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图书生产管理

图书生产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图书生产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图书生产管理

图书生产管理范文第1篇

吐絮期,雨季已过,天高气爽,温度适宜,棉田干旱,要隔行沟,灌跑马水,以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维持棉株正常生理活动,对保秋桃、增铃重和提高纤维品质都很重要。同时,如遇秋雨较多,应及时排水防涝。

2 根外追肥

棉株生育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为补充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可采取根外追肥,这对防止棉株早衰、提高结铃率、促进棉铃发育、增加铃重有一定的效果。对有早衰趋势的棉田,可喷施1%~2%的尿素水溶液,对长势偏旺的棉田,可喷施2%~3%的过磷酸钙水溶液,或喷800~1000倍的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的时间,一般可从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结束,根据棉株长势喷1~3次,每次每667平方米喷水溶液60~70千克。

3 剪空枝,去老叶

肥水充足丰产的棉田,棉株生长旺盛,枝叶茂密,郁闭严重,通风透光条件不良,可将主茎中下部残缺不全或老黄叶打去,并结合剪空枝,摘除无效花蕾,以改善棉田小气候,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增加秋桃、增铃重、促早熟、防烂铃。

4 推株并垄,中耕散墒

棉田后期中耕松土,能增强土壤透气性,调节土壤水分,提高地温,有利于根系的生理活动,延长根系的寿命和吸收能力,从而可以促进棉铃发育,增加铃重,提高水分,后期中耕宜浅不宜深,一般以不超过5厘米为宜,对贪青晚熟的棉田,可结合整枝,推株并垄进行1次深中耕,促进棉铃加快吐絮。

5 乙烯利催熟

生产上,一些麦棉两熟棉田往往因棉花晚熟不能及时拔柴腾地,影响下茬小麦适时播种,而不得不采取“带桃拔秆,晾晒剥花”的做法,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采用乙烯利催熟,能使棉铃体内乙烯含量增加,促进棉铃成熟,提早开裂吐絮7~10天,霜前花增加2成以上,是解决棉花晚熟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如使用不当,不仅影响产量,而且降低品质。正确使用乙烯利的技术要点如下:

5.1 确定催熟的对象

适于催熟的对象田,主要是那些秋桃比例大,不能及时收花拔柴,影响下茬小麦适时播种的晚熟棉田,而对于那些霜前能正常成熟吐絮的棉田或低产棉田,则不宜使用。

5.2 喷药适期

掌握用药时间,是成败的关键。确定用药适期的依据有:需要催熟的棉铃成熟度应达到铃期的70%以上,催熟效果才好。喷药后必须有几日最高气温在20℃以上。因为乙烯利在20℃以上温度条件下,才能释放乙烯,发挥药效。喷药距枯霜期应有20天左右的时间。在这期间施用,催熟效果良好。根据上述原则,施用乙烯利催熟的适期范围是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5.3 用药剂量

40%的乙烯利液剂一般每667平方米用量为100~150克,加水40~50千克,喷施1次,即可收到良好效果。但是,具体应用时,还要根据棉花长势、气温及催熟的紧迫程度作适当调整,对长势旺、秋桃多、要求早腾茬的棉田,而喷药时间又较晚时,可适当加大用药量,反之用药量可减少些。

5.4 喷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乙烯利被棉叶吸收后,输出率只有10%左右,所以要求做到细雾匀喷,尽量把药液直接喷到需要催熟的青铃上,以提高催熟效果。喷药后6个小时内如药液被雨水冲刷,则需补喷。

图书生产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熟料水泥生产线 土建施工 施工过程

Abstract: The paper described characteristics, the main point, construction costs,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struction progress, construction, safe control of clinker cement production line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Key words: cement clinker production line; civil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施工阶段是实现创造工程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首要阶段,随着新建水泥项目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展和生产工艺、工艺设备的前进,与之配套的土建工程也需要不断采用新的施工工艺、新的建筑材料和新的工程结构,其施工工艺难度和工艺要求越来越高,土建工程施工过程和施工管理也经历了很长的不断改进和成长的过程,形成了不少适合于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施工的专项施工工艺,对同类工程创造具有主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工程施工工期紧、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复杂,工程荷载重、结构跨度大、特种结构多、设备基础和预留预埋数目多、工程结构类型多样,对施工工艺要求高。

