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第1篇

摘 要 本文根据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工作以及对周边地区群众体育运动开展形式的多方调研,对当前群众体育开展现状(即:运动场地及硬件设施不足、群众体育展开形式较为单一导致群众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现有群众体育开展形式无法满足年轻人的需求、群众体育的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指导、国家在群众体育开展方面的投入不足等)以及解决群众体育开展中常见问题的相关对策(地区周边部分运动场地应面向广大群众开放、所在地社区可根据本区人员特点新增群众体育运动项目、组织专业知识过硬的志愿者为广大群众提供专业咨询、同时国家财政部门要加大在群众体育方面的投入等)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希望可以为群众体育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开展形式 运动场地 体育基础设施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民群众所需要面对的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大,百分之八十的群众也因各种原因而无法参与体育运动,导致全民体质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本文就群众体育开展现状与对策展开以下较为深入的探究。

一、群众体育开展现状

(一)运动场地及硬件设施不足

据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城区群众体育运动场地多以街道、社区内部、公园等公共场所为主,而这些场地用作体育锻炼场地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运动场地紧缺的地区,广大群众往往会将运动场地选在街道上,街道车流量大的现实情况无法避免,因而导致在群众体育开展过程中就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安全隐患。第二,较为常见的就是社区居民将运动场地就近选在社区内部,而在这种人员生活密集区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往往会因为运动项目选择不当而对其他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如在社区内清晨广场舞欢快的音乐对大部分居民来说可能是主要的噪音来源。由于运动场地的严重不足,导致群众体育在运动项目选择上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二)群众体育展开形式较为单一导致群众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群众体育多以广场舞、太极拳等运动项目展开,这类体育活动只适合一部分中老年人,而据权威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城乡老年人所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左右,也就是说青壮年、儿童占绝大多数,而这类以休闲健身为主要目的的群众体育运动项目很显然是不符合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员特点且无法满足大多数年轻人需求的,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不高是可以理解的。

(三)现有群众体育开展形式无法满足年轻人的需求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进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除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也导致我国当前大部分青壮年所需要面对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大部分人都将时间用于工作,业余时间本就不多,而大多数人则会将有限的业余时间用于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再者则是前面所提到过的,当前我国群众体育开展形式单一、运动场地不足等也是无法吸引更多人参与的重要原因。

(四)群众体育的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指导

当前我国现状是不仅群众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不高,另一方面则是群众本身的自主锻炼能力较差,无法科学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而不当的运动项目与锻炼方式很容易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因缺乏专业的指导,很多人不得不选择用不参与体育运动来降低运动风险与伤害。

(五)国家在群众体育开展方面的投入不足

当前我国城乡大部分都在社区内部或乡镇落设有基础的运动设施,但若根据社区人员与基础运动设施的配比来看就明显不足了,这也是导致群众参与度不高的最直接原因之一。

二、解决群众体育开展中常见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地区周边部分运动场地应面向广大群众开放

第一节提到因体育运动场地不足,大部分参与体育运动的群众不得不将运动场地选在街道、社区内部以及公园内,而这些运动场地在使用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对参与者的造成安全隐患亦或是对非参与者造成生活上的影响,若要求国家按人口比例配置运动基础设施在短时间内显然是无法落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一部分某个时间段内闲置的运动场地(如:适合开放的部分学校操场、机关单位运动场地等)对广大群众进行免费开放,为群众参与体育运动提供更多有利的硬件条件。

(二)所在地社区可根据本区人员特点新增群众体育运动项目

社区居委可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新增一系列体育运动项目,同时注意提高原有体育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趣味性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为提高全民体质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组织专业知识过硬的志愿者为广大群众提供专业咨询

运动中的安全隐患使一部分想要参与体育运动的群众望而却步,长久以来,无论是学校体育还是群众体育,对参与者进行自主锻炼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这块一直较为缺失,因此导致广大群众的自主锻炼意识与自我锻炼能力相对较对,因此,社区可针对这一问题组织具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对广大群众进行专业指导培养其自主锻炼意识与能力,为全民健身奠定良好基础。

(四)同时国家财政部门要加大在群众体育方面的投入

国家财政部门应加大在群众体育方面的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不断完善基础体育设施,保证为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提供更好的硬件条件与专业支持,确保群众体育无论是在运动项目还是运动方式的选择上都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 展更豪,刘东辉,蒋里,王玉顺.对北京市群众体育发展近期与长期目标的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04).

