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域文化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409—02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地域范围内的符号文化,是不同地域文化差异性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名片”。塑造“城市名片”,弘扬地域文化特色,增强城市竞争力,推进文化强市战略,是当今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热门课题。地方文献是指与本地方相关的一切资料,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涵盖了地域文化的方方面面。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开展地方文献的收集和馆藏建设,为城市文化研究和建设提供专题文献服务,不仅适应当今城市发展需求、弘扬地域特色文化,还有利于促进地方文献工作科学有效开展。
1地方文献与地域文化的密切关系
地方文献是指与本地方相关的一切资料,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作、地方出版物。地方史料是关于本地方的一切情况的记载,取决于著作内容的地方特点;地方人士著作是关于本地方知名人士、劳模、烈士以及与本地方建设有关的各地方重要人士,他们的著作、手迹、纪念文学等也包含在内;地方出版物是指本地方雕印、出版的文献资料。地方文献记载和反映地方的历史发展、学术思想、特色文化、风俗习惯、典章节庆、民间艺术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能够为本地域特色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文献和信息资源。
地域文化,从抽象概念来讲,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而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不同,便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也就有了地域特色文化。从具体内容来看,地域文化包涵三个层次:物质层面的、制度层面的、哲学层面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包括特定地域的语言、饮食、建筑、服饰、器物等;制度层面的文化包括特定地域的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哲学层面的文化则指特定地域人们的价值取向、群体人格、审美情趣等。地域文化特色是特定地域的符号文化,是不同地域文化差异性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名片”。
由上述基本定义和分析可见,地方文献和地域文化具有一个鲜明的共性:地方性。基于共同的地域范围,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地方文献收录的资料,是与本地方一切情况相关的,涵盖地域文化的各个层面,不仅记载本地方的饮食、建筑、服饰、器物、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具体的符号文化,还为这些符号文化背后的“地方n生”和“民族性”的深层文化研究提供基本的参考资料。地域文化特色是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它具有历史发展上的传承n生和文化外观上的独特性。研究地域文化特色,对特定地域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收集
地方文献收集是地方文献馆藏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基于地域文化的地方文献内容广泛、载体多样,需要建立系统、有序的收集策略。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重要步骤有二:一是定义文献收集的主题与范围;二是确立有效的收集途径与方法。基于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地方文献收集,同样需要依两大步骤展开工作。
2.1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定义地方文献收集主题与范围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定义地方文献收集主题,应当围绕各个地域文化特色,对设立相应主题的必要性、合理性、实用性展开科学分析。在必要的情况下,对于重要主题需建立相应的特色馆藏。重要的主题一般包括地方名胜、名人、名产和名俗等,每一个著名的地方特色都有可能成为特色馆藏专题。地方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重要一员,对本地域的文化特色、城市文化建设重点都有很好的把握,为合理定义地方文献收集主题打下基础。
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定义地方文献收集范围,应从整体着手,先界定文献内容,再细分文献类型,力求分类清晰、内容全面。从整体内容分析,地域文化包括三个层次:物质层面的、制度层面的、哲学层面的。物质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本地域的语言、饮食、建筑、服饰、器物等;制度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本地域的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哲学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本地域人们的价值取向、群体人格、审美情趣等。凡是涉及上述内容的地方文献,都应当纳入收集范围。从文献类型看,地方文献应当收录各种类型的资料,包括专著、期刊、报纸、方志、年鉴、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手册、百科全书、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技术标准与规范、产品样本和说明书、技术档案、地理图谱、手稿、笔记、信札等。