一、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土建工程施工过程的特点 水泥生产项目土建单位工程多达几十项,建筑数目多,工程量大,结构复杂,工期短,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投入多,施工强度高,要求施工单位具备很强的施工能力和高水平的组织能力。水泥生产线各单位土建工程结构分类多,施工管理和劳动组织规范分歧,劳动组织管理各异,难以实施平衡的生产调剂,施工现场过程的计划、组织、协调任务繁重,需要一只有经验的工程队伍才能来完成。 施工阶段是工程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水泥生产线工程施工单位工程多,施工强度高,资金往往成为影响工程施工的最主要的因素,也是最容易引发合同纠纷的原因,所以,要求施工单位具有较强的资金运作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施工阶段需要协调的外部事情,土建施工要面临多种关系和各种协调事宜,如何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施工能否顺利进行。水泥厂工程具有主体结构高、基础深、建筑物密集等特点;高空作业、特种作业、交叉作业多,机械设备密度大。增强施工安全防护,提高安全生产是顺利完成工程项目的保证。

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土建工程施工过程的要点 土建工程是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获得土建工程的使用功能不是业主的最终目标。设备安装是土建工程的第一个用户,土建工程施工也是保证安装工程施工的基本。 水泥项目土建单位工程多,结构形式多样,工期紧,施工强度大,不可预见因素多,需要强有力的工程管理来保证各项、各阶段的计划实现。

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路径,分别由过程事前预控、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的相关路径进行质量控制,其中过程控制又叫事中控制,这是最根基的控制路径。 在水泥厂土建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工程定位测量、回填工程、预埋预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清水混凝土施工、筒仓滑模施工、筒仓倒模施工、大跨度钢结构等都是质量控制的重点,质量控制是事前筹谋、过程控制、事后验收的三控原则,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从施工筹备、原材料质量、操作人员素质、施工过程和施工管理、质量验收等方面进行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应成立方针责任系统,明确质量职责,拟定相关过程控制制度,其中搜罗现场质量过程控制、工艺过程控制、采购与分包控制、重点项目编制专项方案、对预留预埋实施专项过程控制。长久施工、实践过程形成的质量控制路径和管理方法,如批量施工先行样板示范,现场施工工艺质量例会,QC小组,质量控制资料过程等,也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工作路径。

四、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土建工程成本控制与过程 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各类因素增强过程管理,并采纳各类有效方法,将施工中现实发生的各类耗损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并实时反馈,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合适尺度,比较现实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剖析,进而采用多种方法,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水泥厂施工成本控制在土建工程施工项目多,工程类别多,施工成本过程控制难度大基础上,项目部应配备成本控制部门和人员,落实成本细化和责任制,收集造成分歧结构类型的成本数据,结合市场动态,分类进行成本展望、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核算和剖析。 转贴于 公文网 省略

4.1 按单位工程编制预算成本计划,拟定成本控制方案,按期进行成本核算。

4.2 做好分歧结构形式、分歧单位工程、同类型单位工程的的成本收集,做出成本剖析。

4.3 对成本误差实时剖析,找出出现误差的原因,跟踪并采纳纠偏方法。

4.4 实时进行设计变更,进度款的结算,做好合同专项过程管理,实时过程索赔事项。

4.5 随工程进度实时收集清算结算文件,施工工艺文件,资料做到与施工同步;单位工程或施工功能区段完工后,实时办理过程结算手续,条件允许的分单位工程进行内部成本结算。

五、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土建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 进度控制的目的是经由过程控制以实现工程的进度计划,如只正视进度计划的编制,而不正视进度计划需要的调整,则进度无法获得控制,为了实现进度计划,进度控制的过程就是跟着施工的进展,进行计划不断调整的过程。 水泥厂项目施工中,土建工程施工的交付安装时间、交叉作业组织管理、土建工程施工工期是影响整个项目工期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建工程工期控制是生产线工程整个施工阶段的过程重点。对施工进度必需严格的进行过程控制,土建工程施工计划要依据施工合同和水泥项目总体计划、安装工程计划编制。

5.1 编制单位工程进度计划要确定各单位工程的开工和完工时间,明确施工管理和施工层次,确定各分部工程的持续时间段,确定交付安装的工程前提,并就交叉施工工程管理和内容做好协调。