[2] 刘平江,赵立,李玉新.对北京市社区群众体育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04).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课;损伤原因;预防措施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对待运动损伤,我们既不能谈虎色变,也不能认为不可避免,漠不关心。正确的态度应是坚持预防为主采取有效的、积极地措施,尽量避免损伤的发生。体育运动伤害是影响学校安全的一大因素,运动伤害是伤害的一种常见类型,也是引起儿童及青少年伤害的重要原因,已成为危害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儿童伤害预防报告每年全球有830000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大部分发生是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并以跌落伤、挤压伤为主。并且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我国独生子女的比例逐渐增加,形成了4+2+1的家庭梯形结构,学生在家中显得额外精贵,家长不让学生有一点点伤害,这对我们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保证学生能够安全的从事体育运动,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职责,了解体育运动损伤,防止体育运动损伤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从而让学生更安全的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活动。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界定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生理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与其他日常生活中的损伤有所不同,它与活动内容、动作方法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运动损伤有很多种类,但是不论哪一种运动损伤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对青少年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自如何预防运动损伤提出之后,我们应该广泛的应用到体育教学的领域当中。近几年来,随着学校体育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体育教学领域中的运动损伤防治的研究已成为活跃的焦点问题之一。

二、学校体育课、体育活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

在学校体育课、体育活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有:肌肉拉伤、擦伤、刺伤、切伤、脑震荡、晕觉、肌肉痉挛,运动中的腹痛、关节扭伤、关节脱臼、骨折等。当这些损伤出现时,体育教师须冷静的处理,不要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同时要认真分析损伤的原因,避免损伤的再次发生。

三、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及处理(举例分析)

例一,肌肉拉伤(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肌肉拉伤在运动中发生率约占各种损伤的25%。1、症状:伤部疼痛、肿胀、压痛、肌肉紧张或痉挛,触之发硬,功能障碍。如肌肉断裂者受伤当时可感到或听到断裂声,肿胀明显,皮下淤血严重,局部还可能触到凹陷或一端异常膨大。2、损伤原因:肌肉拉伤是肌肉还在紧张地缩短时突然受到猛烈牵拉所致。肌肉损伤常出现在准备活动没有做好,训练水平不够,肌肉的灵活性协调性较差,或人体在疲劳时机能下降;此外气候寒冷、场地、器材不符合要求等都是引起肌肉拉伤的原因。3、处理:肌纤维部分断裂者,早期除按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处理原理处理外,应将受伤肌肉置于放松位置,24小时内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限制肿胀的作用;24小时后可进行热敷,并在伤部做轻推摩,伤部周围做揉捏、搓等按摩手法,同时点压伤部周围的穴位。对肌肉完全断裂者,可局部加压包扎,固定患肢后,立即送医院手术缝合治疗。

例二,肌肉痉挛: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运动最易发生痉挛的肌肉为小腿腓肠肌,其次是足底的屈肌和屈趾肌。1、原因:①寒冷的刺激:肌肉内受到寒冷的刺激,兴奋性提高,即可发生痉挛。②大量排汗,这时由于大量电解质的丢失,肌肉的兴奋性增高,可发生肌肉痉挛。③肌肉连续收缩过快。在训练或比赛中肌肉过快地连续收缩,放松时间太短,以致收缩与放松不能协调地交替,引起痉挛。④疲劳。运动时身体疲劳可以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在局部肌肉疲劳的情况下做一些突然紧张用力的动作,有时可以引起肌肉痉挛。2、处理:牵引痉挛的肌肉,一般可使之缓解。例如:腓肠肌痉挛,可伸直膝关节,用力将足背伸;屈拇肌和屈指肌痉挛,用力将足和足趾背伸。牵引时用力宜缓。此外,还可配合局部按摩。