2.2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探求相应的地方文献搜集途径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所定义的地方文献收集主题和范围,是确立文献搜集途径的基本依据。不同主题和范围的地方文献的来源有所差异,为探求有效的搜集途径,我们需要对具体的主题进行具体分析。从学术角度讲,每一个主题或地域文化特色都可以定义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我们可以针对该研究领域进行初步分析,了解该领域文献的主要来源。一般分两大方面展开分析:正式出版的文献、非正式出版及未出版的资料。针对正式出版的文献,通过了解该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等,可以较为容易地把握这些文献的来源和搜集途径。对于非正式出版及未出版的资料,则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可见,对于非正式出版和未出版的材料搜集是更为困难的,这类资料的不易获得性也令它们更加珍贵和具备参考价值。本地公共图书馆在获取此类资料方面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搜集和保护这些资料上也宿负重任。公共图书馆开展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搜集工作,理应加强这一方面的投入,开展对地域文化特色的深入研究,探求有效的文献搜集途径,力求建立独具特色的馆藏,而不是仅仅收藏一些容易获得正式出版物,欠缺地方特色及独特价值。
3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馆藏体系建设
科学地建立地方文献馆藏体系,便于有效地保存、整理和开发地方文献,提高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效率,更好地发挥地方文献为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服务作用。不同地域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组成存在差异,相应的馆藏体系构建也因馆而异。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建设馆藏体系,科学设置特色馆藏专题,将有效提高地方文献信息服务质量。
3.1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搭建地方文献馆藏体系
搭建馆藏体系,应当遵循由整体到部分的原则,首先确立馆藏的主体框架,然后确定框架内部的细化与分类原则。从涉及的地域文化内容上看,地方文献馆藏的主体可划分为两大部分:普通地方文献和专题地方文献。如前文所述,专题地方文献是由各地域的文化特色所决定的。与一般的馆藏文献相比,地方文献整体中包含更多的特色专题馆藏,不能一概而论地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进行整体分类、编目和排架。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的地方文献专题(这里“规模”大小的界定,由各馆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建议设立特色馆藏,建立专架,设专人管理。特色馆藏的分类和编目仍然遵循中图法,但是其排架是独立的,不与其他地方文献相混合。对于普通的地方文献,其分类、编目、排架与管理可按照传统的图书馆馆藏规则开展工作。
在设立的地方文献主体框架内,文献资料的分类一般依照中图法进行。然而,基于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地方文献资料的载体形式呈现多样化。如何对这些不同的载体形式进行管理和分类呢?这种细分也应当从属于主体框架,区分普通地方文献和专题地方文献。将这些资料中属于专题地方文献馆藏的部分归入专架,在专架内部,将不同的载体类型加以区分。对于普通地方文献的多种载体,也按照载体类型进行分类排架。在各载体类型中,仍依照中图法进行分类和编目。为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文献形式,公共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新服务方式。
3.2围绕地域文化特色建立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
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样,仅仅依靠传统的实体馆藏无法得到全面的诠释。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可从多角度介绍和展现地域文化特色,不仅为学者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搜索和获取途径,也为广大市民搭建了一个文化欣赏的平台。围绕地域文化特色建立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的基本流程有:第一,进行市场调查、科学论证,选择利用率高、用户需求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本馆馆藏特色的专题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第二,掌握待数字化资源的数量、分布、品质、版权状况等具体信息,提出资源数字化及素材收集与处理的实施方案。第三,参考相关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标准,选择科学的信息资源建设标准规范,选择适用的、成熟的、可扩展性好的技术;第四,将整理并编辑好的素材入库,通过智能软件或人工方式提取元数据,进行内容标引,建立统一完善的后台数据库;第五,设计内容的服务界面或载体形式,提供相应的查询与使用工具,建立强大、简单陕捷的检索系统和友好的用户界面。
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方便、快捷、全面的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在制定数字资源的加工标准时,应当遵循通用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来进行。通用性是指特色数据库建设遵循的标准与规范应当与本馆其他数字馆藏相统一,而不是让特色数据库成为一个专用的系统。开放性是指在制定标准时要坚持开放原则,有利于把其他信息资源吸收进来,更能够经受技术的变迁和时间的考验。实用性是在数据库资源的加工和提供使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用户实际需求为导向,最大限度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在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上,根据读者需要,实现地方文献数字资源的有机重组,深化地方文献服务,发掘城市文化传承的亮点,为弘扬和传播地域文化特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乔好勤.地方文献的范围及其界定原则[J].图书馆论坛,2007,27(8):86-90.
[2]张风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63-66
[3]楼晶.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策略研究——苏州、宁波、汕头、佛山图书馆比较[J]图书馆论坛,201 2,32(5):74-77.
