的各个层面上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提升自身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以静制动,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为自身在多个领域及相关活动中竞争行为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CI战略与高校品牌建设的关系
1.品牌建设与高校发展。高校发展的目标定位与企业发展目标有着本质上的区分,但在发展中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塑造并提升自身在社会公众中与众不同的正面良好形象方面的要求却是一致的。高校的可持续高效发展是由多种核心要素整合构建的一个系统工程,是高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它包括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建设等多个方面,多方的协力合作,共同成就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品牌。
品牌是能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是发展能力与竞争特色的体现。高校品牌形象既是高校对外的名片与标识,同时也是高校发展缩影的集中展示。品牌形象建设是一个逐步培植提升的过程,它包括高校发展的内在理念设计及外显的行为与标识设计等多方面的系统规划建设。通过赋有特色化全方位的品牌综合设计推进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引导其内在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逐步形成发展的竞争特色优势,最终树立起目标公众对高校发展的信心。因此,品牌形象建设对高校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意义重大,理应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首选关键要素之一。高校如何在发展中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形象,用核心竞争力引领高校快速发展,吸引各类公众目标的视线,获取更多资源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投入,最终实现自身内在价值的不断提升,是摆在所有高校尤其是新建高校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CI战略与高校品牌建设。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机制对高校的办学体制、生存、运行与发展的冲击力越来越强,综合竞争日趋激烈。概括来说,这种全方位综合性竞争即学校品牌形象的竞争。高校品牌形象知名度的大小与美誉度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状况。面对新的形势,必须树立全新的观念,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把创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大学形象,作为提高办学效益,促进高校自我发展的策略[3]。CI战略作为系统性的品牌发展竞争战略,将其引入高校的品牌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高校发展导入CI战略,对高校发展的品牌形象进行设计规划,有利于树立高校特有的、良好的发展形象,推进高校的标准化、系统化规范管理,不断增强内在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有利的内部发展机制。
其次,CI战略的导入有助于各个高校全面形成和确立独特的社会服务“个性”,形成和确立高校与各社会组织之间的现实“共振”关系,最大限度地获得各社会组织 (主要是教育主管部门和企业)对高等院校的投入,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机制。
此外,CI战略品牌建设也有利于形成和巩固高校的价值品牌。尽管高等教育并不表现为直接的物化的“价值”,但是各个高等院校的“品牌”仍然是社会大众自己或为子女选择知识投入方向的重要因素。这种品牌价值的高低,无疑决定了国家、 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多少,也是影响高等院校自身“造血机制”的重要因素[4]。
二、苏北新建高校品牌建设面临的问题
随着苏北经济的高速发展,苏北新建高校也获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苏北新建院校达15所(职业技术学院13所,师范类院校2所),纵观其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大多仅限于办学规模、投资等方面量的发展变化,形成具有特色化高质量的品牌办学的却寥寥无几。周边老牌高校发展的缩影在其发展中清晰可见,大多仍然难以摆脱传统高校的发展模式。发展进程缓慢,这固然是由多种原因所致,但对高校发展的品牌形象意识缺乏、建设力度不足不能不说是其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如下。
(一)品牌建设理念缺乏
良好的品牌形象建设对苏北新建高校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院校虽是新建,但并没有带来在管理理念、方式、手段等方面的变化与革新,更多的依然是传统高校管理模式的复制。传统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市场竞争意识的淡薄使得新建高校在竞争中与外面高校发展的距离进一步拉大,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处于不利的位置。虽然教育的发展难以完全等同于经济的发展,但不管怎样,高等教育的发展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是不容置疑的,高校也在无形中或多或少地被卷入了市场竞争的行列。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足发展,品牌形象无疑是竞争的关键要素之一。高校的品牌形象已不仅仅是区别于他人的一种标志与符号,而更多承载的是无形性内涵实力的展示,是高校能否向其产品消费对象提供核心价值的直接体现。苏北新建高校在发展中品牌形象建设理念缺乏,大多依然紧步传统院校发展的后尘,尤其是毫无特色的同质化办学,其结果只能是一次次与发展机遇擦肩而过。所以尽管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为院校争创名牌提供了机会,却依然没有唤醒对大学品牌的沉睡意识。