例三,晕厥: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突然出现一时性直觉丧失,清醒后头痛、头晕、全身无力,也有恶心、呕吐症状叫晕厥、1、原因:①精神过分激动。常由受惊、恐怖等引起。②长时间站立或下蹲稍久骤然起立。这是由于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直立时血压显著降低所致。③疾跑后立即站立不动,运动时,下肢肌肉毛细血管大量扩张,循环血液较安静时增加30倍,一旦停止活动,下肢毛细血管和静脉便失去肌肉收缩对它们的节律性挤压作用,加上血液本身的重力关系,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舒张的血管中,回心血量减少,心血输出量也随之减少,使脑部突然缺血发生晕厥。一般称为重力休克。④吸气后憋气使劲。例如运动时缓慢地推起杠铃时,憋气使劲,也可出现短暂意识不清的晕厥状态。这是因为胸内压加大,妨碍了腔静脉的回流,使心血输出量减少的缘故。2、急救:出现晕厥时要使病人平卧。足部略抬高、头部放低、松懈衣领、注意保暖,用热毛巾擦脸,自小腿向大腿推摩和揉摩。如果不苏醒,可针刺或掐点急救穴,或给氨水闻嗅。在知觉未恢复前,不能给任何饮料或服药。如有呕吐,应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如呼吸停止,应做人工呼吸。醒后可给点热饮料,注意休息

四、小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

(1)根据小学生实际适当调节活动量。活动量是指学生在活动时身体所承受的活动负荷。它由时间、强度、密度等组成。小学生体育活动应保持适宜的活动量,活动量如过小,就达不到体育活动的预期目标,活动量过大,则易加重小学生体力负荷,甚至造成活动损伤。因此教师的授课内容和安排的活动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来定夺。

(2)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于运动损伤一无所知的小学生来说,灌输有关运动防护的知识,也是相当重要。教师要用典型的事例讲明伤害事故的危害性和预防伤害事故的必要性,向学生传授运动损伤的预防知识,以及运动损伤发生后因该如何应对,及运动损伤发生后你急应该进行怎么样的应急处理。平时体育教师也要经常提醒教育学生,克服麻痹思想,积极预防。

(3)小学生的求知欲旺盛,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学习责任感和动机不断增强,但往往从兴趣出发;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易分散,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因此作为体育老师一定要教导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并要采取完全措施,因为只有严密组织教学和严格的课堂纪律才是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

(4)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充分的准备工作是进行各种事项的一个最好开始,体育课也不例外。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有效地防止运动损伤。由于小学生的肌纤维较细,蛋白质含量较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还欠完善,肌肉群的活动不协调,加之少儿长度的发育领先宽度和体重的发育,所以力量素质较差,而准备活动可以使他们的运动器官、内脏和神经系统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练习中关节和韧带损伤。

(5)儿童时期机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单一的练习会造成机体发展不均衡,应采用全面发展的身体练习方法。因此体育教师要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的控制运动量。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运动要领,更重要的是在运动过程中加强保护和帮助。每一名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因此开展各种体育项目时,体育教师在授课前,一定要认真专研教材教法,科学地安排练习顺序,制定合理工作计划,采取合理的教法,在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环节,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6)要充分认识到整理运动的重要作用。整理放松活动是最容易被一些教师忽视的环节,殊不知整理活动不充分也是易导致发生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肌肉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同时消耗大量的精力,而整理活动的进行有利于运动代谢产物排泄和运动疲劳的消除,使学生有旺盛的精力更好地参与接下来的各种活动。

五、结束语

总之,体育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技能练习的同时,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强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教育。只要我们对预防运动损伤有充分的认识,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掌握运动损伤发生规律,做好预防工作,时时小心,组织好每次教学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从而保证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胡广.骨与关节运动损伤[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2]陶磊,郑延峰.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05).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武术运动 运动损伤 原因 防治

1.运动损伤的概念

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的,称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不同于一般的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损伤,它多与体育运动项目及技战术动作特点密切相关,为此常有些运动损伤便以其运动项目冠名,例如:“网球肘”、“足球踝”、“跳跃膝”。运动损伤也常与运动训练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

2.武术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与防治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捕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武术学习中经常要做一些压腿、踢腿和劈叉的动作,以及各种翻滚跳跃动作,因此很容易发生挫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可能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对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了解武术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部位、预防方法和处置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武术运动的特点,跳跃、翻腾动作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几乎占50%;主要部位是下肢和腰骶部,其次如压腿、踢腿、劈叉、做盘、腰功、下蹲、器械、对练等也是造成武术运动损伤的又一主要因素。本文就武术运动损伤的具体部位、原因、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作了具体阐述。