5.2 施工现场应形成进度过程与协调控制机制。

5.3 施工进度计划应分清轻重缓急,找出关键工序,重点施工区段、重点单位工程给以重点控制。

5.4 科学规划单位工程施工层次和施工管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计划组织施工。

图书生产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业;新闻出版;数字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新兴技术对各行业影响越来越大,针对出版传媒行业来说,传统的纸质出版,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经历了黄金时期,今天,受网络阅读的冲击,纸质出版物发展势头被遏制,数字出版的浪潮汹涌袭来,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成为出版产业发展的趋势。传统出版传单位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对于专业科技类出版传媒集团,如何再数字化转型的历程中,转变观念、把握发展机遇,迎接严峻挑战,探索出适合自身专业特点的数字化产品商业模式,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成功转型、跨越式发展,是摆在面前最现实的课题。

一、数字化转型本质

数字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变化,但是数字化改变的不是阅读本身,而是阅读方式;数字化冲击的不是内容,事儿出版的形式;数字化提升的不仅仅是传统媒介生产发行的业态,更重要的是传播的方式。所以,出版传媒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不是数字技术的引入,而是数字内容的整合。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是流程数字化,核心是内容数字化,关键是商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

二、数字化转型的途径

对传统出版传媒单位来说,数字化转型是严峻的挑战(特别是针对图书出版业务)。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传统出版单位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与需求明确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通过顶层设计制定出具体的分阶段实施计划,进而探索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

数字化转型更是内容创新的机遇,是艰难的转型,更是产业发展的空间,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途径就是紧紧抓住自己的内容优势,积极做好传统出版业务的数字化支撑,提升出版生产管理效率,增强传统出版市场竞争力、扩展传统出版市场规模;传统出版单位要做好出版业务的数字化叠加,在传统出版业务基础上叠加出一条数字化内容生产、销售和消费的业务路线;同时,传统出版单位也要积极参与和培育数字内容产业,实现产品、经济结构和运转模式向数字内容产业跨界发展。

三、英大传媒集团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

(一)英大传媒集团概况

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英大传媒集团)是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首家以新闻宣传、图书出版为核心,具有报纸、期刊、图书、影视、数字媒体多种媒体形态的企业传媒集团,也是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传媒产业种类齐全的传媒集团之一,英大传媒集团下设《国家电网报》社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英大传媒投资集团南京有限公司、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武汉有限公司、英大传媒(上海)有限公司、国网卓越传媒广告(北京)有限公司6个全资子公司,报刊年发行量近百万份,图书生产码洋5亿多。

(二)英大传媒数字化转型探索

英大传媒所属的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简称电力出版社)是一家具有63年历史的专业科技出版社,年出版新书2000多种,是一家再电力行业有广泛影响的专业科技出版社。电力出版社从1998年就开始积极探索数字出版工作,开始出版数字化转型,结合电力行业,针对企业标准化、培训教程等系列教材开发了多款电子产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英大传媒集团《国家电网报》社有限公司成立月2006年1月。成立伊始就积极开拓数字化业务,全面实施了生产数字化系统支撑建设,建设对外新闻网站,建立新闻图片库,尝试手机报等移动媒体业务,归集见报历史资源,开展新闻资源分析与利用。

英大传媒集团成立以后,面对数字技术对新闻出版行业的广泛冲击,逐渐由“应对挑战”到“抓住机遇、顺势而动、主动作为”转变,作为国内首家、传媒形态较为齐全的企业传媒集团,英大传媒集团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字化转型工作。

1、制定规划,明确目标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的全资子公司,在集团化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结合自身行业特点,编制了“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对业务发展的有效支撑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并于2009年,大力开展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完善工作。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完善,实现了集团经营管理的电子化,报刊生产网络化。通过实施图书生产管理ERP系统,实现了图书出版的精细化管理,英大传媒集团整体具备数字化转型的信息基础支撑。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2014年,英大传媒集团以集团行政1号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立足电力行业,依托传统互联网、数字出版、移动终端、电子商务四条业务线,整合集团数字业务资源,实现业务模式、生产模式、管理模式“三个转型”,实现新闻、图书出版、数字新媒体业务联动,实现整体转型,进一步明确了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组织、体制、机制保障,提出以“创新驱动、项目带动、文化推动”加速英大传媒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工作。

