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资源的属性

文化资源的属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资源的属性

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观念艺术;传统文化资源;分析

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处在开发阶段,而且前卫艺术也逐渐走在时代的前沿,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该类艺术形式已经取得了相应的发展。随着当前文化资源的开发,不断推动观念艺术的发展,尤其在资源共享的阶段。综合以往的相关研究,波折认为可以运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总结当前我国艺术的创作态度,具体总结如下:中国当代社会=文化问题(观念内容)+中国文化资源(表现形式)。这个公式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前资源的运用与开发,促进各种资源共享。

1 我国观念艺术发展概况

1.1 观念艺术在我国流行的概况

根据我国艺术发展的相关要求,不断推动当前观念艺术的发展。由于我国文化发展的情况与西方显著不同,尤其在当前文化背景下,不断创新各种文化机制,尤其在艺术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动我国观念艺术的发展。在观念艺术发展过程中,将当前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内容进行整合,不断推动当前社会观念内涵的发展,其中包括当前艺术自由化思想,其中包括儒家的道德风格,通过丰富当前观念艺术表现形式,提供丰富的艺术形式,为当前各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1.2 观念艺术的内涵

根据当前观念艺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观念艺术主要指在人们的头脑中,通过主观塑造观念形象,推动当前艺术资源的分配。随着我国观念艺术的发展,不断促进各种观念的发展。综合以往的相关研究,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造性;二是丰富性;三是发展性;四是时代性;五是共融性。

2 观念艺术的发展背景

随着观念艺术在我国的发展,一些传统艺术形式将会影响到当前观念艺术的表达。根据我国观念艺术发展趋势,我国一些传统艺术家通过不断分化文化资源,推动各种观念艺术的表达。在当前文化发展背景下,不断推动文化资源的分享,其中包括文化类型的分类。根据当前艺术发展的需求,不断促进社会艺术形式的创新,尤其是在当前文化态势背景下,通过各种分类方式的完善,促进各种观念的更新。在以前,中国传统文化还没有特定的艺术观念,尤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包括西方文化中的精髓部分,促进中国前卫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各种观念艺术的深入。总之,随着当前观念艺术的发展,其中包括艺术观念的巩固与艺术形式的丰富,才能推动中国艺术创新。

3 观念艺术的表现形式

由于观念艺术比较抽象,在当前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其表现形式,根据以往的相关发展,结合分类方法的特色,将观念艺术的表现形式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挪用并列式;二是墓改里换式;三是转化再造式。下面根据三种表现的具体情况,将其叙述如下:

3.1 挪用并列式

挪用方式是当前观念艺术中最为直接的表达形式,通过当前的表现形式,促进各种方法的改善,丰富当前的艺术内涵。杜尚的《泉》开启了此类方法并被艺术家们沿用至今。广义上的“挪用”主要指当前观念的各种表现形式,在观念艺术共享过程中,不断推动各种创造活动的开展。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将“挪用”与“并列”合并,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具体的创作方式。总之,该i阿雷技术主要通过创新艺术放置方式,推动当前艺术作品、公众图像、生活物品、人体的多元加工,促进各种艺术形式的展开,这种表现形式可以包括平面的与立体的,在这种对比的情况下,不断增强各种艺术感染力,促进各种对比方法的改善,而且通过直观的感受,不断促进艺术效果展现。尤其在一些艺术作品中都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其中包括蔡国强的《草船借箭》、《威尼斯收租院》、王晋的《叩门》与张卫的一系列中国传统绘画经典作品与西方现代艺术大师作品的拼贴视像作品。《草船借箭》用真实的船与箭再现了《三国演义》中的虚拟物,通过该类形式不断推动当前各种文化关系的展现,尤其各种视觉上的美感。

3.2 墓改里换式

在当前观念艺术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各种表现形式,其中包括外形上各种变化,包括当前资源的共享性,都额可以运用改化的方式进行展现,这里面包括了颠覆性和调侃的文化气息。通过改变当前各种快捷的艺术表现形式,不断推动各种艺术方式的创新,在当前艺术共享过程中,不断促进各种作品的展现。作品《好》系列、王庆松的作品、黄永林的《沙的银行或银行的沙》等都很好地展现了当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根据当前各种创作形式,不断推动当前各种观念的融合,包括各种资源的转化,同时通过彼此之间的思辨,不断推动当前艺术展现形式,在各种意义表现过程中,不断融合各种表现工具,在这个资源共享的背景下,推动当前各种艺术魅力的呈现。根据各种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推动了当前资源的改善,不断融合各种表现形式。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特色,在创意文化中融合当前各种时代元素,推动创意文化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融合各种文化要素,将创意文化融合到中国传统文化。