[4]陈宝昀.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原则与流榭[J]_图书馆学刊,2012,(11):47-49
【论文摘要】:针对现在建筑现状,文章对广东地域建筑进行了介绍。首先从定义入手,对其地域建筑类型进行介绍,再详细介绍了建筑的平面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和复兴地域建筑的观点。
引言
建筑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且处在一定的时代。建筑创作也就必然离不开地域的环境启示,摆脱不了时代的需求和域外先进文化的渗入。古今中外,一件好的建筑作品,常常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地域与时代的某些特征:迈耶的德国法兰克福博物馆以轴线和单元旋转表述了"新与旧"的关联;厦门高崎机场候机楼微微曲起的构架隐喻着闽南屋顶的特征;上海金茂大厦对中国"塔"的联想。或许正是表现了各自独特的地域特征而为世人赞赏。
广东,背靠五山,面向大海,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使得这里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社会文化。中原汉人的南迁以及近代西方文化的介入,又使得广东地区的文化趋于开放和兼容,形成了多元化的特征。反映在建筑上,形成了与本地区自然和社会文化相适应的独特的建筑类型,即广东地域建筑。
1.定义和类型
1.1 地域建筑的定义
在给出地域建筑的定义之前,先理解以下建筑的概念:建筑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为人类自身提供物质和精神庇护的文化景观。因而可看出建筑与特定的地理空间点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之一。
然而,所有建筑都是地域建筑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建筑是建造在一定地域,但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地域建筑不再只是建造在原本地理空间上里,也就是说某一地理空间上的所有建筑也不一定是地域建筑。因次,地域建筑是指人类创造的,与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特定文化景观。
1.2 地域建筑的类型
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最基本、最大量的建筑类型,也是地域建筑的主体,故可从民居的角度来考察地域建筑的类型。在古书上记载,住宅由门、塾、堂、厢等组成。中国地域辽阔,从北向南,为适应不同的气候、地形、材料、环境等条件,民居有明显的差异。
在广东地区自古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其建筑表现出更加复杂而丰富的类型,创造了具有特色是城市风貌地区。其中主要有南方院落民居、南方天井民居、广东客家集团民居和南方自由式民居四种。
2.建筑平面结构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虽然从整体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但由于其内部广府、客家及福佬文化的差异,城市与乡村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形成具有明显分异的建筑类型。其主要有以下两中类型:
2.1 无院落建筑
竹筒屋是无院落建筑的代表,也是民居建筑中平面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由于屋内厨房、天井、厅、房按一定顺序排列,形似竹筒而得名。
其建筑平面为单开间,面宽较窄,一般为3~4米;进深较大,一般为10~20米,有的甚至达30米以上。也有规模较大的将两个单开间并联,"明"字屋就是双开间竹筒并列组合后的变化形式,厅、房、厨房与天井灵活组合,两开间大小可不一,进深也可变化,不一定整齐划一,形如"明"字。其中双开间的代表建筑是锁头屋。
2.2 有院落建筑
三间两廊式建筑即是三合院式建筑,其普遍寻在于我国南北地区,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其中南方有院落建筑是由三开间主体建筑、前带两廊和天井组成三合院。
这种建筑类型在广东中部和西部村镇建筑中广泛采用。从平面上看,前为天井,后为厅堂,厅堂两侧为房,天井两旁设廊,分别为厨房和杂物房。这种三间两廊式是广东地区采用最多的一种建筑平面组合形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多种发展形式:一是纵向发展,发展成四合院形式;二是横向发展,发展成多开间形式;三是垂直发展,发展成楼房。
3.建筑功能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除了官府类、宗教类等公共建筑外,大量的是私有民居建筑。在这些众多的民居建筑中,为适应广东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即是用于商业目的和进行防御的功能形态,它们使广东民居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3.1 骑楼--店屋式开放住宅
店屋式住宅是指商业功能与居住功能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其在古代就有存在,如宋代的"檐廊式"店铺。到近代海外文化的涌进,形成中外合壁的骑楼建筑。
骑楼是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街道边相贯通,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人们在长廊下进行商贸活动,可不受风雨日晒影响。这既适应了广东多雨湿热的气候条件,又使人与商业空间的接触更为直接方便,并使城市商业与交通空间相融合,使街道尺度更为宜人,创造了广东城镇独特的商业街区风貌。居住与商业的结合,导致了私密空间的局部开放,创造了较为亲和的人文环境,使购物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2 碉楼和土楼--防御式封闭住宅
在广东地区存在的防御封闭住宅最为典型的是碉楼,是侨乡地区的传统民居。碉楼形式自古就有,但将防御和居住两种功能结合的碉楼主要出现于近代。
其产生的的原因是,海外侨居者为家乡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大量的资金,一是使侨乡人民日益富裕,二是民国初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洪水泛滥,碉楼应运而生。
碉楼的平面多为方形,基本格局由传统三间两廊形式发展而来,底层为储藏室和厨房二楼住人,顶层由年轻人居住兼做守卫。
其次,是土楼,其存在于客家聚落地区。从形式上看,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其形式上的围合性和独立性,便产生了很强的排外性和防御性。
4.结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技术在更新, 无可否认的是, 现代建筑创作越来越受新材料、新技术的影响, 建筑师们对于现代技术的驾驭能力,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建筑创作的能力。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地域建筑面临着新的困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建筑的角度上看,也是一方水土成就一方建筑。建筑不仅是一种提供给人居住的空间,尤其是在地域建筑中体现的是一方建筑文化传统。通过它传承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其是与前后(历史发展)、左右(与社会发展同步)、上下(适应自然条件)相关因素的综合把握与适宜的应对。因而,我们要挖掘地域建筑的价值,并着实实现地域建筑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林琳. 港澳与珠三角地域骑楼--广东骑楼[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2] 凌世穗. 走向开放的地狱建筑[J]. 建筑学报, 2002. (9).