2.1踝关节扭伤

2.1.1原因: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踝关节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较差;脚着地技术不正确;跳起落地时身体失去平衡,以及场地不平等。

2.1.2症状:踝关节局部疼痛,迅速肿胀并逐渐延及踝关节前部,局部皮下淤血;跛行。治疗:扭伤后,立即停止运动,并用拇指压迫止血,检查韧带是否完全断裂。12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加压包扎,防止毛细血管扩张继续出血,抬高患肢。24小时后,根据伤情可选用伤药外敷、理疗、针灸、按摩、药物痛点注射及支持带固定等。及早进行踝关节功能练习,如踝关节抗阻力活动、沙地上慢跑等,以加速踝关节的功能恢复。如果韧带完全断裂,就应急救固定并送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2.1.3预防措施: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踝关节周围韧带,提高关节灵活性;加强踝部周围韧带肌肉的锻炼,多进行提踵跳及负重提踵练习,提高关节的力量和弹性;在跑跳练习中,强调脚掌着地的正确技术;肌体处于疲劳和不良状态时,避免高难度动作的练习,减少运动负荷。

2.1.4治疗措施:在运动中扭伤踝关节,应立即停止运动。首先是冷敷,最好用冰。但一般没有准备,可用水代替。将踝关节泡在水中冷敷15分钟左右,然后用冷湿布包敷,再用胶布把踝关节固定。如果一周后肿痛继续,就可能是骨折了,一定要去医院诊治。

2.2髌骨劳损

2.2.1原因:多由跑跳过多、膝关节长期负担过度或反复微细损伤的积累而成,也可由局部遭受一次撞击和牵扯所致。尤其是膝关节处于半蹲位置时,由于韧带松弛,膑骨的张腱膜和髌韧带所受的牵拉张力及髌骨、股骨相应关节面间所承受的挤压力都较大。若半蹲位时起跳“发力”或屈伸扭转,作用力超过组织的生理负荷,就会影响局部代谢,导致细胞的变性和坏死,从而引起腱纤维出血、变性、增生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2.2.2症状:早期或轻者在大运动量训练后感到膝痛和膝软,休息后症状缓解;随着病变的进展,疼痛逐渐加重,准备活动后症状减轻,训练结束后又加重。重者走路和静坐时也痛。髌骨尖、髌骨周缘有压迫痛。膝关节伸膝至110-150度之间疼痛明显。

2.2.3预防措施: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局部负荷过大,严禁“单打一”的训练方法;加强下肢肌肉力量的训练,尤其是股四头肌的力量训练;每次训练后,做单足半蹲试验,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训练后要擦干汗水,注意保暖,防止风寒湿侵袭,采用热水浴、按摩等消除局部疲劳。

2.2.4治疗措施:直抬腿法、髌骨抽动法、登台阶法、高位静力半蹲法等,可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另外,也可采用理疗、中药外敷、针灸、中药渗透药外敷或直流电导入、按摩,等等。若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症状加重的髌骨软骨患病者就应手术治疗。

2.3肌肉拉伤

2.3.1原因:在完成各种动作时,由于肌肉主动的猛烈收缩(伸展),其力超过了肌肉本身所承担的能力可发生主动或被动性肌肉拉伤。

2.3.2症状:肌肉拉伤后局部疼蒲、压痛、肿胀、肌肉紧张、发硬、痉挛、功能障碍,当受伤肌肉主动收缩(伸展)时疼痛加重。

2.3.4预防措施: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加强易伤部位肌群的韧性及力量的训练;被动牵拉肌肉的各种练习,必须注意循序渐进。

2.3.5治疗措施:早期: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部。适当制动,防肿、镇痛、减轻炎症。中期:症状较轻者在伤后24小时,可采用外敷伤药、理疗、药物痛点注射、按摩等,加速再生修复。后期:增强和恢复肌肉的功能,常采用以按摩、理疗、功能锻炼为主,适当配以药物治疗(外敷药或熏洗药)。