首先,对于苏北新建高校而言,大多数都还处在生存、发展阶段。热衷于招生规模的扩张和校园环境以及教学硬件的建设,有的高校片面地理解高校品牌形象,把“大而全”视为品牌,把“形象工程”视为品牌形象,强调外在形式的建设,而忽视了办学质量稳定与提高的重要性,忽略了校园软件及校园内涵文化的建设;还有一些学校习惯于埋头完成教学与科研任务,在观念上忽视高校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宣传,市场营销意识十分淡漠,极不利于品牌战略的实施。
其次,对内,在品牌形象建设延展性的认识方面相对欠缺也使得自身发展的原动力大打折扣。品牌形象的确立对自身发展的最大动力在于它对内具有极强的组织感召力,能更为有效地增强员工的荣誉感,激发师生的内在热情与动力,高效整合统筹各类办学资源,引领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学校在多领域的发展与竞争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撑。
(二)系统化品牌建设欠缺
系统化的品牌形象建设严重欠缺是导致苏北新建院校发展缓慢的又一原因。
1.在已具有的品牌建设维护上,未能做好品牌形象建设的长期系统规划,适时跟进建设的力度缺乏,没能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原来仅有的竞争优势就这样在一轮轮竞争中被逐步淘汰。高校品牌形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策划、构建、发展、推广与积淀,并非是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的。苏北新建高校大多是由已办学多年的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成,所以理应拥有自身相对独特的办学品牌与特色,而实际上却大相径庭。由于多年来政府行政化的办学体制,使得这些中等专业学校在发展品牌形象建设方面观念淡薄,对品牌形象的建设只是出于一种自发、自然的状态,在招生或检查评估的时候才会考虑到,更谈不上系统化的品牌建设。还有部分高校心态浮躁,过分注重直接的短期效益,没有把本校原有的特色文化与优势资源等充分挖掘和组合,对高校发展缺乏长远考虑。所以这些院校的前身虽办学多年,但独特的品牌形象并没有真正形成。甚至是过去形成的远近闻名的品牌特色,也由于品牌形象建设意识的淡薄、维护理念的缺乏,在市场竞争中几乎化为乌有,难以成就其强大的品牌核心竞争力。
2.对于苏北新建高校来说,同质化的办学定位是特色化品牌建设意识淡薄的最直接体现,雷同化的办学模式加大了品牌系统化建设的难度。该现象的产生多源自于许多新建院校在办学之初就未能做好科学合理的发展定位与品牌发展的长远系统化规划,对苏北及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化人才需求的系统化、科学化评估不到位,未能将学校发展与苏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难以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一方面同质化的办学,单一性人才培养的过剩,另一方面却是专业特色化人才需求的严重缺乏。同质加剧竞争,特色方能成就品牌。薄弱的办学基础、淡薄的市场竞争意识、同质化的办学竞争使得相当一部分苏北新建院校的品牌发展之路困难重重。
因此,增强品牌形象意识,加强品牌系统化建设,创新思路加快发展,是苏北新建院校现阶段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基于CI战略的苏北新建高校品牌建设路径
苏北新建高校要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就必须在品牌形象建设方面有所作为,用CI战略统领各项事业的发展,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讯息传达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品牌形象建设,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一)MI(Mind Identity)――理念识别建设
理念是一个团体组织发展的思想与灵魂,理念识别(MI)是整个CI战略规划的核心所在,是CI战略运作实施的原动力和基础,左右着整个组织发展运行的方向、速度、机制,主要包括发展理念、发展战略、行为准则、价值观、文化内涵、发展策略以及运行状况等,它对于整个团体的发展具有引导功能、制约功能、凝聚功能与激励功能[5]。
大学理念识别是大学的基础内容和灵魂所在,是大学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以及大学各种文化的精炼。理念识别包括办学理念、高校文化、办学方针策略等内容。理念识别奠定了整个系统的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苏北的新建院校在MI建设方面,关键是要不断更新发展理念,强化创新意识。一流的发展需要一流的理念支撑,苏北的新建院校要以新建为契机,以人本化思想为核心,以苏北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突破传统高校发展模式,实现在发展定位、发展战略、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发展理念的创新。
1.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苏北高等教育目标市场及需求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与判断,找准自身在苏北高教系统中应有的位置,定位苏北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接轨。
2.创新发展思路。强力推进错位发展战略,定位错位发展,避开同质化竞争。依据地方经济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打造立足苏北发展的品牌,构建起具有区域化特点的专业结构体系,形成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办学模式等方面与众不同、无可替代性的绝对竞争优势,形成特色化的核心竞争优势品牌,用品牌建设引领发展。