[3] 蒋伯宁. 对地域建筑的思与行[J]. 建筑与环境, 2007. (1).
面对近年来现代城市中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恶化的生存空间,为了缓解现代城市“热岛效应”、节约能源、提高空气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刻不容缓的任务。继传统的地面绿化和立体垂直绿化之后,人们开始将视线聚焦于建筑物的“第五立面”即屋顶,并以建造绿色景观这种形式对屋顶进行绿化设计——屋顶花园设计。
自从上世纪60年代起,国内开始逐渐了解屋顶花园,到上世纪70、80年代国内开始设计屋顶花园,如广州中国大酒店、北京长城饭店、成都饭店等,它们对外开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随着社会上人们对屋顶花园认知的逐渐提高,国内的一些大型经济发达城市已将屋顶花园建设列入城市规划当中。这个结果很值得庆幸,也非常令人欣慰。
然而,笔者通过查阅了相关文献、期刊、杂志和论文,发现关注屋顶花园地域性方面研究的文章却不多,所以本文尝试从地域性这个方面为出发点浅谈南京屋顶花园设计。
研究一个城市的地域性设计必然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着眼,其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满足人们在现代城市生活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将人文和历史文脉整合到环境中来,设计出适宜居住的空间和场所。自从笔者有幸参观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发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将屋顶花园的设计纳入到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整体环境中。并通过把握和运用以往城市设计过程中所忽视的自然生态的特点和规律,以更高的要求来设计建筑物屋顶。在引入创新性设计手法的同时,更要将地域性文化特征作为设计重点加以诠释。
屋顶花园的定义和地域性屋顶花园定义
1. 屋顶花园的定义 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桥梁(立交桥)等的顶部、阳台、天台、露台上建造花园、种植适宜的花卉和树所形成的景观。
2. 地域性屋顶花园定义 在选取研究的某个城市或地区,以其特有的人文景观、历史文脉、气候特征和自然因素综合考虑设计出的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地域性设计
1. 概述 眼下的屋顶花园设计,设计师们更多的是从屋顶花园在建筑物屋顶上的施工工艺、植物类型的选择、种植的方法、防水的处理、建筑物(构筑物)顶面是否承重、栽培基质的选用着手,以上所列举的种种都是屋顶花园设计的“形式”,往往忽视了设计的“内容”。曾有设计大师说过,形式要追随内容。屋顶花园设计要避免走“千顶一面”的老路,务必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脉,这样设计出的“内容”才能够更加契合当地的人的“口味”,切实的拉近“内容和形式”之间的距离。南京城是一个享有“六朝古都”文化的现代化大都市,她的历史文化底蕴醇厚,古往今来迁客骚人多汇于此、留下众多文化遗迹;如,一些民国风的建筑和以白酒坊为代表的城南老街巷,给景观改造设计留下了丰富想象的空间。屋顶花园作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伊始就因深挖南京悠久历史,塑造具有文化品质内涵的城市景观。
2. 屋顶花园地域性设计内容
(1)老旧物屋顶改造 对于老旧建筑屋顶改造一定要结合其本身的设计特点,在充分考虑其安全性、荷载性、防水性、排水性的基础上,一定要保持好原有的景观风貌,修缮已经损坏的部分、续接新的设计规划力求继承和回归传统历史地域景观风貌。
(2)新建建筑屋顶 对于新建建筑屋顶花园设计,必须首先考虑荷载、布局、给水系统、防水、排水、种植土、植物选择、安全防护等较为“机械”的设计因素以外;更多的是考虑将南京的地域性文化特征以抽象的形式融入进景观设计中去,如:历史悠久的明代老城墙,以南京自然条件去诠释其屋顶花园的景观形式。
屋顶花园地域性设计的自然因素
1.气候因素 南京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温度15.4℃,一年之中最高气温37℃左右,最低-10℃左右;南京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区。每年初夏,受锋面雨带影响,南京进入梅雨季节。梅雨过后,天气晴燥,常会形成伏旱。