2.4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2.4.1原因:膝关节在屈位,突然遭受旋转、屈伸外力时,半月板活动的顺应性破坏,易被卡入胫股关节之间,使半月板受到扭转、挤压、辗磨合力而发生撕裂伤。内侧半月板损伤多发生于膝关节半屈、小腿固定位时,突然伸膝扭转,使内侧半月板向膝中央和后侧移位,受到挤压、辗磨而致伤。同理,股骨髁因外力突然外旋伸直时,则易发生外侧半月板破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常伴有侧融韧带、交叉韧带、关节软骨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常是多次损伤的结果,一次性损伤往往由膝关节韧带断裂、外力极大造成。

2.4.2症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典型症状是股四头肌萎缩、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痛、膝关节肿胀,膝关节缝有明显压痛。

2.4.3预防措施:增加关节,肌肉的力量练习,特别是加强对弱侧关节的训练,提高关节灵活性练习的质量。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专项训练的辅助练习,寒冷天气更要做开关节活动;注意关键运动技术的合理性、正确性,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场地设备必须认真检查、合理布置,消除隐患;配备合格护具,易伤的小关节要正确使用胶布包扎。

2.4.4治疗措施: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可按其损伤部位来决定方法,边缘损伤者可进行保守疗法(按摩、理疗、外敷中药等),中部损伤或关节功能障碍大的损伤,早期采用手术疗法为好。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膝关节的静力练习对损伤半月板的修复及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有良好的作用。

3.结语

实际上,不论运动技术水平如何,在武术学习与训练时进行必要的防护,避免损伤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对运动损伤来说,防重于治。只要思想上防伤观念常备不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特别是要让学生正确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运动损伤,学习和掌握一些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的方法,提高体育科学素质,增强武术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是武术工作者和参加武术运动的人们所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人体解剖学》编写组编著.人体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

[2]杨继美等.运动员关节损伤及预防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校园;运动损伤;机理;预防

学校的环境和条件使中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体育运动,运动损伤的概率随之增加,有关资料显示,中职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高达70%。由于中职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对体育的认识参差不齐,加之上体育课主要是通过身体参与练习与活动,因而时常发生运动损伤,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每位体育教师和学生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体育运动的宗旨是促进健康,而运动损伤却有违这一原则。因此,应该把防范运动损伤与促进体育运动提到同等的高度[1]。

一、运动损伤概念及常见损伤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它包括身体组织或器官以及在解剖和心理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2]。运动损伤可以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和心理损伤。开放性损伤包括擦伤、裂伤、刺伤、开放性骨折。闭合性损伤包括挫伤、肌肉拉伤、扭伤、关节脱位、闭合性骨折等[3]。中职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项目主要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羽毛球、体育舞蹈等。通过实践观察:在众多项目中,参加篮球、足球运动的同学较多,其发生运动损伤的人数居多,而且损伤多发生在课外活动中。根据项群理论可知,篮球和足球属于同场对抗类项群。根据张劲松对运动损伤项群特点研究,同场对抗性项群损伤的主要部位是小腿和踝关节,其次是膝关节、腰部、手指和腕关节、肩肘关节、皮肤等[4]。章巨焕对四所高等院校大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运动损伤以扭伤、拉伤、挫伤、擦伤等关节和软组织损伤为主,骨折、韧带断裂等重度损伤偶有发生[5]。

二、运动损伤的产生机理

从解剖学的角度分析,人体结构存在薄弱环节。膝关节上下杠杆长保护少,屈膝时关节不稳定。踝关节外踝韧带较薄弱,内翻肌群的力量较外翻肌群的力量大。腰部负担重(腰骶关节以上负担着60%以上的体重),保护支持相对较少,肌肉的活动复杂。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弱点并不会表现出来,但当这些弱点与技术动作结合时,就会成为潜在的损伤因素。从生理学角度分析,肌肉构成包括肌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血管网,结缔组织和肌肉的收缩成份呈串联或并联关系。当收缩成份收缩时,弹性成份被拉长,将一部份能量以弹性势能的形式贮存起来。当这种能量贮存足够大时,则以弹性反作用力形式释放出来,克服负荷阻力,使负荷产生移动。一般而言,肌体组织对拉伸压缩、变曲、扭转等负荷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抵抗性,当快速用力时,就极易使肌肉韧带在收缩发力过程中超过承受的最大负荷而损伤。在学生受伤恢复后不难发现,特别是当关节或肌腱发生损伤后,由于一些解剖关系发生改变,如组织的撕裂、破坏,本体感受装置及其功能也会被破坏,从而失去了对肢置的精确控制,极易造成再次损伤。这是因为本体感受器控制能力还未得到恢复,这是学生再次损伤危险性的关键所在。身体的解剖弱点和运动技术上的某些特殊要求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内在因素。