通过对苏北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市场的科学认识,定位错位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而真正确立具有特色发展理念、发展战略与文化内涵的品牌形象。
(二)BI(Behavior Identity)――行为识别建设
行为识别(BI)是整个CI战略的核心所在,是指在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对组织的集体行为、员工个体的操作行为实行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统一管理,展现内部的制度、组织、管理、教育、生产、开发研究等,并扩展到企业外部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以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肯定[6]。由于BI是通过具体行动来塑造组织形象的,所以其行为必须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着手,对内主要包括:内部规范管理、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及技能的教育培训等。对外包括:目标市场的调研、分析、营销、品牌推广宣传等。简言之,即理念的具体化,行为的规范化。通过行为规范化建设提高执行力,从操作层面确立品牌的发展形象,是对品牌形象建设的物化。因而大学行为识别即是大学日常运行所包含的规章制度,同时也是大学在日常运行中实践办学理念与开拓创新的具体行为,它是把办学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心目中,渗透到日常文化交流、工作管理之中。
在品牌形象的BI的内在建设方面,苏北新建高校必须首先建立起符合现代大学发展的对内、对外规范运行机制,创新传统高校管理运行机制,将制度的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与灵活性、激励性、竞争性紧密相连。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发展行为,激励发展、助推发展,实现对发展行为的标准规范化管理,形成标准化、特色化、统一的行为形象特征。其次,对于苏北新建院校来说,由于地处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的苏北地区,且办学时间短,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层次参差不齐。因此,加强对校内员工的进修、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大对员工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培训的力度,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进修学习,提升内部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其在实践中的执行力形象,增强内部员工对学校发展的信心。
此外,在BI的外在建设上,公众认可度是苏北新建院校在发展初期必须面临的又一关键问题,在对外的各种行为管理方面,要同样以相应的制度来进行规范。通过规范性的广告宣传、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对外活动向外推介高校的品牌形象,提升自身在公众中的形象,提高公众对高校发展的认可度,树立起目标市场对高校发展的信心,最大限度地获得外部对高校发展的支持。
标准规范化的制度建设、员工职业素养与技能的提升使得高校在发展实践中形成独特的行为活动方式,切实助推苏北新建院校品牌形象建设。
(三)VI(Visual Identity)――视觉识别建设
视觉识别(VI)是在MI、BI的基础上,向外界进行形象传达的全部视觉形象设计总和。它是品牌形象最为直观的体现与表达,是MI与BI具体的物化形式。VI通过赋有感染力的视觉形象标志来表现抽象的发展理念和个性特征,是区别于外界的最直接的静态视觉识别符号。通过清晰的“视觉力”结构展示,从而准确地传达独特的企业形象,通过差异性面貌的展示,从而达到公众对企业认知与识别的目的[7]。高校视觉识别是大学从外观入手对大学形象的各种视觉因素进行全面统一的规划和设计。主要包括:校徽、校歌、标准字、标准色、标准组合及辅助图形等内容,以及办公用品、信封、信纸、建筑设施、校园环境设计等内容。它是C1系统中最外在、最直观的部分,起到整体提升大学形象的作用。虽然高校发展不可能完全进行市场化运作,但在市场经济环境的氛围下,企业发展运行的推广模式对于高校影响力的传播、品牌形象的提升均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目前,苏北新建高校在品牌形象建设与推广方面远未达到市场竞争的要求。甚至出现部分优质的苏北高教产品就在公众身边,却无人知晓、无人问津、无人认可,这一尴尬现象的出现也提醒苏北新建院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学校品牌形象宣传推广的重要性。在VI的具体建设方面,苏北新建院校在视觉识别的主体要素建设上并不缺乏,均拥有专门的用字、标识、色彩及板式设计等,但在整体设计的视觉冲击效果方面还有待完善,千校一面,毫无特色与创意,很难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标记。而在视觉识别建设的辅助应用要素上,由于大多属于非主流型的宣传推广,所以在这些含有学校发展标识的应用载体设计上往往随意性较强,缺乏创意,未能真正体现大学发展的内在文化内涵及理念,视觉冲击效果欠佳。所以苏北新建院校在视觉识别建设方面要进一步提升视觉识别载体的设计品位,通过具有强烈视觉冲击效果、高品位的标识视觉设计,吸引公众对高校发展的关注,提升学校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四)OI(Output Identity)――讯息传达建设
在以互联网为主的现代媒介迅速发展的媒介信息时代,讯息传达是特色化的发展理念能否顺利进入大众视野,为大众所熟知并认可的关键所在。其传达的范围包括校内、校外两个方面。CI战略通过在校内的有效讯息传达,增强内在员工的凝聚力,实现师生员工对学校发展的认可;通过对外的讯息传达,宣传推广高校的品牌形象。与目标公众结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建立学校在公众中的声誉和信誉,培育公众对学校教育的信心与信任[8],为其发展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与办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