从以上气象数据不难看出一年之中的夏冬两季都是人体感觉极不舒适的季节。随着气温的变化,人们从生理到心理也相应的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在设计屋顶花园时需要将温度、湿度、日照、通风、降水等重要因素考虑进去;地域不可能更改,这就要求构思时把握住南京的气候因素设计出以人为本(考虑到人体的切实感受)成功的、符合地域特点的屋顶花园。
2.材料因素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地理维度存在着差异,形成每个地区所特有的地质状况。我们的祖先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就地取材,结合当地的施工技术,完成的建筑具有浓烈的地域符号性。现今我们在建造建筑物和屋顶花园时,如要体现地域性特点,所需成本较高。如果能够使用本地的材料,不仅可以降低造价、节约经费,而且有利于屋顶花园景观更能反映出地域特色。
古都风貌”到“新中式风格”,伴随着消费主义的兴起,形式语言的符号化、标签化趋势明
显。那么地域性建筑如何才能摆脱形式、符号的任意性危险。本文从回应地域的现实问题入
手,探讨地域性建筑以何为设计起点来表达“此时此地”的原生性、特殊性以及地域性。
关键词:地域性设计起点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1地域性与地域主义
地域性建筑的提出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地域性理论的发展也历经一轮又一轮,最
终形成内容丰富的地域主义与多种理论分支,如地域主义、批判的地域主义、新乡土主义等
等。可“地域性”作为建筑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之一,本与主义无关。当“地域”成为主义,
建筑地域性的表达便被普遍、抽象的集体叙事绑架,也就成了已有范式的重复、或者对某一
地区的普遍表达方式。
所以,本文立场试图摆脱主义的束缚,避免风格、流派、手法的辨析,试图让地域性
设计更加“接地气”,从回应地域的现实问题入手,探讨地域性建筑以何为设计起点与所在
的地域发生紧密的锚固关系,从而表达出“此时此地”的原生性、特殊性以及地域性。
2定义起点的探讨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探讨中国建筑本土表达的道路上,有过很多思辨的探讨。其中,
张路峰先生在《建筑的“中国性”》一文中指出,中国的现实是独特的,现实中的问题是独
特的,如果我们用中国人的智慧认真处理现实,答案就一定是独特的。也许只有放下“中国
性”,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中国性”。
其实,我们可以将所谓“中国性”理解为地域范围放大至全中国的“地域性”,中国的
建筑如何表达“中国性”与建筑如何表达在中国的“地域性”也就好似同一个命题。那么,
从独特的现实中寻找独特的答案,也就成为同样的出路。
崔恺在阐释本土设计的时候说道:“建筑应该是属于那片土地而不是属于自已,这里的
土地既是自然的土地,也是人文的土地。建筑离不开土地,特定的土地产生特定的建筑。”
这就要求建筑需要与脚下特定的土地发生深层次的对话,从土地中收集信息、寻找代
码,发现并强化场地原生要素的特殊性,通过回应这些特殊性,将建筑与“此地”紧密的锚
固在一起,形成独一无二的此在特质。而在回应特殊性问题之前,对问题的定义显得尤为关
键,以此为起点成为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以新加坡为例。
新加坡1965年建国,从荒岛到殖民地再到国家的独立,这个年轻的多民族国家迫切地
需要找到自己的文化认同。年轻的新加坡人民怀着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理想,请来丹下建三、
贝聿铭等多位国际大师,建造了很多现代主义国际式的高楼大厦。可最终,这些国际化的天
际线并没有带给新加坡人真正的本土文化认同,甚至还不及一座虚构而来的鱼尾狮所能提供
的精神象征。
随着八九十年代新加坡人的反思,他们逐渐发现文化多元的新加坡核心的问题是自然
的问题,“新加坡性”的建筑应当是回应热带气候现状的建筑。那么,当这个源自土地的特
殊性问题定义清楚以后,设计的起点便找到了,大量的解决遮阳、通风、避雨的有别于西方
的热带现代建筑应运而生,新加坡的本土文化认同也随之扎根。
如获得第十届阿卡汗建筑奖的作品No.1MoulmeinRise,以开窗方式的设计为切入点,
很好的解决了热带气候的特殊问题。该高层建筑与普通现代建筑的立面形式别无二致(图
1),但将传统的横向开窗方式改变为上下开窗(图2),巧妙的回应了热带雨季时节的多雨气