3.3 转化再造式

根据当前文化资源的发展,在资源利用过程中,不断发掘各种创作资源,通过各种资源的共享,推动观念艺术的发展。同时在艺术观念共享过程中,不断完善各种材料。根据当前艺术发展的各种趋势,通过将传统资源转化融合当前创作之中,推动各种艺术的表现。根据观念艺术发展特点,不断完善各种表现形式,有些艺术的表现,虽然看上去是对表现的渲染,不断推动其内涵的表现,最大限度促进观念艺术的发展。根据当前艺术的创作的,不断推动当前资源的改善,提高各种艺术观念,在当前资源改善过程中,推动当前该类文化资源的转化形式。的行为、装置《鬼打墙》、邱志杰的《重复书写一千统资源》等均能很好展现当前的观念艺术。这种艺术原型主要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前转化过程中,不断推动观念艺术的发展,促进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同时,通过不断促进各种文化形式改善,推动内涵与形式的统一,最大限度地传播传统文化。该类艺术形式能够很好地展现当前观念艺术的表现形式,尤其是艺术的内涵的展现。

4 结语

随着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我国艺术形式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其中包括文化意识形态、观念艺术作品与潜在文化资源,通^各种经典作品的完善,不断推动各种表现方法的改善。同时,在当前前卫艺术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运用具体的民间艺术语言、风俗习惯或抽象古代文化意识形态等,不断推动当前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包括各种民主文化,这也是当前发展的关键要素,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基础上,不断推动观念艺术形式的创新,最终不断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长虹.观念艺术的正反经验及其对当代文化的影响――试论杜尚精神与当代文化[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6(1):43-45.

[2] 张志伟.真理与境界――从一个观念艺术文本反思两种艺术观念[J].艺术评论,2015(12):45-48.

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活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

学术界一直把旅游活动或旅游现象的研究作为认识旅游的起点,通过分析旅游活动的产生、本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等方面来深化对旅游的理解,作为建构旅游学科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旅游活动的产生

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产生是随着旅游的产生而形成的。原始人为了生存繁衍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他们斗争的主要方式是迁徙活动。这种迁徙活动形成了最早的“旅游”。当时所谓的旅游只是为寻找适当的定居场所,一旦找到适合的居处便不再进行,而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寻找一种愉悦的短暂的生活方式。就本质上讲,两种意义上的旅游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笔者认为,旅游产生的根源是一种人类改善生活水平的本能,由于生活的时空性特点,旅游产生的根源具体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转换生活空间与开拓生活领域的本能。而每个时代的旅游只是人类转换与拓展生活空间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旅游活动的属性

旅游活动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大概有以下观点:田里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李天元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旅游活动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等。

笔者认为,旅游活动属性是社会文化性、政治经济性、综合的社会现象等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是未能体现其本质属性。旅游活动的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旅游活动的自然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的经济活动。在旅游业系统内、外的经济运行体中,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谓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旅游正是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的人文沟通来达到发展人、提高人及改善生产关系的目的。

凡是人类所参加的活动,其本质属性无不是社会属性。笔者认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即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这种属性可以通过文化运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政治、经济运动来实现,所以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可以体现在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并与旅游有关的所有活动类型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对立统一地存在于旅游活动之中,自然属性属于科学范畴,社会属性属于艺术范畴。所以旅游活动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同时,旅游活动是生活的艺术化,艺术化的生活。

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者

关于旅游者的概念定义很多,说法不一,其理论定义是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的目的可以是消遣性旅游,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旅游,如公务、会议,但主要不是为了赚钱。其技术性定义是针对国际旅游者与国内旅游者的概念而提出的,概念中定量语言较多,在此不一一叙述。笔者只对旅游者的概念进行理论性定义:旅游者是指出于休闲、娱乐或工作等原因而对自己生活空间进行相对自由的转换或拓展的人。

(二)旅游资源

学术界中很多关于旅游的概念,其核心非常清晰,但边缘很模糊,人们往往是认同某些概念的核心,只是进行关于概念边缘认知的争论。笔者认为,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可以称为旅游资源的自然存在。