三、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

中职学生发生运动损伤与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素质较差、场地设备条件不好、自我保护意识差、激烈对抗、不良的气候因素或突变的环境因素、运动缺乏科学性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本文仅对产生运动损伤者主体因素进行分析。

1.身体素质达不到要求。研究表明,学生有足够的肌肉力量和平衡性、爆发力、耐力、神经肌肉协调性、关节柔韧性、心血管耐力以及运动所需的良好身体成分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危险性,即便是发生损伤,也可以降低损伤的严重性[6]。例如,篮球和足球均是集跑、跳、投(踢)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剧烈对抗运动项目,以投篮(射门)进球为最终目的。篮球运动强度大、速度快、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和频繁的身体接触,最常见的创伤是踝关节和膝关节韧带的扭伤等。足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主要有由踢球直接引起的股四头肌拉伤和膝关节胫侧副韧带及腓侧副韧带拉伤。

2.准备活动不充分。中职学生对准备活动缺少必要的认识和重视,往往在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的情况下马上参加激烈活动[5]。纠其原因是对准备活动缺乏了解,做准备活动是为了克服有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的时间。肌肉通过机体的热身运动后,减小了肌肉的粘滞性,增强了肌肉弹性,同时促进关节囊分泌更多滑液,充分拉伸关节韧带和肌腱使关节灵活性和动作幅度增加。在锻炼前要安排做好充分的一般性准备活动,在进行激烈运动和比赛前还要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7]。

3.技术原理不清楚。中职学生接触体育信息的机会比较多,对于高难度的动作乐于模仿,然而对技术原理却没有清楚的认识。如在跳箱和跳山羊练习时,没有掌握踏跳与推手的时机,难以获得一定的腾起高度,导致身体刮在或撞在器械上造成损伤。

4.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多数中职学生喜欢逞强好胜,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容易冒险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动作。在某一动作上发生过伤害情况,再进行该动作练习时,会因为恐惧而在思想上产生很大压力,容易再度出现各种错误或损伤。

四、运动损伤的预防

1.加强身体素质练习。有针对性训练各关节的灵活性韧带的柔韧性,肌肉的爆发力,动作的协调性,大脑的空间感等都可以提高人体预防运动损伤[6]。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较薄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功能。例如,提高膝踝关节抗损伤能力,可先在平地进行单腿支撑的练习,逐渐过度到不平的地面上练习,或利用专门的器械进行练习,再逐渐过度到在沙坑或海滩上行走跑步等。

2.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无论什么技术动作,都有其本身的要领,即包括各个运动环节的空间位置、用力的速度以及用力的顺序等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没有掌握着地与缓冲的时机,就会加重膝、腰关节承担的力,导致骨骼或关节造成损伤。在起跳落地时要尽可能地避免足踝部的内翻、旋后、跖屈等不正确姿势[8]。

3.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要充分和适宜,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负荷应根据学习内容、个人状况、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而定。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准备活动,使各组织、器官的机能和兴奋性逐渐提高。准备活动时间一般为5-10 min左右,负荷量与强度要适宜,并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活动开四肢与头颈部,对易损部位要充分活动开[9]。

4.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学生年青气盛、争强好胜、求胜心切,在篮球、足球等一些对抗性项目中,出现对抗过度过激动作也是许多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5]。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差,只注意一味地完成动作,比赛时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急于求成以及胆怯怕苦而致伤。加强自我保护每个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都应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方法。例如身体失去平衡时,应立即向前或向后跨出一大步,以防摔倒:当快要跌倒时,要立刻低头、曲肘、团身,以背部着地,顺势做滚翻动作,而不可直臂撑地。

参考文献:

[1] 肖南,赵洪.上海电力学院学生运动损伤特点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84-185.

[2] 肖山.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规律及预防[J].科学教育论坛,2005,(12):19.

[3] 徐玉军.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和现场急救方法[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9(2):104.

[4] 张劲松.运动损伤的“项群”特点初探[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5):35-37.

[5] 章巨焕.四所高等院校大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现状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2):41-43.