候,即解决了下雨时开窗通风的问题。这一关键的节点设计,便赋予了该建筑“新加坡性”
的此在特质。
3两个层面的思考
建筑的地域性,便是建筑的“真实性”,即真实的回应问题。客观世界中,两个层面的
“真实”制约着建筑的表达――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这个制约并非消极的限制,而是从
制约因素中寻找问题、定义问题、回答问题。将问题的回应作为设计起点,才会使建筑的地
域表达更为真实。
3.1物质层面
物质层面的地域性问题包含了气候、环境、材料等多种地域性要素,这是建筑首先要
面对的问题,也是建筑差异性表现最直接的相关要素。
1以物理环境为起点
建筑所面临的物理环境包含着自然气候、地形地貌以及城市环境,这都是制约建筑形
式的现实物质存在。自人类学会干预自然、营造栖居之地开始,便不断应对、利用着周边环
境,为自己提供适宜的生存场所,便也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穴居和巢居这样截然不同的居住
方式。因此,以这些要素为设计起点,通过对其回应,不同地域的差异性自然能够得到体现。
2以物理材料为起点
建筑是材料的诗意表达,材料是构成建筑的物质基础,不同
的地方材料也造就了地域建筑千姿百态的勃勃生机。运用天然材
料,就地取材,这是不同地域建筑的最初选择。因此建筑形态在
材料上的表现上也呈现出强烈的地方特色。例如2000年汉诺威
世博会的瑞士馆(图3),彼得・卒母托利用一堆松木筑起了一个
四面通透、近乎露天的临时展厅。在这个需要表达瑞士地域特色
的建筑身上,卒母托单是用木材这一属性,结合优美的建筑语言,
极好的展现了瑞士这个林业资源极为发达的国度的性格。
3.2非物质层面
非物质层面的地域性问题则包含了技术、人文历史、传统空间、传统形式等要素。建
筑作为人类与艺术相关的文明造物,在满足了为人遮风避雨、驱寒纳凉等基本诉求之后,自
然会被赋予更深层的内在意义,技术、历史、文化、空间等非物质层面的要素即为表现。
1以技术手段为起点
图2No.1MoulmeinRise窗户图1No.1MoulmeinRise
图3瑞士馆
技术被柯里亚称之为“对建筑起作用的第四种力量”,“没有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如此受
到技术的制约”。正因为技术在建筑中的特殊作用,所以在不同地域环境、不同历史传统中
形成的不同技术手段,对建筑地域性的表达有着直接的制约和显著的影响。从木建筑与石头
建筑的技术差异,到同样是转材质的不同砌法,无不在传递着不同的地域属性。
2以人文历史为起点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城市和建筑之魂。建筑不仅是一种物化的表现,同时也具有精
神的体验,是人类文化的结果。不同地域的人文历史,赋予了建筑不同的内涵,体现在建筑
的表现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建筑中不同的
符号、色彩、形式、空间组织和景观方面
都可能包含某种文化意义,因此以人文历
史为设计的起点,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内
涵,也丰富了建筑地域性的表达。如王澍
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图4)便从中国传
统文化出发,将传统建筑形式通过现代建
筑语言加以演绎,从精神气质上传达地域
特性。
4结语
中国传统建造哲学与西方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中国更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因此在
建造活动中提倡的是因地制宜。而现代建筑受到西方的建造传统影响而形成的习惯是“自设
周遭”,即先平整场地,找出所谓正负零的标高,再进行房屋建造。然而,对于地域性建筑
来说,笔者显然倾向于因地制宜的建造哲学。因此,再设计的过程中,什么风格、流派、手
法已不再那么重要,也并不需要什么炫目的概念来标新立异,更不需要习惯性的自设周遭,
而是应该看到周遭有情。有情之物自然值得关怀、值得尊重,将这些有情之物视为设计的起
点,无需宏大命题,用建筑的语言积极回应,这便是地域性最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张路峰.建筑的“中国性”解读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J].时代建
筑,2011,01:30-33.
[2]李晓东.当代新加坡建筑回顾[J].世界建筑,2000,01:26-29.
[3]杨长贵.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方法初探[D].中南大学,2010.