笔者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义:由诸多具有吸引旅游者、可创造价值、可被旅游产业利用的因素所组成的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旅游时空组合体,包括自然景观、历史遗迹、自然现象及人造景观等。

对本定义的几点解释:旅游资源要具备旅游吸引功能,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资源的非凡性或差别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与价值创造功能就越大;旅游资源是可被旅游产业开发利用的经济资源,并具有价值,能够产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没有文化背景与内涵的事物不能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整体性很强的综合体,综合性包括它的时空性与构成要素的复杂性,时代性很强不是指旅游资源会因时代变迁而消失,只是说它吸引力强弱的增减。

(三)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旅游者旅游经历的缔造者,是为旅游者打造新奇的、愉悦的、并有所收获的生活空间的产业。

1.产业定性的双重性。旅游产业是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具有双重属性的产业。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游客出游的出发点和归宿。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是旅游产业必须经营和提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业具有文化属性。另外,旅游产业需要以一定的物质产品为依托,组织旅游活动,形成供需双方,从而产生经济效应,使旅游产业具有经济属性。

2.行业聚集性。这是旅游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产业囊括了景点、饭店、宾馆、交通、旅行社等行业,具有行业的综合性特征。从旅游者旅游的需求角度来讲,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要通过多个行业共同打造,这就决定了旅游产业的行业聚集性。

3.产业产品的组合性。整体旅游产品融合了旅游行业及关联部门的单个旅游产品或产品要素,产品具有组合性。旅游产品从构成上可分为核心旅游产品和组合旅游产品。核心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初级状态,满足旅游者愉悦需要,而组合或整体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完整状态,是旅游企业或旅游相关部门围绕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做的价值追加。

4.效应外部性和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产业的效应外部性主要说明了旅游产业的旅游影响,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由于旅游影响的客观存在,其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就表现出来了,主要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产业的永续发展性。旅游产业依托于旅游资源来发展,而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虽然自然资源有其发展的生命周期,但某些人造景观可以再生。相对于其他产业所依托资源的有限性,可以得出旅游产业的永续性。另一方面,旅游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只要人类生存与发展就有旅游的动机,只要人类生活进行,旅游同样进行。

6.产业结构层次性。游产业有着极其严密的结构体系。横向涵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虽然规模不一、水平各异,但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都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纵向上,这些企业或行业因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时序各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由里向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提供核心旅游产品的旅游观赏娱乐业、提供组合旅游产品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媒介行业,以及为旅游业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撑的旅游关联行业。

7.产业发展的敏感性与弹性。产业的综合性与旅游的特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敏感性,旅游要借助综合的社会资源,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的敏感性主要由社会动乱、经济危机、自然灾害与旅游辅助产业的发展状况等因素导致。由于旅游产业的敏感性决定了其弹性较大,其发展有波浪式前进的特性,某个时期旅游进入低谷后,势必迎来一次发展。

四、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1.异域性。旅游活动一般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或变化。可以称为异域活动,这是它的主要特性。

2.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通过步行或交通工具达到“游”的目的。而且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最终须返回生活常住地。

3.综合性。旅游是人们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4.审美性或愉悦性。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奇特、快乐或愉悦。

5.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旅游活动始终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是人们不断追求与向往的,是转换生活空间与拓展生活领域的表现,是追求短暂而美好的生活或对生活现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56-85.

[2]保继刚,楚义芬,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7-64.

[3]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8-45.

[4]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06-132.

[5]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6-128.

[6]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156.

[7]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3-9.

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第3篇

1文化产业综述

当今,知识时代已经进入到炉火纯青地步了,而文化也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然而文化产业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重要的支柱型产业。诸多国家都已经把文化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和有效途径,在不断地制定文化发展的新战略[1]。因此,在现代这样的国际环境当中,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怎样重新审视文化传统,提高文化战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做强文化产业,提升我国的文化产品竞争力,是迫在眉睫要考虑的问题。文化问题是一个民族生息发展和一个国家生息发展的重大课题,在当今时代军事实力已经不能完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唯一标准了。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兴起的文化产业也作为和军事实力相同的指标了。因此,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兴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崛起。因为我国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因此,宏观导向不够清晰,受到经济体制的制约,法律制度也不够健全,产业的结构也不尽合理,经济思维不够活跃,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意识也比较欠缺。文化产业是指生产经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影视业、演出业以及音响业和娱乐业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可以采用工业化大生产的方式来进行复制和批量生产,并且通过现代传播技术的推广和传播获得亿万群众,而且还可以通过运用现代经验管理的方式来实现自身价值,从而获得经济利益。