[6] 王安利.身体训练与运动损伤预防(上)[J].中国学校体育,2003,(2):46-47.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教学身体损伤防护措施

1 大学生体育教学重要性

体育教学在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不但对大学生的身体心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1 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 “现代的大学生只有锻炼好身体,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健康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而这种体魄的锻炼,在大学而言,除了他们自己课外的娱乐之外,最重要的锻炼方式就是通过大学体育教学中锻炼,通过体育课堂上的系列活动,来获得健康,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可以这样说,只有在体育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在提高学生在实际中的能力。

在大学体育课堂上,正确对待竞争,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能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提高自我的心理承压能力以及受挫能力,能够在自己以后的生活以及工作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正确对待工作与生活中的挫折,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1.2 推动中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 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长久的发展中,不断发现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优势与劣势,通过发扬优势,补充劣势,来推动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本文就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身体损伤情况调查,得出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比较容易受伤的部位以及大多数学生身体受损的原因。通过这些,我们在高校体育教学理论的撰写中就有很多的题材,这些都是极大地推动了高校体育教育发展。

2 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身体损伤调查

本论文主要是通过撰写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身体损伤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得出了一些避免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措施,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

2.1 调查方法

2.1.1 文献法 文献法主要是通过对理论文献的查阅得到的信息与资料。本论文通过大量文献的查阅得出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身体损伤调查,通过中国其他高校的体育课堂出现身体损伤情况的原因的查阅,也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身体损伤的原因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2.1.2 实地调查法 实地调查法是通过具体实际的教学中获得的调查信息,实地调查法在整个论文的撰写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2009年9月-2011年1月一个学期的教学,以(作者所教学的班级)为例,班级有79名学生,其中25名女生,54名男生。

2.1.3 专家访谈法 专家访谈法通过体育教学中的专家访谈来获得相应的信息,本文主要是通过和其他高校体育教师的访谈、交流,得出了我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身体损伤情况,这样通过与其他体育教师的交流,就得出了大学生身体受损伤的普遍性。

2.1.4 数据统计方法 通过专业的数据统计方法对所调查的数据得出了计算,最终获得了精确的结果。

2.1.5 问卷调查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了学生身体受损的情况的原因。

2.2 调查对象 (作者所教的班级),班级有79名学生,其中25名女生,54名男生,最大年龄是22岁,最小年龄是19岁,平均年龄21岁。共发生身体受损345个。

2.3 调查结论 2009年-2011年1月,通过以上的调查方法以及调查对象的统计,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2.3.1 身体部位受损伤情况 通过对往年资料的查阅以及体育老师的一些走访,从2009年-2011年1月期间,(作者所教的班级)班级学生身体部位受损伤情况如下

在大学生体育身体部位受损情况的调查中,受损情况最普遍的是小腿的受伤,102例,占总数的30%,其次是脚,85例,占总数的25%,位居第三的是大腿的受伤,58例,占总数的17%,受伤情况比较低的是手腕以及腰部的受伤,分别占3%和1%。

2.3.2 按照时间受损伤情况调查 根据上述345例案例,又根据具体时间作出具体如下的结论:一年四季中大学生体育教学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季节是冬季,135例,占了总数的39%,其次是秋季,102例,占了总数的30%,第三是春季,65例,占据了总数的19%,受伤最少的是夏季,43例,占据总数的12%。

2.3.3 身体受损性质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所有的身体受损案例中,受损性质最大的是擦伤,108例,占据了总数的31%,其次是扭伤,95例,占总数的28%,占据第三位的是拉伤,66例,占据了总数的19%,其中最小的是骨折,25例,占据了总数的7%。

2.4 受损伤原因 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从2009年到2011年1月的345例案例中,冬季发生身体受损情况最多,其中因为擦伤而引起的比较多。具体发生身体受损的原因,就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学生作出了问卷调查,发送调查问卷79张,收回79张,有效调查问卷78张,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身体受损原因最为重要的是思想认识,35例,占据了总数的44%,其次分别是天气以及设备老旧、安排失误。我们对其原因作出以下分析:

2.4.1 安全意识不强 在问卷调查中,大多数高校的学生普遍提出了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思想认识不足,在79个学生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思想上没有重视体育课堂上的安全措施。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学高校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对于安全的强调力度不够强,很多大学教学教师只是重视对技术能力的考核,而在重视能力的同时,忽视了对安全的教育。其次就是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他们总是认为“这些运动损伤肯定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或者是“受伤也不过是小伤,几天就好了”,就是因为这种思想的存在,让他们在实际的体育锻炼中,不重视安全因素,造成了大学生身体损伤。

同时因为现代大学生的年龄正处于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冲动的年龄,这些学生生活经验不是很足,在平时的锻炼中,好胜心强,容易在体育学习中重视竞争,在重视竞争的过程中就忽视了安全的存在,尤其是男生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容易产生身体损伤。

2.4.2 设备老旧 在上述的原因调查中,由于设备老旧而引起的身体受损案例有12例,占了总数的15%。这方面的问题包括是否遵守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原则问题,也包括组织方法的问题。设计老旧主要是指在日常的体育锻炼中,体育的设备没有及时更新,造成了身体受损情况。

2.4.3 安排失误 由于教师安排失误而造成的身体受损情况共8例,占据了总数的10%。这主要表现在大学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投掷联系的过程中,会出现有的个别学生因为场地面积比较狭窄,所以在非投掷区进行投掷练习,这样的安排以及做法都极其危险的。在运动的过程中,不注重运动分区,是引起身体受损的重要原因。同时在进行器械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较多,体育老师不可能是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或者也没有安排合适的男生去保护女生,避免意外发生。

2.4.4 天气 由于天气而造成的身体损伤达到了24例,可以说是比较高的。这里的由于天气而引起的身体损伤主要是指天气。很多高校为了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下雨或者刮风下雪的天气,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依然让学生进行体育教育。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吃苦的精神,但是另一方面就是造成了学生身体损伤。主要是由于天气而造成的学生滑倒、或者由于天气造成的课堂纪律不好引起的混乱,最终造成了学生的身体受损伤。

3 防护措施

3.1 提高安全意识 只有从思想上重视,提高安全意识,我们才会从根本上减少身体损伤情况的发生。只有思想认识了,安全意识提高了,在体育锻炼中才会时刻把安全放在心头,时刻提防安全隐患是否存在。根据调查原因中安全意识不强的两个方面,我们也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主要是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入手

学生在实际的体育运动中,要随时把自己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参与体育竞争与学习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纪律性,紧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全面掌握老师所提到的技术以及需要避免的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慢慢养成注意安全的良好习惯,只有注重安全了,才会降低学生身体受损情况的发生。

其次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技术能力以及身体素质水平。要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会在体育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宣传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定期更新设备 学校要定期对一些设备进行更新,比如最基本的篮球框架等,2008年曾经发生一个因为篮球框架不结实倒塌而引起的学生受伤情况。学校老师要有意识地定期去检查设备,而不是出于一种被动完成任务的心态。只有主动地,从学生安全考虑出发去定期更新设备,才会避免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

3.3 合理安排 可以说体育教师安排是否合理对于整个体育教学质量、是否发生安全事故有着很大的因素。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体育课堂上容易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或者是在个别存在安全隐患的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在具体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或者让学生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

同时在告诉学生一些容易发生事故的注意事项中,要认真对待体育课堂上所使用的体育器材。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规定,以防止发生出现因为体育教师安排不合理而导致的不必要的体育事故,导致学生身体受损。再比如,由于冬天,人身体本能会骨骼会比较僵硬,那么体育老师在安排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就要着重考虑这个问题,进行合理的安排,只有这样,才会避免骨折等身体损伤的发生。

3.4 注重天气因素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对待与人为因素无关的因素,比如首先是天气因素,我们上述提到的由于天气因素而导致的事故。虽然恶劣的天气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意志力,但是作为体育老师要想一下这背后的代价,如果实在要在恶劣的天气进行体育活动,一定要重视做好安全工作。如果天气实在是恶劣,譬如能见度低等问题,在这些情况下,尽量停止一切体育教学活动的进行。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笔者长时间的调查研究,运用相关统计学知识,得出了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损伤性调查,通过这些调查结果、调查原因,我们提出了避免大学生体育运功过程中的一些措施,本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体育运动中避免常见的身体损伤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实际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老师要认真对待,以减少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编写组.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2]付钧宗.运动性疾病诊断.机制.防治.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邓淑旭.运动心理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