关键词:接待文化;简朴节约;地域接待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1-28 -02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而最能体现中国人的热情好客,礼仪美名的当属接待文化。央行接待工作作为央行后勤服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后勤综合服务水平最直观的体现,其工作质量的好坏关乎整个机关运行的质量。因此,不断提升央行接待工作的水平,探索现代接待文化建设对于做好央行接待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文化建设的视角进行研究和探索,加强以简朴节约为特色的央行现代接待文化建设。
一、接待文化的基本定义
美国出版的“The New world Encyclopedia”中给“Culture”的定义为: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文明或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艺术、传统、习惯、社会风俗、道德伦理、法的观念和社会关系等。因此,给接待文化下的定义是:在接待工作中接待主体与客体的精神文明或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接待的艺术、传统、习惯、社会风俗、道德伦理、法的观念和社会关系等。其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两要素表现为:接待工作主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见,在接待工作中处理好有关人的情感、认知、好恶、需求等是做好接待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中国传统接待文化存在的误区
(一)接待文化等于“吃喝”文化
中国人对吃喝的讲究在世界上颇负盛名,它不仅具有社会功能,还具备政治功能。在这种文化的驱动下,表示欢迎、尽地主之谊、联络感情、化解矛盾等似乎都离不开它。在这种传统民族文化的潜移默化下大众思维和行为给简单化为:吃好喝好就是接待好。公务接待中大吃大喝超标准的现象,在社会中不但变得普遍,甚至还催生出了为奢华接待之风辩护的荒谬观点。有人以奢华塑形象,拿浪费当消费,靠接待出政绩,有的地方甚至打出“接待就是硬道理,接待就是生产力”的口号。而事实是,奢华接待让基层不堪重负,行政成本水涨船高,公共资金被大量挤占压缩,极大地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公共形象。
(二)“官本位”伦常型接待文化的存在,狭隘化理解接待工作
我国经历了2000 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官文化源远流长。“官本位” 思想不仅深入到官员心中, 也渗入到了具体接待工作人员的心中。这种根深蒂固的伦常观念体现在日常接待工作中表现为, 用道德伦理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个人情感需求来处理公务接待问题。这种思维方式虽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弊病,即以公务接待的名义进行的是实质上私人化的接待占据了接待工作相当大的比例。
三、接待工作要从传统型向文化型转变
随着人们追求文化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来宾的访问既需要吃住行等传统型接待,更需要交流与合作的文化型接待。新时期的央行接待工作应既是联系上下左右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相互交流人文文化的平台,应按照建设机关环境友好型的要求,大力推行简朴节约、具有文化内涵的地域接待文化。
(一)深刻认识培育现代简朴节约的地域接待文化的重要意义
在今天,规范接待管理,重视接待文化建设,发掘接待工作人文内涵,消除“官本位”、“权力崇拜”等糟粕思想的影响,改变追求“奇、珍、洋、贵”、“大吃大喝”的饮食习惯,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志在中央和国家机关事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作出重要讲话,对机关事务工作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因此,充分挖掘公务接待的文化内涵,积极推动接待文化建设,既是摆在央行机关后勤面前的一项政治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央行机关后勤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力培育简朴节约、蕴含地域特征的接待文化,为保障机关正常运转,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央行机关后勤部门应坚持接待工作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一起抓,对接待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实现从传统型、奢华浪费型的接待模式转变成以简朴节约为特色、突出地域风情的接待模式。树立“文化制胜”的接待理念,培育节约、简便的接待文化;塑造当地文化接待品牌,挖掘和演绎特色文化、特色观光、特色风俗,形成文化接待基地,不断提高接待的文化内涵;借助服务社会化的优势,丰富服务保障内涵,提高央行接待工作的文化价值。
(二)深刻把握简朴节约的地域接待文化的价值准则
新时期的央行接待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要求,适应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敢于破除错误观念,消除不良风气对公务接待的影响,培育简朴节约的地域接待文化。
1、坚持简朴节约的接待原则。接待工作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来宾的需求与接待单位自身的期望。因此,央行接待工作要把握时代主旋律,彰显现代文明特征;坚持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主线;突出简朴节约这一基本准则,做到简约有序、规范有礼、热情有度。接待过程中,按照来宾的身份与工作目的制订便于客人接受、便于自己执行的接待方案,严格按照接待方案进行程序化运作,使接待工作的各个环节能有序衔接。接待工作要坚持量入为出、勤俭持政的原则,努力提高公务接待资金的使用效益。