2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

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揭示了我国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在根本上的区别,主要有四个方面:

2.1文化产业行业的特殊性

在一些其他的生产部门作为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只具有单独的产业属性,也就是说以低投入高产出的巨大利润来为目标的。然而,文化产业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和产业属性,因为,它不仅仅只是生产部门,还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宣传战线的重要工作部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因此,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然而,它的产业属性也决定了市场经济的规律,采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从而获取经济利益。

2.2文化产品的可复制性

文化产业的重要核心在于“原创”,然而,文化产品主要是通过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以复制而生产出来的。也就是说,把一个产品经过重新编码以后作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再现。所以,文化产品的复制是把文化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编码的方式,还有就是复制文化内容的载体[2]。文化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指的是在原产品的基础上所复制产品的无差异性和逼真性,文化产业是在复制现代文化产业,它是随着复制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不断的崛起的。

2.3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

文化产业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经济生产、意识形态这两种双重属性,它主要指的是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是文化产业的起点。文化产业通过提供音像、知识信息、艺术、文字等知识来让取得人们的精神满足,它是提升人们精神生活的特殊产品,有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种。针对文化产业要将其放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去考虑,要以企业的盈利为主要目标。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是不矛盾的,产业内的经济属性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挥,而外部的社会结构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2.4文化产业的原创性和知识性

知识作为文化产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人类的思想和智慧以及精神都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它是财富的直接来源。在文化产业的产业链条当中,对内容的创意是文化产业的起点。文化产业的知识性体现在新观念、新思想以及新方法上的整合,因此没有一个产业和文化产业一样具有依赖性。

3发展文化产业要从实际出发

我国的文化产业处于刚起步的状态,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就要从实际角度出发,把握特色优势,量身定做符合自己文化发展的对策与思路。近些年来,全国各个地区都在不断的探索特色道路,无数事实证明,没有内在的拓展空间和创造力很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良好发展和生存。于此同时在不断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同时,还要不断的结合产业发展的整体要求来具体的把握产业的特色优势。因为,丰富的民族文化是文化发展不可多得的宝贵的资源财富,想要在现代市场的技术制作和需求背景下完成文化产业就要就行资源配置,使资源有效的转化成为产业优势。我国的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资本、人才以及科技、信息的需求和市场需求水平的能力都展现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因此,优化配置、开发文化资源是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化发展的重点在于,坚持各种基本准则,充分对市场这个巨大杠杆加以利用。并且以商场为导向来提供文化产品和生产文化产品以及服务,使文化产品成为企业的经济增长点。除此之外,还要积极的引导消费,拓展文化市场,以不变应万变。然而,拥有很大发展前景的服务和产品未能得到良好的业绩主要在于缺乏市场开拓能力。有效培育市场和拓展市场关键要把文化产品的需求和消费良好的进行把握,和本地的文化资源进行结合,找到发展的突破口。然而,在这基础上想要拓展市场还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眼于外来客人的需求,对外来客人要做到尽量满足消费需求;

二、对于本地居民的需求,对能够使本地居民满足的产品要大力的开发;

三、快速的造就能够引起品牌效应的产品;

四、选择切入点和重点,拓展外部市场。此外,在进行市场拓展的过程当中,要不断的优化特色文化资源,获得稳步、快速的动力。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还要做到足够的规范化。相关部门和立法机构要尽快的制定出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法规[3]。对文化行政部门的各类活动要进行规范,引导企业合法进行经营,在保障合法权益的同时维护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自发自流开放的状态。此外,在进行市场管理、土地使用以及行政审批和融资等一些方面进行优惠措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文化产业的投资,以此来壮大文化产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实力。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能够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到极致,以此来推动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和健康发展。

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第4篇

一、银行商誉的内涵

16世纪中后期,早期的商誉概念开始形成,在当时,理论界对此没有重视。随着企业经营活动日益频繁,在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组织管理及社会关系等方面渐趋完善和专业,商誉作为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无形竞争优势,使得学者们纷纷对其展开研究。学者们对商誉的研究各执一词,其中最令人信服和最具影响力的见解出自美国当代知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1965年所著的《会计理论》一书,他提出广为人知的“三元理论”: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及总计价账户论,这为企业商誉价值的评估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方向。