2、新闻出版优势互补与融合叠加

依托报刊生产数字化的成功经验,英大传媒集团全面启动了图书生产的数字化工作,规划建设图书出版协同编纂信息系统,依托信息系统在传统出版业务的基础上叠加出一条数字化内容生产、销售和消费的前端生产线,在生产传统出版物的同时,完成电子图书的生产。结合科技类图书的特点,梳理知识体系,形成知识节点,以XML文件存储的形式,建设电子资源库。

新闻与图书出版业务的优势互补还体现在两者的优势互补。新闻的长处在于宣传、营造影响,针对专业知识,能起到知识传递和普及的基本作用,专业的科技 图书出版正是针对某一领域、某一层面专业知识的深层次解读,都过生产流程电子化后形成的共享资源库,将为二者的结合提供可能,从而实现两种出版形式的优势补充,同时通过报刊、网站等媒体形式,进行了纸质图书的重点宣传,在一定层面扩大了纸质图书的营销和电子图书的推广。

3、立足电力行业,深耕内容资源,提供专业化服务

英大传媒集团数字化转型工作,坚持“内容为核心”的出版理念。对于专业科技出版而言,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存,利用数字手段和技术,可以更好等整合国内外本行业的科技出版资源,为传统出版提供优质选题,出版一些有份量的优秀作品;利用数字手段和技术,结合行业特色,英大传媒集团提出建设电力行业的专业资源“专卖店”和“精品屋”,建立精品专业数字资源库。结合电力行业工作实际,英大传媒集团规划建设集纸质书营销、电子书阅读、专业资源查询与、在线教育为一体的“电力知识服务平台”,依托电力知识服务平台,实现针对个人的电子书付费阅读和下载,专业知识的查询和精品资源库的展示和售卖,满足面向集团、机构的“B2B”模式和面向个人用户的“B2C”模式的有效组合。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针对资源查询情况的分析,反哺传统出版选题,提供定制性出版,满足专业用户的个性需求。

4、建立全新的数字出版运营体系,打造全媒体出版

英大传媒集团在出版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采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并行的模式发展,在集团内部没有全面打破传统出版的运营环境,分别建立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两支队伍。做传统出版业务的人仍以传统市场为对象,辅助数字技术,从选题、质量、营销上下功夫。从事新媒体、数字出版的瞄准另外的市场,同时学习、借鉴传统出版的选题论证模式和资源优势,采用新的机制推动数字化业务的营销和服务,数字化产品形式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手机平台、手持阅读器等终端数字设备同步出版,从而实现“一种内容、多种媒体、复合出版”的全媒体出版

5、向文化和信息服务业转型延展

英大传媒集团一方面调整自身业务模式,大力开展业务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尝试通过资本合作的方式向文化和信息服务业进行业务延展。英大传媒集团参股人民网发展有限公司,就是集团向文化和信息服务业转型的重要举措,后续又有了一些投资举措。依托参股公司平台,英大传媒集团派出人员到参股公司学习、取长补短,既开阔了视野、锻炼了队伍,又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初步实现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产品和经济结构、运转模式的延伸发展。

图书生产管理范文第4篇

跨界的冲击

随着移动网络高速普及,数字化内容进入高速增长时代,每天创建的数据内容是美国国会图书馆的70倍;在过去的两年中,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增加近2倍;人们面对面的沟通减少了,而在社交媒介上花费的时间大幅增加;大量信息通过电子、跨媒体途径,而不是以纸媒体的形式,送达个人信息终端,并且具有越来越强的个性化特征……可变数据正在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长。市场格局也随着全球的趋势和消费者的体验而改变:电子商务威胁传统购物方式,智能手机替代传统手机,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撼动电信运营商利益……变革随时随地在发生。跨界的从来不是专业的,都来自于另外一个领域!创新者以前所未有的迅猛,占据另一个领域。惠普作为世界最大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与市场领先的IT技术提供商,自进入印刷领域,便以其强大的IT技术和优势,引领数字印刷的发展,探索印刷应用的转型,驱动传统印刷向数字印刷的转变。