2、坚持突出地域特征的接待方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区位和餐饮文化,有自己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日常接待中,要着力突出“特色”意识:一是立足区域经济、文化特色提升服务品味,把有地方特色的风景名胜、风俗人情、传统文化、城市风貌等展示和介绍给客人;二是充分挖掘本地有新意的参观考察亮点,使参观考察内容的可选性和可看性更丰富;三是接待用餐要体现地方特色,兼具南北风味的菜品,积极传播本地的经济特色、人文特色、资源特色和旅游餐饮服务特色。
就江苏来说,地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不光旅游资源丰富,各具特色的地方餐饮也是闻名遐迩。因此,在江苏完全具备开展以地域文化为主旋律,呈现地方经典特色的接待工作的优越条件,让客人在宾至如归的接待中感受江苏风土人情。坚持突出地域特征的接待方式与坚持简朴节约为原则的接待是相辅相成的。基层央行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接待资源,如尽量将食宿安排在本单位的职工食堂和内部客房中,接待安排中不唯“洋”只唯“特”,重点突出绿色、健康食品,把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端上食堂的餐桌上,呈现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
(三)坚持与时俱进的接待理念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对接待工作的理解也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不断创新接待服务理念,突出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接待流程,发掘接待工作背后蕴含的多层次文化内涵。
“接待工作无小事,迎来送往需用心”。基层央行接待工作在立足现有条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校,寻求适应新形势的方式,全面提高接待服务水平,将有效的接待经费使用效率最大化。在接待过程中,坚持“求精、求细、不求贵”为主旨,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人性化、人情化、人文化的要求,精心制定接待方案,把人性化的理念注入到每一个接待环节中,于细微之处见真情,提升公务接待的文化品位。新时期赋予了接待工作许多新内容、新理念,接待人员也要注重自身学习、自我积累,为提高接待服务能力蓄能充电。要进一步完善接待工作机制,降低接待工作成本,严格经费管理,量力而行,厉行节约,在量入为出的前提下提高接待质量。
四、新形势下加强央行现代接待文化建设和培养
加强央行现代接待文化建设和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培育出以简朴节约为理念的地域接待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多方的配合、支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多措并举、逐步推进。当前,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转变观念,做好央行现代接待文化服务内容的定位
培育简朴节约的地域接待文化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符合基层央行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坚持统筹兼顾、有利公务、因人制宜、简化礼仪、务实节俭、杜绝浪费、尊重少数民族习惯的原则,围绕实现建设节约型机关的目标,狠抓落实,切实提高公务接待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公务接待的好经验、好做法,规范公务接待方式方法,降低公务接待支出。
(二)提高素质,加强接待人员自身建设
接待工作既是经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也是知识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新形势的接待工作要不断提升文化品位、拓展文化内涵,在深谙地域人文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央行职工价值观,高起点规划、高品味设计基层央行接待文化方案。这些都对接待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我们宜通过网络宣传、宣传橱窗、演讲比赛和组织宣讲等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大对简朴节约的地域接待文化的宣讲力度,使全员认知认同,并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
(三)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财务管理
1、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服务流程是做好央行接待工作、确保简朴节约的接待文化得以有效推广和落实的保障器。培育简朴节约的地域接待文化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做到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通过制订接待管理办法,明确规范接待范围、接待标准、接待程序、接待职责、接待纪律;通过制度规范行为,实现接待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专业化。每个接待工作人员在接待过程中必须学习好、把握好、运用好接待制度,严格按照规章规范接待工作。
2、加强财务管理是提高央行接待资金使用效率,强化简朴节约的接待意识的有效手段。倡导简朴节约的地域接待文化,就是坚持“勤俭节约、从严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创新接待工作方式,在节俭的前提下提高接待服务质量。具体应落实以下内容:一是加强预算管理,对接待住宿、就餐等活动认真编制预算,严格控制经费支出;二是将各种调研考察、检查交流、学习参观尽量安排在内部食堂或者培训中心;三是接待费用实行“一单一结”制。接待前,接待人员必须填报接待审批单,详细写明具体接待内容,经有关领导审核同意后方可报销。非正常支出或未经领导审批的,一律不予报销,严防“跑冒滴漏”现象。
参考文献:
[1]焦焕成. 以节俭效能的机关事务文化引领节约型机关建设[J].求是,2012,(06).
[2]唐联阁.大众科技报.理论研究[J].谈接待工作的文化建设,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