银行作为现代企业的类型之一,在愈加频繁的股份收购、合并、资产出售或重组等资本运作中都需要对商誉及其价值构成要素进行界定。从不同的层面或角度理解银行商誉,给出的定义也不大相同,但归根结底银行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创造经济利益。所以,笔者认为,可将银行商誉解释为银行经营过程中未计入资产负债表的不可确指无形资产的资本化价值,表现为商业银行整体市场价值超过单项可确指资产价值之和的溢价。这在某些方面借鉴了“总计价账户论”对商誉实质的理解。

二、哲学视角下的银行商誉价值问题

(一)银行商誉价值的哲学思考

哲学将人的属性划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体是由物质元素组成的,是高级的物质形态。人的自然属性体现在通过饮食、呼吸等方式循环往复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以此来推动自身肌体的新陈代谢,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此同时,个体人不能小群体地或孤独地生存和活动,必须主动频繁地与其他人发生联系和关系,才能抵御敌害和改造外部世界,谋取食物,生存下去。后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逐渐演变生成人的社会属性,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两种属性的统一体。

用哲学的思维研究银行商誉价值分割问题,对商誉价值具体驱动要素的构成内容及其现实意义富于启迪。笔者认为,当今社会银行业高速发展,各类银行间的竞争趋势日益激烈,要想身处其中又立于不败之地,银行需要的不仅仅是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技术、网点等方面的资源,设计更畅通的管理架构,创新产品,增强自身实力,更应该注重与外部的联系,与多方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建立良性密切的关系,将银行的发展置于整个宏观的市场环境中考量。这种内外部维度的价值整合化和哲学上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有异曲同工之处,即可将哲学上对人类属性的阐述类推到银行商誉价值分析上,发掘银行商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商誉价值属性界定

综上所述,银行商誉的自然属性可定义为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经营原则为指导,银行在人力资源、客户信息资源、组织文化等内部管理方面具备超越同行业中其他银行的优势,且该优势可转化成银行超额利润的能力。银行商誉的社会属性是处于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的银行在经营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其他利益群体,且这种影响力能产生超额获利能力,表现为银行规模、市场地位、与外部关系及银行的社会声誉等竞争力。

三、商誉价值分割机制

(一)商誉价值分割的原则

要想对银行商誉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有清晰明确的认知,需要对属性的具体内容指标化,分割银行商誉价值,构建合理有效的要素体系。驱动因素的细化分割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注重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及可比性等。具体而言,分割的具体要素要能够科学反映银行商誉及其特征,全面呈现银行商誉的各个要素和整体情况,要素的设计需考虑现实可能性且具有可比性,避免琐碎繁杂或过于粗略,以便于银行业间各银行商誉的比较。

(二)具体驱动要素分析

到目前为止,商誉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都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被所有人认可接受的观点,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不一一列举。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对银行商誉的认识,现将商誉价值分割到其具体驱动要素层面,以期凸显商誉的具体构成因素,培育银行的竞争优势,推动价值提升。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1. 自然属性层面下的具体要素

商誉价值的自然属性具体包括人力资源、客户信息资源及组织文化等,这些指标构成自然属性要素的第二层面。对该层面继续细分及解读如下。

(1)人力资源是企业唯一具有能动性的资源,在现代化企业中作为知识技术的重要载体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银行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导致围绕人力资源这一块的竞争也逐渐展开。本文认为,银行商誉下的人力资源层面包括员工职业素养、薪酬福利情况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具体要素。其中,良好的员工职业素养符合现代银行服务理念,有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和树立银行良好形象,从而影响银行商誉价值;银行薪酬福利情况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之一,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员工努力且高质量完成工作,创造超额收益;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可实现员工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的协调统一,帮助树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从而最大化地发挥银行各方面资源的优势。