Alon Bar-Shany

惠普打印与信息产品集团Indigo数字印刷业务部副总裁兼总经理

从毕到Indigo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2世纪,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传至11世纪,毕发明了陶瓷活字印刷术,为人类文化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印刷术从此传到世界各地,并发展演变。在15世纪,古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制成世界第一台印刷机,推进了印刷实现工业化。印刷术发明后的400年内,欧洲书籍册数增加至10亿本。步入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快速发展,信息量爆炸,如今有20亿人在线,有60亿个移动用户,我们已经身处云计算时代。Facebook(脸书)的用户数量只用8年就达到了10亿,QQ空间、新浪微博等新社交媒体也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的兴起、数字媒体的冲击之下,报业近年来急剧衰退,对于纸质媒体的悲观情绪也不断发酵,几乎所有行业都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印刷业也难以置身其外,许多印刷商在近几年面临极大的挑战。面对电子化的浪潮,在传统出版印刷市场遭受巨大考验的形势下,谁能因势而动,谁就能占得先机。

惠普洞悉市场发展变化,并以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为创新动力,20年来在数字印刷领域创造了一个个技术高峰,带来卓越价值。不仅致力于帮助客户改变已有商业模式的经营理念,还通过对数字印刷领域的投资实现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持续的成本突破,进而逐步改变着印刷市场,使其数字印刷技术深入渗透到各个领域,为整个出版及印刷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更强的竞争力。

Benny Landa

兰达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1世纪的数字印刷

从35年前的1997年创立Indigo公司,16年后推出世界第一台数字印刷机E-Print 1000,之后的8年,Indigo快速成长,并占据了数字印刷市场60%以上的份额。在2002年,将Indigo卖给惠普公司。如今,带着新的突破性技术发现,我重返印刷行业,在2012德鲁巴上推出了纳米图像印刷技术。

经过20年的发展,数字印刷经历了爆炸性的增长,如今,数字印刷印量已达到1万亿页。但这仅占印刷总量的2%,数字印刷还只是在蚕食主流印刷的边缘。原因是什么?尽管今天的数字印刷机在个性化产品上拥有非凡的出色表现,但与胶印机相比,速度低、窄幅应用范围较小和单张成本高,限制了其发展的步伐。

Landa纳米图像印刷技术的面世点燃了印刷的第二次数字革命,它结合数字印刷的多功能性和胶印的速度及质量,针对数字印刷和胶印之间存在的短板――中短版印刷,这也是商业印刷中最大量的活件――提供最高效、低成本的数字印刷解决方案。这也就是说,纳米图像印刷技术第一次让数字印刷应用在主流印刷市场。

正如我多年前所说:一切能数字化的终将数字化,印刷也不例外!数字化的潮流不可逆转,但在那之前,人类用纸张进行沟通的历史已经超过5000年,使用印刷品已经有近600年。数字媒体对纸质出版的侵蚀与取代仍需时日,即便如此,出版印刷本身也只占印刷市场的20%。在另外80%的市场空间(商业与包装)里,数字印刷将为印刷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与变革。

Timothy Howard

富士施乐亚太区战略推广高级经理

数字印刷已今非昔比,推动业务发展,现在是最佳时机

今天,商业印刷企业面临着经济萧条、竞争激烈、技术更新、需求多样化、外包业务增长等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同时,随着生产批量的减小,交货周期逐渐变短,个性化信息越来越多,短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过去的几年中,印量已经从过去的几千册减少到如今只印200册、100册,甚至1册。这意味着,印刷企业需要每天处理200个打印作业,才能与过去20个作业相抵。用胶印生产方式显然难以应对这些挑战,数字印刷因其与生俱来的特点与优势,成为最佳应对方案。

对于现有的客户和现有流程,印刷企业已驾轻就熟,其中一些企业不愿意采用新技术和新方式去重新开拓业务,这完全可以理解。然而,随着数字印刷的迅速发展,彩色数字印刷在未来几十年将继续急剧增长,印刷企业已经到了转变自身赢利模式的时候。数字印刷从端到端的高度自动化和变革力量可以帮助您快速盈利。

富士施乐希望协助客户开创新业务和增加收入。富士施乐新一代的iGen150数字印刷机是一个全自动的数字系统,能从一个打印作业快速切换到下一个作业,有效节省印刷准备时间,具有更高的生产力,能快速实现投资的高回报率。幅面可达26英寸(660mm),应用范围更广,可处理更多竞争对手无法胜任的作业。iGen150为客户创造了庞大的商机,让他们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增值服务,从而开拓更广阔的赢利空间。

Junichi Arai

柯尼卡美能达日本总部商业印刷事业统括部部长

数字印刷的发展前景――商业模式新思路

今天,信息与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传统印刷向数字印刷的转换正加速进行。然而,全球数字印刷机(基于碳粉的数字印刷机)安装量在2012年却比上一年减少了。我认为,这表明数字印刷的发展已经从第一阶段的导入期进入到新的阶段。在第一阶段,数字印刷短版、可变、快速印刷的特点,使其在交易性文件印刷、轻印刷等领域发展迅速。但到如今,数字印刷在这些领域进入了停滞期。市场开始将目光投向新的领域。显然,数字印刷正在与传统印刷方式并存,传统印刷向数字印刷的转变也不是简单的单向转换。数字印刷正在向提供更多新价值的应用方向发展。

数字印刷生产中提高客户满意度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在调研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一站式服务,减少库存以及可变数据印刷。此外,还有营销推广、网络印刷、高价值印后、跨媒体以及对安全功能、特殊承印材料及色彩等要求。这表明客户的价值认同有很大的不同,数字印刷也因而被期待能满足更多的客户需求。

日本印刷技术协会的一份报告提到印企3个经营管理发展方向:一站式服务,侧重在印前和印后流程;IT应用及数字化,如数字印刷、网络印刷、电子书等;高效生产管理到销售管理,如网络印刷、印刷电子商务。

针对印刷企业需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柯尼卡美能达贴近客户,关注客户需求,凭借先进的技术实力和强大服务体系,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柯尼卡美能达在全球多个国家已成功尝试了客户体验、增值应用等方案,并全方位进入数字印刷领域,柯尼卡美能达非常关注中国的业务发展,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成功的解决方案与服务,并帮助客户不断成长。

Frank Mallozzi

EFI全球销售部副总裁

未来10年推动业务增长的技术新引擎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我们也有个相同的观点:停滞不前不算一个选择。在许多领域,事情远比我们想象中发展得快很多。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新观念层出不穷,带给了人们诸多惊喜,并悄然改变着大众的生活方式,在各个行业及领域引起巨大的变革,也给我们印刷行业带来变化:对北美印刷市场未来10年的预测中,整体印刷市场将下降11%,但是数字印刷的产量将提升98.3%。而对于中国,这种影响要小得多。目前中国印刷市场总额位居全球第二的,未来可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印刷市场。但是,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以及消费者对高品质物品需求的增长,数字印刷市场将得到快速增长。数字印刷可实现高效、快速、按需生产,进行个性化的可变数据印刷,并可将更多生产场所进行统一整合,从而帮助印刷商应对挑战。此外,数字印刷自动化工作流程可减少浪费、节约生产时间、消除多余步骤,并带来一体化系统,大幅提高产能。数字印刷将成为未来10年推动业务增长的技术新引擎。

EFI关注客户的成功,以此为自身不断发展的动力。不断进取的精神推动EFI向客户推出可升级的数字印刷解决方案和服务,帮助客户提高利润、降低成本、提升生产率、提高印刷品质。EFI也因此成为行业中发展最快速的技术型企业。2012年,EFI实现连续3年、2位数的增长,整体营收增长了63%。在亚太地区,2012年营收增长达到133%(除日本),增加的员工达到47%(除印度研发中心),在中国拥有3个办事处。我们的努力与进步得益于我们的宗旨:致力于为印刷行业带来革新化的创新。

Roger Blacker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亚洲总部商业打印产品部总经理

全新图书出版印刷业务

在数字技术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各种新型数字媒体不断渗透到出版业中,在改变人们阅读习惯的同时,对整个出版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给传统出版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市场竞争激烈、图书库存积压、退货风险加大、再版书目的管理,同时,高额的库存和物流成本以及每年因图书过季所带来的价值链40%的高额浪费成为困扰企业首要问题之一,传统出版业正面临着新一轮的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