(2)客户信息资源是银行资源的重点,要想在当前不断开放和拓展的国内市场环境下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必须坚持了解和研究客户,全方位把握客户整体信息,维护和发展客户,更好地挖掘客户价值。文章研究发现,银行商誉下的客户信息资源层面包括零售客户信息和对公客户信息。银行主要的两种客户类型是零售客户与对公客户,零售及对公客户信息资源管理可实现准确识别通过战略选择下的客户群体对银行的价值,将优质和效用最大的资源分配给为银行创造价值最大的顾客群体中,从而达到商誉价值和客户价值、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3)银行的组织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等功能,是银行保持良好竞争能力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是银行发展必不可少的“软件”环境。研究发现,银行商誉下的组织文化层面涉及银行的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及管理水平和经验三个方面。银行的企业文化是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可形成包括银行的核心价值观、组织氛围、工作作风、管理者作风等内容,有利于塑造银行核心竞争力。银行组织结构是银行战略思想与经营风格的体现,是确保银行能够有效管理的基础。良好的组织结构可提高银行经营效率,加强银行的市场竞争实力。管理水平和经验能指导和促进银行的各项工作,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有利于确保商誉价值的稳定提升。

2. 社会属性层面下的具体要素

商誉价值的社会属性具体包括外部关系、市场因素和社会声誉等,这些指标构成社会属性要素的第二层面。对该层面继续细分及解读如下。

(1)研究发现,银行商誉下的外部关系层面可分为与政府关系、与客户关系及与其他银行关系。银行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也需要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所以银行与政府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是十分必要的;银行与客户良好的关系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吸引潜在新客户,长此以往有利于逐步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银行与其他同业之间的关系既存在激烈的竞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合作。银行需正确处理这两种关系,多良性合作,少恶性竞争,从而在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中不断成长与壮大。上述关系都可以让银行取得超额利润,提升商誉价值。

(2)银行商誉下的市场因素层面可分为规模与市场地位、产品的创新优势、为社会创造的价值。银行规模和市场地位是指银行已有的经营成果获得的市场认同度,表现为银行资产规模、网点布局和数量、市场份额等;金融产品的创新可为银行资产找寻到更可靠和效率高的渠道,取得不错的经济收益与良好的社会效益,推动银行业的健康发展;银行在促进自身发展进步之时,也要意识到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需履行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回馈与贡献社会。这些市场因素能推动银行高效健康发展,提高竞争软实力,为银行创造更大的商誉价值。

(3)银行是信用的中介和载体,它的基础作用是能够吸收社会公众存款,发放贷款,进行资金支付和结算。这除了自身实力的因素外,主要原因在于银行具有优良的商誉和社会声誉。本文认为,银行商誉下的社会声誉层面包括审慎经营程度、相关部门监管力度、风险预警机制。审慎经营规则的内容有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等,可将资本、效益和风险综合平衡的经营理念落实到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促进银行资产质量安全、高效经营和健康发展的有机统一;相关部门对银行的监管一方面是保护存款人利益,降低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是鼓励银行提高服务质量、激发竞争活力的有效途径;风险预警机制的意义在于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银行能够及时有效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化解可能的风险,从而巩固银行超额获利的能力。

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陶瓷产业;科技;文化;融合机制

一、科技和文化要素对传统陶瓷的影响

(一)科技对传统陶瓷产业的影响

(1)科技是提升产业附加值的重要手段。运用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传统陶瓷产业生产方式、销售模式,促进传统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形成新的产业部门,实现产业链的整合优化和新的产业价值链的构建,而这正是传统陶瓷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所在。

(2)科技是推动社会文化形态演进和发展新型业态的核心动力。在科技水平日益提升的同时,社会文化形态也伴随着发生着变化。将高新技术运用到传统陶瓷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既丰富和影响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社会文化的内容与形态,推动了大众文化的演进,又为文化内容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不同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极大地拓宽了人们获取和消费产品的渠道。并且通过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新型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强化了陶瓷产品的创作力、感染力,使得陶瓷产业发展的活力显著增强。在科技的助推下,陶瓷产业根据科技要素的属性来定义自身的发展战略,形成新型的业态。

(二)文化对传统陶瓷产业的影响

(1)文化提升陶瓷产品的艺术内涵。我国制瓷业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出现了原始青瓷。到东汉时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又经过历代的更迭,陶瓷产业的发展也愈加成熟,品种多样、质地优异、做工精细。陶瓷产业的发展历程为陶瓷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陶瓷文化,彰显着陶瓷产品浓厚的艺术内涵,为广大爱好中国文化的人们提供了实物反映。除了陶瓷自身的敦厚文化,陶瓷产品还凝聚了其他文化。如寓言名著、儒家思想、历史典故等。

(2)文化为企业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文化作为一种抽象要素,在陶瓷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起着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 塑造优质的企业文化和架设合理的组织结构等作用。在价值取向上,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中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陶瓷产业的创作阶段,创作者依据自身的文化素养来传递自己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引导其他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增进社会福利,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企业文化上,社会文化和陶瓷文化对与企业的文化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文化的竞争日益凸显。在组织结构上,不断创新传统陶瓷产业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转变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转变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通过文化的渗透,解除落后思想观念,形成产业内外的互助形式,以使得产业的集中度得到提升,避免陶瓷产业出现杂乱的现象。

二、科技和文化要素融合机理

(一)科技拉动文化融合

科技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丰富了文化的表现形式,创新了文化的传播媒介。它引导着文化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文化的传播、内容等方面上。通过科技的植入,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呈现多元化。传统陶瓷的文化价值由单一的以实物为载体的表现形式逐渐向多渠道表现形式演进。例如,网络技术能够满足大众对陶瓷文化的便捷需求;新型加工技术能够提高文化创作者的工作效率。科技能够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使人们能够便捷地获取文化资源,加深对文化的感知度。

(二)文化推动科技融合

文化作为一种内化的知识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创意来源,促使陶瓷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生产流程不断高效。人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知识来影响着陶瓷产业的发展。在陶瓷产品的创作阶段,人们运用大量的文化资源来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最好的表现手法来诠释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例如,可以建立文化资源库,并按照不同属性进行科学分类,这样便于人们在创作时有选择性地进行运用。在陶瓷产品的生产阶段,自然科学文化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如生产设备的优化、新材料的研制等。在陶瓷产品的销售阶段,文化的传播推动着新型科技对传统陶瓷的影响,提升了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三、强化科技和文化要素对传统陶瓷产业的措施

(一)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环境,营造适宜的发展氛围

政府部门积极为传统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良好的制度和政策为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融合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如在投融资问题上,政府可以为陶瓷产业建立专门的发展基金,降低贷款利率,拓宽投融资渠道等;在税收问题上,政府可以适当减少或减免陶瓷企业的税收,鼓励他们运用新技术、好创意来生产运作;在销售问题上,政府可以搭建产销平台,使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能够无缝对接。

(二)企业加大科技和文化的投入力度,转向知识密集化生产

企业作为陶瓷产业链的核心单元,对陶瓷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陶瓷产业的优化升级,需要陶瓷企业在科技和文化上增大投入力度,由物质资源粗放式生产向知识资源密集化生产进行转变。在资金利用上,将加大企业的研发经费的配给,使得研发人员能够有充足的资金来做科学研究。在人员的配置上,企业要依据每个员工自身的优势,如教育背景、知识结构、爱好特长、性格特征、气质类型等来科学合理的配置员工。在生产作业上,企业要充分利用好科技和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创意的产品转化率和科技创新的工作生产率,避免资源的低效率利用。

(三)要素资源的拓展,积极应对市场需求

由于陶瓷产品的最终接受者是消费者,他们对陶瓷产品的偏好程度取决于产品的属性,从而影响着陶瓷生产企业对产品属性的界定,以迎合差异化的市场需求。从陶瓷产品的自然属性来看,消费者关注陶瓷的形态、质地、工艺手法等;从陶瓷产品的社会属性来看,消费者关注陶瓷的文化内涵、产地历史、科技水准等。就目前传统陶瓷产业而言,大量的同质化产品充斥着陶瓷市场,致使产业面临着销售困境,严重地制约着陶瓷产业的发展。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就是要拓展消费市场,通过文化和科技对传统陶瓷的融合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避免产品同质化问题的出现,从而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四、结论

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下,传统陶瓷产业与科技和文化要素的融合将会解决落后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高物耗、重污染、低收益的诸多问题。这种融合机制将会延长原有的陶瓷产业价值链,实现了对原有价值链的重构,并最终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和重新分配。通过将硬资源与软资源的融合,来突破传统的资源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在融合的过程中,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和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如现在所倡导的高技术陶瓷产业、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等。这不仅增加了陶瓷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增进了社会效益,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 余菲菲,张颖,李宗泽.协同视角下文化与技术融合机制研究[J].科技

进步与对策,2013(5):5-8.